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63546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13.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x

《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x(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x

a:

7:

{i:

0;s:

8970:

"地理提纲@#@2012-2013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考生注意: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得分@#@评卷人@#@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计40分)@#@ @#@@#@1、某人从北极点到南极点顺某一经线走,其行程大约为…()@#@A5.1千米B6371千米C2万千米D4万千米@#@2、本初子午线是指………………………………………()@#@A180°@#@经线B20°@#@WC160°@#@ED0°@#@经线@#@3、下列纬线圈最长的是……………………………………………()@#@A10°@#@SB20°@#@NC40°@#@SD60°@#@N@#@4、与10°@#@E正好相对的经线是………………………()@#@A90°@#@NB170°@#@EC170°@#@WD140°@#@E@#@5、习惯上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A0°@#@经线和180°@#@经线B20°@#@E,160°@#@E@#@C0°@#@经线和0°@#@纬线D20°@#@W,160°@#@E@#@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0°@#@N未必位于北半球@#@B150°@#@E未必位于东半球@#@C任何一个纬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平分为两个相等的半球@#@D任何一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平分为两个相等的半球@#@7、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这样在南北极点各有…………………………()@#@A一个方向B两个方向C三个方向D四个方向@#@8、下列地点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是………()@#@A28°@#@N,10°@#@EB20°@#@S,21°@#@W@#@C10°@#@N,170°@#@ED30°@#@N,150°@#@W@#@9、下列现象的发生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是………………………()@#@A昼夜现象B不同地方时间不同@#@C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D季节更替@#@10、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正午太阳升得最高,白昼时间最长,黑夜时间最短的一是……………………………………()@#@A3月20日前后B6月22前后@#@C9月23日前后D12月22日前后@#@11、一年中太阳直射两次的地点是………………………………()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

@#@//wWw.lSpjy.cOm课件|教案|试卷|无需注册@#@A23.5°@#@NB23.5°@#@SC30°@#@ND23.5°@#@N——23.5°@#@之间@#@12、32°@#@N,150°@#@E的地方为地球上五带中的……………………()@#@A热带B北温带C南温带D南寒带@#@13、甲地(40°@#@N,20°@#@E)位于乙地(20°@#@N,40°@#@E)的…()@#@A西北方B东北方C西南方D东南方@#@14、到青岛,要游览青岛各旅游点,应该查找………………()@#@A世界地形图B青岛导游图C中国地形图D青岛铁路图@#@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第1页(共4页)@#@15、读等高线图回答问题@#@

(1)该山峰的海拔高度可能是……………………………()@#@A260米B240米C250米D265米@#@

(2)图中A、B两地的相对高度是……………………………()@#@A10米B20米C30米D40米@#@(3)在图中①、②、③、④这四条登山路线中,坡度最陡的是………()@#@A①B②C③D④@#@16、在1:

@#@38000000的比例尺图上,北京到上海的直线距离为2.8厘米,则北京到上海的实际距离是…………………………………()@#@A532千米B1064千米C1596千米D2128千米@#@17、七大洲中,跨纬度最多和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分别是………()@#@A亚洲、非洲B北美洲、亚洲C亚洲、南极洲D南美洲、欧洲@#@18、下列大洋中,被亚、欧、北美三大洲包围的大洋是……………()@#@A太平洋B大西洋C北冰洋D印度洋@#@19、大陆被赤道穿过的大洲有………………………………()@#@A非洲和南美洲B亚洲和南美洲@#@C欧洲和大洋洲D亚洲和非洲@#@20、全球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在大洋之中的板块是……………()@#@A亚欧板块B太平洋板块C印度洋板块D南极洲@#@得分@#@评卷人@#@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航海家率领船队首次完成了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这次航行证明了地球是一个体。

@#@@#@2、地图具备、、三要素。

@#@@#@3、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可以用来确定。

@#@@#@4、春分前后的3、4、5月是北半球的,是南半球的。

@#@@#@5、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面积最小的是。

@#@@#@6、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大板块拼合而成,它们是、、、、、。

@#@@#@7、一年内,太阳光在地球上直射的最北与最南的界线分别是和。

@#@在五带之中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带。

@#@@#@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第2页(共4页)@#@得分@#@评卷人@#@三、读图题(20分)@#@

(一)读右图并回答问题(10分)@#@

(1)写出下列各点的经纬线@#@AB@#@Ⅱ@#@I@#@CD@#@

(2)在图中填E、F的位置@#@E(15°@#@N,20°@#@E)F(5°@#@S,175°@#@W)@#@(3)I图中范围按东西半球划分,属于半球,Ⅱ图中属于半球,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的点是。

@#@@#@(4)B点位于A点的方向。

@#@@#@

(二)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将图中各字母所代表的五带名称,填在下面相应的字母后边的横线上:

@#@@#@ABCDE@#@

(2)标出图中各纬线的度数@#@(3)在代表的字母后的空格中,填入相应的自然现象的代号@#@ABCDE@#@a有阳光直射现象b无阳光直射现象@#@c有明显的四季变化d有极昼极夜现象@#@得分@#@评卷人@#@四、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 @#@@#@

(1)地球公转的方向应该呈针方向,@#@并在图中用箭头标出。

@#@@#@

(2)A位置时,北半球的白昼比南半@#@球,北半球的节气是@#@(3)B点时,是月日前后,@#@是南半球的季。

@#@@#@(4)北半球昼长夜短,太阳高度最高时,@#@应在位置。

@#@@#@(5)D位置时,是月日前后,在(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最高。

@#@@#@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第3页(共4页)@#@得分@#@评卷人@#@五、读图并回答问题(10分)@#@@#@ @#@@#@

(1)最早提出大陆漂移假说的是德国科学家,地质学家长期研究发现,大陆的漂移是由于引起的。

@#@@#@

(2)几乎全部由海洋组成的板块是板块,大洋洲位于板块@#@(3)板块交接地带不稳定,易发生和现象。

@#@@#@(4)有人预言:

@#@若干年以后,地中海将会消失,而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

@#@你认为可能吗?

@#@并说明你的理由。

@#@(2分)@#@ @#@@#@@#@ @#@@#@(5)环太平洋地震带是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地震带,请你用所学理论分析原因。

@#@(2分)@#@ @#@@#@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C2、D3、A4、C5、D6、D7、A8、A9、B10、B@#@11、D12、B13、A14、B15、

(1)D

(2)D(3)A16、B@#@17、C18、C19、A20、B@#@二、填空:

@#@@#@1、麦哲伦球体2、比例尺方向图例3、经纬网4、春季秋季@#@5、太平洋北冰洋6、六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7、北回归线南回归线热@#@三、读图题@#@

(一)@#@

(1)A(16°@#@N,19°@#@E)B(18°@#@N,21°@#@W)@#@C(10°@#@N,170°@#@E)D(10°@#@S,170°@#@W)@#@

(2)略(3)东西D东北@#@

(二)@#@

(1)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3)略(3)b.d,b.c,a,b.c,b.d@#@四、@#@

(1)逆时略

(2)短冬至日(3)321秋(4)C@#@(5)D921赤道或0°@#@纬线@#@五、@#@

(1)魏格纳板块运动

(2)太平洋印度洋(3)火山地震@#@(4)有可能。

@#@非洲板块向北漂移,与亚欧板块挤压碰撞,使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

@#@@#@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运动方向相反,所以红海的面积会扩大,将成为新的大洋。

@#@@#@(5)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包括太平洋东面、北美洲和南美洲的西部山地,以及南、北美之间的加勒比——安的列斯地区,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是世界最大的火山地震带,面积占世界火山地震带的一半,经常发生火山活动或地震。

@#@其中阿拉斯加是地壳中最不稳定的“环太平洋地震带”的组成部分,很容易突然发生火山喷发和地震。

@#@@#@ @#@@#@";i:

1;s:

23931: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单选题:

@#@@#@1、地下防水工程验收规范(GB50208-2011):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期间,必须保持地下水位稳定在工程底部最低高程()以下,必要时应采取降水措施。

@#@对采用明沟排水的基坑,应保持基坑干燥。

@#@()C@#@A.300mm@#@B.400mm@#@C.500mm@#@D.600mm@#@2、地下防水工程验收规范(GB50208-2011):

@#@在防水混凝土浇筑地点的塌落度每工作班至少检查()次。

@#@如规定塌落度为50~90mm,则允许误差为()mm。

@#@B@#@A.一±@#@10@#@B.二±@#@15@#@C.一±@#@15@#@D.二±@#@10@#@3、地下防水工程验收规范(GB50208-2011):

@#@连续浇筑防水混凝土,每()m3应留置一组()个抗渗试件,且每项工程不得少于两组。

@#@C@#@A.3005@#@B.3006@#@C.5006@#@D.5005@#@4、地下防水工程验收规范(GB50208-2011):

@#@防水混凝土分项工程检验批的抽样检验数量,应按混凝土外露面积,每100m2抽查()处,每处(),且不得少于3处。

@#@D@#@A.15m2@#@B.25m2@#@C.210m2@#@D.110m2@#@5、地下防水工程验收规范(GB50208-2011):

@#@防水等级为二级时,按照地下工程防水标准,任意100m2防水面积上的湿渍不超过()处,单个湿渍的最大面积不大于()m2。

@#@C@#@A.20.2@#@B.10.1@#@C.20.1@#@D.10.2@#@6、地下防水工程验收规范(GB50208-2011):

@#@在主体结构防水工程中,主控项目防水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及塌落度的检验方法中不包括()。

@#@D@#@A.检查产品合格证@#@B.产品性能检测报告@#@C.计量措施@#@D.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7、地下防水工程验收规范(GB50208-2011):

@#@水泥砂浆终凝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温度不宜低于()并应保持砂浆表面湿润,养护时间不得少于()。

@#@C@#@A.5℃7d@#@B.3℃14d@#@C.5℃14d@#@D.3℃7d@#@8、地下防水工程验收规范(GB50208-2011):

@#@防水混凝土结构表面的裂缝宽度不应大于(),且不得贯通。

@#@主要采用()进行检验。

@#@A@#@A.0.2mm刻度放大镜@#@B.0.5mm针测法检查@#@C.0.2mm针测法检查@#@D.0.5mm刻度放大镜@#@9、地下防水工程验收规范(GB50208-2011):

@#@水泥砂浆防水层的平均厚度不得小于设计厚度的(),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为()。

@#@D@#@A.75%10mm@#@B.85%10mm@#@C.75%5mm@#@D.85%5mm@#@10、地下防水工程验收规范(GB50208-2011):

@#@采用外防外贴法铺贴卷材防水层时,立面卷材接槎的搭接宽度,高聚物改性沥青类卷材应为(),合成高分子类卷材应为(),且上层卷材应盖过下层卷材。

@#@C@#@A.150mm150mm@#@B.100mm150mm@#@C.150mm100mm@#@D.100mm100mm@#@11、地下防水工程验收规范(GB50208-2011):

@#@涂料防水层的主控项目中,防水层的平均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最小厚度不得小于设计厚度的(),应使用()进行检验。

@#@A@#@A.90%针测法检查@#@B.85%尺量检查@#@C.90%尺量检查@#@D.85%针测法检查@#@12、地下防水工程验收规范(GB50208-2011):

@#@塑料防水板得搭接缝必须采用双缝热熔焊接,每条焊缝的有效宽度不应小于()。

@#@B@#@A.5mm@#@B.10mm@#@C.15mm@#@D.20mm@#@13、地下防水工程验收规范(GB50208-2011):

@#@塑料防水板搭接宽度的允许偏差应为()。

@#@B@#@A.-5mm@#@B.-10mm@#@C.-15mm@#@D.-20mm@#@14、地下防水工程验收规范(GB50208-2011):

@#@墙体水平施工缝应留设在高处底板表面不小于()的墙体上。

@#@B@#@A.200mm@#@B.300mm@#@C.400mm@#@D.500mm@#@15、地下防水工程验收规范(GB50208-2011):

@#@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已浇筑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应不小于()。

@#@B@#@A.1MPa@#@B.1.2MPa@#@C.1.5MPa@#@D.2MPa@#@16、地下防水工程验收规范(GB50208-2011):

@#@采用掺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其限制膨胀率检验方法是水中养护()后的限制膨胀率检验报告。

@#@B@#@A.7d@#@B.14d@#@C.21d@#@D.28d@#@17、地下防水工程验收规范(GB50208-2011):

@#@预埋件端部或预留孔、槽底部的混凝土厚度不得小于();@#@当混凝土厚度小于()时,应局部加厚或采取其他防水措施。

@#@@#@A.200mm200mm@#@B.250mm200mm@#@C.200mm250mm@#@D.250mm250mm@#@18、地下防水工程验收规范(GB50208-2011):

@#@中埋式止水带埋设位置应准确,其中间空心圆环与预埋通道接头中心线应()。

@#@@#@A.垂直@#@B.相交@#@C.水平@#@D.重合@#@19、地下防水工程验收规范(GB50208-2011):

@#@桩头顶面和侧面裸露处应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并延伸到结构底板垫层()处;@#@桩头四周()范围内应抹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过渡层。

@#@A@#@A.150mm300mm@#@B.150mm300mm@#@C.200mm250mm@#@D.200mm250mm@#@20、地下防水工程验收规范(GB50208-2011):

@#@人员出入口高出地面不应小于();@#@汽车出入口设置明沟排水时,其高出地面宜为(),并应采取防雨措施。

@#@B@#@A.500mm250mm@#@B.500mm150mm@#@C.800mm250mm@#@D.800mm150mm@#@21、地下防水工程验收规范(GB50208-2011):

@#@窗井内的底板应低于窗下缘()。

@#@窗井墙高出室外地面不得小于();@#@窗井外地面应做散水,散水与墙面间应采用密封材料嵌填。

@#@D@#@A.500mm500mm@#@B.500mm250mm@#@C.300mm250mm@#@D.300mm500mm@#@22、地下防水工程验收规范(GB50208-2011):

@#@在喷锚支护施工中,锚杆必须进行抗拔力试验。

@#@同一批锚杆每()应取一组试件,每组()。

@#@A@#@A.100根3根@#@B.100根5根@#@C.200根3根@#@D.200根5根@#@23、地下防水工程验收规范(GB50208-2011):

@#@地下连续墙墙体表面平整度,临时支护墙体允许偏差应为(),单一或复合墙体允许偏差为()。

@#@B@#@A.50mm25mm@#@B.50mm30mm@#@C.80mm25mm@#@D.80mm30mm@#@24、地下防水工程验收规范(GB50208-2011):

@#@在注浆工程中,注浆对地面产生的沉降量不得超过(),地面隆起不得超过()。

@#@D@#@A.20mm30mm@#@B.20mm20mm@#@C.30mm30mm@#@D.30mm20mm@#@25、地下防水工程验收规范(GB50208-2011):

@#@结构裂缝注浆适用于混凝土结构宽度大于()的静止裂缝、贯穿性裂缝等堵水注浆。

@#@B@#@A.0.1mm@#@B.0.2mm@#@C.0.5mm@#@D.1mm@#@多选题@#@1、地下防水工程验收规范(GB50208-2011):

@#@下列关于防水材料施工环境气温条件的说法错误的是:

@#@()。

@#@DE@#@A.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冷粘法、自粘法不低于5℃,热熔法不低于-10℃。

@#@@#@B.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冷粘法、自粘法不低于5℃,热熔法不低于-10℃。

@#@@#@C.有机防水涂料,溶剂型-5~35℃,反应型、水乳型5~35℃。

@#@@#@D.无机防水涂料,-5~35℃@#@E.防水混凝土、防水砂浆,-5~35℃@#@2、地下防水工程验收规范(GB50208-2011):

@#@关于混凝土浇筑时塌落度允许偏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BDE@#@A.混凝土浇筑时规定塌落度≤40时,允许偏差为±@#@10@#@B.150mm@#@C.200mm@#@D.250mm@#@B.混凝土浇筑时规定塌落度50~90时,允许偏差为±@#@15@#@C.混凝土浇筑时规定塌落度>90时,允许偏差为±@#@30@#@D.混凝土入泵时的规定塌落度≤100时,允许偏差为±@#@20@#@E.混凝土入泵时的规定塌落度>100时,允许偏差为±@#@30@#@3、地下防水工程验收规范(GB50208-2011):

@#@下列哪些属于主体结构防水工程验收要求中的主控项目:

@#@()。

@#@BCE@#@A.防水混凝土结构表面应坚实、平整,不得有露筋、蜂窝等缺陷;@#@埋设件位置应准确@#@B.防水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缝、变形缝、后浇带、穿墙管、埋设件等设置和构造必须符合设计要求@#@C.防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渗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D.防水混凝土结构表面的裂缝宽度不应大于0.2mm,且不得贯通@#@E.防水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及塌落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4、地下防水工程验收规范(GB50208-2011):

@#@下列属于水泥砂浆防水层验收标准中的一般项目的是:

@#@()。

@#@ABCE@#@A.水泥砂浆防水层表面应密实、平整,不得有裂纹、起砂、麻面等缺陷@#@B.水泥砂浆防水层施工缝接槎位置应正确,接槎应按层次顺序操作,层层搭接紧密@#@C.水泥砂浆防水层的平均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最小厚度不得小于设计厚度的85%@#@D.水泥砂浆防水层与基层之间应结合牢固,无空鼓现象@#@E.水泥砂浆防水层表面平整度的允许偏差应为5mm@#@5、地下防水工程验收规范(GB50208-2011):

@#@关于各种防水卷材施工时的搭接宽度,错误的是:

@#@()BD@#@A.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搭接宽度为100mm@#@B.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搭接宽度为100mm@#@C.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搭接宽度为100/60(胶粘剂/胶粘带)@#@D.聚氯乙烯防水卷材搭接宽度为80mm(胶粘剂)@#@E.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搭接宽度为100mm(粘接料)@#@6、地下防水工程验收规范(GB50208-2011):

@#@对于涂料防水层的施工,下列规定错误的是:

@#@()。

@#@BD@#@A.多组分涂料应按配合比准确计量,搅拌均匀,并应根据有效时间确定每次配制的用量@#@B.涂料应分层涂刷或喷涂,涂层应均匀,涂刷应待前遍涂层干燥成膜后进行。

@#@每遍涂刷时应交替改变涂层的涂刷方向,同层涂膜的先后搭压宽度宜为50mm~100mm@#@C.涂料防水层的甩槎宽度不应小于100mm,接涂前应将其帅槎表面处理干净@#@D.采用有机防水涂料时,基层阴阳角处应做成圆弧;@#@在转角处、变形缝、施工缝、穿墙管等部位应增加胎体增强材料和増涂防水涂料,宽度不应小于500mm@#@E.胎体增强材料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

@#@上下两层和相邻两幅胎体的接缝应错开1/2幅宽,且上下两层胎体不得相互水平铺贴@#@7、地下防水工程验收规范(GB50208-2011):

@#@对于塑料防水板的铺设应符合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C@#@A.铺设塑料防水板前应先铺缓冲层,缓冲层应用暗钉圈固定在基面上;@#@缓冲层搭接宽度不应小于50mm;@#@铺设塑料防水板时,应边铺边用压焊机将塑料防水板与暗钉圈焊接@#@B.两幅塑料防水板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下部塑料防水板应压住上部塑料防水板。

@#@接缝焊接时,塑料防水板的搭接层数不得超过4层@#@C.塑料防水板的搭接缝应采用单焊缝,每条焊缝的有效宽度不应小于10mm@#@D.塑料防水板铺设时宜设置分区预埋注浆系统@#@E.分段设置塑料防水板防水层时,两端应采取封闭措施@#@8、地下防水工程验收规范(GB50208-2011):

@#@下列属于后浇带质量验收的主控项目是:

@#@()。

@#@ABC@#@A.后浇带用遇水膨胀止水条或止水胶、预埋注浆管、外贴式止水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B.补偿收缩混凝土的原材料及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C.采用掺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其抗压强度、抗渗性能和限制膨胀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D.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前,后浇带部位和外贴式止水带应采取保护设施@#@E.后浇带混凝土应一次浇筑,不得留设施工缝;@#@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8d@#@9、地下防水工程验收规范(GB50208-2011):

@#@关于喷锚支护施工所用喷射混凝土原材料的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D@#@A.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水泥@#@B.中砂或粗砂的细度模数宜大于2.5,含泥量不应大于3%;@#@干法喷射时,含水率宜为5%~7%@#@C.采用卵石或碎石,粒径不应大于15mm,含泥量不应大于1%;@#@使用碱性速凝剂时,不得使用含有活性二氧化硅的石料@#@D.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E.速凝剂的初凝时间不应大于10min,终凝时间不应大于15min@#@10、地下防水工程验收规范(GB50208-2011):

@#@关于渗排水、盲沟排水工程验收,下列属于主控项目的是:

@#@()AE@#@A.盲沟反滤层的层次和粒径组成必须符合设计要求@#@B.渗排水构造应符合设计要求@#@C.渗排水层得铺设应分层、铺平、拍实@#@D.盲沟排水构造应符合设计要求@#@E.集水管的埋置深度和坡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判断题@#@1、地下防水工程验收规范(GB50208-2011):

@#@防水混凝土适用于抗渗等级不小于P6的地下混凝土结构。

@#@()√@#@2、地下防水工程验收规范(GB50208-2011):

@#@水泥砂浆防水层适用于地下工程主体的迎水面或背水面。

@#@不适用于受持续振动或环境温度高于60℃的地下工程。

@#@()×@#@@#@3、地下防水工程验收规范(GB50208-2011):

@#@卷材防水层适用于受侵蚀性介质作用或受振动作用的地下工程;@#@卷材防水层应铺设在主体结构的背水面。

@#@()×@#@@#@4、地下防水工程验收规范(GB50208-2011):

@#@涂料防水层适用于受侵蚀性介质作用或受振动作用的地下工程;@#@有机防水涂料宜用于主体结构的背水面,无机防水涂料适用于主体结构的迎水面或背水面。

@#@()×@#@@#@5、地下防水工程验收规范(GB50208-2011):

@#@金属板防水层适用于抗渗性能要求较高的地下工程;@#@金属板应铺设在主体结构的迎水面。

@#@()√@#@6、地下防水工程验收规范(GB50208-2011):

@#@喷锚支护适用于暗挖法地下工程的支护结构及复合式衬砌的初期支护。

@#@()√@#@7、地下防水工程验收规范(GB50208-2011):

@#@膨润土防水材料防水层应用于pH值为4~10的地下环境,含盐量较高的地下环境应采用经过改性处理的膨润土,并应经检测合格后使用。

@#@()√@#@8、地下防水工程验收规范(GB50208-2011):

@#@地下连续墙应采用防水混凝土。

@#@胶凝材料用量不应小于280kg/m3,水胶比不得大于0.55,塌落度不得小于180mm。

@#@()×@#@@#@9、地下防水工程验收规范(GB50208-2011):

@#@渗排水、盲沟排水分项工程检验批的抽样检验数量,应按10%抽查,其中按两轴线间或10延米为1处,且不得少于3处。

@#@()√@#@10、地下防水工程验收规范(GB50208-2011):

@#@塑料排水板适用于无自流排水条件且防水要求较高的地下工程以及地下工程种植顶板排水。

@#@()√@#@填空题@#@1.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应该划分为四级,各等级防水标准应符合地下工程防水标准的规定。

@#@@#@2.地下工程迎水面主体结构应采用防水混凝土,并应根据防水等级的要求采取其他防水措施。

@#@@#@3.地下工程混凝土结构主体防水混凝土可通过调整配合比,或掺加外加剂、掺合料等措施配制而成,其抗渗等级不得小于P6。

@#@@#@4.防水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试配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应比设计要求提高0.2MPa。

@#@@#@5.防水混凝土结构底板的混凝土垫层,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15,厚度不应小于10mm,在软弱土层中不应小于150mm。

@#@@#@6.水泥品种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时应经试验确定。

@#@@#@7.防水混凝土中各类材料的总碱量(Na2o当量)不得大于3kg/m2,氯离子含量不应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0.1%。

@#@@#@8.防水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时,入泵塌落度宜控制在120-160mm,塌落度每小时损失值不应大于20mm,塌落度总损失值不应大于40mm。

@#@@#@9.预拌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宜为6-8小时。

@#@@#@10.防水混凝土分层连续浇筑时,分层厚度不得大于500mm。

@#@@#@11.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后如出现离析,必须进行二次搅拌。

@#@@#@当塌落度损失后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加入原水胶比的水泥浆或掺加同品种的减水剂进行搅拌,严禁直接加水。

@#@@#@12.大体积防水混凝土应采取保温保湿养护。

@#@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的差值不应大于25℃,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的差值不应大于20℃。

@#@温降梯度不得大于3℃/d,养护时间不应小于14天。

@#@@#@13.防水卷材在阴阳角处应做成圆弧或45°@#@坡角,其尺寸应根据卷材品种确定,在阴阳角等特殊部位,应增做卷材加强层,加强层宽度易为300mm到500mm。

@#@@#@14.不同品种防水卷材的搭接宽度均应符合规定宽度,常见的改性沥青聚乙烯胎防水卷材的搭接宽度是100mm;@#@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搭接宽度是100mm(粘结料)。

@#@@#@15.结构底板垫层混凝土部位的卷材可采用空铺法或点粘法施工;@#@侧墙采用外防外贴法的卷材,顶板部位的卷材采用满粘法施工。

@#@@#@16.铺贴双层防水卷材时,上下两层和相邻两幅卷材的接缝应错开1/3-1/2幅宽,且两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

@#@@#@17.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在立面施工时,在自粘边位置距离卷材边缘10-20mm内,应每隔400-600mm进行机械固定,并应保证固定位置被卷材完全覆盖。

@#@@#@18.卷材防水层分项工程检验批的抽样检验数量,应按铺贴面积每100@#@抽检1处,每处10@#@,且不得少于3处。

@#@@#@19.卷材防水层经检查合格后,应及时做保护层,其中,底板卷材防水层上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小于50mm;@#@侧墙卷材防水层宜采用软质保护层或普抹20mm厚1:

@#@2.5水泥砂浆层。

@#@@#@20.铺贴卷材严禁在雨天、雪天、五级及以上大风中施工。

@#@@#@21.冷粘法、自粘法施工的环境气温不宜低于5℃,热熔法、焊接法施工的环境气温不宜低于-10℃。

@#@@#@22.采用外防外贴法铺贴卷材防水层时,应先铺立面,后铺平面,铺贴时应先铺转角,后铺大面。

@#@@#@23.卷材施工时的搭接长度,高聚物改性沥青类卷材应为150mm,合成高分子类卷材应为100mm;@#@当使用两层卷材时,卷材应错槎搭接,上层卷材应盖过下层卷材。

@#@@#@24.底板卷材防水层上的细石混凝土的厚度不宜小于50mm,侧墙卷材防水层应采用软质保护材料或铺抹20mm厚1:

@#@2.5水泥砂浆。

@#@@#@25.地下工程种植顶板结构厚度不应小于250mm,最大裂缝宽度不应大于0.2mm,并不得贯通。

@#@@#@26.防水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缝、变形缝、后浇带、穿墙管、埋设件等设置和构造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7.防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渗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8.卷材防水使用于受侵蚀性介质作用或受震动作用的地下工程;@#@卷材防水应铺设在迎水面。

@#@@#@29.卷材防水在转角处、变形缝、施工缝,穿墙管等部位应铺设卷材加强层,加强层宽度不应小于500mm。

@#@@#@30.涂料防水层的平均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最小厚度不得小于设计厚度的90%。

@#@@#@31.涂料防水层涂层间夹铺胎体增强材料时,应是防水涂料侵透覆盖完全,不得胎体外漏现象。

@#@@#@32.金属板防水层适用于抗渗性能要求较高的地下工程,金属板应铺设在主体结构的迎水面。

@#@@#@33.地下结构墙体水平施工缝应留设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300mm的墙体上。

@#@@#@34.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已浇筑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2MPa。

@#@@#@35.施工缝中埋式止水带及外贴式止水带埋设位置应准确,固定应牢靠。

@#@@#@36.变形缝处的中埋式止水带埋设位置应准确,其中间空心圆环与变形缝的中心线应重合。

@#@@#@37.外贴式止水带在变形缝与施工缝相交部位宜采用十字配件,在变形缝转角部位宜采用直角配件。

@#@@#@38.后浇带采用抗渗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其抗压强度、抗渗性能和限制膨胀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9.后浇带混凝土应一次浇筑,不得留设施工缝,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8d。

@#@@#@40.结构迎水面的埋设件周围应预留凹槽,凹槽内应用密封密封材料。

@#@@#@41.塑料排水板排水使用于无自流排水条件且防水要求较高的地下工程以及地下工程种植顶板排水。

@#@@#@42.铺设塑料排水板应采用搭接法施工,长短边搭接宽度均不应小于100mm。

@#@@#@43.检验批中一般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80%以上检测的合格,其余不得有影响使用功能的缺陷。

@#@@#@44.检验批检查时对允许有偏差的检验项目,其最大偏差不得超过本规范允许偏差的1.5倍。

@#@@#@45.地下防水工程必须由持有资质等级证书的防水专业队伍进行施工,主要施工人员应持有职业资质证书或防水专业岗位证书。

@#@@#@46.防水材料必须经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抽样检测,并出具产品性能检测报告。

@#@@#@47.喷锚支护适用于暗挖法地下工程的支护结构及符合式衬砌的初期支护。

@#@@#@48.主体结构防水工程和系部构造应按结构层、变形缝或后浇带等施工段划分检验批。

@#@@#@49.种植屋面防水层下不得埋设水平管线,垂直穿越的管线应预埋套管,套管超过种植的高度应不大于150mm。

@#@@#@50.种植顶板的泛水部位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泛水处防水层高出种植土应大于250mm。

@#@@#@51.防水混凝土的环境温度不得高于80℃。

@#@@#@52.铺贴立面防水卷材时,接槎的搭接长度要求,高聚物改性沥青类卷材应为150mm,合成高分子类卷材应为100mm。

@#@@#@53.顶板卷材防水层上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采用机械碾压回填土时,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70mm;@#@采用人工回填土时,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50mm。

@#@@#@54.处于冻融浸蚀环境中的地下工程,其混凝土抗冻融循环不得少于300次。

@#@@#@55.防水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试配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应比设计要求提高0.2MPa。

@#@@#@56.地下工程种植顶板的防水等级应为一。

@#@@#@57.地下工程变形缝处的混凝土结构厚度不应小于300mm.@#@58.卷材防水在转角处、变形缝、施工缝,穿墙管等部位应铺设卷材加强层,加强层宽度不应小于500mm。

@#@@#@59.墙体水平施工缝不应留在剪力最大处或底边与侧墙的交接处,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300@#@60.铺贴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时,卷材与几层粘贴采用满粘法,粘接面积不小于90%。

@#@@#@61.、水泥砂浆防水层表面平整度的允许偏差应为5mm。

@#@@#@62.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接缝部位应挤出粘结料,接缝表面处应涂刮1.3mm后50mm宽聚合物水泥粘结剂封边。

@#@@#@63.涂料防水层的甩槎宽度不应小于100mm,接涂前应将其甩槎表面处理干净。

@#@@#@64.塑料防水板的搭接缝应采用双焊缝,每条焊缝的有效宽度不应小于10mm。

@#@@#@6";i:

2;s:

28002:

"地震灾害处置要点@#@第一章地震灾害处置@#@邢志祥@#@地震灾害是指由于强烈地面振动而形成的地画断裂和变形.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巨大社会财富损失的灾难。

@#@我国是世界上地震多发的@#@国家。

@#@@#@第一节地震灾害的特点及危害@#@地震是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或人为因素引起的地球@#@表面振动。

@#@它发自于地下某一点,该点称为震源。

@#@振动从震源传出,@#@在地球中传播。

@#@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

@#@震级是表示@#@地震大小的等级(见表8-1-1),它与震源释放能量多少有关,能量@#@越大震级越高。

@#@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约33倍。

@#@震级小于3级的@#@称微震,震级在3级以上的称为有感地震,震级在5级以上的称为破@#@坏性地震,震级超过7级的称为大地震.@#@地球上每年要发生约500万次地震,其中99%是人们感就不到的@#@微弱地震.仅有1%是人们能感觉到的有感地震,而形成破坏性的地@#@震每年仅有1000次左右。

@#@@#@一、地震灾害的特点@#@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容易产生严皿的次生灾害,对@#@社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等特点.@#@1.突发性强@#@地震属于一种猝发性灾害,震时擞有明显的人缚预兆,往往在瞬间@#@突发剧变,使人们来不及作出有效反应和抗御,顷刻间便毁于一旦.目@#@前,人类对地震的测报工作还处在探研阶段,对地震发生的时问、地@#@点和强度难以作出准确的预测.如1960年2月29日E洛母的阿加迪@#@尔地震,从大地晃动到全城化为废墟仅15秒.3500栋房屋即刻成了@#@瓦砾堆,正在酣睡中的人们根本来不及反应,伤亡严重,死亡1.6万@#@人,占全城人口一半以上。

@#@@#@2.破坏性大@#@由于地震是一种地质剧变现象,瞬发时往往给地面上的人和物造@#@成整体性破坏。

@#@大震级的地震还会给广大的地区造成毁灭性的灾难,@#@如图8-1-1所示。

@#@如1976年7月28口的唐山大地震,顷刻之间使使@#@一座百万人口的城市成为一片瓦砾,破坏范围超过3万km2.震感波@#@及11个省(市),造成24.24万余人死亡,16.4万余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达100亿元,如图8-1-2所示。

@#@再如1990年6月21日伊朗北@#@部地震,死亡5万人,受伤6万人,50万人无家可归,全部经济损@#@失达80亿美元。

@#@@#@3.次生灾害多@#@地震灾害不仅直接造成建筑物倒塌、设施毁坏和人员伤亡,而且@#@还会引发一系列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甚至小震造成大灾。

@#@如火灾、@#@水灾、毒剂泄漏、细菌污染,以及滑坡、泥石流、海啸等,都有可能@#@发生,从而使灾后雪上加霜。

@#@如1923年9月1日日本关东大地震,@#@造成136处起火,烧毁房屋近45万栋,有5.6万人被烧死。

@#@@#@4.引发社会性问题@#@由于地震的突发性和破坏性极强,在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灾难之@#@后,还会引发很多社会问题。

@#@主要有:

@#@@#@①地震灾害造成的社会心理影响和精神创伤,容易出现地震谣@#@传,甚至产生“恐怖症”以至出现越轨行为。

@#@@#@②地震灾害的巨大破坏作用,使灾区经济遭受致命打击,并给国@#@家财政造成沉重负担。

@#@由于灾区经济系统的破坏,还有可能制约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

@#@@#@③震后经济秩序的破坏,有可能影响社会秩序的稳定,并引发社@#@会治安的不良后果,甚至发生政治性事件。

@#@@#@①地碰灾害之后,还将出现大最的家庭解体、绝户,以及孤、老、@#@减和职工的安置问题.如19884原苏:

@#@联亚美尼亚发生地震后,有@#@50万人无家可归.@#@二、地震灾害的危害@#@除了人员,经济损失外,地樱的潜在危害十分突出,它可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速度,造成较大的社会心理影响,重逃@#@任务繁重.@#@1.人员伤亡多@#@地震发生后,造成大撤的建筑倒墙和地面、道路破坏,往往导致@#@大挝的人贝伤亡.20世纪以来,世界上破坏性严重的22次地震,共@#@死亡101多万人,我国就有60万人.其中,1920年12月16日宁夏@#@海原8.5级地震,死亡23.41万人;@#@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7.84t@#@地艇·@#@死亡24.24万人.20世纪一次地雉死亡A数趔过lo万的全球@#@有4次,中国占2次,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65%以上.@#@2.经济损失大@#@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巨大.1976年7月28日唐山地震直接@#@经济损失近百亿元,震后救灾投入96亿元,恢复重建又花了近百亿@#@元。

@#@1996年5月3日包头6.4级地震,震灾评估直接经济损失30亿~@#@40亿元。

@#@@#@3.潜在危害大@#@随着城市化的推进、经济的发展,地震潜在的灾害损失将越来越@#@重。

@#@地震灾害不仅对一个地区的经济造成致命的打击,顷刻间将几代@#@人上百年积累的社会财富化为乌有,还要意外地增加巨额的救灾支@#@出,巨大的人力和物力耗费,会在一个长时期内影响整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速度。

@#@另外,严重的地震灾难还会造成较大的社会@#@心理影响,仅1976年唐山地震后的“恐震心理”骚动,全国约有十@#@几个省区3亿多人住在防震棚内,严重地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工作秩@#@序,也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至今,唐山地震灾难的阴影还不时@#@地笼罩着一些人,如有的人盲目搭建防震棚,有的人整天在“恐震”@#@的心理状态下紧张地生活,这也是一种“灾难”。

@#@地震社会心理影响,@#@是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一种潜伏影响,它也影响着人们的信念和社@#@会行为。

@#@@#@4.灾后重建任务重@#@地震造成大量建筑倒塌,交通瘫痪,水、电、气等生命线工程毁@#@坏,通信中断等,甚至造成政府职能运转失灵,破坏人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

@#@,要恢复灾前的.原来状态,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资源和时间,重建任务十分繁重。

@#@@#@三、直接灾害和次生灾害的双重危害@#@地震灾害的危害可分为直接灾害与次生灾害两大类。

@#@@#@1.直接灾害@#@由地震的原生现象如地震断层错动,以及地震波引起强烈地面振@#@动所造成的灾害。

@#@主要有:

@#@@#@

(1)地面破坏@#@如地面裂缝、塌陷、喷砂、冒水等,如图8-1-3所示。

@#@@#@

(2)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铁轨变形等,如@#@图8-1-4所示。

@#@@#@(3)山体悬崖等的破坏@#@如山崩、滑坡等,如图8-1-5所示。

@#@.@#@(4)海啸@#@海底地震引起的巨大海浪冲上海岸,可造成沿海地区的破坏。

@#@@#@(5)地光烧伤@#@不太常见,我国海城、唐山等地震时,有人员和动物被地光烧伤。

@#@@#@2.次生灾害@#@直接灾害发生后,破坏了自然或社会原有的平衡、稳定状态,从@#@而引发出的灾害。

@#@有时次生灾害所造成的伤亡和损失比直接灾害还@#@大。

@#@主要的次生灾害有:

@#@@#@

(1)火灾@#@地震后人员慌乱,不知所措,火源、电源、高温热源、化学物质@#@失控引发火灾,如图8-1-6所示。

@#@@#@

(2)水灾@#@水坝、河堤决口,山崩、滑坡阻塞河道引发水灾。

@#@@#@(3)毒气泄漏@#@建筑物、构筑物被震坍塌,化工装置遭到破坏,盛装容器破裂等@#@引起。

@#@@#@(4)瘟疫@#@地震使有序的生态平衡条件严重破坏,水源、空气、医疗、食物@#@等遭到污染,人和动物的尸体得不到及时彻底处理,有害细菌、病毒@#@爆发扩散而导致瘟疫。

@#@@#@第二节地震灾害的处置’@#@地震发生后,如何及时正确地进行灾害救援和处置,直接关系到@#@能否将灾害的危害和损失控制到最低程度。

@#@@#@一、地震灾害处置的特点@#@地震灾害是人类的自然天灾,被人们视为群灾之首,与其他自然@#@和人为灾害相比,地震灾害的处置难度更大,要求更高。

@#@@#@1.搜救难度大@#@地震之后,受灾地区变成一片废墟,搜救被埋压人员时’很难及@#@时判明被埋压的数量和位置,即使已经判明甚至发现,也因倒塌体的@#@阻隔和卡压,很难迅速将其救出’尤其是搜救被高大建筑物埋压的人@#@员,更是难上加难。

@#@另外,除了受阻隔、卡压等环境因素制约外,大@#@量被救人员是处于伤残状态,施救人员的临场应急处置、抢救任务繁@#@重。

@#@如唐山大地震发生后,参加抢救的解放军官兵为了尽快救出被埋@#@压的人员,不顾个人安危和辛劳,夜以继日,双手扒得血肉模糊,尽@#@管如此,有的遇难者还是在震后第八天才被搜寻到。

@#@@#@2.险情威胁大@#@地震灾害往往引发或隐藏多种险情,并直接构成对处置行动的威@#@胁。

@#@@#@

(1)余震威胁@#@在强震之后,常有余震发生,地面上的物体仍然处于不稳定状态,@#@抢救作业面临“二次倒塌”的威胁。

@#@@#@

(2)人为坍塌的威胁@#@建筑物倒塌后,虽然倒塌体重新形成相对稳固的组合结构,但在@#@抢救处置时,很容易因破坏其支撑而失去平衡,施救人员面临被埋砸@#@的危险。

@#@@#@(3)继发灾害的威胁@#@地震引发的火灾、水灾、毒气泄漏及爆炸等次生灾害,使灾区形@#@成“灾害群’’,处置行动处在多种灾害的威胁之中。

@#@@#@3.组织指挥难@#@由于地震灾害除了建筑物倒塌外,还会引发许多次生灾害,从而使处置行动有可能是多路、多方向、多样式同时展开,既要救人又要@#@“救场”,既要救火又要治水,既要作业又要防护,组织指挥纷繁复@#@杂。

@#@@#@二、地震灾害处置的基本原则@#@地震灾害的处置必须遵循如下基本原则:

@#@@#@1.快速反应原则@#@震后反应快速,应急措施得力,是减少地震损失的主要途径。

@#@建@#@立健全快速反应机制,及时获取准确信息,跟踪研判,果断决策,迅@#@速处置,最大程度地减少危害和影响。

@#@地震就是命令,各级政府、各@#@部门要立即启动地震应急预案,每个干部按职能坚守岗位,边组织边@#@抢救,边报告边布置,争分夺秒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2.自救互救原则@#@救人第一是震灾后的首要任务,要立即组织群众互救,先近后远,@#@先易后难,被救出者如果伤势轻微,也可马上成为救援者,逐渐扩大@#@队伍,扩大救援面积。

@#@@#@三。

@#@突出重点原则@#@灾后的各项工作复杂繁重,要以灾情区分轻重缓急,突出重点,@#@先人后物,先要害后一般。

@#@指挥员要以块为主,条块结合。

@#@@#@4.协调配合原则@#@为提高抗震救灾整体效果,根据灾情,统一部署力。

@#@各级政府、@#@各单位、各部门以现行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为主,生命线系统由行业@#@统一组织,在独立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相互问主动配合。

@#@@#@5.主动报告原则@#@为了确保抗震减灾工作指挥有力、有效,灾后各级政府、各部门@#@要积极收集灾情,将人员伤亡、建筑物倒塌、各类破坏情况及时上报@#@和续报,先粗后细,力争准确,但不可虚报夸大实事,避免总体部署@#@失误。

@#@@#@三、地震灾害处置的程序@#@由于地震具有突发性、区域性、继发性和破坏性的特点,特别是@#@高级别的地震之后,会有大量生命遇险,次生灾害不断。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财产,因此处置行动必须突出快、力求早、到位准、措@#@施强。

@#@@#@1.准确接警,科学调集@#@准确接警,科学调集出动力量,要做好以下几点:

@#@@#@①对待地震灾害的处置,公安消防部队在接警时,一定要更为详@#@细地问明灾害的情况,是以灭火为主,还是以抢救生命或者排除险情@#@为主,以便准确地判断出动力量的合理编队。

@#@要以辖区力量为先导,@#@特勤力量为主力,立足打大仗、打硬仗、打恶仗。

@#@@#@②各救援分队按预案确定的出动方案,认真准备救援器材装备,@#@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指定地点集结。

@#@@#@③确定行驶路线,标出交通形势图,规定前后方车辆联络方式,@#@统一通信使用频道,随时保持通信畅通。

@#@@#@④做好战前动员,宣布行动方案,交代注意事项。

@#@@#@2.迅速成立现场指挥部@#@灾情发生后,指挥员应迅速率领指挥机关人员先期赶赴灾区。

@#@其任务是:

@#@@#@①及时与地方救灾指挥部取得联系,受领救灾任务,并协调有关@#@保障事项。

@#@@#@②积极采取各种手段,了解任务地区的灾情。

@#@@#@③建立现场指挥部,服从地震应急指挥系统的指挥调度。

@#@地震应@#@急指挥系统是指当破坏性地震发生时,各级政府根据震情、灾情的实@#@际情况,迅速调度指挥一切可以救灾的资源,包括救灾队伍和救灾物@#@资等,进行针对救灾工作的决策系统。

@#@其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稳定灾区社会秩序。

@#@@#@从目前的操作情况看,一般在地震发生后的30分钟内,应该作@#@出首次救灾部署的反应并下达指令,其后的时间内,将一直处于不断@#@收到灾区信息和不断作出各种救灾决策的时段。

@#@@#@3.组织编队,开赴现场@#@地震所在地的消防部队应根据地震对消防人员和消防装备的损@#@坏情况,在自救的基础上及时整编队伍,尽快投入处置工作。

@#@外地的@#@消防部队在接剑涮派命令后,要及时组织开赴灾区,在行进途中要以@#@中队或大队为单位,队伍的前后要保持通信畅通、联络不问断,尽可@#@能以最快的速度向灾区开赴。

@#@部队到达灾区后,根据震区范围大小,@#@指挥部下设若干搜寻小组和救援分队。

@#@搜寻小组配备生命探测仪、气@#@体探测仪、漏电探测仪、热成像仪、搜救犬等。

@#@救援分队配备多功能@#@抢险救援车、中(大)型泡沫车、中(大)型水罐车、举高车、照明@#@车、救护车、铲车、吊车、挖掘机等车辆器材。

@#@@#@开赴途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车辆按编队顺序行驶,不准随意超越内部车辆。

@#@@#@②首车控制车速,车距30~50m,遇路面狭窄或堵车时,首车@#@要把情况尽快通报给各车辆,注意安全。

@#@@#@③行进时要密切注意沿途公路有无断裂、塌陷,桥梁有无断开,@#@山坡地带有无崩塌、滑坡,堤坝有无溃决的隐患,高层建筑有无倒塌@#@的可能和征兆,以及途中有无新的灾区产生,次生火灾情况有无新的@#@变化等。

@#@@#@④随行最高指挥员要向地震地区的交通部门报告车队所在位置,@#@请求做好交通疏导和接应工作,以免走错路线或途中受阻,延误战机。

@#@@#@4.现场询情,设立警戒@#@积极进行现场调查,及时划定警戒区域,对有效开展救援工作十@#@分重要。

@#@@#@①积极向幸存者询问失踪者在震前所处的部位、活动情况或居住@#@的环境等。

@#@@#@②及时划定警戒区域,设置警戒线,封锁事故路段交通,隔离围@#@观群众,严禁无关车辆及人员进入灾害现场。

@#@防止人员盲目攀登倒塌@#@堆垛,避免造成建筑构件的支撑状况改变,使本来能够获救的人员因@#@挤压而伤亡。

@#@@#@5.侦察检测,扑灭次生火灾@#@搜寻小组利用探测器材迅速搜寻被埋压人员,通过侦察查明以下@#@情况:

@#@@#@①倒塌建(构)筑物部位和范围,可能被埋压的人数。

@#@@#@②被埋压人员可能的位置和存活的可能性。

@#@@#@③倒塌现场的火情状况和二次倒塌的可能性。

@#@@#@④现场存在的其他可能危险性,如爆炸、漏电危险等。

@#@@#@地震引发火灾时,被埋压人员身陷倒塌燃烧的废墟中,应迅速使@#@用喷雾水枪或使用举高消防车设置直流开花水枪,及时控制和扑灭倒@#@塌区域内的火灾,消除火势对被困人员和施救工作的威胁。

@#@@#@6.现场清障,开辟进出通道@#@迅速清理进入现场的通道,在救援作业区附近开辟救援人员和车@#@辆集聚空地,确保现场拥有一个急救场所和一条供救援车辆进出的通@#@道,使到场的主要力量能迅速部署在要实施救援的主要区域,辅助力@#@量要避免占据主要通道。

@#@@#@7.救助倒塌废墟表面的被困者@#@在现场侦察的同时,若现场施救力量允许,要立即展开对倒塌废@#@墟表面上被困人员的救助,使其尽快脱险。

@#@指派专人对刚脱离险境的@#@人员进行清点,并登记姓名、单位等。

@#@如有条件,还应仔细询问脱险@#@人员,了解其他被埋压人员的位置。

@#@对于受伤人员,要进行应急处置,@#@并及时安排运输车辆送医院治疗。

@#@@#@8.搜寻倒塌废墟内部存活者@#@建筑倒塌后,在其废墟内部会存在空隙或狭小空间,必须及时分@#@析和判断废墟中可能存在生存空间的位置,用生命探测仪、搜救犬搜@#@寻被埋压人员。

@#@有烟火威胁时,搜寻人员必须用喷雾水枪掩护,以便@#@及时驱烟和灭火,要防止倒塌现场的烟火蔓延威胁遇险人员。

@#@搜寻到@#@遇险者后,应及时提供帮助,情况复杂的现场应设置标记,必要时可@#@施放一根救助引导绳,以便利随后的施救工作。

@#@@#@9.清除局部倒塌物,实施挖掘救人@#@对于搜寻到的被埋压人员,有针对性地进行局部清理和挖掘工@#@作。

@#@包括幸存者周围空间倒塌物的搬移,现场不稳定倒塌残物的临H@#@寸固定,大块楼板或墙体的挖洞,建筑钢筋或梁柱的切剖等。

@#@实施这@#@项工作昀制定初步方案,行动要细致谨慎,选派有经验或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员来完成。

@#@@#@10.倒塌废墟的全面清理@#@在确定倒塌现场没有被埋压的幸存者后,才允许进行倒塌废墟的@#@全面清理工作。

@#@有时全面清理工作还得在有未找到失踪者的情况下开@#@始,但前提是倒塌废墟内部所有可能的生存空间都已搜寻且确定无幸@#@存者。

@#@@#@四、对被埋压人员的救援@#@抢救被埋压人员的生命,是震灾处置行动最主要、最急重的任务。

@#@@#@地震发生后,大量人员被埋压,生命垂危,抢救工作必须争分夺秒,@#@科学施救,及早救出被困人员。

@#@@#@1.抢救原则@#@抢救埋压人员,应遵循六项原则。

@#@@#@

(1)救命为先,先救活人@#@在救援力量有限和大量人员需要救助的情况下,应先将有存活可@#@能的人员抢救出来。

@#@@#@

(2)先易后难,先表层后底层,逐层深入首先救出在废墟上面的@#@或只被浅埋的伤员,全力救援那些看得见或听得着的受害者,同时营@#@救那些虽然看不见或听不着却容易接近的幸存者。

@#@@#@(3)先救人员密集区,后救人员分散区@#@人员密集区搜寻相对容易,救助所需相对时问短,救援的效率较@#@高。

@#@@#@(4)先手扒,再工具@#@救助被埋压人员时,必须坚持先手工后工具,以确保不再扩大被@#@教人员伤情。

@#@在必须经过必要的清理后才能靠近幸存者的情况下,应@#@尽量使用小型工具。

@#@必须使用大型机械时,应肯定被清理的地区确实@#@不可能再有其他受害人。

@#@@#@(5)先救急蘑伤员,后救一般伤员@#@要处理好救援资源与救援需求之间的矛盾,先将有限的资源用于@#@最急需的重伤员。

@#@@#@(6)边扒挖边救治,边救治边救送@#@时间就是生命,在对被埋压人员扒挖的同时,尽可能采取必要的@#@救治措施,如吸氧、通风等。

@#@对现场应急救治的急重伤员,要迅速送@#@往医院。

@#@@#@2.搜寻方法@#@正确运用搜寻方法,准确定位遇险人员,将会给人员救助赢得宝@#@贵时间。

@#@@#@

(1)问@#@及时询问未被埋压的幸存者和早期救出的人员,并根据其提供的@#@情况,弄清人员埋压的位置和数量,有目的地进行搜寻。

@#@@#@

(2)听@#@在搜寻过程中,要不断地对倒塌废墟内进行呼叫或敲打,并俯身@#@倾听呼救声、呻吟声或敲击声,注意瓦砾堆中的反应。

@#@@#@(3)寻@#@利用生命探测仪和挖掘、破拆等器具搜寻被埋压人员,注意发现@#@倒塌体内人员爬动的痕迹和血迹,并顺迹搜寻被困者。

@#@@#@(4)判@#@根据各方面提供的情况,以及建筑物的结构、层次、地震力的作@#@用方式等要素,分析判断人员被埋压的大致位置,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搜寻。

@#@@#@(5)嗅@#@利用经过训练的搜救犬,寻找被埋压在瓦砾堆中的人员。

@#@@#@(6)测@#@借助仪器对人员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快速微量测定,或通过@#@人体温度(热成像原理)确定其位置。

@#@@#@3.作业步骤及要领@#@把到场的战斗人员合理地分成攻坚突击队、紧急预备队和急救担@#@架队等,确保现场救援任务的有序进行。

@#@@#@

(1)输送空气@#@可以利用随身佩戴的空气呼吸器储气瓶,在确保能够通过缝隙使用导管的情况下,向被埋压在废墟里面的人员适量地输送新鲜空气,@#@最大限度地延长生存时间,以便于救援。

@#@@#@

(2)扩缝钻孔@#@建筑物倒塌后,重新形成相对稳定的结构,并支撑出大小不等的@#@缝孑L。

@#@早期抢救时,应充分利用形成的缝孔及内部空间,及时救出@#@倒塌体内的被困者。

@#@其要领是:

@#@利用小型工具将孔扩大,并沿孔顺缝@#@往里钻,边扩边钻,边钻边寻,边寻边救。

@#@@#@(3)打洞通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倒塌后的状况,在扩孔钻缝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从倒塌物顶部逐层朝下打洞。

@#@进至每一层时,利用混凝土材料@#@或撑顶支架支撑出的空隙(如走廊、房间等)竭力向四周扩张,并与@#@原有的缝孔衔接,以形成纵横通联的寻救通道网。

@#@@#@(4)掘进开挖@#@对倒塌体进行全面搜救后,应立即利用机械对倒塌体进行清场开@#@挖。

@#@开挖时,每台机械编配8~10人,配合机械作业,边观察边开挖,@#@边开挖边寻救。

@#@发现生命迹象立即停机,迅速改用小型工具作业。

@#@@#@4.对特殊情况的处理@#@地震灾害现场情况十分复杂,特殊情况必须特殊处理。

@#@@#@①对于被混凝土材料卡压的人员,应首先对其周围进行清理,并@#@认真分析卡压结构及其支撑原理,然后利用起重气垫、扩张器、千@#@斤顶等将卡压物顶起,或用凿子凿、人工抠挖,待压力缓解后,再将其救出。

@#@@#@②对于作业难度大、一时难以救出的人员,应先开口通风,并进@#@行喂补供氧、包扎止血,以增强其抗御能力。

@#@@#@③对于有可能再次倒塌的情况,必须进行支撑加固。

@#@可以用支架@#@来支撑有危险的墙体或楼板,一旦做好支撑,不许再行移动。

@#@@#@五、震区现场的医疗救援@#@由于外界大量的救援力量到达灾区需要一定的时间,而灾区真正@#@最困难的时期是震后的3~5天,不能等待,因此消防部队要积极发@#@动群众,开展自救和互救,一般这种救援方式成功率在40~6~80%0@#@现场实施生命救援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当救援人员接近遇险者时@#@应首先暴露其头部,注意维持其呼吸,可用手指清除其口腔和鼻@#@腔中的异物,取出假牙,解开领口,宽衣松带,使其呼吸通畅。

@#@如果@#@伤员不能自行摆脱埋压,千万不要使劲拉扯,最好从上至下依次暴露@#@全身,并检查其有无伤口流血,并及时包扎好,以免失血过多。

@#@@#@2.使用担架运送时@#@担架必须放在靠近伤员的地方,根据伤员受伤的具体部位,使用@#@肢体固定气囊或躯体固定气囊进行固定,没有固定气囊可以把伤员固@#@定在担架上,同时严格保护伤者的受伤部位,特别是颈椎、腰椎等部@#@位。

@#@@#@应重点检查其头部、面部、颈部、胸部、脊柱等部位,针对伤情@#@进行抢救,可按有关方法进行操作。

@#@经初步抢救后,再转移到安全、@#@通风、保暖、防雨的地方继续进行抢救治疗,直至送往医院。

@#@@#@4.对有创伤性休克症状的伤员@#@对处置有创伤性休克症状的伤员要特别小心,格外注意。

@#@@#@①应取平卧位,避免头低脚高。

@#@@#@②及时包扎止血,固定受伤部位,优先转送到附近医院进行抢救。

@#@@#@③对有颅脑损伤、脊柱损伤、腹部内脏损伤者,暂不要使用镇痛@#@剂,以免掩盖伤情真相。

@#@@#@④清醒的伤员如要喝水,不可大量饮人。

@#@@#@⑤冬季要注意伤员的保暖防寒,以防受凉感冒,加重伤情或病情。

@#@@#@⑥夏季要注意通风,防暑降温,以防中暑。

@#@@#@5.对有大出血的伤员@#@应首先用手指压迫出血部位,进行按压止血,在初步控制出血的@#@基础上,再用加压包扎法或止血带法来巩固止血效果。

@#@@#@6.对有开放性颅脑损伤者@#@要立即用干净衣物或急救包将伤口包扎,主要是:

@#@@#@①如有脑组织膨出,最好在其周围用纱布围好或用干净搪瓷碗盖@#@固定包扎。

@#@@#@②搬运时,伤员应取侧卧位或俯卧位,并用衣物将局部固定,以@#@免途中震荡而移位。

@#@@#@③如有舌根后坠时,可将其舌头拉出,用安全别针固定于颈部衣@#@领处。

@#@@#@7.对有颌面部损伤的伤员@#@先将移位的组织复位,再加压包扎固定。

@#@@#@①如果鼻咽腔伤后水肿,可用鼻咽管插管治疗。

@#@@#@②如果窒息严重,可行环甲膜穿刺术。

@#@@#@③如果上颌或下领受伤,可用纱布填塞止血包扎。

@#@@#@④如果伴有昏迷,应取侧卧位转送伤员,以防窒息。

@#@@#@8.对有胸部损伤伴有开放性气胸的伤员@#@立即用厚棉垫、纱布、干净毛巾或衣服等严密封闭伤口,再用敷料@#@加压包扎伤口,在敷料外还要用塑料薄膜加盖好。

@#@@#@①如有多发性骨折或反常呼吸时,除用敷料外,还要用厚棉垫等@#@垫在局部,再包扎固定。

@#@@#@②如有张力性气胸伴有呼吸困难时,立即在伤侧第二肋间锁骨中@#@线处,用粗针头穿刺排气,并在针尾端套上一带孔的指套作为排气的@#@活瓣,以免气体进入到胸腔内。

@#@@#@9.对有腹部损伤的伤员@#@立即包扎伤口,并注意做到:

@#@@#@①如果有内脏外露流出,不可直接送回,可用纱布将脏器包好或@#@用搪瓷碗盖上包扎。

@#@@#@②如果腹部受";i:

3;s:

25939:

"第4章长期股权投资习题答案@#@第四章长期股权投资@#@一、单项选择题@#@1.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应当是()。

@#@@#@A.支付合并对价的账面价值@#@B.支付合并对价的公允价值@#@C.支付合并对价的账面价值加直接合并费用@#@D.支付合并对价的公允价值加直接合并费用@#@2.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

@#@@#@A.计入营业外收入B.计入投资收益@#@C.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D.不作会计处理@#@3.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是指()。

@#@@#@A.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B.支付合并对价的账面价值@#@C.支付合并对价的公允价值D.被投资方净资产账面价值的股权份额@#@4.20×@#@8年3月1日,A公司和B公司达成合并协议,约定A公司以一栋办公楼作为合并对价,取得B公司80%的股权。

@#@购买日,A公司投出办公楼的账面原价为1500万元,已计提折旧350万元,已提取减值准备100万元,公允价值为1000万元。

@#@在A公司和B公司的合并中,A公司支付审计费用、评估费用、法律服务费用等共计20万元。

@#@B公司20×@#@8年3月1日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为1200万元。

@#@@#@要求:

@#@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

(1)至

(2)题。

@#@@#@

(1)若A公司和B公司为两个互不关联的独立企业,合并之前不存在任何投资关系。

@#@A公司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为()万元。

@#@@#@A.960B.1000C.1020D.1050@#@

(2)A公司和B公司为同一母公司所控制的两个子公司。

@#@A公司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为()万元。

@#@@#@A.960B.1000C.1020D.1050@#@5.A公司和B公司是同为甲公司所控制的两个子公司。

@#@根据A公司和B公司达成的合并协议,A公司以增发的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取得B公司90%的股权。

@#@A公司增发的权益性证券为每股面值1元的普通股股票,共增发3000万股,每股公允价值为2元,支付手续费及佣金等发行费用100万元。

@#@20×@#@8年7月1日,A公司实际取得对B公司的控制权,当日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总额为5000万元。

@#@@#@要求:

@#@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

(1)至

(2)题。

@#@@#@

(1)A公司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为()万元。

@#@@#@A.4500B.4600C.5000D.5100@#@

(2)A公司发行证券记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科目的金额为(  )万元。

@#@@#@A.3000B.1500C.1400D.2900@#@6.A公司和B公司为两个独立的法人企业,合并之前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

@#@根据A公司和B公司达成的合并协议,A公司以增发的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取得B公司80%的股权。

@#@A公司增发的权益性证券为每股面值1元的普通股股票,共增发3000万股,每股公允价值为2.50元,支付手续费及佣金等发行费用200万元。

@#@20×@#@8年1月1日,A公司实际取得对B公司的控制权,当日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为8000万元,公允价值为9000万元。

@#@@#@要求:

@#@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

(1)至

(2)题。

@#@@#@

(1)A公司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为()万元。

@#@@#@A.7200B.6400C.7500D.7700@#@

(2)A公司发行证券记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科目的金额为()万元@#@A.4300B.4500C.3400D.3200@#@7.下列情况下的长期股权投资中,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的是()。

@#@@#@A.具有控制或共同控制B.具有控制或重大影响@#@C.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D.具有控制或重大影响以下活跃市场无报价@#@8.20×@#@7年1月,甲公司取得B公司5%的股权,采用成本法核算。

@#@B公司于20×@#@7年3月宣告派发20×@#@6年度现金股利,甲公司对该现金股利的会计处理是()。

@#@@#@A.作为投资收益B.冲减财务费用@#@C.作为资本公积D.冲减投资成本@#@9.甲公司投资3000万元(包括10万元的相关税费),持有B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20%,能够对B公司施加重大影响,采用权益法核算。

@#@投资当时,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2000万元。

@#@甲公司在取得股权投资时,应当()。

@#@@#@A.调增投资成本600万元B.调减投资成本600万元@#@C.调减投资成本590万元D.不调整投资成本@#@10.甲公司投资3000万元(包括10万元的相关税费),持有B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20%,能够对B公司施加重大影响,采用权益法核算。

@#@投资当时,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6000万元。

@#@甲公司在取得股权投资时,应当()。

@#@@#@A.调减投资成本200万元B.调增投资成本190万元@#@C.调增投资成本200万元D.不调整投资成本@#@11.2010年1月5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1200万元取得对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所持有的股份占乙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5%,另支付相关税费5万元。

@#@甲公司对乙公司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该长期股权投资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

@#@甲公司采用成本法核算该长期股权投资。

@#@2010年3月10日,乙公司宣告发放2009年度现金股利共200万元。

@#@假设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2010年3月末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为( @#@ @#@ @#@)万元。

@#@@#@A.1 @#@000 @#@ @#@ @#@ @#@ @#@ @#@ @#@ @#@ @#@ @#@B.1 @#@195C.1 @#@200 @#@ @#@ @#@ @#@ @#@ @#@ @#@ @#@ @#@ @#@ @#@ @#@ @#@ @#@D.1 @#@205@#@12.甲公司2011年1月5日支付价款2000万元购入乙公司30%的股份,准备长期持有,另支付相关税费20万元,购入时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2000万元。

@#@甲公司取得投资后对乙公司具有重大影响。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因确认投资而影响利润的金额为()万元。

@#@@#@ A.-20  B.0  C.1580 D.1600@#@13.2010年1月2日,甲公司以货币资金取得乙公司30%的股权,初始投资成本为2000万元,投资时乙公司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同,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及账面价值的总额均为7000万元。

@#@甲公司取得投资后即派人参与乙公司生产经营决策,但无法对乙公司实施控制。

@#@乙公司2010年实现净利润500万元。

@#@假定不考虑所得税因素,该项投资对甲公司2010年度损益的影响金额为( @#@ @#@)万元。

@#@@#@A.50B.100C.150D.250@#@14.2010年3月20日,甲公司发行本公司普通股1000万股(每股面值1元,市价为2.1元),作为对价从乙企业的投资者取得乙企业10%股权。

@#@合并日,乙企业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为2000万元,公允价值为25000万元。

@#@假定合并前双方采用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均相同。

@#@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对乙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为()万元。

@#@@#@A.2000B.2100C.2500D.1000@#@15..2011年3月20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1000万元及一项土地使用权取得其母公司控制的乙公司80%的股权,并于当日起能够对乙公司实施控制。

@#@合并日,该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为3200万元,公允价值为4000万元;@#@乙公司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6000万元,公允价值为6250万元。

@#@假定甲公司与乙公司的会计年度和采用的会计政策相同,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的下列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是( )。

@#@@#@A.确认长期股权投资5000万元,不确认资本公积@#@B.确认长期股权投资5000万元,确认资本公积800万元@#@C.确认长期股权投资4800万元,确认资本公积600万元@#@D.确认长期股权投资4800万元,冲减资本公积200万元@#@16.甲公司以其一栋厂房与乙公司一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资产置换,资料如下:

@#@①甲公司换出的厂房原值为32万元,已计提折旧5.5万元,公允价值为27万元;@#@甲公司另向乙公司支付补价2万元。

@#@②乙公司换出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为28.5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6万元,公允价值为29万元;@#@乙公司为换出股权而支付税费0.3万元。

@#@此外乙公司为换入厂房支付相关手续费等1.5万元。

@#@假定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则乙公司的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A.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为28.5万元;@#@投资收益为6.2万元@#@B.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为27.5万元;@#@投资收益为7.5万元@#@C.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为29万元;@#@投资收益为1.5万元@#@D.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为27万元;@#@投资收益为6.2万元@#@17.甲公司于2009年7月1日以本公司的一栋办公楼对乙公司投资,取得乙公司25%的股份,具有重大影响。

@#@该办公楼原值为1500万元,已计提折旧额为300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为50万元,7月1日该办公楼公允价值为1250万元。

@#@甲公司为该项投资另发生相关手续费20万元。

@#@乙公司2009年7月1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为4500万元。

@#@甲公司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为()万元。

@#@@#@A.1520B.1270C.1250D.1170@#@18.下列各项中,应当确认为投资损益的是()。

@#@@#@A.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损失@#@B.长期股权投资处置净损益@#@C.期末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金额@#@D.支付与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直接相关的费用@#@19.采用成本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下列各项中会导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发生增减变动的是()。

@#@@#@A.长期股权投资发生减值损失@#@B.持有长期股权投资期间被投资企业实现净利润@#@C.被投资企业宣告分派属于投资企业投资前实现的净利润@#@D.被投资企业宣告分派属于投资企业投资后实现的净利润@#@20.甲公司因收回部分投资而将股权投资的核算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

@#@收回投资后,改为成本法前,剩余长期股权投资各明细账户的余额如下:

@#@“成本”为借方余额200万元,“损益调整”为贷方余额50万元,“其他权益变动”为借方余额20万元。

@#@改为成本法核算时确认的投资成本为()万元。

@#@@#@A.150B.170C.200D.230@#@21.20×@#@8年1月1日,A公司支付价款700万元取得乙公司10%的股权并将其划分为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8000万元;@#@20×@#@9年1月1日,A公司又支付价款2200万元取得乙公司20%的股权,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10000万元。

@#@取得该部分股权后A公司能够对乙公司生产经营决策实施重大影响,因而改用权益法核算。

@#@A公司在取得乙公司10%股权后至追加投资期间,乙公司实现净利润1500万元,未分派现金股利。

@#@@#@要求:

@#@不考虑所得税及其他因素,回答下列

(1)至

(2)题。

@#@@#@

(1)A公司由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后,调整投资成本的金额为()万元。

@#@@#@A.300B.200C.100D.0@#@

(2)A公司由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后,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万元。

@#@@#@A.2900B.3000C.3100D.3200@#@22.甲公司于2010年1月1日与乙公司签订协议,以2800万元购入乙公司持有的B企业30%股权且对B公司有重大影响,另支付相关税费50万元。

@#@投资日B企业净资产账面价值9000万元,公允价值为10000万元,其差额全部由库存商品形成,该库存商品2010年对外销售了60%,B企业2010年4月1日分配2006年度现金股利800万元,2010年12月31日B企业实现净利润2000万元,其中包含400万元顺流交易的固定资产内部利润,已经计提折旧20万元。

@#@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述

(1)至(3)题。

@#@@#@

(1)甲公司2010年1月1日应确认初始投资成本为()万元。

@#@@#@A.2800B.2850C.3000D.2950@#@

(2)甲公司2010年4月1日得到分配现金股利后该项投资的账面价值为()万元。

@#@@#@A.2800B.2850C.3000D.2760@#@(3)甲公司2010年12月31日确认该项投资的账面价值为()万元。

@#@@#@A.2850B.3000C.3240D.3066@#@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投资中,不应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有( )。

@#@@#@A.对子公司的投资@#@B.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  C.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无法可靠计量的没有达到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D.在活跃市场中有报价、公允价值能可靠计量的没有达到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E.购买的子公司的债券@#@2.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发生的下列项目中,不应计入初始投资成本的有( @#@ @#@ @#@)。

@#@@#@A.作为合并对价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B.企业合并中发行权益性证券发生的手续费、佣金等费用@#@C.为进行企业合并而支付的审计、评估费用@#@D.作为合并对价发行的债券的公允价值@#@E.作为对价处置的无形资产发生的营业税金@#@3.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方以支付的现金、非现金资产和发行的股票作为合并对价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构成合并成本的有()。

@#@@#@A.支付的现金金额B.付出非现金资产的账面价值@#@C.付出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D.支付的直接合并费用@#@E.所发行股票的公允价值@#@4.2010年1月2日,甲公司以货币资金取得乙公司30%的股权,初始投资成本为4000万元;@#@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4000万元,与其账面价值相同。

@#@甲公司取得投资后即派人参与乙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但未能对乙公司形成控制。

@#@乙公司2010年实现净利润1000万元。

@#@假定不考虑所得税等其他因素,2010年甲公司下列各项与该项投资相关的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有( )。

@#@@#@A.确认商誉200万元B.确认营业外收入200万元@#@C.确认投资收益300万元D.确认资本公积200万元@#@E.不进行处理@#@5.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下列各项可能会引起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变动的有()。

@#@@#@A.被投资企业实现利润B.被投资企业购入土地使用权@#@C.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D.被投资企业进行增资扩股@#@E.被投资单位根据净利润计提盈余公积@#@6.下列项目中,应计入当期损益的有()。

@#@@#@A.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发生的直接相关费用@#@B.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取得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的差额@#@C.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发生的直接相关费用@#@D.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初始投资成本大于取得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E.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被投资单位发放股票股利@#@7.下列哪些条件可确认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

@#@()@#@A.在被投资单位的董事会或类似的权力机构中派有代表、向被投资单位派出管理人员@#@B.参与被投资单位的政策制定过程@#@C.投资企业和其他方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D.直接持有被投资单位20%或以上至50%的表决权资本@#@E.直接持有被投资单位50%以上的表决权资本@#@8.下列事项中,投资企业不应确认为投资收益的有()。

@#@,@#@A.成本法核算的投资企业按被投资企业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中属于本企业的部分@#@B.权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C.权益法核算的被投资企业宣告发放现金股利@#@D.出售长期股权投资时,实际收到的金额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E.出售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时,结转原记入“资本公积一其他资本公积”科目的金额@#@9.甲公司和乙公司为同一母公司下的子公司。

@#@甲公司2009年1月2日定向发行4000万股每股面值1元、市价3元的股票作为合并对价换取乙公司持有的D子公司80%的股权,支付交易费用50万元,交易日D子公司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为10000万元,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2000万元,2009年D子公司实现净利润1900万元,2010年3月10日D子公司分派现金股利1500万元,甲公司得到其中80%,2010年末D子公司确认实现净利润200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述

(1)至

(2)题。

@#@@#@

(1)以下甲公司有关该项股权交易初始确认计量正确的有()。

@#@@#@A.该项定向发行股票以换取D子公司80%股权的交易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B.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为12000万元@#@C.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为8000万元@#@D.初始交易影响资本公积的金额是4000万元@#@E.初始交易影响资本公积的金额是3950万元@#@

(2)以下甲公司有关该项股权交易后续确认计量正确的有()。

@#@@#@A.对D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应采用权益法@#@B.对D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应采用成本法@#@C.甲公司2009年应确认投资收益1520万元@#@D.甲公司2010年应确认投资收益1200万元@#@E.甲公司2010年应冲减投资成本1200万元@#@10.20×@#@8年1月1日,A公司支付价款1100万元取得乙公司10%的股权并将其划分为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l0000万元;@#@20×@#@9年1月1日,A公司又支付价款2200万元取得乙公司20%的股权,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12000万元。

@#@取得该部分股权后A公司能够对乙公司生产经营决策实施重大影响,因而改用权益法核算。

@#@A公司在取得乙公司10%股权后至追加投资期间,乙公司实现净利润l500万元,未分派现金股利。

@#@@#@要求:

@#@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

(1)至

(2)题。

@#@@#@

(1)下列有关长期股权投资适用范围的表述,正确的有()。

@#@@#@A.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成本法核算@#@B.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成本法核算@#@C.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权益法核算@#@D.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E.企业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应划分为长期股权投资@#@

(2)A公司由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时,应当()。

@#@@#@A.调增投资账面价值100万元@#@B.调增投资账面价值0万元@#@C.调增资本公积50万元@#@D.调增留存收益150万元@#@E.调增留存收益250万元@#@三、计算分析题@#@1.长江股份有限公司(本题下称长江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

@#@长江公司2010年至2013年与投资有关的资料如下:

@#@@#@

(1)2010年10月5日,长江公司与甲企业签订股权置换协议,长江公司将一栋办公楼换入甲企业持有的A企业30%的股权。

@#@该股权置换协议于2010年11月29日分别经长江公司临时股东大会和甲企业股东大会批准;@#@股权过户和办公楼产权过户手续于2011年1月1日办理完毕。

@#@长江公司换出的办公楼账面原值2000万元,已提折旧5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其公允价值为2000万元。

@#@长江公司取得上述股权后,对A企业有重大影响。

@#@@#@2011年1月1日,A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7000万元。

@#@@#@

(2)2011年5月10日,A企业宣告不发放股利。

@#@2011年度,A企业实现净利润1030万元。

@#@假设长江公司与A公司之间没有内部交易。

@#@@#@(3)2012年12月,A企业由于相关业务,增加资本公积1000万元。

@#@2012年度,A企业实现净利润1230万元。

@#@@#@(4)长江公司在取得股权时,A企业有一项固定资产,其账面价值为1000万元,公允价值为1300万元,该固定资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10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无残值,不考虑所得税的影响。

@#@@#@要求:

@#@@#@

(1)指出长江公司对A企业投资成立的日期,对长江公司2011年投资业务作出账务处理。

@#@@#@

(2)对长江公司2012年投资业务作出处理。

@#@@#@(答案中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2.阳光公司2010年~2014年发生如下业务:

@#@@#@

(1)2010年1月1日以200万元投资于蓝天公司,从而拥有蓝天公司40%的股份,投资时蓝天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550万元。

@#@@#@

(2)蓝天公司2010年度实现净利润100万元,宣告分配现金股利60万元,当期蓝天公司由于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为30万元。

@#@@#@(3)2011年度蓝天公司亏损20万元,宣告并分配现金股利10万元。

@#@@#@(4)2012年度蓝天公司亏损600万元,此时阳光公司账上仍有应收蓝天公司的长期应收款20万元。

@#@@#@(5)2013年度蓝天公司盈利700万元,宣告并分配现金股利500万元。

@#@2014年阳光公司将该长期股权投资的50%出售,出售取得价款40万元。

@#@@#@假定A、B两公司适用的会计政策、会计期间均相同,投资时蓝天公司有关资产的、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也相同。

@#@@#@要求:

@#@对上述事项进行账务处理。

@#@@#@四、综合题@#@1.A股份有限公司(本题下称“A公司”)为上市公司。

@#@2009年1月1日,A公司向C公司定向增发本公司1000万股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每股市价7元,以此作为对价,取得C公司所持有的B公司80%股权。

@#@股权登记等相关手续已于当日办妥,A、C公司之间不存在关联关系。

@#@@#@A公司为定向增发普通股股票支付佣金和手续费100万元;@#@对B公司资产进行评估发生评估费用20万元。

@#@相关款项已通过银行存款支付。

@#@@#@2009年1月1日,B公司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等于其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9000万元。

@#@@#@后续期间有关资料如下:

@#@@#@

(1)2009年4月1日,B公司宣告发放现金股利200万元,2009年4月20日,A公司收到B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

@#@@#@

(2)B公司2009年度实现净利润800万元,未发生其他引起所有者权益变动的事项。

@#@@#@(3)2010年1月1日,A公司与D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

@#@该股权转让协议约定:

@#@D公司收购A公司持有的B公司部分股份,所购股份占B公司股份总额的40%;@#@收购价款为4400万元。

@#@@#@当日,相关股权划转手续已办理完毕,A公司已收到D公司支付的收购价款。

@#@@#@(4)2010年3月底,B公司将其成本为700万元的商品以90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A公司,A公司取得商品作为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净残值为零,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5)2010年5月1日,B公司将其成本为300万元的X商品以40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A公司,@#@A公司取得商品作为存货管理。

@#@至2010年资产负债表日,已售出该批X商品的30%。

@#@@#@(6)2010年度,B公司实现净利润1155万元,B公司2010年末因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增加资本公积100万元。

@#@@#@(7)2011年3月10日,B公司宣告发放现金股利300万元,2011年3月25日,A公司收到B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

@#@@#@2011年度,B公司发生净亏损490万元。

@#@至2011年资产负债表日,A公司已将2010年从B公司购入的X商品全部对外出售。

@#@@#@(8)假定A公司和B公司均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假定不考虑所得税的影响。

@#@(A公司无需编制合并财务报表)@#@要求:

@#@@#@

(1)编制A公司2009年与长期股权投资业务有关的会计分录;@#@@#@

(2)编制A公司2010年与长期股权投资业务有关的会计分录;@#@@#@(3)编制A公司2011年与长期股权投资业务有关的会计分录。

@#@@#@2.东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公司)2007年至2010年投资业务的有关资料如下:

@#@@#@

(1)2007年11月1日,东方公司与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

@#@该股权转让协议规定:

@#@东方公司收购甲公司持有A公司股份总额的30%,收购价格为270万元,收购价款于协议生效后以银行存款支付;@#@该股权协议生效日为2007年12月31日。

@#@该股权转让协议于2007年12月25日分别经东方公司和甲公司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并依法报经有关部门批准。

@#@@#@

(2)2008年1月1日,A公司股东权益总额为800万元,其中股本为400万元,资本";i:

4;s:

22874:

"第七章作业安全@#@第七章作业安全@#@7.1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

@#@@#@7.1.1企业应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和生产过程的控制。

@#@对生产过程及物料、设备设施、器材、通道、作业环境等存在的隐患,应进行分析和控制。

@#@@#@7.1.1.1对生产现场和生产过程、环境存在的风险和隐患进行辨识、评估分级,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20分)@#@见7-1风险和隐患识别表@#@7.1.1.2严禁架空电线跨越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

@#@(4分)@#@实地查核。

@#@@#@7.1.1.3非经允许,禁止与生产无关人员进入生产操作现场。

@#@应划出非岗位操作人员行走的安全路线。

@#@(4分)@#@实地查核。

@#@@#@7.1.1.4行灯电压不应大于36V,在金属容器内或潮湿场所,则电压不应大于12V。

@#@(2分)@#@实地查核。

@#@@#@7.1.1.5设应急照明,正常照明中断时,应急照明应能自动启动。

@#@(4分)@#@实地查核。

@#@@#@7.1.1.6易燃、可燃或有毒介质导管不应直接进入仪表操作室或有人值守、休息的房间,应通过变送器把信号引进仪表操作室。

@#@(4分)@#@实地查核。

@#@@#@7.1.1.7建立对“三违”行为的管理制度,明确监控的责任、方法、记录、考核等事项。

@#@(4分)@#@见4.2.2@#@7.1.2对动火作业、受限空间内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等危险性较高的作业活动实施作业许可管理,严格履行审批手续。

@#@作业许可证应包含危害因素分析和安全措施等内容。

@#@企业进行爆破、吊装等危险作业时,应当安全专人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安全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7.1.2.1建立至少包括下列危险作业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人员、许可范围、审批程序、许可签发人员等:

@#@@#@

(1)危险区域动火作业;@#@@#@

(2)进入受限空间作业;@#@@#@(3)能源介质作业;@#@@#@(4)高处作业;@#@@#@(5)大型吊装作业;@#@@#@(6)交叉作业;@#@@#@(7)其他危险作业。

@#@(2分)@#@见4.2.2@#@7.1.2.2对危险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实施作业许可。

@#@作业许可证应包含危害因素分析和安全措施等内容。

@#@(6分)@#@示例:

@#@@#@临时用电作业票@#@编号:

@#@@#@工程名称@#@填写人@#@施工单位@#@监护人@#@施工地点@#@电源接入点@#@用电设备及功率@#@工作电压@#@作业内容@#@动火作业证号@#@临时用电人@#@姓名@#@电工操作证号@#@电工操作证号@#@临时用电时间@#@年月日时分至年月日时分@#@相关作业票编号@#@主要安全措施@#@确认人@#@1、安装临时线路人员持有“特种作业(电工)操作证”。

@#@@#@2、在防爆场所使用的临时电源、电器和线路达到相应的防爆等级。

@#@@#@3、临时用电的单相和混用线路采用五线制。

@#@@#@4、临时用电线路架空高度在装置内不低于2.5米,道路不低于5米。

@#@@#@5、临时用电线路架空进线不得采用裸线,不得在树上或脚手架上架设。

@#@@#@6、暗管埋设及地下电缆线路设有“走向标志”和安全标志,电缆埋深大于0.7米@#@7、临时用电配电盘、箱有防雨措施。

@#@@#@8、临时用电设施安有漏电保护器,移动工具、手持工具应一机一闸一保护。

@#@@#@9、用电设备、线路容量、负荷符合要求。

@#@@#@10、其他补充安全措施:

@#@@#@ @#@@#@危害识别:

@#@@#@ @#@@#@ @#@@#@临时用电单位负责人意见:

@#@@#@ @#@@#@签名:

@#@@#@安全部门负责人意见:

@#@@#@ @#@@#@签名:

@#@@#@车间负责人意见:

@#@@#@ @#@@#@签名:

@#@@#@厂领导审批意见:

@#@@#@ @#@@#@签名:

@#@@#@完工验收时间@#@年月日时分@#@验收人签名:

@#@@#@验收人签名:

@#@@#@ @#@@#@一级动火申请表@#@申请部门:

@#@@#@申请动火地点、时间及原因:

@#@@#@ @#@@#@动火人姓名:

@#@操作证号码:

@#@@#@地点负责人:

@#@年月日@#@申请部门领导意见:

@#@@#@ @#@@#@部门负责人:

@#@年月日@#@安全管理部门意见:

@#@@#@ @#@@#@签发人:

@#@年月日@#@消防管理部门意见:

@#@@#@ @#@@#@签发人:

@#@年月日@#@处理结果:

@#@@#@ @#@@#@监护人:

@#@年月日@#@说明:

@#@1、严禁在易燃易爆和火灾危害的场所随意动火。

@#@@#@2、此表一式三份,一份自存,一份交消防管理部门,一份交安全管理部门。

@#@@#@二级动火申请表@#@申请部门:

@#@@#@申请动火地点、时间及原因:

@#@@#@ @#@@#@动火人姓名:

@#@操作证号码:

@#@@#@地点负责人:

@#@年月日@#@申请部门安全员意见:

@#@@#@ @#@@#@部门安全员:

@#@年月日@#@安全管理部门技安室意见:

@#@@#@ @#@@#@签发人:

@#@年月日@#@消防管理部门消防队意见:

@#@@#@ @#@@#@签发人:

@#@年月日@#@处理结果:

@#@@#@ @#@@#@监护人:

@#@年月日@#@说明:

@#@1、严禁在易燃易爆和火灾危害的场所随意动火。

@#@@#@2、此表一式三份,一份自存,一份交消防管理部门消防队,一份交安全管理部门。

@#@@#@一级动火安全作业证@#@申请部门@#@申请人@#@动火详细地点@#@(区域、范围)@#@动火@#@具体内容@#@动火@#@方式@#@动火@#@有效期@#@年月日时分始@#@至年月日时分止@#@动火负责人@#@签名@#@监火人签名(甲方)@#@安全措施组织实施人签名@#@监火人签名(乙方)@#@动火人签名@#@操作证号码@#@动火@#@安全措施@#@ @#@@#@编制人(签字);@#@@#@年月日@#@车间(分厂)主管领导初审意见@#@安全部门@#@审批意见@#@企业负责人审批意见@#@动火地点段组长验票签字@#@注:

@#@一联:

@#@申请动火部门留存二联:

@#@安全部门留存三联:

@#@发给动火人持证作业@#@二级动火安全作业证@#@申请部门@#@申请人@#@动火详细地点@#@(区域、范围)@#@动火@#@具体内容@#@动火@#@方式@#@动火@#@有效期@#@年月日时分始@#@至年月日时分止@#@动火负责人@#@签名@#@监火人签名@#@安全措施组织实施人签名@#@监火人签名@#@动火人签名@#@操作证号码@#@动火@#@安全措施@#@ @#@@#@编制人(签字);@#@@#@年月日@#@动火地点@#@段组意见@#@车间、分厂主管@#@领导意见@#@注:

@#@一联:

@#@申请动火部门留存二联:

@#@发给动火人持证作业@#@7.2作业行为管理。

@#@@#@企业应加强生产作业行为的安全管理。

@#@对作业行为隐患、设备设施使用隐患、工艺技术隐患等进行分析,采取控制措施。

@#@@#@7.2.1对生产作业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辨识,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20分)@#@见横表7.2.1@#@7.2.2对危险性大的作业实行许可制、工作票制。

@#@(20分)@#@见7.1.2.2@#@7.2.3要害岗位及电气、机械等设备,应实行操作牌制度。

@#@(20分)@#@实地查核。

@#@@#@7.2.4应当为从业人员配备与工作岗位相适应的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8分)@#@见横表7.2.4.1-3和表7.2.4.1-2@#@表7.2.4-1@#@劳动防护用品佩戴、使用教育培训签到表@#@单位名称@#@地点@#@事项名称@#@主持人@#@时间@#@序号@#@签到人@#@部门@#@职务@#@序号@#@签到人@#@部门@#@职务@#@表7.2.4-1@#@劳动防护用品佩戴、使用教育培训考核表@#@培训@#@内容@#@实施@#@部门@#@责任人@#@时间@#@主讲人@#@培训@#@方式@#@考核@#@方式@#@地点@#@培训实施记录@#@序号@#@姓名@#@部门@#@职务@#@考勤情况@#@成绩@#@签字@#@7.2.5在易燃易爆区不宜动火,设备需要动火检修时,应尽量移到动火区进行。

@#@(10分)@#@实地查核。

@#@@#@7.2.6在有毒物质的设备、管道和容器内检修时,应符合以下规定:

@#@@#@

(1)应可靠地切断物料进出口,有毒物质的浓度应小于允许值,同时含氧量应在18%~22%(体积百分浓度)范围内;@#@@#@

(2)监护人不应少于2人,应备好防毒面具和防护用品,检修人员应熟悉防毒面具的性能和使用方法;@#@@#@(3)设备内照明电压应小于等于36V,在潮湿容器、狭小容器内作业应小于等于12V。

@#@(6分)@#@实地查核。

@#@@#@7.2.7对易燃、易爆或易中毒物质的设备动火或进入内部工作时,监护人不应少于2人。

@#@安全分析取样时间不应早于工作前半小时,工作中应每两小时重新分析一次,工作中断半小时以上也应重新分析。

@#@(6分)@#@实地查核。

@#@@#@7.2.8在全部停电或部分停电的电气设备上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

@#@@#@

(1)拉闸断电,并采取开关箱加锁等措施;@#@

(2)验电、放电;@#@(3)各相短路接地;@#@(4)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标示牌和装设遮拦。

@#@(6分)@#@实地查核。

@#@@#@7.3警示标志@#@7.3.1企业应根据作业场所的实际情况,按照GB2894及企业内部规定,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作业场所和设备设施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进行危险提示、警示,告知危险的种类、后果及应急措施等。

@#@@#@7.3.1.1建立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的管理制度。

@#@(4分)@#@见4.2.2@#@7.3.1.2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作业场所或有关设备上,设置符合《安全标志》(GB2894)和《安全色》(GB2893)规定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色。

@#@(6分)@#@示例:

@#@@#@安全警示标志设置登记台账@#@序号@#@标志名称@#@数量@#@设置日期@#@设置部位@#@备注@#@1@#@安全出口@#@4只@#@2011.6@#@1号厂房@#@2@#@有电危险@#@10只@#@2012.7@#@1号厂房配电箱@#@3@#@有电危险围栏@#@40只@#@2002.7@#@1号厂房质检部@#@4@#@消防设备指示牌@#@4只@#@2012.4@#@1号厂房@#@5@#@注意叉车@#@1只@#@2011.6@#@2号厂房大门@#@6@#@禁止吸烟@#@2只@#@2011.6@#@2号厂房@#@7@#@有电危险@#@8只@#@2012.7@#@2号厂房@#@8@#@安全出口@#@4只@#@2011.6@#@2号厂房@#@9@#@消防设备指示牌@#@4只@#@2012.4@#@2号厂房@#@10@#@有电危险@#@8只@#@2012.7@#@3号厂房@#@11@#@禁止烟火@#@1只@#@2005.6@#@3号厂房@#@12@#@消防设备指示牌@#@2只@#@2012.4@#@3号厂房@#@13@#@有电危险@#@6只@#@2012.7@#@3号厂房@#@14@#@有电危险@#@2只@#@2012.7@#@4号厂房@#@15@#@禁止烟火@#@1只@#@2005.6@#@4号厂房@#@16@#@消防设备指示牌@#@2只@#@2012.4@#@4号厂房@#@17@#@有电危险@#@18只@#@2012.7@#@4号厂房@#@18@#@禁止烟火@#@2只@#@2005.6@#@4号厂房@#@19@#@消防设备指示牌@#@6只@#@2012.4@#@4号厂房@#@20@#@人行通道@#@1块@#@2012.7@#@6号厂房@#@21@#@行车停车位@#@9块@#@2012.7@#@1、2、3、6号厂房@#@7.3.2企业应在设备设施检维修、施工、吊装等作业现场设置警戒区域和警示标志,在检维修现场的坑、井、洼、沟、陡坡等场所设置围栏和警示标志。

@#@@#@7.3.2.1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特种设备、产生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应按照有关规定设置标识及警示标志。

@#@(4分)@#@实地查核。

@#@@#@7.3.2.2在设备设施检维修、施工、吊装等作业现场设置警戒区域和警示标志,在检维修现场的坑、井、洼、沟、陡坡等场所设置围栏和警示标志。

@#@(4分)@#@实地查核。

@#@@#@7.3.2.3设备裸露的运转部分,应设有防护罩、防护栏杆或防护挡板。

@#@(4分)@#@实地查核。

@#@@#@7.3.2.4吊装孔应设置防护盖板或栏杆,并应设警示标志。

@#@(4分)@#@实地查核。

@#@@#@7.3.2.5煤气容易泄露和积聚的场所,应设醒目的警示标志。

@#@(4分)@#@实地查核。

@#@@#@7.4相关方管理。

@#@@#@企业应执行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管理制度,对其资格预审、选择、服务前准备、作业过程、提供的产品、技术服务、表现评估、续用等进行管理。

@#@@#@7.4.1对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的资格预审、选择、服务前准备、作业过程监督、提供的产品、技术服务、表现评估、续用等进行管理,建立相关方的名录和档案。

@#@(6分)@#@示例:

@#@见表7.4.1和横表7.4.1@#@表7.4.1-1@#@相关方服务(前期、过程、后期)评价表@#@单位名称@#@电话/传真@#@单位地址@#@联系人@#@相应资质@#@前期评价:

@#@@#@ @#@@#@评价人:

@#@日期:

@#@@#@过程评价:

@#@@#@ @#@@#@评价人:

@#@日期:

@#@@#@后期评价:

@#@@#@ @#@@#@评价人:

@#@日期:

@#@@#@总评价建议:

@#@@#@ @#@@#@评价人:

@#@日期:

@#@@#@审批意见:

@#@@#@@#@批准人:

@#@日期:

@#@@#@表7.4.1-2@#@相关方安全绩效监测表@#@单位名称@#@电话/传真@#@单位地址@#@联系人@#@相应资质@#@安全绩效监测过程:

@#@@#@ @#@@#@@#@安全绩效监测结果:

@#@@#@ @#@@#@评价建议:

@#@@#@ @#@@#@评价人:

@#@日期:

@#@@#@审批意见:

@#@@#@ @#@@#@批准人:

@#@日期:

@#@@#@7.4.2根据相关方提供的服务作业性质和行为定期识别服务行为风险,采取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并对其安全绩效进行监测。

@#@(12分)@#@示例:

@#@@#@外包工程开工安全确认申请报告@#@@#@根据合同要求,我们已经做好工程的开工前的一切准备工作,现申请工程正式开工,请予审核批准。

@#@@#@ @#@@#@(承包商签字/盖章)年月日@#@项目管理部门验收意见:

@#@@#@ @#@@#@(签字)年月日@#@公司主管验收意见:

@#@@#@ @#@@#@(签字)年月日@#@ @#@@#@外包工程开工申请检查项目@#@为强化外包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明确承包商的安全责任,要求承包商全面遵守“扬州×@#@×@#@×@#@×@#@有限公司”有关安全作业、文明施工的管理规定,接受发包方的安全管理、监督和指导。

@#@@#@承包商在工程项目开工前必须按照发包方管理程序办理好工程项目合同、安全承诺书、特种作业证以及员工保险等事务,填写此申请报告,向“扬州×@#@×@#@”项目管理部门申请开工,项目管理负责人联系承包商项目负责人、安全生产部人员共同至施工现场,检查开工准备情况,经三方共同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开工,此申请报告一式三份,@#@承包商和项目管理部门未经验收擅自开工,按“扬州×@#@×@#@”规定进行考核。

@#@承包商施工中必须严格执行×@#@×@#@的有关规定和开工要求。

@#@@#@外包工程开工安全检查表@#@一、外包工程项目基本情况@#@1.1项目名称:

@#@@#@1.2合同编号:

@#@@#@1.3项目类型:

@#@@#@1.4项目内容:

@#@@#@1.5施工地点或区域:

@#@@#@1.6计划开完工时间:

@#@年月日至年月日@#@1.7项目管理部门:

@#@@#@工作联系人/电话:

@#@@#@1.8项目现场负责人:

@#@@#@联系电话:

@#@@#@二、承包商基本情况@#@2.1承包单位名称:

@#@@#@2.2承包单位项目负责人/联系电话:

@#@@#@2.3承包单位本项目施工人数人,其中男人,女人,@#@其中特种作业人员:

@#@@#@电焊工人,持证人;@#@起重人员人,持证人;@#@@#@架子工人,持证人;@#@电工人,持证人;@#@@#@特种车辆驾驶员人,持证人;@#@其它人,持证人。

@#@@#@现场(□专职□兼职)安全员:

@#@,联系电话:

@#@。

@#@@#@已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人。

@#@@#@□施工人员已全部办理工伤保险;@#@@#@□施工人员无不适合本工程的身体及精神方面的疾病。

@#@@#@三、安全管理与培训考核@#@3.1工程开工前,全体人员分工种进行安全教育和考试情况:

@#@□已,□未,培训内容:

@#@@#@□扬州×@#@×@#@《外包工程安全管理规范》□扬州×@#@×@#@《员工安全手册》@#@□扬州×@#@×@#@不安全事件、事故通报□工作票管理规定@#@□消防和急救知识□应急预案□动火作业□防高空坠落@#@□能源隔离和挂牌□临时用电□防高温防护□听力防护@#@□安全隔离和警示□管线断开□受限空间□呼吸防护@#@□危险化学品□其它培训:

@#@。

@#@@#@3.2□已签订工程安全协议@#@□已召开开工前安全会议,召开时间:

@#@@#@□开工前已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记录,交底内容和记录编号:

@#@@#@四、劳动保护方面@#@4.1施工人员配备一般劳动保护用品、用具情况:

@#@@#@□工作服,□手套,□防尘口罩,□工作鞋,□安全帽,其它:

@#@。

@#@@#@4.2配备特种劳动防护用品情况:

@#@@#@□头部防具类,□呼吸器具类,□眼(面)部防具类,□防护服类,□防护鞋类,@#@□防坠落护具,其它:

@#@。

@#@@#@五、施工机械@#@电焊机台,合格:

@#@□是□否;@#@角向磨光机台,合格:

@#@□是□否;@#@@#@砂轮切割机台,合格:

@#@□是□否;@#@手动葫芦台,合格:

@#@□是□否;@#@@#@卷扬机台,合格:

@#@□是□否;@#@配电箱台,合格:

@#@□是□否;@#@@#@配电盘台,合格:

@#@□是□否;@#@电钻把,合格:

@#@□是□否;@#@@#@气焊气割装置套,合格:

@#@□是□否;@#@铲车台,合格:

@#@□是□否;@#@@#@汽车吊台,合格:

@#@□是□否;@#@推土机台,合格:

@#@□是□否;@#@@#@挖掘机台,合格:

@#@□是□否;@#@风镐台,合格:

@#@□是□否;@#@@#@潜水泵台,合格:

@#@□是□否;@#@叉车台,合格:

@#@□是□否;@#@@#@其它设备:

@#@@#@上述施工机械已检查合格,可进入施工现场。

@#@@#@施工单位自检验收人:

@#@,验收日期:

@#@@#@验收意见:

@#@@#@委托部门验收人:

@#@,验收日期:

@#@@#@验收意见:

@#@@#@六、施工现场@#@6.1施工作业现场可能出现以下作业方式:

@#@@#@□动火,□起重,□开挖,□气割焊,□电焊,□排水,□钻探,@#@□排灰,□保温,□清扫,□土建,□油漆,□绿化,□高空作业,@#@□化学清理,□脚手架搭设,□电气作业,□受限空间作业,□临时用电,@#@□使用高压水(气),其它高危作业:

@#@。

@#@@#@6.2甲方告知的作业危险和现场作业要求:

@#@@#@施工特点与要求:

@#@@#@施工环境(包括供水、供电和作业条件等):

@#@@#@地下管线(包括水、电消费电缆和管道):

@#@@#@停电范围:

@#@@#@可能影响的高压电线电缆:

@#@@#@防护设施:

@#@@#@其它施工注意事项:

@#@@#@委托部门告知人/日期:

@#@@#@6.3施工方辨识的作业危害及控制措施:

@#@@#@防人身伤害:

@#@@#@职业健康:

@#@@#@环境保护:

@#@@#@辨识人:

@#@委托部门确认人:

@#@@#@6.4委托部门与施工方准备情况确认:

@#@@#@办理工作票或工作联系单:

@#@□已办理,□拟办理;@#@@#@现场安全警示挂设:

@#@□已办理,□拟办理;@#@@#@现场消防器具配备:

@#@□已设置,□拟设置,□无需设置;@#@@#@现场安全要求:

@#@□已掌握,□不了解,□不清楚;@#@@#@现场废物处置:

@#@□已设置,□拟设置,□无需设置;@#@@#@现场定置管理:

@#@□已设置,□拟设置,□无需设置;@#@@#@个人劳动防护:

@#@□已设置,□拟设置,□无需准备;@#@@#@现场每天工完料尽场地清:

@#@□已准备,□拟准备;@#@@#@双方勘察施工现场:

@#@□已完成,其它准备情况:

@#@@#@6.5本开工报告可附带文件:

@#@@#@作业指导书:

@#@□有,□无;@#@安全技术交底记录复杂:

@#@□有,□无;@#@@#@安全计划书:

@#@□有,□无;@#@危险项目安全施工措施:

@#@□有,□无;@#@@#@人员培训及考试记录:

@#@□有,□无;@#@大型工程项目施工组织措施:

@#@□有,□无。

@#@@#@七、开工审核意见:

@#@@#@□项目已具备开工条件。

@#@@#@□项目不具备开工条件,需做如下改进:

@#@@#@ @#@@#@审核和检查人/日期:

@#@承包商代表/日期:

@#@@#@7.4.3企业应对进入同一作业区的相关方进行统一安全管理。

@#@(6分)@#@实地查核。

@#@@#@7.4.4不得将项目委托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或条件的相关方。

@#@企业和相关方的项目协议应明确规定双方的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

@#@(8分)@#@见协议书。

@#@@#@7.5变更。

@#@@#@企业应执行变更管理制度,对机构、人员、工艺、技术、设备设施、作业过程及环境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进行有计划的控制。

@#@变更的实施应履行审批及验收程序,并对变更过程及变更所产生的隐患进行分析和控制。

@#@@#@7.5.1建立有关人员、机构、工艺、技术、设施、作业过程及环境变更的管理制度,并制定实施计划。

@#@(6分)@#@见4.2.2@#@7.5.2对变更的实施进行审批和验收管理,并对变更过程及变更后所产生的风险和隐患进行辨识、评估和控制。

@#@(6分)@#@示例:

@#@@#@表7.5.2-1@#@变更实施计划表@#@实施部门@#@计划时间@#@变更事项@#@人员□机构□工艺□技术□设施■作业过程□环境□@#@变更实施计划:

@#@@#@ @#@@#@制定人:

@#@日期:

@#@@#@审批意见:

@#@@#@@#@ @#@@#@批准人:

@#@日期:

@#@@#@ @#@@#@表7.5.2-2@#@变更风险识别、评估记录表@#@实施部门@#@计划时间@#@变更事项@#@人员□机构□工艺□技术□设施■作业过程□环境□@#@具体变更内容及理由:

@#@@#@@#@@#@ @#@@#@变更后风险识别及控制措施:

@#@@#@ @#@@#@申请人:

@#@日期:

@#@@#@审批意见:

@#@@#@@#@ @#@@#@批准人:

@#@日期:

@#@@#@表7.5.2-3@#@变更设施审批、验收报告@#@实施部门@#@实施时间@#@设施变更情况:

@#@@#@@#@验收过程:

@#@@#@ @#@@#@验收结果:

@#@@#@ @#@@#@验收人:

@#@日期:

@#@@#@审批意见:

@#@@#@ @#@@#@批准人:

@#@日期:

@#@@#@7.5.3(变更安全设施,在建设阶段应经设计单位书面同意,在投用后应经安全管理部门书面同意。

@#@重大变更的,还应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6分)@#@见相关备案资料。

@#@@#@";i:

5;s:

18485:

"第四季度信用评价新版@#@第四季度信用评价(新版)@#@附件4:

@#@宁波市公路水运工程施工企业信用自评报告@#@ @#@@#@宁波市公路水运在建工程@#@ @#@@#@施工企业信用评价表@#@(2011年度,四季度)@#@ @#@@#@施工项目名称:

@#@同三高速宁海互通至浙江沿海高速蛇蟠互通@#@连接线宁海段(二期)公路工程@#@合同号:

@#@第二合同段@#@企业名称:

@#@两高连接线宁海段二期工程第二合同段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

@#@@#@日期:

@#@2011年12月18日@#@ @#@@#@一、在建工程项目部信用评价表(表1-1)@#@二、投标行为@#@1.是否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及招标人的工作(表1-2)@#@2.是否无故放弃投标或中标(表1-3)@#@3.其它情况(表1-4)@#@三、合同履行@#@1.人员到位(表1-5)@#@2.施工人员变更情况对照表(表1-5-1)@#@3.设备到位(表1-6)@#@4.主要设备到位情况对照表(表1-6-1)@#@5.资金到位(表1-7)@#@6.工程进度(表1-8)@#@7.廉政合同履行情况(表1-9)@#@8.文明施工(表1-10)@#@四、奖惩记录@#@1.不良记录或违规行为(表1-11)@#@2.质量和安全(表1-12)@#@3.工程奖励(表1-13)@#@五、社会责任@#@1.民工工资保障情况(表1-14)@#@3.环保水保措施(表1-15)@#@4.平安施工(表1-16)@#@六、自评结果汇总表(表1-17)@#@七、存在的主要问题(表1-18)@#@八、整改措施(表1-19)@#@九、附件材料@#@ @#@@#@表1-1在建工程项目部信用评价表@#@工程名称:

@#@同三高速宁海互通至浙江沿海高速蛇蟠互通连接线宁海段(二期)公路工程@#@项目部名称:

@#@两高连接线宁海段二期工程第二合同段项目经理部施工合同号:

@#@02@#@评价指标@#@规定分值@#@施工企业自评分@#@建设单位复评分@#@县市区交通局复评分@#@行业管理机构意见@#@市交通运输委员会意见@#@投标@#@行为@#@(15)@#@是否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工作@#@5@#@5@#@是否无故放弃@#@投标或中标@#@5@#@5@#@是否提供@#@虚假材料@#@5@#@5@#@合同@#@履行(40)@#@人员到位@#@12@#@12@#@设备到位@#@6@#@6@#@资金到位@#@5@#@5@#@工程进度@#@6@#@6@#@廉政合同@#@履行状况@#@3@#@3@#@文明施工@#@8@#@8@#@奖惩@#@记录(22)@#@不良记录或@#@违规行为@#@9@#@9@#@质量与安全管理@#@10@#@10@#@工程奖励@#@3@#@0@#@社会@#@责任@#@(8)@#@民工工资@#@保障情况@#@5@#@5@#@环保水保@#@措施@#@2@#@2@#@平安施工@#@1@#@1@#@合计@#@100@#@96.5@#@建设单位复评意见:

@#@@#@ @#@@#@@#@ @#@@#@(盖章)@#@年月日@#@县市区交通局复评意见:

@#@@#@ @#@@#@(盖章)@#@年月日@#@市级行业管理机构审查意见:

@#@@#@ @#@@#@(盖章)@#@年月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审查意见:

@#@@#@ @#@@#@(盖章)@#@年月日@#@ @#@@#@表1-2:

@#@是否积极配合招标人要求@#@指标名称@#@是否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及招标人工作@#@自评分值@#@100@#@一、本指标要求提供的主要背景材料:

@#@@#@项目招投标时,投标企业是否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及招标人要求。

@#@@#@二、自评分值计算过程:

@#@@#@1.我单位没有在同一次招标中同一家企业多次购买资格预审文件或招标文件;@#@@#@2.我单位没有无故不参加现场考察和标前会议;@#@@#@3.我单位对同一个标段没有同时递交2份及以上资格预审文件或投标文件;@#@@#@4.我单位没有不按时反馈补遗书确认函;@#@@#@5.我单位已在开标记录上签字确认;@#@@#@6.取得了建设单位的认定;@#@@#@计100分。

@#@@#@ @#@@#@填报日期:

@#@2011年12月18日填报人:

@#@罗志良@#@建设单位意见:

@#@@#@ @#@@#@建设单位:

@#@(盖章)@#@备注:

@#@此表由施工企业在本项目中标后,首次参加本项目信用动态管理评价时填写。

@#@@#@ @#@@#@表1-3:

@#@是否无故放弃投标或中标@#@指标名称@#@是否无故放弃投标或中标@#@自评分值@#@100@#@一、本指标要求提供的主要背景材料:

@#@@#@项目招投标时,投标企业是否无故放弃投标或中标。

@#@@#@二、自评分值计算过程:

@#@@#@我单位在投标活动中没有无故放弃投标。

@#@@#@ @#@@#@计100分。

@#@@#@ @#@@#@填报日期:

@#@2011年12月18日填报人:

@#@罗志良@#@建设单位意见:

@#@@#@ @#@@#@建设单位:

@#@(盖章)@#@备注:

@#@此表由施工企业在本项目中标后,首次参加本项目信用动态管理评价时填写。

@#@@#@ @#@@#@表1-4:

@#@投标行为其它情况@#@指标名称@#@投标行为其它情况@#@自评分值@#@100@#@一、本指标要求提供的主要背景材料:

@#@@#@项目招投标时,投标企业投标行为其它情况。

@#@@#@二、自评分值计算过程:

@#@@#@1.我单位无虚假举报投诉;@#@@#@2.我单位及时与建设单位签订合同,未拖延;@#@@#@3.取得了建设单位的认定;@#@@#@计100分。

@#@@#@ @#@@#@填报日期:

@#@2011年12月18日填报人:

@#@罗志良@#@建设单位意见:

@#@@#@ @#@@#@建设单位:

@#@(盖章)@#@备注:

@#@此表由施工企业在本项目中标后,首次参加本项目信用动态管理评价时填写。

@#@@#@ @#@@#@表1-5:

@#@人员到位@#@指标名称@#@人员到位@#@自评分值@#@100@#@一、本指标要求提供的主要背景材料:

@#@@#@评价期中,在建项目的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注册建造师)、技术负责人、安全生产负责人到位及更换情况。

@#@@#@二、自评分值计算过程:

@#@@#@1.项目经理到位;@#@@#@2.技术负责到位;@#@@#@3.各专业工程师到位,能满足施工要求;@#@@#@计100分。

@#@@#@ @#@@#@填报日期:

@#@2011年12月18日填报人:

@#@罗志良@#@建设单位意见:

@#@@#@ @#@@#@建设单位:

@#@(盖章)@#@表1-5-1施工人员变更情况对照表@#@合同要求@#@本评价初期在岗施工人员@#@评价期内施工人员变更情况@#@施工岗位@#@职称@#@资质@#@施工@#@经历@#@年龄@#@姓名@#@职称@#@资质@#@施工经历@#@年龄@#@变更时间@#@姓名@#@职称@#@资质@#@施工经历@#@年龄@#@变更批准情况@#@项目经理@#@ 工程师@#@一级建造师 @#@5年以上 @#@ @#@杨柳京 @#@工程师 @#@ 一级建造师@#@ 1995.10至今@#@38 @#@ @#@ @#@ @#@ @#@ @#@无@#@技术负责人@#@ 工程师@#@ @#@5年以上 @#@ @#@郭飞德 @#@工程师 @#@ 二级建造师@#@2000.7至今年 @#@29 @#@ @#@ @#@ @#@ @#@ @#@ @#@无@#@专业负@#@责@#@人@#@ 道路@#@ 工程师@#@ @#@3年以上 @#@ @#@应小平 @#@工程师 @#@ @#@30年以上@#@56 @#@ @#@ @#@ @#@ @#@ @#@ @#@无@#@ 质检@#@ 工程师@#@ @#@ 3年以上@#@ @#@范明浩@#@工程师 @#@ @#@8年以上 @#@34 @#@ @#@ @#@ @#@ @#@ @#@ @#@无@#@ 试验@#@ 工程师@#@ @#@3年以上 @#@ @#@洪建斌 @#@工程师 @#@ @#@10年以上@#@34@#@ @#@ @#@ @#@ @#@ @#@ @#@无@#@ 安全@#@ 工程师@#@ @#@3年以上 @#@ @#@胡方照@#@工程师 @#@ @#@15年以上 @#@50 @#@ @#@ @#@ @#@ @#@ @#@ @#@无@#@ 档案@#@ @#@ @#@ @#@ @#@李乡玲 @#@ @#@ @#@ 5年以上@#@32@#@ @#@ @#@ @#@ @#@ @#@ @#@无@#@其@#@他@#@人@#@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说明:

@#@同一岗位多次变更的,请按时间顺序分栏填写。

@#@@#@表1-6:

@#@设备到位@#@指标名称@#@设备到位@#@自评分值@#@100@#@一、本指标要求提供的主要背景材料:

@#@@#@评价期中,在建项目的施工企业在施工中实际投入的设备是否满足工程进度要求。

@#@@#@二、自评分值计算过程:

@#@@#@施工机械满足投标承诺及施工进度需要。

@#@@#@ @#@@#@计100分。

@#@@#@ @#@@#@填报日期:

@#@2011年12月18日填报人:

@#@罗志良@#@建设单位意见:

@#@@#@ @#@@#@建设单位:

@#@(盖章)@#@ @#@@#@表1-6-1主要设备到位情况对照表@#@序号@#@设备名称@#@单位@#@合同要求@#@投标承诺@#@建设单位要求@#@实际到场@#@1@#@挖掘机@#@台@#@2@#@2@#@2@#@4@#@2@#@振动压路机@#@台@#@1@#@1@#@1@#@1@#@3@#@推土机@#@台@#@1@#@1@#@1@#@1@#@4@#@装载机@#@台@#@1@#@1@#@1@#@2@#@5@#@潜孔钻@#@台@#@1@#@1@#@1@#@2@#@6@#@钻机@#@台@#@1@#@1@#@1@#@3@#@7@#@发电机组@#@台@#@1@#@1@#@1@#@1@#@8@#@整体钢模@#@台@#@1@#@1@#@1@#@1@#@9@#@拌合站@#@台@#@1@#@1@#@1@#@1@#@10@#@11@#@12@#@13@#@14@#@15@#@16@#@17@#@18@#@19@#@20@#@备注:

@#@设施设备到位情况应包括所有办公、生活用房及办公、生活设备,交通、通讯设施、主要试验检测仪器及测量仪器等的到位情况。

@#@@#@表1-7:

@#@资金到位@#@指标名称@#@资金到位@#@自评分值@#@100@#@一、本指标要求提供的主要背景材料:

@#@@#@评价期中,在建项目的施工企业在施工中实际投入的资金是否满足工程进度要求到位。

@#@@#@二、自评分值计算过程:

@#@@#@我单位履行合同要求并保证流动资金的到位,专款专用,满足项目建设@#@要求。

@#@@#@ @#@@#@计100分。

@#@@#@ @#@@#@填报日期:

@#@2011年12月18日填报人:

@#@罗志良@#@建设单位意见:

@#@@#@ @#@@#@建设单位:

@#@(盖章)@#@ @#@@#@表1-8:

@#@工程进度@#@指标名称@#@工程进度@#@自评分值@#@100@#@一、本指标要求提供的主要背景材料:

@#@@#@评价期中,在建项目的施工企业在建设单位提供满足施工条件的情况下是否按进度计划完成。

@#@@#@二、自评分值计算过程:

@#@@#@工程实际进度情况,满足总体施工进度计划要求,达到进度管理曲线要求。

@#@@#@ @#@@#@计100分。

@#@@#@ @#@@#@填报日期:

@#@2011年12月18日填报人:

@#@罗志良@#@建设单位意见:

@#@@#@ @#@@#@建设单位:

@#@(盖章)@#@ @#@@#@表1-9:

@#@廉政合同履行状况@#@指标名称@#@廉政合同履行状况@#@自评分值@#@100@#@一、本指标要求提供的主要背景材料:

@#@@#@评价期中,在建项目的施工企业与建设单位签订的廉政合同的履行状况。

@#@@#@二、自评分值计算过程:

@#@@#@我单位严格执行廉政合同,无行贿、受贿等行为。

@#@@#@ @#@@#@计100分。

@#@@#@ @#@@#@填报日期:

@#@2011年12月18日填报人:

@#@罗志良@#@建设单位意见:

@#@@#@ @#@@#@@#@建设单位:

@#@(盖章)@#@ @#@@#@表1-10:

@#@文明施工@#@指标名称@#@文明施工@#@自评分值@#@100@#@一、本指标要求提供的主要背景材料:

@#@@#@评价期中,在建项目的施工企业在施工中的文明程度。

@#@@#@二、自评分值计算过程:

@#@@#@1.项目部按建设单位要求建设了标化工地;@#@@#@2.施工企业按投标承诺建设预制场地或拌和场地;@#@@#@3.施工企业按投标承诺建设施工材料堆场;@#@@#@4.施工企业按建设单位要求建设施工便道;@#@@#@5.项目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统一着装,挂牌上岗;@#@@#@6.施工企业不存在野蛮施工情况。

@#@@#@ @#@@#@计100分。

@#@@#@ @#@@#@填报日期:

@#@2011年12月18日填报人:

@#@罗志良@#@建设单位意见:

@#@@#@ @#@@#@@#@建设单位:

@#@(盖章)@#@ @#@@#@表1-11:

@#@不良记录或违规行为@#@指标名称@#@不良记录或违规行为@#@自评分值@#@100@#@一、本指标要求提供的主要背景材料:

@#@@#@评价期中,施工企业有无不良记录或违规行为的相关材料。

@#@@#@二、自评分值计算过程:

@#@@#@施工企业无被省内市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通报、处罚。

@#@@#@ @#@@#@计100分。

@#@@#@ @#@@#@填报日期:

@#@2011年12月18日填报人:

@#@罗志良@#@建设单位意见:

@#@@#@ @#@@#@@#@建设单位:

@#@(盖章)@#@备注:

@#@施工企业不良记录或违规行为的相关材料复印件附后。

@#@@#@表1-12:

@#@质量与安全@#@指标名称@#@质量与安全@#@自评分值@#@100@#@一、本指标要求提供的主要背景材料:

@#@@#@评价期中,施工企业质量与安全管理情况,质量与安全事故情况。

@#@@#@二、自评分值计算过程:

@#@@#@施工企业质保体系、安全体系、管理措施、施工记录、技术交底(教育)、检查整改等工作到位。

@#@无被省内市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安监部门)通报、处罚。

@#@@#@ @#@@#@计100分。

@#@@#@ @#@@#@填报日期:

@#@2011年12月18日填报人:

@#@罗志良@#@建设单位意见:

@#@@#@ @#@@#@@#@建设单位:

@#@(盖章)@#@备注:

@#@施工企业质量与安全事故的相关材料复印件附后。

@#@@#@ @#@@#@表1-13:

@#@工程奖励@#@指标名称@#@工程奖励@#@自评分值@#@5@#@一、本指标要求提供的主要背景材料:

@#@@#@评价期中,立功竞赛考核评比情况、标化工地考核评比情况及上季度信用动态管理考核评比情况。

@#@@#@二、自评分值计算过程:

@#@@#@施工企业在本季度中未取得奖项。

@#@@#@ @#@@#@计0分。

@#@@#@ @#@@#@填报日期:

@#@2011年12月18日填报人:

@#@罗志良@#@@#@建设单位意见:

@#@@#@ @#@@#@@#@建设单位:

@#@(盖章)@#@备注:

@#@施工企业劳动立功竞赛、标化工地考评活动中评比结果证明文件复印件附后。

@#@@#@ @#@@#@表1-14:

@#@民工工资保障情况@#@指标名称@#@民工工资保障情况@#@自评分值@#@100@#@一、本指标要求提供的主要背景材料:

@#@@#@评价期中,施工单位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有否按规定签订用工劳动合同,并报建设单位备案;@#@工资支付及工资支付清单备案情况;@#@民工工资拖欠情况的说明。

@#@@#@二、自评分值计算过程:

@#@@#@施工企业根据合同按时足额支付民工工资、材料供应商的工程款、材料款,不拖欠民工工资及工程款。

@#@@#@ @#@@#@计100分。

@#@@#@ @#@@#@填报日期:

@#@2011年12月18日填报人:

@#@罗志良@#@建设单位意见:

@#@@#@ @#@@#@@#@建设单位:

@#@(盖章)@#@表1-15:

@#@环保水保措施@#@指标名称@#@环保水保措施@#@自评分值@#@100@#@一、本指标要求提供的主要背景材料:

@#@@#@评价期中,有在建项目的项目部对施工工程的环保、水保措施的说明。

@#@@#@二、自评分值计算过程:

@#@@#@施工企业有具体、有效的环保水保措施;@#@@#@无不良环保水保记录并未被有关部门通报。

@#@@#@ @#@@#@计100分。

@#@@#@ @#@@#@填报日期:

@#@2011年12月18日填报人:

@#@罗志良@#@建设单位意见:

@#@@#@ @#@@#@@#@建设单位:

@#@(盖章)@#@备注:

@#@1、环保水保措施需具体、有效,可操作性。

@#@@#@2、施工企业具体、有效的环保、水保措施及不良环保、水保记录的复印件附后。

@#@@#@表1-16:

@#@平安施工@#@指标名称@#@平安施工@#@自评分值@#@100@#@一、本指标要求提供的主要背景材料:

@#@@#@评价期中,工地现场发生刑事案件或械斗事件的情况说明。

@#@@#@二、自评分值计算过程:

@#@@#@施工企业工地现场未发生刑事案件或械斗事情,安全情况良好。

@#@@#@ @#@@#@计100分。

@#@@#@ @#@@#@填报日期:

@#@2011年12月18日填报人:

@#@罗志良@#@建设单位意见:

@#@@#@ @#@@#@@#@建设单位:

@#@(盖章)@#@ @#@@#@表1-17:

@#@宁波市公路水运工程施工企业信用自评结果汇总表@#@企业名称@#@两高连接线宁海段二期工程第二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上一期信用等级@#@AA级@#@评价指标@#@指标观测点@#@自评分值@#@权重@#@最终得分@#@投标行为@#@是否积极配合招标人要求@#@100@#@5@#@500@#@是否无故放弃投标@#@100@#@5@#@500@#@其它情况@#@100@#@5@#@500@#@合同履行@#@人员到位@#@100@#@12@#@1200@#@设备到位@#@100@#@6@#@600@#@资金到位@#@100@#@5@#@500@#@工程进度@#@100@#@6@#@600@#@廉政合同履行状况@#@100@#@3@#@300@#@文明施工@#@100@#@8@#@800@#@奖惩记录@#@不良记录或违规行为@#@100@#@9@#@900@#@质量与安全管理@#@100@#@10@#@1000@#@工程奖励@#@0@#@3@#@0@#@社会责任@#@民工工资保障情况@#@100@#@5@#@500@#@环保措施@#@100@#@2@#@200@#@平安施工@#@100@#@1@#@100@#@总分@#@96.5@#@建设单位审核意见:

@#@@#@ @#@@#@(盖章)@#@年月日@#@备注:

@#@1、自评分值栏按前述1-2至1-16各指标结果汇总;@#@@#@2、最终得分栏按自评分值乘相应权重进行计算;@#@@#@3、自评报告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整改措施有缺项或分析不够到位的,每项从总分中扣0.5分,最多扣1.5分。

@#@@#@存在的主要问题@#@施工企业通过信用自评,总结出目前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如组织体系,管理制度、人员配置、设备、资金、安全、质量等方面。

@#@@#@(不够可添纸,最多增加1页)@#@1.项目部管理人员未能做好计划安排准备工作。

@#@@#@2.项目部管理人员未能做好现场施工质量控制。

@#@@#@表1-18@#@表1-19@#@整改措施@#@本着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精神,针对企业信用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不够可添纸,最多增加1页)@#@1.项目部加强质量监督力量,并实行周例会制度,随时撑握施工情况,及时处理各项事务,总结经验,并做好施工原始记录、安全监督检查资料。

@#@@#@2.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施工,没有达到规范要求的进行返工处理。

@#@直至符合要求。

@#@对施工人员进行教育,确保文明施工。

@#@对于施工中的用电安全进行长期不歇的管理,一经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整改。

@#@@#@ @#@@#@@#@";i:

6;s:

168:

"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实施方案@#@ @#@@#@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实施方案@#@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