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五莲县事业单位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553778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7.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五莲县事业单位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山东省五莲县事业单位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山东省五莲县事业单位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山东省五莲县事业单位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山东省五莲县事业单位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五莲县事业单位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

《山东省五莲县事业单位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五莲县事业单位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五莲县事业单位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

山东省五莲县事业单位校园

  招聘真题及解析

  第1题:

12,14,20,38()

  A.46

  B.38

  C.64

  D.92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D。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此数列除以2后为6,7,10,19后一项与前一项的差分别为

  1、3、9,即3的N-1次方,所以此数列第四项与第三项的差,应该为9×3=27,得19+27=46,所以题干中第四项应为46×2=92。

  第2题:

某教育专家认为:

  “男孩危机”是指男孩调皮捣蛋、胆小怕事、学习成绩不如女孩好等现象。

近些年,这种现象已经成为儿童教育专家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这位专家在列出一系列统计数据后,提出了“今日男孩为什么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全面落后于同年龄段的女孩”的疑问,这无疑加剧了无数男生家长的焦虑。

该专家通过分析指出,恰恰是家庭和学校不适当的教育方法导致了“男孩危机”现象。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对该专家的观点提出质疑?

  A.家庭对独生子女的过度呵护,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男孩发散思维的拓展和冒险性格的养成

  B.现在的男孩比以前的男孩在女孩面前更喜欢表现出“绅士”的一面

  C.在家庭、学校教育中,女性充当了主要角色

  D.现代社会游戏泛滥,男孩天性比女孩更喜欢游戏,这耗去了他们大量的精力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削弱型题目。

题干专家的观点是“家庭和学校不适当的教育方法导致了‘男孩危机’现象”。

A项说明家庭的过度呵护可能导致了“男孩危机”现象,加强了专家的观点;B项的“绅士”、C项的“女性充当了主要角色”都与“男孩危机”现象无关;D项说明男孩更喜欢游戏而耗去了大量精力,即产生“男孩危机”现象另有他因,直接削弱了专家观点。

故答案选D。

  第3题:

军队对于()相当于()对于人才

  A.战争教育

  B.军官领导

  C.安全学校

  D.知识武器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军队保障安全,学校培养人才,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第4题:

海洋中波浪冲击海岸时激起大量的浪花,冲击力可以摧毁坚固的建筑物,其中蕴藏着极大的能量。

每秒钟在1平方公里海面上产生的能量可以达到20万千瓦之多,据科学家估计,全球波浪能的储量可以达到25亿千瓦。

现在,沿海各国都十分重视利用这种能源作为发电动力。

最能准确复述这段话的意思的是()。

  A.海浪中蕴藏有巨大的能源

  B.波浪能是世界上最便宜的能源

  C.世界上尚有25亿千瓦的波浪能等待发现

  D.沿海各国利用海浪能源可以发电25亿千瓦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文段首句提出“海洋中波浪冲击海岸时激起大量的浪花……其中蕴藏着极大的能量”,下文详细说明海浪所产生的巨大能量,并指出可以利用这种能源作为发电动力。

综上可知,文段意指海浪中蕴藏巨大的能源。

故选A。

  第5题:

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O”,属于()

  A.策略性知识

  B.陈述性知识

  C.条件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

  第6题:

一个从小吮吸母文化长大的人一旦来到异国他乡,往往会遭遇“文化冲击”

  (Culture—ShoCk),有人更__________地译为“文化休克”;这种不适应所在地文化、怀念故国文化的现象,就是乡愁。

为了排遣深深的乡思、尽快适应和融人新的环境,大多数人都采取了__________的态度。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巧妙事在人为

  B.形象兼容并蓄

  C.生动人乡随俗

  D.夸张顺其自然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本题属于实词与成语辨析题。

把“文化冲击”表述为“文化休克”,更具体形象,所以第一空填“形象”;第二空前说为了“排遣乡思”而不是要抛弃母文化,选“兼容并蓄”更准确。

A项“事在人为”语义不明;C项“入乡随俗”是一种行为方式而不是生活态度;D项“夸张”不符合语义。

故选B。

  第7题:

荀子在《劝学篇》中说: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这里强调的是()。

  A.质变和量变相互渗透

  B.量变是质变的前提

  C.质变体现量变的成果

  D.质变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意思是行程千里,都是从一步一步开始:

无边江河,都是一个个小溪小河汇聚而成。

事物发展的“量变质变规律”指出,量变引起质变,质变体现量变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虽然从命题表述来说四个选项都没有错误,但B项是最能符合荀子想要表达的思想。

故选B。

  第8题:

近年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组织结构是()。

  A.矩阵式组织结构

  B.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

  C.网络型组织结构

  D.委员会组织结构

  【解析】

  正确答案:

C。

  第9题:

财产处分行为:

是指直接发生财产权移转或消灭效果的行为。

财产处分行为的结果是权利的移转,权利内容缩小或改变,权利上设定负担以及权利消灭等。

根据上述定义,下述行为中不属于财产处分行为的是()。

  A.为担保一笔债务,甲公司将自己所有的房产抵押。

抵押行为使甲公司对该房产的所有权受到限制

  B.乙抛弃自己的电视机,抛弃行为使乙对该电视机的所有权消灭

  C.丙与丁订立合司,出卖家传的古画并约定7日后丙交付古画。

合同行为使丙负担着7日后移转古画所有权的义务

  D.丁免除丙的金钱债务,免除行为使丙不必履行偿还金钱的义务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财产处分行为的定义要点是:

①直接发生;②权利的转移.或权利内容缩小或改变。

C项“7日后交付古画的合同”,属于间接行为,尚未发生交付古画的行为,不符合要点①,所以不符合该定义。

其他三项都符合各要点。

故答案选C。

  第10题:

  ()是贺绿汀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钢琴音乐。

  A.

  《旗正飘飘》

  B.

  《可怜的秋香》

  C.

  《牧童短笛》

  D.

  《送别》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牧童短笛》是贺绿汀的作品,《旗正飘飘》是黄自的作品,《送别》和《可怜的秋香》是学堂乐歌。

  第11题:

我国国务院的领导体制是()。

  A.合议制领导体制

  B.总理负责制

  C.部长会议制的集体领导体制

  D.委员会制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1982年《宪法》规定了首长负责制的行政领导体制,构成了中国行政机关组织的一个特色。

国务院整体实行总理负责制,各部委实行部长、主任负责制。

故B选项正确。

  第12题:

翻译:

沟通()

  A.生病:

住院

  B.跑车:

兜风

  C.律师:

法律

  D.炒作。

出名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题干为目的关系。

翻译的目的是沟通,炒作的目的是出名。

  故选D。

  第13题:

香蕉人是指出国之后,黄色的皮肤不变,但内心已经被外国同化,“变成”白色的人。

芒果人是指出国之后,黄色的皮肤不变,而内心还是中国人应有的,与皮肤一样颜色的。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芒果人的是()。

  A.小王的孩子出国两年后就不愿意回国了。

而且每次回国后总觉得周围的人不理解自己

  B.丽丽虽然父母都是中国人,但是从小在美国养父母家长大,不会说汉语,结婚后和丈夫一起来中国旅游,觉得中国是个很不错的地方

  C.佩佩出生在美国一条唐人街,从小就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能用汉语交流,但是觉得自己和中国人的思维差异太大,无法交流

  D.雯雯出国后经常回国,觉得还是家乡的伙伴更能明白她,国外也没有什么很吸引人的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芒果人的定义要点是:

①出国之后;②内心还是中国人应有的。

A项不愿回国、B项不会说汉语、C项无法交流,都不符合②;只有D项符合定义。

  第14题:

根据机能类型说,人的性格可以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

  A.内向型

  B.意志型

  C.独立型

  D.孤僻型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培根根据智力、情感、意志等三种心理机能把人的性格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

荣格根据个人心理活动倾向把人的性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

  阿德勒根据独立和顺从的程度把人的性格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

  第15题:

央视龙年春晚,的3D舞台让观众大开眼界。

导演组在许多方面突破以往固定思维,打造出一台特色鲜明的晚会。

龙年春晚现场360度大舞台,配合设计独特的高清视效屏幕,播放特效十分惊人,逼真程度让观众觉得。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金碧辉煌力图栩栩如生

  B.光彩夺目竭力身当其境

  C.宏伟华丽试图置身其中

  D.美轮美奂力求身临其境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第一空的定语为“3D舞台”,由此即可排除B项。

  “光彩夺目”的中心词为“光彩”,显然文段并不是仅强调3D舞台的“光彩”。

C项“宏伟华丽”中的“宏伟”与央视春晚的所要呈现的娱乐风格不符。

A项的“金碧辉煌”多用来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其中心词多为建筑物。

与文段中心词不符。

故选D。

  “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第16题:

殷墟以造字方法____、表现内容____、传承有序的甲骨文而在世界文明史上独领风骚。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娴熟多样

  B.独特完整

  C.成熟丰富

  D.得当全面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娴熟:

熟练,常用于形容经过锻炼后形成的对技能更高一级的掌握程度,一般用于人。

句中是形容甲骨文的造字方法,排除A。

得当:

恰当,适当。

  造字方法不存在得当与否的问题,排除D。

完整:

具有或保持着应有的各部分,没有损坏或残缺。

丰富:

种类多或数量大。

这里指甲骨文表现的内容,应选“丰富”。

  第17题:

一些少数民族近年来调整发展思路,经济实现了由畜牧业主导向工业主导的历史性转变。

牧民们结束了“__________”、“穹庐帷帐”的游牧生活,住进了砖瓦房,各类设施、电器___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家徒四壁、应有尽有

  B.居无定所、一应俱全

  C.四海为家、纤悉必具

  D.随遇而安、有求必应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先看第一空,这里所填的词是修饰游牧生活的,而且与“穹庐帷帐”并列,故该词应该具有流动性特征。

  “家徒四壁”强调的是贫穷,不具有流动性强这一特点,故排除A。

再看第二空,句意说的是设施、电器的丰富齐备,而“纤悉必具”侧重于详尽,“有求必应”侧重于指为人慷慨豪爽,均与句意不符,故排除

  C.D。

本题答案选B。

  第18题:

我国的天然气主要分布于()。

  A.塔里木盆地

  B.云贵高原

  C.渤海湾

  D.四川盆地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C,D。

中国天然气探明储量集中在渤海湾、四川盆地、松辽、准噶尔、莺歌海一琼东南、柴达木、吐哈、塔里木盆地、渤海、鄂尔多斯。

  第19题:

-3,-2,5,(),61,122

  A.20

  B.24

  C.27

  D.31

  【解析】

  正确答案:

B。

  第20题:

单纯性煤尘是指其游离Si02含量()。

  A.在15%以下

  B.在l0%以下

  C.在5%以下

  D.在3%以下

  E、在1%以下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第21题:

下列关于人类探月史的表述,正确的是()。

  A.前苏联的“月球1号”飞船首次实现了人类登月之梦,成为月球探测中最辉煌的成果

  B.前苏联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是第一个登上月球并在月球上行走的人

  C.

  “嫦娥一号”是中国自主研制并发射的首个月球探测器,于2020年10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D.我国是世界上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首次实现了人类登月之梦,成为月球探测中最辉煌的成果。

A项说法错误。

1969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率先踏上月球,成为第一个登上月球并在月球上行走的人,B项说法错误。

  “嫦娥一号”是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的,C项说法错误。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第22题:

证实性偏见是指过于关注支持自己决策的信息。

当我们在主观上认为某种观点正确的时候,往往倾向于寻找那些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信息,而忽略掉那些可能推翻这一观点的信息。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证实性偏见的是()。

  A.自从小王产生辞职的念头以后,总觉得经理处处刁难他,甚至看不起他,就连经理和他开个玩笑,都认为是对他的嘲笑

  B.小林今年未考上重点大学,他明知是因为自己实力不够,但他总是对同学说:

  “要不是考试前患了感冒,我肯定考得更好。

  C.小张总觉得室友最近的表现很反常,好像出什么事了,第二天公安局的人找小张询问情况,证实了他的猜测,室友被牵扯进了一起盗窃案

  D.小张前天夜里梦见自己的钱包被偷,昨天钱包真的被偷了;昨晚他又梦见自己被车撞,结果今天一整天没敢出门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分析定义可知,要归类于“证实性偏见”,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在主观上认为某种观点正确的时候;

  

(2)倾向于寻找那些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信息;

  (3)忽略掉那些可能推翻这一观点的信息。

A项中的小王“总觉得经理处处刁难他,甚至看不起他”

  (隐含:

小王主观上认为正确的观点),“经理和他开个玩笑,都认为是对他的嘲笑”

  (隐含:

小王为自己的观点寻找的支持信息),完全符合定义条件,属于“证实性偏见”。

B项中的小林明知是因为自己实力不够,却对同学说:

  “要不是考试前患了感冒,我肯定考得更好。

  (隐含:

他明知自己的观点是不对的,只是好面子这样说而已),不符合定义条件

  

(1),排除。

C项中的小张对“室友表现反常”的猜测(隐含:

他不认为自己的观点一定是正确的),不符合定义条件

  

(1),排除。

D项中的小张既没有在主观上认为正确的观点,也没有寻找支持的信息,不符合定义条件,排除。

  第23题:

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他方面的才能。

因为造物主是吝啬的,他给了此就不再予彼。

所以许多容颜俊秀的人却无所作为,他们过于追求外形美而放弃了内在美。

但这话也不全对,因为奥古斯都、菲斯帕斯、腓力普王、阿尔西巴底斯等,都既是大丈夫,又是美男子。

仔细考察起来,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

最高的美是画家所无法表现的,因为它是难于直观的。

这是一种奇妙的美。

  “他给了此就不再予彼”中“此”是指()。

  A.美貌的人

  B.美貌

  C.其他才能

  D.内在的美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文段第一句谈到“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他方面的才能”,第二句是对前一句的解释,由此可看出造物主给的“此”是指“美貌”,而“不再予彼”的“彼”指其他方面的才能。

故正确答案是B。

  第24题:

下面句子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它们耸立在悬崖断壁上,耸立在祟山峻岭的峰巅,只有那盘结在石崖上的树根在无声地向你述说,它们的生长是一次多么艰苦的拼搏

  B.甲虫在上面时而并行,时而倏地一下分道扬镳,又忽然有高有低地跑在几层复杂的立交桥的盘道上,沿着令人眼花撩乱的螺旋曲线,跑成了一朵光与影发育而成的旋转的五采莲花

  C.有一次,我突然接到你寄给我的印有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画相的名信片

  D.西山在朦胧中涂摸了一层娇红,轮阔渐渐清楚起来。

那娇红中又透出一点蓝,显得十分凝重,正配得上空气中摸得着的寒意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A.“祟山峻岭”应为“崇山峻岭”。

B.“眼花撩乱”应为“眼花缭乱”,“五采”应为“五彩”。

C.“画相”应为“画像”,“名信片”应为“明信片”。

D.“涂摸”应为“涂抹”,“轮阔”应为“轮廓”。

  第25题:

格式塔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不包括()

  A.桑代克

  B.韦特海默

  C.苛勒

  D.考夫卡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第26题:

二次信息是一种按照信息的生产过程和加工深度对信息进行分类,根据特定的需求,对原始信息资源进行加工、分析、改编、重组、综合概括生成的信息。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二次信息的是()。

  A.青阳公司核查过员工的考勤表后,对上个月迟到的人员进行了通报批评

  B.李铁百米跑了11秒62,但同其他选手比较后可以看出,李铁并不是一名优秀的短跑运动员

  C.在文学课上,王虎对《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描写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D.国家通过人口普查,掌握了每位公民的一些信息.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二次信息是在原始信息的基础上的筛选、分析、概括等,A项中是从所有的考勤表中筛选出迟到人员的信息;B项中李铁的百米成绩11秒62为原始信息,通过比较得出“李铁并不是一名优秀的短跑运动员”的结论,这是二次信息;C项中王虎显然是在对《三国演义》进行阅读分析的基础上才能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这些看法也是二次信息。

D项中只有原始信息。

故选D。

  第27题:

学习策略训练遵循的主要原则()

  A.内化性原则

  B.生成性原则

  C.有效监控原则

  D.个人效能感原则

  E、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B,C,D。

  第28题:

审慎原则并不是尊重科学,而是对科学应用的务实态度。

科研成果的取得及其社会认可,往往代表着巨大的经验利益甚或科学家的终身成就,这就很难保证科学家不会放松科学原则要求而违规;科研成果的社会化往往与企业利益相连,企业逐利时难免会刻意隐瞒危害;由于科研的未知性因素和危险的发现难度及时间跨度过大,即使科学家和企业都秉承道德原则,也很难保证能发现科研成果的潜在危害。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对科学成果的应用应当秉承谨慎态度

  B.科研成果应用的潜在危险无法被预测

  C.科学附带的经济效益腐化了科学精神

  D.道德原则是科学研究首要遵循的原则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本题属于意图。

文段脉络为总分结构。

首句提出全文重点,即:

谨慎原则是对科学应用的务实态度。

第二句利用分号引导了三个分句,具体阐明了科研成果在应用过程中的弊端,言外之意是呼吁对科研成果的应用应当谨慎。

BCD三个选项是均对分论点进行阐述,排除。

因此,本题答案选择A选项。

  第29题:

对于在线阅读是否会提高人们的阅读效率。

伦敦大学花了5年时间研究大英图书馆的在线读者。

发现读者总是忙于一篇又一篇地浏览,却极少细看访问过的文章。

他们打开一篇文章,通常读上一两页,便“蹦”到别处去了。

报告说:

  “很明显,网络阅读让人们读得更多,却读得更浅。

人们上网正是为了回避传统意义上的阅读。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传统阅读比网络阅读更有韵味和深度。

我们不应回避

  B.网络使我们步入了信息社会,但也会造成信息泛滥

  C.网络阅读使人读得更浅,并不能真正提高阅读效率

  D.网络容易分散人们的注意力。

会影响网络阅读效率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文段首先提出伦敦大学针对“在线阅读是否会提高人们的阅读效率”进行了大量研究。

最后以“报告说”进行总结——“网络阅读让人们读得更多,却读得更浅”。

也验证了最初研究的课题——在线阅读不能提高人们的阕读效率。

故正确答案为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