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史复习练习(中国1).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60169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史复习练习(中国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学前教育史复习练习(中国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学前教育史复习练习(中国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学前教育史复习练习(中国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学前教育史复习练习(中国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学前教育史复习练习(中国1).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学前教育史复习练习(中国1).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学前教育史复习练习(中国1).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学前教育史复习练习(中国1).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学前教育史复习练习(中国1).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学前教育史复习练习(中国1).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学前教育史复习练习(中国1).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学前教育史复习练习(中国1).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学前教育史复习练习(中国1).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学前教育史复习练习(中国1).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学前教育史复习练习(中国1).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学前教育史复习练习(中国1).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史复习练习(中国1).doc

《学前教育史复习练习(中国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史复习练习(中国1).doc(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前教育史复习练习(中国1).doc

《学前教育史》自学考试复习(中国部分)

第一编中国古代学前教育

一、填空

1.传说中我国最早的儿童学校叫“”,出现在原始社会后期的时期。

P6

2.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实行。

p6

3.中国古代儿童学前教育的基本形式是p7

4.受中国传统教育的影响,在儿童教育中,将放在首位。

P23

5.开笼放鸟而捕之,解缰放马而逐之,曷若勿纵勿解之为最易也。

这两个比喻符合中国古代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

P26

6.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方法有:

、、。

p31-32

7.我国古代第一个专门教育太子的教育文件是。

P34

8.我国古代宫廷儿童教育的制度主要有和。

P36

9.朱熹把教育分为两个阶段:

“”和“”。

10.在我国,胎教作为一种理论,初步形成于。

p40

11.童蒙教材的编写进入一个大发展的时期是在。

p51

12.中国古代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童蒙读物是宋末所撰的。

P51

13.中国古代儿童诗歌主要有三类,即识字类、类和类。

P52

14.南朝梁时周兴嗣所著的古代识字类儿童教材是。

p52

15.古代诗歌类的历史知识性蒙书中,《》最为流传,由唐人所撰。

P55

16.贾谊将太子整个教育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学校教育和成人教育。

p62

17.提出“太子之善,在于与选左右”,强调要行胎教,要施学前教育。

P63

18.颜之推的教育目的是:

19.集中反映朱熹儿童教育思想的是他编著的和。

P72

20.司马光写的,阐述家庭教育问题,对历代家庭教育有很大影响。

P32

21.读书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

”这种培养儿童读书习惯的主张出自。

p74

22.提出要严格、不间断地对儿童进行各种行为习惯的训练,使之“积久成熟”的是。

p74

23..提出“自然教育论”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教育家是。

P77

24.我国古代奠定了胎教学说初步的营养学基础的著作是。

p41

25.在中国古代各种故事性的童蒙读物中,《》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种,为元朝所编。

26.朱熹主张对儿童应该早施教,将儿童教育比喻为。

27.是中国古代儿童生活常规教育的核心。

28.中国古代有风俗,就是观察小儿志向的一种方式。

29.以为伦理道德基础,是中国封建社会教育重要特点。

30.中国古代为推行孝道,《》曾是最被推崇的儿童读物。

P20

31.中国古代早期知识教育的内容有:

、识字教育、、自然常识。

32.中国古代宫廷中除“三母”外,还为幼小的太子设。

33.胎教最早的记载,是时期,周文王、周成王的母亲曾行胎教。

34.刘向的《》记载了我国最早的宫廷胎教经验。

35.徐之才得《胎产书》提出“”,奠定了胎教学说初步的营养学基础。

36.孙思邈《千金药方》提出了“”的胎教理论,为我国胎教学奠定了基础。

37.万全《养生四要》,主张男女慎“”,胎教学说中有了的内容。

38.胎教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思想传统。

39.中国古代胎教的核心目的是对母亲的的要求。

40.史游的《》流行广、影响大,是汉至唐的主要识字教材。

41.在训诫类儿童诗歌中,明代吕德胜编的《》是一部影响极大的蒙学读物。

二、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材料分析等

1.朱熹的学“眼前事”

在教育内容上,朱熹提出,15岁以前的儿童,主要是就去教他们。

就教者而言,是,就孩子而言是。

他认为学必自始,并认为学问之道只就的开始,初学应给以简单容易的内容。

儿童主要是学习之事,是“”。

2.“三母制度”p38

(1)这是儿童教育制度之一。

(2)挑选符合条件的女子承担的职责。

(3)、、合称三母。

子师负责对太子进行教育;慈母要根据太子的需要,供给和其他所需;保母负责。

3.《小学》

为便于儿童学,与刘子澄编纂《小学》一书。

全书共卷,分内外篇,书中贯彻对儿童的原则,列举了大量的包括、、孝宗、、等德行方面的格言、故事等,内容生动,通俗易懂,易于儿童接受。

4.简述原始社会儿童教育活动的内容:

(1);

(2);(3)原始宗教教育;(4);(5)。

5.简述颜之推关于学前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1)。

主张及早对婴幼儿进行教育,越早越好,甚至要早到胎教。

(2)。

父慈子孝相互联系。

颜之推主张。

(3)。

在家庭教育中,要切忌偏宠,对所有子女应一视同仁。

(4)。

重视父母对儿童潜移默化的影响及周围环境陶冶,重视模范和榜样作用。

6.简述原始社会幼儿教育的主要特征。

(1)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实行。

(2)以为教育内容,内容。

(3)没有专门的。

(4)儿童教育的手段是。

7.分析中国古代儿童家庭教育方法的经验和局限。

经验:

(原则和方法中值得肯定的方面)

(1)。

按中国古代传统愈早愈好。

要本着“早喻教”的原则。

(2)。

也叫“教子以正”。

父母从道义上,从做一个正派人的根本方向上,为子女指出道路。

(3)。

父母教育子女,要以身作则,以身率先,培养孩子什么品德,自己首先要具备什么品德。

(4)。

强调环境对儿童的教育意义。

(5)。

对儿童教育不能求之过急,要根据儿童的才能,逐步将教育加深加宽。

另一个含义是要顺应儿童才能的发展,及时地给以教育,不要失掉儿童才能发展的可能性。

(6)。

家长对孩子,既要慈爱又要严厉,爱与教相结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不溺爱孩子的同时,还要不偏宠子女。

(7)运用“、”的方法进行教育。

局限:

(1)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受礼教的影响,很多儿童故事都以等封建道德为内容。

(2)家庭教育中使用。

体罚是侮辱、压制、违背的封建专制主义方法,是不可取的。

8.论述王守仁的自然教育论。

(1)王守仁对传统儿童教育的和。

(1分)

王守仁深刻形象地揭露了封建传统教育,的弊端。

提倡教育儿童要,这在当时是很难得的。

(1分)

(2)论儿童教育的、。

(1分)

王守仁继承了儒家关于“”的教育目的论,以为中心,但同时也包含了,,等内容,希望儿童身心得到的发展。

(2分)

(3),激发兴趣。

(1分)

他把儿童视为教育儿童的基础和基本原则,是其“”的集中体现。

他主张教育儿童要,使其发展。

(1分)

(4)量力施教,“”。

(1分)

王守仁认为,儿童时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儿童的、、都处于发展之中,必须,,不可躐等。

他还认为,对儿童的知识教育不求其多,但要,要让儿童去消化理解,达到。

(2分)

王守仁从出发,论述了,突破了,了我国古代儿童教育思想。

(2分)

9.分析古代最早的学前教育计划。

P10-11(可作“材料分析题”,材料内容见教材P10最后一段。

(1)中国古代最早的学前教育计划,记载于《》。

(2)教育对象:

反映了的教育状况。

西周已经初步形成了按安排的学前教育计划,可见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悠久历史。

(3)特点:

按年龄大小和,对各学段提出不同内容,体现了、由浅入深的要求。

(4)从内容看:

有、文化知识、。

其中更突出了。

(5)此计划中十分明显。

(6)影响:

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有很大影响。

10.保傅制度

(1)这是中国古代儿童教育制度之一。

(2)选择贵族和大臣中出类拔萃的男子,负责对的、的训练。

(3)师保傅,分为、、和少师、少保、少傅,称“”和“”。

(4)太保负责太子。

太傅从方面教育和训练太子。

太师负责太子的。

11.试析古代宫廷儿童教育制度(P36-38)=保傅制度+三母制度+宫廷儿童教育的意义。

12.试述古代胎教的主要经验=胎教的内容和方法。

(P45-50)

(1)胎教的内容:

①注意因素的;②重视影响与;③选择良好的;④良好的。

(2)胎教的方法:

①:

主要用于宫廷,由太师、太宰等监督王后。

②:

孕妇参加一些轻微体力劳动或户外活动,活动筋骨,流通血脉。

③:

孕妇控制饮食,使胎儿不过于肥胖。

评价:

中国古代胎教历史悠久,实践与理论有不少成功经验和科学论断,可以借鉴。

但也不免包含一些的内容。

13.“三、百、千”

(1)三:

宋所撰《》,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童蒙读物。

三字一句,内容丰富。

(2)百:

指宋初《》,500多个用作姓氏的汉字组成。

四字韵语,易记诵。

(3)千:

南朝所著《》,四字韵语,250句。

14.贾谊论“早喻教”。

“早喻教”就是及早实施教育,主要包括胎教和学前教育两个阶段。

(1)胎教:

①是胎教的根本问题;②对孕妇要进行“”教育;③安排适宜的及对孕妇予以影响。

(2)学前教育(可作为材料分析题,材料见教材P63最下面一段)

①学前教育要从就开始。

②在宫廷中聘请“”、“”为专任教师。

③为太子创造一个的教育环境,“”。

④学前教育内容多方面,包含的要求。

15.颜之推论家庭教育的内容。

(1)颜之推的教育目标是:

这种主张在儒学包揽一切的时代,具有突破性意义。

(2)提出“”,既要进行教育,又要进行“”的教育。

从小进行忠孝仁义礼节的教育。

(3)学艺:

广习书本知识之外,还要,如文章、算术、医方等。

(4)德行与学艺,互为联系,是根本,也不是可有可无。

16.《童蒙须知》

南宋编订的《童蒙须知》是他为儿童制定的学习“”的具体标准和要求。

它对儿童的、、都作了详细的规定。

该书对于从小培养儿童良好的、和某些的道德规范,至今不失其教育意义。

但其中也包含了大量的和的条规,是应该抛弃的。

17.《颜氏家训》

由南北朝时期所著(1分);内容,论述了问题,共卷篇(2分);是中国封建社会最最的家庭教育著作和,流传,影响深远(2分)。

18.简述我国古代学前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

(1)婴幼儿身体的养护。

主要经验:

、食勿过饱、、安全避险、。

(2)儿童生活常规的培养。

“”是对儿童进行生活常规教育的核心。

(3)初步的道德教育、、勤俭耐劳、、、礼貌谦让。

(4)早期的知识教育:

、识字教育、、。

第二编中国近代学前教育

(一)晚清和外国教会

一、填空

1.1904年,中国第一个近代学制——颁布实施。

按此学制,学前教育实行,这是中国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

2.1905年,度废除,标志封建时代旧教育在形式上结束,新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教育制度形成。

3.是中国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

4.蒙养院,附设在和内。

5.育婴堂创于代。

6.清末蒙养院制度,仿照日本《》。

p90

7.蒙养院内教师称“”,由乳媪、节妇训练而成。

8.我国幼儿教育机构始于1903年成立的。

P88

9.清末我国首次设立公立幼儿教育机构的地方是。

10.是日本来华的最早的幼教工作者。

11.是私立蒙养院中最有名的。

12.1907年,清政府颁布《》、《》,打破女禁。

13.提出创立人本院对孕妇进行集体胎教的主张的是。

p94

14.在康有为的《》中,他设计了“公养、公教(或公养、公育)的理想教育制度。

P93

15.康有为婴幼儿教养宗旨是:

“养儿体、、”。

P97

16.帝国主义在华兴办文化教育事业的终极目的是:

奴化中国人思想,。

p99

17.大约19世纪_年代,西方教会在中国沿海开始兴办学前教育机构。

P100

18.外国教会在我国最早设立的幼儿教育机构是(名称)。

19.近现代外国人办的学前教育机构分为两种,一种是,一种是教会或欧美式的。

P101

20.日本式幼稚教育在中国影响最深,这发生在。

p101

21.1898年,英国长老会在厦门创办幼稚园师资班,1912年发展成为,是教会在我国最早设立的一所独立的幼儿师范学校。

p104

二、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材料分析等

1.评述清末蒙养院制度。

(1)蒙养院(名词解释)

蒙养院是中国最早的。

1904年,学制颁布实施。

其中的《奏定章程及章程》是中国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它规定了蒙养院制度,指出了学前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蒙养院招收岁的儿童;附设在和敬节堂内;课程有游戏、、、;院内教师称“保姆”,由、节妇训练而成。

蒙养院实行“合一”,建立蒙养院的真正用意在于加强。

(2)评价蒙养院制度p90

①在道路上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

②具有的出现的特点。

③体现了“,”的总原则。

④严重抄袭,表现出极大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的特点。

2.武昌蒙养院p89-90

(1)年创办的湖北省立幼稚园,为我国设立之始。

后改称武昌蒙养院。

(2)湖北幼稚园附设,是中国的萌芽。

(3)聘请日本人为园长,她是日本最早来华的幼教工作者,她拟定了幼稚园开办章程,规定了“”的原则。

(4)保育内容包括发展、开发、培养三方面。

课程有、日语等项。

3.天津严氏蒙养院p90

(1)天津严氏蒙养院是中最有名的,年由所设。

(2)聘请人为教师,购进等教具,课程有、、故事等。

(3)每日上午授课,招收亲友和邻居子女中的岁儿童。

4.比较日本式幼儿园和宗教式幼儿园的不同。

P99-102

(1)不同:

日本式为游戏、歌谣、谈话、手技4项;宗教式有恩物、、、故事、宗教知识等,教育内容更为。

(2)不同:

日本式幼儿园的全部活动不脱教师的,完全采用,把课程内容规定在上,教育形式非常。

宗教式幼儿园更符合儿童年龄特点,儿童有更大的,儿童在园生活天真烂漫,与教师。

(3)对中国的影响不同:

式易被中国人接受,在的中国广泛流行并产生较大影响。

式以“”方式发展,很难与中国蒙养院接轨,其影响主要在方面。

5.帝国主义在华培养幼教师资的主要途径。

P104

(1)兴办或。

(2)吸引赴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