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重点全.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54860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51.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重点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重点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重点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重点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重点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重点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0页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重点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0页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重点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0页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重点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0页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重点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0页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重点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0页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重点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0页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重点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0页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重点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0页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重点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0页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重点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0页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重点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0页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重点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0页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重点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0页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重点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0页
亲,该文档总共7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重点全.docx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重点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重点全.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重点全.docx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重点全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一)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孟子:

“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孟子·尽心上》

孔子: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育,启发教育的来历)

《学记》:

专谈教育,世界上第一部教育专著开而弗达则思(启发原则)

蔡元培: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大学精神就是“囊括大典,网罗众家”

杨贤江:

中国第一个马克思教育家《新教育大纲》中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世界上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人是克鲁普斯卡娅

赫尔巴特:

主张把教育学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是教育学独立的标志

桑代克:

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教育心理学》

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是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萌芽

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泛智教育),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

杜威:

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三个中心:

“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民主主义与教育》: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布鲁纳:

发现式教学,提出学科结构理论

赞科夫:

《教学与发展》,三大原则:

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

根舍因:

范例教学模式(对数学教育影响很大)

课程现代化的三大代表:

布鲁纳、赞科夫、根舍因

(二)教育

∙教育的涵义

广义的教育:

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等素质发展的活动就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

学校的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过程

 

∙教育的构成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

教育者是教育活动中的主导因素,是承担教的职责、施加教育影响的人。

特点目的性和专业性。

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的责任、以一定方式接受教育影响的人。

特点有发展性和不成熟性、可塑性和可教性、能动性和主动性。

教育内容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传授的知识、思想观念等内容。

特点目的性和价值性、发展性、形态的多样性。

三要素的关系:

在三要素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主要的关系和矛盾

 

∙教育的属性

本质属性: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

社会属性:

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起源

教育的起源说有三种观点

生物起源说:

利托尔诺,最明显的错误就是把动物的本能等同于教育,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心理起源说:

孟禄,把教育看成简单的模仿,没有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性

劳动起源说:

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指导下形成的,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实践之中。

劳动为教育提供了客观需要和现实条件

 

教育的发展阶段

原始社会教育:

(1)没有阶级性

(2)传递生产经验(3)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进行

古代教育:

我国4000多年前的夏朝已有了名叫“庠”、“序”、“校”的施教机构,到了殷商和西周又有“学”、“瞽宗”、“辟雍”、“泮宫”等。

四书:

《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

现代教育:

包括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

资本主义教育目的在于为资产阶级巩固和维护其统治及利益服务,既要培养和选拔资产阶级的通知人才,又给予广大的劳动人民一定的文化知识,培养熟练的劳动力。

社会主义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现代教育基本特征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

(三)教育和社会的发展关系

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解释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o教育的功能

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包括:

1.按作用的对象分:

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2.按作用的性质分:

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3.按呈现的形式分:

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o社会生产力与教育

制约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着教育目的的确立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与教育内容的选择3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4制约学校机构5制约教学方法、手段、组织形式。

促进作用:

1教育是劳动力在生产的必要手段2教育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手段3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手段

 

o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教育*

制约作用:

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2决定教育的领导权3决定受教育的权利4影响部分教育内容

促进作用:

1教育培养出具有一定阶级意识的人,维护和巩固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2教育通过传播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制造一定的社会舆论、形成社会的道德风尚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3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o教育与社会文化

制约:

文化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教育目的的确立、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教学方法的运用,文化本身也是一种教育力量

促进:

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传播—交流文化的功能、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

教育与人口:

(1)人口影响着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与战略重点

(2)人口的数量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教育经费(3)人口结构对教育结构的影响(4)人口质量影响着教育质量

(四)教育和人的发展关系

o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

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

1.教育要遵循人的发展顺序性,循序渐进促进人的发展

2.教育要遵循人的发展阶段性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

3.教育要遵循人的发展不平衡性,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

4.教育要遵循人的发展互补性

5.教育要遵循人的发展的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o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

 

o个体身心发展动因

1.内发论:

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

1.孟子:

“人之初,性本善”,性善论

2.弗洛伊德:

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发展的根本动力。

3.威尔逊:

“基因复制”是决定人的而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4.格赛尔:

“成熟努力说”,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期决定作用,双生子的爬梯实验。

5.霍尔:

“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6.高尔登:

“优生学”的代表人

1.外铄论:

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而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1.荀子:

“人之初,性本恶”

2.洛克:

“白板说”

3.华生:

“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各种类型的人”

4.斯金纳:

集成华生的观点,人的行为乃至人格都可以通过强化或惩罚来塑造、改变、控制或矫正。

1.多因素相互作用轮(辐合论)

人的发展是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1.施太伦(德国)

 

 

青春期的发展变化

1.身体外形。

明显的外部特征。

2.体内机能。

3.脑发育。

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

4.性的发育和成熟。

第二性征。

o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遗传、环境、个体主观能动性、学校教育。

1.遗传:

a.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a.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a.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b.遗传素质不能预订或决定人的发展,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

c.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2.环境:

a.环境是人的发展的现实基础

b.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对象、手段、资源、机遇

c.人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的

3.个体主观能动性

4.学校教育

a.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原因: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者人的发展方向

2.学校教育是由专门的教师队伍施教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a.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原因: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助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五)教育制度

西方发达国家学制的纵向发展趋势

1.双轨制:

19世纪欧洲。

一轨面向资产阶级子女,另一轨面向劳动人民子女。

2.单轨制:

美国。

3.分支制:

前苏联。

 

 

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

1、旧中国的学制

(1)1902年,颁布未执行“壬寅学制”。

(2)1903年,第一个正式实施的现代学制是“癸卯学制”;

(3)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建立新式学校;

(4)1922年国民政府颁布“壬戌学制”,规定的六三三学制沿用到全国建放初期;

该学制明确以学龄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作为划分学校教育阶段的依据,这在我国现代学制史上是第一次。

 

2、新中国的学制改革与发展

(1)1951年,新中国颁布《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

幼(3-7)--初(7-12)--中(12-18)--高(18-23)

(2)1958年,颁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五二二制”、“五三二制”

(3)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学制改革

1985: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1993: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199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99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2001: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3、我国当前的学制改革

我国当前是从单轨学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

2010年6月21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020年)》,21世纪第我国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

工作方针:

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o义务教育

是指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

义务教育的特点:

1.强制性。

一是适龄儿童必须接受教育;二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

2.普及性。

原则上义务教育覆盖我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也包括具有接受教育能力的盲、聋、哑、弱智和肢残的儿童、少年。

3.免费性。

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了免收学费.收取杂费是义务教育一个阶段性现象.国务院已经明确要在两年内全部免除杂费。

(六)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

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

规定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总的要求。

教育目的层次结构:

国家的教育目的、学校的培养目标。

 

 

∙教育目的理论

1.宗教本位论:

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

强调教育对人的精神世界的作用。

唯心主义。

1.社会本位论:

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纳、赫钦斯、巴格莱

看到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教育目的的制约作用,强调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制定。

片面的、不科学的

1.个人本位论:

卢梭、罗杰斯、福禄贝尔、裴斯泰洛奇

尊重儿童;要培养“自由的人”、“自我实现的人”和健全人格的理论体系,倡导民主的教育观

不足:

忽视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过于强调人性中的天生倾向对人的发展作用

1.教育无目的论:

杜威

否定教育的一般的、抽象的目的,强调教育过程内有的目的,即每一次教育活动的具体目的。

 

∙我国当前教育方针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我国当前教育目的

1999年6月,《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早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基本要求:

1.强调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2.要求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3.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实现我国当前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

 

五育之间的关系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关系密切,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灵魂与统帅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方向性的保证。

2.智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前提和支持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

3.体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基础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物质基础。

4.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动力作用。

5.劳动技术教育可以综合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作用。

 

 

(七)教育研究

教育研究的含义

教育科学研究就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对象,运用各种科学方法,遵循科学的认识过程,根据对收集到的事实材料的分析,对假设或理论进行检验,以解释教育现象的本质及其客观规律的活动。

 

教育研究方法

1、观察法:

准备--实施--整理--得出结论

2、调查法:

准备--调查--统计分析

3、历史法:

收集文献--推理论证--验证结论

4、实验法:

类型:

单组实验、等组实验、循环组实验

步骤:

假设--准备--实验-处理结果

5、行动研究法:

综合应用各种教育研究法,在真实教育环境中探究教育问题。

 

 

 

第二章中学课程

(一)课程理论

o流派:

1、学科中心课程论代表人物:

瓦根•舍因(德):

范例方式课程论;

赞科夫(苏联):

发展主义课程论

观点:

(1)教学内容应以学科为中心;

(2)教材以科学的逻辑系统和学生的认知心理活动来组织;

2、活动中心课程论代表人物:

卢梭(法):

《爱弥儿》

杜威(美):

《民主主义与教育》

克伯屈(美):

《教学方法原理》

特点:

综合性、实用性、实践性等

观点:

儿童中心

问题教学法

3、社会中心课程论代表人物:

康茨(美):

《学校敢不敢建立一个新的社会秩序?

拉格(美)

布拉梅尔德(美):

《教育哲学的模式》

观点:

教育的根本价值是社会发展

学校致力于社会改造而非个人发展

 

(二)课程开发

课程开发是指通过设计和学习者需求分析,确定课程目标,再根据这一目标选择一个学科的教学内容和相关教学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实施、评价、修订,以最终达到课程目标的整个工作过程。

 

o影响课程开发的因素

课程反映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要求,受一定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

也就是说,社会、知识、儿童是影响学校课程开发的三大因素。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4.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课程理论

(三)课程类型

∙主要概念有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显性课程、隐性课程等。

(一)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按课程性质分)

1.分科课程是指根据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分门别类地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知识所组成的教学科目。

分科课程特征:

1从不同的知识体系出发设计课程,是知识本位2以知识的逻辑体系为中心编织课程3重视学科的理论知识,强调把各门科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规律和事实教给学生。

2.活动课程(卢梭杜威),是指一系列的儿童自己组织的活动,儿童通过活动来学习,获得经验解决问题锻炼能力。

活动课程的特征:

1从儿童的需要、兴趣和个性出发设计课程,是儿童本位、经验本位2以儿童的心理发展顺序为中心编制课程3注重儿童在活动中探索、尝试错误学到方法

3.综合课程(怀特海)是指打破传统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领域构成的课程。

综合课程的特征:

是学科课程的一种改进类型,仍有学科课程的性质。

优点在于有利有促进知识的综合化,促进课程内容的更新,密切教学与生产实践的联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缺点是教科书编写困难,只专不博的教师很难胜任教学任务,教学有一点难度

(二)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按课程修习)

1.必修课程:

是根据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编订的、每一个学生都必须学习的科目

2.选修课程:

指教学计划中向学生推荐的根据自己的兴趣愿选择的课程,具有选择性多样性

(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按课程管理)

1.国家课程:

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于中央级教育机关,属于一级课程。

强制性

2.地方课程:

就是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编制的课程,属于二级课程。

区域性和本土性

3.校本课程:

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四)显性课程、隐性课程(按课程形态)

1.显性课程也叫显在课程、正规课程,指的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传授的学科,或者说是学校课程表内列入的所有有组织的活动。

2.隐性课程(杰克逊):

指构成学生的非正式学习的各种要素。

包括1学校物质环境2学校长期形成的制度和非制度文化3学校的人际关系。

特点:

1影响方式无意识性2空间广泛性3内容全面性4表达隐蔽性

 

(四)课程组织

课程目标的定义

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

它规定了某一教育阶段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以后,在发展品德、智力、体力、体质等方面期望事先的程度,它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内容和课程方法的基础。

广义上的课程目标的涵义定位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一个比较大的视角,涵盖是全层次的。

它即是教育意图,包涵了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而教学目标又包含年级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

在狭义上的课程目标的涵义定位于教育内部的教育与学生的关系,是一个相对狭窄而具体化的视角,它的涵盖面试特定的,主要指教育目标。

在狭义上,课程不包含教育方针,只包含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的特征

1.整体性。

各级各类的课程目标是相互关联的,而不是彼此孤立的。

2.阶段性。

课程目标是一个多层次和全方位的系统,如小学课程目标、初中课程目标、高中课程目标。

3.持续性。

高年级课程目标是低年级课程目标的延续和深化。

4.层次性。

课程目标可以逐步分解为总目标和从属目标。

5.递进性。

低年级课程目标是高年级课程目标的基础,没有低年级课程目标的实现,就难以达到高年级的课程目标。

6.时间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课程目标会有相应的调整。

 

o课程内容的三种文本表现形式

课程内容主要表现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

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

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课程计划总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也是教材编写、教育、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和任务,只是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一级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

其中,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故人们常把教科书与讲义简称为教材。

 

课程标准的基本结构

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订的有关某门学科的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

结构:

第一部分是前言,包括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等;

第二部分是课程目标,这是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包括总目标和阶段目标;

第三部分是课程内容,是具体的知识内容要点;

第四部分是实施建议,包括教材编写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

 

衡量一节好课的标准

衡量一节课的好坏除了教师教得怎么样,还有学生学得怎么样。

一趟好课的标准包括:

目标明确,内容准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气氛热烈。

 

教材的作用

教材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教师讲授的内容;同时,也便于学生预习、复习和做作业。

教材是学生进一步扩大知识领域的基础,所以要教会学生如何有效地使用教材,发挥教材的最大作用。

教材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它为教师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提供了基本材料。

熟练掌握教材内容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

 

o课程评价

涵义:

课程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而评价标准,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信息,采用各种定性、定量的方法,对课程的计划、实施、结果等有关问题作出价值判断并寻求改进途径的一种活动。

主要模式:

1.目标评价模式:

“当代课程评价之父”泰勒提出

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美国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斯克里文提出

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到“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

3.CIPP模式:

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

4.CSE模式:

CSE: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评价研究中心的简称。

四个步骤:

需要评定、方案计划、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o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

1.三维目标观。

教学的目标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

2.综合课程观。

课程的设置要更加综合,体现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培养学生综合的视角和能力。

3.内容练习观。

课程内容的教学,要努力与社会生活、学生已有的经验相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4.学习方式观。

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创造性.

5.发展评价观。

重视学习的过程评价,通过评价发挥促进学习的作用,而不是检查验收的作用。

6.校本发展观。

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发校本课程,增强学生的选择性。

 

o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教育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具体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关注每一位学生

2.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3.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o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一)总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新课程的培养目标: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强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里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几率的一代新人。

(二)具体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和考试制度

6.实现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第三章中学教学

(一)教学

o定义

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在我国,教学是以知识的授受为基础,通过教学,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函能力,增强体质,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

 

o特点

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