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欣赏校本课程.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56215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影视欣赏校本课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影视欣赏校本课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影视欣赏校本课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影视欣赏校本课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影视欣赏校本课程.doc

《影视欣赏校本课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视欣赏校本课程.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影视欣赏校本课程.doc

影视欣赏与语文课文的契合

附:

课程说明

影视网络的迅猛发展和日益普及,使人类向往已久的信息时代逐渐成为现实。

教育部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地发挥现有各种教育资源优势”明确纳入我国教育振兴的行动计划。

近来报刊杂志上抨击影视网络冲击教学的文章不少,然而我认为就影视网络对语文学习而言,的确具有很大促进作用,并且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拓展。

[1]首先,影视网络的全球性和多元化有利于语文教学内容的拓展。

 其次,影视网络的综合性和交互性有利于语文教学模式的拓展。

 第三,影视网络的开放性和随意化有利于教学时空的拓展。

 第四,影视网络的虚拟性和自由度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最后,更重要的是影视网络的直观性教育性有利于语文教学目标的达成。

一、课程设计背景

现实依据:

时间进入了21世纪,影视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以先进的科技作为传播媒介,具有崭新的艺术语言和丰富的表现功能,使之在审美教育方面较之其它艺术门类有着自己显著的特点。

影视能把教育、认识、审美、娱乐融为一体,而这对于开阔学生的生活视野,发展审美能力,培养健全的文化心理结构起着其它艺术形式所难以企及的作用。

影视艺术的这一功能与现代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吻合的,所以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影视的艺术规律和审美功能,将影视艺术介入语文教学,这可以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

[2]运用影视语言解读课文内容文字和影视两者虽然没有直接关系,但影视的许多地方还是可以借鉴的。

学情分析:

影视是学生喜欢的媒体,也是传播民族文化、寓教于乐最有效的媒体。

学生不喜欢看外国小说,却喜欢看外国电影;不喜欢读古诗文,却喜欢看古装片和历史记录片。

因此,我们有必要开展影视选修课。

将影视文学引进教育,把它作为校本课程内容来进行开发、探索,这样可以丰富学科教学资源,推进学校的课程改革;可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的德育教育模式,促进学生德育内化。

二、课程目标

根据以上对课程设计背景的分析,依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我将课程目标设置如下: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将影视作品与文学作品进行参照比较,并通过教师的指导来欣赏影视作品,在认识中初步提高学生对作品的审美鉴赏水平。

2、通过欣赏影视作品来激发学生内心的创作欲望,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3、让学生在影视欣赏的基础上,学会展开影视的评论。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围绕学习课文的内容,广泛搜集整理能够支持和帮助这一课的相关影视,并对影视资源进行整合。

2、通过影视作品与文学作品的参照比较,并加以教师的指导来欣赏影视作品。

3、通过对影视作品的观看与欣赏,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心得体会交流,并对观看的影视作品作出评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调动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积极性,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

2、对影视作品的接受,避免了学生在封闭、独立的领域里学习语文,使他们采取开放、互补的态度研究语文。

3、学生从优秀影视网络倡导弘扬的真善美、爱国主义、国际主义主旋律中,受到优秀道德品质的熏陶,领悟到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三、影视筛选与整合

围绕学科课文,广泛搜集整理能够支持和帮助这一课的相关影视作品,对影视资源进行整合,并且分门别类,一课一个影视资源包。

影视资源库,既有相关的整部影视,也有相关的电影片段,这些都是任由教师挑选使用,并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根据需求不断增补,在不断丰富影视资源包的基础上,整合成一个相对精练的课程影视资源体系。

学科影视的整合,可以运用世界上最优秀的影视资源,将其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新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影视课教育功能,推进学科教学改革,实现学科教学的内容、手段、方法的整体改革。

具体来说可以将与学科内容有直接对应关系的电影与课文直接整合;将与学科表现内容相近的电影进行举一反三的分类整合;电影片断整合;对能支持同一课文的电影进行重组编辑,形成独特结构的视频、文本配套、图文并茂、声像合一的课本资料。

四、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

本模块的课时安排为:

每周三课时,共五周。

教学形式采取课堂影视观看与学习讨论交流相结合,课堂学习以学生合作交流学习为主,并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具体教学计划,如下:

时间

教学内容

教学流程

备注

名著影视欣赏

第1、2课时:

欣赏《祝福》

第3课时:

分析找出影视当中情节与小说中对应知识点和相关内容,形成契合点。

1.放映电影《祝福》。

2.组织学生把电影《祝福》与鲁迅的小说《祝福》做比较。

3.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评论。

布置作业:

学生需在课外观看与教材有关的名著影视,并任选一部电影写观后感,不少于500字,文体不限。

例如:

《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围城》、《欧也妮·葛朗台》(节选自《守财奴》)等

亲情电影欣赏

第1、2课时:

欣赏《天生一对》

第3课时:

通过观赏的电影,举一反三找出语文教材学习当中有关亲情的课文,并结合自身经历探讨有关亲情的故事。

1.放映电影《天生一对》。

2.组织学生找出语文学习当中有关亲情的文章。

3.学生自主交流自身有关亲情的感人故事。

布置作业:

1.在生活中仔细挖掘有关亲情的小片段,写一篇作文,字数800字左右,文体不限。

2.给爸爸妈妈一个拥抱。

故事性电影片段欣赏

第1、2课时:

欣赏《秋天里的春光》片段(捷克)、《秋日奏鸣曲》片段(英国)、《秋天的童话》片段(中国香港)。

第3课时:

联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分析欧洲国家的秋天与故都的秋在环境上的区别。

再分析中国南方与北方的秋天的区别。

1.欣赏电影片段。

2.引导学生分析欧洲地区秋天的环境特点、中国南方地区秋天的景色特点、最后分析故都的秋在景色与营造的环境氛围上有什么特别之处。

3.比较总结答案。

教师收集有关秋天的影视片段,并加以筛选。

重组电影欣赏

第1、2课时:

欣赏《悭吝人》与《泼留希金》的电影重组片段。

第3课时:

通过片段放映让学生看到贪婪的灵魂是怎样沉溺在金钱的爱欲中的?

让学生形成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

1.放映电影重组片段。

2.分析人物吝啬形象。

3.组织学生探讨什么样的金钱观与价值观是正确的?

1.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了解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还需要有健康的人生态度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千万不可沦为金钱的奴隶。

2.观看电影《雷雨》,与考查课有关。

考查

第1、2课时:

放映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

第3课时:

学生通过观看该影片后再联想《雷雨》,并就这两部电影展开评论。

1.放映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

2.课堂完成评论作业。

附注

每次给学生布置的作业要进行等级打分,并作为考查成绩之一。

五、课程实施

(一)实施原则

1、思想性原则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文以载道,自古有之。

充分利用现代先进教育技术的优势,选择适当的内容和形式将优秀的课外影视资源引入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理想情操和行为意志的教育。

2、补充性原则

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开设合适学生学习需求的影视欣赏课程,是校本课程的补充和拓展。

教师组织学生利用先进教育科技资源优势,合理通过影视资源补充课文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

这样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具有积极意义,并且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3、主体性原则

新课标指出“教材要符合学生身心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像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精神”。

学生的最大特点就是喜欢根据兴趣做事,教师在开发课程资源时一定要时刻想着学生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只要载体形式新颖活泼,大多会受到学生的欢迎。

(二)教学方法

选修课不同于必修课,它突破了课堂的限制,没有高考的压力,以培养学生的兴趣、锻炼学生的能力、培养一个全面的人为目标,主要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因此本选修课我将采用以下主要方法:

1、演示法

通过放映影视片段,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对比学习法

将影视作品与文学作品进行参照比较,并通过教师的指导来欣赏影视作品,在认识中初步提高学生对作品的审美鉴赏水平。

3、探究式学习法

以探究学习的方式讨论交流各自的心得体会。

这充分体现新课标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探究,进行深层次学习,加强学生的探索研究的能力。

六、评价方式

根据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评价方式,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评价要突破一味追求刻板划一的传统评价方式,要注重选修课课程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因课制宜地制定评价方式[3]。

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和语文的实际运用,使评价更富有实质。

同时要体现评价对象多元、评价方式多样,注重发展性评价。

因此我设计的选修课模块的评价方式主要由两部分构成:

一、书面测试(占60%)

书面测试依然是当今评价方式中考评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一种重要考核方式,它是一种比较直接、方便的评价方式。

在本选修课中,书面测试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平时作业:

(20%)

1、学生需在课外观看与教材有关的名著影视,并任选一部电影写观后感,不少于500字,文体不限。

2、在生活中仔细挖掘有关亲情的小片段,写一篇作文,字数800字左右,文体不限。

考查作业:

(40%)学生通过观看影片《满城尽带黄金甲》后再联想《雷雨》,并就这两部电影展开评论。

二、过程性评价(占40%)

过程性评价主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上课出勤状况、完成作业情况、课堂表现、参与实践活动状况以及家长和社会的反馈信息。

3、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家长反馈表以及被采访者的反馈意见。

全面考核学生的情况,客观公正评价学生的表现,切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薛燕霞《影视网络对语文教学的拓展作用》2008年第5期

[2]:

李伟《浅析影视网络艺术对语文教学的作用》2009年第01期

[3]: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