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56022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0.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docx

《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docx

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

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

共案

个案

第1课追寻文明的足迹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通过书中图片的欣赏,让学生了解历史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感受另一种凄惨的美,古风古韵的美。

2.技能目标:

通过资料的收集,让学生更加珍惜历史遗留给我们的巨大的财富—历史建筑。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们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资料的收集了解文化遗产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地球上有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这是前人留给全人类的财富,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它们,了解它们,感受历史带给我们的震撼。

板书课题:

追寻文明的足迹

二、新授

教师播放课件《古代文明异国风光》

1.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对刚才电脑播放的哪些图片有的了解,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前收集的资料点击电脑上的图片为同学们做解释。

2.你还收集到了哪些图片资料展示给大家看一看!

3.除了课件中提到的历史文化遗产,你还知道哪些?

有图片吗?

展示一下!

同学们收集到的资料很全面,通过这些图片资料,我们可以感受到历史留给我们一笔不小的财富,同时我们通过它们也能看到过去的历史中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

4.我们今天看到的是存在于现实的,那么还有很多已经遗失的古迹,它已成为了一个迹,比如巴特农神殿,在公元1687年被威尼斯军队炮轰致毁;还有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它是人们梦想中的花园,但它是否真正的存在,人们仍无法寻得根源;还有罗德港巨人雕像,摩梭拉斯陵墓,都因为年代的久远无从考证。

5.为了保护历史留给我们的遗产,我们应该为它做些什么呢?

如果你以一个旅游者的身份到此贵地,你会如何做才能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呢?

三、课外拓展

其实我们就近来看,在我们中国就有很多的文明古迹,九寨沟,故宫,苏杭二州,还有很多很多,我们要更好的保护它们,让他们继续存留下去,把它留给未来。

四、小结。

教学反思:

 

第2课探访自然的奇观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通过图片、文字、影像等方式来了解外国的一些宝贵的自然遗产。

  

2.技能目标:

能够以语言交流的方式来说说自己对自然奇观的感想。

  

3.情感目标:

为大自然的神奇而感到骄傲,激发学生珍视、保护世界自然遗产的感情。

  

教学重点:

了解外国的一些自然奇观的特点。

  

教学难点:

感受自然奇观的美丽,能从审美角度去评价自然遗产。

  

教学准备:

教师:

课件、图片、资料。

  

学生:

搜集世界自然遗产的图片、资料,画笔,大白纸。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

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很多神奇的自然景观以它们多姿多彩的风貌装点着我们的世界。

它们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宝贵遗产,下面,我们来一起领略世界上最为奇特的自然奇观。

  

2.出示课题:

探访自然的奇观。

  

设计意图:

开门见山,让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并引发其内心对世界自然遗产的思考。

  

二、新课。

  

(一)媒体出示世界十大奇观照片及资料让学生欣赏。

  

1.闪电奇观6月12日早晨,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塔尔萨市上空出现的闪电奇观。

  

2.拉萨日晕7月9日下午3时左右,拉萨出现日晕奇观:

一个内红外紫的光环环绕着太阳,在万里晴空下显得格外夺目。

据西藏气象局的专家介绍,这一现象称为“日晕”,因为天空中出现了由冰晶构成的卷层云,阳光透过这些云层产生折射后,便分解成红、黄、绿、紫等多种颜色。

这是一种正常的光学现象。

  

3.海天一线9月3日,一道闪电划过美国加州索诺玛郡的亚历山大谷上方的天空,远处沿海的地方水雾迷蒙。

  

4.火山喷发11月22日,距离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70公里的波波卡特佩特火山喷发出烟尘。

此火山当天喷发了三次。

  

5.美丽极光

由于“太阳风暴”袭击地球,在芬兰南部的海文卡城出现了清晰可见的美丽极光。

  

6.大堡珊瑚12月3日,澳大利亚政府公布计划,使大堡礁海域为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保护区,是世界七大自然景观之一,也是澳大利亚人最引以为自豪的天然景观。

又称为“透明清澈的海中野生王国”。

  

大堡礁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昆士兰省对开,是一处延绵2000公里的地段,它纵贯蜿蜒于澳大利亚东海岸,全长2011公里,最宽处161公里。

南端最远离海岸241公里,北端离海岸仅16公里。

在落潮时,部分的珊瑚礁露出水面形成珊瑚岛。

这里景色迷人、险峻莫测,水流异常复杂,生存着400余种不同类型的珊瑚礁,其中有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鱼类1500种,软体动物达4000余种,聚集的鸟类242种,有着得天独厚的科学研究条件,这里还是某些濒临灭绝的动物物种(如人鱼和巨型绿龟)的栖息地。

  

7.巨浪杰作9月4日,在澳大利亚悉尼著名的邦迪海滩,被巨浪冲上岸的泥沙在沙滩上呈现出一幅奇妙的景象。

由于在当地的海岸出现高达五米的巨浪,当局已经提醒观众注意海边的安全。

  

8.冰雪九寨

这是冬季的长海,瑞雪使宽阔的湖面结成了厚厚的冰面,远远望去,呈现一片灿烂的银白色。

在多数游客看来,四川著名的世界自然遗产地——九寨沟,只有夏、秋两季才是观景最佳时节。

但在去冬今春,观赏银装素裹的冰雪九寨已成为四川旅游新热潮。

  

9.雨后飞虹7月7日傍晚时分,一场暴雨过后,宁波江东方向灵桥至琴桥之间的天空中惊现一道横跨南北的美丽“虹桥”,持续时间长达10分钟,十分壮观奇异。

  

10.扎达土林

6月的藏西南,艳阳高悬,苍凉壮阔。

在经过长途颠簸之后,在终于翻越了冈底斯山余脉站在阿伊拉山顶的时候,你会立即被眼前造化神工、壮阔辉煌的自然奇观震得目瞪口呆,那就是举世无双的扎达土林。

  

三、小组交流研究:

  

1.除了刚刚欣赏的世界十大奇观,你还见过哪些世界自然遗产?

  

教师课件演示课本中的精彩图片,并分别对这些奇观做简要的介绍。

  例如:

  

“巨人之路”海岸:

在英国北爱尔兰的安特里姆平原边缘的岬角,沿着海岸的悬崖的山脚下,大约有3.7万多根六边形或五边形、四边形的石柱组成的贾恩茨考斯韦角从大海中伸出来,从峭壁伸至海面,数千年如一日的屹立在大海之滨。

2.自然奇观美在哪里?

  

师生一起将这些奇观从美术的角度进行概括,  

如:

越冬鸟群生态之美  

莫雷诺冰川惊险之美  

萨加玛塔峰磅礴之美  

维多利亚瀑布壮阔之美  

板书:

色彩奇美  形态壮美

令人惊叹  生态优美  

四、学生实践, 教师巡视辅导。

要求:

画一幅你最喜欢的一种自然奇观,在作业背面写下自己的感想。

  

学生绘画,并在绘画的过程中认真思考自己的感想。

    

五、小结,布置下节课准备材料。

  

教学反思:

 

第3课我的书包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通过细致的观察自己的书包,发现自己书包除了背书以外还是否有其它的功能。

  

2.技能目标:

和自己的旧书包进行对比,设计一款多功能的书包。

  

3.情感目标:

养成关注身边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

了解书包每个部分的作用。

教学难点:

自己设计一款多功能书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书包是我们上学的时候必不要少的工具之一,现在的书包不仅实用,而且非常的美观,学生背着自己的喜欢的书包,就仿佛象平时穿衣穿裤一样必不可少,它可以说是我们的贴身伙伴,那你们对它的了解有多少呢?

二、讲授新课:

1.同学们,现在将我们的书包拿出来,摆在桌子上,我们细细的观察一下,书包中每个部分都有什么样的作用。

大兜——小兜——侧兜——里面格层

背带——提手

2.还是哪些特殊的设计?

3.我们仔细观察一下,你的书包为什么这样设计。

4.小组讨论:

你觉得书中的哪一个部分设计的不合理,你想怎么样进行改进呢?

5.你还想增加什么功能?

三、学生制作

1.展你的丰富的想像力,设计一个即实用,又完美,而且带多高科技多功能的书包。

把它打造一个完全智能化的书包。

2.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大胆作画。

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

3.教师巡视、指导。

四、学生作品展示: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并做以汇报,说说你的书包先进在哪里,都具备了哪些高科技的功能。

选出几位制作出色的同学。

五、教师小结:

看到同学们设计了多种多样奇异的书包,老师有了一种想法,就是希望同学们有一个不用背着沉甸甸的书包去上学,天天回到家里打开书包一学就到深夜,老师非常心疼你们,我希望设计一款智能书包,当你把书放进书包的同时,书本上的知识就像电脑一样贮存在你的脑袋中,而且当你背上书包的时候,感觉不到书的重量,这样能使你们的负担减轻。

但希望是希望,我们能不能凭借幻想生活,我们还得为现实的生活打拼着。

教学反思:

 

第4课画故事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了解用中国画形式进行故事情景描绘的基本步骤与多种方法。

2.技能目标:

能在作品中表现故事情节,突出主要形象的动作与表情。

3.情感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画故事情景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

 角色造型、场景设计、构思构图的表现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从小到现在看了、听了很多优秀的经典故事,现在我请大家来欣赏一段故事。

你知道这个故事吗?

如果知道请你介绍给大家。

播放影片《闹天宫》

看了这璺影片后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个情节?

打开书第8页,欣赏刘继卣的《闹天宫》

(1) 这幅连环画是用什么艺术手法表现的?

(2) 这是刚才动画片中的哪个情节?

作者是如何表现主题的?

 

 二、 讲授新知介绍画家刘继卣

介绍画家刘继卣的代表作《闹天宫》《武松打虎》

三、 分组探究用讲故事的方法分析画面

游戏:

比比看。

分小组欣赏刘继卣先生《武松打虎》作品。

A给画面命题

B画面是如何表现故事中的人物和场景的?

各有什么特点?

C画面是如何巧妙处理构图的?

D如果你画这个情节,你想怎样设计?

怎么才能紧扣主题?

四、 学生练习复习用笔和用墨的方法,尝试用色墨直接点写的方法,或用线条大胆进行勾勒后调色的方法,进行造型与表现。

提问:

有没有好的方法用在场景设计上?

五、 分析学生作业

A你最喜欢哪张作品?

作者是如何体现主题、突出人物特点的?

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有什么不足的地方?

B你能用你的语言讲讲画面表现了一个什么情节?

C你能不能自编一个小故事说给大家听?

D注意事项

六、 小结。

小组研究,师生互动

七、 学生实践:

尝试有中国画的形式大胆地表现自己最喜欢的故事情节,也可以编一个故事进行创作。

八、 展示作品,交流评价 

教学反思:

 

第5课装饰画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装饰画的特点,感悟装饰画带给人的美感。

2.技能目标:

通过学习,能用富于变化的线条创作一幅装饰画。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

  装饰画的特点及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表现出装饰画的特点。

教具准备:

 高丽纸、图画纸或刮画纸,水粉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几幅用石膏版制作的线条比较丰富的装饰画作品,提问:

你喜欢这些作品吗?

为什么?

二、讲授新课:

1.提问:

你知道它是在什么上画的吗?

欣赏课本上的《乐园之梦》作品。

提问:

这幅画给你什么感受?

2.课件展示人物形象、鸟、植物,分析线条及形象特点。

3.出示课件,欣赏丁绍光的其他作品,分析哪些地方进行了夸张、变形、色彩有什么特点,表达了画家的什么感情。

4.欣赏《风》提问:

你喜欢这幅作品吗,为什么?

  小组探究。

5.提问:

这些作品中运用了哪些颜色对比?

给你什么感受?

分析课本第11页左边的学生作品,提问:

调色有什么特点?

6.老师示范一幅作品。

铅笔起稿、水粉着色。

三、布置作业,提出要求。

用富于变化的线条创作一幅风格别致的装饰画。

教师辅导:

辅导学生完成作业,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并给予指导和帮助。

重点:

构图、线条的组织以及颜色的设计.

四、展评作品,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并评价。

五、课后拓展:

出示部分用对比色画的小粉画,引导学生回家进一步实践。

教学反思:

 

第6课装饰色彩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知道装饰色彩在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的应用。

2.技能目标:

学习和掌握装饰色彩的用色方法。

3.情感目标:

了解色彩的写实性与装饰性的区别,在教学体验中感受装饰色彩的美感。

 教学重点:

了解民间艺术中装饰色彩的特点和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

装饰画的造型突出夸张变形,色彩对比强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水粉用具、学生优秀作业。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装饰画中的牛与自然界中的牛对比有什么不同?

二、讲授新课:

1.讲授装饰色彩。

装饰色彩是提取自然形象中的色彩,进行夸张和对比,色彩鲜艳,对比强烈,给人以质朴、真挚的感受。

民间的装饰色彩常用补色的对比关系如:

红与绿,橙与蓝,黄与紫

2.组织学生看书回答问题。

根据图中所表现的内容,分析作者是怎样运用装饰图案和装饰色彩的?

 

 3.播放教学课件。

观察分析。

十二生肖作品:

摄影作品、写生作品、装饰画、农民画等几种不同的表现方法。

问题:

对比作品,找出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4.教师演示:

展示并分析学生优秀作业。

三、运用装饰画色彩表现生肖形象:

讲解作业要求。

学习民间艺术装饰色彩并运用到绘画中,画一幅色彩鲜艳的生肖形象装饰画。

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作业。

四、展示评价:

展示作品,组织学生评价。

评价内容:

造型夸张变形,体现民间装饰色彩特点。

五、课后拓展:

课后收集一些装饰画。

教学反思:

 

第7课彩球的设计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学习插接彩球的创作、设计步骤和方法。

2.技能目标:

用多种纸张完成彩球的制作。

3.情感目标:

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教学重点:

了解彩球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插接规律。

教学难点:

做出新颖美观的彩球作品。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的出席情况和工具准备情况,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准备上课。

二、导入:

展示一组由正三角形、正三角形与正方形、正五边形、正五边形与正六边形组合的彩球作品。

提出问题:

说说这些彩球在基本形、外形、色彩、装饰上有哪些特点?

三、探究学习:

1.分析教材,研究设计步骤和方法。

引导学生看书,分析彩球插接规律,说一说彩球制作步骤。

2.挖掘创新潜力,引导学生结合教材作品,说说有哪些好的、新的创意。

四、学生实践活动,教师辅导:

布置活动任务:

分组分工合作,制作出彩球。

学生实践操作、练习。

教师巡回辅导,针对不同情况进行集体指导和个别指导。

五、作品展评:

1.学生自评、互评;

2.教师点评。

六、课后拓展:

观察其它彩球作品。

教学反思:

 

第8课奇思妙想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了解绘画中奇异组合的表现方法。

2.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相互交流、合作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绘画中奇思妙想的内涵。

教学难点:

如何将不同事物进行巧妙的重组。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的出席情况和工具准备情况,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准备上课。

二、导入:

提问:

看书中两幅作品《比利牛斯山之城》和《莫斯科的英国人》与以前见过的作品有何不同之处?

学生欣赏、思考、回答。

三、探究学习:

1.引导学生分析《莫斯科的英国人》。

提问:

作者用哪些物象组成了作品?

你觉得画面和谐吗?

学生观察、分析、回答。

2.引导学生将自己带的物品放在桌子上拼摆,组成有趣的造型。

小组同学讨论、评价。

四、学生实践活动,教师辅导:

布置活动任务:

利用线描的方法,把生活物象有趣组合。

学生实践操作、练习。

教师巡回辅导,针对不同情况进行集体指导和个别指导。

五、作品展评:

1.学生自评、互评;

2.教师点评。

六、课后拓展:

观察其它生活物象,并想象。

教学反思:

 

第9课添画人像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了解人物头像的基本结构和特征。

2.技能目标:

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欣赏和了解人物头像的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发散和想象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的出席情况和工具准备情况,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准备上课。

二、导入:

展示学生优秀作业,引出课题——《添画人像》,根据作品分析添画人像的方法。

三、探究学习:

1.引导学生欣赏书中18页、19页的图片,分析、讨论人物头像的表现方法。

2.讲解、演示添加人物头像的方法步骤。

学生观察,谈出感受。

四、学生实践活动,教师辅导:

布置活动任务:

交流并添画人像的另一半。

学生实践操作、练习。

教师巡回辅导,针对不同情况进行集体指导和个别指导。

五、作品展评:

1.学生自评、互评;

2.教师点评。

六、课后拓展:

收集自己的头像图片。

教学反思:

 

第10课用各种材料来制版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了解综合版画的艺术特色。

2.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学习综合版画的技能技巧。

教学难点:

材质与技法的选择与构思。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的出席情况和工具准备情况,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准备上课。

二、导入:

导言:

还记得版画吗?

你对于版画有哪些了解?

引导学生回忆旧知识:

版画的种类与技法。

三、探究学习:

1.引导学生分析画家的作品及学生作品。

小组讨论、分析:

①这些作品是用什么来制版的?

②运用了哪些综合材料和技法。

2.启发学生尝试探索新的制版方法和技法。

小组讨论、分析:

你发现了什么新奇有趣的制版材料?

四、学生实践活动,教师辅导:

布置活动任务:

用丰富的制版资源和灵活方法,制作综合版画。

学生实践操作、练习。

教师巡回辅导,针对不同情况进行集体指导和个别指导。

五、作品展评:

1.学生自评、互评;

2.教师点评。

六、课后拓展:

课后再探索用其它的技法或材料印制综合版画。

教学反思:

 

第11课装饰柱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通过认识柱子,了解各种柱的,使学生对柱子产生兴趣,进而研究柱子的形态,结构与柱子上的装饰。

  2.制作装饰柱,培养学生学生设计,制作及装饰技能。

  3.体会生活中的美,欣赏自己作品的美。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柱子相关知识,制作一个漂亮的装饰柱子。

  教学难点:

柱子的形状及装饰。

  教学准备:

  纸箱,纸卡,彩色笔,彩纸。

  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

检查用具准备

  二、导入

  1.教师黑板上画一个柱体,让学生回答,看到了什么!

与现实生活中联系,可以将柱体想象成什么?

回答:

柱子。

  2.教师将柱体添上几笔,画成一个亭子,然后让学生观察并回答,亭子的主体是靠柱子支撑。

(教师板书柱子作用之一:

承重、支撑)

  3.教师继续绘画,将亭子变成房子,反问学生,房子中有柱子吗?

(可以联想古代建筑)

  教师总结:

柱子是我们建筑中不可缺少的,它无论是在建筑物的里面还是在建筑物的外面,都有着承重支撑的作用。

但是露在建筑外面的柱子光秃秃的,不好看,那么古代时候的人就非常的聪明,他们对柱子进行了装饰,。

  出示课题:

装饰柱

  三、新授课

  1.他们是怎么样装饰的呢?

  学生回答:

雕刻,镂空,彩绘……

  2.这些资料是哪里得到的?

学生回答:

自己收集的。

  3.谁还收集到了资料,说一说。

从古到今,从国内到内外。

  4.今天我们也有一个任务,做一个现代的立体装饰柱,你们愿意吗?

  教师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

  5.欣赏书中的作品,根据书中学生的作品,想象一下自己想做什么样的柱子。

  

(1)根据自己的材料,讨论装饰柱的设计形式?

  

(2)你的装饰柱要表达什么样的主题?

  学生汇报:

戏剧脸谱立体纸塑手工折纸花纹装饰

  四、学生制作、教师巡视。

  教师对学生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并给予指导。

  五、展示学生作品

  小组队长介绍自己的作品

  六、教师对本课进行小结

课后反思:

 

第12课动画片的今昔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初步了解动画片的发展过程,知道动画片的形象是怎样动起来的?

2.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知道动画片的形象是怎样动起来的?

教学难点:

评述一部自己喜欢的动画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的出席情况和工具准备情况,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准备上课。

二、导入:

播放动画片《西游记》的主题歌,提问:

这是哪个动画片的主题歌?

说一说对这个动画片的认识。

三、探究学习:

1.引导学生说一说:

“你喜欢动画片《西游记》中的哪个人物?

为什么?

再说出《大闹天空》中的人物形象。

2.欣赏其它的动画片,分析各动画片中的各种角色,感受动画片的艺术美,研究制作方法。

四、学生实践活动,教师辅导:

布置活动任务:

制作一幅简单的六格动画。

学生实践操作、练习。

教师巡回辅导,针对不同情况进行集体指导和个别指导。

五、作品展评:

1.学生自评、互评;

2.教师点评。

六、课后拓展:

欣赏其它的动画片。

教学反思:

 

第13课拟人化的卡通

  教学目标

  通过表现拟人化的卡通形象,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夸张的创作手法增强卡通形象的感染力,增加艺术作品情趣的造型能力。

通过欣赏、设计等学习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及创造能力。

促进学生形成与发展健康的心理素质。

  教学重难点

  通过夸张、拟人化的创作手法创作出拟人化的卡通作品。

卡通形象的塑造与表现。

  教具准备

  关于卡通的图片、创作过程的资料等。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复备

  一、组织教学

  二、新授

  探究拟人化卡通的造型:

  组织学生把搜集下马看花图片及实物在各组交流。

  研究文具或其他用品的形状、功能。

  研究拟人化的卡通形象的色彩。

  师生交流资料。

  引导学生爱护自己的学习及生活用品。

  小组交流信息情况并观看世界各地的多样文具及其他用品,引导学生产生关爱他人的情感,树立爱护学习及生活用品的好习惯。

  三、实践活动:

  提示:

我们认识的一般学习及生活用品与拟人化的卡通形象有什么不同?

设计卡通文具及其他用品时应注意什么?

怎样设计才更巧妙?

  倡议:

个人或小组为自己或他人设计一件新颖有趣的拟人化的卡通文具或其他用品。

  四、讲评作业:

引导学生对作业进行评述,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对学生进行爱护文具、保护环境的教育

教学反思:

 

第14课发现老房子的美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掌握表现建筑所使用的盘条成型、泥板成型等陶艺技法。

利用盘条成型是、泥板成型等陶艺技法表现老房子。

发现和感受老房子丰富的人文蕴含和工艺特色,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习运用盘条成型法、泥板成型法表现老房子。

  对建筑结构的理解与掌握。

  教具准备

  课前搜集的资料、陶泥、课件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复备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汇总资料,引导学生交流。

  1.小组研究:

引导学生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