基础医学综合考大纲过关考.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5174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78 大小:50.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医学综合考大纲过关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基础医学综合考大纲过关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基础医学综合考大纲过关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基础医学综合考大纲过关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基础医学综合考大纲过关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基础医学综合考大纲过关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8页
基础医学综合考大纲过关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8页
基础医学综合考大纲过关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8页
基础医学综合考大纲过关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8页
基础医学综合考大纲过关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8页
基础医学综合考大纲过关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8页
基础医学综合考大纲过关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8页
基础医学综合考大纲过关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8页
基础医学综合考大纲过关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8页
基础医学综合考大纲过关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8页
基础医学综合考大纲过关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8页
基础医学综合考大纲过关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8页
基础医学综合考大纲过关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8页
基础医学综合考大纲过关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8页
基础医学综合考大纲过关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8页
亲,该文档总共7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础医学综合考大纲过关考.docx

《基础医学综合考大纲过关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医学综合考大纲过关考.docx(7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础医学综合考大纲过关考.docx

基础医学综合考大纲过关考

《系统解剖学》教学大纲

前言

一、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地位与分科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是医学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

医学教育中安排这门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理解与掌握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基本知识,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必要的形态学基础。

人体解剖学所用的专业词汇约占经典医学词汇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是一门跨越基础和临床的主干学科。

人体解剖学主要包括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和神经解剖学。

系统解剖学是按人体器官的功能系统(如运动系统、消化系统、脉管系统、神经系统等),阐述人体正常器官形态结构的科学。

局部解剖学是在系统解剖学的基础上,按人体的局部(如头部、颈部、胸部、腹部等),阐述局部器官的排列和位置关系的科学。

神经解剖学是研究神经系统(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

通常将神经解剖学编排在系统解剖学的神经系统讲授。

二、系统解剖学课程的基本学习内容和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掌握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基本知识和解剖学术语,并结合外语原版教科书学习相关的术语。

按要求程度不同,将学习内容分为三级:

第一级为“掌握”,要求对所学内容理解、熟记,并能脱离书本进行简明扼要的口头与书面叙述;第二级为“熟悉”,要求对所学内容理解并记住内容提要;第三级为“了解”,要求对所学内容理解。

三、教学方法

学习系统解剖学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既要从书本上学习基本知识及其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又要通过图象、模型、标本和活体的观察,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要贯彻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既要重视理论,培育对所学基本知识,在系统内和系统之间联系的结合部、基础与临床联系的结合部以及本学科与其他学科联系的结合部,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又要重视实验,培育对所学解剖结构,运用形态与功能相关、局部与整体统一和进化发展的观点,以及对结构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的方法,进行观察和动手的能力;并针对人体解剖学形态描述多、专业名词多以及需要记忆的内容多的特点,培育做实验报告、做笔记、归纳、总结以及口头与书面表达的能力。

四、本大纲的编写基础和适用对象

本大纲是在以往系统解剖学教学大纲的基础上,依据人民卫生出版社《系统解剖学》新编八年制规划教材内容和程序,并参考国外近年相关原版教材编写的。

供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用。

学时分配系统解剖学课程总学时45学时,每学时40分钟,具体分配如下(仅供参考):

讲授内容

学时数

绪论

1

运动系统

14

内脏学

12

脉管系统

15

感觉器

3

总学时

45

绪论

解剖学的定义,人体解剖学的分科,人体的分部与器官系统,解剖学姿势、

方位术语和人体的轴与面。

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的组成与作用。

第一章骨学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运动系统的组成,功能。

2.骨的构造。

3.躯干骨的组成,椎骨的一般形态。

4.脑颅、面颅的组成;额骨、筛骨、蝶骨、颞骨、枕骨和顶骨的形态结构;颅底内面观(颅前窝、颅中窝、颅后窝),颅底外面观、颅侧面观(翼点)、颅前面观(眶、骨性鼻腔、鼻旁窦和骨性口腔);颞窝、颞下窝和翼腭窝。

颅顶面观(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

5.新生儿颅生后的变化;新生儿颅的特征(前囟、后囟)。

二、熟悉

1.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和人体的轴与面。

2.骨的分类,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3.各部椎骨的形态结构特征;胸骨的基本形态结构。

4.上肢骨的分部、排列组成。

5.下肢骨的分部、排列组成。

三、了解:

1.系统解剖学的定义。

人体解剖学的分科。

人体的分部与系统。

人体的分部与器官系统。

2.骨的发生和发育。

3.锁骨、肩胛骨、肱骨、桡骨和尺骨的基本形态结构。

各腕骨的形态;掌骨和指骨的组成和形态。

4.髋骨(髂骨、耻骨和坐骨)的基本形态结构;股骨、胫骨和腓骨的基本形态结构。

髌骨的形态结构;跗骨的组成及距、跟、足舟骨的形态特征;跖骨和趾骨的组成和形态。

5.肋的一般形态。

第二章关节学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关节的基本构造和辅助结构。

2.颅骨的纤维和软骨连结;颞下颌关节的组成、形态结构特征和运动方式。

3.肩关节、膝关节的组成、形态结构特征和运动方式。

二、熟悉

1.关节的分类和运动。

2.躯干骨的连结;椎间盘的形态结构,功能及临床意义;脊柱、胸廓的组成、整体观及其运动。

三、了解:

1.纤维连结、软骨连结和骨性结合的特征及常见部位。

2.胸锁关节、肩锁关节和喙肩韧带的形态结构特征;肘关节、桡腕关节、拇指腕掌关节组成、形态结构特征和运动方式;桡、尺骨连结的组成、形态结构特征。

3.骨盆的构成,骨盆上、下口的构成;骶髂关节、骶结节韧带、骶棘韧带、耻骨联合和闭孔膜的形态结构特征;跗横关节的概念;距跟、距跟舟关节的组成及运动(内翻、外翻),骨盆的性差,足弓的组成及功能。

髋关节、踝关节的组成、形态结构特征和运动方式。

第三章肌学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面肌和咀嚼肌的名称、位置和作用。

2.颈阔肌、胸锁乳突肌和斜角肌的位置与作用。

3.颈肌的分层和分群;舌骨上、下肌群的位置与作用。

4.胸上肢肌的名称、位置与作用。

5.斜方肌和背阔肌的位置与作用。

二、熟悉

1.肌的辅助装置。

2.胸固有肌的名称与作用;膈的位置、形态与作用。

3.腹肌的分群、层次和作用。

三、了解:

1.肌的形态和构造,肌的起止、配布和作用,肌的命名法,肌的血管、淋巴管与神经支配。

2.深层背肌的位置与作用;腰背筋膜的位置、分层与作用。

3.上肢带肌的名称和作用;肌腱袖的概念;臂肌的分群与作用。

手肌的分群和作用。

前臂肌的分群、排列与作用。

4.髂腰肌、臀大肌、臀中肌和梨状肌的作用;大腿肌的分群与作用。

小腿肌的分群与作用。

足肌的分群与位置。

5.上肢的局部记载。

6.下肢的局部记载。

内脏学

第四章内脏学总论

第五章消化系统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消化系统的组成。

2.咽峡的构成;三对唾液腺的位置及开口部位。

3.咽的位置和分部。

4.食管的位置、形态、分段及三个狭窄部。

5.胃的形态、分部和位置。

6.十二指肠的位置、分部及各部的形态结构特征。

7.阑尾的位置、形态及体表投影。

8.肛管的位置及形态结构。

9.肝的形态、位置和外部分叶;肝外胆管系统的组成;胆囊的位置、形态、

分部及功能。

10.胰的位置。

二、熟悉:

1.胸部标志线和腹部分区;上、下消化道的概念。

2.口腔的境界及分部;牙的种类和排列、牙的形态、牙组织及牙周组织;

舌的形态,舌粘膜,舌肌的组成,颏舌肌的作用。

3.咽各部的形态结构。

4.胃壁的结构。

5.空、回肠的位置及形态结构特征。

6.大肠的分部及特征性结构;盲肠的位置及形态结构;结肠的分部及其位

置;直肠的位置及形态结构。

7.胆总管和胰管的汇合及开口部位。

8.胰的分部。

三、了解:

1.内脏的组成及一般构造。

2.消化系统的功能。

3.口唇、颊及软颚肌。

4.咽壁肌。

5.食管壁的结构。

6.肛管周围肌。

7.肝的功能,肝的毗邻,肝的分叶与分段。

第六章呼吸系统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呼吸系统的组成。

2.鼻旁窦的名称、位置、开口部位及相关临床意义。

3.喉的位置;喉腔的分部及形态结构特征。

4.气管的位置;左、右主支气管形态学区别及其临床意义。

5.肺的位置、形态和分叶。

6.胸腔、胸膜、胸膜腔及肋膈隐窝的概念;壁胸膜的分部;胸膜顶、肺尖、

胸膜下界和肺下缘的体表投影。

二、熟悉:

1.上、下呼吸道的概念;鼻腔的分部及形态结构特征。

2.喉软骨的位置及形态结构特征;环甲、环杓关节的构成与运动;弹性圆

锥的形态结构特征及临床意义。

3.胸腺区与心包区的概念。

4.气管的形态结构特征;支气管及肺段的血液供应。

三、了解:

1.呼吸系统的功能。

2.外鼻的形态。

3.甲状舌骨膜、方形膜的位置与形态结构;了解喉肌的名称、位置与作用。

4.胎儿肺与成人肺的区别;支气管树和支气管肺段的概念,

5.纵隔的位置、分部及相关内容。

第七章泌尿系统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泌尿系统的组成,

2.肾的形态、位置及被膜;肾的结构,

3.输尿管形态、分部及狭窄的位置。

4.膀胱的形态、位置;膀胱三角。

二、熟悉:

1.女尿道的形态特征及开口部位。

三、了解:

1.泌尿系统功能。

2.肾的毗邻;肾段血管与肾段的概念。

3.膀胱的毗邻。

 

第八章男性生殖系统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男性生殖系统的组成。

2.前列腺的位置、形态及功能。

3.男性尿道的功能、分部、狭窄、膨大及弯曲。

二、熟悉:

1.睾丸的位置、形态结构与功能。

2.附睾的位置、形态结构和功能。

3.输精管的分部及其位置。

4.射精管的合成和开口部位。

三、了解:

1.精索的组成及位置。

2.精囊腺的位置、形态及功能。

3.尿道球腺的位置与功能。

4.男性外生殖器。

5.阴囊及阴茎的形态结构。

第九章女性生殖系统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

2.输卵管的功能、分部、形态结构及相关临床意义。

3.子宫的形态、位置、姿势、固定装置的构成及其作用。

4.乳房的位置及形态结构特征。

二、熟悉:

1.卵巢的功能、位置、形态及固定装置。

2.阴道的形态结构特征、位置和功能。

三、了解:

1.子宫壁的结构。

2.前庭大腺的位置、开口与功能。

3.女阴的构成。

4.广义及狭义会阴的概念。

第十章腹膜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腹膜和腹膜腔的概念。

二、熟悉:

1.腹膜内位、间位与外位器官的概念及代表性器官的名称。

2.男、女性腹膜陷凹。

三、了解:

1.腹膜形成的结构(网膜、系膜、韧带、皱襞和隐窝)的概念。

2.膈下间隙、结肠旁沟及肠系膜窦的概念。

脉管系统

第十一章心血管系统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脉管系统的组成。

2.心血管系统的组成。

3.心的位置和外形。

4.心腔各部的形态结构特征。

5.左冠状动脉(前室间支、旋支)及右冠状动脉的起源和动脉分布区。

6.心传导系的组成及功能;窦房结和房室结的位置与功能概况。

7.肺循环的组成。

8.主动脉的起止、行径及分部。

9.颈总动脉的起源、分支;颈动脉窦与颈动脉小球的概念;颈外动脉的主

要分支及其分布;锁骨下动脉的起源、主要分支及分布;腋动脉的起止;肱动脉的起止、行程、主要分支及分布;桡、尺动脉的行径、分支及分布。

10.主动脉胸部的起止、分支及分布。

11.主动脉腹部的起止、分支及分布;腹腔干的分支及分布;肠系膜上、下动脉的分支及分布;髂外动脉及下肢各动脉的起止、主要分支及分布。

体循环的静脉组成。

12.上腔静脉系的组成及收集范围;上腔静脉的位置与属支。

13.上肢浅静脉的起始、行径及注入部位。

14.下腔静脉系的组成及收集范围;下腔静脉的位置与属支。

15.下肢浅静脉的起止、行径要点及收集范围。

16.肝门静脉系的组成、收集范围及结构特征。

17.肝门静脉的组成、行径、分支、回流途径及属支。

18.肝门静脉系与上、下腔静脉系之间的交通途径。

二、熟悉:

1.血液循环途径及功能。

2.房间隔和室间隔的位置和形态结构特征。

3.冠状动脉分布区与心肌梗死区的对应关系。

4.心静脉的组成及收纳概况。

5.心包的构成及心包腔的概念。

6.动脉韧带的概念。

7.颈内动脉的分布。

8.掌浅弓和掌深弓的组成、位置和分支。

9.髂总动脉起止;髂内动脉分支及分布。

10.活体可触及的动脉搏动点或压迫止血点(颈总动脉、面动脉、颞浅动脉、锁骨下动脉、肱动脉、桡动脉、股动脉及足背动脉)。

11.肺静脉的起始及注入部位。

12.头臂静脉的属支及静脉角的位置;颈内静脉的行径、属支及颅内、外静

脉的交通。

13.锁骨下静脉的行径、属支(名称、位置及收集区域);

14.奇静脉的起止、行程、收集范围及临床意义;脊柱静脉的概念及临床意

义。

15.髂总静脉、髂内静脉、髂外静脉的起止和收集范围。

16.肝门静脉系与上、下腔静脉系之间的吻合部位及临床意义。

三、了解:

1.脉管系统功能。

2.血管吻合及侧支循环的概念。

3.心的毗邻。

4.心的纤维性支架及心壁的组成。

5.房室隔的概念。

6.心的体表投影。

7.血管吻合及侧支循环的概念。

8.器官内、外动脉的分布规律。

9.腋动脉分支及分布。

10.静脉结构和配布特点。

11.髂总静脉、髂内静脉、髂外静脉的行程。

 

第十二章淋巴系统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胸导管的合成、起止、行径要点和引流范围;右淋巴导管的组成及引流

范围。

2.局部淋巴结的概念。

3.腋淋巴结位置、分群及各群的引流范围和流向。

4.腹股沟浅淋巴结的位置、分群及各群的引流范围和流向。

5.脾的位置、形态特征和功能。

二、熟悉:

1.淋巴系统的组成、结构特点及淋巴管和淋巴结的配布特点。

2.头部淋巴结位置、引流范围、流向及主要淋巴结的名称。

3.颈部淋巴结分群及位置;颈外侧浅淋巴结的引流范围和流向;颈外侧深

淋巴结的分群、流向及主要淋巴结的引流范围和临床意义。

4.胸腺的位置和功能。

5.全身淋巴干的名称及引流范围。

三、了解:

1.颈前浅、深淋巴结的引流范围和流向。

2.腋淋巴结分群的名称和引流范围。

3.胸部淋巴结的分群、位置、引流范围和流向。

4.腹股沟深淋巴结及腘淋巴结的位置、引流范围及流向。

5.盆部淋巴结分群、位置、引流范围及流向。

6.腹部淋巴结分群、位置、引流范围及流向。

7.部分器官的淋巴引流。

 

第十三章感觉器总论

第十四章视器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眼的组成。

2.眼球壁和内容物的形态结构。

3.眼的屈光装置和房水产生及循环途径的概念。

4.眼球外肌的名称及作用。

二熟悉:

1.感觉器及感受器的概念。

2.视觉感受器的位置与功能。

3.眼睑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4.结膜的分部,熟悉泪器的组成、位置及开口。

5.视网膜中央动脉的分布及其临床意义。

6.眼上静脉与海绵窦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三、了解:

1.眼的功能。

2.各眼球外肌的位置。

3.眶脂体与眶筋膜的概念。

4.眼的血管。

第十五章前庭蜗器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前庭蜗器的组成。

2.鼓室的位置,六壁的形态结构及毗邻。

3.位觉(平衡觉)和听觉的名称与功能。

二熟悉:

1.鼓膜的位置、分部及形态。

2.鼓室内的结构;咽鼓管的位置、开口、功能及年龄特征。

3.骨迷路的分部及其形态结构特征;膜迷路的分部及其与骨迷路的关系。

4.声波传导途径。

5.内耳的神经。

三、了解:

1.前庭蜗器的功能。

2.耳廓的外形;外耳道的分部及特点。

3.乳突窦与乳突小房的位置与临床意义。

4.内耳的血管与淋巴;内耳道的位置、形态结构和内容。

5.嗅器、味器及皮肤痛、温觉等浅感受器的分布与功能。

 

《神经科学基础》教学大纲

前言

神经科学基础是我院开设的一门新兴的跨学科的课程,它依托神经解剖学和神经生理学教学内容,结合神经细胞组织学知识,着重阐述人体神经解剖、形态结构与基本生理功能的医学综合课程。

当代自然科学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揭示脑的奥秘,人们的感觉、思维、情感和行为都是以神经系统的活动为基础的。

通过本课程的设置,突破原传统学科的界限,以形态学与机能学整合的模式进行教学。

这对于刚入门的医学生来说,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在获得人体神经系统的正常形态结构特征、位置与毗邻、生长发育规律的同时,结合神经细胞组织学的知识,再加上有关神经细胞的生物电现象、突触以及神经元与外周效应器之间信息传递机制等神经生理学内容的充实,有意识地进行整合或衔接各学科神经结构和功能,这对于学生较完整理解和掌握神经科学基础理论无疑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本门课程目前主要侧重于神经解剖学和神经生理学,前者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坚实牢固的形态学基础;后者在介绍神经细胞电生理、突触信息传递功能的基础上,突出整体的感觉、躯体运动、内脏功能的产生和调节基本过程。

在初步掌握这些神经生理基础知识和原理后,组织和引导学生学习和探索脑的高级功能。

这对于后续课程的学习,进一步理解正常人体各系统、器官、组织和细胞所表现的各种活动机制、调节方式及其过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八年制学生在学习神经系统基本构成和作用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求学生能够了解获取知识的途径和基本方法,并以形态结构与机能活动相结合的观点,去认识、分析和处理今后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以便毕业后能够较好地适应临床医学工作和研究发展和需要。

本大纲依据临床医学八年制的培养目标、要求,参照八年制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系统解剖学》和《生理学》内容而编写,HomanAnatomy,FourthEdition,FredericH.Martini,Ph.D.UniversityofHawaii为解剖学参考书;原版英文教材“Textbookofmedicalphysiology”.GuytonAC,HallJE.2000.10thedition为神经生理学参考书。

供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用。

本课程学时分配

本课程总学时54学时(其中神经解剖学40学时;神经生理学14学时),每学时40分钟,具体分配如下(仅供参考):

教材篇章

授课内容

学时数

神经解剖学

第十六章神经总论

1

第十八章周围神经

13

第十七章中枢神经

14

第十九章传导路

5

第二十章脑和脊髓的被膜和血供,脑脊液循环

4

第二十一、二章内分泌系统和器官,病例讨论

3

神经生理学

第四章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2

第二十九章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及其功能(自学)

第三十章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原理

4

第三十一章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1

第三十二章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运动的调节

2

第三十三章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本能行为和情绪的控制

1

第三十四章脑电活动、睡眠与觉醒和脑的高级功能

脑的高级功能(课堂讨论)

1

3

合计

54

神经解剖学(40学时)

第十六章总论

第十七章中枢神经系统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的概念。

2.脊髓位置和外形,脊髓节段的概念,脊髓灰、白质在横切面上的配布及各部名称,脊髓灰质神经核团的位置和功能,薄束、楔束、脊髓丘脑束和皮质脊髓束在横切面上的位置、功能和脊髓损伤表现及其解剖学基础。

3.脑干的组成、外形结构及其与内部结构的关系,菱形窝表面结构及其与内部结构的关系,脑神经核的名称、功能、以及与脑神经内纤维成分的关系,内侧丘系、三叉丘系、脊髓丘脑束、外侧丘系和锥体束的起止、位置和功能,代表性脑干损伤及其解剖学基础。

4.小脑的位置、分部;小脑扁桃体的位置及其临床意义,小脑分叶、功能分区及其功能。

5.间脑的位置、分部及其外形结构,背侧丘脑特异性中继核团的位置、纤

维联系与功能,后丘脑位置、分部、纤维联系与功能。

6.大脑半球的主要脑沟和分叶,大脑皮质主要功能区的位置与特点,基底核的位置、组成,内囊的位置、分部及其通过的主要纤维束、内囊损伤典型表现的解剖学基础。

二、熟悉:

1.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反射及反射弧的概念。

2.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脊髓灰质板层的概念,脊髓灰质板层与神经核团的对应关系,脊髓后根内、外侧部的概念,白质前连合和固有束的概念;脊髓小脑前束、脊髓小脑后束、红核脊髓束、网状脊髓束、前庭脊髓束、内侧纵束、顶盖脊髓束的功能。

3.脑神经核的位置,第四脑室的位置、形态特征及交通,菱形窝的构成、境界,主要的非脑神经核的名称、位置以及与传导通路的关系,网状结构的概念。

4.小脑的外形结构,小脑核的位置、组成。

5.背侧丘脑核团功能分群,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侧脑室的位置和分部。

6.大脑半球髓质的纤维分类概括,边缘系统的概念。

三、了解

1.神经系统的功能。

2.神经组织的组成,神经元的构造、分类以及神经纤维、突触及神经胶质

的概念。

3.脊髓小脑前束、脊髓小脑后束、红核脊髓束、网状脊髓束、前庭脊髓束、

内侧纵束、顶盖脊髓束传导束起止和位置,脊髓的功能。

4.脑干中其它传导束名称、位置、起止和功能,脑干代表性横切面的结构配布概况,网状结构分群与功能,递质神经元群的名称、位置和功能。

5.小脑的内部结构和纤维联系。

6.下丘脑分区;下丘脑纤维联系概况;垂体的功能。

7.端脑功能。

第十八章周围神经系统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脊神经的构成、分部、纤维成份和典型分支。

2.臂丛的组成、位置及分支分布概况。

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腋神

经、肌皮神经的起始、行程、主要分支及其分布、损伤后典型症状或体征的解剖学基础。

3.胸神经前支在胸腹壁节段分布概况。

4.腰丛的组成、位置、分支分布概况,股神经、闭孔神经的起始、行程要点和主要分支的分布。

5.骶丛的组成、位置及其分支分布概况,坐骨神经及其分支(胫神经、腓

总神经)的行程要点及损伤后表现的解剖学基础。

6.脑神经的名称、顺序、连接脑部、进出颅的部位、分类。

7.三叉神经的纤维成分;眼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主干的行程要点及

分布。

8.面神经的纤维成分、行程要点、主要分支与分布。

9.迷走神经的主要分支及其分布。

10.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和节后神经元的位置。

11.颅部、盆部副交感神经节前、节后纤维的分布。

二、熟悉:

1.脑神经的纤维成分。

嗅神经的纤维成分和分布,视神经的纤维成分和分

布。

2.动眼神经的行程要点、纤维成份及分布,滑车神经的行程要点、纤维成

分及分布,展神经的行程要点、纤维成分及分布。

3.前庭蜗神经的纤维成分、分布。

4.舌咽神经的纤维成分、主要分支及其分布。

5.迷走神经的行程要点、纤维成分和分布。

6.副神经的组成、行程要点、纤维成分及分布。

7.舌下神经的行程要点、纤维成分及分布。

8.脑神经节的概念。

9.内脏运动神经的功能与结构特点。

10.交感干的位置、组成及分部,椎前节的名称及位置,白、灰交通支的概

念,交感节前和节后纤维的去向与分布规律。

11.内脏大、小神经和腰内脏神经的性质及起止。

12.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区别。

三、了解

1.主要内脏神经丛的名称、组成、位置及分布。

2.感觉内脏神经概况。

第十九章神经系统传导通路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躯干、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深部感觉)传导通路的组成、各级神经元胞体及纤维束在中枢内的位置、内侧丘系交叉的水平及皮质投射区。

2.躯干、四肢浅感觉传导路、各级神经元胞体在中枢内的位置、交叉的水

平及皮质投射区。

3.视觉传导路组成、视交叉、皮质投射区及交叉不同部位受损引起的视野

缺损。

4.瞳孔对光反射路程及该路程不同部位受损的表现。

5.上、下运动神经元的基本概念,皮质脊髓束起止、行程要点、通过内囊的部位、交叉水平锥体和功能,皮质核束起止、通过内囊的部位、对脑神经运动核的支配情况,锥体系上、下运动神经元损伤(核上、核下瘫)后的不同表现。

二、熟悉:

1.传导通路的基本概念。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