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600字合集九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58750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600字合集九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600字合集九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600字合集九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600字合集九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600字合集九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600字合集九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600字合集九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600字合集九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600字合集九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600字合集九篇.docx

《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600字合集九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600字合集九篇.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600字合集九篇.docx

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600字合集九篇

精选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600字合集九篇

精选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600字合集九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写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要求篇章构造完整,一定要防止无结尾作文的出现。

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

以下是帮大家的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600字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佳宁,今天是端午节,该起来了!

  伴随着老妈的声音,一股清香飘进房间。

咦?

这不是包粽子用的竹片的香味吗?

我最喜欢吃粽子了,怎么能不参加包粽子?

接着,我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跳起来,三下两下搞定了眼前的“必要关卡”——穿衣洗漱。

随着我越走越快,肚子里的馋虫开始蠢蠢欲动,仿佛要爬出去,去吃我美味的粽子了。

天!

我可不能让馋虫得逞!

我施展我的“飞毛腿”,一下子跑到“粽子营地”——餐桌。

  大家已经开始包粽子了。

接着,我发现了两个新品种,第一种像个牛角,这难道是传说中的牛角粽?

第二种,“小小粽”。

你看,这粽子小的两三口就能搞定,难道不是“小小粽”?

大概看过“粽子兵团”的所有成员,我不由得想自己做做粽子,好尝尝自己的劳动果实。

这不,我开始向老妈请教怎么做好“粽子兵”。

  老妈告诉我,第一步要把“粽子兵”的外衣选好,在卷成一个圆锥,两头稍留一点,待会好封口。

这太简单了!

我随手拿起一张竹叶,卷成圆锥。

老妈看了一眼我做的“外衣”,说:

“你选的叶子太薄,容易破,下面多垫一张竹叶。

还有,你做的圆锥底下有个洞,米会掉出来。

”听了老妈的指导,我立刻多加了张竹叶,又卷成了个圆锥——这次没有洞。

第二步是放馅,先要放点米,再放一点馅,最后再放米,不要填满,留下一点空间,不然会爆出来。

有了上次的教训,这次我做的很小心,生怕出错。

第三步是封口。

这好做!

我盖上竹叶,抽了根线,系牢,又打了个好看的蝴蝶结。

这个“粽子姑娘”,在众多“粽子兵”中格外独特。

忙了大半天,就等着吃美味的粽子了。

晚饭前还有一个插曲——撞蛋!

嘿嘿,看我不把你们的“蛋卫兵”杀的片甲不留!

我挑了一个两头不是空心的蛋,向兄弟姐妹们进攻!

果不其然,他们的蛋个个伤痕累累,而我的完好如初。

当我正暗自得意时,半路杀出了个程咬金——最小的弟弟出场了!

“姐姐,我要撞你的蛋的身体!

”我不以为然:

“好啊!

”只见弟弟将自己的蛋转了一圈,选了一个自己认为可以打败我的面,接着,弟弟一下子冲过来,向我的蛋撞去。

“啪!

”天!

我心爱的“蛋将军”竟然碎了!

弟弟兴奋地大叫:

“我赢了!

我赢啦!

”原来我的蛋的身体被撞得那侧竟是空的,我竟然没发现!

唉,虽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但这次真是输的不甘心啊!

  这个插曲很快就完毕了。

我一手拿蛋,一手拿着自己美味的劳动果实,真是优哉游哉啊!

  转眼间又到了端午节,它除了会让人想起龙舟盛会以外,那粽子的美味更是令人神往。

这也是令我梦寐以求的日子。

我长到了这么大,可从来没吃过我自家包的香喷喷的粽子。

奶奶说,自家包的粽子才会有端午节的气氛,才会好吃,还能随心所欲的加上自己想吃的食物和配料。

因此,眼看今年的端午节也不远了,我和妹妹死缠烂打、软磨硬泡的嚷着要全家一起包粽子吃。

  一切准备就绪后,爸爸先将猪肉、香菇切成方块,再将猪肉倒入锅中快速地炒动,加些事先准备好的调料,直到超出浓郁的香味,再将猪肉盛起。

紧接着,再将香菇和事先泡制好的食物调好配料后一同翻炒着,等完全炒熟后,盛入一个大盆中。

这时再将一盆生糯米洗上两三遍,也放入盆中。

  接下来又是奶奶和妈妈的强项了,就是最最重要的部分——包粽子。

我静静地站在一旁学习着。

只见妈妈和奶奶各取了两张碧绿的粽叶,重叠在一块,战后双手抓住粽叶两端,熟练地向中间一卷,形成一个圆锥的形状,放在手掌中,然后用手抓一把糯米,将底部填满,压平,再发入充分诱人的馅料,再参加糯米,直到把圆锥形填满为止。

这是,只见奶奶右手拇指将叶子两头捏住,轻轻向前一压,然后用左手将粽子拿牢,接着用绳子,沿着粽子腰间绕上两圈扎紧系牢。

一个绿莹莹的粽子就大功告成了,看得我是目瞪口呆。

接着我也跟着她们包着这个有棱有角的东西。

  包得差不多了,爸爸将各式各样的粽子放入锅中去蒸,听说要蒸上至少八小时呢!

  我张大了嘴,惊讶得很,没想到吃个粽子都要这么长时间,我都要垂延三尺了,但也无可奈何,只能等了……

  等待中,我觉得粽子真是个有意思的小东西,只需要这么几张碧绿的荷叶把糯米和馅料包起来,蒸煮一番,香喷喷的粽子就成现在眼前了,而且家里到处弥漫着粽子的淡淡的清香。

我真喜欢这种粽子所有的清香,也希望明年我家还能继续飘着这清香味儿。

  快过端午节了,奶奶到市场买来了糯米、红枣、花生和粽叶,准备包粽子我们吃。

  奶奶先把粽叶在水里浸泡了二三天,让粽叶变得软和,然后,把粽叶从水里捞上来,用清水洗干净,再沥干。

然后,她取来糯米,淘得干干净净的,就开始包粽子了。

奶奶先将两片粽叶叠放在一起,然后卷成一个漏斗形,再用勺子舀上一点糯米放入粽叶中,用粽叶把糯米包好,最后用绳子把粽叶缠紧,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做成了。

  看了奶奶做的粽子,我的心里也痒痒的,就跟着奶奶学了起来。

我先把粽叶卷好,再往里面放糯米。

可我刚放进一点点糯米,那些米就从粽叶里漏掉了。

我往地上一看,哎呀,地上撒了好多米啊!

奶奶告诉我,粽叶一定要叠整齐,卷粽叶时可有讲究。

她于是手把手地教我怎样包粽子。

我又重新包了起来,这次比上次顺利多了,一会儿,我就做好了一个粽子。

但看看我的粽子,总觉得没有奶奶做的有棱有角,奶奶说:

“第一次能包到这样,已经不错了!

  粽子包好后,奶奶又把粽子放入水中泡了起来,她说这样泡过之后,粽子才容易煮熟。

  端午节这天一早,奶奶就开始煮粽子了。

不久,锅里就飘出了粽叶的清香。

闻着这香喷喷的粽子的香气,我真想一下子就吃到自己亲手做的第一个粽子。

粽子终于可以出锅了,我迫不及待地让奶奶先找到我包的那个粽子。

可奶奶揭开锅盖一看,锅里有好多白花花的米粒。

奶奶说:

“肯定是你包的那个粽子没包紧,米粒全跑出来了。

”奶奶捞出所有的粽子一看,果然是我包的那个。

看到这样,我感到好惭愧。

  粽子出锅后,我们全家都围在桌前吃起了粽子。

我从盘子里拿出一个粽子,把绳子剪断,再把粽叶剥掉,里面就是一个透着粽叶清香的白白的粽子了。

我在上面放了点糖,然后咬了一口,一阵甜滋滋的味道进入口中,真好吃。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

我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我的奶奶。

每年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粽子。

  我也想亲手尝试一下包粽子的乐趣,便向奶奶要求,让她教我怎样包粽子。

早上当我赶到奶奶家的时候,奶奶已经准备好包粽叶的东西,有粽叶、有糯米、馅料、还有一些扎粽子的线。

糯米雪白雪白的,像白雪一般。

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拿起几片粽叶把它们按顺序排好,再把这些叶子折成一个蛋筒型。

我放了许多糯米,这时奶奶说:

你放的太多了,蜜枣往哪里放呢?

我连忙倒回一些米,然后选了一颗圆圆的、晶莹透亮的蜜枣放了进去。

奶奶又说:

你还可以放一些红豆呀。

我一想,这可是最好吃的红豆蜜枣粽呀。

我连忙放了很多红豆进去,然后开始包粽子了,可是这时我才发现,我放的米和红豆太多了,根本包不起来,洒了很多。

我都有点灰心丧气了,这时奶奶抚慰我说:

不要放弃,倒掉一些米和红豆,再试试你就会成功。

在奶奶的帮组下,我的第一个粽子终于包好了。

我再接再厉,又接二连三的包了几个粽子。

虽然,这些粽子不像奶奶的包的那么精巧,但是我心里还是很喜欢。

你瞧,有的像肥肥的小猪,有的像瘦瘦的猴子,有的像圆鼓鼓的青蛙,大小不一,简直就是一个动物粽子展览嘛。

  粽子包好了,有红豆蜜枣粽、有豆沙粽、有蛋黄粽、还有猪肉粽。

奶奶把它们放入锅中煮。

不一会儿,清香、诱人的粽子香味从锅里飘出来,我不停地咽口水,心里想:

粽子煮好以后,我是先吃那个小肥猪?

还是那个小瘦猴呢?

我想来想去决定还是先不吃了。

我要把我的劳动成果送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吃,让他们一下我的孝心。

虽然,粽子不好看,但是他们一定会吃在嘴里,甜在心里。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观察情况。

因为从锅里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时间总是特别的漫长,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里解放出来的时候,我快乐得手舞足蹈。

放在碗里,用筷子剥开,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黄松软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无比,我差点连筷子都要咬下来了。

  今年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品尝到自己劳动的果实,那感觉不是一般的甜蜜。

  我只会吃粽子,但不会包粽子。

  请问大家,五月初五是什么日子?

我想大家会异口同声地答复:

“端午节!

”对,端午节还要吃粽子,可你们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吗?

哈哈,不知道了吧?

据说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呢!

  其实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的,屈原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积极主张楚国联合齐国,抗击秦国,他的意见没被采纳,反而被罢了官,发配到遥远的地方。

楚国快灭亡时,农历五月五日这天,屈原投汩罗江自杀。

屈原投江后,楚国人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吃屈原的尸体,就往江里投粽子,后来,慢慢形成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惯。

  怎么样?

知道了吗?

其实呀吃自己包的粽子感觉特别好,这不,姥姥给我买来了粽叶、糯米、馅、还有绳子,让我自己包粽子,啊,这可让我傻眼了,怎么包呀,姥姥看我丈二和尚模不着头脑的样子,笑了,并为我讲了包粽子的简单过程,然后指导了一下就去扫地了。

我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那儿,真是狗吃刺猬——不知如何下手,还好姥姥把米馅都弄好了,要不然我真的什么也不知道了!

我先把粽叶做成漏斗的形状,往里面加了点糯米,再加块肉,然后把它的“角角”往里面塞了塞,用绳扎好,啊哈,一个粽子做成了!

可乍一看,既不像粽子,也不像菱角,更不像三角形,唉,真是四不像!

算了,不管怎么说这也是我的劳动成果吧。

向下一个粽叶发起了“进攻”!

我又放了点糯米在漏斗状的粽叶里,嘴里还哼着小曲,终于做好了,嘿,还可以!

包了第十一个粽子时,我发现糯米馅快没了,可我还包在兴头上呢,怎么办?

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咦有了!

冰箱里不是还有蜜枣吗?

不如把它放在里面滥竽充数?

对,这主意不错,于是我把剩下的糯米都用蜜枣做了馅。

看着一个比一个像的粽子,真是开心极了!

  爷爷把我包的粽子放在锅里煮,煮好之后,爷爷品尝了一个,结果一咬居然咬到了粽子里的蜜枣——核,把他老人家的一颗假牙给碰掉了!

我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得了,可爷爷没骂我,还夸我呢!

说我有创意,我听了心花怒放。

  转眼又到了端午节,它除了让人想起龙舟盛会以外,粽子的美味更令人神往,也是我梦寐以求的日子。

我长这么大还没吃过我家自己做的香喷喷的粽子,据我奶奶说味道好极了。

自己做的粽子可以随心所欲地加上自己喜欢的食物和配料。

因此,今年我死缠烂打,软磨硬泡,爸爸妈妈被我弄得没方法,只好同意了。

  一切准备就绪后,我爸先将猪肉、香菇切成方块,然后将猪肉放在锅中炒制,加些事先准备好的调料炒出香味,才将猪肉捞起。

接着,将香菇和事先泡制好的食物调好配料后一同炒熟,剩余汤汁炒以预先洗净的上等糯米,至所有的汁都被上等糯米吸收进去为止,再放入刚刚所炒的料一起拌匀。

  接下来,该我妈上场了,我静静地站在一旁看。

只见,妈妈取了两张碧绿的箬竹叶子重叠在一块,双手抓住叶子两端,轻轻向中心一卷,熟练地卷成圆锥形,放于左手掌中,右手用勺子舀了些刚刚炒制好的馅料装进圆锥形里边,直到把圆锥形填满了。

这时,只见妈妈右手拇指和食指将叶子两头捏住轻轻向前一压,再一个小的反剪,交于左手握牢不放松,空出来的右手拿一绳,一头用牙齿咬住,一头用右手拽紧,沿粽子腰间绕两圈扎紧系牢。

一个绿莹莹的粽子就大功告成了,看得我目瞪口呆。

接着,妈妈继续不厌其烦地包着,包着这有棱有角的小东西。

  包好后,我爸把粽子放在锅中去煮,并告诉我说:

“这叫炕肉粽,炕肉粽的时间,一般是8小时,这样肉粽才能出胶,香味四溢。

  我一听晕了,还要这么久,我都快垂涎三尺,但也无可奈何,等吧,真是等到花儿也谢了……

  等待中,我觉得粽子真是个有意思的小东西,只需用那么几张碧绿的箬竹叶把糯米和馅料包起来,蒸煮一番,糯米和馅料就带上了箬竹叶味儿,而且家里也弥漫着淡淡的'清香。

我真喜欢由粽子而带来的这清香的味儿,也希望明年我家还能继续飘着这清香的味儿。

 端午节马上就要到来了,我跟妈妈一起学包粽子,品尝了美味的“五黄”,一起品味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这天我起了个大早,首先跟妈妈插菖蒲艾草。

妈妈告诉我,过端午节的传统有菖蒲艾草、吃粽子、品五黄等其他风俗。

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须在门窗上插上菖蒲艾草,它的作用是不让蚊虫进入屋内。

迷信的说法是可以辟邪。

  接着,我和妈妈一起包粽子。

材料妈妈早就已经准备好了,有棕叶、糯米、肉等。

准备工作是这样的:

把粽叶放在清水里浸泡5~6天再洗干净;把绑粽子的绳子剪成大约两尺长的一段段;把洗干净的肉切成2、3厘米见方的肉块,放在酱油里浸泡一个晚上。

包粽子之前,先把糯米淘洗干净,把水沥干后倒入盆中,放上调料拌匀;把粽叶和绳子用开水浸泡起来。

下面我们就开始包粽子了。

首先我取出两张粽叶一头一尾重叠,在一端叶子正面朝里折成一个漏斗状,放入一小碗糯米和肉块,把它们压实压紧,右手先把外端粽叶向后折去,包好一端后再用同样的手法完成另一端。

然后用绳子把包成的粽子捆绑结实。

这样,一个粽子完成了。

  包粽子的时候妈妈告诉我,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政治家、大诗人。

当年他屡被放逐,便于农历五月初五这天自己怒沉汨罗江。

人们心想为了保护屈原的遗体不被小鱼小虾吃掉,便向江中投放食物。

渐渐地便演变成包粽子纪念屈原的节日。

  绍兴端午节还有吃五黄、巧果的习俗,所谓“五黄”是指黄鳝、黄鱼、黄瓜、黄桃、黄酒。

中午妈妈准备好了这些“五黄”,我们就开始品尝起来。

当然我们小孩子是不能喝酒的哦!

妈妈告诉我,吃五黄的习俗是从神话传说《白蛇传》的故事中流传下来的。

  端午节这个节日我过得很快乐。

今天我品尝了美食,关键还学会了包粽子,增长了民俗知识。

  看见姥姥昨晚泡了红小豆,以为她要煮粥,可又见她拿出深绿色的苇叶,黄绿色的马莲。

我恍然大悟,原来姥姥是要包粽子了。

  “萌萌,你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

”姥姥一边问我一边把昨晚泡好的江米、红小豆,还有用许多调料腌制好的半寸见方的肉块儿,摆放在桌上。

“当然知道。

”我得意洋洋地答道,“据说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是为纪念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屈原。

楚怀王不听屈原的‘联齐抗秦’主张,屈原在报国无望的情况下,抱石投汨罗江,以身殉国。

江两岸的村民得知这一消息,蜂拥般的来到江边,男人们划船奋力打捞,妇女、儿童和老人们那么将苇叶包成的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饥肠辘辘的鱼虾蟹有损屈原的身体,这便是端午节龙舟竞渡,吃粽子习俗的来历。

  “萌萌真棒,懂得知识真多,那你过来,来看姥姥怎么包粽子。

”我和姥姥来到厨房,把马莲、苇叶放在开水里煮了大约三分钟,马上把它们从热水里捞出来,放到冷水里冷却。

“为什么要放到冷水里冷却?

”姥姥笑眯眯地对我说:

“原来你也有不懂的问题啊!

好,我告诉你,那是为了防止苇叶和马莲变黄,要不然不就不好看了吗?

  姥姥把从冷水中捞出的两片叶子的正面(没茎)一上一下地排好,沾上水,双手抓住叶子,向后对折成漏斗形(底部无洞),左手托住卷好的苇叶,右手拿勺挑进三分之一的米,再放入甜丝丝的大蜜枣,盖上一层江米后,右手抓起苇叶的上半部,左手拍打苇叶的底部,这么做是为了让粽子的“漏斗”装得满满的,用多余的叶子盖上顶部,再用马莲捆绑结实,在粽子上系一个蝴蝶结。

“姥姥,我还想吃肉粽呢。

”“别着急,慢慢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肉粽子、豆粽子、甜枣粽子全都装进了锅里。

当粽子装进锅里三分之二时放水,水没过粽子一寸高后盖上锅盖,用大火烧十分钟后,高压锅发出“咝咝”声,再盖上阀门,改换成小火,这时,满屋就已经开始飘动着粽子的清香。

  我的心像阀门盖一样跳动着,呼吸着粽子叶的清香。

期盼着,期盼着,这锅粽子赶快煮熟,耳旁仿佛听到:

“桃儿红,杏儿黄,五月五,是端午;苇叶香,飘满堂,粽叶香,包五粮;剥个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万年长”的祝福声。

  一个小时后,姥姥翻开锅盖,我迫不及待地剥开粽子,放到嘴里,“啊!

真好吃。

  过几天就是端午节了,老师为了让我们更加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就准备组织包粽子实践活动。

老师请来了几位爷爷奶奶、阿姨等家长来教我们包粽子。

  我们分成了八个小组,每六人一组,那些爷爷奶奶、阿姨们在食堂里早已准备好了包粽子所需要的材料。

两个盆子,一个装着煮好的芦苇叶,另一个装着糯米、花生和红枣,它们混合在一起好似是沙漠中一颗颗发亮的红宝石。

我们一进食堂分分围到指定的“老师”身边,都仰着头认真地听“老师”讲解包粽子的方法。

  我们小组的“老师”是一位奶奶,奶奶一边做一边讲解,同学们的眼睛个个都直直顶着奶奶的动作,她拿起三片芦苇叶,均匀分开并一片压着一片,然后拿起剪刀剪去芦苇叶的两端,特别在剪芦苇叶头那端时,因成大约三十度角。

之后,中指和食指要成剪刀形,夹在芦苇叶头那端向内卷起,就像一顶尖尖的“小帽子”。

我们学着老师的样子,第一步很简单,第二步卷就有点难度了,我卷了好几次都没有成功,要么尖的地方有一个大“洞‘,要么”小帽子“太小了,连馅都装不了多少,怎么办呢?

我心里想着。

突然听到旁边的蔡文杰兴奋地喊了出来:

”我会卷了“。

还高高地举在手里,非常的漂亮。

接着又有好几位同学也说会卷了,我心里可急了,我认真地看着”老师“到底怎么做的呢?

自己又试了几遍,终于成功了,于是我在”小帽子“里灌上一点米,在米的上面放上一颗大大的红枣,再盖上点米和”小帽子“口平齐,学着”老师“的样子用芦苇叶剩余部分绕过来,将口封住,再用一片芦苇叶将口封巩固,最后用细绳将粽子捆住,不能松开,一个粽子就包好了,接下来又包了一个、两个、三个……虽然这次自己包的粽子没有像”老师“包的那样精致好看,但我心里很快乐,因为我又学会了一样本领,以后每逢端午节就可以自己包粽子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