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茂金社会心理学.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51814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田茂金社会心理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田茂金社会心理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田茂金社会心理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田茂金社会心理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田茂金社会心理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田茂金社会心理学.doc

《田茂金社会心理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田茂金社会心理学.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田茂金社会心理学.doc

社会心理学论文

姓名田茂金

学号20102113310034

学院海洋学院

班级10海洋科学2班

时间2012年4月28号

指导教师耿刚

论影响人机吸引的因素

【摘要】:

现代社会,人际吸引在人际交往和人际决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人际吸引是人际关系中的一个中心问题,建立和睦的人际关系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如果你想增强人际吸引,则要留心提高自己在别人面前的熟悉程度。

扩大彼此的相似性,我们往往喜欢那些和我们拥有共同理念、态度和兴趣的人。

【关键词】:

人际吸引  ;因素 ;对策

引言

人际吸引,又称作人际魅力,是指个人间在感情方面相互喜欢和亲和的现象。

人与人之间,是什么因素使他们相互吸引呢?

这中间有没有规律?

有没有增进它的对策呢?

本文就将分析影响人际吸引的各因素的构成,并简述增进人际关系的对策。

一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一)时空接近性

  时空距离是影响人际吸引的一个因素。

时空接近性往往表现在居住距离的远近和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频率这两方面。

距离越接近,交往的频率可能就越高,就越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费斯廷格对住宅楼的人的调查显示:

居住距离越近的人,交往的次数越多,关系也越密切。

此后其他的心理学家也做过类似的研究,结论与此相似。

不难看出,距离的接近程度与交往的频率有直接的关系,较小的空间距离有利于建立密切的人际关系。

但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由于距离的接近,如近邻、同宿舍的同学、同科室的同事等,反而人际关系比较紧张,可见,距离因素只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可利用的因素,但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二)外貌吸引

虽然人们常说“人不可貌相”、“不要以貌取人”,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相貌对初次交往的人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吸引因素。

特别是在与异性交往时表现尤为显著。

一个人的相貌会影响我们对这个人的知觉和评价,也影响我们与他(她)的互动。

研究发现,人们对貌美的人有一个很强的刻板印象,即“美就是好”。

人们一般觉得外貌好看的人通常比较聪明、有趣、独立、会交际、能干等等。

亚理士多德就曾说过:

“美丽比一封介绍信更具有推荐力。

美貌之所以会有吸引力,一方面是会使人感到轻松愉快,构成一种精神酬赏;另一方面是可以产生晕轮效应,即较好的外貌会使别人以为这个人还具备其他一系列较好的品质。

此外,人们常常认为,同漂亮的人在一起,觉得荣耀和光彩,仿佛自己的身价也随着提高了。

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不但愿意与漂亮的人接触交往,而且也会更喜欢他们。

 男性和女性谁会更重视对方的容貌?

有研究认为,从表面上看男性比女性更为重视对方的容貌,而实际上女性比男性对容貌更为看重,原因是一种投射心理(指的是自己怎么想的也认为别人也是这样想的),研究者认为,正是由于女性非常重视男性的容貌,所以女性认为男性也会重视自己的容貌,所以女性就非常注重自己的容貌了。

(有待磋商)不能夸大外表和容貌的作用。

在交往之初,容貌的作用较大,但随着相互认识的加深,容貌的作用则不断降低。

(三)态度相似性

相似性包括态度(信念、兴趣、爱好、价值观等)、年龄、性别、职业、经历等的相似,其中态度的相似是最具吸引力的。

这正说明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志不同,道不合,不相与谋”的道理。

研究者让互不相识的17名大学生住在同一间宿舍里,对他们的亲密化过程进行了近4个月的追踪研究,实验前调查了他们的态度,然后调查哪个跟哪个结成朋友。

结果发现,在见面初期,多是住在附近的人成为好伙伴,随着时间的推移,态度相似的人逐渐成为了好朋友。

(四)需求的互补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

脾气暴躁的人和温和而有耐心的人能友好相处;活泼健谈的人和沉默寡言的人能成为要好的朋友,甚至发展成终生的伴侣。

有人研究后认为,互补因素对人际吸引的作用,大多发生在友谊深厚的朋友之间,特别是异性友谊或夫妻之间。

心理学家克克霍夫等,对已存在恋爱关系的大学男女学生,进行影响他们相互吸引的因素的探讨,结果发现:

对短期的伴侣来说,推动吸引的动力,主要是彼此的相似价值观念,而驱使长期伴侣发展更密切关系的动力,主要的是需要的互补。

(五)对才华的敬仰

社会心理学家阿诺森,1969年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让被试者聆听四种不同的录音,并告诉他们这些录音都是智力竞赛候选人的录音。

其实,四种录音的内容虽有所不同,但都是由一个人录制的。

其中两个录音所显示的候选人显得十分聪明,学业与课外活动也很好;另外两个录音的候选人显得天资中等,学业也是中等。

录音中有一位聪明者和一位中等资质者因不慎打翻了咖啡,溅得满身;其它两位没有发生意外。

听完四种录音后,要求被试者指出他们对不同候选人的喜爱程度。

结果发现:

那位聪明但打翻了咖啡的候选人最受喜爱,而中等资质也打翻了咖啡的人最不受喜爱。

这项研究说明能力非凡可以使一个人富有吸引力,犯错误使他同普通人更接近,使其吸引力又增加可一层。

这一发现阿伦森称为“犯错误效应”。

这一效应还受到性别和自尊心的影响,大多数男性更喜欢犯错误的能力超凡的男人,女性则喜爱无错误而能力非凡的完人;有中等程度自尊的人喜欢犯了错误而又能力非凡的人,自尊心很强或很弱的人喜欢那些没有犯错误的能力超凡的完人。

二增进人际吸引的对策

(一)真诚的关心别人

要爱你的朋友,就像爱你自己一样。

关心是济急不济贫的,别人不能一辈子援助你。

但小地方我们要去注意、去关心。

比如朋友生病或发生了什么事,写一封信去问候一声,或到医院去探探病。

(二)多与人沟通,适时表示自己意见

人际关系往往因没有沟通而产生很多的误解。

沟通可使对方了解你的心意,彼此将自己的感受说出来,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纷争与误会。

听听人家的意见,也要适时表达自己的看法,但不能过份固执、肯定,否则人家无法接受你,采纳你的意见。

(三)扩大彼此相似性

我们往往喜欢那些和我们拥有共同理念、态度和兴趣的人,同样的,我们也比较容易忘记甚至排除那些和我们在条件上、背景上、人格特征上难以协调的人,这就是“相似性”在人际间的吸引力。

因此,要明晰自己所期望的与他人与社会的相似性,才能使自己的吸引力得以实现。

(四)要懂得互利互惠

每个人都是傻子,别人给予你帮助,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要挺身而出,要切身实地为对方考虑。

一般来说,功利的互惠较为现实,但不能长久;而心理的互惠较能满足人的基本需求,能持续长久。

所以,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要积极适应社会,根据实际情况来增进自己的人际吸引。

通过自身的发展以及个人实际能力的提升来提高自己的影响力,不断改进自己的外表装饰,在学识、才干、品德等方面做到与人互惠,得到人们的认可,增进自己的人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周晓虹.《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沙莲香.《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3]申菏永.《社会心理学原理及应用》.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4]朱启臻.《社会心理学原理及应用》.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

[5]赵慧军.《现代管理心理学》[M].北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