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之五课技能和管理能力的提升二级培训讲稿DOC.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5299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4.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教学之五课技能和管理能力的提升二级培训讲稿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课堂教学之五课技能和管理能力的提升二级培训讲稿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课堂教学之五课技能和管理能力的提升二级培训讲稿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课堂教学之五课技能和管理能力的提升二级培训讲稿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课堂教学之五课技能和管理能力的提升二级培训讲稿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课堂教学之五课技能和管理能力的提升二级培训讲稿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课堂教学之五课技能和管理能力的提升二级培训讲稿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课堂教学之五课技能和管理能力的提升二级培训讲稿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课堂教学之五课技能和管理能力的提升二级培训讲稿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课堂教学之五课技能和管理能力的提升二级培训讲稿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课堂教学之五课技能和管理能力的提升二级培训讲稿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课堂教学之五课技能和管理能力的提升二级培训讲稿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课堂教学之五课技能和管理能力的提升二级培训讲稿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课堂教学之五课技能和管理能力的提升二级培训讲稿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课堂教学之五课技能和管理能力的提升二级培训讲稿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堂教学之五课技能和管理能力的提升二级培训讲稿DOC.docx

《课堂教学之五课技能和管理能力的提升二级培训讲稿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教学之五课技能和管理能力的提升二级培训讲稿DOC.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课堂教学之五课技能和管理能力的提升二级培训讲稿DOC.docx

课堂教学之五课技能和管理能力的提升二级培训讲稿DOC

“课堂教学之‘五课’技能和管理能力的提升”

二级培训讲稿

马官镇中心学校黄慧

可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

新课程有新理念,新理念需要有新的基本功。

新基本功贯穿于备课、上课、观课、说课以及议课之中。

比如在我们备课过程中需要“研究学生”、“创造性解读教材”、“目标设计”、“方法选择”等基本功;上课过程中则有“开放与中心下移”、“组织网状互动”“倾听学生”“编织教学资源”等新的基本功……今年五月份我有幸和一部分老师到贵阳参加了“课堂教学之‘五课’技能和管理能力的提升”的培训,现在把我的一点收获和大家分享。

之前都是和学生一起学习,今天在众多老师面前班门弄斧,讲得不好的地方还望多包涵。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为名师——李政涛: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学原理、教育人类学、“生命·实践”教育学的教学和研究。

十几年来,在中小学听课评课3000于节。

在所有的报告中,只有他的讲座最特别。

没有演示文稿,打开手提,大屏幕上出现一个空白文档,李教授一边讲述,一边灵巧地在键盘上敲打出课题,然后,一个个关键词句,便随着他的讲述和手指的敲打,不断出现在大屏幕上,牢牢吸引着听课者的目光。

融讲、写、记为一体。

他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出发讲了“五课”总论——当代教师的“新基本功”。

虽然报告已经结束了,可余音袅袅,很多细节,似乎还在脑海中回放,忍不住咀嚼着、回味着。

下面我们来分享他的报告:

他首先从什么是有效教学谈起,他说有效教学第一要抓住一个关键字:

“实”。

1、“扎实”——一堂好课应是一堂有意义的课。

2、“充实”——一堂好课应是一堂有效率的课。

3、“丰实”——一堂好课应该是有生成性的课。

 4、“平实”——一堂好课应该是常态下的课。

这里的常态下的课是相对于公开课来说的,李政涛教授认为我们的课要上成家常课,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他说公开课相当于宴会大餐,而家常课则是家常菜,宴会大餐我们偶而吃一顿还行,吃多了就会生病,还是吃家常菜的好。

公开课虽最能垂练人,但家常课最养人。

家常课是最真实的课,虽有缺撼,但有发展的空间。

5、“真实”——做到了以上几点,这种课应该是一堂有待完善的课。

李教授说有效教学第二点要理解一个关键词:

“有效”。

1、理解“三效”。

一是“有效益,就是能够达到教学目标;二是“有效果”,就是学生能够发展;三是“有效率”,处理好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2、理解“八效”。

“全效、广效、远效、深效、强效、准效、速效、奇效”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就不一一展开,我来看“八效”中的“准效”,李教授是怎么说的:

他说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就像人体医生和病人的关系,人体医生只有全面掌握人体的情况,才能最好的给病人看病,教师也只有准确地解读学生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更有效。

所以,在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借班上课。

教师的新的基本功要求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健康、主动的发展为本,要有研究学生的基本功,做到“以学立教”。

李教授说有效教学第三点是:

必须思考的关键问题:

教什么?

怎么教?

教到什么程度?

1、“教什么?

”首先,如何确定教学内容,有两种方式:

一是对照课程标准,二是对照学生发展需要。

其次还要掌握“三个原则”:

一是,学生已经会的和懂的不教,只教不会不懂的;二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能读懂的,不教,教如果你不教学生学不会的,或者教了之后会更有进步和发展的;三是,你现在教了,学生也不会也不懂的,不教。

2、怎么教?

那是我们的教学方法的问题,他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师个性等来确定,李教授说“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适合的方法”。

3、教到什么程度?

李教授说:

教学犹如爬山,从山脚到山顶,山顶就是我们的教学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要迈台阶、分步骤、分阶段、寻求工具。

李教授说有效教学第四点是:

必须明确“五个点”:

这“五个点”是:

知识训练点、能力培养点、方法习得点、习惯养成点、考试关注点。

接着,李教授讲给我们讲了第二个大的方面:

应该建立怎样的“有效教学观”?

1、我们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有温度没有深度,有活动没有学习。

2、什么是好课?

一是看学生,看学生变化了没有?

发展了没有?

二是看教育效果的持久性,走进课堂与走出课堂是否一个样?

三是看有无生长感。

不生长、被生长、自生长、共生长(是有效的课)

好课的标准是,课堂有无生长感,那么如何才能上出一堂好课,让课堂充满生长感呢?

这就是李教授讲的第三个大的方面。

他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来讲。

他说在教学设计中我们注意:

目标上要克服胃口太大、无所不包、面面俱到、十全十补的现象,做到一课一得、单刀直入、孤军深入、精准打击。

要想使教学具有生长感,要找到“三个点”:

找到“挑战点”,给学生一种挑战;找到“突破点”,突破难点和障碍点;找到“提升点”,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提升。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把教学放开、中心下移,教学组织形式要多样化,变一对一、点对点的单挑式交流为网状互动。

放时间、空间的权利、提问权、质疑权、评价权、总结权给学生。

为了让学生主动卷入,我们可以建立综合评定制度,把提问成绩、课堂发言成绩、笔试成绩等学生研究性学习方式综合起来考评,建立提问制度、末尾淘汰制度。

要使我们的课堂有生长感,李教授认为:

扎实很重要,所以教学过程的第二个方面,讲的就是:

扎实的生长

(1)扎实在于清晰

内容清晰——教什么

方法清新——怎么教

目标清晰——教学到什么程度

环节清晰——A每个环节要解决什么问题?

困难和障碍?

对策?

B每个环节间的衔接、转换与关联、提升点?

首尾衔接?

指令和要求清晰——克服抽象、笼统、含糊的指令。

紧接着,李教授讲扎实在于细节,这里他谈到了小组和做的有效性,小组合作怎样才能做到有效呢?

这一直就是我们教学中探讨的问题,李老师给我送了金点子,老师们可以学学。

细节1: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能力、方法和习惯——(对他们加以)训练——从同桌合作开始,重视台阶、步骤、阶段。

细节2:

(明确)分工——主持人?

记录员?

代表小组发言?

补充发言?

有分工才会有担当。

细节3:

(合作)规则——弱者先说,大家补充、强者概括或总结。

细节4:

代表发言的第一句话:

变“我认为”、“我觉得”为“我们小组认为”、“我们小组觉得”……

细节5:

评价反馈针对的不是个体表现而是小组合作的质量。

评价是做好小组合作的训练方式。

细节6:

组际互动交流。

转变方法,有评价、补充、提问、质疑,克服单一的报幕式。

细节7:

差异资源?

展示或介绍、学生指导学生。

细节8:

板书两套板书:

A、是静态的确定的板书——备课;

B、是动态的不确定的板书——资源的捕捉、利用、编织和再

造。

课堂的扎实有效还在于停顿。

教学是停顿的艺术,是等待的艺术。

善于捕捉差异学生的亮点,并把亮点放大,把一个人的亮点变成所有人的亮点,吧一个人的资源变成所有人的资源—滚雪球。

课堂的扎实有效在于运用,我们:

不要让学生的积累沉睡!

要让学生的积累沸腾!

要让我的课堂有生长感,教学反思也很重要,那么反思说什么?

说目标、方法、流程、问题、学生(意料之中、意料之外)……重点看看这里的学生,备课时、教学过程中、教学反思,我们都在解读学生,这是三度解读学生了。

姜明红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常州市局前街小学教育集团学副校长。

姜老师从常州市局前街小学成功的“五课”管理经验出发,谈了“变革教学管理提升学校办学内涵”。

她从四个方面来谈:

一、明确“五课管理与指导”核心

二、探索“备课管理与指导”机制

三、研究“上课管理与指导”机制

四、创新“听课说课评课管理与指导”机制

 “五课”管理,不仅反映出一所学校的教学理念,更反映出一所学校的教师观、管理观。

有什么样的教学管理,就会有什么样的学校教育生态。

“五课”管理,是一所学校推进课程教学变革的核心抓手。

围绕“五课”管理,学校首先要确立先进的课程与教学理念,选择正确的教学管理价值取向,明确教师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在学校教学质量提升中的意义以及他们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意义,从而在不同层面推进“五课”管理变革。

关于新理念性的论述,我就不讲了,主要来看姜校长讲的第二个方面:

探索“备课管理与指导”之机制:

(一)对象的层次化管理

(二)格式的规范性管理

(三)内容的引领性管理

(四)过程的指导性管理

(五)调研的针对性管理

(一)对象的层次化管理

分层备课——给教师自由度

骨干教师:

形式:

电子板块式备课。

要求按一篇课文或一个单元为整体的分板块式备课,写清各板块的教学内容,阐述清楚这么教的原因。

意图:

学会宏观思考,对每个板块的处理均有自己独特的理解。

从越细越优的备课方式解脱出来,让思考与研究融入到日常教学工作中。

分层备课——给教师自由度

5年以上青年教师:

形式:

按课时电子详细备课。

对于新授重点内容有较独特的设计,侧重作业练习设计与作业指导,并阐明设计理由。

这样做的意图:

教学设计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提高教材解读能力和设计能力。

五年内新教师:

形式:

按课时手抄备课。

所设计的问题须有答案的注明,教学目标均有针对性具体详细的教学环节设计可以达成,作业设计具体,要有反思。

意图:

促进青年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的提高,具备一定的教材解读能力和设计能力。

(出示备课案例)

免检教师:

形式:

自由选择个性化备课方式。

意图:

促进成熟教师特色发展,优秀教师精品发展。

(出示例子)

(2)格式的规范性管理

格式就是理念的实践路径,格式就是改革的实践方向,备课的格式要规范。

(3)备课内容的引领性管理(四)备课过程的指导性管理我们就不展开了,看看第备课的第五点:

调研的针对性管理,备课调研要分年级、按不同的教师层次来进行。

在研究“上课管理与指导”时,姜校长从六个方面来谈,

(1)追求课堂的整体转型

(二)明确课堂特质的追求

(三)创新课堂实施的过程

(四)构建课堂研究的子件

(五)探索课堂常规的培养

(六)改革课堂考核的评价

我们选创新课堂实施的过程简要介绍一下姜校长的管理方法。

1、课堂展开的共同逻辑。

学校是研究教育的团体,要组织学校教师共同研究教育,使教育最大化。

2.课堂推进从线性走向弹性。

以前是单线的:

从一个环节到另环节再到下一个环节;现在是:

从问题到预设1、预设2、甚至更多,然后到根据课堂生产,灵动推进。

3.课堂互动从单向走向多向。

教师要及时捕捉资源,及时判断分类,做出教学回应,使双方的行为创新课堂。

变以前的一问一答式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际互动。

4、创新“观课说课议课管理与指导”机制。

(1)观课管理:

提升教师现场学习力。

1、观课至少有一个环节是实录。

2、至少一个优点的阐述。

3、至少一个建议。

观课准备:

课前把上课教师的教学设计公布出示,把每一节研究课开放。

(2)说课议课:

建立教研团队发展机制。

1.建立说课议课联动机制;“1+2+3”机制,1节研究课;至少2节重建课、;备课、上课、说课3个环节的成果分享。

2.建立说课议课内在理念:

学什么,研什么、研什么、学什么,学研一体化。

3.改革说课内容与视角:

说突破、说亮点、说问题、说重建。

4.改革议课意义与视角:

说突破、说亮点、说问题、说重建。

张齐华,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副校长,小学数学一级教师。

曾获“南通市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海门市学科带头人”等称号。

张齐华老师从自己数学教学来谈五课教学的实际技能。

1、备课的创新思考与有效实践

策略1:

带着“课标”看教材

杨振峰校长说过:

“远处去培训,不如在家读课标”

课标,让课堂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策略2:

带着“教材”看教材

在多版教材比较中把握内容实质

策略3:

带着“生活”看教材

张老师举了一个例子:

在一次全国性的教学观摩赛中,一个来自于上海的老师为了给学生上好课,给全班几十个学生每一个人发一个照相机,听课的老师都感叹上海老师太有钱了。

到张老师上课时,他上的是平均数,他给学生播放了多美滋精装奶粉的广告视频,那个视频简直就像是为教学平均分而专门录的,以至于听课的老师都说:

还是江苏来的老师更有钱,为了教学专门拍视频。

还有一次,张老师和两个老师,一个语文老师、一个音乐老师共同游桂林,当看到桂林山水时,语文老师不禁吟咏:

桂林的山多俊啊,桂林的水真清啊;音乐老师开口就是刘三姐的歌,作为数学的老师张奇华他想了想发出了感叹:

多美的对称图啊!

(出示桂林山水图)后来的他的优质课《桂林山水》也过得了大奖。

生活是数学课堂取之不竭的源泉

策略4:

带着“儿童”看教材

基于儿童经验和困惑的课堂才有效

2、上课的创新思考与有效实践

策略1:

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从“以学定教”到“先学后教”

策略2:

“大问题”才有“大空间”

宁可少而透,不要宽而泛

策略3:

眼中有儿童心里有数学

把握数学内核是课堂的永恒旋律

3、听课的创新思考与有效实践

策略1:

做好“功课”来听课

有备而来,才会满载而归

策略2:

带着“方向”来听课

有的放矢,才有真收获

策略3:

带好“板砖”来听课

批判是成长的最大动力

杨振峰,1970年10月出生。

教育硕士,中学生物高级教师,特级教师,上海建平中学校长。

杨校长从教师、学校、社会等方面谈教育现状,谈课程建设。

一、当下学校课改存在的主要问题

(1)现状

当下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课改来看是“至上而下”的,这样的教育改革与十八大提出的“之下而上”的改革是相悖的。

这样至上而下的教育只是专家与学科专家的课程,而非“教师理解的课程”这样导致了一些列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1、课程窄化与异化(整体结构、学校层面、课堂层面等)

2、评价随意与深化(质量标准单一化、简单化、短视化)

3、负担无理与无序(导致无效)

(2)建设

提高专业知识——教师的自我完善

(1)理解教育的目标

(2)理解学科的价值

(3)理解学生的需求

(4)理解社会的需求

发出专业呐喊——社会教育

开设家长学校,整合家长力量走进同行同伴,自觉示范辐射、积极著书立说,发挥社会影响。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强占专业话语——自信坚守

2、学校课改使命

1、学校是教育的细胞。

2、学校的使命是推进课程建设与实施。

3、课程建设的关键在于课程结构的完善与课程实施的落实。

三、聚焦课程实施,提升教学的多维效能

1、关注单元备课

教学设计的核心思想——有效架桥

教学设计的种类:

课时、模块、单元、学程等

(1)单元备课的价值

以课为单位的是微观教学设计,而单元教学设计的总体功能则是综合的

(2)单元教学设计的目的:

A、深入理解课程标准的理念。

B、熟悉并准确准确把握教材内容和学习水平。

C、清晰了解学情。

D、有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E、全面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

(3)单元备课的要点

如何使用教材

A、整体把握教材特点和理解编者的意图;

B、要具有对教材的自定义能力,加强对教材的二次开发;

C、教材是教学素材。

分析学情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基础、思维、感情基础

单元目标、重点、难点、准备教学资源、单元评价等

2.培育智慧课堂:

(1)思维自由

(2)开放课堂,开放教学

过去,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

现在,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

3.走向专业的课堂观察:

(1)从听课到观课

(2)观课的视角

(3)观课与专业成

杨玉东,理学学士教学博士,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国培计划”专家库培训专家。

主要研究教师教育,教学教育。

杨老师主讲“走进课堂做研究——课堂观察技术与诊断”。

教学研究中课堂观察的是关于“是什么”和“为什么”的,目的在于寻求教学现象的真相和了解其原因,目的是改进教与学的效果。

从教研活动中的问题与困惑说起……

1、是否有明确的教研方向?

2、是否让不同的教师感到受益?

3、如何克服囿于经验的局限?

4、如何让研讨开展得深入?

我们试图通过“四有”来精致化传统的教研活动。

那么,如何突破经验层面的局限?

杨博士从课堂记录、诊断、评价的技巧来谈:

如何从课堂里收集和记录信息?

如何从学科内容角度做诊断?

如何从学生学习角度做评价?

观察前的心理准备,你做好了吗?

(课堂观察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课堂观察我们的角色和目的是什么?

“鼻子对鼻子”,观课教师扮演的角色是督导者,目的是考评;“肩并肩”,观课教师扮演的角色是合作者,是同伴,这两者目的是为上课研究问题,提供建议。

营造积极的观评氛围,基于观察事实发表观点,基于学习效果诊断课堂。

观评课目的:

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不是作出评判,而是寻求改进。

一、如何记录和分析课堂信息

杨老师从这十个方面讲了课堂记录的方法,很多方式方法我们在教研活动也可以组织创建和规范,下面我就选2、教学活动转换记录,7、学生的学习状态记录,9、叙事性的文字记录来简要介绍记录方法。

2、教学活动转换记录,把课堂中发生的教学活动分为四类:

教师讲解(A)、师生交流(B)、学生合作(C)、学生独立思考(D)。

按照教学展开过程,对各种教学活动发生的先后顺序、每种活动的持续时间加以记录。

在得到一系列A-C-B-A-D-B…后:

①结合教学内容观察各种活动发生和转换的频率;②对每种活动的内容在时间上进行累加,观察本课主要采用了何种教学活动形式。

7、学生的学习状态记录,这也是基于座位表的一种记录方法,目的是了解个别学生或某个小组的学习状况。

这个记录方法可以了解某个学习任务在学生身上实际发生了什么、是怎样被学生实施的(包括常见错误、操作困难等)。

该方法的实质是不停地在某个学习任务发生过程中,用眼睛“给学生拍照”,关注学生在该任务中的实际表现。

9、叙事性的文字记录来简要介绍记录方法。

课堂里随机记录的关键性叙事片段,往往为了说明某个问题而特别描述一个事件。

叙事性文字记录可以记录全体学生的事件,也可以是个别学生的事件,但须注意使用描述性语言而不是评论性语言:

每个叙事语言要分行记录,前面最好标注时刻。

2、如何用学科内容分析工具诊断教学

1.关键性教学事件分析

(1)“以小见大”的关键事件

针对某个特定教学片段或教学事件“以小见大”

主观性较强,反映的出对教学的专业判断力

经历三个步骤:

——提出事件“是什么”的描述性特征

——赋予事件“为什么”重要的意义

——探讨事件“该如何处理”的处置性经验

(2)基于“三点”的关键事件,基于重点、难点、关键点中学生学习的效果。

2.学习结果水平分析:

焦点集中在学生学习结果的“质”,而不是回答问题的“量”,学习结果水平分析关注的是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是一种“以学论教”的分析方法。

3.教学任务认知水平分析

三、如何获取学习效果“以学论教”

1、使用工作单分析学习效果

2、运用前后测了解学习效果

3、运用分层抽样访谈估计学习效果

老师们,由于本人能力有限,无法再现名师们的精彩报告,以上的讲稿都是根据我的笔记和自己的浅薄经验总结出来的,讲得不好,希望大家谅解。

最后我把李政涛老师的一句话转赠给大家:

爱自己,就要栽培自己!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