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历史选修I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2课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一轮复习教学案 doc.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53116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年《历史选修I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2课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一轮复习教学案 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三年《历史选修I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2课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一轮复习教学案 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三年《历史选修I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2课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一轮复习教学案 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三年《历史选修I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2课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一轮复习教学案 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三年《历史选修I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2课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一轮复习教学案 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高三年《历史选修I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2课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一轮复习教学案 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高三年《历史选修I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2课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一轮复习教学案 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高三年《历史选修I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2课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一轮复习教学案 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高三年《历史选修I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2课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一轮复习教学案 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高三年《历史选修I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2课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一轮复习教学案 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高三年《历史选修I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2课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一轮复习教学案 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高三年《历史选修I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2课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一轮复习教学案 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高三年《历史选修I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2课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一轮复习教学案 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高三年《历史选修I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2课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一轮复习教学案 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高三年《历史选修I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2课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一轮复习教学案 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高三年《历史选修I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2课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一轮复习教学案 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高三年《历史选修I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2课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一轮复习教学案 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年《历史选修I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2课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一轮复习教学案 doc.docx

《高三年《历史选修I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2课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一轮复习教学案 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年《历史选修I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2课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一轮复习教学案 doc.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年《历史选修I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2课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一轮复习教学案 doc.docx

高三年《历史选修I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2课北魏孝文帝改革第一轮复习教学案doc

高三年《岳麓版•历史选修I》·第2课北魏孝文帝改革·第一轮复习教学案·惠安三中

第2课北魏孝文帝改革

※A、教学目标、课标·考纲要求:

一、课标要求

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二、高考考纲要求:

【▽二

(一)2】1.北魏孝文帝改革(福建)

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主要内容、历史作用)

※B、知识梳理·教学过程

一、背景、原因:

改革前的的社会状况(必要性)

(一)北魏的崛起:

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结束了北方多年来分裂混乱的局面,但鲜卑族的社会发展水平比汉族落后

(二)民族大融合趋势的出现:

为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

——各民族相互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1)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内迁的少数民族改变了原来以狩猎、游牧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而转向以农业、定居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

(2)北魏初期还设立太学重用士人,这些经济、政治政策既得到了汉族地主支持,也使社会秩序日趋稳定,客观上进一步推动了民族融合。

(3)有政治远见的孝文帝利用了黄河流域的民族大融合趋势,适时地进行了促进鲜卑族封建化、加快社会经济发展的改革(目的)。

(三)社会矛盾尖锐:

缓和尖锐的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是改革最主要的客观原因(目的)

但由于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再加上鲜卑贵族对各族百姓巧取豪夺,更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

(四)冯太后和孝文帝的推动作用

——自身的个性品质和对汉文化的了解是~主观原因

孝文帝良好教育、政治抱负、对汉文化的了解,为了缓和日益尖锐的矛盾,促进北魏社会的发展,进行了改革。

(五)当时的经济、军事、政治的需要是改革最直接的现实原因。

从北魏建国至孝文帝亲政前(公元386—490年),北魏社会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北魏面临的社会矛盾和统治危机,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北魏自从太武帝死去后,政治腐败,鲜卑贵族和大商人压迫人民,实行民族压迫政策,对各族百姓巧取豪夺,进一步激化了民族矛盾,不断引起北方人民的反抗。

(1)经济上:

①北方久经战乱,中原地区经济遭严重破坏,严重影响了政府财政收入;

②作为都城已一百多年、人口不断增加、处于寒瘠之地的平城,粮食运输又极为困难、又受柔然威胁。

(2)军事上:

①与经济、文化更为发达的南朝政权接壤,受南朝威胁;

②在其北边,有虎视眈眈的劲敌柔然等族。

(3)政治上:

①北魏已建国一百多年,保守势力相当强大,在封建化的过程中,原来的鲜卑旧俗和委任汉族地主为地方官吏的宗主督护制已不适应当时政权的巩固与皇权的集中,滞缓了北魏的进一步发展。

②日趋尖锐的社会矛盾迫使统治者必须加强与汉族地主的合作,实行汉化政策,使自己的政权得到汉族地主的支持。

北魏面临的社会矛盾和统治危机来自三个方面:

(1)北魏政权制度建设的欠缺造成的阶级矛盾尖锐

(2)民族矛盾激化:

恶化尖锐,严重威胁着北魏统治的稳固。

(3)各地人民起义:

沉重打击了北魏的统治。

面对动荡局势,冯太后和孝文帝认识到要巩固统治,就必须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借鉴和采用汉族封建国家先进的统治经验和政策,改革鲜卑族落后的统治方式。

(六)改革目的:

(1)缓和日益尖锐的矛盾,促进北魏的社会发展。

(2)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促进鲜卑族封建化,加快社会经济发展

(3)得到汉族地主的支持,加强对广大中原地区(黄河流域)的统治

二、主要内容、措施、情况:

孝文帝于485年颁布了均田令,494年迁都洛阳,命鲜卑贵族汉化,采用了汉族统治阶级的政治制度。

这些改革,加速了当时北方各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一)建立卓有成效的新制度

——实行均田制、三长制、俸禄制度、任期考核制。

1.实行均田制和租调制:

485年,颁布了均田令

——均田制是一种比较完备的土地制度。

(1)内容:

将掌握在国家手中的无主荒田,加上农民原有的土地,进行有限度的还授。

把荒地分配给农民,成年男子每人露田40亩,妇女每人20亩,让他们种植谷物,另外还分给男子每人桑田20亩。

农民必须向官府交租、服役。

农民死了,除桑田外,都要归还官府,租调制规定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粟二石,帛或布一匹。

(2)作用:

①开垦的田地多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比较稳定,促进了社会生产的恢复、发展,北魏政权的收入也增加了。

②使农民负担大为减轻,许多受庇于豪强的农民也纷纷转向政府,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③发展了生产,缓和矛盾,巩固政权,形成了以均田制为中心的一整套政治经济制度,彼此影响,互相作用,有力促进了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北魏的政权,为孝文帝后期推行更深层次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2、设立三长制

(1)目的:

为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2)内容:

486年,规定:

五家设一邻长;五邻设一里长;五里设一党长,选择本乡“强谨”的人充当(基层行政组织)。

“三长”负责检查户口,征收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

(3)作用:

健全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体制,保证了国家对人民有效控制,有利于推行均田制。

3、整顿吏治:

制定官吏俸禄制度、任期考核制,规定了官员的俸禄,严厉惩办贪官污吏。

(1)目的:

为杜绝官吏贪污

(2)内容:

①规定官员的俸禄由国家筹集发放

——官吏无权到民间征收,不得接受馈赠,违者严惩

②加强对地方官吏的考核,按政绩好坏决定地方官吏的任期。

(3)作用:

①改善了吏治,减轻了赋役负担,使农民可安心从事生产

②北方农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发展

(二)巧设计迁都洛阳:

孝文帝进行了周密的部署和安排

——以“南伐”之名行迁都之实,495年,北魏正式将都城迁到洛阳。

1.原因、目的:

为巩固北魏的统治,吸收中原的文化,改革落后的风俗

——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迁都洛阳真乃明智之举,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1)平城(今山西大同)的局限:

定都已近百年,气候恶劣,生产粮食不能满足京城的需要,地处偏僻,很难有效的控制中原地区,北方的少数民族柔然逐渐强大起来,对北魏构成威胁。

他怕大臣们反对迁都的主张,先提出要大规模进攻南齐。

(2)洛阳的优势:

是汉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古代帝王理想的建都立业之所,也是汉文化积淀深厚之地,体现了一代帝王的雄才大略。

原因有:

①倾慕汉族文化:

孝文帝拓跋宏受过良好的汉文化教育,对汉民族的文化极其崇拜。

1)他从小由其祖母冯太后抚养,冯太后是汉族人,知书达理,聪明果断,曾执掌北魏大权二十多年,她参照汉族的文化制度,颁布了许多重要的改革措施。

孝文帝在她的熏陶下,成长为汉文化忠实的推行者。

2)孝文帝认为:

为了向先进的汉文化学习,改变本民族的落后面貌,就必须迁都到汉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去,而洛阳是中国文化比较集中的地方。

迁都后,孝文帝推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政策。

②统治中原的需要:

孝文帝是一个有作为的政治家,他不愿仅仅做“夷狄”君王,还要做中国人的君王,

1)把国都放在中国正统的国都所在地更名正言顺,以获得汉族地主认可的正统地位,达到统一全国的目的。

2)因为北魏都城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对广大中原地区的统治。

③解决粮食供给问题:

1)平城偏北地寒,粮食产量非常有限。

后来,人口日益增多,官吏队伍逐渐庞大,粮食供给问题凸显出来。

当时平城没有水陆漕运,交通极不发达,从关内运粮到平城,不仅费时费力消耗多,成本也极其昂贵。

2)而洛阳处于北方的中心地带,平原地区,交通便利,迁都洛阳就解决了最根本的粮食问题。

④地理环境的影响。

1)平城:

(今山西大同东北)地处偏北,地形多山,气候干旱,气温偏低,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自然条件制约着北魏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洛阳:

地处黄河中下游西岸,卧居中原,山川纵横,素有“九州暖地”之称,四季分明,气候宜人,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成了古代帝王理想的建都场所。

曾是东周、东汉、曹魏等朝代的都城。

2、情况、经过:

公元493年,孝文帝亲自率领步兵骑兵三十多万南下

——从平城出发,494年把国都迁到洛阳。

3、作用:

展现了一代帝王的雄才大略,使洛阳在曹魏、西晋之后再度繁华、辉煌。

4、材料解析:

①这些史料,说明了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和决心。

当时,平城地偏一隅,经济落后,常受柔然骚扰,对控制中原地区和推行改革十分不便,也不能和黄河流域的汉族地主联系。

离开平城,迁都洛阳,就成了孝文帝推行改革实现总体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②孝文帝迁都,实质上是一场是否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的斗争。

以孝文帝为首的改革派,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甘冒风险,定计迁都,假借南征,迫使鲜卑贵族就范,甚至决心大义灭亲来推进改革,完成迁都之举。

③迁都洛阳,这是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巩固统治的关键性的行动,为后来北魏在政治上、社会风俗上的一系列改革奠定了基础。

(三)实行汉化政策,雷厉风行,移风易俗:

改穿汉服,改姓汉姓,与汉族通婚,改说汉话,改行汉制。

孝文帝宣布几条法令:

改变鲜卑族原有的风俗习惯,进一步学习和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

1、内容、措施:

(1)改说汉语:

30岁以上的人改口比较困难,可以暂缓;30岁以下、在朝廷做官的,一律要改说汉话,违反这一条就降职或者撤职;

禁止鲜卑贵族讲鲜卑语,一律改说汉语。

(2)规定官民改穿汉人的服装:

下令,禁止鲜卑贵族穿着胡服,一律改穿汉族衣服。

(3)改用汉姓。

公元496年,孝文帝下令改变鲜卑贵族的姓氏。

他先把皇族的姓氏拓跋氏改为元氏,所以孝文帝拓跋宏又称为元宏。

还把其他的100多个鲜卑姓氏改为汉姓。

同时下令改变鲜卑人的籍贯。

规定凡是迁到洛阳的鲜卑人就算是洛阳人,死后不许归葬塞北。

孝文帝这些强制性的政策,都是为了减少民族差异、民族隔阂。

许多贵族虽然心怀不满,却也只能执行。

使北魏政治、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鲜卑族和汉族的融合。

(4)鼓励鲜卑人跟汉族的士族通婚:

为了拉拢汉族地主,扩大统治基础,孝文帝还主张同汉族通婚。

他自己率先娶汉族大姓卢、崔、郑、王4家的女儿为妃,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族大姓,还为自己的5个弟弟都娶了汉族地主的女儿为妻。

这种姻亲关系,把汉族地主和鲜卑贵族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壮大了北魏的统治力量。

而且,血统的交融,加速了鲜卑的汉化。

孝文帝还废除了鲜卑族原来的政治制度,让王肃仿照南朝齐,重新制定了一套官制礼仪,修订法律,改革官职名称等。

(5)孝文帝还延用了汉族的门阀制度。

他把鲜卑贵族和汉族地主按门第分成4等,并按照门第等级,来确定官职的高低。

这套制度在北朝一直沿用,从而形成了关陇氏族和代北氏族两大门阀集团。

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使北方少数民族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上与汉族逐渐趋同,使中原文化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少数民族的食物、服饰、艺术、生活用具等,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之中。

孝文帝还颁布“均田令”,实行租调制,为北方经济的恢复发展作出了贡献,也使少数民族生活方式封建化。

 

(5)孝文帝对汉族的文化艺术也有很大兴趣。

他从小就接受汉族文化的教育,不仅“五经之义”能拿过来就讲,史书传记、诸子百家涉猎颇多;对汉族的诗文也很有研究。

孝文帝不仅改革鲜卑贵族的生活习俗,还教育他们学习汉族文化,从更深的文化层次改造他们。

孝文帝对自己民族的落后有清醒的认识,不夜郎自大,不固步自封,虚心学习。

他积极创办学校,传播文化知识,还搜集整理天下书籍,使因战乱而衰落的北方文化开始复兴。

在他的带动下,鲜卑人进步很快。

孝文帝对北魏宗教艺术的发展也有很大贡献。

孝文帝的父亲献文帝就是个极其虔诚的佛教徒,他本人也崇信佛教。

因此,孝文帝大力提倡佛教。

在他统治期间,佛教迅速发展起来。

佛教的发展推动了佛教艺术的发展。

当时最重要的佛教艺术形式,就是石窟艺术。

我国三大石窟之一的洛阳龙门石窟就是孝文帝正式迁都洛阳那一年开始开凿的。

改籍贯:

孝文帝发布诏令,规定迁到洛阳的鲜卑人,死后要葬在河南,不得还葬平城。

于是,从代郡迁到洛阳的鲜卑人开始经营起小块土地,筑起数间房屋,逐渐成为中原地区的个体农民。

自从魏孝文帝建都洛阳起,先后有四位北魏皇帝葬在洛阳北郊邙山一带,即有魏孝文帝的长陵,魏宣武帝的景陵,魏孝明帝的定陵,魏孝庄帝的静陵。

孝文帝崇尚中国文化,实行汉化,禁胡服﹑胡语,改变度量衡,推广教育,改变姓氏并禁止归葬,提高了鲜卑人的文化水准。

是西北地区各民族陆续进入中原后民族融合的一次总汇,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2、胜因:

孝文帝迁都后,汉化改革之所以能够推行:

(1)首先得力于他知人善任。

他重用主持改革、提倡汉化的鲜卑贵族,还重用了许多有才干的汉族人。

(2)他深知笼络汉族地主对于巩固北魏统治的重要性,一直不持民族偏见,重用汉人。

对南朝投降过来的官吏,他也能不加怀疑,待之以礼。

孝文帝不拘一格地选用人才,为自己的改革组织了一个智囊团,在这些智囊的支持和帮助下,孝文帝从改革鲜卑旧俗,学习汉族的生活方式和典章制度着手,开始了自己的改革。

3、作用:

孝文帝是一位卓越的少数民族的政治家和改革家

①民族迁徙:

魏晋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大批内迁,在北方各地和汉族人民杂居相处。

②联合斗争:

西晋末年统治者对各族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十六国时期的连年战乱,北方经济破坏严重,人民生活困苦,迫使各族人民联合起来,共同斗争,使民族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

③友好交往:

魏晋以来,我国北方出现过几次统一局面,在和平的环境中,各族人民交往频繁,使民族融合步伐加快,即使在战乱期间这种交往也始终没有间断。

④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

如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汉化政策,促进民族大融合

4、材料解析:

这些史料反映了

①孝文帝为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而采取的具体措施。

②孝文帝从姓氏、服装、语言、婚姻等方面进行改革

——清除了鲜卑族和汉族的隔阂。

③孝文帝对改革非常重视,其主观动机是想缓和阶级、民族矛盾,巩固统治。

但在客观上,对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推动各族的融合,作出了贡献,孝文帝是一位有卓见的杰出的封建地主阶级政治家。

三、历史影响、评价、作用、意义:

——~加速了当时北方各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1、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

(1)农牧业的发展。

荒地得到更多地开垦,粮食产量提高,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提高,兴修水利,经济作物的种植和畜牧业的发展。

其原因有:

①政府政策的调整即孝文帝改革推行的均田制、三长制和租调制;

②民族大融合的影响;

③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包括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进步,水利设施的兴修等。

(2)手工业的成就。

民间、官府手工业生产日益活跃,丝织业较大发展,北方青瓷的出现。

——原因主要是农业、商业的发展,孝文帝的扶持政策。

(3)商业活动的活跃。

洛阳市场繁荣,货源充足,交易活跃,商人实力雄厚;与朝鲜半岛诸国、日本以及地中海沿岸国家都有贸易往来。

其原因是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孝文帝铸造铜钱,重视和支持商业的结果。

北魏的贵族的大都经商:

一方面说明了商业的活跃,另一方面说明鲜卑族接受了汉族的生活方式,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2、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和政权的封建化。

通过改革,鲜卑族的经济文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比起同期进入中原的其他民族,如羯、氐等,鲜卑族的汉化程度是最高的。

鲜卑族经济的转型,推动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封建化的加速,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与制度,对北魏的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1)尊儒崇经,兴办学校。

儒家文化是汉文化的主体,儒学既重外在的行为规范又重内在道德的自律,维护了封建统治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孝文帝从小熟读儒家经典,建孔庙并亲自祭拜,起用儒家人士,兴办太学,教授儒家经典,培养人才。

(2)恢复汉族礼乐制度:

废鲜卑族的祭祀礼仪,改用汉族的祭祀礼仪

——制定各种礼仪制度,加速了政权的封建化,最终维护鲜卑族的统治。

即周代最早对“礼”(祭祀、朝食等仪式)和“乐”(伴随“礼”进行的乐舞)作出规定的制度,是对宗法制和等级制的强调和固定。

后孔子对礼乐制度加以系统的理论说明,提出“仁”的理念,高扬仁爱与和谐的思想,用以提升和深化已有的礼乐文化,使礼乐文化进一步成为礼仪文化,历代统治者沿用这一制度来维护统治。

(3)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

孝文帝仿汉官制,制定北魏官制。

修律令,废除一些带有奴隶制成份的落后残酷的法律,保证了汉化政策与制度的施行。

3、促进了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为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为中国多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做出了贡献

~适应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又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鲜卑族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促使风俗习惯的改变,汉族风俗习惯成为整个社会生活习惯的主体,鲜卑族原有文化也融入汉族文化之中。

(1)生活习惯的汉化:

鲜卑族经济方式的变化,鲜卑族的劳动者变成农民,贵族转化为地主,生活习惯也发生了变化,汉族风俗习惯成为整个封建社会风俗习惯的主体。

(2)鲜卑族优秀文化的融入:

各民族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4、小结:

孝文帝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的情况下积极、主动、彻底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鲜卑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1)社会制度封建化、生产方式农业化、风俗习惯汉族化,从而有利于北方经济的发展,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加强了民族大融合

(2)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和封建社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四、胜因:

成功

(1)国家强制推行力度大

(2)顺应历史潮流:

顺应了民族融合的趋势

(3)知人善任,策略得当,减少了阻力,不持民族偏见,重用汉人,不拘一格地选用人才,为自己的改革组织了一个智囊团。

☆习题点拨

一、阅读与思考:

与汉服俑较为相似,因为孝文帝移风易俗的一项措施就是改鲜卑服为汉服。

解析与探究提示:

说明了孝文帝为了有效地控制中原地区,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迁都洛阳,促进了洛阳的全面繁荣。

二、自我测评答案:

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

(1)北魏统一北方后鲜卑族的社会发展水平比汉族落后。

(2)各民族相互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3)但由于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再加上鲜卑贵族对各族百姓巧取豪夺,更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

(4)为了缓和日益尖锐的矛盾,促进北魏社会的发展,孝文帝在位期间进行了改革。

2.北魏孝文帝改革主要内容有:

实行均田制与三长制、整顿吏治、迁都洛阳、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

3.北魏孝文帝改革影响:

孝文帝改革改革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为中国多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做出了贡献。

☆应用体验

※训练测评

一、选择题:

1.建立北魏的鲜卑族拓跋部,原来居住于

A.大兴安岭北段B.大兴安岭南段C.小兴安岭北段D.小兴安岭南段

2.北魏统一北方是在

A.386年B.439年C.485年D.493年

3.南朝谢灵运写道:

“北境自染逆,穷苦备罹,征调赋敛,靡有止矣”,反映了

A.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B.鲜卑贵族残酷的经济掠夺

C.柔然侵扰北魏D.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4.北魏实行均田制,主要是

A.把农民原有的土地拿来重新分配B.把官僚多占的土地重新进行分配

C.把政府掌握的土地重新进行分配D.对全国所有的耕地重新进行分配

5.被北魏孝文帝比喻为“如身之使手,干之总条”的措施是

A.均田制B.三长制C.俸禄制D.改穿汉服

6.北魏人口达到3000多万,是在

A.拓跋珪时期B.冯太后时期C.孝文帝时期D.孝明帝时期

7.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根本性措施是

 A.实行均田制  B.与汉族通婚 C.迁都洛阳 D.采用汉族的政治制度

8.北魏时台湾名称

A.朱崖洲B.夷洲C.流求D.琉球

9.北魏孝文帝亲自主持的第一件大事是

A.颁布均田令B.制定俸禄制度C.改穿汉服D.迁都洛阳

10.北魏迁都洛阳的原因不包括

A.平城气候恶劣,影响农业生产B.平城地处偏僻,不利于控制中原

C.日渐强大的柔然威胁平城D.太子恂发动了叛乱,危及改革

11.成书于5世纪的《洛阳伽蓝记》记载:

“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

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材料主要反映了

A.北魏迁都洛阳,促进其繁荣B.士族制度在中原得到发展

C.南朝统治下的洛阳经济得到恢复D.5世纪洛阳商业盛极一时

12.下列内容,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成果的是:

①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②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③整肃了官僚机构④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3.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是

A.长期分裂 B.民族融合C.连年战争  D.阶级斗争

14.我们肯定北魏孝文帝改革,主要是因为改革

A.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 B.得到了汉族地主的支持

C.解除了南朝的威胁 D.巩固了鲜卑贵族的统治

15.直接推动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改革是

A.管仲改革B.魏文侯变法C.商鞅变法D.北魏孝文帝改革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

魏主下诏,以为:

“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

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

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

诸功臣旧族自代(按:

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引自《资治通鉴》

回答:

(1)魏主是指谁?

孝文帝

(2)本诏令提出了什么改革?

改革鲜卑姓为汉姓

(3)诏令提出这一改革的论据是什么?

鲜卑族的祖先是黄帝

(4)提出论据的意图何在?

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

17.恩格斯曾指出:

“在长时期的征服中,比较野蛮的征服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得不适应征服后存在的比较高的‘经济情况’;他们为被征服者所同化,而且大部分甚至还不得不采用被征服者的语言。

”结合北魏孝文帝改革谈谈你对这一论述的理解。

答:

(1)北魏孝文帝改革前面临的经济、政治危机,本质上是落后的奴隶占有制与中原先进生产力的矛盾,民族压迫政策与民族融合趋势的矛盾。

改革的核心是克服鲜卑制度的落后成分,将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制度全面纳入封建轨道。

改革的主要内容有推行均田制与三长制、整顿吏治、迁都洛阳、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

改革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

 

(2)北魏孝文帝改革说明恩格斯揭示的历史规律是正确的。

18.有人认为:

“以往对孝文帝改革的描述和评价有不妥之处,孝文帝的汉化不值得肯定,他的文化路线是一条加速北魏国家和拓跋民族衰亡的路线。

”你认为这一观点正确吗?

为什么?

18.不同意这一观点。

答:

评价孝文帝改革应以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促进历史前进,是否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进步为标准。

孝文帝改革改革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拓跋民族融入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整体中,这是历史的进步。

因此,孝文帝改革应充分肯定,孝文帝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杰出的政治家和改革家。

☆探究感悟

均田制的性质学术界看法不一,主要有下面两种说法:

(1)均田制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

答:

同意第一种看法。

推行均田制必须具备一个基本条件,就是政府能够掌握、支配大批的无主荒地。

因此均田制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

自战国以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