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龙岩人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财务人员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556589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8.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龙岩人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财务人员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福建龙岩人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财务人员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福建龙岩人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财务人员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福建龙岩人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财务人员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福建龙岩人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财务人员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龙岩人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财务人员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

《福建龙岩人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财务人员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龙岩人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财务人员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福建龙岩人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财务人员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

-福建龙岩人才发展集团

  有限公司财务人员招聘考试真题及解

  析网络整理版

  第1题:

很多科学家的职业行为只是为了提高他们的职业能力,做出更好的成绩,改善他们的个人状况,对于真理的追求则被置于次要地位。

因此,科学家共同体的行为也是为了改善该共同体的状况,纯粹出于偶然,该共同体才会去追求真理。

下面哪一个选项最准确地指出了上述论证中的谬误?

  A.该论证涉嫌贬低科学家的道德品质

  B.从很多科学家具有某一品质,不合理地推出科学家共同体也有该品质

  C.毫无理由地假定,个人职业能力的提高不会提高其发现真理的效率

  D.从多数科学家具有某一品质,不合理地推出每一科学家都有该品质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评价型题目。

题于由“很多科学家的职业行为只是为了提高他们的职业能力,对于真理的追求则被置于次要地位”得出“科学家共同体的行为也是为了改善该共同体的状况,纯粹出于偶然,该共同体才会去追求真理”的结论。

显然论证中的谬误是从很多科学家具有某一品质,不合理地推出科学家共同体也有该品质,即B项。

  第2题:

慈善是一种高尚的行为,无国界之隔、人种之别、肤色之分。

慈善的本质是爱,是诚,是真心实意地帮助别人,不带任何功利色彩。

所以,慈善的表现方式理当是沉默的、悄然的、无声的,使别人得到了帮助,而且还不使别人的自尊和名誉受到伤害。

有些“献爱心”活动,让捐助的影视明星在电视上与接受帮助的失学儿童面对面,又是拥抱,又是流泪,又是发言,竭力煽情;这些与慈善精神相去甚远,且显得浅薄可笑。

慈善如阳光普照人间,温暖人心,而阳光,恰恰是无声的。

最能准确地概括上面文字内容的是()。

  A.慈善如阳光普照

  B.慈善贵在沉默

  C.慈善的本质是爱

  D.慈善是高尚的行为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文段通过“慈善是一种高尚的行为……慈善的本质是爱……不带任何功利色彩”推出结论:

慈善的表现方式理当是沉默的。

接着对明星高调宣扬自己的慈善行为进行批评,最后又强调“慈善如阳光普照人间,温暖人心,而阳光,恰恰是无声的”。

故文段所强调的是,慈善贵在沉默。

因此本题选B。

  第3题:

网络社交,一下子打破了我们与生俱来的关于时空的概念,一切由距离赋予的美感和“诗意”被虚拟空间在一瞬间击破了。

网络在给我们提供无穷便利的同时,也在悄悄剥夺着鲜活和生动的生活细节,从而在另一个层面上给我们造成了新的隔膜。

孩子们可能因为高技术冷冰冰的交往,阻断了正常的亲情互动,从而在家人与孩子之间增添了一道鸿沟。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A.网络社交剥夺了鲜活和生动的生活细节

  B.网络社交改变了传统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

  C.网络社交造成了家人与孩子之间的亲情鸿沟

  D.我们在人际交流中应减少网络社交,注重现实交流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此题要求找出文段的主旨,A项仅包括“生活”这一个方面,没有说明思维的改变;C项属于“隔膜”的一个表现,但作为文段主旨太过片面;D项不属于文段要介绍的内容,而是文段的升华,属于文段内容的推论;只有B项全面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

  第4题: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其中最深远的影响是()。

  A.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B.有利于国家统一

  C.有利于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

  D.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继承和发展。

  第5题: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TSE}题:

某初一班级是全校闻名的“乱班”,其原因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厌学现象严重,有的学生人到学校,心思在校外,上课思想不集中,不能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也有的学生根本就不愿上学;个别学生甚至经常逃学在外。

请分析:

  {TS}你认为学生厌学的原因有哪些方面?

()

  A.学习动机不正确

  B.学校规章制度严格

  C.家庭压力大

  D.学习成绩不佳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B,C,D。

  第6题:

一帆风顺的旅途只能酿就的思维,而人生中的从来都是经历了颠簸与坎坷之后才赫然出现。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墨守成规捷径

  B.一成不变捷径

  C.画地为牢道路

  D.中规中矩道路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墨守成规”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

  “一成不变”指一经形成,不再改变。

  “画地为牢”指在地上画一个圈当做监狱,比喻只许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

  “中规中矩”指符合规矩,平平常常。

根据题意可知,一帆风顺的旅途使人们的思维停留在了某一个固定思维上,人们更愿意遵循已有的现成的思维模式,题干更强调人们对原有模式的一种遵循,而不在于强调它的变化,故第一空应选“墨守成规”。

  因为没有重复词语,所以A为正确答案。

故选A。

  第7题: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由()决定的。

  A.教育自身的矛盾特殊性

  B.人们的认识活动规律

  C.教育自身的性质

  D.教育自身的活动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由教育自身的矛盾特殊性决定的,它表现为教育独有的矛盾运动规律;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不是意识所决定或规定的,而是教育这种社会活动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沉淀生成的;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在已有的教育事实基础上对教育特性的抽象和概括,是教育本身所固有的。

  第8题:

现代农业的发展不能脱离生态安全和产品安全两个基本要求,因此,农业污染防治应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不同于工业污染和城市污染,农业污染涉及面广而隐蔽性强,评估难度大,不适合建立惩罚型机制。

同时,由于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不可能进行“污染收费”。

所以说,必须建立激励型经济补偿机制,从根本上提高农户防控污染的积极性。

这种补偿机制实质上是对生态建设与保护所付出的成本(包括放弃发展机会的损失)进行补偿。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农业污染防治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B.治理农业污染与工业污染的方法有所不同

  C.转变农业发展模式是治理农业污染的前提

  D.现代农业污染防治应树立激励补偿型理念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D本题是一道主旨概括题,整段文字是分总结构,“所以说”引导总部分主旨句――“必须建立激励型经济补偿机制”,其主体是“现代农业污染”。

  所以本题选D。

  第9题:

会议决定,《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草案)》经进一步修改后,由国务院公布__________,同时__________1982年5月国务院发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实行、废除

  B.施行、废止

  C.实行、废止

  D.施行、废除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从词语的适用对象上来看,“施行”表示按照某种方式或办法去做,其适用对象较为具体,如法律、法规、手术等;

  “实行”的适用对象较为抽象,如纲领、政策、原则等。

结合语境中的《办法》可知应填“施行”。

  “废除”的对象常是不合理的或者没有用的东西,如特权、苛捐杂税等,被废除的对象一般不用新的对象来替代它;而“废止”了一个法令(制度)之后,一般应当有一个新的法令(制度)取而代之.因而“废止”符合语境。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第10题:

甲、乙双方签订了货物买卖合同,由甲方向乙方提供货物,后经甲方同意,乙方将合同中的权利、义务转给丙。

这样,法律关系的()就发生了变更。

  A.主体、客体

  B.内容

  C.客体

  D.主体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法律关系的构成,包括三个要素:

法律关系主体、法律关系客体、法律关系内容。

法律关系主体是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法律关系中,一定权利的享有者和一定义务的承担者。

在每一具体的法律关系中,主体的多少各不相同,在大体上都属于相对应的双方:

一方是权利的享有者,成为权利人;另一方是义务的承担者,成为义务人。

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它是法律规范的指示内容(行为模式、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一般规定)在实际社会生活中的具体落实,是法律规范在社会关系中实现的一种状态。

法律关系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本题中,乙方将合同中的权利和义务转给丙,法律关系的主体就由甲和乙变成了甲和丙,即发生了法律关系主体的变更。

故选D。

  第11题:

专利权的客体是指能够取得专利法保护的发明创造,我国专利法规定专利权的客体包括()。

  A.发明专利权、实用新型专利权和科学发现专利权

  B.发明专利权、科学发现专利权和疾病治疗专利权

  C.外观设计专利权、实用新型专利权和疾病治疗专利权

  D.发明专利权、外观设计专利权和实用新型专利权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专利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的发明创造是指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D为正确选项。

  第12题:

环境学家十分关注保护濒临灭绝动物的高昂费用,提出应通过评估各种濒临灭绝动物对人类的价值,以决定保护哪些动物。

此法实际不可行,因为预言一种动物未来的价值是不可能的,评估对人类现在作出间接但很重要贡献的动物的价值是不可能的。

这段文字作者的主要论点是()。

  A.保护没有价值的濒临灭绝的动物比保护有潜在价值的动物更重要

  B.尽管保护所有濒临灭绝的动物是必须的,但在经济上是不可行的

  C.由于判断动物对人类价值高低的方法并不完善。

在此基础上作出的决定也不可靠

  D.保护对人类有直接价值的动物远比保护有间接价值的动物重要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文段首先提出了“应通过评估各种濒临灭绝动物对人类的价值,以决定保护哪些动物”,接着指出“此法实际不可行”.并说明其原因,即后面论述的两种不可能。

与此一致的论述为C。

  第13题:

教育心理学的性质()。

  A.是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

  B.是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独立学科

  C.是自然科学

  D.是社会科学

  E、上述说法都不对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B。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也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的中间科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均很强的独立学科。

  第14题:

  “清明后,谷雨前,又种高粱又种棉…‘谷雨前,先种棉;谷雨后,种瓜豆”。

  下列关于这些谚语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清明、谷雨是二十四节气里的两个节气②二十四节气是北宋沈括制订的③这些说法没有任何科学性可言④这些谚语我国古代农民对生产经验的总结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二十四节气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完全确立,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生产经验的积累,有一定科学性。

②③说法错误。

故选C。

  第15题:

我们的纪录片的问题,________手法上的落后________对现实关注得少,________缺乏深度,缺乏对社会人文主题的深度开采,缺乏用影像来表达一个比较深刻和开放性话题的能力,正是这一点使当代纪录片在整体上缺乏厚度和广度。

  A.在于而不是或是

  B.在于和而不是

  C.不在于或是而是

  D.不在于且因而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整个句子从内在逻辑上说,存在着否定前者肯定后者的并列关系,因此大的结构选用“不(是)……而是”这一组关联词,在“手法上的落后”同“对现实关注得少”之间又存在一个小的并列关系,选用“……或是……”这一关联词。

  第16题:

有些信息是政府没有义务公开甚至有义务不公开的,公民隐私即其中一例。

政府显然不应主动侵犯公民隐私,而应尽量避免接触涉及公民隐私的信息,但为了更好地治理社会,政府需要收集大量统计信息,其中难免会涉及个人隐私、商业秘密等公开后可能对个人或企业产生伤害的信息。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即()。

  A.政府不能够侵犯个人隐私,更不能将其公开

  B.政府工作涉及个人隐私和商业机密在所难免

  C.政府收集个人隐私目的在于更好地治理社会

  D.个人隐私和商业机密需要政府下大力度保护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文段属转折结构,“但”之后引出作者观点,政府收集大量统计信息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治理社会,在此过程中难免会对个人隐私、商业秘密等信息有所涉及。

B项体现了主旨。

A项太绝对,且与文意不符,C项表述有误,D项无中生有。

  故本题选B。

  第17题:

被称为“发明之母”和“产业粮食”的技术是()。

  A.信息技术

  B.生物技术

  C.能源技术

  D.新材料技术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被称为“发明之母”和“产业粮食”,现代社会材料已成为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故选D。

  第18题:

某工厂11月份工作忙,星期日不休息,而且从第一天开始,每天都从总厂陆续派相同人数的工人到分厂工作,直到月底,总厂还剩工人240人。

如果月底统计总厂工人的工作量是8070个工作日(一人工作一天为1个工作日),且无人缺勤,那么,这月由总厂派到分厂工作的工人共多少人()

  A.2

  B.60

  C.240

  D.298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B。

解法一:

设每天由总厂派到分厂工作的工人为X人。

则有11月30日总厂还剩工人240人,当天的工作量为240,以此类推,11月29日总厂剩余(240+X)名工人,当天的总工作日为(240+X);11月28日总厂剩余(240+2X),当天的总工作日为(240+2X)……,11月1日总厂剩余(240+29X)名工人,当天的总工作日为(240+29X)。

每天的总工作日成等差数列。

根据题意列式得,240+(240+X)+(240+2X)+…+(240+29X)=8070。

化简为X+2X+…+29X=8070-240×30=870,29×15X=870,X=2。

故派到分厂的工人数应该是2×30=60(人)。

解法二:

到月底总厂剩下240名工人,这240名工人一个月有240×30=7200个工作日。

而8070-7200=870,这870个工作日是总厂派到分厂工作的人在总厂的工作日。

设每天由总厂派到分厂工作的人为X,则这些人留在总厂的工作日分别是:

X人做29天,X人做28天,X人做27天,…X人做1天,即每天的工作日构成等差数列。

所以,X+2X+…+29X=870,可解得X=2。

故派到分厂的工人数应该是2×30=60(人)。

解法三:

设每天由总厂派到分厂工作的人为X,那么11月共30天则派出了30x人,必为30的倍数,排除A,D,根据题目中的数字简单估算下可知B应该为正确答案。

  第19题:

下列画家与其作品风格搭配不当的是()。

  A.顾恺之—以神写形

  B.吴道子—“吴带当风”

  C.王维—画中有诗

  D.马远—“残山剩水”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顾恺之,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

他工诗赋、书法,尤善绘画。

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时人称之为三绝:

画绝、文绝和痴绝。

顾恺之作画,意在传神,其“迁想妙得”

  “以形写神”等论点,以及提出的“六法”,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故答案为A。

  第20题:

人的身体由各种器官组成,各器官发挥着不同的功能。

关于人体器官的功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心脏可以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

  B.肝脏可以分泌胆汁,分解、排泄血液中的毒素

  C.胃可以初步消化蛋白质

  D.大肠可以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

  【解析】

  正确答案:

D。

  第21题:

绿色公关:

指企业为避免在环境问题上的失误、造成自己的公众形象被损害而预先针对公关开展传播、沟通和协调工作。

下列属于绿色公关的是()。

  A.某化工企业就污水排放引起的环境污染,向当地居民解释,赔偿经济损失

  B.某电信公司组织“倡导绿色、传递爱心”公益短信大赛,筹集善款赈灾

  C.某制造公司认养城市绿地、郊区林地,提升了公司形象和公众的认同度

  D.某食品企业注重厂区景观和绿化工作,向上级部门申报“绿色厂区”的称号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A项中没有“预先”,B项中不会有“环境问题上的失误”的问题,D项没有体现出公关工作,故选C。

  第22题:

如果“我们班有的同学不会使用计算机”是一个真判断,下面不能确定其真假的是()。

  A.我们班至少有一个同学不会使用计算机

  B.我们班所有的同学都会使用计算机

  C.我们班有的同学会使用计算机

  D.不会用计算机的有些是我们班的同学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由“我们班有的同学不会使用计算机”为真,则“我们班至少有一个同学不会使用计算机”也为真,而“我们班所有的同学都会使用计算机”为假,换位考虑,则“不会使用计算机的有些是我们班的同学”;只有“我们班有的同学会使用计算机”无法判断真假,因为有可能我们班所有的同学都不会使用计算机。

  第23题:

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

  A.教材

  B.课程计划

  C.教科书

  D.学科课程标准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第24题:

对某受害人的五位朋友进行侦查分析后,四个警员各自做出了如下推测:

甲说:

  “这五个人都有嫌疑。

”乙说:

  “老陈不能逃脱干系,他有嫌疑。

”丙说:

  “这五个人不都是有嫌疑的。

”丁说:

  “五人中肯定有人作案。

”如果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推测正确,那么以下哪项为真?

()

  A.甲推测正确,老陈最有嫌疑

  B.丙推测正确,老陈没有嫌疑

  C.丙推测正确,但老陈可能作案

  D.丁推测正确,老陈有嫌疑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真假推理。

甲和丙属于矛盾命题,即“甲=都有嫌疑;丙=有的人没有嫌疑”;因为只有一个人的推测是正确的,则乙和丁都是错的,根据乙所述“老陈不能逃脱干系,他有嫌疑”可知,老陈没有嫌疑,即可知有的人没有嫌疑,即可知丙的推测是正确的,且老陈没有嫌疑。

所以选择B选项。

  第25题:

在Excel中,给当前单元格输人数值型数据时,默认为()。

  A.居中

  B.左对齐

  C.右对齐

  D.随机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在Excel中,给当前单元格输入数值型数据时,默认为右对齐。

故选C。

  第26题:

下列属于公务员领导职务的是()。

  A.市公安局法制科科长

  B.市国土局调研员

  C.省政府巡视员

  D.省政府咨询顾问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领导职务层次分为:

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

实行选任制的公务员领导职务中包括:

本级人民政府秘书长、厅长、局长、委员会主任、科长等。

本题应选A。

  第27题:

确保讲授质量的首要条件是()。

  A.语言表达水平

  B.层次分明

  C.系统完整

  D.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第28题:

甲(男,22周岁)为达到与乙(女,19周岁)结婚的目的,故意隐瞒乙的真实年龄办理了结婚登记。

两年后,因双方经常吵架,乙以办理结婚登记时未达到法定婚龄为由向法院起诉,请求宣告婚姻无效。

人民法院应如何处理?

()

  A.以办理结婚登记时未达到法定婚龄为由宣告婚姻无效

  B.对乙的请求不予支持

  C.宣告婚姻无效,确认为非法同居关系,并予以解除

  D.认定为可撤销婚姻,乙可行使撤销权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本题考查的是对无效婚姻的确认程序。

  《婚姻法》第6条规定:

  “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

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晚婚晚育应予鼓励。

”本法第10条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

  

(一)重婚的;

  

(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

  (三)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

  (四)未到法定婚龄的。

  《婚姻法解释一》第8条规定:

  “当事人依据婚姻法第十条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申请时,法定的无效婚姻情形已经消失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29题:

际遇:

遭遇

  A.法制:

法治

  B.处事:

处世

  C.年轻:

年青

  D.入骨三分:

入木三分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际遇和遭遇是同义词,年轻和年青是同义词。

其余各项词语含义均不相同。

  第30题:

人体实验的伦理原则,以下不正确的是

  A.知情同意原则

  B.病人利益第一的原则

  C.有利于医学科学发展的原则

  D.强制原则

  E、科学原则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第31题:

我们感冒时,常会感到呼吸不畅。

主要原因是()。

  A.气管、支气管分泌痰液太多

  B.鼻粘膜分泌液过多

  C.鼻粘膜充血肿胀

  D.声带充血肿胀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感冒时鼻腔炎症反应使鼻黏膜充血肿胀,鼻道狭窄甚至闭塞,所以会出现鼻塞,造成呼吸不畅。

  第32题:

下列关于北半球二十四节气中“夏至”的说法,错误的是()。

  A.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90。

是“夏至”节气

  B.

  “夏至”这天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

  C.

  “夏至”,指夏天即将到来

  D.

  “夏至”时南半球正值隆冬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立夏指夏天即将到来。

故选C。

  第33题:

统计工作:

即统计实践,指人们运用科学方法对调查研究的对象进行数据搜集、整理和分析的全部工作,其结果形成一系列的统计资料。

下列属于统计工作的是()。

  A.公安机关为了追查案件的凶手,连续调查了某地区几十户人家

  B.教务部门为了反馈学生对某门课程的反映,发放了一份问卷,并就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

  C.县政府设立意见箱,让人们对政府事务提出意见,以充分了解民意

  D.人口普查工作前期,就问卷形式及内容问题向人口专家请教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统计工作的结果必须形成一系列统计资料,只有B项符合这个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