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的研究与实践.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55445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的研究与实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的研究与实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的研究与实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的研究与实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的研究与实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的研究与实践.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的研究与实践.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的研究与实践.doc

《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的研究与实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的研究与实践.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的研究与实践.doc

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的研究与实践

一、课题研究的价值意义

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要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置上来考虑,要把着力点放在挖掘人的潜力,发挥人的主体性和发展人的能力上,要努力使学校教育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即学生的学习、生活、劳动的需要,学生学习兴趣、爱好特长及个性发展的需要。

我们开展“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的研究”,就是要探索能满足学生个性特长发展需要的途径、方法。

使教育主动地适应社会、适应学生,这对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是十分有意义的。

二、课题的论证

(一)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是现代社会的要求。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日益呈现出高度多样化、多元化趋势,同时也对人的主动性、创造性、竞争性、应变性等素质提出了多项要求。

教育就必须尽最大的可能的满足社会的要求,然而传统教育模式,过分强调教学中的步调一致、整齐划一,严重抑制学生个性的发展,特长的形成,所培养的学生千人一面,百人一腔,主体意识淡薄,不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用自己嘴巴说话,用自己的思想支配自己的行为,它与现代社会要求格格不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个性的发展提供最广泛多样的机会,它充分肯定人作为一个主体,存在于社会之中,凭自己的思想和意志生活、学习和工作。

这就要求我们学校要充分发挥教育自身的社会功能,创设能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的条件,以主动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二)人的身心差异的客观存在,为我们提供了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的物质基础。

由于人的身心差异、性格特点等因素影响,便形成了形形色色、仪态万千的鲜明个性,每个人既有年龄特征、心里变化、知识结构等相仿的共性,又有兴趣爱好、智能差异等不同的个性。

强调人的个性十分重要,因为人的个性的存在,是我们寻求培养学生个性特长教育的物质基础。

目前,我们学校教育主要形式是“班级授课制”,整个班组的学生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接受同一教师的教育,但如果教师能珍视学生身心的差异性,力求设法从学生的个性差异入手,重视每个学生起步阶段的优势潜能,做到既赋予每个学生应有的整体素质水平,又发现每个人与众不同的个性特点,使每个人都得到全面发展,个性特点得到充分体现。

那么学生的潜能就会得到挖掘,兴趣就会得到激发,特长就会得到培养和发展。

(三)学生的个性特长的培养,需要有一个能满足学生交往的需要、兴趣的需要、学习的需要的校园环境。

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其个性是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是在一定的社会影响和教育下,通过心里过程的客观现实而逐渐定型化的结果,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学校是学生最基本的交往活动场所,学校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等途径,教育、影响学生,促进学生个性心理发展。

学生接受学校的教育影响是能动的,需要学校为其创设一个能满足学生交往需要、学习需要、兴趣需要的良好环境。

如果通过我们的研究与实践使学校的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更贴近学生的身心特点,更能满足学生的交往、兴趣学习等方面的需要。

那么学生就会自主能动的参与教学活动,各自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就会逐步形成。

三、课题研究的途径

(一)突出个性发展主体地位的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的主渠道,为发挥好主渠道作用,我们对课堂教学的组织、课堂教学的结构作了改革,建立起突出个性发展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1、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学生个性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学生主体意识的唤醒。

在课堂教学中能积极地、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学生是否能够参与教学过程,取决于课堂教学的气氛,在森严肃穆的气氛中,在教师的严厉呵责声下,学生的心理处于压抑的状态,不可能充分表现他们的天性,其主体性和创造性就无从谈起。

而有利于学生潜力的开发的课堂气氛,首先要求教师树立起乐观主义的学生观,坚信每个学生尽管存在着个性差异,但是他们的身上都有可以发掘的潜能;其次就是要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关系,创设师生双方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共同以主人的身份去完成教学任务的格局。

2、确立适合主体发展的课堂教学结构。

课堂教学要有利于充分发展学生个性,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教学过程,要在教学的设计和实施上下功夫。

我们通过研究提出三个结合:

第一,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相结合。

“目标性”是主体性的集中表现,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体目标表现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而学生的主体目标性则表现为对具体学习目标的追求上。

教师要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从知识结构、能力培养、品德素质等方面确定教学目标,并在教学的实施中,明确、具体地交给学生,使学生产生对目标追求的强烈欲望。

从而实现让学生能够自主地、能动地进行认知实践,从中得到心里体验。

第二,教学情感和学习情感相结合。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情绪的调节,学习情感的激发。

教师要以自己对所任学科的酷爱之情去影响感染学生。

教师上课,不是把学科带进课堂,而是要把学生带进学科,用学科知识本身所蕴含的巨大的智力因素,去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好学、乐学、创造性学的个性心理品质。

第三,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相结合。

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消化。

学生的学习方法是为了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因此教师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同时要教给学生合适的学习方法。

教法作为教师的“工具”,学法作为学生的“工具”。

这两种“工具”只有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整体作用。

对学生来讲,学法作为工具,只有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认知结构中,才会形成学习能力,才会促进个性发展。

因此,教师要站在学生主体地位的角度来考虑教法是否适合学生口味,以求教法科学有效,能保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3、创设一个发展多元格局的教学体系。

已经延续了300多年的班级授课制,它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及集体教育功效的发挥。

但其自身的弊端也是日益暴露出来。

这就是它不可避免地抑制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因材施教的原则不能得到很好的贯彻。

为此,我们通过研究实践、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使“尖子”吃饱,差生“消化”,中等生“解渴”。

创设个性发展多元格局,使每个学生积极进取,其具体做法是:

第一,变统一的教学内容为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

教师在备课、上课中有意识地考试同一班级中优、中、差学生不同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以相应的三个层次的教学深度和广度进行合讲分练,使每个学生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学有所得、思有所进,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提高。

第二,变固定的班级统一练习为多层次的练习。

教师精心设计组合,使同一习题变为层次题,让每个学生具有可攀性,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鼓励不同的学生经过努力有所收获,体验智力劳动的愉悦。

第三,变“应试型”评价为多元化评价,就是把以单一书面测验手段,改为书面、听说、实际操作等多形式的手段,以更全面、更精确反映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与整体综合素质情况,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二)拓展个性发展广阔天地的学生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是相对于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的学科课程提出来的。

它是以学生的兴趣和交往需要为主要依据,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和实践能力的课程。

它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学生个性特长的自我发展具有独特的功能。

我们通过活动课程的研究与实践,构建了具有我校特色的活动课程。

1、活动课程的类型及组织形式。

我们从学校的实际和当地社会实际出发,从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出发,开设了四个门类20个兴趣活动课。

组织了充分体现自主性的《小九妹》舞蹈队、《百灵鸟》合唱队、《鹿鸣》文学社、奥数、围棋育苗工程等小学生社团组织。

A、学科类:

趣味数学、阅读写作、常识小实验等。

B、科技类:

小发明、小制作等。

C、艺术类:

书法、绘画、声乐、舞蹈、摄影、剪纸等。

D、体育类:

田径、篮球、象棋、围棋等。

各类兴趣活动由学生自主选择、自愿参加,让他们成为自主独立的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为保证兴趣活动课的正常进行,学校在时间、场地、师资三者都作了具体的规定。

对教师提出“一专多能”的基本功要求,即每个教师能胜任一门必修课教学外,还应具备指导一项以上活动教育能力。

活动课基本组织方式有:

(1)实际操作式:

如手工制作、剪纸等。

(2)游乐表演式:

如游戏、表演等。

(3)调查实践式:

如参观、访问等。

(4)交流探讨式:

如讨论辩论、演讲等。

(5)文艺创作式:

如摄影、书画、写作等。

(6)竞赛式:

如体育竞赛、棋类比赛等。

2、内外联动,创办围棋特色学校

嵊州市是全国闻名的越剧之乡,也是围棋之乡,鹿山小学是驰名中外的围棋国手马晓春的母校。

学校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和人才优势,创办围棋学校。

(1)聘请省围棋协会名誉主席邢子陶担任鹿山围棋学校校长,聘请马晓春为名誉教练,应昌明先生担任名誉顾问。

学校挑选具有较强的围棋指导能力的教师担任教练,请社会上棋艺高的人到学校做兼职教练。

(2)学校将围棋活动列入教学计划,进行分层训练,二、三年级每周增加两节围棋课,体育课增加围棋教学内容,并把围棋作为全校各年级课外活动项目之一。

(3)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组织各种形式的训练班。

训练实行四融洽:

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融洽,校内训练与校外训练相融洽,个别辅导与集中指导相融洽,长期坚持与赛前突出相融洽。

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比赛活动,如一年一度的教职工围棋赛,组织学生参加县、市、省、全国的比赛,学校开展千人围棋赛,到街道开展围棋表演赛等。

围棋学校受到政府、社会和广大家长的普遍关心和支持,围棋这项养情怡性、益智健身的智力型体育活动,已成为我校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它延伸到了家庭、社会,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在校学生人人会下围棋,学校成了围棋特色学校。

(三)加大投入,努力创设满足泶生个性特长发展的硬环境。

我们在进行教育思想、教育方法、途径研究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办学条件的改善。

近年来,学校投入资金200余万元,扩建教学楼3500平方米,建立了音乐、舞蹈、电脑、语音、实验、多媒体、图书阅览、围棋等专用教室10余个,置办了价值20万元的活动器材,为学生开展课外兴趣活动提供物质上的保证。

四、成效与思考

我们围绕“培养学生个性特长”这一主题,通过优化课堂教学,拓展学生活动课程的研究与实践,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1、初步构建了一个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优势互补、整体影响和作用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素质教育体系。

教师通过研究与实践,对学生个性发展的意义有进一步地认识,也促进了自身素质的提高。

现我校绝大多数教师达到“一专多能”的要求,具有指导学生开展一项以上课外兴趣活动能力。

课题组教师把在实践中取得的经验上升到理论加以总结,二年来,共撰写论文4篇,其中1篇获绍兴市一等奖,3篇获嵊州市一等奖。

2、学生全面素质得到提高,并涌现了一大批个性鲜明、特长显著的学生。

(1)通过对学生有意培养与教育,学生学习成绩、体育达标、行为规范达标等校以前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学科成绩综合合格率达到100%,优秀率98.5%,体育达标率99.6%,行为规范达标率100%。

分别比前两年提高2个百分点、3个百分点、1个百分点、2.5个百分点。

(2)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进一步发挥,两年来我校参加校级以上各类竞赛累计获奖共1895人次,占到全校学生总数的58.6%,其中省级以上获95人次,占获奖总人数的5%,特别是全国级比赛获奖达36人次,比前两年增加2倍。

如小棋手谢锦、陆铭,两年来,连续获得市级、省级、全国级奖项共9次,可谓获奖能手。

3、几点思考:

(1)在进行培养学生的特长,促进学生个性充分发展需要个性化的教育,也就是要真正做到在教育中能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

无论是在教育观念,还是教育方法、途径上,都需要我们作深入的研究与努力。

(2)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也是一项系统的综合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互相配合,共同实施,尤其是教育行政部门,要给予关心、支持。

学校校长要解放思想,真正把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兴趣、需要的基础上,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而不是为了取得某项竞赛的名次和活动的名次,而采取一些急功近利的教育行为。

使应试教育变为应赛教育,谈不上真正的素质教育。

(3)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也是有条件的,他需要政府和学校包括家庭加大智力投资的力度,能给学生有一个满足个性充分地自由地发展条件,但这需要有一个过程。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富裕,教育个性化的境界也会逐步实现。

参考文献:

①盛群力:

《个性化教育:

走向21世纪的现实选择》1995年第2期《浙江教育》

②张宗善:

《素质教育要以人才为本》1997年第6期《教育理论与实践》

③韩进之:

《教育心理学纲要》人民教育出版1989年12月第1版

④顾明远:

《素质教育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年7月

⑤叶奕乾:

《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6月第1版

⑥刘力、田慧生、吴惠青:

《中国教育实验与改革》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

(绍兴市教科研成果二等奖;发表于《秋之果》一书)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