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凤凰台江苏专版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修部分第讲外国历史人物评说导学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57090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73.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方凤凰台江苏专版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修部分第讲外国历史人物评说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南方凤凰台江苏专版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修部分第讲外国历史人物评说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南方凤凰台江苏专版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修部分第讲外国历史人物评说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南方凤凰台江苏专版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修部分第讲外国历史人物评说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南方凤凰台江苏专版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修部分第讲外国历史人物评说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南方凤凰台江苏专版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修部分第讲外国历史人物评说导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南方凤凰台江苏专版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修部分第讲外国历史人物评说导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南方凤凰台江苏专版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修部分第讲外国历史人物评说导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南方凤凰台江苏专版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修部分第讲外国历史人物评说导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南方凤凰台江苏专版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修部分第讲外国历史人物评说导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南方凤凰台江苏专版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修部分第讲外国历史人物评说导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南方凤凰台江苏专版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修部分第讲外国历史人物评说导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南方凤凰台江苏专版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修部分第讲外国历史人物评说导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南方凤凰台江苏专版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修部分第讲外国历史人物评说导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南方凤凰台江苏专版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修部分第讲外国历史人物评说导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南方凤凰台江苏专版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修部分第讲外国历史人物评说导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南方凤凰台江苏专版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修部分第讲外国历史人物评说导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南方凤凰台江苏专版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修部分第讲外国历史人物评说导学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南方凤凰台江苏专版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修部分第讲外国历史人物评说导学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南方凤凰台江苏专版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修部分第讲外国历史人物评说导学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方凤凰台江苏专版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修部分第讲外国历史人物评说导学案.docx

《南方凤凰台江苏专版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修部分第讲外国历史人物评说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方凤凰台江苏专版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修部分第讲外国历史人物评说导学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南方凤凰台江苏专版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修部分第讲外国历史人物评说导学案.docx

南方凤凰台江苏专版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修部分第讲外国历史人物评说导学案

第36讲外国历史人物评说

考试说明

课程标准

西方的先哲: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简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迹,了解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认识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华盛顿

概述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和建国初期的主要事迹,评价其历史贡献

拿破仑

简述拿破仑的主要政治活动,讨论其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亚洲觉醒的先驱:

甘地

讲述甘地领导印度国民大会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迹,认识其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无产阶级革命家:

马克思、列宁

(1)了解马克思的革命活动和主要理论贡献,体会其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而不懈奋斗的探索精神。

(2)简述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基本史实,认识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

杰出的科学家:

牛顿

了解牛顿成长历程及主要科学成就,认识他们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命题规律】近年江苏历史高考中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的考查往往整合考查多位历史人物,如:

同类历史人物的比较整合,2011年考查了马克思、毛泽东和邓小平;还有同时代历史人物的比较整合,如,2012年考查了孔子和柏拉图;2013年考查了克伦威尔和拿破仑。

【命题趋势】今后将多位历史人物综合一起考查这一命题趋势还会延续,尤其关注中国历史人物与外国历史人物的综合比较、分析。

对中外杰出科学家李时珍和牛顿的综合比较是复习的重点。

 

【考点过关】

考点一 西方先哲: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基础梳理】

1.柏拉图

(1)哲学思想:

理念论

①内容:

认为世界是由    构成的理性世界和个别事物构成的感觉世界组成。

    世界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独立存在,是真实、完美、永恒的。

①评价:

理性先于物质存在,知识是人先天固有的,是典型的      。

触及到了事物的现象与本质的矛盾,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利用理论来创新方面,具有相对的正确性和指导意义。

(2)治国设想:

理想国

①理论:

理想国家由    、    、    组成,三者各具其德、各守其位。

国家统治者应该由“      ”来担任。

因为“哲学王”最富有智慧、最具有正义感和理性。

②实践:

找到“哲学王”的雏形——   ,试图将“哲学王”改造成理想统治者,但失败。

③评价:

柏拉图的理想国家并非纯粹空想,而是针对雅典政体的弊端提出的,有一定的社会基础。

但国家是阶级斗争的产物,“哲学王”的统治没有阶级斗争、利益纷争,就现实而言,是无法实现的空想。

(3)创办教育:

柏拉图学园

①建立地点:

阿卡德米(希腊城西北)。

②特点:

把教育与政治相结合。

老师采用    的形式教学,随心所欲、不拘一格,学生不必恭恭敬敬、唯命是从,可以自由讨论问题。

③地位:

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所    的学校,集知识传授、学术研究、政治咨询、培养学者和政治人才于一体。

培养了许多著名学者,推动了欧洲    的发展。

(4)历史地位

柏拉图的思想对世界影响巨大,他的    著作是西方文化的奠基性文献,在后世哲学家与神学家的著作中,几乎都可以看到柏拉图思想的影子。

【要点突破】在中西文化史上,孔子和柏拉图是东西方的文化巨人。

请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孔子和柏拉图思想的异同。

1.相同之处

(1)时代背景:

两人都处在天下大乱的时代,面临相同的问题。

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了“仁学”和“理念论”。

(2)根本目的:

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

(3)两者都比较重视统治者的作用,并且都最终倒向人治。

2.不同之处

孔子的“仁”最根本的标准是天下和国家的利益,面对分裂要求建立一个统一开明的贵族政体;而柏拉图只立足于雅典城邦而非整个希腊国家的统一,孔子的视野要比柏拉图的宽泛得多。

【典题演示1】 (10分)孔子和柏拉图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可分别称为“仁—礼社会”和“理想国”;关于理想社会的秩序及其个体品德,他们的观点惊人相似。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古代圣贤孔子和著名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观点中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不免叫人惊讶。

……两者都不支持民主自治政府,但却都相信绝对的道德真理的存在,并且相信人们居住在和平与和谐中的可能性。

……两人都相信只有那些已经具有美德的人才能创建一个井井有条、和睦的政治社会。

——[美]肯·沃尔夫《大历史视野》

材料二 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

——马克思《哲学的贫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揭示两位先哲的观念中关于社会秩序和个体品德方面的共同性;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的“礼”和“仁”在构建“仁—礼社会”秩序中的不同作用,并列举柏拉图“理想国”中各等级的品德。

(7分)

(2)按照材料二的思路,概括两位先哲观念相似的原因,并以具体社会背景加以说明。

(3分)

[审题指导]

(1)问,第一小问可从材料一中“都相信绝对的道德真理的存在……都相信那些已经具有美德的人才能创建一个……的政治社会”中比较出两者都希望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并寄希望于那些具有美德的人;第二小问从书本知识中得到结论,“礼”的提出书本上明确提到其目的是“使社会能够君臣有别,长幼有序”;“仁”反映孔子“反对政府向百姓课重税”,和谐人际关系。

第三小问柏拉图认为护国者、卫国者、生产者分别要有智慧之德、勇敢之德、节制之德;第

(2)问,材料二的思路是社会关系的建立依据物质生产的发展,物质生产的发展会导致不同集团之间的利益矛盾而导致社会关系的冲突。

春秋战国时期因为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而导致“礼崩乐坏”;而在柏拉图生活时代的雅典,因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同阶层的人对民主政治有了进一步的要求所致。

2.亚里士多德

(1)生平事迹:

出生马其顿,师从    、学园的头脑;从事科学研究;教育亚历山大,雅典讲学、创办“      ”。

(2)主要成就

①主要思想:

哲学思想来源于具体事物,物质、精神世界不可分割;政治思想革命的原因在于不平等、    优于人治;伦理思想:

    理论;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别具一格。

②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

建立了        体系;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      ”;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科学探求精神和对    的追求精神。

(3)历史评价

他是古希腊文化的      。

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建立了多个学科的学科体系,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在西方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他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前人成就。

“      ,      ”,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局限:

哲学观徘徊于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之间。

奴隶主阶级的思想家。

【要点突破】孔子和亚里士多德提倡中庸思想有何异同?

1.相同:

均将其看作最高的美德,都强调“恰到好处”,反对两极。

2.不同

(1)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有哲学思考,而孔子的“中庸”是出于礼法,没有更多的哲学思考。

(2)亚里士多德认为“中庸之道”是相对的,受时间地点条件的限制,因人和环境的差异而不同;孔子从圣人的角度出发,认为“中道”强调的是一个“度”——过犹不及。

(3)亚里士多德主张舍两端而取其中,孔子没有否认两端是不好的。

【典题演示2】 (2014·南京三模)(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德性就是中道,作为最高的善和极端的美。

……我们在体力和健康方面就可以看到,锻炼过多或过少都会损害体力。

过多的饮食和过少的饮食都会损害健康。

唯有适度才能造成健康,并增进和保持它们。

对于节制、勇敢以及其他德性也是如此。

……节制和勇敢是被过度和不及所破坏,而为中道所保全。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

材料二 谁让法律来统治,谁就是让神和理智来统治,但谁要是让一个个人来统治,这就在政治中混入了兽性的因素。

……由于相互牵制,人人都不能按自己所认可的准则行事。

这是十分有利的,因为人如果能够随心所欲,就无法对付植根于每一个内心的鄙陋和丑恶。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材料三 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政治学说就是应用伦理学。

……真正的政治家都要专门地研究德性。

——晁乐红《中庸与中道》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亚里士多德中道伦理学的观点。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关注的对象。

(3分)

(2)据材料二,概括亚里士多德的政治主张。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产生这些主张的时代背景。

(5分)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与政治主张的内在联系。

(2分)

[审题指导]

(1)问从材料一中的“德性就是中道,作为最高的善和极端的美”及“节制和勇敢是被过度和不及所破坏,而为中道所保全”可看出德性、中道(中庸)、节制(适度)几个关键词。

关于中庸之道,教材中明确指出这是一种人生境界,面向所有人;第

(2)问材料二中“谁让法律来统治,谁就是让神和理智来统治”说明其主张“法治”;“谁要是让一个个人来统治,这就在政治中混入了兽性的因素……由于相互牵制……”说明其提倡民主,反对专制;后一小问可能需要借用必修一的相关知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师徒三代,正是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由繁盛逐步走向衰落的时期,亚里士多德生活的时代民主政治走向衰落、商品经济继续发展,而古代希腊的人文精神在这一时期兴起;第(3)问,材料三中的“政治学就是应用伦理学”可以说明问题。

考点二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华盛顿、拿破仑

【基础梳理】

1.华盛顿

(1)主要活动

①战争时期

A.1773年,参加反英斗争,1774年当选第一届大陆会议代表。

B.北美独立战争开始后,在第二届大陆会议上被推选为    总司令。

C.1781年    战役,英国向美军投降,标志着北美战场上战争的结束。

D.1783年,英美签订和约,英国承认其为自由、民主、独立国家。

②建国初期

A.1787年,面对国家危机,他支持制宪会议,通过    ,促进了全国市场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B.1789年就任美国第一任    ,组成内阁;建立国家银行稳定货币;改善内外关系,保证国家和平;维护民主制度,完善总统制。

推进西进运动,宣布“      ”的对外政策。

(2)历史评价

乔治·华盛顿是美国    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领导大陆军克服重重困难,战胜英国殖民者,赢得了美国的独立,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并成为美国第一任总统,主持制定       。

华盛顿的一生,将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置于个人幸福之上,不恋    ,不慕权势,坚持民主,警惕    ,他的精神与他所确立的原则在美国的政治生活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华盛顿为美国的建立和国家的民主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无愧于美国国父的称号。

【要点突破】我们可以从华盛顿身上学习到哪些优秀品德?

应如何全面评价华盛顿?

1.优秀品德:

诚实、勇敢、理性又善于冒险。

高度的责任心与使命感。

对敌斗争不屈不挠。

将国家、民族利益置于个人幸福之上。

坚持民主,反对专制。

2.全面评价华盛顿为美国独立和统一作出了巨大贡献,是美国的开国元勋。

在美国人民心中享有崇高的声望。

(1)军事才能:

在北美独立战争中,华盛顿以坚强的毅力和高度的爱国心,组织军队,整顿军纪,筹集物资,指挥作战,表现了卓越的组织才能,建立了不朽功勋。

(2)政治思想:

赞成建立共和制,反对君主政体;坚持国家统一,反对分裂。

(3)领导水平:

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任总统,他的民主精神不但是在美国,在世界民主史上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华盛顿是一位坚定的领袖,他保持了国家的统一,开创了主动让权的先例——一个美国至今仍然奉行的先例。

【典题演示3】 (2015·南通、扬州、淮安、连云港二模)(10分)华盛顿是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1774年10月9日致麦肯齐上尉的信中,华盛顿写道:

“我深感满意的是:

在整个美洲,任何有头脑的人并不企求独立;恰恰相反,他们所馨香祷祝的是获得自由。

”在1776年2月10日致里德的信中,他写道:

“告诉他们,如果除了奴役就不能使暴君及其凶狠的大臣满意,我们已决心与如此不公正、不人道的国家一刀两断。

——摘自《华盛顿文选》

材料二 华盛顿认为宪法所赋予的政府权力是来自于人民、属于人民,政府需要通过人民给它的这种权力来进行政治统治,要受到宪法对政府权力的限制。

……在一个自由的国家里人们一定要习惯去思考如何在宪法所限制的范围内进行活动,不要越过宪法的范围也不要侵犯到他人的权利。

——赵天越《华盛顿的宪政思想及影响述评》

材料三 他当时是没有必要离开总统宝座的。

他可以轻易地赢得第三任。

……华盛顿的让权使得总统选举能在他的有生之年,在他的赞许下举行。

他的让权之举明确无误地指出,民众和宪法是这个新生国家里的唯一主人。

——[美]雅各布·尼德曼《美国理想:

一部文明的历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回答,华盛顿的政治要求发生了什么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

(4分)

(2)据材料二,概括华盛顿宪政思想的主要内涵。

据材料三,分析华盛顿对美国民主政治作出的贡献。

(6分)

[审题指导]

(1)问第一小问变化,可从材料中“他们所馨香祷祝的是获得自由”到“我们已决心与如此不公正、不人道的国家一刀两断”信息来概括。

第二小问因素,联系独立战争的进程,北美殖民地与宗主国英国的矛盾激化,可知自由还不够,殖民地还需要独立;第

(2)问第一小问内涵,据材料二“宪法所赋予的政府权力是来自于人民、属于人民”即宪法体现人民主权,“要受到宪法对政府权力的限制”,“人们一定要习惯去思考如何在宪法所限制的范围内进行活动”即任何人都要遵守宪法。

第二小问贡献,由材料三可知,华盛顿当时可以轻易赢得第三任,但他开创了总统连任不得超两届的制度范例;他维护了共和制,巩固了宪法的崇高地位。

2.拿破仑

(1)主要活动

①1793年12月率军攻下了保王党的堡垒    ,在军界崭露头角,得到破格提升。

②1795年,镇压保王党人武装叛乱,成为共和国的救星。

③1799年,发动“      ”,推翻了督政府,自任法国第一执政,后为终身执政。

④1804年,将法兰西共和国变成       ,对法国进行改造:

政治上:

精简编制,将政府改革成高效的    体制。

剥夺人民的民主权利,取缔党派,迫害工人。

经济上:

建立    银行,整顿国家财政,扶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军事上:

废除雇佣兵制,实行    。

法律上:

编撰和颁布民法典即《     》,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典。

⑤1806年,颁布“       ”绝对禁止欧洲大陆与英国人通商,这即打击了英国,也葬送了法国。

⑥1812年,60万大军进攻    ,法军后方供应不足,军队陷入了绝境,被迫撤退。

⑦1814年欧洲反法同盟军开进巴黎,法兰西第一帝国覆亡,      复辟,拿破仑被流放。

⑧1815年拿破仑复位,与欧洲第七次反法同盟作战,拿破仑兵败    ,再次被流放。

1821年,拿破仑在胃痛中结束一生。

(2)历史评价

拿破仑多次平定    叛乱和打败    的入侵,捍卫和巩固了      的成果。

扫荡了欧洲封建势力,将大革命的思想散播到欧洲各地。

他编纂的《       》,则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以来制订的第一部民法典,对欧美各国民法典的制定产生了重要影响。

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拿破仑对法国及欧洲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世界历史上的传奇式人物和一个时代的象征。

【要点突破】拿破仑最后失败的原因及对拿破仑对外战争的评价。

1.失败原因

(1)根本原因:

欧洲大陆封建势力的力量强于资本主义势力。

(2)主要原因

①法国连年战争,消耗了国力,国内人民厌战。

②大陆封锁政策既打击了英国,也葬送了法国,损害了资产阶级利益。

③两线作战,削弱了进攻的力量。

④被奴役国家人民的反抗。

2.对拿破仑战争的评价

(1)性质:

前期——革命性(同反法同盟的战争);后期——侵略性(如对西班牙和埃及的战争)、争霸性(如对英、俄的战争)。

(2)积极作用:

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客观上传播了资产阶级思想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瓦解了封建生产方式,打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势力,加快了封建制度的解体。

(3)消极作用:

侵略欧洲民族国家,奴役了当地人民,引起欧洲的民族战争,导致帝国解体。

【典题演示4】 (2015·南京、盐城一模)(10分)拿破仑是法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然而对其评价却一直争议不断。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是一位同亚历山大和凯撒一样的天才人物,长于指挥军队,善于治理被征服的地区……是位行政家……而他竟还有立法家所具有的才能。

他在那个时代中的非凡表现,是法兰西民族的骄傲。

——梯也尔《执政府和帝国的历史》

材料二 长时期以来,军队和绝大部分公民把意大利战争和埃及战争的英雄人物第一执政当作偶像来崇拜,都齐声祝愿他能有一个同他的名望和同法国的伟大相符的称号。

……要说是皇帝篡夺了金銮宝座,那么我们可以说,他身边的同谋比善于导演喜悲剧的所有暴君都多。

因为四分之三的法国人都参与了他的阴谋。

——康斯坦《回忆拿破仑》

材料三 我这样说是痛苦的,因为没有人比我更意识到我们应该向拿破仑表示感谢,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

但是,我必须说这样一句真实的话,看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

——1814年一位意大利爱国者的评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相关史实指出,拿破仑为什么是“法兰西民族的骄傲”?

(3分)

(2)材料二中“阴谋”是指什么?

为何当时“四分之三的法国人都参与了他的阴谋”?

(4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理解“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这句话。

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评价历史人物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3分)

考点三 亚洲觉醒的先驱——甘地

【基础梳理】

1.非暴力思想的形成

(1)《圣经》中关于不要与恶人作对的教训,给甘地以深刻的印象。

(2)吸取了托尔斯泰等人的思想,形成一整套    的理论。

(3)在南非创建名为“      ”的非暴力训练基地。

2.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19~1922)

①原因:

a.根本原因:

英国的高压政策。

b.直接原因:

1919年,      惨案的发生。

②内容:

印度人民放弃英国殖民当局给予的头衔和名誉职位;对英国人的立法机关、法院和学校等实行普遍的抵制,号召家家户户恢复手纺车纺织并抵制英货;逐步进行抗税斗争,争取印度民族自治。

③结果:

1922年,由于群众运动突破“非暴力”界限出现暴力冲突,甘地停止了非暴力运动;印度的民族反帝运动暂时走向低潮。

随后,甘地被捕入狱,完成自传《我体验真理的故事》。

(2)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①原因:

a.主观原因:

1929年国大党通过实现印度完全独立的决议,授权甘地领导运动。

b.客观原因:

英国在印度实行“      ”,损害印度人民的利益。

②概况:

a.1930年,“食盐进军”使运动达到    。

b.反英斗争的形式有罢工、罢课、罢市。

有的地方或者起义或者宣布独立。

③结果:

英国殖民局释放甘地,撤销取缔国大党的禁令,允许人民煮盐,甘地停止不合作运动。

(3)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新发展(二战期间)

二战时期,甘地提出“英国退出印度”的主张,再次发出不合作号召。

特点:

第一次真正提出独立的要求,第一次没有谴责人民使用暴力。

(4)历史评价

①为唤醒    的抗争意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和争取印度独立做了大量工作。

他所创立的非暴力斗争理论,是印度人民伟大的精神财富。

②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团结起印度各阶层人民进行反英斗争,直至取得印度的民族独立。

甘地将其一生献给了印度民族独立事业,不愧为印度的民族英雄,被印度人民尊称为“    ”。

③甘地反对暴力革命,把民族解放运动局限于非暴力的框架内,影响了民族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也导致了印度民族民主运动的不彻底性。

【典题演示5】 (2015·南京期初调研)(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899年,当大英帝国的地位受到布尔战争(英国人和布尔人为争夺南非殖民地的战争)挑战时,甘地自愿服务组织了一个志愿战地救援队……1906年,面临祖鲁人(南部非洲民族之一)的叛乱,甘地再次组织担架队,服务直到叛乱被平息……1914年,英国与德国爆发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甘地在伦敦又招募了一支志愿救护车队……甘地之所以这样不遗余力的竭诚奔走,是相信,凭借着这样的付出,能够为印度同胞在帝国中赢得一种完全平等地位。

——凯瑟琳·布什《甘地》

材料二 1919年4月13日,阿姆利则贾利安瓦拉巴格广场,聚集着锡克教徒,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教徒。

戴尔将军(英国军官)带着50个士兵进入广场架起机枪,在事先没有任何警告的情况下,向人群开枪扫射,379人中弹身亡,1137人受伤,……甘地退还了两枚在布尔战争中获得的不列颠荣誉勋章,成为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

——威廉·夏伊勒《甘地的武器》

材料三 1930年3月12日,61岁的圣雄甘地率领78名非暴力运动积极分子,从古吉拉特邦艾哈迈达巴德市徒步到丹迪游行,游行共持续25天,行程达388公里……当甘地长途跋涉到达海边双手捧起一把盐时,英国殖民当局为之震动。

史学家认为,正是这次“盐游行”……迫使英国殖民当局举行正式谈判,并且最终使印度在1947年取得独立。

这次游行被称作是印度独立奋斗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

——《印度:

重演“盐游行”》

(1)依据材料一指出甘地对待英国当局的态度和目的。

(2分)

(2)导致材料二中甘地退还“勋章”的事件是什么?

为此,甘地领导印度人民进行了什么斗争?

(2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描述的具体事件及其影响。

(3分)

(4)综合上述材料,甘地对待英国殖民当局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3分)

考点四 无产阶级革命家:

马克思、列宁

【基础梳理】

1.马克思

(1)革命实践活动

①1846年创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传播        理论。

②1847年参加正义者同盟并将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③1848年为同盟拟定纲领,发表《       》。

④积极参加1848年欧洲革命,创办《新莱茵报》,宣传民主革命纲领。

⑤创建和领导      。

⑥支持和帮助巴黎公社革命,写了《法兰西内战》。

(2)主要理论贡献

①创立马克思主义

1848年发表《共产党宣言》,创立了科学共产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将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    。

②写作《    》,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揭示出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秘密,从而把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学说置于牢固的科学基础之上。

【要点突破】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和组成部分。

1.理论来源:

德意志的古典哲学(如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

2.组成部分:

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典题演示6】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19世纪中叶诞生的一门伟大科学。

但和当代大学生真正探讨这一主题时,他们中有人就会流露出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无知,甚至误解和偏见。

——摘自2011年6月《社会纵横》

材料二 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

某些地方本来可以做一些修改。

这些原理的世纪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如果是在今天,这一段在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写法了,由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