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混凝土构件强度评定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60856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89.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混凝土构件强度评定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精品混凝土构件强度评定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精品混凝土构件强度评定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精品混凝土构件强度评定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精品混凝土构件强度评定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精品混凝土构件强度评定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精品混凝土构件强度评定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精品混凝土构件强度评定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精品混凝土构件强度评定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精品混凝土构件强度评定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混凝土构件强度评定文档格式.docx

《精品混凝土构件强度评定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混凝土构件强度评定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品混凝土构件强度评定文档格式.docx

2回弹值的测量6

3碳化深度7

4碳化深度的影响7

5回弹值计算7

6混凝土强度的计算8

4、混凝土强度等级9

4。

1混凝土的等级9

2混凝土强度等级选用范围9

5、影响试件和构件强度的主要因素10

5。

1影响试件的因素10

5.2影响构件混凝土强度的因素10

6、结论10

7、参考文献11

引言

混凝土是一种用量很大、运用广泛、而又正在蓬勃发展的工程材料,也是现代土木工程中最主要的结构材料之一。

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结构工程乃至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

混凝土的生产技术未完全工业化,因而质量管理十分重要.混凝土原材料的品质、配合比、拌和、捣制和养护等生产工艺不当,均可能导致混凝土质量、强度和耐久性的下降。

因此,加强混凝土的质量监控和检测来保证混凝土质量,成为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混凝土标准试件的抗压试验对混凝土结构来说,毕竟是一种间接测定值。

由于试件的成型条件、养护条件及受力状态都不可能和结构物上的混凝土完全一致,因此,试件测量值只能被认为是混凝土在特定的条件下的性能反映,而不能代表结构混凝土的真实状态.

首先采用回弹法按批构件检测该楼框架柱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并依据标准确定所检批构件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值的推定区间;

根据委托方提供的原设计图纸和计算文件对大楼整体结构进行计算,计算时采用批构件混凝土抗压强度推定值,有单构件混凝土抗压强度值的,进一步按单构件强度值计算,然后将计算结果与设计图纸进行比较;

对不满足要求又无单构件实测混凝土抗压强度值的柱构件,则进一步采用回弹法按单构件检测其混凝土抗压强度,并逐根再次评定其结构性能.根据两次的评定结果来确定加固范围

1、混凝土强度试块的制作

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块,应在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抽取,试块留置取样频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A、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B、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C、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D、灌注桩浇筑时,每浇筑50m3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如少于50m3混凝土的桩每根桩必须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E、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块,同条件养护试块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根据规范要求检验评定混凝土强度都是以标准成型方法及强度试验方法应符合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标准规定的条件下测定值,则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必须留置以边长为150mm立方体尺寸标准试块,如采用非标准尺寸试块抗压强度试验时,其抗压强度应按下表所列系数进行换算:

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换算系数

骨料最大粒径(mm)

试件尺寸(mm)

换算系数

备注

63

200*200*200

1.05

40

150*150*150

1.0

31。

5

100*100*100

0。

95

注:

对强度等级为C60及以上的混凝土试块,其强度的尺寸换算系数可通过试验确定

搅拌好的混凝土拌合物在取样时应至少用铁锨再来回拌合三次,当坍落度不大于70mm的混凝土,宜采用振动器振实试块,将砼拌合物一次装入试模,用抹刀沿试模壁插捣并使混凝土拌合物高出试模口,振动应持续到表面泛浆为止,且避免过振,以防混凝土离析,一般振捣时间为20秒;

当坍落度大于70mm的混凝土宜用捣捧人工捣实,混凝土拌合物应分两层装入模内,每层装料厚度大致相等,插捣应按螺旋方向从边缘向中心均匀进行,在插捣底层混凝土时,捣捧应达到试模底部,插捣上层时,捣捧应贯穿上层插入下层2—3cm,插捣时捣捧应保持垂直,不得倾斜,每层插捣次数不少于25次,同时还应用抹刀沿试模壁插拔数次,不管用何种方法,待混凝土临近初凝时用抹刀抹平。

在实际施工中,试块制作时都是一次将试模装满后,用一根钢筋头进行插捣,在发现混凝土不足时,随便加点混凝土后继续插捣、抹平,这样由于试块制作的工艺(层厚、插捣顺序与次数)不相同,往往会造成同组试块中的各个测值相差偏大,试件不具备代表性或试件无效;

还有工程人员认为用振动振实的时间越长越密实、强度越高,混凝土振动时间长后,可能出现混凝土过振、混凝土离析,造成同批各组试件测定值相差大,标准差Sn偏大,影响评定结果,振动时最好以混凝土表面泛浆,无明显沉降为准.

2、混凝土石块的抗压强度

A、按实验一成型试件,经标养条件下养护到规定龄期。

B、试件取出先检查尺寸及形状相对面应平行,表面倾斜偏差不宜超过0.5mm。

试件如有蜂窝缺陷,应在实验前3天用浓水泥浆填补完整,并在报告中说明。

在破型前,保持试件原有的湿度。

C、以试件成型时侧面为上下受压面,试件妥放在球座上,球座至压力机中心,以0.3—0。

8MPa/s的连续而均匀地加荷,小于C30的敌强等级取0。

3-0.5MPa的加荷速度。

强度不低于C30的取0.5-0。

8MPa的加荷速度。

当试件接近破坏而开始变形时,应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试件破坏,记下破坏极限荷载.

图1回弹仪构造图

D、结果计算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fcu按式计算

Fcu=

式中:

F—极限荷载

A-受压面积

以三个试件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

如一个测值与中值的差超过中值的15%时,则取中值为测定值;

如有两个测值均超过中值的15%,则数据无效。

实验结果计算值0。

1Mpa。

3、现场回弹法测混凝土构件的强度

右图为回弹仪构造图

1一般规定

(1)单个检测:

适用于单个结构或构件的检测;

(2)批量检测:

适用于在相同的生产工艺条件下,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原材料、成型工艺、养护条件基本相同且龄期相近的结构或构件。

批量检测时,抽检数量不得少于同批构件总数的30%且不得少于10个.抽检构件时,应遵循随即抽取重点部位或有代表型的构件.

1。

2、每一结构或构件的测区符合些列规定:

(1)每一结构或构件的测区数不应少于10个,对于某一方向尺寸小于4。

5m且另一方向小于0。

3m的构件,其测区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5个;

(2)相邻两测区的间距应最大不超过2m,测区离构件端部或施工缝边缘的距离不大于0.5m,且不小于0。

2m;

(3)测区应尽量选在使回弹仪处于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的侧面。

当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时,可使回弹仪处于非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的浇筑侧面、表面或底面;

(4)测区宜选在构件的两个对称可测面上,也可选在一个可测面上,且应分布均匀。

在构构件的重要部位或薄弱部位,必须布置测区,并应避开预埋件;

(5)测区面积不宜大于0。

04m2;

(6)检测面应为混凝土表面,并应清洁、平整、不应有疏松层、浮浆、油垢及蜂窝、麻面,必要时可用砂轮清楚疏松层和杂物,且不应有残留的粉末或碎屑;

(7)对弹击时产生颤动的薄壁或小构件应进行固定。

3.2回弹值的测量

A、检测时,回弹仪的轴线应始终垂直于结构或构件的检测面,缓慢施压,准确度数,快速复位。

B、测点宜在测区内均匀分布,相邻两点的净距离不宜小于2cm;

测点距外露钢筋、预埋件的距离不宜小于3cm。

测点不应分布在气孔或外露石子上,同一点只能弹一次。

每一测区记录16个回弹值,每一测点的回弹值精确到1。

3碳化深度

A、回弹值测量完毕后,在有代表性的位置上测量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值,测点数不应小于构件测区数的30%,取其平均值为该构件每测区的碳化深度值。

当碳化深度极差大于2时,应在每一测区测量碳化深度值。

B、碳化深度的测量,可采用适当的工具在测区表面形成直径15mm的孔洞,其深度应大于混凝土的碳化深度。

孔洞中的粉末和碎屑应清除干净,并不能使用水清洗。

用1%的酚酞酒精溶液滴在孔内壁边缘处,已碳化的混凝土颜色不变,未碳化的混凝土变为红色,当已碳化和未碳化界线清楚时,用深度测量工具测量已碳化混凝土的深度,测量不应小于3次,取平均值,精确至0。

5mm。

3.4碳化深度的影响

回弹值反映的是混凝土的表面硬度,混凝土表面硬度主要与水泥砂浆强度有关,和粗骨料与砂浆之间的粘结力以及混凝土结构内部性能关系并不明显。

碳化深度对回弹法测强有显著的影响,因为碳化使混凝土的表面硬度增高,回弹值也增大,但对混凝土强度影响不大,从而影响了

的相关关系。

不同的碳化深度对其影响不一样,同一碳化深度对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的影响也有差异。

长龄期的混凝土在自然养护条件下,碳化作用与龄期的影响是相伴产生的,随着龄期的增长,混凝土强度增长,碳化深度也变大。

尤其是旧桥混凝土,采用测强曲线进行强度评定时,碳化深度是不容忽视的.

3.5回弹值计算

3.5。

1、计算测区平均回弹值,应从该测区的16个回弹值中剔除3个最大值和3个最小值,余下的10个回弹值按下式计算:

2、非水平方向时按下式修正:

3.5.3、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顶面或底面时按下式修正:

当检测时回弹仪既非水平状态有非混凝土的浇筑侧面时,应先修正角度,再修正浇筑面.

6混凝土强度的计算

A、结构或构件第i个测区的混凝土强度换算,可按上述求得的平均回弹值及碳化深度值查附表得出。

B、结构或构件的测区强度平均值可根据各测区的混凝土强度换算值计算。

当测区数为10个及以上时,应计算强度标准差.平均值和标准差按下列公式计算:

C、结构或构件的混凝土的强度推定值应按下式确定:

(1)当该结构或构件测区数小于10时:

(2)当结构或构件的测区强度中出现小于10.0MPa时:

(3)当结构或构件测区数不小于10个时或按批量检测时,应按下式计算:

4、混凝土强度等级

强度等级: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按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标准值划分。

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标准值则是指按标准方法制作、养护的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标准时试件,在28d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所测得的抗压强度总体分布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的百分率不得超过5%,亦即保证率为95%。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采用混凝土的代号C与其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标准值的兆帕数表示,如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标准值为50MPa的混凝土,其强度等级以“C50”表示。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通常采用C15、C20、C30、C35、C40、C45、C50、C55、C60。

强度等级为C60及以上的标号与强度等级的关系工程材料的强度采用强度等级取代标号来表示.

1混凝土的等级

按照国家标准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

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系指按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28d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以fcu,k表示。

普通混凝土划分为十四个强度等级:

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和C80。

混凝土强度等级是混凝土结构设计、施工质量控制和工程验收的重要依据。

不同的建筑工程及建筑部位需采用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一般有一定的选用范围。

2混凝土强度等级选用范围不同的建筑工程,不同的部位常采用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在我国混凝土工程目前水平情况下,一般选用范围如下:

①C10~C15—-用于垫层、基础、地坪及受力不大的结构。

②C20~C25——用于梁、板、柱、楼梯、屋架等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

③C25~C30——用于大跨度结构、要求耐久性高的结构、预制构件等;

④C40~C45——用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吊车梁及特种结构等,用于25~30层;

⑤C50~C60——用于30层至60层以上高层建筑;

⑥C60~C80—-用于高层建筑,采用高性能混凝土;

⑦C80~C120-—采用超高强混凝土于高层建筑。

将来可能推广使用高达C130以上的混凝土.5、影响试件和构件强度的主要因素

1影响试件的因素

A、试件的尺寸与外形

B、压力试验机的影响

C、养护条件的影响

5.2影响构件混凝土强度的因素

A、水化热对强度的影响

B、自然养护条件对强度的影响6、结论

对于单个构件或单个构件的局部区域,建议用芯样平均值作为单个构件混凝土抗压强度推定值,其混凝土合格评定标准参照美国ACI318规范的规定,建议为:

单个构件混凝土强度推定值不应小于规定抗压强度的0。

85倍,最小值应不小于规定抗压强度的0。

75倍。

7、参考文献

1《强度检验与评定标准》(GBJ107—87)

2《砼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3《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与《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J300—88)。

4《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范》JGJ/T23-2011

5毛龙泉,沈北安,陆金芳,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册【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9—20。

岳卫民,董亚群,周新峰,关于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分析【J】建筑,2007,33(25);

188-18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