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综合测试题(一).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54566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2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史综合测试题(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国古代史综合测试题(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国古代史综合测试题(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国古代史综合测试题(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国古代史综合测试题(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史综合测试题(一).doc

《中国古代史综合测试题(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史综合测试题(一).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古代史综合测试题(一).doc

中国古代史综合测试题

(一)

一、选择题

1.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政治大分裂时期,它呈现的两个显著历史发展是

(1)由重商政策过渡到重农抑商政策

(2)由分裂走向统一(3)由奴隶制瓦解到封建制度确立(4)思想文化由百花齐放到思想专制

A、

(1)

(2)B、

(2)(3)C、

(1)(4)D、

(2)(4)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虽然是政治大分裂时期,但却孕育着统一的因素,其表现在

(1)民族融合增强

(2)局部统一的出现(3)江南经济的发展和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

A、

(1)B、

(2)C、

(1)

(2)(3)D、

(1)

(2)

3.秦朝和隋朝是我国古代两个完成国家统一并具有开创性的朝代,两者的相同点不包括

A、开创新的政治制度B、修筑举世闻名的伟大工程

C、通过严厉手段控制知识分子D、都因暴政而亡

4.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有利于统一趋势发展的改革是

A、周世宗的改革B、庆历新政C、王安石的变法D、元昊的改革

5.元朝和清朝是实现中国古代大统一的两个少数民族政权,其完成统一的相同条件是

(1)相对强大的军事力量

(2)生产方式的先进性(3)本民族政权的统一(4)汉族政权的衰弱

A、

(1)(3)(4)B、

(2)(3)(4)C、

(1)(3)D

(1)

(2)

6.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史实,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是

A、图一B、图二C、图三D、图四

革除社会弊端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回答7——11题

7.最能体现商鞅变法去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促进社会制度更新的内容是

A、重农抑商B、奖励军工C、废除井田制D、“燔诗书而明法令”

8.有利于限制的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以及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的是

A、唐朝设立官员管理物价、税收B、唐朝设立市舶使

C、北宋设立市易法D、清朝设立“公行”

9.孝文帝改革直接促进鲜卑族封建化的内容是

A、实行俸禄制B、颁布均田制C、迁都洛阳D、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10.北宋初期,采取集中军权、行政权和财权、司法权的措施,其着眼点主要是为了

A、唐后期以来的均田制被破坏问题B、唐后期以来的朋党之争

C、唐后期以来的宦官专权问题D、唐后期以来的藩镇割据问题

11.改革科举考试,设置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等的是

A、隋炀帝B、武则天C、唐玄宗D、王安石

12.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中原地区生活着华夏族,在我国北方生活的少数民族主要是

A、回纥族、匈奴族B、匈奴族、东胡族

C、东胡族、戎族D、越族、匈奴族

13.20世纪50年代,“滇王金印”在云南考古发掘出土。

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对云南的有效管理得到加强,这一时期是

A、战国时期B、西汉时期C、东汉时期D、唐朝时期

14.唐朝设黑水都督府加强对黑龙江下游地区的有效管理。

清朝时期,管理这一地区的机构是

A、辽阳行省B、吉林将军辖区C、黑龙江将军辖区D、盛京将军辖区

15.完颜啊骨打推行“猛安谋克制”的主要作用是

A、加强了统治力量B、促进了女真族的经济发展

C、增强了军事力量D、促进了金的社会发展

16.下图为元朝“世祖皇帝平云南碑”,该碑的树立标志着

A、元朝完成了全国的统一B、云南开始归属中国的版图

C、云南的地方割据政权统治结束D、行省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17.明清时期,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其实质是

A、加强封建专制主义统治B、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

C、改变少数民族地区落后的经济D、改变少数民族地区闭塞局面

18.下图“清朝伊犁大城”最能说明的是

A、清朝的城市建筑吸取了中亚建筑风格

B、清朝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管辖和治理得到加强

C、清朝与中亚的联系进一步发展

D、清朝在边疆和中原设置不同的管理机构

中国古代对外政策自秦汉至明朝前期一直是开放的,但从明朝后期到清朝由开放转为闭关锁国。

回答19——22题。

19.鉴真东渡和玄状西游,反映了唐文化的特征是

A、全面繁荣B、兼收并蓄C、泽被东西D、世界领先

20.郑和下西洋时,和当地居民进行和平贸易。

这些贸易本质上属于

A、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B、扩大交往影响的手段

C、赚取利润的需要D、资本主义萌芽的反映

21.中国古代对外政策由对外开放转向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是

(1)自然经济形态决定

(2)巩固封建统治需要(3)抵御西方列强侵略的需要(4)儒家文化的特点决定

A、

(1)

(2)(3)B、

(2)(3)(4)

C、

(1)(3)(4)D、

(1)

(2)(4)

22.16世纪后期,西学东渐局面开始出现,它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闭关锁国政策与外国隔绝的状态。

这一时期,中国与西方的交往主要体现在

A、宗教和科技知识的传入B、欧洲启蒙思想影响中国早期民主启蒙运动

C、使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D、使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赋役制度是国家管理经济的重要手段,对国家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产生重大影响。

回答23——25题。

23.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和鲁国的“初税亩”的相同点是

A、使齐鲁两国由奴隶制社会演变为封建制社会

B、使齐鲁两国成为战国七雄的主要国家

C、使齐鲁两国土地私有逐步得到承认

D、使齐鲁两国成为改革春秋时期最强大的两个诸侯国

24.租庸调制是我国古代影响巨大的赋役制度。

有关其叙述正确的是

(1)使农民生产时间较有保证

(2)使赋役负担相对减轻(3)使荒地得到开垦(4)使府兵制得到巩固

A、

(1)

(2)(3)(4)B、

(2)(3)(4)

C、

(1)(3)(4)D、

(1)

(2)

25.封建政府进行赋役政策的调整或改革的出发点是要解决

(1)地主与农民的矛盾

(2)封建国家与农民的矛盾(3)封建国家与地主之间的矛盾(4)政府财政危机

A、

(2)(3)(4)B、

(1)(3)(4)

C、

(1)

(2)(4)D、

(1)

(2)(3)(4)

二.材料解析题

26.阅读下列四幅反映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图片

请回答:

(1)据图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灵渠修筑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2)据图二,指出都江堰修筑的时代和所处流域,它修筑有何影响?

(3)据图三和图四,从功能上看,两者有何区别?

(4)水利工程大量兴修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

1.B2.C3.C4.A5.A6.C7.C8.C9.B10.D11.D12.B13.B14.B15.D16.C17.B18.B19.B20.B21.A22.A23.C24.A25.A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