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生物 每日一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52713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75.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生物 每日一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学年高中生物 每日一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学年高中生物 每日一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学年高中生物 每日一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学年高中生物 每日一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学年高中生物 每日一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学年高中生物 每日一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学年高中生物 每日一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学年高中生物 每日一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学年高中生物 每日一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学年高中生物 每日一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学年高中生物 每日一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学年高中生物 每日一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学年高中生物 每日一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学年高中生物 每日一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学年高中生物 每日一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学年高中生物 每日一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学年高中生物 每日一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学年高中生物 每日一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学年高中生物 每日一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生物 每日一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x

《学年高中生物 每日一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生物 每日一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中生物 每日一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x

学年高中生物每日一题新人教版必修3

2月13日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

下列关于反射和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反射弧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

C.只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必然会出现反射活动

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完全相同

【参考答案】B

【试题解析】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反射活动的产生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有完整的反射弧,二是受到适宜的刺激;反射是一个生理过程,反射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

1.如图为人体的某反射弧模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中,①是神经中枢,②是传出神经,③是传入神经

B.刺激②时,会产生具体效应的结构是⑤

C.结构④在组成上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D.刺激③时,能产生兴奋的结构是①②③④⑤

2.如图为某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在Ⅱ处给予足够强的有效刺激,则在a处可检测到电信号

B.在b处发生的信号转换为: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C.在b处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会被酶分解

D.在Ⅱ处施加有效刺激引起的屈肌收缩不属于非条件反射

3.对实验狗的脊髓进行直接加温,会引起狗的气喘、血管舒张和产热抑制等反应,而冷却其脊髓,又会引起寒战、血管收缩等反应。

下列解释一定不正确的是

A.脊髓存在着温度感受器

B.脊髓存在着温度调节中枢

C.脊髓存在着温度调节的效应器

D.脊髓中有神经元参与体温调节反射弧的构成

1.【答案】C

【解析】根据②上的神经节可以判定②是传入神经,①是神经中枢,③是传出神经,④是效应器,⑤是感受器。

刺激②时,④效应器会产生具体效应。

效应器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刺激③时,能产生兴奋的结构有只③和④,即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故选C。

2.【答案】A

【解析】Ⅱ是传出神经纤维,由于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在Ⅱ处给予足够强的有效刺激,在a处不能检测到电信号,A错误;b为突触结构,在b处发生的信号转换为: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B正确;在b处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会被酶分解,C正确;Ⅱ是传出神经纤维,在Ⅱ处施加刺激能引起屈肌收缩,但没有经过神经中枢的处理,所以不属于反射,D正确。

1.反射类型的速判法

一看是不是“先天性”:

如果是先天性的(即生来就形成的)则为非条件反射,如果是后天性的则为条件反射。

二看是否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如果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则为条件反射,否则为非条件反射。

2.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

(1)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

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

神经节如图中的c。

(2)根据突触结构判断:

图示中与“

”相连的为传入神经(b),与“

”相连的为传出神经(e)。

(3)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

与膨大部分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狭窄部分相连的为传入神经。

(4)切断实验法:

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

3.【答案】C

【解析】从题意可知,温度调节的效应器是引起“气喘、血管扩张或收缩、寒战”等的具体器官;虽然我们已经知道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温度感受器在皮肤、黏膜、内脏等处,但从题干中不能否定脊髓中无中枢和感受器;温度调节的效应器的活动是指骨骼肌、汗腺、毛细血管等的活动,而这些器官不可能在脊髓内部。

故选C。

2月14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

下列有关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静息时,神经纤维的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

B.兴奋传导后,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

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总是伴有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

D.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参考答案】B

【试题解析】兴奋传导后,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静息电位是外正内负,不是零电位,B错误。

1.静息电位及其产生机制:

(1)概念:

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呈外正内负状态。

(2)形成机制是:

①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K+有较高的通透能力而对其他离子的通透能力较小;②细胞膜内外离子由于Na+—K+泵的作用而呈现不均衡分布;③细胞内K+浓度大于细胞外而细胞外Na+浓度大于细胞内。

因此静息状态时K+就会顺浓度差由细胞内移向细胞外,造成膜内电位变负而膜外电位变正。

外正内负的电位差一方面可随K+的外移而增加,另一方面,它又阻碍K+的进一步外移。

最后驱使K+外移的浓度差和阻止K+外移的电位差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这时相对稳定的膜电位称为K+平衡电位,它就是静息电位。

2.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

(1)概念:

是可兴奋细胞受到有效刺激时,其膜电位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一次快速而可逆的电位变化过程,包括峰电位和后电位。

(2)形成机制:

峰电位的上升支是由大量Na+快速内流形成,其峰值接近Na+平衡电位;峰电位的下降支主要是K+外流形成的。

后电位又分为负后电位和正后电位,它们主要是K+外流形成的,正后电位时还有Na+泵的作用,从膜内泵出3个Na+,从膜外泵入2个K+。

1.下列关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和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兴奋部位膜外为负电位,膜内为正电位

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以双向传导

C.兴奋传导时,膜内的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

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速度要比在突触间传递的速度快

2.下列有关兴奋在反射弧中传导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

B.组织液中Na+浓度高是静息电位产生的原因

C.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D.突触传递兴奋的过程中,Na+通过被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

1.【答案】C

【解析】兴奋在多个神经细胞间的传递是以递质的形式进行的,在神经纤维上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的。

兴奋传导时,膜内的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故选C。

兴奋传导方向的实验探究

(1)探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方法设计:

电刺激图中①处,观察A的变化,同时测量②处的电位有无变化。

结果分析:

若A有反应,且②处电位改变,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若A有反应而②处无电位变化,则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2)探究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方法设计:

先电刺激图①处,测量③处电位变化;再电刺激③处,测量①处的电位变化。

结果分析:

若两次实验的测量部位均发生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若只有一处电位改变,则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2.【答案】D

【解析】静息时,K+外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所以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仍有离子进出,A错误;静息时,K+外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所以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不受影响,B错误;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C错误;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的过程中,Na+通过被动运输即在Na+通道的协助下进入突触后膜内,D正确。

故选D。

理解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和传递方式,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形成原因及递质的类型,是解题的关键。

2月15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

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图中包括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B.刺激d时,a处不能测出局部电流

C.在缩手反射中,f仅指手臂肌肉

D.b和c决定了神经冲动只能从e处传到f处

【参考答案】C

【试题解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构成,A正确。

因传入神经上有神经节,结合b和c突触的结构,可知兴奋由左向右传递,故图示a处刺激产生的兴奋可传导至d点,但d处刺激产生的兴奋不能传递至a处,B、D正确。

效应器指传出神经支配的肌肉或腺体,C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方式,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1.如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其中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I、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b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引起e处反应

B.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导

C.兴奋在该反射弧中的传递要两次通过突触

D.I处释放的神经递质将引起突触后神经细胞兴奋

2.下列各图箭头表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和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其中不正确的是

1.【答案】C

【解析】据图分析,Ⅰ表示突触前神经元,Ⅱ表示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只能从突触前神经元传向突触后神经元,故在b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不能引起e处反应,A错误;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电信号或化学信号的方式单向传递,B错误;据图分析,图中共有3个神经元形成两个突触结构,兴奋在该反射弧中的传递要两次通过突触,C正确;Ⅰ处释放的神经递质将引起突触后神经细胞兴奋或抑制,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2.【答案】C

【解析】图示兴奋由轴突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下一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引起其兴奋或抑制,A、B正确;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不可能由突触后膜释放,作用于前膜,C错误;兴奋的传导方向和膜内侧的电流传导方向一致,与膜外侧的电流传导方向相反,D正确。

故选C。

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该部位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兴奋的传导方向和膜内侧的电流传导方向一致,与膜外侧的电流传导方向相反。

 

2月16日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

如图为神经—肌肉连接示意图。

黑点(•)表示神经元的胞体,①~⑦表示神经纤维。

肌肉受到刺激不由自主地收缩,大脑也能产生感觉。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大脑支配肌肉运动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⑥⑤④

B.肌肉受刺激不由自主收缩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①②③

C.兴奋只能由⑦传递至③而不能由③传递至⑦

D.肌肉受到刺激,大脑产生感觉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④⑤⑥

【参考答案】A

【试题解析】大脑支配肌肉运动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⑦③,A错误;肌肉受刺激不由自主收缩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①②③,B正确;兴奋只能由⑦传递至③而不能由③传递至⑦,C正确;肌肉受到刺激,大脑产生感觉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④⑤⑥,D正确。

1.已知肌肉受到刺激会收缩,肌肉受刺激前后肌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和神经纤维的电位变化一样。

取三个新鲜的神经—肌肉标本,按如图所示连接,图中②④⑥指的是神经纤维与肌细胞之间的接头,此接头与突触结构类似。

刺激①可引起图中右肌肉收缩,中肌肉和左肌肉也相继收缩。

则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进行时应将标本置于生理盐水中,若没有可用等渗的KC1溶液来代替

B.直接刺激⑤,则会引起收缩的肌肉是左肌肉和中肌肉

C.未接受刺激时,神经纤维保持静息状态,此时没有离子进出,各种离子在细胞膜内外浓度相等

D.肌肉细胞接受刺激时,细胞膜外电位将由负变正

2.如图为高等动物神经系统的局部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B.刺激图中1、2、3、4四处,均能引起肌肉收缩

C.刺激3处时,兴奋部位膜内外电位为外正内负

D.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

1.【答案】B

【解析】K+主要维持细胞内的渗透压,Na+主要维持细胞外的渗透压,因此若没有生理盐水,不可用等渗的KCl溶液来代替,A错误;直接刺激⑤,兴奋可通过神经纤维⑥传递到左肌肉和中肌肉,因而会引起左肌肉和中肌肉收缩,但不能传递到神经纤维④,因而右肌肉不会收缩,B正确;未接受刺激时,神经纤维保持静息状态,此时K+外流,C错误;肌肉细胞接受刺激时,细胞膜外电位将由正变负,D错误。

2.【答案】A

【解析】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A正确;刺激图中1、2、3处,均符合兴奋产生与传递的调节,能引起肌肉收缩,但刺激4处不能,B错误;刺激3处时,兴奋部位膜内外电位为外负内正,C错误;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方式单向传递,D错误。

故选A。

【考点定位】

1.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2.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

本题主要考查兴奋的产生与传递,意在强化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据图分析:

1表示轴突,2表示突触小体,3表示轴突,4表示轴突。

图中共有4个突触结构。

突触的类型有:

轴突—胞体型和轴突—树突型,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后膜,使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所以是单向传递。

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2月17日人脑的高级功能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

下列各级中枢功能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下丘脑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是呼吸中枢

B.脊髓是调节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

C.语言中枢的H区受损,患者不能听到别人说话

D.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参考答案】D

【试题解析】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功能有关,脑干中有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中枢,如呼吸中枢,A错误;脊髓是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B错误;语言中枢的H区受损,患者能听到,但是听不懂别人的话,C错误;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D正确。

故选D。

【考点定位】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的记忆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包括大脑、小脑、脑干和下丘脑,人脑的高级功能是指对外部世界的感知、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及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功能;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功能有关;脑干中有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中枢,如呼吸中枢等;小脑有维持躯体平衡的中枢;脊髓中有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1.下列关于人脑高级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A.某人大脑皮层H区受损,听不懂别人的讲话,但却可以讲话

B.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

C.记忆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贮存和再现

D.学习和记忆中枢位于下丘脑的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

2.下列关于神经系统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A.成人可以“憋尿”体现了高级神经中枢对低级神经中枢的控制作用

B.感受器和效应器不一定分布于机体的同一组织或器官中

C.体内外刺激作用于机体后,产生的兴奋只有传到大脑皮层,机体才能产生感觉

D.学习和记忆是只有人脑才有的高级功能

3.下列关于人脑的高级功能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B.永久记忆可能与新突触建立有关

C.大脑皮层S区受损患者能正常讲话

D.短期记忆与海马形状的脑区有关

1.【答案】D

【解析】大脑皮层H区与听懂说话有关,受损后,听不懂别人的讲话,但却可以讲话,学习和记忆都属大脑的高级功能,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

记忆的过程是一个将获得的经验进行贮存和再现的过程,分为瞬时记忆、短期记忆、长期记忆、永久记忆;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是大脑皮层下的海马区,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本题考查人脑的高级功能的知识。

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答案】D

【解析】排尿中枢位于脊髓,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脊髓的排尿中枢受大脑皮层的控制,A正确;有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分布于机体的不同组织或器官中,如缩手反射的感受器在手指,但效应器是手臂肌肉,B正确;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兴奋只有传到大脑皮层,机体才能产生感觉,C正确;学习和记忆不是人脑特有高级功能,许多种动物都有记忆和学习能力,D错误。

3.【答案】C

【解析】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它包括与语言、文字相关的全部智力活动,A正确;永久记忆可能与新突触建立有关,B正确;大脑皮层S区受损患者不能讲话,C错误;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是大脑皮层下一个海马形状的脑区有关,D正确。

2月18日对膜电位变化曲线图的分析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

将灵敏电位计的两极如下图所示分别置于膝跳反射反射弧中的a处外表面和b处内表面,图中ac=db,若在c、d两点同时对神经细胞给以能引起兴奋的刺激,则刺激后电位计指针偏转的情况及b处内表面的电位变化是

A.先左后右,再向右;负→正→负

B.先右后左,再向左;正→负→正

C.先右后左,再向右再向左;正→负→正→负→正

D.先左后右,再向左再向右;负→正→负→正→负

【参考答案】D

【试题解析】据题意初始a、b处膜电位为内负外正,电流计指针偏右。

在c、d两点同时刺激,c点产生的兴奋分别向a、b传递,传递至a点的同时d处的兴奋也传至b处,a、b两处膜电位均变为内正外负,指针向左偏转;之后a、b两处恢复静息电位,膜电位均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指针向右偏转。

c点产生的兴奋传递至b点,引起b点膜电位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此时a处为内负外正,因此指针向左偏转至中间位置;之后b点也恢复静息电位,膜电位变为内负外正,指针向右偏转至初始状态。

故D正确。

1.神经纤维上电位测定的方法

(1)静息电位的测量

灵敏电流计一极与神经纤维膜外侧连接,另一极与膜内侧连接,只观察到指针发生一次偏转(如图甲)。

两极都与神经纤维膜外侧(或膜内侧)相连接时,指针不偏转(如图乙)。

(2)动作电位的测量

灵敏电流计的两极都连接在神经纤维膜外(或内)侧,可观察到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下面图中a点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导依次通过“a→b→c→c右侧”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变化如下:

1.图中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

甲乙表示两个电表。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电流刺激a点,甲发生一次偏转,乙发生两次偏转

B.图中共有4个完整的突触

C.在b点施加一强刺激,则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并可在d点测到电位变化

D.在e点施加一强刺激,则a、b、d点都不会测到电位变化

2.神经元表示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突触的前膜面积一般比后膜发达

B.神经元内的K+内流是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基础

C.完成反射的反射弧至少要由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构成

D.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导时,其电位变化不会随传导距离的增加而衰减

1.【答案】C

【解析】用电流刺激a点,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A错误;从图中看共有3个完整的突触,B错误;在b点施加一强刺激,则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产生兴奋,并可传到d点,d点能测到电位变化,C正确;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从突触前膜传到突触后膜,在e点施加一强刺激,则d点会测到电位变化,D错误。

2.【答案】D

【解析】同一突触的后膜面积一般比前膜发达,有利于接受神经递质的刺激,A错误;神经元内的K+外流是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基础,B错误;完成反射的反射弧至少要由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构成,不一定含有中间神经元,C错误;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导时,其电位变化不会随传导距离的增加而衰减,D正确。

2月19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的比较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

如图所示,兴奋既可以在神经纤维上传导,也可以在神经元之间、神经元与肌肉细胞之间传递。

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a处可实现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的转变

B.轴突膜内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

C.②处对应的轴突膜上,钠离子通道是开放状态,钾离子通道是关闭状态

D.兴奋在a、b细胞间的传递可以是双向的

【参考答案】C

【试题解析】a处为突触前膜,只可实现由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A错误;轴突膜内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B错误;②③之间,Na+大量内流,③④之间,K+大量外流,C正确;兴奋在a、b细胞间的传递是单向的,D错误。

1.甲、乙两图分别表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在膜的外表面均连接一个灵敏电流计,其中甲图中bc=cd,乙图中ab=bc,甲图中bd的距离同乙图中ac的距离相等。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刺激甲图中的a点,b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灵敏电流计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刺激乙图中的b点,a点先兴奋,c点后兴奋,灵敏电流计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C.刺激甲图中的c点,d点先兴奋,a点后兴奋,灵敏电流计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同时刺激甲图中的b点和乙图中的a点,灵敏电流计均发生两次偏转,两次偏转之间间隔时间乙大于甲

2.海兔是一种海洋软体动物。

实验发现,碰触海兔水管或击打海兔头部,皆会引起其鳃发生收缩反应,这种反应称为缩鳃反射。

缩鳃反射反射弧如下图。

(1)组成该反射弧的b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碰触海兔水管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至突触小体,引起突触小泡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释放,作用于突触1的后膜,导致后膜的电位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引起b兴奋,实现缩鳃反射。

(3)图2表示一条离体的神经纤维,在左侧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

请在图2中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的膜两侧标出电荷类型,然后再在膜内外两侧标出局部电流的方向。

(4)科学家研究发现,重复刺激海兔水管,缩鳃反射的幅度会逐渐减小,重复刺激海兔头部,缩鳃反射的幅度明显加强,检测发现在两种实验中,感觉神经元及缩鳃肌肉对刺激的敏感性都未发生改变,推测产生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探究某种药物(可阻断反射活动)的作用部位,可把若干相同的图1所示实验材料随机分为Ⅰ、Ⅱ两组。

将该药物涂在Ⅰ组材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处,然后给予海兔水管一适宜刺激,观察鳃是否收缩,以探究药物能否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将该药物涂在Ⅱ组材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处,然后给予海兔水管一适宜刺激,观察鳃是否收缩,以探究药物能否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答案】C

【解析】刺激甲图c点,由于bc=cd,b、d点同时兴奋,灵敏电流计不会发生偏转,C错误。

传导相同的距离,兴奋通过化学信号比通过电信号的传导速度慢,因此D正确。

2.【答案】

(1)传出神经

(2)(神经)递质外负内正

(3)如图

(4)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的量在两种实验中发生了改变

(5)da(或b或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神经冲动的传导和传递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