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探索与实践.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55481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探索与实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探索与实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探索与实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探索与实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探索与实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探索与实践.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探索与实践.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探索与实践.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探索与实践.doc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探索与实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探索与实践.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探索与实践.doc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

高职院校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校企合作制度的初衷——培养出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合格劳动者;本文通过对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总体概况、模式种类、存在问题的分析,总结出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共同特点,指出了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构成,应该包括校企双方的认知方面、情感方面、有效的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方面和社会与政府的协调方面,以及这些方面的有机结合和协调运作,构成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

 关键词: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探索实践

近年来,高职院校围绕国家和人民需要,坚决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和训练,发展同社会实际工作部门合作培养,促进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要求,走出了一条以服务为宗旨,以培养高技能型人才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丰硕成果。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担负着为现代化建设高技能人才的历史使命,这就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面向社会开放式办学,最大程度上实现行企业和高职院校的双向优化。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本质和规律,是职业教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范式。

校企合作是大中专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1、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1.1由职业教育特点所决定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走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特别是“十一·五”期间,政府出台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和阳光工程培训等优惠政策。

作为培养中、高级技术人才的高职院校,更应站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加强校企合作,推进产教结合,把企业的需要作为学校教学和育人的方向,把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办学宗旨。

学校只有树立为企业服务的理念,与企业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办学模式,才能促进教学方法的变革,才能带动教学设备的更新,才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才能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才能提升综合办学能力,才能给学校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1.2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目前职业院校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是招生困难、生源质量下降;二是经费紧张、制约学校发展;三是毕业生质量不高,就业安置不稳定。

要想摆脱这种困难局面,就必须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才能赢得学校的生成和发展。

1.3企业职工培训的需要

随着本地工业企业的迅速发展,企业招工困难,新招工人素质较低,生产能力下降,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这些企业需要通过职工培训来提高工人的素质,但苦于自身没有专门的培训机构和师资,它们也需要与一些专门的培训机构特别是职业学校合作,达到职工培训的目的。

目前园区多家企业,多次打电话联系咨询,准备把员工定期安排到我系进行培训。

2、校企合作的几种模式

2.1按照对我国十几年来在应用性人才培养方面进行的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归纳总结,有人把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概括为9种:

一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即“学校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共同组织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是“2+1”模式,即“学生前两年在校内学习与生产实习,后一年到企业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的模式;

三是“工学交替”模式,即“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企业生产实践与学校学习相互交替,学用结合的教育模式”。

四是全方位合作教育模式,即“从学生的输入输出而言是完整的‘订单’式教育服务,从教育本身而言是双向输入优质‘资产’,从国家社会而言是强调联手、优势互补,双向提供发展后劲”的模式。

五是“实训一科研一就业”模式,其特点是合作面向高新技术企业、合资独资企业、国营私营企业等,采用校企合作、院企合作、室企合作等各种形式的合作,进行合作办学、技术开发、联合培养、人员交流、基地共建、课程开发等。

六是双定生模式,其特点是“招生即能就业”,“完全‘以销定产’”,“培养需要结合”,“‘出口’决定‘进口’”,“实行人性管理”。

七是工学结合,校企双向介入模式,即通过学校和合作企业的双向介入,把学生在校的理论学习、基本训练与在企业实际工作经历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的模式。

八是结合地方经济全面合作模式,即紧紧把住了与地方经济紧密结合这条线的模式。

企业为主的合作办学模式,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在办学中资金投入和资质整合投入的积极性,办学过程中能够从社会需要、市场需要、群众需要的出发点考虑的模式。

2.2按照合作的深度,有人把校企合作分为三个层面的模式:

一是浅层次合作模式。

学校专业方向按企业所需确定,并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建立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和实习指导委员会。

聘请行业(企业)的专家、高级技师等为指导委员会成员,与企业签订专业实习协议,逐步形成产学合作体。

二是中层次合作模式。

学校为企业提供咨询、培训等服务,建立横向联合体,成立董事会,形成多元投资主体。

争取国内外的企业家、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参加董事会,争取社会各相关行业、企事业以董事单位的身份支持学校发展,并建立由知名专家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切实可行的专业教学计划,按岗位群的分类,确定专业能力结构和非专业能力素质的群体要求,根据企业的需要进行人才培养。

三是深层次合作模式。

企业与学校相互渗透,学校针对企业的发展需要设定科研攻关和经济研究方向,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工艺技能、物化产品和经营决策,提高整体效益。

企业也主动向学校投资,建立利益共享关系,真正实现“教学—科研一开发”三位一体。

学校在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各种技术、营销、管理、咨询服务的过程中可获得相关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和需求的第一手资料,为课堂教学提供案例,使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

我国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模式,从其形式上讲,至今还是处于浅层次的初级阶段和刚刚开始的中层次的起步阶段,其合作深度与深层次的高级阶段相距还甚远。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技能型和实用型人才,既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有较强的操作技能,还要符合用人单位的需要。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通过实习实训虽然可以获得一定的操作技能,但那仅仅是一种静态的操作规程,是一些分散的实习课题,与工厂的实际工作环境不可能完全相同,与实际生产产品的要求还相差甚远,加之学校的设备条件和原材料有限,不可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达到一种娴熟的程度。

因此,我系通过几年与企业合作的实践,探索出几种适合我校生存和发展的校企合作模式。

3、校企合作的探索和展望

3.1机电工程系近两年校外实习基地发展迅速

我系通过几年与企业合作的实践,分别与南京创维电器科技有限公司、陕西群力电工有限责任公司、南京南方天合底盘系有限公司、海信容声(扬州)冰箱有限公司、中达电子(江苏)有限公司统有限公司、商洛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陕西建工集团第五建筑有限公司等三十余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

我系08级、09级机电一体化、汽车检测与维修、建筑工程管理等专业的300余名学生分别赴南京、扬州、宝鸡等地区顶岗实习,迈出了我院工科类专业校企合作坚实的一步。

3.2对我系校合作的评价

3.2.1.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实现经济腾飞、摆脱招生困难、提高教学质量、提升综合办学能力最有效的途径。

两年多来我院校企合作走过了三个阶段:

一是在困难中艰难迈步。

2010年11月份,我院首届机电类的学生即将毕业,200多名工科专业学生就要实习。

而这时我院还没有一个工科类实习基地,没有与一个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这时学院主动出击,派员到南京、苏州、上海、浙江等“长三角”地区进行了参观和考察。

先后与是南京创维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港资)、南京长安汽车制造厂、南京喜之郎食品有限公司、中美合资世界500强企业南方天合汽车底盘有限公司、创造两个世界第一的台资企业中达电子(江苏)有限公司、台资企业瑞仪光电公司、国营企业上海电气上海交大泰阳绿色能源有限公司、国营企业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国营企业浙江祯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十几家企业进行了校企合作方面的洽谈。

12月份有六家企业来到我院正式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和召开人才招聘会,我系工科类专业学生顺利通过了笔试和面试考核,全部进入了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二是在实践中迅速扩大。

经过进一年的努力,我们的校企合作企业单位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单一模式到多个模式的快速发展阶段,现在签校企合作协议的企业共有30多家,企业类型发展到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合资企业、外资企业、台资企业等大型企业。

三是在改革中巩固发展。

过去,学生进入生产实践阶段由实训到实习,再由实习到顶岗实习,08级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了8个月时间。

2011年已经发展到了“2+1”模式的顶岗实习。

在此期间,我们对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进度等都要进行调整和改革。

3.2.2.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实施,可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独立处事能力、社交沟通能力,提高学生操作能力。

我院学生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通过在企业实习后,95%的学生能够胜任加工业务的操作,且产品合格率达98%以上,在社会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08级学生在创维集团近一年的实习后,有20多名学生成为企业的生产骨干,12名学生被评为“优秀员工”。

3.2.3.校企合作有利于学校的课程改革,有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使教师在指导学生生产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

能及时有效科学地把握市场人才需求,提高学校的市场适应能力。

3.2.4.校企合作能降低企业的培训成本。

企业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功能,借助学校的师资、场地等软硬件资源,学校和企业一起形成了一个有组织、有系统的培训、生产链,从而减少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效益。

3.2.5.校企合作的开展,能够较好地提高校企双方的社会知名度,融合双方的文化,更好地利用双方的资源,达到相互学习、相互沟通、相互促进,实现校企双赢的目的。

3.2.6校企合作出现“一热一冷”的现象。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院的校企合作在社会上有了一定的影响。

在省外,一些大型企业主动与我们联系,表示愿意与我院建立校企合作关系。

经过筛选,我们与跟海信集团、大众集团、TCL集团BYD集团公司建立校企合作关系,我们不愁没有企业合作,愁的是我们没有足够多的学生,我们的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率为百分之百。

即在省外,校企合作呈现“热”的局面。

而在省内,则出现学院主动而单企业被动的“冷”的现象。

3.2.7合作层次不高。

我系与企业的合作刚刚开始,学校在企业建立顶岗实习基地,派专业教师与顶岗实习生一块到企业生产锻炼,聘请行业(企业)的专家、高级技师来学院报告等,属于浅层次合作模式。

3.3下一步校企合作的发展目标和努力的方向

3.3.1.继续巩固校企合作在省外上升的良好局面,进一步提高合作深度和层次。

3.3.2服务地方区域经济,与当地企业合作。

3.3.3将校企合作扩大到发展前景广阔的企业,与绿色能源企业合作。

企业培训。

随着地方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企业中越来越多的在职职工对提高专业技术能力和文化层次的愿望不断提高。

由于学校在本地区的影响力不断提升,目前有商丹工业园区多家企业正在就职工培训之事与系部进行交流、洽谈。

3.3.4.来料加工。

目前我们与比亚迪等企业进一步加强合作联系,争取承接企业部分零件加工业务,给学生创造一个实际生产加工的操作的机会,同时使学院工业中心设备得到充分利用。

3.3.5.学院直接开办生产企业实体。

我们希望与企业共同深层次合作,有了技术和资金的积累以后,学院建立自己的校办企业。

3.3.6.企业赞助设备展示。

在学院的知名度和专业内涵建设的较高阶段,企业为了自己的产品宣传会主动把设备放到学院展示,供学院免费试用。

4、校企合作存在问题。

自我国高职教育20世纪80年代迅速发展以来,从理论到实践,从中央到地方,普遍重视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模式的建立和创新。

我们看到,几乎每种职业教育杂志的每一期都会出现几篇有关校企合作的论文;几乎每年各地级、省部级到中央国家级的科研都有校企合作的课题研究;而且,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也表达了要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强力推进高职教育与经济社会实现更加融合的急迫意志,为此“从2002年10月起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这一个专题连续数次召开全国性的大规模、高规格会议,并且教育部长每次都莅会发表重要讲话”等等。

为什么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会成为一个如此热的热点?

笔者认为,一方面因为校企合作模式确实是保障高职教育质量和特色的核心关键,另一方面因为目前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中从实践观念到实践行动都存在着重大问题,主要是政府缺乏有力的财政和政策支持,企业行为短期,学校偏重利益,没有形成长远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校企合作机制等,具体如下:

4.1观念问题。

(1)无论从政府、行业(企业),还是学校本身,对“校企合作”的客观性、必然性、必要性的理论认识和实践观念,都还处于“叶公好龙”阶段。

(2)很多企业缺乏成熟的合作教育的思想,大多数企业只是选择人才,而不参与或很少参与人才的培养;部分企业出于自身经济利益和生产实践等因素的考虑,在出现企业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企业本身利益和社会利益矛盾冲突时,把培训教育学生视为额外负担。

(3)学校行政人员存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形成了校企合作的阻力,教师也因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而缺乏积极性。

4.2政策问题。

(1)虽然我国现在高度重视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开展了大规模的试点、试验。

但还没有建立权威、完整的校企合作的准则和指导手册,缺乏理论高度的分析和教育哲学层面的探索以及由此引出的高职校企合作制度、法律、法规的制订。

(2)国家还没有出台校企合作对企业的奖励机制,对校企合作中的企业利益保护不够。

(3)国家没有建立专门的校企合作的协调机构,没有负责设计、监督、考核和推行校企合作组织机构,很多项目难以获得企业主管单位、劳动部门、教育部门的充分协调。

(4)学校体制改革滞后,弹性学制没有建立和完善,制约了校企合作的前景。

4.3运行问题。

(1)对校企合作缺乏整体推进,没有从系统的观点、通盘考虑、统筹运作,使企业运行与办学诸要素之间有机结合、相互作用,构成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最优化地实现办学目标和预期效果。

(2)微观的运行制度不够成熟和完善,特别是当与学校现行制度发生冲撞时,显得无能为力。

(3)效果上普遍属于浅层次的校企合作模式,深度不够,特别是欠缺技术开发方面的合作。

在目前已形成的校企合作中,大多是学校为求生存、求发展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而主动向企业界寻求合作伙伴,主动来寻求与学校合作办学的企业少而又少,多数企业给予学校的资助,亦都停留在教学设备捐助、实习基地提供、员工培训等的合作。

这种合作,离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目标——建立起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的良性循环机制,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将高职教育资源的势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实现办学的整体效益相差甚远。

根据我院当前校企合作的实践来看,则呈现与别的学院不同特点是:

由于08级学生在南京创维和南京天河及宝鸡群力集团顶岗实习,我院毕业生良好的表现得到了合作企业的好评,也获得了社会的认可。

(4)学校运做机制和企业运做机制、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存在较大差异,还没有真正融合,使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以及受教育者从“学生、学员、职业人到社会人”的角色转化,受到一定的制约。

(5)运行的形式上大都限于建立“校内工业中心”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校企合作。

目前,在我国的高职教育中,涉及到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形式大致有认识性实习、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

在认识性实习中,只是对企业教育环境、大多是各个院校建立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初步的观察;在生产实习中,主要目标是完成教学计划中规定的教学内容,以验证相应的理论教学内容和书本知识为主,以专业实习为主,学生大多数时候是像“影子”一样跟在生产人员后面进行观察,实习时间较短,一般为4—6周,学生也经常只被当作单纯的教育对象,不能真正参与实际的生产性工作,也因此没有报酬,大多数是部分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还有部分在“校内工业中心”进行;在顶岗实习中,其主要目标则具有更加深刻的内涵和更加扩展的外延,它不仅是要通过实践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以巩固,通过实际工作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培养,而且是要通过顶岗工作实践使学生的自身素质获得全面提高,其根本的特征是学生要顶岗从事实际工作,要以一个职业人的身份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用人单位实际岗位的工作,其时间较长,包含多个工作;其工作也有明确的要求和责任,不只是旁观者,要像企业的员工一样为企业创造实际价值,也可以因此,获得一定报酬。

5、对校企合作的几点反思

5.1专业和课程设置稳定性差。

校企合作很大程度上要根据企业要求设定专业和课程,只要合作企业的变更、发展等外在因素的变化,都将导致学校专业及课程设置的变更,使得专业和课程稳定性相对较弱,不利于专业建设的稳步发展。

5.2教学资源重组频繁。

在合作中要结合企业岗位性质,改变师资结构,场地布局等。

一旦合作项目更换,必然要调整培训内容、师资结构、场地布局等,造成教学资源重组频繁,给学校常规教学带来一定的冲击。

5.3合作层次不深、水平不高,企业追求最大利益。

目前的校企合作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的合作,运作程度偏低,大多是学校主动寻求合作企业,企业较被动,甚至有点“一厢情愿”的感觉。

校企合作是适合职业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新型办学模式,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必经之路,需要我们职教工作者不断的探索和努力、开拓和创新,才能使这项工作迈向深入。

参考文献:

[1]蔡建平,张立峰.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探索与思考[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0(55).

[2]李从峰.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发展[J].科学大众,2006(15).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