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资料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625896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学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财政学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财政学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财政学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财政学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财政学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财政学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财政学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财政学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财政学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财政学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财政学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财政学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财政学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财政学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财政学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财政学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财政学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财政学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财政学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政学资料文档格式.docx

《财政学资料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学资料文档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财政学资料文档格式.docx

要通过非市场方式提供,提供途径多元化。

(非市场方式不一定全是政府)

公共品(公共品与私人品的区别)的提供主体(区别于生产主体):

政府、私人部门联合提供

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

纯公共物品是指任何一个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不会减少别人对其的消费。

纯私人物品:

(1)商品的总量Xj等于每一个消费者i对这种商品的消费数量之和;

(2)私人物品在个人之间是可分的。

纯公共物品:

(1)就消费目的而言,任何一个消费者i都可以支配公共物品的总量Xn+j

(2)公共物品在个人之间是不可分的

5、私人品与公益品的差异

私人物品

公益物品

相对易于衡量量和质

相对难以衡量量和质

只能由一个人消费

同时由许多人共同消费

易于排除未付费的人

难以排除未付费的人

个人一般可选择消费或不消费

个人一般不能选择消费或不消费

个人一般可选择物品的种类和质量

个人对于物品的种类和质量几乎没有选择或者完全没有选择

对于物品的付费与需求和消费密切相关

对于物品的付费与需求和消费没有密切关系

配置决策主要依靠市场机制作出

配置决策主要通过政治程序作出

6、财政的定义

财政就是公共权力为满足社会共同需要或公共需要、以社会剩余产品分配为主而形成的特殊分配关系。

财政的根本价值取向是满足公共需要和社会共同需要。

7、我国财政存在的理由(一般意义及基于市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根据市场原则、发展原则和开放原则来理解财政得以确立的基础。

8、财政职能

(1)资源配置职能(衡量配置效率的标准、配置类型、政府配置的目标、主要手段)

资源配置分类:

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配置

地区间的配置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之间的配置

消费与投资之间的配置

“公地悲剧”即个体理性导致集体无理性--存在拥挤现象,容易导致资源质量恶化

(2)再分配职能

财政收支各有分配意义。

福利水平的改善主要看政府支出。

可供选择的政策手段(以支出手段为主)

——税收:

税式支出、负所得税

——财政支出:

社会救助支出、社会保险支出、通过公共项目支出间接影响收入分配格局

——政府管制:

最低工资、房租管制等

(3)经济稳定职能

(4)保障社会和谐稳定与长治久安

9、市场机制的缺陷:

外部信用问题

10、市场机制缺陷导致的不良后果的矫正(外部性、竞争失效、分配不公、经济失衡)

11、公共选择理论的逻辑及推演

市场失灵 公共选择 政府失灵 再市场化与重构政府

公共选择理论的机制即程序机制

--直接民主 投票悖论

--间接民主 政党政治、利益集团、官僚主义

12、政府失灵

表现:

一方面表现为无效干预,即政府宏观调控的范围和力度不足或方式选择失当,不能够弥补“市场失灵”维持市场机制正常运行的合理需要;

另一方面表现为过度干预,即政府干预的范围和力度,超过了弥补“市场失灵”和维持市场机制正常运行的合理需要,或干预的方向不对路,形式选择失当,结果非但不能纠正市场失灵,反而抑制了市场机制的正常运作。

原因:

政府干预的公正性并非必然、政府某些干预行为的效率较低、政府干预易引发政府规模的膨胀、政府干预为寻租行为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政府失灵还常源于政府决策的失误

解决政府失灵的方法

再市场化、重构政府

13、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相生相克

14、自动稳定器和人为稳定器

自动稳定器(内在稳定器):

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膨胀,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15、公共支出概论

市场经济体制下,无论从理论逻辑还是从实践逻辑看,确立“以支定收”、“量出为入”的财政观都是合理的、十分重要的,这里的“支”和“收”都必须是规范的,具有合法性特征。

因为只有在具体的职能范围明确之后,才能依据事权范围确定相应的财权范围,现代社会的法治主义治理特征则要求事权范围和财权范围都必须法制化,否则难以形成合理、有效的公共分配秩序,从而一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将会受到很大影响和制约。

16、公共支出的分类

按支出的经济性质(以财政支出是否与商品与服务交换为标准)可以将财政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行政管理支出

政权建设国防支出

政府购买性支出社会消费性支出科教文卫(科研,教育,文化,卫生)

(根据使用后是否形成资产)

财政投资性支出

17、公共支出增长的理论解释

瓦格纳法则(Wagner’sLaw)或“公共支出不断上升的法则”(LawofRisingPublicExpenditure):

随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公共支出占GNP的比率相应提高。

(1)从政治因素来看,国家职能的扩展及工业化的发展,使得市场中当事人的关系复杂化,财政支出用于维护法律及体制建立的量增多。

(2)从经济因素来看,工业化带动都市化,产生一系列新问题,需要国家政府加强管理和调节。

并且,随着收入的上升,教育等公共产品的支出增长快于GDP的增长。

18、购买性支出(一般体现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的经济影响

在市场经济中,政府购买性支出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对国民经济总量或生产总量变动具有重要影响。

(SNA体系中,以支出法计算GDP:

GDP=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总消费=居民消费+公共消费公共消费=政府购买+非政府的集体消费)

2)对经济或生产结构具有重要影响。

支出的方向或结构变动对生产结构、要素结构产生连锁影响。

3)对收入分配具有重要影响(购买总量、购买结构)。

19、政权建设支出(刚性最强)的基本特点:

政权建设支出包括行政管理支出和国防支出两方面。

二者在性质上的共同点是:

A.都是国家机器运行所必需的,是国家财政最基本的支出;

B.都是用于社会消费的非生产性支出,对社会生产和财富创造没有直接贡献。

对这两类支出必须加以约束,将其控制在合理的限度内。

购买性支出包括政权建设支出和科教文卫支出(具体为支出)

20、转移性支出(主要体现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

主要有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

转移性支出对国民经济间接影响,购买性支出对国民经济直接影响。

21、政府的两种支出的影响:

在财政支出总额中,购买性支出支出所占的比重大一些,财政对生产和就业的直接影响就大一些,通过财政所配置的资源的规模就大一些;

反之,转移性支出所占的比重大一些,财政活动对收入分配的直接影响就大一些。

22、政府采购制度的特点及特点的含义

政府采购是指政府及其所属机构在财政的监督下,以法定的方式、方法和程序,从国内外市场上购买其所需的商品与劳务的活动。

有关政府采购的政策、方法、程序、管理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总称就是政府采购制度。

政府采购制度的最大特点是规范化、公开化和效益化。

政府采购制度有效性的根本机理在于,在制度安排上有一个自动控制系统。

23、政府投资的特点

1.公共性和基础性。

2.开发性和战略性。

3.社会效益。

一般来说,一国政府投资支出大小主要取决于两大因素:

一是经济管理体制;

二是经济发展阶段。

24、投资乘数原理与加速原理

一、乘数原理

投资乘数与消费增量在收入增量中的比例(边际消费倾向)有关。

增加的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例越大,投资引起的连锁反应越大,总收入增加得越多。

二、加速原理

加速原理的基本观点是,投资是收入的函数,收入或产品需求的增加将会引起投资的加速度增加,即投资的增加比收入或消费增加的速度要快。

25、投资领域选择

尽管财政投资决策的标准不同,但财政投资的主要领域具有共同性。

不论是从历史角度来看,还是从各国的实践来看,财政投资的领域或范围主要是具有公共性、外溢性、基础性的领域。

(一)社会公益性、公共服务投资

(二)基础设施投资

1.政府直接投资,无偿提供。

2.政府直接投资,非商业性经营。

3.财政投融资。

4.BOT方式(build-operate-transfer)。

(三)基础产业投资

(四)高新技术产业投资

26、财政投融资及其作用

财政投融资,也称政策性投融资,是以信用为手段,以实现特定政策为目的,直接或间接有偿筹集资金和使用资金的活动,它反映以国家为主体,按信用原则参与社会分配所形成的特定的财政关系。

27、社会保障支出的含义与内容

社会保障(socialsecurity)是国家通过立法,采取强制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形成社会保障基金,并对由于多种原因发生生存困难的社会成员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权利的一系列有组织的措施、制度和事业的总称。

28、财政补贴的形式

财政补贴的基本形式有五种:

政策性补贴;

企业亏损补贴;

财政贴息;

税式支出;

其他补贴

29、公共收入来源:

——税收收入

税收是现代国家财政收入中最重要的收入形式,一般占世界各国财政收入的比重在70%以上。

税收之所以成为最重要的收入形式,是有深刻原因的。

(思考原因)

——国有资产收益

国有资产四种形态:

企业形态(经营性国有资产)、公共品形态(非经营性国有资产)、货币形态(以现金或投资基金形式存在的国有资产,包括社会保障基金、教育基金等,这种形态的资产容易为人们所忽视)、资源形态。

——公共债务收入

——公共收费

公共收费包括规费(fees)和使用费(usercharges)。

与专项目的税(如社保税、燃油税、车购税)在本质上相同

规费:

特定的行政服务

使用费:

政府提供的基础设施

公共收费的条件:

受益原则

PS:

公共收费与税收的区别

税收与公共收费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替代关系。

税收的立法程序高于公共收费。

对一些项目采用税(特定税)还是费的征收形式,理论上须进行成本-收益比较,实践中除此外还要考虑其他因素。

(公共收费与DUP活动)

30、财政收入的结构与规模

一、财政收入的结构

财政收入的结构可以分为形式结构和来源结构。

二、财政收入规模

(一)财政收入规模变动

(二)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

主要有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收入分配政策、价格水平等。

31、税收的基本要素

税制要素一般有:

税收主体、税收客体、税率、税基、税目、纳税环节、纳税地点、纳税期限、减税免税、违章处理。

其中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是税收或税制的基本要素。

税收三大特点:

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税收的源泉:

剩余产品的出现

纳税人与负税人经济分析中的规定:

税法中只能规定纳税人不能规定负税人,因为负税涉及到税收转嫁问题

32、税收客体

又称课税客体、征税对象,是征税所指向的客体,表明对什么东西征税,它是区别不同税种的标志。

征税对象可以是商品、货物、所得、财产,也可以是资源、行为等。

税基

在三种意义上使用,广义指税源或税本,中义指征税对象,狭义指计税依据。

计税依据分为两类:

一类是计税金额,是从价税的计税依据;

另一类为计税数量,是从量税的计税依据。

税率

税率是衡量税收负担的主要标志,也是体现国家政策的重要手段,它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

税率(形式税率)一般分为三类,即比例税率、定额税率和累进税率。

1)比例税率(运用最广,主要是指商品劳务税)

比例税率,是指不论征税对象数额大小,均采用相同百分比征收的税率。

比例税率可分为统一比例税率和差别比例税率

2)定额税率(起不到收益水平调节的作用,理由:

它是从量征收与价格无关,运用最窄)

定额税率,也称固定税额或单位税额,是按征税对象的一定计量单位直接规定应征税额,是用绝对数表示的税率形式,主要适用于从量计征的税种。

3)累进税率

累进税率,是指随征税对象的数额增大,征收比例也随之提高的税率。

它把征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划分为若干等级部分,不同等级适用由低到高的不同税率。

累进税率可分为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

全额累进税率,是指对征税对象的全部数额,都按其所适用等级的百分比计算应纳税额的累进税率。

其特点:

一是全部应税对象虽然按累进原则确定负担,但在具体计算税额时,相当于按比例税率计税;

二是当征税对象处于两个级距的临界点时,税负会呈现“跳跃式”增减变化,甚至出现税额增量大于征税对象增量的不合理情况。

超额累进税率,即以征税对象数额超过上一级的部分为基础,对征税对象的不同等级部分,分别按照不同百分比计算税额的累进税率。

4)平均税率是实纳税额与课税对象的比例,往往低于边际税率。

比较二者的差额是分析税率设计是否合理,税制是否科学的方法。

33、可能出判断题

在税收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中,还广泛使用累进税率与累退税率、边际税率与平均税率、名义税率与实际税率作为分析工具。

1.累进税率与累退税率。

它们是分析税率调节效果的工具。

2.边际税率与平均税率。

它们是分析税率调节效应的工具。

3.名义税率与实际税率。

它们是分析税收负担的工具。

(名义大于实际的或者名义小于实际的举例{如累进税率})

34、税收的分类(选择题)

1.以课税权的归属为标准:

中央税和地方税

2.以课税权行使的方式为标准:

经常税和临时税

3.以税收收入的形态为标准:

劳役税、实物税和货币税

4.以课税的主客体为标准:

对人税和对物税(对人是所得税,财产税,都是直接税率;

对物是商品税=流转税=货物劳务税,都是间接税)

5.以计税依据为标准:

从量税和从价税

6.以税负能否转嫁为标准:

直接税和间接税

7.以课税对象的性质为标准:

商品劳务课税、所得课税和财产课税

35、瓦格纳的税收原则

瓦格纳将税收原则归纳为四项九端:

1.财政收入原则,又称财政政策原则,包括充足原则和弹性原则两方面。

2.国民经济原则,包括税源的选择和税种的选择两方面。

3.社会正义原则,包括普遍原则和平等原则两方面。

4.税务行政原则,包括确实、便利、节省三方面。

36、税收原则的现代观点

(一)税收的效率原则(efficiencycriterion)

1.税收的经济效率

检验税收经济效率的标准是税收额外负担最小化和额外收益最大化。

所谓税收中性,是指政府课税不扭曲市场机制的运行,或者说不影响私人部门原有的资源配置状况。

税收非中性的效果,通常用税收的超额负担来衡量。

税收的超额负担(哈伯格三角形)是指税收导致纳税人的福利损失大于政府税收收入,从而形成税外负担,引起效率损失。

2.税收的制度效率

(1)质量指标。

集中性指标(concentrationindex)是考察一定的税收收入要靠多少税种实现,反映一定税种筹集收入的程度。

侵蚀性指标(erosionindex)是估算实际税基与潜在税基相接近的程度或两者间的差值。

时滞性指标(lagsindex),衡量的是税款实际缴纳入库时间与其应缴纳入库时间的差距,称之为征收时滞。

执行性指标(enforcementindex),衡量法定税制与有效税制之间的偏差。

(2)成本指标。

税务费用一般包括管理费用或征收费用(administrativecostorcollectioncost)、纳税费用或服从费用(compliancecost)以及政治费用(politicalcost)。

一国总体税务费用与税制结构有关,此外还与国家的幅员大小、人口数量、识字率、会计核算水平等有关。

(二)税收的公平原则(equitycriterion)

如果某种税同等地对待同样的人,那么,这种税是横向公平的。

也就是说,如果在征税前,两个人具有相同的福利水平,在征税后,他们的福利水平也应是相同的。

纵向公平标准说的是,对于福利水平不同的人,税收制度应不同对待。

(三)受益原则和能力原则

如何衡量课税是否公平?

两种主张:

一种主张应遵循受益原则,即谁受益谁纳税;

另一种主张税收应遵循能力原则,即按能力纳税。

1)受益原则

缺陷:

第一,受益原则的应用因公共品的集体消费性质而受到极大限制。

第二,受益原则的应用因公共品具有公共利益性使得衡量个人间的相对利益很困难。

第三,受益原则的应用很可能使某些税种具有很大的扭曲性。

2)能力原则

A.客观说。

支付能力应以可客观观察和测量的指标来衡量。

(1)所得标准。

最常引用的是黑格—西蒙斯的综合所得概念。

综合所得又称全面所得,它不局限于货币收入本身,包括任何增加个人消费潜力的所得,通常定义为人们在两个时点之间以货币表示的经济能力的净增加值(当期消费+净财富),包括要素所得以及赠与、遗产、财产增值等财产所得。

(2)支出标准。

(3)财产指标。

B.主观说。

以纳税人所感受的牺牲程度为标准来测量支付能力。

37、税收转嫁(结合供求弹性出题,供求弹性是转嫁的决定性因素)与归宿

一、涵义

税收的转嫁与归宿(TheShiftingandIncidenceofTaxation)

二、税收转嫁的形式

按照经济交易过程中税收转嫁的不同途径,税收学界把转嫁归纳为五种形式。

1.前转(含义):

提高价格

2.后转(含义):

压低进货价格

3.混转或散转

4.消转

5.税收资本化

38、直接税与间接税以能否转嫁为标准,能转嫁的归属间接税,不能的归属于直接税。

直接税对收入分配的影响较大,间接税对市场机制运营机构影响更大。

39、税收的宏观经济效应(判断题)

1)税收宏观经济效应的作用机制

2)税收的经济增长效应

A.宏观税负水平与经济增长

(1)宏观税负水平与经济增长的理论解释:

拉弗曲线

a.高税率不一定取得高收入,而高收入不一定要实行高税率;

b.要取得同样多的税收收入,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税率;

c.税率、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理论上说,应当存在一种兼顾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的最优税率。

(2)宏观税负水平与经济增长的经验解释:

基思·

马斯顿的经验分析

B.税制结构与经济增长

3)税收的周期稳定效应(拉长周期、熨平波动)

40、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商品税率影响市场价格机制)价格理论的图示

1)税收微观经济效应的作用机制

收入效应(促进作用)指税收的课征只是使纳税人的收入减少,支付能力和满足程度下降,但并不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发生的仅是资源从私人部门向政府部门的转移。

替代效应(抑制作用)指税收课征使纳税人的行为方式发生改变,纳税人以另外一种方式取代原先的行为方式。

这时所发生的就不只是资源由私人部门向政府部门的转移,而且在转移过程中还会发生对个人行为的扭曲,产生效率损失。

2)税收对劳动的影响(收入与闲暇选择)

收入与闲暇的组合取决于:

①人们对收入与闲暇的偏好;

②工资率的高低,即放弃一定的闲暇可取得多少收入;

③与劳动无关的收入水平(资本收入或社会保障收入等)。

3)税收对储蓄的影响

4)税收对投资的影响

直接影响投资的税收因素一般有两个:

一是法人所得税(公司税);

二是税法对折旧率的规定。

41、税收弹性系数越大,自动反应(自动调节)能力越大;

所得税为主体的税收机制的弹性系数大于商品税为主体的税收机制的弹性系数,理由所得税(一般是累进税率)的税收变动大于商品税(一般是比例税率)的税收变动

42、商品课税的税种(结合税类)

现代商品课税主要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关税(以增值税为核心)。

(1)税负可以转嫁。

(2)对物税。

(3)在税负上具有累退性(不考虑纳税人经济条件及负担能力所致)。

(4)征管简便(纳税人、课税对象集中,比例税率)。

43、增值税(VAT)

(一)类型

作为征税对象的增值额,在各国增值税制度中的内涵和外延不尽一致。

这种差异主要源于各国对外购投入物品的减除规定不尽一致。

一般说来,用于生产商品或劳务的外购投入物品包括:

原材料及辅助材料;

燃料、动力;

包装物品;

低值易耗品;

外购劳务;

固定资产。

各国增值税通常允许扣除前五项,但对外购固定资产价值的扣除处理不同,因而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增值税。

选择

1)生产型增值税(或GNP型)(production-typeVAT)

增值额=销售收入—外购中间性商品及劳务支出

=折旧+工资+利润+利息+租金

2)收入型增值税(income-typeVAT)

增值额=销售收入—外购中间性商品及劳务支出—折旧

=工资+利润+利息+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