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后勤服务集团工程部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555240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语言大学后勤服务集团工程部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北京语言大学后勤服务集团工程部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北京语言大学后勤服务集团工程部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北京语言大学后勤服务集团工程部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北京语言大学后勤服务集团工程部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语言大学后勤服务集团工程部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

《北京语言大学后勤服务集团工程部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语言大学后勤服务集团工程部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语言大学后勤服务集团工程部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

北京语言大学后勤服务集团工程部

  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

  第1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刻划嘻戏暮霭蹑手蹑脚

  B.巅峰修葺九洲贻笑大方

  C.寒暄遗憾账目白浪涛天

  D.厮杀坐落扫描良辰美景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A项,“嘻”应该为“嬉”。

B项,“洲”应该为“州”。

C项,“涛”应该为“滔”

  (大水弥漫的意思)。

D项中没有错别字,故本题答案为D项。

  第2题:

下列不属于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的是()。

  A.危害国家安全的案件

  B.恐怖活动案件

  C.可能判处无期徒刑的案件

  D.危险驾驶案件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0条规定,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刑事案件:

  

(一)危害国家安全、恐怖活动案件;

  

(二)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

故本题答案选D。

  第3题:

现在很多地方往往把衡量医院管理者的标准简化为“收入就是硬道理”,使得院长整天要想点子创收,考虑员工“吃饭”的问题,往往忽视了提高医疗质量、培养专业人才等长远大计。

这段话说明了这样一个观点,即()。

  A.对医院管理者的衡量标准不应简单化

  B.提高医疗质量、培养专业人才是长远大计

  C.强调“收入就是硬道理”是各个医院的现状

  D.医院院长不应想点子创收,考虑员工“吃饭”的问题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第一句提出一种观点,作者对其持否定态度,后几句为该观点产生的一系列后果,目的是补充说明该观点带来的严重后果,A项观点为该文段观点。

B项说法本身正确,但不是文段想要说明的观点,不足以概括本文段;C项说法过于绝对,并非是“各个医院”都如此;D项说法曲解文意,说法本身错误。

  第4题:

人们是否接受,或在多大程度上接受市场竞争体制,与其说是个文化差异问题,毋宁说是个历史案例问题,即竞争是否公正的问题。

文化传统差异极大的拉美、俄国、伊朗都有强大的公众反竞争运动,而文化类型相同的美英则此无彼有。

可见回避竞争是否公正而专在“文化传统”、“深层心理”上做文章。

是多么缺乏说服力。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市场竞争体制可以被不同文化传统的国家接受

  B.公正问题是市场竞争体制的核心问题

  C.市场竞争体制的文化决定论缺乏解释力

  D.市场竞争体制根植于文化传统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文段首先提出人们对市场竞争体制的接受度不同并不是文化差异问题。

接着通过举例,从文化传统差异极大和文化类型相同这两种不同的角度进一步驳斥文化决定论。

最后一句点题,市场竞争体制的文化决定论缺乏说服力。

故本题答案选C。

  【迷途指津】本题的迷惑项是B项。

仔细阅读最后一句,“回避竞争是否公正而专在‘文化传统’、‘深层心理’上做文章”,这句话强调的是后一部分,即作者是在驳斥“专在‘文化传统’、‘深层心理’上做文章”这一做法。

故排除B。

  第5题:

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

  A.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

  B.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

  C.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性的唯心主义

  D.把人的意识理解成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列宁指出:

  “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而运动着的物质只有在空间和时间之内才能运动。

”列宁的前半句话回答了世界的本质或本原的问题,即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物质的种种表现形态,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这就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故本题答案选B。

  第6题:

产生“寻租”的根源在于()。

  A.经济不发达

  B.监督体制不完善

  C.部分官僚的素质太差

  D.政府干预过多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在政府行为中所产生的寻租问题是由于政府干预产生的一类经济现象,它是一种典型的、直接的、非生产性寻租利益活动,主要利用行政法律的手段来阻碍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之间的自由流动、自由竞争,以此来维护或攫取既得利益。

  第7题:

网络成瘾是指个体反复过度使用网络导致的一种精神行为障碍,表现为对使用网络产生强烈欲望,突然停止或减少使用时出现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

以下属于网络成瘾的行为症候的是()。

  A.李小兵高考之后,父母对其上网不再过问,他一不上网就感到精神恍惚

  B.学生张某勤工俭学,为某网吧做管理员,全部业余时间都在网吧,经常睡眠不足

  C.某公司销售部经理整天泡在网上,联络客户、处理订单、工作压力大,使他有些烦躁

  D.某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的几位学生合伙开了电子购物网站,生意火爆,几乎没时间下线,老师说他们上课都有点心不在焉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网络成瘾强调的是个体反复过度使用网络而导致的一种精神行为障碍。

A项李小兵因为过度使用网络导致一不上网就精神恍惚,符合网络成瘾的定义。

  B.C.D项中的张某、某公司的销售部经理、某学院的几位学生都是因为工作劳累而出现定义中的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

故选A。

  第8题:

某中药配方有如下要求:

  

(1)如果有甲药材,那么也要有乙药材;

  

(2)如果没有丙药材,那么必须有丁药材;

  (3)人参和天麻不能都有;

  (4)如果没有甲药材而有丙药材,则需要有人参。

如果含有天麻,则关于该配方的断定哪项为真?

()

  A.含有甲药材

  B.含有乙药材或丁药材

  C.没有丙药材

  D.没有乙药材和丁药材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规则推演型题目。

因配方中含有天麻,由

  (3)知,药方中没有人参;由

  (4)知,药方中或者有甲药材,或者没有丙药材;由

  

(1)

  

(2)可推出,该药方或者有乙药材或者有丁药材。

故选B。

  第9题:

病人的权利受到关注的社会背景是()。

  A.人的权利意识、参与意识增强和对人的本质的进一步认识

  B.医患间医学知识的差距逐渐缩小

  C.对人的本质有了进一步认识

  D.意识到医源性疾病的危害

  E、世界性的医患关系冷漠化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第10题:

孔子对不同问“孝”的人回答不同。

孟懿子问孝,子日:

  “无违。

”子游问孝,子日: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日:

  “色难。

”上述问答表明:

①“孝”的内涵不具有共性②“不孝”的表现大体相同③“孝”的要求要体现个性④“孝”的方式应因人而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孔子孝论充分体现其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

因问而有答。

问者不同,回答就不同,即使问的是同一个问题。

孝的内容是广泛的,如同对其他概念一样,孔子对“孝”也从未作过全面的定义。

因为他明知.这种做法不仅过分学究气,而且难以收到现实针对性的效果。

所以,最合理也最有效的办法,是针对不同的人.针对着对孝有着不同的理解.针对着在孝行方面有着不同表现的人,孔子对于他们的“问孝”,予以不同的答复。

故D项正确。

  第11题: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红楼梦》被称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

下列对这四部著作中描述错误的是()。

  A.

  《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人物是鲁智深

  B.

  《三国演义》中因失去荆州而被斩的是马谡

  C.

  《西游记》中铁扇公主的儿子是红孩儿

  D.

  《红楼梦》中“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指的是王熙凤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在《水浒传》中,倒拔杨柳的是鲁智深,《三国演义》中,“大意失荆州”的是关羽,马谡被斩是因失了街亭,故B项错误。

  C.D项均正确。

故选B。

  第12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滥挖天山雪莲现象日益猖獗的原因之一是,违法者众多且分布广泛,而管理部门人手不足,因此执法时往往捉襟见肘

  B.今年头场雪后城市主干道上都没有发生车辆拥堵现象,在这种秩序井然的背后,包含着交通部门未雨绸缪的辛劳

  C.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如果丈夫的收入低于妻子,一部分男性难免会感到自惭形秽,甚至无端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折磨

  D.老王家的橱柜里摆满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老旧钟表,每当他向慕名来访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珍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如数家珍”形容对列举的事物或叙述的故事十分熟悉,像数(说)家中的珍宝一样。

由此可知“熟悉”的对象不能是“家珍”。

D项中说的“老旧钟表”其实就是老王家中的珍宝,故D项“如数家珍”的用法不恰当。

故选D。

  第13题:

不要怕去学新的东西,知识没有__________,是可以随身携带的宝藏,没有人会被它压垮,而且愈多你愈身心矫健。

填人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重量

  B.大小

  C.困难

  D.期限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由题干中“压垮”得知,只有“重物”才会给人的身体造成负担,而“随身携带的宝藏”也说明了此题用“重量”最合适。

故选A。

  第14题:

甲乙丙丁四人的车分别为白色、银色、蓝色和红色。

在问到他们各自车的颜色时,甲说:

  “乙的车不是白色。

”乙说:

  “丙的车是红色的。

”丙说:

  “丁的车不是蓝色的。

”丁说:

  “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个人的车是红色的,而且只有这个人说的是实话。

”如果丁说的是实话,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车是白色的,乙的车是银色的

  B.乙的车是蓝色的,丙的车是红色的

  C.丙的车是白色的,丁的车是蓝色的

  D.丁的车是银色的,甲的车是红色的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本题属于逻辑推理型。

丁说:

  “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个人的车是红色的,而且只有这个人说的是实话。

”四个选项中只有乙说的话里面涉及到了“红色”,可以首先从乙的话切入进行分析。

假设乙说的话“丙的车是红色的”是真的,则丙的车子是红色的。

既然丙的车子是红色的,根据题意,车是红色的那个人说真话,则丙说的话也必定是真的。

如此,则乙和丙说的话都是真的。

然而乙和丙说的话不可能都是真的,因此,假设乙说的话是真的不能成立。

那么,乙说的话必定是假的,乙的车不是红色的。

既然乙说的话“丙的车是红色的”是假的,那么可以推出丙车不是红色。

只有车是红色的那个人说真话,因此,丙说的话也是假的。

由丙说的话“丁的车不是蓝色的”为假可以推知:

丁的车是蓝色的。

只有C项符合要求。

第15题:

对于假的东西,只是堵,不讲明必须堵的道理,也会有副作用。

例如对于假钞,如果只是没收,不指明它的危害,人们反而会产生疑惑甚至不满。

对于假道理,除了触犯法律的可以采取法律手段,依法取缔禁止外,其他的必须揭露批判它假在哪里,危害在哪里。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讲道理要以理服人

  B.假道理的危害

  C.道理也要打假

  D.对于假的东西,只是堵,不讲明必须堵的道理,也会有副作用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此题用的是演绎论证法。

作者先说明一个一般性的道理,并用假钞的例子加以论证。

接着以此为根据,推出打击假道理的必要性。

故文段论述的落脚点应该是对假道理的批判。

本题答案选C。

  【迷途指津】本题的干扰项是D。

解题的关键在于确定作者的论述意图。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假钞”前面有“例如”二字,是一种例证。

但“对于假道理”是另起论速的,前面并没有“例如”、“又如”、“再如”之类的词,所以不能简单地把它当作与“对于假钞”并列的例子来看待。

其实,仔细比较

  C.D两项可以发现,D项的道理太过普通,缺乏新意。

相反,“假道理”的提法则相当新颖,所以作者的写作意图应该是想说明打击假道理的必要性。

  第16题:

在过去的12个月中,某市新能源电动汽车的销售量明显上升。

与之相伴随的是,电视、网络等媒体对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各种报道也越来越多。

于是,有电动车销售商认为,新能源电动汽车销售量的提高主要得益于日益增多的媒体报道所起的宣传作用。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该电动车销售商的观点?

  A.对新能源电动汽车进行报道的人中有不少是环保人士,他们喜欢宣传电动汽车

  B.有些消费者因为传统汽车摇号的中签率低而购买新能源电动汽车

  C.个别消费者购买新能源电动汽车,是因为能够获得政府补贴

  D.看过关于新能源电动汽车报道的人,几乎都不购买该类型汽车

  【解析】

  正确答案:

D第17题:

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

  A.刺激情境

  B.即定疑问

  C.思维状态

  D.思维起点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第18题:

提出动机性遗忘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斯金纳

  B.罗杰斯

  C.布鲁纳

  D.弗洛伊德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动机性遗忘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我们不想记,而将一些记忆信息排除在意识之外,因为它们太可怕、太痛苦或有损自我的形象。

这一理论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

  第19题:

通货膨胀一般指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上涨的现象。

通货膨胀的实质是()。

  A.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B.物价很快地上涨,使货币失去价值

  C.货币供给量大于需求量

  D.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通货膨胀一般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的上涨现象。

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故本题答案选A。

  第20题:

、依据《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个人求职,应当如实提供本人基本信息以及与()相关的知识、技能、工作经历等情况。

  A.毕业学校

  B.用人单位

  C.社会组织

  D.应聘岗位

  【解析】

  正确答案:

D。

  第21题:

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下列不属于他的三大巨著的是()。

  A.

  《战争与和平》

  B.

  《安娜•卡列尼娜》

  C.

  《复活》

  D.

  《悲惨世界》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这是其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

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小说艺术已达炉火纯青。

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也是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成为世界文学不朽名著之一。

  《悲惨世界》是法国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维克多•雨果的名作,而不是托尔斯泰的作品。

故本题答案为D。

  第22题:

某学生在英语测验中取得了高分,他将成功归于运气好,这种归因具有的特征是()。

  A.内部—稳定—可控的

  B.内部—不稳定—不可控的

  C.外部—稳定—可控的

  D.外部—不稳定—不可控的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第23题:

4辆车运送货物,每辆车可运16次;7辆车运送,每辆车只能运10次。

设增加的车辆数与运送减少的次数成正比,且每车次运送货物相等,运送货物总量最多是多少车次()

  A.72

  B.74

  C.64

  D.68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A。

4辆车运送,可运16次,7辆车运送只能运10次,则每增加一辆车就减少运送次数两次。

设共有x辆车,运送货物总量为y车次,则可得y=(x4)

  [16-2(x-4)],变形为y=-2(x-6)2+72,当x=6时,y最大,此时y=72,即运送货物总量最多为72车次。

  第24题:

某商场在进行“满百省”活动,满100省10,满200省30,满300省50。

大于400的消费只能这算为等同于几个

  100、200、300的加和。

已知一位顾客买某款衬衫1件支付了175元,那么买3件这样的衬衫最少需要()。

  A.445元

  B.475元

  C.505元

  D.515元

  【解析】

  正确答案:

B。

  第25题:

下列关于管理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以完全追求物质利益为目的而进行经济活动的主体被视为社会人

  B.古典管理学说的两大流派是美国的泰罗的“科学管理”和法国的法约尔的组织理论

  C.需要型激励理论是从动机——行为过程或激励过程的起点,即人的需要出发的

  D.非程序性决策无可借鉴,难以量化,甚至不能预测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经济人”意思为理性经济人,也可称“实利人”,以完全追求物质利益为目的而进行经济活动的主体,人都希望以尽可能少的付出,获得最大限度的收获,并可为此不择手段。

A项说法错误。

  第26题:

地缘政治学:

是地理和政治的结合体,又称地理政治学。

它关注地理学对国际政治的特征、历史、结构尤其是与他国关系的影响,把地理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对外政治决策的一个基本因素,并依据这些地理因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成,分析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及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地缘政治学的观点的是()。

  A.德国海陆兼备,具有争夺世界霸主地位的有利条件

  B.一个国家要想发展“海权”,首先必须在地理上便于进入世界的海洋

  C.谁统治东欧,谁就控制了心脏地带

  D.文明冲突将左右全球政治,文明之间的断层线将成为未来的战斗线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地缘政治学强调的是地理因素在国家对外政治决策中的重要性,而D项强调的是文明在全球政治中的重要性,与地缘政治学无关。

  第27题:

王某持匕首抢劫张某,在争斗中王某头部撞击墙角昏迷倒地,匕首掉在地上。

  张某见状,捡起匕首往王某心脏部位猛刺数下,导致王某死亡。

对于张某用匕首刺死王某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B.属于意外事件,不负刑事责任

  C.属于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

  D.属于故意杀人,应当负刑事责任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王某头部撞击墙角昏迷倒地,已经丧失了攻击能力,张某已经不存在进行防卫的前提条件了,此时他再去捡起匕首往王某心脏部位猛刺数下,导致王某死亡,属故意杀人,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28题:

信息的可开发性是说信息现象并不是孤立的,某一信息常常蕴藏着多方面的情况。

苹果丰收,意味着运输量的增大,价格下跌;一种质优价廉的新产品问世,预示着其他一些同老产品可能被淘汰。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A.挖掘信息非常重要

  B.信息开发非常重要

  C.收集信息非常重要

  D.信息内涵非常重要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原文侧重信息的蕴藏量,即信息的内涵,从后半部分所列举的事例中可以看出挖掘蕴藏信息的重要性,故选A。

  第29题:

双侧瞳孔不等大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A.有机磷中毒

  B.吗啡中毒

  C.脑疝

  D.阿托品中毒

  E、氯丙嗪中毒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