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句子解题技巧及训练.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5583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7.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句子解题技巧及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小学语文句子解题技巧及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小学语文句子解题技巧及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小学语文句子解题技巧及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小学语文句子解题技巧及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小学语文句子解题技巧及训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小学语文句子解题技巧及训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小学语文句子解题技巧及训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小学语文句子解题技巧及训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小学语文句子解题技巧及训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小学语文句子解题技巧及训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小学语文句子解题技巧及训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小学语文句子解题技巧及训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小学语文句子解题技巧及训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小学语文句子解题技巧及训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小学语文句子解题技巧及训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小学语文句子解题技巧及训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小学语文句子解题技巧及训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小学语文句子解题技巧及训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小学语文句子解题技巧及训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句子解题技巧及训练.docx

《小学语文句子解题技巧及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句子解题技巧及训练.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语文句子解题技巧及训练.docx

小学语文句子解题技巧及训练

小学语文句子解题技巧及训练

针对小学生在按要求写句子的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将这个课题归纳为六个方面:

一句式变换;

二仿写句子;

三修改病句;

四扩句和缩句;

五关联词语运用;

六连词成句。

关键词:

句子;关联词;扩句;缩句;修改病句

“字→词→句→段→篇”是语言文字训练的基本流程。

在这个流程中,句子训练处于字词和段篇训练之间。

它既是字词教学的“升华”,又是段篇教学的“起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句子训练是语言文字训练的一项基本功,是听、说、读、写的基础。

在句子训练中,按要求写句子,是小学语文高段中的重点与难点,下面我们就针对这个课题把它归纳为六个方面,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句式变换

(一)陈述句与把字句、被字句的变换陈述句与“被”、“把”字句所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但句式变了,使用的场合和效果也有差别。

例如:

一大滴松脂整个儿包住了苍蝇和蜘蛛。

(陈述句)一大滴松脂把苍蝇和蜘蛛整个儿包住了。

(把字句)苍蝇和蜘蛛被一大滴松脂整个儿包住了。

(被字句)

由上例可知,把字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被动句的主语是动作的被执行者。

变换的具体方法是:

找出陈述句中的两个称谓,(谁或什么)并确定它们之间的执行者与被执行者关系。

2、把字句:

要强调执行者,就将句中执行者(例:

一大滴松脂)调到句首做主语,后面再加上“把”字和被执行者,即成把字句。

3、被字句:

要强调被执行者,就将句中的被执行者(例:

苍蝇和蜘蛛)调到句首做主语,后面再加上“被”字和执行者,即成被字句。

(二)肯定句与否定句的变换

把肯定句改为否定句非常简单,直接在表示肯定的词语前加否定词即可。

如果说肯定句是数学中的正数,否定句是负数,那么双重否定句就是“负负相乘得正”,双重否定句不仅可以表达肯定的意思,而且,其肯定的语气较原来更加强①”、“非不”、“不能不”等。

例如:

许多国外的科学家都惊叹秦俑无与伦比的高超艺术。

(肯定句)许多国外的科学家都不得不惊叹秦俑无与伦比的高超艺术。

(双重否定句)

(三)陈述句与反问句的变换

陈述句就是把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平铺直叙的表达出来,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

而反问句则是通过反问的语气,把原来陈述的意思进一步强调。

虽然反问句是用疑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但其句子本身就包含着答案,是不需要回答的。

反问句的感情色彩比较强烈,朗读时语调较高。

例①”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不会望而却步。

(陈述句)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会望而却步吗?

(反问句)

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难道会望而却步吗?

(反问句)

②班长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我觉得好象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

(陈述句)

看着老班长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我怎能不觉得好象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呢?

(反问句)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

1、把陈述句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改成表示否定或肯定的词。

2、加上语气助词“呢”、“吗”。

3、将原句中的句号改为问号。

4、为了加强语气,一般都要加上“难道”、“怎么”等语气助词。

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其改法与陈述句改为反问句正相反,需要把反问句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改成否定或肯定的词,并去掉语气助词“呢”、“吗”等,再将问号改为句号。

反问句是我们小学阶段必需掌握的一个难点,也是一个重点,为了使人物形象鲜活生动,感情丰富饱满,合理使用反问句是其中的一个关键所在。

(四)直接叙述与间接叙述的变换把某个人的话直接描写出来,叫直接叙述,把某人说的话改为第三者的转述,叫间接转述。

①温总理对废墟中的孩子说:

“我是温家宝爷爷,你们一定要挺住,一定会得救的。

”(直接叙述)

温总理对废墟中的孩子说,他是温家宝爷爷,让孩子们一定要挺住,一定会得救的。

(间接叙述)②同伴焦急地对向导说:

“你得想想办法啊!

”(直接叙述)

同伴焦急地对向导说,要向导得想想办法。

(间接叙述)同伴焦急地要向导想想办法。

(间接叙述)

两种句式相比较,可以看出直接叙述和间接叙述所表达的内容完全相同。

只是用直接叙述的方式表达,更能彰现说话人当时的语感、情态,使人物形象更具体生动,用间接叙述的方式来写,虽然表达的意思相同,但只能是一种理性的表达,读来不带有任何的感情色彩。

一般的说来,直接叙述改间接叙述要注意三点变化:

1、标点变化。

要将表示直接叙述的冒号改为逗号。

2、人称变化。

要将直接叙述句中的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即“我”改为“他”“我们”改为“他们”)第二人称一般改为人名。

3、文字变化。

可以改动少量文字。

直接叙述改为间接叙述的原则:

第一,不改变原句的意思;第二,句子通顺,无语病。

如果想把说话人的语气、感情充分表达出来,写得有声有色,就用直接叙述;如果只需要表达说话的内容,就用间接叙述。

(五)修辞手法的变换。

所谓修辞,就是要使说的话或写的文章生动、有力,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在小学阶段最常见的修辞手法有: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和反问等。

六年级学生,对各种修辞手法的分辨掌握得比较好,但对修辞手法的转换,还存在一些问题,下面我们就针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例①雨一直下着。

(陈述句)

雨一直下着,欢快地唱着动听的歌。

(拟人句)雨像断了线的珍珠一样,下个不停。

(比喻句)②

朋友!

中国是生育我们的母亲。

你们觉得这位母亲可爱吗?

我想你们有和我一样的见解,都觉得这位母亲蛮可爱蛮可爱的。

(设问)(比喻)

比喻和夸张的区别:

比喻句中的被比喻物和比喻本身没有关系。

夸张句中被夸张的和本身有某些相同之处,或形状、或声音、或颜色等有相同的地方。

二、仿写句子

  仿写,就是将已有的生动优美、含义深刻的语段为例句,要求学生仿照已有的句子的句式、修辞方式、情感等,用指定的(也有不指定的)词语或造出新的独立的句子来。

例幸福是什么?

救灾战士说:

“幸福就是从废墟中救出劫后余生的人们。

”幸福是什么?

医生说:

“幸福就是看见病人康复后的笑容。

幸福是什么?

老师说:

“幸福就是在孩子们纯洁的心灵播种知识的种子。

”幸福是什么?

我说:

“幸福就是和小伙伴们在蓝天碧海间任意遨游。

”仿写的基本要求:

1、内容要协调一致

仿句和例句的内容要能够互相搭配,互相衔接;感情色彩、正反对立关系、富有哲理性和启迪性等方面要匹配。

但要特别注意的是,仿句与例句不能雷同,二者的内容要做到: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要有创新。

2、句式要统一

句式,即句子的结构形式。

句式要统一,是指仿句与例句的结构要一致。

但要注意用词不能重复。

除了明显的共用词语以外,仿句的用词尽可能不与例句重复,避免语意雷同。

3、修辞要相同修辞要相同。

是指仿句和例句所用的修辞方法要基本相同。

仿写前要仔细审视,看例句用了哪种或哪几种修辞方法。

三、修改病句

所谓病句,是指那些语言表达有毛病的句子,即不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规则,或违反客观事理的句子。

修改病句是为了进一步练习把话说完整,把词语用得准确,把意思说得明白合理,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是小学语言基本功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病句种类1、成分残缺2、用词不当3、搭配不当4、词序混乱5、重复累赘6、前后矛盾7、指代不明8、归类不当

对于其它病句的种类,学生基本能够掌握,但是对于词序混乱,学生把握的力度不够。

例①在全国人民的努力下,摆脱了贫穷与落后。

(成分残缺)

改为:

在全国人民的努力下,中国摆脱了贫穷与落后。

②二王庙的修建就是为了纪念李冰父子而建成的。

(重复累赘)

改为:

二王庙就是为了纪念李冰父子而建成的。

二王庙的修建就是为了纪念李冰父子。

首先读懂句子,弄清要表达的意思,从例句中可看出,其主要意思是:

全班同学的语文成绩提高了,其次,找出什么毛病影响了这句话意思的表达,从病句中可以看出“普遍”只能与“提高”相搭配,而不能与“成绩”相搭配,所以,属于词序混乱,应将“普遍”放在“提高”前。

(二)修改病句的基本原则把握句意,修改得要少,改动得要巧,尽可能保住原句的意思。

务求全句改得妥帖,避免以错改错。

1、有针对性。

简单地说,就是什么地方有毛病,就改什么地方;是什么样的毛病,就用相应方法来改。

所以对各种病句的类型一定要心中有数,针对造成语病的原因进行修改。

2、保持句子的原意。

改正病句时,应尽量分析并把握它所要表达的原意;在尽量保持原意的前提下,将错误的地方加以造当的修改、调整。

切忌违背原意,另起炉灶,按自己个人的意志另选一个句子去代替原句,或者添枝加叶来雕饰句子。

3、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修改。

每一个病句,可以有多种不同的修改方法。

至于用哪一种方法来修改更加合适,这就要看病句本身的语病类型,看表达的需要,看具体的语境。

4、改动最少。

能够用调整语序的方法来修改就尽量不要增删词语,改一处可以解决问题就决不改两处,修改病句要注意句意的简洁,尽量保持句式或陈述者对象一致。

(三)修改病句的方法1、首先要读懂句子;2、然后在原句上查找,是什么毛病影响了句子的意思表达;3、按照句子的意思“对症下药”的修改:

  增(成分残缺的)删(多余的)  换(用词不当)简(修改应简要)  调(不搭配、不照应的)四、扩句和缩句

(一)扩句就是给句子添枝加叶,即把只有基本意思、表达简单的句子进行扩充,给其添加一些修饰、限制的词语,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具体、更生动、更形象。

扩句的基本步骤:

要先找出句子的主干词语,在句子的主干词语前填加合适的修饰、限制词语。

还可以抓住句子的主干词语,自己提一些问题,如果回答了提出的问题,也就是在进行扩句。

例①老班长钓鱼。

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的老班长在草地的水塘边专心致志地钓鱼。

(扩句)

(分析)这句话的意思表达不具体。

如果加上修饰限制的成份就会完整地表达清楚了。

方法:

先提出问题,什么样的老班长?

在什么地方?

怎样地钓鱼?

然后填上适当的词语,这就是扩句的过程。

②我看着这一幕。

瘦小的我呆呆地看着这感人的一幕。

(扩句)扩句的注意事项:

1、扩句不能另加主干,如:

主语“我”不能变成“我们”或“我和某某”。

2、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和句型。

3、增添的词语要和原句中的词语搭配恰当。

(二)缩句就是给句子去掉枝叶,即把一个表达具体、生动的句子去掉修饰和限制的词语,保持句子最基本的成分。

缩句的基本步骤:

1、先把句子分成“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两部分。

2、找每部分的主干词语。

3、找到“的、地、得”,去除“的、地”以及前面的词语,去除“得”以及后面的词语。

4、最后去掉修饰、限制词语,把主干词语连接成完整的句子。

例①

我时常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思念着我的启 蒙 老师们。

我思念着启 蒙 老师们。

(缩句)

分析:

根据缩句的步骤,自己可以先把句子分成“谁”、“干什么”,然后找每部分的主干词语,去掉修饰成份,再把主干词语连起来。

都江堰是两千多年以前李冰父子在岷江中修建的一条大堤。

都江堰是大堤。

(缩句)③我和同伴们低垂着头,在沙滩上慢慢前进。

我和同伴们前进。

(缩句)

④这位“当代神农氏”培育出来的杂交水稻是中国继指南针、火药、造纸、活字印刷之后,对人类做出的“第五大贡献”。

杂交水稻是“第五大贡献”。

(缩句)

缩句的注意事项:

1、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句子要完整,句型不变。

2、去掉修饰和限制的词语时要一次去完。

3、否定句中的否定词要保留,疑问句中表示疑问的词语要保留,缩句后的句子不能保留“的、地、得”,但可以保留“着、了、过”。

4、句子中的专用词不能去掉。

如:

“启 蒙 老师们”,“第五大贡献”等。

五、关联词语运用

(一)关联词语在句子的表达中起关联的作用,它使前后意思联系更加密切,层次更清楚明了,表达更有逻辑性。

在小学阶段,我们主要认识和学会使用以下几种关系的关联词语。

1、并列关系常见的关联词:

既……也(又);又……又;一方面……一方面;一边……一边;不是……而是;是…不是。

2、递进关系

常见的关联词:

不但……而且;不仅……也;不但不(不仅不)……反而(反倒)。

3、选择关系

常见的关联词:

或者(或是)……或者(或是);是……还是;要么……要么;与其……不如;宁可(宁肯)……也不。

4、转折关系

常见的关联词:

虽然(虽、尽管)……但是(可是、却)。

5、因果关系常见的关联词:

因为……所以;由于;因为;因此;所以;之所以……是因为。

6、假设关系常见的关联词:

如果(假如、假话、假若、要是、倘若)……就(那么、那、那就);即使(就是、就算、哪怕、纵然)……也(还、总、仍然)。

7、条件关系常见的关联词:

只有……才;除非……才;只要……就;无论(不论、不管、任凭)……都(总、还、也)

(二)考试时常见的题型有:

1、选择关联词语填空。

虽然……但是……即使……也……不但……还……只有……才……例①

我们不但要学好课内的学习内容,还要多读课外书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我遇到过许多学者,虽然他们庄严而高贵,似乎无所不知,但是他们教给我的远远不及那位小学老师。

③即使困难再大,我们也要按时完成。

分析:

先要读懂每个句子意思,看它属于哪种关系,然后在括号里填上这种关系的关联词语,意思不变。

如例句①是递进关系,应填(不但……还……);例句②是转折关系,应填(虽然……但是……)。

例句③是假设关系,应填(即使……也……)。

2、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下面每组中的两句话合并为一句话。

例①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

鲁迅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鲁迅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递进关系)②我常常去探望青鸟的巢。

我从来不偷鸟蛋,不毁坏鸟窝。

我虽然常常去探望青鸟的巢,但是从来不偷鸟蛋,不毁坏鸟窝。

(转折关系)

分析:

先要读懂每个句子意思,看它属于哪种关系,然后在适当的位置加上这种关系的关联词语,加的时候把第一句后面的句号改为逗号,把后面一句话的人称代去掉,结尾打句号,改后句子的意思不变。

3、把一句话,用不同关系的关联词语写出来。

例你爱学生,他们也爱你。

你如果爱学生,他们就爱你。

(假设关系)

因为你爱学生,所以他们也爱你。

(因果关系)只要你爱学生,他们就会爱你。

(条件关系)

分析:

先读懂句子意思,然后在句中加上不同关系的关联词语,注意改后语句要通顺,意思基本不变。

(三)关联词语注意事项:

1、关联词语一般都对出现,只有少数单独使用。

(如“可是”、“而”、“因此”等)2、关联词语大都有一定的搭配习惯,不能任意组合。

3、关联词语起连接作用,可以把两句话并为一句。

六、连词成句所谓“连词成句”就是将杂乱无章的词语排列成通顺的一句话。

连词成句的方法:

先通读词语,并分析词性,连词成句,最后检查句子。

例①闪过时间叹息影子的里在时间在叹息的影子里闪过。

(连词成句)

②直笑我看着小妹姐姐和我看着小妹和姐姐直笑。

(连词成句)小妹和姐姐看着我直笑。

(连词成句)我和小妹看着姐姐直笑。

(连词成句)

姐姐看着我和小妹直笑。

(连词成句)③我家在市图书馆附近。

市图书馆在我家附近。

(改变词序)连词成句注意事项:

1、读懂词的意思,不能增减词语。

2、语句通顺,结构完整,句末打标点符号。

3、将词语放在不同的位置,可表达不同的意思,如例句②。

4、改变词序时,句子的意思不能变,如例句③。

总之,对于小学高段的学生来说,学会按要求写句子,是正确理解句子,读懂文章的基础。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曾说过:

“学习是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主要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

因此学生应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激发起对句式变换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正确理解句子,并为以后写好文章打下基础。

小学语文句式专项训练题

他要去补习。

(双重否定句)

你明天难道不来上学吗?

(反问改陈述)

他要去看书。

(双重否定句)

陈述句:

你吃过饭了

反问句:

难道你没吃过饭?

设问句:

你吃过饭了吗?

一定吃过了.

疑问句:

你吃过饭了吗?

被字句:

饭被你吃了.

把字句:

你把饭吃了.

否定句:

你没吃饭.

1.我们遵守纪律。

改为双重否定句:

改为反问句:

2.几场春雨后,娇嫩的笋芽长了出来。

改为比喻句:

几场春雨过后,娇嫩的笋芽儿像刚出生的小鸡一样露出了头。

改为拟人句:

几场春雨过后,娇嫩的笋芽儿伸了个懒腰,从地里钻了出来。

你难道没看比赛吗?

(反问改陈述)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练习题

一、按要求写句子。

  1、把“把”字句改成“被”字句。

  疲劳和干渴,把它们折磨得有气无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被”字句改成“把”字句。

  我的错误马上被朋友们纠正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变词序,意思保持不变。

  出金华城大约5公里到罗甸。

________________。

  雨从早到晚哗哗哗哗地下个不停。

______________。

  4、改变词序,改变句意。

  那些来南京的客人都很热情。

________________。

  这几道题你全没有做对。

__________________。

  5、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

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__________________。

  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把直接引语改成间接引语。

  周瑜长叹一声,说:

“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姆握着珊迪的手说:

“我会永远照顾你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张林告诉我:

“要是星期日下雨,我们就不去看电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把间接引语改成直接引语。

  妈妈严肃地对我说,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我一定要认真复习,不要辜负老师和她对我的一片期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照样子写句子。

1、例:

李老师推开门走进教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

夜空的繁星,仿佛碧波上撒满的宝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例: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例:

敌人使用了燃烧弹,邱少云的周围成了一片火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例:

天空的星星快活地眨着眼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些信件和报纸给千家万户带来了希望、欢乐和温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按要求写句。

1、欣欣向荣

①用来形容花草树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来比喻事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骄傲

①用来表示褒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来表示贬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成了

写成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空中的小星星

写成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好像

写成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成不是比喻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妈妈对我说:

“我上班去了,你中午在家自己温习功课。

(改成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块地里的菜秧是我种下的。

①(改成反问句)③(改成否定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

(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这活泼的小孩是我的好朋友。

(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齐这船舷的菜叶和垃圾填没了这只船和那只船之间的空隙。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一大滴松脂滴下来,正好包住了一个苍蝇可一个蜘蛛。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我们祖国的崇山峻岭蕴藏着丰富的煤和石油。

(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我不小心把陈明的飞机模型摔坏了。

(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曹操被周瑜的军队大得丢盔弃甲,狼狈逃窜。

(改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队员们遵守团中央的号召,积极开展“学习赖宁”的活动。

(在原句上修改)

16.这些北京来的客人水平非常高。

(改变词序,改变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我家在市图书管附近住。

(改变词序,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把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大家都能办到的事,难道我就不能办到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雷锋精神怎么会过时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知识是无止境的,我们有什么理由骄傲自满,故步自封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把下面的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1、这个真实的故事使我深受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不能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殷切希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