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计划书.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62123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2.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计划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课题计划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课题计划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课题计划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课题计划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课题计划书.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课题计划书.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课题计划书.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课题计划书.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课题计划书.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题计划书.doc

《课题计划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计划书.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课题计划书.doc

课题研究计划

一、课题名称: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

养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我国自有人文教育以来,人伦的关系和人格的培养一直主宰教育的取向,到了当代,更把思想道德放在人文素养教的显要位置。

21世纪人才观认为,在人的基本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

仅仅重视道德教育也是不够的,同时要重视文化教育。

因为文化是人类的知识遗产,是人类德性的参与指数,最终也是人格的培养。

长期以来,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先后存在两种倾向:

一种是抹煞语文课程的特点,人为地强化语文的政治因素,用所谓政治思想教育取代语文能力的培养;另一种是过分地强调语文的工具性。

否定语文学科内在的人文性,或者用无休止的做体取代学生的读写实践,或者用繁琐的分析肢解课文中生动感人的整体形象,或者用僵化的标准答案限制学生阅读的多元感受,扼制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性质重新进行了科学的界定,明确指出:

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

一。

中小学语文教育应该着力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也负有重要责任,因为语文负载着传承祖国文化和民族精神。

因此,研究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科学整合,凸现人文素养的培养与提高,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需要,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需要。

在教学实践中,如何使广大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探索科学的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使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紧密结合,在传授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是本课题研究的出发点和目的所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人文素养的培养的最佳途径是语文课程的实施,因为它用时最多,其文选的教材又是人文素养最大、最好、最丰富的载体,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一部震撼人心的作品都可能影响人的一生。

小学生正是良好的行为习惯、性格、思想培养形成的最关键时期,所以,研究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新一代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意义深远重大。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分析研究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蕴含的人文素养的巨大空间及其

因素。

2、以教科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为主要载体,研究阅读教学

中培养人文素养的途径、策略。

3、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语文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中重熏

陶感染、潜移默化,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从人文情感、人文价值、人文品位等方面着手唤醒学生的人文意识,让学生在在阅读文本中自然的学习活动中体会语文知识与情感的和谐统一。

避免走向工具性、人文性割裂的两个极端。

4、拓宽语文学习领域,开展课外语文活动,特别是开展阅读活动,扩大

阅读量,引领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人文素养,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习惯,成为一生的高尚追求。

5、通过研究实践,形成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人文素养的理论框架

提供实践案例等。

四、国内外课题研究的现状预计可能的突破

人文素养是现代社会要求一代人必须具备的一种素养,是指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人自身与他人、社会、国家、自然的关系以及自身的理性、感情、意志等社会属性方面的问题,它通过观念意识、品德情操、心理性格、价值取向和文化修养的外现而展示个人的人文素养。

我国自有人文教育以来,人伦的关系和人格的培养一直主宰教育的取向,到了当代,更把思想道德放在人文素养教育的显要位置。

德国巴伐利亚洲在课程改革知道思想中突出强调向成长的一代传授广泛的综合的基础知识及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与人文素养,日本则提出了“生存能力”“责任意识”等概念,包括儿童适应社会的一些基本的素质和精神以及伦理道德精神等。

这些都是在基础教育中和课程改革中重视人文精神、人文素养培养的体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把握语文教育人文性的特点,重视熏陶和感染作用,要发挥小学语文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作用,语文教育要渗透人文教育思想。

所以,本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正是贯彻落实心得课改精神和课标的需要。

本课题以教科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为主要载体,研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科学整合,有效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

教材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热爱并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时代所需要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教材从人文的角度入手,根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有计划地确定各个单元的主题,3个学段的主题各有所侧重,第一学段着眼于“爱”的情感培养,使学生感到世间处处有爱,并以爱心来面对世界,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

例如:

爱学校、爱家乡、爱美好的事物等等。

第二学段着眼于学生的自我完善,学会做人,为其终生发展培养良好的品质。

例如:

善于理解、为人善良、讲信义;勇于探索,努力创

新等品质;具有较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感。

第三学段着眼于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培养其高尚的人格和审美情趣,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热爱科学、坚持真理;热爱自由、民主、和平;关注自然、关注人类;有美好的理想和宽广的胸怀等等。

此外。

各个学段还按照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的顺序安排了部分科学及人文知识方面的主题,帮助学生卡视野,吸收人类文化的营养。

这些文质兼美的选文,文化内涵丰富,是进行人文教育的最好凭借。

通过阅读教学将一篇篇蕴涵丰富人文情感的美文带到学生面前,引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同时品味情感,提升认识。

五、完成课题研究条件分析

在新课程改革实施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教育教学契机下,教科所负责小学语文教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教学研究、教师培训、教学指导、质量评估。

全县城里7所小学,17个乡镇的中心小学及村小学都在使用本套教材,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实验基地。

本课题的主要参与者都多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工作,教学理论基础扎实,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

聘请黑龙江省语言文字报刊社副社长小学语文教科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写办公室主任郑万峰及宾县教育局副局长为顾问,由宾县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永芳主持本课题研究,科研员、教研员、实验学校的业务领导共同参与,组成了一支强有力地科研队伍,他们都是我县的语文学科骨干教师,科研骨干教师,在“十五”期间出色地完成了省、市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的研究任务。

在研究过程中,教科所将提供必要的经费、所需资料及外出学习等各种条件,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如期完成课题研究任务。

六、课题组分工情况

组长:

王永芳

顾问:

郑万峰王平

课题组成员:

李淑艳:

负责课题申报立项、组织课题研究、课题总结、结题全过程。

陈淑贤杨海琴:

负责课题研究内容的策划、指导、研究成果的分析、总

结。

李亚张顺:

信息技术指导。

相关信息网上搜集、提供,材料整理。

刘美芝、李春雨、林丽芬、高艳波、李季秋、闫艳、陈彦录、杨延庆、赵秀娟负责组织本校教师以语文阅读教学为主阵地研究该课题的相关内容,指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研究探讨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写案例分析、课例实录、总结经验、撰写论文等。

组织教师进行阶段性成果分析、总结,及时向课题组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汇报实验进展情况等。

七、研究阶段及研究成果形式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2005年11月—2006年6月)

1、

2、

3、

4、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和课题研究小组。

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生思想、行为问卷调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因素分析。

第二阶段:

实验研究阶段(2006年8月—2008年7月)

1、开题培训会。

2、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与策略研究。

通过教学案例、教学反思、课例实录、教学研讨会教研总结、阶段性论文成果等形式篇二:

课题计划书模板

附件7:

中央电大护理专业本科科研课题计划书篇三:

课题研究计划书

课题研究计划书

课题名称:

初中数学如何开展合作学习

一、课题的提出:

新课程标准强调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发展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成为完成教学任务、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构筑理想课堂教学中具有特殊地位和作用,在近年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为此,本教育组就如何行之有效地进行小组互动合作学习,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进行立项研究。

二、研究目标:

1、成立合作学习小组;2、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3、合理安排合作学习任务;4、适时有效的教师指导;5、重视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

三、研究对象:

本课题研究对象为我校七、八、九年级学生。

四、研究方法:

讨论交流法,调查法,观察法

该课题围绕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进行研究,主要采取以下研究方法:

(1)案例研究法。

深入课堂,对案例中的小组合作活动的必要性、可行性、有效性作考察,特别是对组内合作学习的参与面及教师参与调控的力度作定量与定性的分析。

(2)比较研究法:

将各班案例作比较。

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实施程序、合作交流的模式作考察,找出共性,以提炼出更有科学价值的小组合作模式。

(3)行动研究法:

对小组合作中值得探讨的子项,如小组如何分工、组间交流方式等,课题组成员进行分工试点,再进行交流与实践,在行动中验证。

三、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理想课堂中小组如何进行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就是通过分工合作共同达到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

它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应用于教学之中,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和互动为基本特征,已为广大教师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

但是通过观察和研究,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实践中(还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仍存在一些难尽人意的低效现象,仍需做更细致的探讨。

四、主要措施:

1、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的学习方式。

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既要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也要调整评价的方式、手段以及内容。

教师要改变观念,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该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或方式进行教学,要体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探究性和合作性学习等新理念,不能让小组合作学习走过场。

2、教师还要努力提高合作学习的教学技能,在合作学习的分组指导、教学设计、课堂实施、课后总结方面进行探讨与研究,使小组互动合作学习活动顺利、有效地进行。

因此,本教研组认为,合作学习活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a、小组人数的确定

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分组要进行认真研究设计。

就我国小学课堂座位排列的一般情况来看,安排4-6人一组为宜。

小组规模小些,既可以保证人人有机会,又可减少腼腆学生的拘谨感。

b、小组的构成

课上,教师要允许学生临时调换座位,以便学生能够“类聚”而畅所欲言.

c、小组成员的角色

小组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组长负责组织、管理、主持小组学习讨论,

d、启发与提示

启发与提示是小组合作学习成功的要素之一。

学生愿意说,往往是由于他们有话可说。

因此,教师应该做到:

⑴设计的话题应与所学课文的内容相关,话题以有趣、新颖为宜。

⑵在课文学习中或学习之前,配发相关的阅读材料,以便学生有可供模仿或运用的语言材料。

⑶给出词语或句型等文字提示或口头提示。

由教师给出提示词语,让学生根据所给词语形成小对话。

e、教师角色

通常情况下,学生讨论时,教师不要过多干涉学生小组讨论活动,以免有些学生由于教师在场而拘谨。

当学生不会表达某个词语时,教师可及时给予提示;还可在学生讨论即将结束时,迅速浏览记录员的报告提纲,必要时稍作指点。

因此,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充当一个旁听者或帮助者的角色,并保证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完成所布置任务,不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f、教师评价

适当评价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良性循环十分有利,教师要认真倾听,还应让全班学生认真听,这对学生是种无形的鼓励。

在听时,教

师不要因为纠错而打断,频繁纠错,只会使学生灰心丧气,而应在学生表演时记下语言错误,然后挑出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加以解释,其它问题可放到教师总结中去讲,教师应多从正面提醒学生注意语言的规范。

在任何情况下,教师对于任何学生的成果,都应给予真诚、恰当的表扬,要善于发现各个小组的可取之处,将小组评价和个体评价紧密结合起来,这样学生的紧张感可逐渐消除,学生的自信心也可逐步增强

五、预期效果:

1、让全体学生在小组中积极充分地进行“听、说、读、写”等表达活动,真正地讨论和合作,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

2、让学生全面参与课堂教学,善于在人前发表意见。

3、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活动时,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讨论时间,学生合作充分展示自己的成果,培养对合作学习兴趣。

4、让每一个学生充当报告员,使他们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5、教师全面进行小组评价和个体评价,让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六、成果形式:

课题研究报告及相关论文。

篇四:

课题计划书

密级:

上海市杨浦区老年医院

科研课题计划任务(合同)书

(2010版)

课题编号

课题名称

起止年月

依托部门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邮政编码

课题负责人胡公伟

填表日期:

2012年06月21日

填表说明

一、本课题计划任务书系上海市卫生局为所组织的科研课题研究而设计。

二、本课题任务书编写请使用a4普通纸张打印填报,各栏空格不够时,请自行加页。

左侧装订成册(不要采用胶圈、文件夹等带有突出棱边的装订方式)。

三、本课题计划任务书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外来语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

四、研究起始年月日统一规定为申请年度的次年1月1日。

六、单位名称填写必须与所盖公章一致,否则无效。

八、本课题计划任务书一式三份,经上海市卫生局正式审定签章之日起,即作为正式文本合同生效。

课题负责人姓名胡公伟性别男出生年月1982.4

学历大学本科学位学士职称初级(师)职务治疗师工作单位上海杨浦老年医院部门康复科

从事专业康复治疗技术

研究课题名称脑卒中后膝过伸康复治疗方法的探究

类别:

□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其它()所属学科代码

相关学科1代码

相关学科2代码

相关学科3代码

申请金额(万元)

研究内容和预期成果摘要(限400字)

脑卒中后膝过伸是偏瘫患者临床常见并发症,它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而且延缓和阻碍了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膝过伸的发生原因目前主要认为是由于股四头肌肌力不足以支持体重;屈膝肌肌力弱,立位期时不能保持膝关节的轻度屈曲;股四头肌高度痉挛,不能保持膝关节的轻度屈曲,髋部不稳,以及本体感觉减退等多因素共同作用所致。

然而目前国内外就脑卒中后膝过伸的治疗鲜有报道,希望通过这个课题来探索防治膝过伸的有效方法。

本研究将通过临床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研究出防治膝过伸的有效方法,为脑卒中后膝过伸患者功能恢复提供效果好、可操作性较强的临床治疗方案。

一、简表

二、立题依据

包括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含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状况)、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当前须解决的主要问题、学术价值等。

包括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含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状况)、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当前须解决的主要问题、学术价值等。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常见的难治性疾病,存在着明显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现象。

根据统计中国每年发生脑中风病人达200万。

发病率高达120/10万。

现幸存中风病人700万,其中450万病人不同程度丧失劳动力和生活不能自理,致残率高达75%。

不仅给患者个人、家庭带来痛苦,也给社会带来巨大经济负担。

脑卒中后膝过伸目前病因没有明确,治疗困难,是康复医学的一大难题。

脑卒中后膝过伸的几种原因:

1、伸肌肌力和屈肌肌力严重不平衡,即屈肌肌力过小,2、伸膝肌张力过大或(和)伸膝肌无力,3、下肢本体感觉障碍,4、小腿三头肌张力过高/即足下垂,被动不能越过中立位,5、可能和髋关节控制有关。

另外髋关节的屈曲挛缩,骨盆旋后,或是臀大肌后伸无力,都可以引起膝关节的过伸。

躯干的控制能力对膝关节的过伸也有影响。

目前临床治疗的方法主要有:

1、中国传统疗法,2、肉毒素和巴氯芬的药物治疗,3、小腿三头肌的牵伸,4、腘绳肌力量增强训练,5、股四头肌牵伸及控制,6、臀大肌力量增强训练,7、以及pnf的本体感觉促进训练等。

此次研究项目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研究出对于脑卒中后膝过伸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如本研究能够成功,将大大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家庭及社会的负担,同时也将能提高患者自主锻炼的能力,降低再次发病的风险,为患者和国家减少医药费用,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课题研究的总目标和特色、创新点,主要研究内容及所需要解决的

技术难点

㈠研究总目标:

通过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对脑卒中后膝过伸的新、老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为脑卒中后膝过伸患者功能恢复提供效果更好的临床治疗方案。

㈡特色及创新点:

通过针对脑卒中后导致患者膝过伸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同时对照常规治疗,验证新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㈢主要研究内容:

1.研究内容和方法

通过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对脑卒中后膝过伸的新、老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为脑卒中后膝过伸患者功能恢复提供效果更好的临床治疗方案

2.设计方案

3.1研究对象:

2.1.1入选标准:

①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经颅脑ct或m班确诊的

初次发病者;

②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③均存在肢体功能障碍;

④年龄在40一80岁,无严重的心肝肾等脏器疾病;

⑤脑卒中后四个月以内,神志恢复(gls>8分),生命体征稳定48小时。

3.1.2排除标准:

①患有活动性肝病、册一功能不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②恶性肿瘤患者:

③恶性进行性高血服患者

④既往有痴呆病史者;

⑤呼吸功能衰竭者;

⑥四肢瘫疾者;

⑦脑出血或脑梗死病程超过6个月;

⑧原先有脑血管疾患且留下功能障碍者;

⑨既往有精神疾病史或聋、哑人。

4.3研究指标与评测方法

2.3.1fugl一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2.3.2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neurologieimpaimrentmeasuring

scale:

nim)

.233膝过伸的评定

患者在站立位或支撑早期膝关节出现过度伸展超过生理范围>(180°)即为膝过伸。

2.4具体实施

2.4.1入选时需完成以下工作:

筛选,

签署知情同意书,

按随机表随机分组,

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高血压与其他疾病史)、近期的药物治疗情况

体格检查:

包括身高、体重、神经系统等,

功能评价:

fugl一meyer评定量表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对患肢的评定和并进行膝过伸的评定。

治疗组患者开始进行系统、规范针对性的康复功能训练

2.4.2第二次随访

此次随访需完成以下工作:

.体格检查

.功能评价:

fugl一meyer评定量表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对患肢的评定并进行膝过伸的评定。

.记录康复治疗情况(规范内和规范外的)

.有无不良事件发生(如发生较严重的其他疾病、骨折、再次发生脑血管意外等),并作相应记录。

.了解伴随用药

.费用记录

5.5安全性评价:

研究过程中出现任何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或工作的不良事件。

.患者本人要求退出临床试验。

.违反研究方案

可以在任何时间由于任何原因自愿退出研究,在下列情况一;研究者有权决定让受试者退出,以保证病人的最大利益:

在研究过程中发生严重疾病、严重不良反应等。

因未随访退出研究的病人,研究者需进一步随访以获得退出研究的理由,因在研究期间发生严重疾病或不良事件而退出研究的病例,必须完整、即时记录在病例报告表中,必要时加以补充说明。

研究期间发生的任何事情,如车祸等,都应记录在表中。

6.6疗效判断

临床症状积分,生活满意度,抑郁指数评价治疗效果:

?

显效:

临床主要症状基本消失,治疗后总评分较治疗前减少2/3以上;生活满意度积分≥30;抑郁指数积分≤8。

?

有效:

临床主要症状部分消失,治疗后总评分较治疗前减少1/3-2/3之间;生活满意度积分21—29;抑郁指数积分9—19。

?

无效:

临床主要症状存在,治疗后总评分较治疗前减少1/3以下;生活满意度积分≤20;抑郁指数积分≥20。

7.7统计学分析

①指定专人采集、录入数据。

②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所有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p值小于或等于0.05均被认为所检验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③对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s进行统计描述,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对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进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组间比较的用非参数检验。

④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㈣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脑卒中后膝过伸病因的检查及诊断

针对该病因设计动作

患者理解并执行该动作的能力

四、课题完成形式和考核指标

主要技术指标、形成的专利、标准、新技术、新产品、新装置、论文专著等数量、指标及其水平等;社会、经济效益考核指标;人才培养情况。

1)通过本研究的临床观察,目的是降低脑卒中患者恢复期的致残率、减少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

(2)在改善患者预后的同时,缩短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随访期间的医疗支出,提高效益/价格比,降低医疗成本。

(3)提高针灸、康复等治疗收入所占比例和技术含量,降低药占比。

(4)如确实有效,能进行社区的推广运行,则能减轻脑卒中患者的痛苦及患者个人和社会的医疗负担,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考核指标:

(1)课题启动后,首先进行研究人员研究课题要求及各项目技术培训,提交技术考核合格通过证书和技术培训纪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