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期末考试笔记.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60214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心理学期末考试笔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学前心理学期末考试笔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学前心理学期末考试笔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学前心理学期末考试笔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学前心理学期末考试笔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学前心理学期末考试笔记.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学前心理学期末考试笔记.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学前心理学期末考试笔记.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学前心理学期末考试笔记.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前心理学期末考试笔记.doc

《学前心理学期末考试笔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心理学期末考试笔记.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前心理学期末考试笔记.doc

第一章

1.如何理解心理发展?

何为儿童心理发展?

何谓“发展”

积极的、有顺序、不可逆、持续时间长的变化,如由小变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等的变化。

儿童心理发展:

儿童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过程中,心理所发生的积极的、有次序的变化。

在这一过程中,心理结构不断改造,日趋完善和复杂化。

2.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方向性和顺序性

连续性和阶段性

不均衡性

个别差异性

3、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和意义是什么?

研究任务

描述:

发展的普遍特点与行为模式、差异性

手段:

质性(语言描述)、量化(测量)、影像、作品等。

解释:

揭示发展的原因与机制

促进:

最优化发展,即最大程度地促进个体的积极发展。

(2)研究意义

1、为基础心理学提供理论依据

2、为儿童教育教学及相关领域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儿童心理的主要原则有哪些?

(一)客观性原则:

1、研究儿童心理,必须考虑到儿童生活的客观条件,包括儿童的生理发展、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

并在儿童的活动中进行研究。

2、任何结论都要以充分的事实材料为依据。

(二)发展性原则:

客观世界处于永恒的运动和变化中,学前儿童作为反映的主体正是处于迅速成长中。

因此,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研究学前儿童。

不仅要注意已经形成的心理特征和品质,更应注意那些刚刚萌芽的新特征和品质以及心理发展趋势。

(三)实践性原则:

研究应密切注意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注重在教育实践中,在儿童的活动中研究。

(四)教育性原则:

研究者必须遵循职业道德。

从设计研究方案、时间安排到研究者的言谈举止,都必须充分考虑研究工作可能给儿童造成的影响。

5、解释:

跨文化研究;双生子研究

双生子研究指目的在于研究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说明遗传和环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在具体研究时,其重点在于了解双生子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心理发展的异同。

如,林崇德的”双生子运算能力与智力品质研究”;英国西里尔.伯特的”不同血缘关系儿童智商关系研究”。

跨文化研究目的在于研究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这种研究设计主要是查明不同社会结构、不同社会文化、不同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及教养方式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如:

“中美两国儿童价值观比较”、“儿童道德认知差异比较”等。

6、运用观察法和测验法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分别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运用观察法研究学前儿童时应注意的问题:

(1)制订观察计划时,要充分考虑观察者对被观察儿童的影响。

尽量使儿童保持自然状态,以克服儿童的“反应性”;

局外观察

参与性观察

(2)记录要尽量详细、准确、客观。

不仅要记录行为本身,还应记录行为的前因后果。

(3)为了保证记录的速度和质量,可运用录音和录像技术;可事先设计好表格等。

(4)不能仅凭一次观察记录的材料得出结论。

因为早期儿童的心理活动带有很大的不稳定性。

运用测验法于学前儿童应注意的问题

采用个别测验,不宜用团体测验;

测验人员必须经过专业训练;

不能根据一次结果作为判断儿童发展水平的依据

第二章

1。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总趋势

一、由简单到复杂

(一)从不齐全到齐全

(二)从笼统到分化

二、从具体到抽象

三、从被动到主动

(一)从无意到有意

(二)从主要受生理制约到自己主动调节

四、从零乱到成体系

2.怎样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均衡性?

(一)不同阶段发展的不均衡

(二)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均衡

(三)不同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均衡

3、关于遗传与环境之争有哪几种?

请就此谈谈你的观点

(一)遗传决定论

1、基本观点:

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受先天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儿童的智力和品质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已被决定了,心理的发展只不过是先天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和教育仅起一个引发作用,而不能改变它。

2、代表人物

(1)高尔顿(F.Galton,最早的代表人物)及其家谱调查

遗传定律”:

1/2来自父母,1/4来自祖父母,1/16来自曾祖父母。

(2)霍尔(G.s.Hall,1844-1924))及其“复演说”

把生物学的复演学说不恰当地运用来解释儿童心理的发展,认为个体心理发展是人类进化过程的重演,个体发展是由种系发展决定的。

名言:

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3)格塞尔(AmoldGesell,1880-1961)及其“成熟势力说”

格塞尔:

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耶鲁大学教授,“成熟势力说”的提出者和代表人物。

基本观点:

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二:

成熟和学习。

发展是儿童行为或心理型式在基因的规定下按一定顺序出现的过程

(二)环境决定论

基本观点:

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完全是环境教育的结果。

代表人物:

华生(J.B.Watson1878-1958)

(三)二因素论

基本观点

认为遗传和环境同等重要,二者共同作用于儿童的发展。

代表人物

吴伟士及其“相乘说”

施太伦及其“辐合论”

(四)相互作用论

基本观点:

不仅承认遗传和环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而且指出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认为遗传对心理发展作用的大小依赖于环境的变化,而环境作用的发挥,也受遗传限度的影响。

(五)正确理解遗传和环境的作用

1、环境影响遗传因素的变化和生理成熟

2、遗传素质及其后的生理发展制约着环境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4、选择性繁殖、双生子研究、早期隔离实验的研究目的各是什么?

选择性繁殖:

通过确定特质是否能够经过选择性配对而对动物身上繁殖来研究遗传影响的一种方法.特雷恩(Tryon,1940)的小白鼠走迷津实验.

双生子研究:

血缘关系越近,心理和行为的相关越大。

“早期隔离实验”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是制约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和方向的重要因素

5.谈谈怎样理解生物因素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一)遗传

1、提供发展人类心理的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

2、奠定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

(二)生理成熟(生理发展)

指机体生长发育的程度或水平,主要依赖于机体族类遗传的成长程序,有一定的规律性。

遗传会受到环境的控制

“海豹儿”

身体各大系统的发育速度不同

神经系统的发育有严格的顺序

6、谈谈怎样理解环境因素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环境:

儿童周围的客观世界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一)社会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早期隔离实验”

(二)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是制约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和方向的重要因素

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

笼统:

儿童的全部心理活动。

具体:

需要、兴趣爱好、能力、性格、自我意识、心理状态等,其中,需要是最活跃的因素。

二、发展的真正动力:

心理的内部矛盾运动

儿童心理内部矛盾:

新需要与旧水平

新需要与旧水平关系:

相互依存,相互斗争。

8、解释:

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最近发展区;关键期。

儿童心理年龄特征:

是指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最近发展区,儿童能够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儿童在成人的指导下所能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往往有一个距离,前者水平不及后者,这一段距离或差距,成为儿童心理的最近发展区

关键期是指在某个时期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但是过了这个时期,发展的障碍就难以弥补

第三章

1、解释概念

替代强化守恒同化顺应

替代性强化是指观察者看到榜样或他人受到强化,从而使自己也倾向于做出榜样的行为。

也就是说,对榜样的强化也间接地强化了观察者对榜样行为的观察和学习。

守恒:

指对客观事物具有稳定的本质的认识,而不被其非本质变化所迷惑。

同化(Assimilation):

指主体把环境刺激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图式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原有的认知结构。

是一个已有的图式对外界刺激的过滤和改造,使之变成主体认知结构所能吸收的过程。

顺应(Accomodation):

指主体调整或改变已有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的过程,也称异化。

2、简述皮亚杰关于儿童心理发展实质的理论

关于心理发展的本质和原因,皮亚杰认为:

心理、智力、思维既不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

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

由于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是主客体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他被公认为是一位相互作用论者。

3、简述埃里克森终身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前三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1)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婴儿期)。

个体刚出生时,婴儿状态完全由生物需要和内驱力所决定。

他们与护理人的关系影响着他们对他人或整个世界信任或不信任的程度。

这个阶段的儿童对成人依赖性最大。

如果护理人能以慈爱和惯常的方式来满足儿童的需要,他们就会形成基本信任感;如果他们的父母拒绝他们的需要或以非惯常的方式来满足他们的需要,儿童就会形成不信任感。

在这个阶段中,如果儿童具有的基本信任超过基本不信任,就会形成“希望”的美德。

得到信任的儿童对未来怀有希望,这是一个注重未来的过程,而缺乏信任的儿童不可能怀有希望,因为他们必须为需要是否能得到满足而担忧

(2)自主性对羞怯和疑虑(幼儿期)。

由于社会要求幼儿学会自我控制,因此儿童迅速形成许许多多的技能。

他们学会了走、爬、推、拉、交谈,池会了如何抓握和放松。

他们不仅把这些能力应用于物体,而且还应用于控制和排泄大小便的训练。

这些活动使儿童增强了自我欣赏感,减少了自我怀疑感。

同时,意志出现了,儿童可以按意志“随心所欲”地决定做某事或不做某事。

也正因为如此儿童从这里起便介入了自我意愿与父母相互冲突的矛盾之中。

如果父母肯有理智的忍耐精神,保证儿童发展其社会许可的行为,则儿童就会形成自主性;如果父母过分溺爱事不公正了使用体罚,儿童就会感到疑虑而体验到羞怯。

在这个阶段中,如果儿童形成的自主性超过羞怯与疑虑,便形成意志的美德。

(3)主动性对内疚(童年期)。

这时,儿童开始积极地探究和涉猎周围世界。

他们能更多地进行各种具体的运动神经活动,更频繁地运用语言,更生动地运用想象国。

这些技能使儿童萌发出各种思想和行为,以及规划未来的前景。

他们检验各种各样的限制,以筻找到哪些是属于许可的范围,而哪些又是不许可的。

如果父母鼓励儿的童的独创性行为和想象力,儿童就会缺乏自信而形成内疚。

在这一阶段,如果儿童形成的主动性超过内疚。

便会形成目的的美德。

在埃里克森看来,这是一种不管前面有多大危险,不管失败与否,执著追求个人目标的德行。

4、论述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的主要观点。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凭借感知和动作经验适应外部环境。

手的抓取和嘴的吸吮是主要手段,大约在9-12个月,获得客体永久性。

(2)前运算阶段(2—6、7岁)凭借表象思维适应环境,具有了符号功能,但不能很好地掌握概念的概括性和一般性,思维不守恒。

(3)具体运算阶段(6、7—11、12岁)获得守恒概念、思维具有可逆性,但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

(4)形式运算阶段(11、12—14、15岁)凭借抽象推理适应环境,思维摆脱了具体内容的束缚,能提出假设和解决抽象问题。

5、在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运算思维与前运算思维的区别主要有哪些?

运算:

指在心理上进行操作,是外部动作内化为头脑内部的操作动作的机制。

运算思维与前运算思维的区别:

运算思维依靠概念进行,前运算思维依靠表象进行;

运算思维具有可逆性,前运算思维没有可逆性;

运算思维具有守恒性,前运算思维没有守恒性;

运算思维逐渐“去自我中心化”,前运算思维是“自我中心”思维;

运算思维具有灵活性,前运算思维固定性刻板性呆滞性。

6、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有哪些?

1、行为习得过程的理论

班杜拉所关心的是行为习得的两种不同的过程:

一种是通过直接经验获得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班杜拉把这种行为的习得称为"通过反应的结果所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直接经验的学习。

另一种是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习得行为的过程,班杜拉将它称之为"通过示范所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间接经验的学习。

班杜拉所关心并研究的是后一种行为的习得过程。

2、观察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的全过程由下列四个子过程构成:

 

(1)注意过程

 观察学习起始于学习者对示范者行动的注意。

如果人们对示范行动的重要特征不注意,或不正确地知觉,就无法通过观察进行学习。

所以,注意过程是观察学习的起始环节。

在注意过程中诸多因素影响着学习的效果。

其中有来自示范者行动本身的特征和观察者本人的认知特征,还有观察者和示范者之间的关系等,这些因素都调节着观察经验的数量和类型。

(2)保持过程

 观察学习的第二个主要过程是对示范行为的保持过程。

如果观察者记不住示范行为,观察就会失去意义。

在观察学习的保持阶段,示范者虽然不再出现,但他的行为还给观察者以影响。

要想把示范行为在长时记忆中永久保持,需要把示范行为以符号的形式将其表象化。

通过符号这一媒介,短暂的榜样示范就能够被保持在长时记忆中。

因此,高度的符号化能力使人们的很多行动都可以通过观察来习得。

 观察学习对示范行为的保持依存于两个储存系统,一个是表象系统,另一个是言语编码系统。

言语编码系统还以容易贮存的形式保持和传递大量信息。

因此,言语编码系统会促进观察学习与保持。

(3)运动再现过程

 观察学习的第三个阶段是把记忆中的符号和表象转换成适当的行为,即再现以前所观察到的示范行为。

(4)强化和动机过程

班杜拉把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这三种强化作用看成是学习者再现示范行为的动机力量。

但决定行为的结果因素主要是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 。

替代性强化

  替代性强化是指观察者看到榜样或他人受到强化,从而使自己也倾向于做出榜样的行为。

也就是说,对榜样的强化也间接地强化了观察者对榜样行为的观察和学习。

替代性强化来自于学习者观察到的榜样的行为结果。

这种观察到的结果既可促进某种行为反应,也可以抑制某种行为。

促进某种行为的观察结果称为替代性强化;抑制某种行为的观察结果叫做替代性惩罚。

第四章

1、1岁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儿童心理开始发生和一些心理活动开始萌芽的时期。

是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阶段。

一、新生儿期

一切活动都是围绕适应新生活而展开的。

(一)适应新生活

(二)依靠无条件反射

(三)条件反射出现,心理正式发生

(四)认识世界和人际交往的开始

二、婴儿早期(2——6个月)

(一)视觉、听觉发展迅速

(二)定向反射的作用增加

(三)手眼协调动作开始发生

手眼协调动作的发生要经历的阶段:

1、动作混乱阶段

2、无意抚摸阶段

3、无意抓握阶段

4、手眼不协调的抓握

5、手眼协调的抓握

(四)开始认生

三、婴儿晚期(6—12个月)

(一)身体移动动作迅速发展

经历过程:

抬头——俯撑——翻身——坐——爬——站——独走。

(二)手的动作开始形成

1、五指分工动作形成

2、双手配合

3、摆弄物体

4、重复连锁动作

(三)语言开始萌芽

1、简单发音阶段(3个月前)

2、连续音节阶段(4—8个月)

3、学话萌芽阶段(9—12个月)

(四)依恋强烈

2、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有哪些?

1、从整体动作到局部、准确、专门化动作;

2、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

3、从中央部分动作到边缘部分动作;

4、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

5、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

3、1—3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真正形成人类心理特点的时期。

一、真正独立行走

意义:

变被动为主动;扩大认知范围,增加了与周围人交往的机会

二、学习使用工具

经历的阶段:

(一)完全不按用具的特点支配动作;

(二)不再连续变换新方式,进行同一动作的时间有所延长;

(三)主动重复有效动作,表现为比较刻板,不肯轻易放弃以前的有效动作。

(四)能够按照用具的特点使用工具,并能根据使用时的客观条件改变动作方式。

三、言语正式发生

四、想象、思维高级心理机能出现

直觉行动思维是此时期思维的典型形式。

具有以下特点:

1、直观性和行动性

2、间接性和概括性

3、缺乏对行动结果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4、思维的狭隘性

5、思维与语言开始联系,开始出现抽象性特点。

五、出现初步的独立性和自我意识

4、3—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幼儿初期(小班幼儿)的心理特点

1、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如高兴时听话,不高兴时说什么也不听;痛恨大灰狼,把画书上狼的眼睛都戳成洞洞……)

2、爱模仿(要多为孩子树立模仿的样板)

3、思维仍带有直觉行动性(用手一块一块地数糖果;画画、捏橡皮泥只能先做后想或边做边想)

因为小班幼儿思维很具体、很直接,只能从表面理解问题,因此对小班幼儿更要正面教育,讲反话常引起违反本意的不良后果。

幼儿中期(中班幼儿)的心理特点

1、活泼好动

2、爱玩、会玩(角色游戏的高峰期,能计划游戏内容、情节、分配角色)

3、思维具体形象(会算3个苹果加2个苹果是5个苹果,但如果直接问“3+2=?

”可能很难回答);“儿子”就是“小孩”,对某个大人是某某的儿子,不可理解)

4、开始接受任务

幼儿晚期(大班幼儿)的心理特点

1、好学、好问(好奇是幼儿共同特点,但中、小班幼儿的好奇心多表现在对事物的表面兴趣上,大班不光问“是什么”,还问“为什么”,且问题广泛)。

2、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已掌握一些抽象概念,如左右;能简单分类,如白菜、西红柿等是蔬菜;能初步掌握因果关系,如浮沉。

3、个性初具雏型(开始能控制自己,做事不再“随大流”,比较有“主见”;显现出个性差异:

有的大方,有的小气;有的活泼,有的文静……)

5学前儿童的言语发展分为哪些阶段?

(一)前言语阶段

在儿童掌握语言之前,有一个言语发生的准备阶段,又称为前言语阶段。

分三个阶段:

1、简单发音阶段(3个月前)

2、连续音节阶段(4—8个月)

3、学话萌芽阶段(9—12个月)

(二)言语发生阶段

一岁至两三岁,是言语发生的阶段。

其中又可分为:

1.理解语言迅速发展阶段(一至一岁半)

2.积极说话发展阶段(一岁半至两三岁)

(三)基本掌握口语阶段(两三岁至六七岁)

2岁以后特别是三岁到入学以前,是儿童基本掌握口语阶段。

6、儿童“口吃”的概念和原因各是什么?

口吃:

语言表达的节律障碍,表现在说话中不正确的停顿和重复。

原因:

生理与心理原因,以心理原因为主。

年龄:

2——4岁。

2—3岁为口吃的开始出现时期,3—4岁为口吃的常见期。

心理原因:

1、说话时过于急躁、激动和紧张;

2、找不到适当的词继续表达。

3、模仿所致。

第五章

1、什么是习惯化与去习惯化?

习惯化是指婴儿对多次呈现的同一刺激的反应强度逐渐减弱,乃至最后形成习惯而不再反应。

去习惯化是指在习惯化形成之后,如果换一个新的不同刺激,反应又会增强。

习惯化与去习惯化的整个过程合称为习惯化范式

2研究婴儿感知,在方法上有何新突破?

传统的方法:

条件反射法;身体运动与面部表情。

近年来的突破:

(一)习惯化与去习惯化(研究范式)

(二)优先注视范式(刺激偏爱程序)

根据对不同刺激物注视时间长短,了解婴儿对刺激物的辨别能力和图形偏爱程度。

3、学前儿童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发展有何特点

时间概念的特点

(一)学前儿童对时序的概念明显受时间循环周期长短的影响

(二)学前儿童对一日时间的延伸与当日时序的认知

(三)学前儿童对时序的认知带有固定性

(四)学前儿童以自身生活经验作为时间关系的的参照物

(五)幼儿说出时间词语和时间概念的形成互相促进,但不同步

(六)学前儿童对时序的认知经过4个连续发展的阶段

4、幼儿观察和注意的发展各有何特点?

注意的特点:

一、3岁前儿童的注意

(一)注意的选择性

新生儿已出现注意的选择性

视觉偏好:

简单鲜明图案;人脸;

(二)3个月开始,经验在注意中开始起作用。

科亨(Cohen,1975)的实验。

(三)动作协调的注意

开始年龄:

半岁左右。

二、3—6岁儿童的注意特征

(一)以无意注意为主

1、注意的目的性、稳定性与分配性差。

2、引起幼儿无意注意的原因主要是:

(1)刺激物的物理特性

(2)与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密切相关的刺激物

(二)幼儿晚期,有意注意开始发展

1、开始有了一定的目的性、稳定性和分配性。

2、逐渐学习一些注意方法。

3、有意注意在活动中效果好

观察的发展(P93-97)

观察的目的性

观察的持续性

观察的概括性

观察的方法

5、举例说明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

(一)以无意记忆为主,有意记忆开始发展

(二)以机械记忆为主,意义记忆发展快

(三)以形象记忆为主,语词记忆逐渐发展

(四)逐渐掌握记忆策略

复述

对材料的组织

匹配联想提取策略

6、举例说明幼儿想象发展的特点。

(一)无意想象占优势,有意想象开始萌芽

1、无意想象占优势的主要表现

(1)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2)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3)想象的内容零散

(4)以想象过程为满足

(5)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2、幼儿晚期,有意想象开始萌芽

在游戏和绘画、手工等活动中,表现更明显。

(二)以再造想象为主,创造想象开始发生

1、以再造想象为主的主要表现

(1)常常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描述

(2)想象常常根据外界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3)实际行动是想象的重要条件

2、创造想象开始发生

情节逐渐丰富,想象的新颖性增加

(三)想象具有夸张性,晚期,开始注意现实的逻辑性

1、夸大事物某个部分或某种特征

2、混淆假象与真实

原因:

认知水平的限制

情绪对想象的影响

想象在认知中的地位的制约

想象表现能力的局限

7、联系实际论述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

(一)1—3岁儿童的思维

直觉行动思维占绝对优势

(二)3—6岁儿童的思维

1、早期,思维仍然带有直观行动性

2、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成为主要特征

3、晚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第六章

1、为什么要重视学前儿童情绪的培养?

一、动机作用

认识和行为的唤起者和组织者

二、对认知发展的作用

儿童的情绪随认知的发展而逐渐分化和发展;

情绪对儿童的认知活动及其发展起着激发、促进或抑制、延缓作用。

三、对个性形成的作用

1、对自我意识的作用

2、对性格形成的作用

3、对交往的作用

2、关于儿童情绪分化的理论有哪些?

(一)布里奇斯的理论

观点:

婴儿最初的情绪是混沌的,3个月开始情绪分化。

0—2岁儿童情绪分化模式

斯皮兹的分化理论

(二)林传鼎的理论

新生儿一出生就有分化:

愉快与不愉快,第三周开始,情绪快速分化发展。

(三)伊扎德的理论

3、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有何一般趋势

一、情绪逐渐社会化

(一)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

(二)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

(三)表情的逐渐社会化

道德感(3岁开始)、理智感(5岁开始发展)、美感

二、情绪逐渐丰富和深刻化

丰富化:

情绪过程越来越分化

情绪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

深刻化:

指向事物的性质的变化,从指向事物的表面—指向事物更内在的特点。

三、情绪逐渐初步自我调节化

(一)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

(二)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

(三)情绪从外露到内隐

4、安思沃斯认为婴儿依恋的类型有哪些?

第一种,无顾虑的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