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52357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9.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届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届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届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届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届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届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届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届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届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届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届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届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届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届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届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届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

《届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

届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南京市、盐城市2017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l.对王国维《殷周制度论》,钱穆先生评价说:

“周公摄政七年,而始归政于成王,……于是周人传子之制亦因而确定。

王氏(王国维)谓因先有传子之制而始封建。

未窥周人政治上之伟大能力所在也。

”材料认为王氏的误判是

A.王位世袭制度正式确立于周成王B.西周执政力主要得益于礼乐教化

C.传子宗法制为分封诸侯提供前提D.分封制与血缘宗法制度互为依存

2.山东定陶灵圣湖汉墓被选为“2012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在墓中可能出土的文物是

A.开元通宝B.丝质长袍C.突火枪D.青花瓷器

3.《旧唐书·王起传》说:

“贡举猥滥,势门子弟,交相酬酢;寒门俊造,十弃六七。

及元稹、李绅在翰林,深怒其事,故有覆试之科。

及起考贡士,奏当司所选进士,据所考杂文,先送中书,令宰臣阅视可否”。

材料说明此时的科举

A.确立了中书省掌控考试地位B.减少了世家望族的请托风气

C.消除了官员结党营私的现象D.残存了豪门把控仕途的特点

4.唐朝学者吕总《续书评》中评价一位书法家的作品时说:

“援毫掣电,随手万变”,宋代朱长文《续书断》则说:

“如壮士拔剑,神彩动人。

”该书法家是

A.钟繇B.怀素c.欧阳询D。

苏轼

5.王阳明说: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心之所发处便是行,一念不善,便是恶行”。

对该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目的是为了加强人的道德修养B.体现了“知行合一”的认识论学说

C.正确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D.认为良知是存在人们心中的天理

6.中英《南京条约》第10款规定:

“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

”该条款

A.遏制了英国商品的输入B.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C.摧残了民族工业的成长D.促进了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

7.右图是“台湾民主国”的国玺,台湾民主国在台湾仅存在了150天。

其时,台湾军民公推台湾巡抚唐景崧任总统、刘永福任大将军,另设议会,年号“永清”,永戴圣清之意。

导致这一事件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太平天国的建立B.英法联军攻占了北京

C.《马关条约》的签订D.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

8.1894年7月2目,一家商行在《天津早报》上刊登了一则广告:

“本行新到洋醋、东洋竹篮仔、吕宋酸果、白兰地等,恭候光临”。

材料反映了

A.市民衣食住行基本西化B.维新变法使生活观念转变

C.报纸开始刊登商业广告D.物质生活的时尚发生变化

9.“为使中国革命‘越出资产阶级民主的界限’,‘共产党人应该参加广州政府,以便支持革

命左翼反对右翼软弱和动摇政策的斗争’,保证土地革命和土地国有化,以及废除不早等条

约、撤除外国租界等革命化措施的实施。

符合材料中革命的实践活动是.

A.开展工农革命运动,打倒列强除军阀B.发动广州武装起义,建立苏维埃政权

C.开辟井冈山根据地,打土豪、分田地D.开辟抗日根据地,巩固革命统一战线

10.1953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宪法起草委员会。

1954年9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以替代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体现中共领导下多党合作的政权特色B.建立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C.保障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顺利过渡D.把依法治国的方针写入宪法

11.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政府主张不与任何大国结盟,也不与任何大国集团结盟,

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一切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出现这~外交主张是因为

A.两极格局解体,世界走向多极B.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建设社会主义

C.和平力量增长,战争威胁消除D.建成中美两国新型的战略伙伴关系

12.1983年国家有关部门指出,去年国有企业首钢创利润4.1亿:

交国家2.862亿元后,在当年新增利润中拿的太多。

首钢领导则认为,企业去年上交利润又递增了6%,不应该“只知取蛋,不想养鸡”。

材料说明当时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急需

A.政企分开,建立股份有限责任制B.释放活力,取消计划管理体制

C.搞活企业,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D.简政放权,扩大企业的自主权

13.邓小平1975年9月26日在一次谈话中忧心忡忡地讲道:

“我们有个危机,可能发生在教育部门,把整个现代化水平拖住了。

……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

”为此,在他的倡议和影响下政府

①形成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②恢复了全国高考制度

③实行了“科教兴国”的战略④制定了《义务教育法》

A.①②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4.亚里士多德说:

“梭伦的政体在三个方面最具民主色彩,一是不允许以人身自由作担保的借贷,再就是任何人都有权保护被欺凌的人,第三则是可以向陪审法庭提出申诉。

据说,因此群众有了力量。

民众既然在表决方面是主人,也就是政体的主人”。

材料认为“梭伦政体”的突出贡献是

A.冲击了贵族相互保护的习俗B.强化了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职能

C.发展了雅典公民的平等观念D.增强了剥削奴隶及异邦人的意识

15.到十七世纪中期,荷兰的造船业占当时世界的首位,海军几乎超过英法两国海军总和的一倍,商船吨位占欧洲总吨位的四分之三,挂着它国旗的船舰游弋世界各大海洋。

荷兰获得“海上马车夫”称号。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荷兰

①成为西欧重要的贸易中心②凭借强大的海军力量打垮英法

③成立了海外特权贸易公司④颁布《航海条例》打击英国航运

A.①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③④

16.纪念某一思想家逝世100周年时,有人说:

“(他)独自一人,面对宫廷、贵族和资本的联合力量,面对那股毫无意识的强力一一群盲;面对那些无恶不作的官吏,他们专门媚上欺下,匍匐于国王之前,凌驾于人民之上;面对那些教士,他们是伪善与宗教狂热的邪恶混合体。

……他战胜了陈旧的秩序和陈旧的教条,他战胜了封建君主、中古时代的法官和罗马的教士。

”该思想家

A.使哲学成为真正研究“人”的学问B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C.率先倡导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D.主张建立人类自由和平等的理想社会

17.19世纪的最后一天,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汤姆生发表了新年祝诃:

“晴朗的天空远处,还有两朵令人不安的乌云,它们的存在使得物理学的优美性和明晰性黯然失色”,第一朵是有关光的运动问题,第二朵出现在能量辐射的问题上。

说明了当时

A.近代物理学己失去存在的价值B.经典力学面临非常严重的挑战

C.相对论的提出冲击了固有理论D.量子论的诞生改变了人的思维

18.斯大林说:

“苏维埃经济制度则具有许多优点,这些优点是任何一个资产阶级国家,即使是最”民主的”、”全民性的”……资产阶级国家所不敢梦想的。

”这一制度()

①建立了相对独立的经济体系②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绝对领导

⑧开创了一种新的现代化模式④确保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9.戴高乐在《战争回忆录》中说:

“国家的活动有赖于煤炭、电力、煤气、石油,而且有一天要取决于原子核分裂,所以为了使法国的经济达到发展所要求的水平,就必须最大规模地开发这些资源,这就需要只有国家才能胜任的巨额费用和巨大工程,以及实行国有化”材料表明

A.法国全面实行生产资料国有化政策B.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承担引导者作用

C.能源在经济发展中具有决定性因素D.法国要签订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

20.某一流派的作品被一些人认为它是现代性文化的开端,一些人将它视为是法国大革命造成的直接影响。

有人这样形容某~个流派的作品:

“既不是随兴的取材、也不是强调完全的精确,而是位于两者的中间点,随着感觉而走。

”符合这一特征的作品是

 

A.B.C.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5小题。

第21小题12分,第22小题15分,第23小题13分,第24、25小题各10分;共计60分。

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代嘉靖、万历之际,商业发展迅速,书籍日益普及,人口不断增长,进入举业

的读书人增加很多,但科举名额却未见相应增加。

应试者日增,而举业出路有限,为谋生计,

大批读书人只能弃儒而商,进入正在迅速发展商业领域。

但早年的教育使其思想和行为方式

都深受儒学的影响,这就使其理所当然地成为“儒贾”或“儒商”。

——周生春杨缨《历史上的儒商与儒商精神》

材料二江南重商思潮带来了士商关系的嬗变,儒而贾,贾而儒,儒贾相通,士商合流的

社会趋势,江南儒商们在此过程中脱颖而出,但他们不像一般商人那样奋勇趋利,仅以营利

为生活的唯一目的,而常常在经商之余博览群籍,诗文作赋,交往文人雅士;建造园林,创

建戏班,丰富自己的休闲娱乐生活;富而思教,兴办书院,关注子孙后代的教育。

——孙其芬《明清时期江南儒商及其诗性文化艺术活动》

材料三(儒商)招养食客,资助文人,校雠书籍,从而在淮、扬、苏、杭一带形成“郁

郁乎文哉”的文化气氛……然固不能谓其于兹学之发达无助力,与南欧巨室豪贾之于文艺复

兴若合符契也。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明代儒商兴起的社会原因。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儒商群体推动商品经济

发展的表现。

(5分)

(2)据材料二、三,概括江南儒商的特点。

(4分)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梁启超对儒商作用的认识。

结合所学,指出儒商活跃对经济思想的

深刻影响。

(3分)

22.(15分)晚清是一个重大的社会转型时期,经历了巨大的社会和思想变化。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乾嘉盛时的学术文化,却渐渐与政治事业宣告脱节。

因顺、康、雍、乾历朝文

字狱之惨酷,使学者间绝口不谈朝政时事。

……清代考证学,颇亦承袭明人。

社会书本流传

既易,博雅考证之学,自必应运而兴。

……故江、浙考证汉学,……则变为纯学术之探讨,

钻入故纸堆中,与现实绝不相干。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居今日而言经世,……必深通六经制作之精意,证以周秦诸子及西人公理公法之

书以为之经,以求治天下之理;必博观历朝掌故沿革得失,证以泰西希腊罗马诸古史以为之

纬,以求古人治天下之法;必细察今日天下郡国利病,知其积弱之由,及其可以图强之道,

证以西国近史宪法章程之书,及各国报章以为之用,以求治今日之天下所当有事,夫然后可

以言经世。

——1897年梁启超《湖南时务学堂学约》

材料三晚清思想潮流与清代中期迥然有别,国内起义和外国侵略的双重挑战,迫使士人重新审视他们在社会中的角色。

考证学派致力于古文物研究,对为知识而求知的举动引以

为豪。

但在这日新月异的时代里,他们却演奏着不和谐的音符。

……在外国侵略和国内动乱

等重大问题迫在眉睫时,士人感觉到道义上有义务对社会和政治的稳定贡献一份力量。

…学

术上的广泛兴趣和调和折衷构成了这一时代的特色。

因此,晚清的学术界由一枝独秀(汉学)

转向多派并存,由分裂而趋向整合。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述乾嘉时代(清代中期)学术文化的主要特征,并分析原因。

(3分)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梁启超重视研究“经世”,其内容和目的有哪些重大发展。

(3

分)

(3)据材料三,概括晚清思想的主要特征。

(1分)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这一主要特征。

(8

分)(要求:

史论结合,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250字以内。

23.(13分)战后世界格局由两极对峙、新兴力量兴起到呈现“一超多强”局面,并出现多

极化趋势。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传统的美国学派认为,冷战是由苏联引起的,苏联热衷于获得领土,尤其是征

服东欧领土。

如果苏联没有表现出这种倾向,美国将有可能退回到战前的孤立主义状态。

……

美国采取遏制苏联扩张的政策是正确的。

如果没有美国主动的遏制政策,苏联将继续在欧

洲.中东和亚洲扩张。

——赵菊玲《战后世界格局五十年》

材料二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使美苏交替使用外交和武力威胁的心理战达到了顸点,随

后双方关系进入了持续10余年的相对缓和状态。

这一缓和的主要特征,在于欧洲局势渐趋正常,军备控制谈判取得显著进展,……70代后期开始,两国关系再度重新紧张,其原因主要在于苏联在亚非两洲进行频繁的直接间接军事干涉,连同美国在越南战争失败后扩展海外军事、政治义务的倾向重新显著抬头。

——时殷弘《美苏冷战史》

材料三这种“两个世界”对抗的格局虽然在历史的长时段中仍属于过渡形态,但毕竟

改变了世界体系发展的自发性走向,并由此在战后40余年间影响了部分国家和部分地区的发展道路。

可见苏联在二战中崛起后没有延续反法西斯同盟的惯性进入既有的世界体系,而是另组一个针对西方的社会主义阵营”。

——俞邃《大国关系调整与世界格局》

材料四海湾战争加强了美国在中东的主导地位。

北约东扩和俄罗斯的削弱使俄无力同

美国争夺欧洲和世界。

科索沃战争为北约(美国为首)干涉成员国以外的事务开了先例。

……

美国在同日本的经济竞争中重新占据国际竞争力第一的位置。

美国的智库估计,在2017年以前,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对美国的优势地位构成挑战。

——李景治《世界格局和大国关系的新变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美国学者关于“冷战起源”的观点。

请运用所学知识,辩证地指出冷战

起源的原因。

(2分)

(2)据材料二,概括美苏“冷战”的主要特征。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冷战时期制约世界战争

爆发的主要因素。

(4分)

(3)材料三认为“美苏40余年冷战影响了部分国家和部分地区的发展道路”,以亚洲地区

为例,举两例加以说明。

(2分)

(4)据材料四,概括冷战结束后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并指出推行这一目的的有利条件。

(3分)

(5)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应该如何面对国际格局的新挑战?

(2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24。

(10分)在近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农业生产关系变革对经济近代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废除农奴制后,俄国有2250万依附俄国封建农奴主的农民获得了解放,在法律

上成为有财产的自由人,同时恢复农村公社(即村社)对农民的管理。

沙皇政府声称:

“公社

是俄国人民的特点,侵犯公社就是侵犯特殊的俄罗斯精神。

”从欧俄50个省的统计数字表明:

农民土地单位面积的产量提高了,1861~1870年为每俄亩29普特,1871—1880年为31普特,1881~1890年为34普特。

——M.莱文《俄国农民与苏维埃政权》

材料二1897年居住在欧俄的47.2%的贵族地主通过出售或出租土地等方式远离农村,移居到城市,但在1858年只有15%一20%。

部分贵族通过抵押土地和出卖土地获得的资金用于商业或俄国的新兴产业。

1882年在莫斯科大约有500个世袭贵族办企业和234个世袭贵族开工厂。

但比较普遍的是贵族把资金投在国家债券或者铁路、银行和其他私人企业的有价证券。

据1882年资料统计,正是这类投资的股息或利率成为许多莫斯科贵族大部分收入的来源。

——周静《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贵族的经济状况》

材料三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农民“离土不离乡”,广泛使用强制劳动,成为俄国工

场手工业的一种普遍特征。

废除农奴制并不意味着农村封建关系的终结,错综复杂的传统的

超经济的剥削方式在俄国庄园里继续盛行。

沙皇专制政府成为自上而下的迅速工业化的发动

机,使俄国的工业化表现出明显的内在矛盾性:

为了募集资金,沉重的赋税负担不得不压在

农民身上,而这样又阻碍了国内市场的扩大,从而限制了进一步的投资。

——张宗华《苏联时期俄国城市化的特征及历史渊源》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农奴制改革带来的变化及沙皇政府声称“侵犯公社就是侵犯特殊的俄罗

斯精神”的主要目的。

(3分)

(2)据材料二,归纳贵族获取财富的主要途径。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对俄国现代化所产生的

重要影响。

(3分)

(3)据材料三,概括作者对农奴制改革的观点及其理由。

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俄国农业生产关系变革对工业化进程的影响是什么。

(4分)

【中外历史人物评价】

25.(10分)毛泽东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历史人物。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民主主义革命论提出的时间是在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第二次国共合作,这次合作是在日本帝国主义大举进攻、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历史条件下,由中国共产党首倡和积极推动,国民党蒋介石在日本侵略严重危及其统治的现实逼迫下,为共同抗日而实现

的。

但是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蒋介石调整了对内政策,由联共抗日转变为积极反共。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是把抗日战争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阶段

看待的。

进行抗日战争,不仅要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还要为建设新中国创造条件。

泽东……系统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

——朱燕娜《浅析二次革命论与新民主主义革命论的提出背景》

材料二中国无产阶级、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小资产阶级,乃是决定国家命运的基本势力。

……现在所要建立的中华民主共和国,只能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性质,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但这个共和国并不没收其他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并不禁止“不能操纵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的发展。

……在这个阶段上,一般地还不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农业,但在“耕者有其田”的基础上所发展起来的各种合作经济,也具有社会主义的因素。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新民主主义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及毛泽东提出这一理论的主要目的。

(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毛泽东阐述的新民主主义国家制度的特点。

该理论政治制度的特点在创

立新中国时是如何实践的?

(4分)

(3)综合上述材料,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创立看,体现了毛泽东怎样的精神?

(2分)

 

南京市、盐城市2017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D

  B

  C

  D

  C

  D

  A

  C

题号

  1l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B

  C

  C

  D

  B

  C

  B

  A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5小题。

第21小题12分,第22小题15分,23小题各13分,第24、25小题各10分,共计60分。

21.(12分)

(1)原因:

商业经济活跃;文化发展,读书群体壮大;科举名额有限,仕途受限。

(任答两点,共2分)

表现:

活跃了市镇、城市经济;提高了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快了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商帮)。

(3分)

(2)特点:

士商合流;营利与追求生活品味相结合;注重文化;关注教育。

(4分)

(3)认识:

推动江浙一带浓郁的文化氛围形成;类似意大利商人推动文艺复兴的兴起。

(2分)

影响:

工商皆本思想的提出。

(1分)

22.(15分)

(1)特征:

与政治脱节(注重考证,逃避现实)。

(1分)

原因:

文字狱等文化专制(封建专制的空前强化);前代文化、书籍的积累。

(2分)

(2)内容:

从注重考据到中国学术和西方思想相结合;从逃避现实到注重经世致用。

(2分)

目的:

寻求强国之道。

(1分)

(3)特征:

晚清思想界逐渐呈现多元(多派并存)、整合的时代趋势。

(1分)

时代背景  

(2分)

多元趋势

  (2分)

整合趋势

(3分)

 结论 

(1分)

晚清由于内忧外患,使一批先进的中国人改变僵化保守的态度,开始向西方学习。

 

抵抗派、

洋务派、

维新派、

革命派等

 

 

将西方学说与中国文化、思想有机结合,如洋务派“中体西用”的思想;康有为将西方先进的政治理论与中国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写出《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利用孔子宣扬变法;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结合了西方政治思想和儒家大同学说。

这一系列的思想变革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转型。

 

23.(13分)

(1)观点:

苏联扩张侵略引发冷战。

(1分)

分析:

冷战是美苏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冲突的结果,不应该仅归因为苏联的扩张。

(1分)

(2)特征:

外交和武力相威胁(或缓和与紧张相交替)。

(1分)

因素:

经济全球化需和平、稳定的环境;美苏力量均势(核威胁的影响);国际多极化新力量遏制了战争。

(3分)。

(3)理由:

朝鲜半岛分裂,成为大韩民国和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新中国一五计划优先重工业(一边倒外交);日本经济复兴。

(任答两点,共2分)

(4)目标:

称霸世界(建立单极世界)。

(1分)

条件:

苏联解体,俄罗斯力量受到削弱;美国新经济促进国力增强,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2分)

(5)认识:

把握机遇,增强国力;倡导国际合作,建立公正合理的新秩序。

(2分)

24.(10分)

(1)变化:

使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农业生产力得到提高。

(2分)

目的:

加强对农民的控制和管理,维护沙皇政府的利益及统治。

(1分)

(2)途径:

出售出租土地;兴办实业;金融投资。

(任答1点,共2分)

影响:

推动农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和贵族的资产阶级化。

(1分)

(3)观点:

农奴制改革不彻底,制约了俄国工业化发展。

(1分)

理由:

政府剥削,赋税沉重;农民仍存在人身依附导致劳动力和市场资源缺失。

(2分)

影响:

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

(1分)

25.(10分)

(1)背景:

民族危机、日本侵华;国民政府调整对内政策。

(2分)

目的:

民族独立,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建设新中国创造条件。

(2分)

(2)特点:

政权上,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阶级的联合专政;

经济上,国营经济为主体的各种经济并存发展;

文化上,民族的科学的大众文化。

(3分)

实践:

建立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1分)

(3)精神:

具体国情与革命理论相结合;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精神。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