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静县第一小学基础教育工作汇报材料doc新.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58755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和静县第一小学基础教育工作汇报材料doc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和静县第一小学基础教育工作汇报材料doc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和静县第一小学基础教育工作汇报材料doc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和静县第一小学基础教育工作汇报材料doc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和静县第一小学基础教育工作汇报材料doc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和静县第一小学基础教育工作汇报材料doc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和静县第一小学基础教育工作汇报材料doc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和静县第一小学基础教育工作汇报材料doc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和静县第一小学基础教育工作汇报材料doc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和静县第一小学基础教育工作汇报材料doc新.docx

《和静县第一小学基础教育工作汇报材料doc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和静县第一小学基础教育工作汇报材料doc新.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和静县第一小学基础教育工作汇报材料doc新.docx

和静县第一小学基础教育工作汇报材料doc新

和静县第一小学基础教育工作汇报材料

 

弘扬东归精神打造“双语”教育典范

——和静县第一小学基础教育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及同仁们:

大家好!

今天,各位领导莅临我校检查督导基础教育工作,对于我们来说,是压力更是动力,督导检查把我们学校横向与巴州更多的优秀学校放在了一个起跑线上,督导检查也让我们在督导过程中,聆听指导、进一步找到差距,为我校实现巴州一级学校的创建目标远景提供了改进途径,为此,我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和静县第一小学创办于1936年5月,是巴州现存的最古老的一所原址学校,至今已有75年的办学史。

也是东归祖国的新疆卫拉特土尔扈特部普及现代教育的第一所学校;是巴州较早的“双语”教育示范学校,作为一座历史学校,以及和静县蒙古自治县的特点,我校把“双语”教学,作为学校教学的重点,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巴州各民族学生,他们很多人成为了建设巴州的栋梁之才。

下面,我根据《自治州基础教育工作综合评估指标体系》要求,就我校基础教育工作开展情况,向各位领导做一汇报。

一、学校基本情况

目前,学校占地面积34亩,生均占地面积16.4平方米;绿化面积5758平方米,生均3.4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8734平方米,有3120平方米的四层主教学楼一座,845平方米的综合楼一座,4008平方米教学综合楼一幢,194平方米学生餐厅一座,生均建筑面积5.4平方米。

学校现有义务教育阶段教学班36个,其中汉族班24个,双语班11个,蒙语班一个。

另设有学前班4个。

在校生总人数1819名,其中汉语班1114名,双语班390人,学前班155人。

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

在校职教职工132人,专任教师115人。

其中少数民族专任教师65人,汉族教职工50人,新任教师24人。

小教高级教师76人,小教一级教师30人,未评9人。

专任教师中本科39人,大专73人,高中及中专3人。

专任教师合格率为100%。

二、以“双语”教育为基础,规范办学行为

1、以校园文化为统领,让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

先进的校风是指引学校与时俱进的动力与源泉。

多年来,我校聚历史积淀之底蕴,汇时代发展之精华,确立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宗旨,“认认真真做人、脚踏实地做事”的校训,“自主、和谐、责任、进取”的校风,“学高、身正、敬业、树人”的教风“勤奋、好问、乐学、精思”的学习精神。

少先队把红领巾广播站作为教育宣传窗口,定期宣传爱国主义、民族精神、诚实守信等专题教育小故事以及队章知识、校内好人好事。

我们认为“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教师是雕琢人才的工匠,学生是振翅高飞的希望。

我们学校以校园文化为统领,让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让学生每一天都享有快乐的学习空间”。

如今,“德的养成,美的熏陶,智的开启,体的锤炼”已成为我校校园文化灵魂所在。

正是这良好的校风,使我校始终端正办学思想,规范办学行为,建立了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科学民主的管理机制,形成了党、政、工、团、少等一体化的管理机制,组成一支勤奋务实、廉洁高效、开拓进取的教师团队。

2、规范办学行为,建立科学管理机制。

一方面,不断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合理科学地完善各个岗位的职责要求,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以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来依法管理学校,使学校管理日趋规范化、民主化、科学化;另一方面,群策群力,完善各项考评体系和奖惩机制,依托制度保障,在依法治校的基础上激发了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确保学校科学持续发展。

一是规范学生学籍、考籍管理,认真落实资助政策。

专人管理学生的学籍考绩档案,按照资助政策的要求,各班根据学生的家庭情况,选择家庭贫困、父母无暇照顾的学生在学校食堂免费住宿、就餐,本学年学校共有251名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和65名双语幼儿享受到了补贴,保证了家庭困难学生及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的入学率。

二是选派年轻教师从午饭、午休到晚自习、晚休跟踪服务,并将住宿学生与年轻教师结成“一帮一”对子,全程服务学生的生活、学习。

精心选派责任心强、富有爱心和奉献精神的宿舍管理员管理宿舍,照顾留守学生的生活起居。

三是依法保障适龄儿童“进得来,留得住”。

一方面通过教职工大会、家长会、国旗下讲话、召开主题班队会、发放传单等形式组织教师、家长、学生认真学习《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使教育法规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为巩固提高“普九”工作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另一方面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与教师层层签订责任书。

学校根据学期初各班级人数,学期末对教师控辍工作进行考评、验收,有学生辍学的,教师在评优、晋级中实行一票否决。

确保辍学率为0%。

三、以“双语”教育典范为要求,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1、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方面。

我们严格按照原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认真开展师德师风自查、互评活动,严禁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严禁教师惹事生非,有事不按程序,越级上访等现象发生;与教职工签订协议书,禁止参加黄、毒、赌、封建迷信等违反教师职业道德,损害师表形象的活动。

几年来,学校没有发生上述行为,在社会、群众中树立了较好的形象。

2、在加强务实教师的业务能力上。

一是加大外派教师学习、培训的力度。

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连续数次派遣教师赴北京、南京、乌鲁木齐、库尔勒等进行继续教育.国培学习、听课、参观等。

二是通过公开课、观摩课、推门课、汇报课交流课等课堂教学活动,以及“老带新”“互帮互助”“以赛促学”经验总结、教学设计、教案评比、说课比赛等等新颖的活动不断进行岗位大练兵;三是加大教研教改力度,各学科通过研究校本课程,定课题,定期进行集体备课、定期进行课研、定期撰写论文等等,鼓励教师推陈出新;四是加强双语教师培训力度。

由校长、副校长、教务主任、优秀骨干教师等牵头对全体双语教师进行定期、有目标、有计划的培训,实行民汉教师同室办公,互相互学语言、集体备课等。

从基础到方法等多方面逐步加强。

四是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全面启动“学习型学校”读书活动,鼓励教师借阅图书,全天开放微机室以备教师网上学习、培训。

在教师中开展读书撰写心得等活动,不断强化教师学习意识,提高广大教师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是“以赛促学”。

每一学年在教师当中开展一次“才艺大比拼”活动,活动内容包括基础知识测试、即兴演讲、才艺展示等。

通过丰富的内容和形式来活跃教师的思想、大脑。

不断提升教师的各项技能,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

四、以“双语”教育为目标,保持教学质量

1、以“主动教育”为特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公民教育。

学校拥有一支积极进取、锐意改革、理论水平高、综合素质强、专业基本功扎实、具有敬业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

其中,仅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国家级、市级骨干教师就有三十多人;我们把教学目标定位在从小培养孩子们做学习的小主人、活动的小主人、生活的小主人上,初步建立起适应21世纪需要的,符合现代课程要求,以“英语”、“现代信息技术”和“科技教育”见长,具有主动教育特色的现代教育模式。

2、进一步加强对课堂教学优化的研究。

课堂教学改革做到:

备课“深”,各学科年级组每周集体备课一次,年级组老师汇集一堂,深挖教材,从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出发,重视对学科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整体把握以及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

上课“实”,扎扎实实抓好四十分钟的课堂,课堂做到三讲三不讲:

讲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

学生会的不讲、能自主学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

作业“精”,不布置重复作业、惩罚性作业、超过合理限度的作业。

布置发展思维的作业、引导探究的作业、迁移拓展、提高能力的作业。

教学“活”,教师在课堂上要给予学生充分发挥的舞台,并灵活把握课堂节奏。

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每一分钟,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局面,使整个课堂充满活力,最终提高教学效率。

手段“新”,科学、合理地选择与整合教学资源,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合理安排教学过程。

活动“勤”,我校要求每学期普通教师听课不少于十五节,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听课不少于二十节,书记、校长、副校长、教务主任听课不少于二十五节。

听课形式多样,有推门课、汇报课、公开课、示范观摩课等。

考核“严”,教师的考核与教学常规挂钩,有具体的考核细则参考。

辅导“细”,我校始终把转化学困生的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提出了“五优先”的要求,即对学困生要优先关怀,优先表扬,优先参与活动,优先提高,优先辅导。

辅导时杜绝出现大面积辅导的现象。

质量“高”,在我校教师们的努力下,学校教学质量日益提高。

3、发展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特长。

我校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和学校实际,先后成立美术、音乐、体育、电子琴、马头琴、民族手工、英语等兴趣小组,活动有计划,有记录。

成立了舞蹈队、鼓号队、合唱队、电子琴队、马头琴等特色团队,每天利用一小时进行训练。

坚持“两操一课制度”,课外活动时间和大课间在班主任、体育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跳绳、打篮球、踢毽子等多种课外活动;每年都举办校园艺术节、运动会、年级绘画、演讲等系列活动,这既是对紧张学习的一种调节,又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地发展。

2011年小升初的考试中,我校语文、数学分别包揽我县的前三名,英语位列全县第二名。

近三年中,我们积极向上级各类教育刊物推荐,积极参加各类论文评比,教师发表、获奖的论文近二十篇。

五、构建三位一体的“双语”德育养成体系

我校成立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了由学校党支部、德育处、少先队、工会、班主任为主体的德育工作队伍,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德育工作制度和计划,并通过具体活动予以实施,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全方位的德育工作局面。

1、广泛宣传动员,建立立体德育体系。

我校与派出所、司法局、交警队等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家校联系,建立家长学校,开设学生品德教育讲座,构建立体德育网络的同时,充分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的宣传,利用班级黑板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宣传,利用校园橱窗,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宣传,多管齐下,使德育思想根植于每个人心中,形成“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人人都是德育践行者”的良好氛围。

2、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加强德育渗透。

我校要求任课教师在授课时根据学科特点渗透德育教育,利用晨会进行行为规范教育,利用班队会进行主题德育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形成了“处处讲德育,事事皆德育”的校园文化。

3、坚持主题实践教育,强化师生社会公德意识。

坚持每天举行升国旗、唱国歌仪式,坚持每周一国旗下讲话的教育活动,把每次国旗下讲话,都当做一节“微型党课”;开展“捡拾垃圾,爱护环境弯腰工程”,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启动第二届阳光体育伴我行活动,在学校校园摆放跳绳和毽子,丰富学生体育活动;在学校楼道内放置开放书架,培养孩子们良好的读书习惯;清明扫墓,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到敬老院演出,对学生进行尊老敬老爱老教育;少儿军警训练,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

目前我校已形成了校级鼓号队、舞蹈队、腰鼓队、剪纸班、绘画班、电子琴班、托布秀尔班、手工刺绣班等十五个特色教育班。

4、以家长学校建设为突破口,构建有效教育网络。

从2009年起班主任给每个学生都设了家校联系本,在每天的家校联系中家长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从家长的关爱中,老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

这种联系创造出一种家校互动的效应,搭建了家校密切配合的平台。

我校每学年都定期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

各位家长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走进孩子们中,他们既重温了当年的学习生活,又接触了最新的教育理念,还为学校发展和改革,教师教学提出宝贵意见,搭建了一个家校互动的平台。

六、以“东归文化”为教育读本,激发了“双语”学习热情

依托学校有利资源和校本课程走特色双语教学之路,是我校的特色。

1、编印了《东归文化校本课程》。

东归文化是和静县的特色文化,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典型的爱国壮举,为了树立学生爱国情操,进一步做好双语教学,我们结合我县“东归文化”,编印了《东归文化校本课程》,同时,把学生学习“双语”,作为民族团结的一项内容,进行表扬激励。

《东归文化校本课程》,让广大学生树立了爱国团结,和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各民族学生相互团结的美好情操。

2、开展热爱家乡主题教育活动。

爱家才能爱国,爱家乡才能爱语言。

为了有效开展“双语”教学活动,我们以“创先争优”和“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了“热爱家乡”主题活动。

通过板报、橱窗、演讲以及托布秀尔作品比赛、手工刺绣作品比赛等系列活动,激发了“双语”学习的热情。

自双语教育实施至今,双语班的学生学科成绩连续多年在全州稳居榜首,而且多次代表和静县参加区、州级口语大赛荣获多项殊荣,2012年9月学校将实现双语教学从学前班到六年级的全覆盖。

目前,学校双语生源,特别是少数民族生源,年年增加。

2010年1月,百年不遇的大风雪侵袭了巩乃斯林区,牧民的不幸遭遇深深牵动了全校师生的心,为了帮助受灾的牧民重建家园,我校教师捐款14900元,学生捐款11790.1员,2010年冬,学校全体师生为和静县第三小学患白血病的祖力克木.阿力木同学送去了8000余元捐款,今年,我校双语班孟根祖鲁同学因患先天性心脏病需做手术,他的父母正因无法支付巨额手术费用犯愁时,学校的全体师生主动为其捐款9000余元,这一份份涌动的爱心是民族间浓浓深情。

七、统筹规划,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校园环境 

1、学校建设统筹规划方面。

校园分别分为课外活动区、校本教育区、体育运动区、生活区。

建成于90年代的主教学楼能容纳32个教学班一千余名学生;建成于2003年的综合楼是集办公、计算机、实验、会议为一体的多功能学习区域;而建于2008年的综合教学楼则是集教学、特长兴趣小组、功能室、学前教育、大型培训集会等功能为主的多元化教育阵地。

所有校舍建筑符合《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的要求,每幢建筑物均有消防通道,卫生、消防、排供水、供变电等设备完整,教室内采光照明设施齐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课桌椅符合标准、配备齐全。

2、努力改善教学环境方面。

配备配齐了图书室、阅览室、团队活动室、微机室、多媒体室、实验室、劳技室、心理咨询室、医务室。

并根据学校特色配备有舞蹈室、马头琴室、电子琴室各一间,音乐室两间、美术室三间。

进一步完善各功能室管理制度,做到专人管理。

平时由专业老师在功能室授课,兴趣小组和课外活动时由小组教师带领学生在功能室活动,充分发挥功能室的作用,提高功能室的使用率。

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设施,添置教学仪器和器材,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充实了课堂教学。

另一方面学校采用购买、教师以及社会捐赠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充实图书数量,目前我校有图书36000余册,丰富的内容极大满足了学生的阅读。

3、加大校园环境建设力度。

每年都要购置1000余盆盆花美化校园环境。

校园修建了东归文化墙、伟人塑像、宣传牌、环保用语牌等,为了防止学生踩踏花草树木,特地添置了铁制围栏加以保护。

楼道悬挂伟人像、充满童趣的名言警示语,并在每个班门前悬挂班级展示栏,做到了让墙壁说话,让走廊育人。

目前,学校绿树成荫,花团锦簇。

既有乔木、灌木、绿草错落有致,又有繁花绿叶的相互映衬,更有雕塑花坛点缀其间。

花园式的校园处处彰显着德育和美育思想,师生在绿树成荫,整洁有序的运动场所学习训练,不仅是体的锤炼,而且是人生境界的升华。

八、加强后勤管理,重视安全教育

1、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建立安全保卫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校长任组长,是第一责任人。

学校每年都与各部门和班主任签订责任书,将安全教育工作作为对教职员工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制度。

同时,建立健全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对涉及学校安全保卫的各项工作,都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同时,学校制定了意外事故处置各类预案制度。

坚持了以安全教育主题班队会、晨会为重点的性对性安全教育制度,特别是抓好交通、大型活动等的安全教育。

2、建立立体“安全网”。

为不留盲点,不出漏洞,学校立足防范,变“堵”为“疏”,做到“六个到位”:

一是安全防护措施到位:

在主教学楼、综合教学楼、综合楼、食堂、学生宿舍的各楼层楼梯口处都安装了红外摄像头。

为保证师生安全上下楼,严格规定各楼层、各班级上下楼的路线和顺序,并定人定点维持,杜绝学生上下楼拥挤的现象。

同时,学校还为各楼层安装了逃生指示牌和应急灯等;二是重点部位管理到位:

在增强全员的安全防范意识的同时,加强了节假日值班、值宿工作;对学校的重点部位加强了管理,特别是对图书室、实验室、电教室、微机室、财务室、库房等专用教室的管理,明确了责任制。

三是宿舍管理到位:

学校安排专门的宿管人员与住宿学生同吃同住,负责管理住宿学生的安全,每天睡觉前查房清点人数,打扫宿舍卫生,为寄宿学生提供安全温馨的生活环境。

四是食堂卫生安全监督到位。

严格按照《国家食品安全卫生标准》要求食堂卫生,做到食物新鲜干净、碗筷消毒彻底,并定期对食堂卫生进行检查,发现不足令其及时改正。

五是安全防范检查到位:

在加强平时值周检查的基础上,每季度进行一次安全大检查,重点对危房、电路等隐患进行检查,做到防患于未然。

六是学生参保到位。

学校在每学年的开学初,请社保局的同志向全体学生宣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学生平安保险的知识,使学生充分了解投保的利弊,自觉自愿参加保险。

同时学校为每一位在校生办理了校方责任险,保障了学生的利益。

3、加强校产管理。

学校固定资产登记入册,每学期末总务处会对各班和各办公室进行公共财产清查登记,发现有损坏及时维修和保养。

同时,学校的各项开支精打细算,做到花小钱办大事。

古老的历史延续,让我们在继承中创新,在发展中进步。

在基础教育工作上,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但是和巴州许多知名的小学相比,我们还有很多差距。

教师的业务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学生因为生源渠道不一,早教水平不一,均衡施教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做好;面对明天,我们充满信心,面对这所承载厚重历史的校园,责任赋予我们只能越办越好,今后,我们将在努力提高各项管理、提高业务教学能力的同时,把目标定位在创建我州名校上,通过进一步的完善、整理、挖掘,使我校“双语”教学特色,成为巴州“双语”教育的品牌,让更多走出牧区、农村的孩子,和城市孩子一样,享受优质教育,在我校度过值得回忆和收获的少年时代。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