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I检验标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61321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802.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PDI检验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PDI检验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PDI检验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PDI检验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PDI检验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PDI检验标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PDI检验标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PDI检验标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PDI检验标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PDI检验标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PDI检验标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PDI检验标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PDI检验标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PDI检验标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PDI检验标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PDI检验标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PDI检验标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PDI检验标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PDI检验标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PDI检验标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PDI检验标准.docx

《PDI检验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DI检验标准.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PDI检验标准.docx

PDI检验标准

K01车型PDI检验基准书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发布:

2016年--月--日实施:

2016年--月--日

山东国金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发布

修订历史

版本

修订内容

修订依据

修订日期

修订者

批准者

整车PDI检验基准书

编号

车型

K01

第页

共页

领域

序号

检验项目

检验基准

备注

整车外观检查

(1)

4

整车外观漆面

1、车身外表面油漆无划伤、流挂、色差、磕碰掉漆等不良。

2、裙部门内、油漆无划伤、流挂、色差、磕碰等不良。

3、外侧护板油漆无划伤、流挂、色差、磕碰等不良。

具体详见附录A《车身漆面标准》

5

整车间隙段差配合

整车间隙、面差均匀一致,过度平顺,不得有凹凸现象,车身左右无明显差异。

具体标准详见附录B《整车外观间隙段差标准》

6

前后保险杠

1、装配到位,无松动,固定螺栓、卡扣无漏装错装,

2、外观漆面标准详见附录车身漆膜标准。

具体详见附录A《车身漆面标准》

7

外后视镜(左前外后视镜、右前外后视镜)

1、当汽车以最高车速的80%的速度(但不超过150km/h)行驶时,后视镜应固定牢靠、无松动;

2、外观完好,无划伤破损,规格型号正确,后视镜座与车身钣金连

接处应整圈密封,密封条的形状保持良好,无变形。

3、功能齐全外后视镜具有低配手动折叠功能、高配自动折叠功能,带侧转向灯(转向灯为LED灯),具有镜面电动调节,加热除霜,电动折叠功能,后视镜底座材料为铸铝;高配右侧配有摄像头。

8

车门外把手(左前、右前、左后、右后)

1、各车门外把手表面应光洁平整,不应有划伤、毛刺、裂缝、变形、锈蚀等缺陷及其他损伤,外观漆无气孔、无裂缝、无杂质外露处不允许有尖角。

2、各车门外把手安装到位,所有固定件应连接牢固,所有运动件运转灵活、无卡滞,开关车门轻便,不应有异常噪声

3、外把手空载开启力:

15±5N。

外拉手开启行程:

4、门锁钥匙孔钥匙插入和拔出顺畅,无干涉,钥匙可顺时针和逆时针旋动。

低配:

左前门外把手总成带钥匙开启功能。

高配:

左右前门把手带无钥匙进入系统.

整车外观检查

(2)

9

全车玻璃(前风窗玻璃总成、后风窗玻璃总成、左前门玻璃总成、右前门玻璃总成、左后门玻璃总成、右后门玻璃总成、左后门三角窗玻璃、右后门三角窗玻璃、左前侧窗玻璃、右前侧窗玻璃、左后侧窗玻璃、右后侧窗玻璃、顶盖玻璃)及玻璃密封条。

1、玻璃周边磨圆,底边允许有亮斑,不允许有加工缺陷。

2、表面光滑,无裂纹、无破损、气泡及其他缺陷。

3、玻璃相关法规标识齐全、完整。

4、密封条的形状要求保持良好,不应有影响使用的变形,不允许有留痕、杂质、收缩孔、裂纹及划伤、锈斑、污物。

前风窗玻璃为夹层玻璃(绿玻+白玻);后风窗玻璃、为钢化玻璃(绿玻),带电阻丝加热除霜功能。

前后侧窗玻璃为钢化玻璃(绿玻)前门玻璃、后门玻璃、后门三角窗玻璃为均钢化玻璃(绿玻)顶盖玻璃为夹层玻璃(绿玻+白玻)。

10

外观相关附件(前后车标、四门内外水切、扰流板、通风盖板)

1、通风盖板表面无尖角、毛刺、裂纹、气泡、表面翘曲等外观缺陷,安装到位,固定牢固,无不贴合、翘起间隙不均现象。

2、前后相关车标外观完好,无掉漆、破损等不良,安装到位,无歪斜、不贴、翘起现象。

3、四门内外水切表面光滑,无凹坑、裂纹现象,装配到位,无松动、扭曲、翘起等不良。

4、扰流板油漆喷漆均匀标准详见外观漆膜标准。

具体详见附录A《车身漆面标准》

11

整车外部灯具(前组合大灯、后组合灯、高位制动灯、前后雾灯、应急灯)

1、各灯具外观无破损、开裂、划伤、变色,灯具内部灯泡无漏装、脱落、灯罩完整无破损。

2、间隙差符合要求。

3、安装到位无松动、松脱、拔出现象,前大灯线束固定牢靠,无干涉、破损、虚接、短路不良。

4、各灯具工作时无不亮、常亮、发暗、灯泡不全亮等不良现象。

5、淋雨后各灯具内无积水、起雾等密封性不良。

具体标准详见附录B《整车外观间隙段差标准》

其他

内装检查

(1)(主要内饰件)

18

全车饰板(五门及门槛饰板、侧围饰板、各立柱饰板)

1、表面应无起泡、凹凸点、色斑、剥离、麻点、裂纹、露底、划伤、粉化和颜色不均、光泽不匀等缺陷。

2、安装衔接到位,无松动,不贴、脱落现象。

19

顶蓬及安全拉手

1、表面应平整,无污斑、抽纱、皱折等缺陷,成型面轮廓清晰,线条分明,安装衔接到位,无松动,不贴、脱落现象。

2、安全拉手固定到位,无松动,拉动无卡滞、异响、回位不良现象

20

仪表板、副仪表板

1、外观装饰表面应无起泡、凹凸点、色斑、剥离、麻点、裂纹、露底、划伤、粉化和颜色不均、光泽不匀等影响外观的缺陷。

2、各附件与仪表板之间的配合应坚固可靠,各活动零部件应运动平稳、限位可靠、启闭灵活、锁止安全,无卡滞现象。

3、仪表板周围配合间隙符合内饰件间隙标准。

21

座椅及安全带插孔

1、座椅外观完好无脏污缝合应牢固,不应有飞边,缝制的线迹应均匀、清晰、平直、无漏针、脱线、跳线等缺陷。

2、座椅安装配到位,座椅及安全带固定螺栓无松动,力矩符合要求。

3、安全带安装到位无错装、漏装、装配不到位。

22

全车安全带及固定

1、安全带织带不得有颜色不均、脏污;表面应光滑平整,无飞边、毛刺、气泡、银丝等缺陷。

2、前排安全带:

三点式预紧限力式安全带,未系报警,高度可调;后排左、右安全带,三排左、右安全带为三点普通安全带,高度不可调。

3、安全带固定点螺栓紧固到位、无松动;安全带及插孔锁止器无错装、漏装、左右装反现象。

23

地毯

1、地毯表面不应有色泽不匀、裂缝、破洞、经纬条痕明显等疵点,表面要平整无异味。

2、安装衔接到位,无不贴合、褶皱、变形等不良。

内装检查

(2)(相关附件)

24

五门一盖铰链

1、表面光滑,无裂纹、毛刺及其他缺陷。

2、装配正确,无漏装、错装等装配缺陷,铆接牢固可靠,不允许有松动现象。

3、动作时手感均匀,无阻滞、异响现象。

25

限位器

1、表面光滑平整,安装面无飞边,无锈蚀。

安装牢固无松动。

2、车门限位器开启过程中,档位清晰,不能有卡滞、移动迟钝、费力及其他异常噪音的产生。

2、在车门外把手处的最大开启及关闭力小于60N。

26

整车密封条

1、不允许有加工缺陷,如留痕、杂质、收缩孔、裂纹及划伤、锈斑、污物;骨架材料不裸露。

2、装配到位,无变形、扭曲、不贴合等不良。

3、具有良好的密封隔音隔热防尘防水性能。

27

隔热、隔音垫(前围、机盖)

1、表面颜色及光泽应该均匀一致,无破损、开裂。

2、装配到位,固定卡扣、螺栓无漏装、错装。

28

背门气支撑

1、外观应光洁、平整没有毛刺,涂履层应均匀且不允许出现起皱、起泡等缺陷。

2、动作时不应有卡阻、异响现象,装配到位,固定螺栓无松动。

底盘检查

(1)

42

换挡操纵机构

1、档位;1、2档,N档,R档。

2、挂入相关档位时仪表指示灯点亮,踩加速踏板车辆按指示档位行驶。

43

转向系统(转向器、转向管柱、方向盘、防尘罩、电子助力转向器)

1、各零部件表面光洁、无伤痕、锈迹及其它缺陷。

2、转向拉杆总成各零件表面应无裂纹、毛刺和锐边。

3、转向器安装到位,固定螺栓及螺母紧固到位无松动。

4、方向盘表面应光泽均匀,外观颜色应均匀一致、无划伤、破损,安装到位,规格型号符合配置要求,固定螺母紧固到位。

5、电子转向助力器及方向管柱安装到位、无异响、卡滞。

关键力矩详见附录C整车力矩表

44

悬置总成检查(左右悬置总成、左右悬置支架、后悬置总成,六角法兰面螺栓、螺母)。

1、外观不允许有裂纹、锈蚀和毛刺等缺陷,螺栓固定到位、有力矩点漆标识。

关键力矩详见附录C整车力矩表

45

制动系统(左右前制动器、左右后制动器、真空助力泵、ABS、前后轮轮速传感器、制动管路、真空泵、真空罐、手刹拉线)

1、制动器外观无破损、漏油现象;

2、制动管路走向正确、无干涉、连接处无渗漏油现象;

3、传感器线束捆束到位,无松动干涉,漏插接现象;

4、ABS、真空泵、真空助力器、真空罐,外观完好,装配到位、线束传感器插接到位,手刹拉线及控制装置安装到位。

关键力矩详见附录C整车力矩表

46

前悬挂系统(前副车架、前减震器、前摆臂、前横向稳定杆、横向稳定杆拉杆)

1、前副车架本体各焊接部位应牢固,无漏焊、虚焊,不允许有裂纹、锈蚀和毛刺等缺陷。

2、稳定杆及拉杆表面应光泽均匀,无裂纹、凸起、凹陷等影响外观的缺陷。

3、前下摆臂总成外表面应光洁、无伤痕、锈迹及其它缺陷。

4、减震器外观完好,无破损变形、漏油。

5、各零部件装配到位,关键力矩符合要求。

关键力矩详见附录C整车力矩表

47

驱动系统(驱动电机、减速器)

1、外观不得有变形及裂纹,表面干燥无外伤,外观应清洁、无锈蚀及氧化现象。

2、线束连接排列整齐,连接可靠,标识清楚,无模糊不清晰等。

3、安装到位、固定螺栓、螺母力矩符合要求。

4、减速器的,紧固件、加放油螺栓等应按产品图样规定的紧固力矩拧紧或安装,不应松动和漏装。

5、各接合面及油封处不应有渗漏油,各运动件应运转灵活,行驶无异响

关键力矩详见附录C整车力矩表

48

传动系统(左传动半轴、右传动半轴)

1、表面不应有凹陷、黑皮、砸痕、裂纹等缺陷。

2、十字轴灵活转动无卡滞,传动轴中间支撑轴承应转动灵活,无卡滞、干涉现象,无异常噪音。

3、中间支撑总成橡胶表面无断裂、剥落、损伤,龟裂等情况。

4、焊接部位应牢固,无漏焊、虚焊。

关键力矩详见附录C整车力矩表

底盘检查(3)

49

后悬挂系统(后扭力梁、后减震器、减震弹簧及限位块)

1、后扭力梁本体各焊接部位应牢固,无漏焊、虚焊。

2、不允许有裂纹、锈蚀和毛刺等缺陷,减震器外观完好,无破损变形、漏油。

3、各零部件装配到位,关键力矩符合要求。

关键力矩详见附录C整车力矩表

50

车身底部

1、防护层完好,密封胶堵无漏装、错装、车架无锈蚀。

2、动力电池安装到位、型号正确、标识齐全、线束连接牢靠。

无松脱松动。

关键力矩详见附录C整车力矩表

51

车轮系统(轮胎、轮辋、轮胎气门嘴、轮胎固定螺母、备胎及升降器、平衡块)

1、车轮外观不得有气孔、砂眼、缩松等缺陷,轮辋涂层表面要求光亮整洁,色泽均匀,不得有漏涂、脱漆等现象;

2、气门嘴应具有牢靠的密封性能,表面不得有油污、锈蚀,裂纹缺陷。

3、整车左右前后车轮轮胎品牌必须一致,确认须有CCC型号等标记,气压:

290kpa。

4、备胎及升降器装配到位、无松动,规格型号正确;平衡块无松脱。

车轮固定螺栓紧固到位、无松动。

关键力矩详见附录C整车力矩表

52

冷却系统(水泵、散热器、电子扇、管线路连接)

1、散热器带电子扇的外壳无裂纹,不得有涂、镀层脱落和表面锈蚀现象。

塑料件应平整光滑,不得有裂纹、气泡和影响使用性能及外形美观的变形及任何制造缺陷。

2、水泵的外壳无裂纹,不得有涂、镀层脱落和表面锈蚀现象,3、相关的管路连接处无渗漏液、干涉、破损、裂纹、老化等现象。

各零部件装配到位,无松动、松脱现象。

关键力矩详见附录C整车力矩表

项目编号

附录A车身漆面标准

项目

1注:

判定标准

检验

方法

缺陷等级

A区

B区

C区

D区

备注

B

C

D

1

光泽度(20°)

金属漆

≥90

≥90

≥90

/

光泽仪

A区低于下限值

B区低于下限值

C区低于下限值

本色(白色)

≥82

≥82

≥82

/

本色(其它)

≥90

≥90

≥85

/

2

漆膜厚度

本色漆

≥60

≥60

≥55

≥50

测厚仪

A区低于下限值

B、C区低于下限值

D区低于下限值

金属漆

≥70

≥70

≥65

≥60

3

鲜映(DOI值)

金属漆

≥80(水平面、垂直面)

/

/

桔皮仪

/

A区低于下限值

B区低于下限值

项目

编号

项目

2注:

判定标准

检验

方法

缺陷等级

A区

B区

C区

D区

备注

B

C

D

4

漆膜硬度

电泳漆≥H;金属漆≥HB;

单色漆≥HB;清漆≥HB.

按GB/T6739的规定

低一个等级

/

5

漆膜附着力

金属漆:

0级单色漆:

0-1级

按GB/T9286规定

低一个等级

/

/

6

色差

金属漆

目测与标准色板无明显色差,色差△E≤1.5(45°)

目测

必要时使用色差仪

/

A区低于下限值

B区低于下限值

同一车身各点色差△E≤1.5(45°)

本色漆

目测与标准色板无明显色差,色差△E≤0.5,其他△E≤1.5(45°)

同一车身各点色差△E≤0.5(45°)

7

杂质颗粒(颗)

0

≤1

≤5

/

100mm×100mm范围内、直径≤0.5mm的颗粒数

目测

A区超差

B区超差

C区超差

8

缺漆(露底)

不允许

D区屏蔽部位(带底漆)允许有虚枪,但不露底层金属

目测

钣金等的基材暴露

/

/

9

流痕,mm

≤1

≤3

--

一个总成不应多于2处

目测

A区出现

B区超差

C区超差

10

缩孔(麻点)

0

0

2

/

100mm×100mm范围内、直径大于0.5mm的缩孔

目测

/

A区出现

B、C区出现

11

针孔,个

0

≤2

≤5

/

100mm×100mm范围内、直径≤0.2mm的针孔

目测

A区超差

B区超差

c区出现

12

起皱,mm

隐约可见,S≤20mm

×20mm

--

/

目测

A区出现

B区出现

c区出现

13

桔皮

无明显桔皮

隐约可见纹路

/

/

/

目测

/

A区出现

B区出现

14

杂漆、渗色、发花

不允许

目测

A区出现

B区出现

c区出现

15

擦伤划痕

不允许

轻微划伤

目测

A区出现

B区出现

C区出现

16

生锈

不允许

目测

任何

/

/

17

打磨痕

/

目测

/

3注:

任何

/

18

补漆雾圈

/

目测

/

任何

4注:

/

19

坑包

不允许

/

在距车体1米处正面观察,无视觉坑包缺陷

目测

/

任何

5注:

/

20

漆膜不干

不允许

手感

任何

/

/

21

胶上漆膜开裂

不允许

/

目测

/

任何

/

项目编号

项目

6注:

判定标准

检验

方法

扣分值

A区

B区

C区

D区

备注

50

30

10

22

水迹点

不允许

目测

/

A区出现

任何

23

起泡

不允许

目测

/

任何

/

24

油漆脱落

不允许

目测

任何

/

/

25

油漆开裂

不允许

目测

A区出现

B区出现

C区出现

26

PVC防冲击涂层厚度

无漏涂

目测

/

/

出现

27

焊缝密封胶

不允许透光及渗水现象

目测

/

/

出现

28

其它缺陷

目测

/

/

任何

区域划分示图

 

 

序号

附录C整车力矩表(参考值)

名称

螺纹规格

拧紧力矩(N.m)

备注

1

前副车架安装支架与车身连接螺栓

M14*110

113

 

2

前副车架与安装支架前连接螺栓

M12*60

105

 

3

前副车架与安装支架下连接螺栓

M12*60

105

 

4

横向稳定杆与前副车架后连接螺栓

M12*70

46

 

5

横向稳定杆与前副车架前连接螺栓

M12*90

39

 

6

副车架前加强支架与车身连接螺栓

M8*25

95

 

7

下摆臂与副车架前连接螺栓

M14*100

102

 

8

下摆臂与副车架后连接螺栓

M14*100

109

 

9

下摆臂两端自身连接螺栓

M12*35

65

 

10

下摆臂两端自身连接螺母

M14

65

 

11

下摆臂与副车架后连接螺母

M14

109

 

12

后加强板与前副车架连接螺栓

M12*100

103

 

13

后加强板与车身连接螺栓

M12*60

102

 

14

横向稳定拉杆与减振器连接螺母

M12

40

 

15

横向稳定杆与横向稳定拉杆连接螺母

M12

37

 

16

前减振器与转向节连接螺母

M14

131

 

17

前减振器与转向节连接螺栓

M14*85

131

 

18

前减振器防尘罩与减振器连接螺母

M14

45

 

19

前减振器上安装座与车身连接螺栓

M8*25

41

 

20

扭力梁与车身连接螺栓

M12*70

104

 

21

后减振器与扭力梁连接螺栓

M12*90

69

 

22

后减振器与车身连接螺母

M12

41

 

23

转向拉杆外球头安装螺母

M12

44

 

24

转向机与前副车架连接螺栓

M14*110

80

 

25

转向机与转向管柱连接螺栓

M8*40

 

 

26

转向管柱与车身下连接螺栓

M8*20

14

 

27

转向管柱与车身上连接螺栓

M8*20

14

 

28

左制动管路支架安装螺栓

M8*20

45

 

29

左制动管路支架安装螺栓

M12*30

143

 

30

右制动管路支架安装螺栓

M6*15

45

 

31

右制动管路支架安装螺栓

M12*30

143

 

32

制动器安装螺栓

M12*85

154

 

33

制动器安装螺栓

M12*85

133

 

34

真空助力泵与制动踏板连接螺母

M5

15

 

35

ESC安装支架与车身连接螺栓

M6*20

22

 

36

前制动管路安装螺栓

M8*20

22

 

37

前轮速传感器与转向节连接螺钉

M3*12

47

 

38

后轮速传感器与后轮毂轴承连接螺钉

M3*12

47

 

39

后制动管安装支架与车身连接螺栓

M8*20

22

 

40

真空罐与车身连接螺栓

M8*20

28

 

41

真空泵安装螺栓

M6*45

28

 

42

真空泵支架与车身连接螺栓

M6*20

28

 

44

真空罐软管支架安装螺栓

M6*20

22

 

45

备胎升降器与车身连接螺母

M6

28

 

46

备胎升降器导向与车身连接螺母

M10

28

 

47

右悬置支架与车身连接螺栓

M8*25

47

 

48

左悬置总成与变速器连接螺栓

M8*20

28

 

49

右悬置总成与电机总成连接螺栓

M8*20

28

 

50

后悬置总成与变速器连接螺栓

M8*20

33

 

51

左悬置总成与车身连接螺栓

M10*85

33

 

52

右悬置总成与车身连接螺栓

M10*95

28

 

53

后悬置总成与车身连接螺栓

M10*80

40

 

54

左悬置支架与左悬置连接螺母

M10

120

 

55

右悬置支架与右悬置连接螺母

M10

120

 

56

后悬置总成与车身连接螺母

M10

40

 

57

散热器安装支架与车身连接螺栓

M8*20

10

 

58

散热器风扇固定螺栓

M6*15

10

 

65

电机控制器进水管与电机进水管连接螺栓

M8*20

20

 

66

散热器出水管软管与电机控制器进水管连接螺栓

M8*20

20

 

67

电子加速踏板与制动踏板支架连接螺母

M6

6

 

68

加速踏板安装

M6*25

15

 

69

前门铰链固定螺栓(车门)

M8*20

19-24

 

70

前门铰链固定螺栓(车体)

M8*20

19-24

 

71

前门限位器固定螺栓(车体)

M8*20

19-24

 

72

前门限位器固定螺母(车门)

M6

6-10

 

73

前门锁固定螺钉(车门)

M6*16

6-10

 

74

前门锁扣固定螺钉(车体)

M8*25

19-24

 

75

前门玻璃升降器固定螺栓

M6*16

6-10

 

76

后门铰链固定螺栓(车门)

M8*20

19-24

 

77

后门铰链固定螺栓(车体)

M8*20

19-24

 

78

后门限位器固定螺栓(车体)

M8*20

19-24

 

79

后门限位器固定螺母(车门)

M6

6-10

 

80

后门锁固定螺钉(车门)

M6*16

6-10

 

81

后门锁扣固定螺钉(车体)

M8*25

19-24

 

82

后门玻璃升降器固定螺栓

M6*16

6-10

 

83

后门玻璃升降器固定螺母

M6

6-10

 

84

背门铰链固定螺栓(车门)

M8*16

19-24

 

85

背门铰链固定螺母(车体)

M8

19-24

 

86

背门气撑杆固定螺栓

M8*20

19-24

 

87

背门锁固定螺钉

M6*10

6-10

 

88

发动机罩铰链固定螺栓(车体)

M8*16

19-24

 

89

发动机罩铰链固定螺栓(发罩)

M8*16

19-24

 

90

发动机罩锁固定螺栓

M6*25

6-10

 

91

散热器框架总成固定螺栓

M8*16

19-24

 

92

三电系统安装骨架固定螺栓

M10*25

35-47

 

93

空调水泵支架固定螺栓

M6*16

9-12

 

94

空调水泵固定螺钉

M6*25

9-12

 

95

空调高低压管总成固定螺栓

M6*20

9-12

 

96

空调高低压管总成固定螺母

M6

6-10

 

97

HVAC出水管路固定螺栓

M6*16

9-12

 

98

水泵进水管路固定螺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