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63560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29.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苏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苏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苏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苏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苏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苏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苏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苏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苏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苏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苏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苏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苏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苏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苏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苏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苏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苏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苏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

《苏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

苏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好朋友

教学内容:

苏教版第三册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

1.能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体验友情带来的快乐,表达对童年生活的热爱。

2.能用自然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演唱《两只小象》和《打掌掌》,体验、表现二拍子和三拍子的不同韵律;能够利用打击乐器或自编声势动作为歌曲伴奏。

能清晰、准确地模唱《打掌掌》旋律,初步建立mi、sol、la3个音的音高感。

3.专注地聆听《口哨与小狗》和《大白象》,能通过声势律动、打击乐器随音乐伴奏等实践活动,对乐曲的段落变化做出较为准确的反应。

4.在念、唱、奏、动的活动中,进一步巩固四分、八分节奏,表现出稳定的节拍感。

认识铝板琴,了解C大调mi、sol、la3个音组成的短小旋律。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感受童声齐唱,乐曲情绪。

2.准确的模唱歌曲的旋律。

3.扩大音乐视野。

教学难点:

建立misolla三个音的音高。

教师:

钢琴、教学光盘

学生:

保持整洁的桌面、音乐书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听:

大白象唱:

两只小象

教学目标:

1.能用的抒情、自然的发声,演唱歌曲《两只小象》。

2.能专注的聆听音乐,感受歌曲的人文主题和三拍子的韵律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作品的感受。

重点:

感受童声齐唱

难点:

感受童声齐唱;歌曲的节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师生问好

三、听赏《大白象》

1.简介歌曲的主题

2.听赏《大白象》

△完整聆听音乐,体会音乐的情绪。

△复听音乐。

提问:

歌曲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再次完整聆听音乐,随着音乐模仿大象的动作,并用嗓音模仿大象的叫声。

四、唱《两只小象》

1.导入:

小朋友们,刚刚我们认识了大象,那么大家认识它的孩子吗?

老师带大家一起去看看。

2.听录音范唱,了解歌曲中的情节,并讲一讲

3.轻声哼唱,找出难唱的地方

4.模唱歌词(节奏复杂处重点练习)

5.齐唱

五、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唱:

《打掌掌》

音乐游戏:

《打花巴掌》

认:

铝板琴

教学目标:

1.能清晰、准确的模唱《打掌掌》旋律,初步建立misolla三个音的音高感。

2.认识铝板琴;能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体验友情带来的快乐。

重点:

准确的模唱歌曲的旋律

难点:

建立misolla三个音的音高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师生问好

三、认识铝板琴

1.小朋友们,老师今天给你介绍一位新朋友,出示铝板琴。

2.介绍它的名称以及演奏方法

3.教师在铝板琴上演奏《打掌掌》

4.老师演奏的歌曲好听吗?

想不想学呢?

四、学唱歌曲《打掌掌》

1.教师范唱

2.听录音范唱,了解歌曲中的情节,并讲一讲

3.轻声哼唱,找出难唱的地方

4.模唱歌词(节奏复杂处重点练习)

5.齐唱

五、音乐游戏:

打花巴掌

1.听示范录音

2.模仿练习

3.听音乐打花巴掌

4.学生在间奏的地方编创其他声势动作

5.进行评价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听:

口哨与小狗成长的足迹

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乐曲的感受。

2.进一步巩固四分、八分节奏,让学生初步体验两声部的音响效果。

重点:

感受乐曲情绪;

难点:

在听的基础上表现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师生问好

三、成长的足迹

1.导入: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对好朋友他们是谁呢?

2.听歌曲《打掌掌》

△巩固歌曲中MiSOLLA音高。

△模唱旋律。

△听辨

四、欣赏《口哨与小狗》

1.吹一吹:

请会吹口哨的学生吹几声,让大家欣赏

2.听一听:

安静地《口哨与小狗》全曲

3.想一想:

听玩之后有什么感觉?

用什么样的色彩能够表现自己的心情?

4.说一说:

音乐中还出现了什么声音?

出现了几次小狗的叫声?

小狗叫声有什么节奏特点?

可以用怎样的符号或图形表示?

5.走一走:

随着音乐表现主人与小狗散步的情景,要求脚步与音乐节奏相吻合。

五、课堂小结

第二单元妈妈的歌

教学内容:

苏教版第三册第二单元

教学目标:

1.能情绪饱满地投入到听、唱、动、认、评等音乐实践活动中,从中感受到母子间的关爱与温情,懂得尊敬长辈、关心他人是美好的品质。

2.能有表情的参与到摇篮曲的欣赏、演唱、律动、伴奏等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摇篮曲情绪、力度、速度的特点,并较为准确地体验与表现。

3.乐于与同伴合作进行情景表演。

理解歌曲《小乌鸦爱妈妈》的内涵,尝试借助歌词进行角色安排和动作设计,并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与建议。

4.学习用轻柔、甜美的声音熟练地演唱《小宝宝睡着了》和《大树妈妈》,对比感受三拍子和二拍子的节拍特点。

积极参与歌表演和为歌曲伴奏等综合音乐实践活动,表演要富有表情并符合歌曲情绪特点。

5.巩固四分、八分、二分节奏感,并尝试创编两小节节奏为歌曲伴奏,或完成节奏接龙游戏。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感受母爱,学会关心他人。

3.打击乐演奏。

教学难点:

用动作表现情感。

教师:

钢琴、教学光盘

学生:

保持整洁的桌面、音乐书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听:

《摇篮曲》

2.唱:

《小宝宝睡着了》

3.打击乐演奏

教学目标

1.通过角色表演,学生参加的积极性和合作能力有所提高,并能常识有个性的创造性活动。

2.学会用轻柔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有感情地进行表演。

重点难点:

打击乐演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听《摇篮曲》(舒)引导学生轻轻地随着音乐的旋律摇摆,也可以闭上眼睛感受乐曲的优美意境。

2.用钢琴伴奏唱旋律说说这段音乐带给你怎样的感受,让你想到了怎样的情境?

3.各抒己见感受音乐,熟悉旋律

4.聆听歌曲,体验情绪。

二、故事导入,学唱新歌

1.介绍歌词,突出“睡了”,“动了”,“不叫了”,“不飞了”

2.范唱。

将学生带进宁静安祥的气氛中去。

3.感受音乐

4.用轻轻拍手,拍腿的形式搭拍子。

5.用哼鸣跟随音乐,然后用整体听唱法学唱歌曲

6.帮助他们辨别应该用哪种方式演唱最合适。

7、师生接唱

三、打击乐演奏

1.学生讨论那些打击乐器适合为歌曲伴奏。

2.出示书中的节奏卡片。

3.学生分组按节奏徒手练习。

4.随音乐练习。

5.鼓励学生用其他的节奏和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四、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听《小乌鸦爱妈妈》

动:

情景表演《小乌鸦爱妈妈》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体会到母爱的伟大,了解尊敬长辈,关心他人是一种美德。

2.乐于参加歌表演、音乐游戏等生动活泼的音乐学习活动。

重点:

体会到母爱学会关心他人。

难点:

用动作表现情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师生问好

三、欣赏《小乌鸦爱妈妈》

1.组织讨论:

妈妈用爱哺育我们长大,我们打算用什么来回报妈妈的爱呢?

第三单元校园节拍

教学内容:

苏教版第三册第三单元

教学目标:

1.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感受“运动”与“游戏”的快乐,增进对校园生活的喜爱和同学间的感情。

2.通过欣赏《乒乓变奏曲》和《溜冰圆舞曲》,体验二拍子和三拍子的不同,并能用合乐、协调的身体动作加以表现。

感受、体验《乒乓变奏曲》主题的变化,能用变化的动作随乐律动。

3.学习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拍皮球》和《儿童在游戏》。

熟练模唱《儿童在游戏》曲谱,并通过演唱发现旋律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4.饶有趣味地参与儿童诵读和节奏,歌词编创活动,表现出较为稳定的节奏感与韵律感。

在“编创节奏用于歌曲表现”“为诵读设计声势动作”等活动中能大胆的表达自己的创意。

综合表现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

2.养成聆听的习惯。

教学难点:

1.模唱歌曲乐谱。

2.创编歌曲。

3.感受歌曲主题的变化。

教师:

钢琴、教学光盘

学生:

保持整洁的桌面、音乐书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唱《儿童在游戏》

儿歌诵读:

活力GOGOGO

教学目标:

1.学习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模唱歌曲的曲谱。

2.饶有趣味地参与儿歌诵读和节奏、歌词的编创活动,表现出较稳定的节奏感与韵律感。

重点:

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

难点:

模唱歌曲的曲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师生问好

三、学唱歌曲《儿童在游戏》

1.教师范唱

2.听录音范唱,了解歌曲中的情节,并讲一讲

3.轻声哼唱,找出难唱的地方

4.模唱歌词(节奏复杂处重点练习)

5.齐唱

四、儿歌诵读:

活力GOGOGO

1.看老师的声势动作,判断是第几个节奏,并模仿出来。

2.教师进行两个声势一组的组合练习,学生听辨并模仿出来。

3.4人一组每人选择一个节奏组合成一句做一做,听一听。

4.教师按儿歌的节奏做声势,学生模仿、有节奏的诵读

5.教师示范

6.学生有节奏的诵读

7.相互评价。

五、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唱《拍皮球》

我的创编拍皮球

教学目标:

1.能注意集中的聆听音乐,尝试用体态语言来表现。

2.能整齐的演唱《拍皮球》。

3.根据观察的体验能创编歌词。

重点:

整齐的演唱。

难点:

创编歌词。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师生问好

三、教学歌曲《拍皮球》

1.教师出示各种球类:

小皮球,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足球…

2.欣赏《拍皮球》伴随《拍皮球》的音乐,按照节拍拍球。

3.教师范唱

4.听录音范唱,了解歌曲中的情节,并讲一讲

5.轻声哼唱,找出难唱的地方

6.模唱歌词(节奏复杂处重点练习)

7.齐唱

四、拍皮球创编

1.创编歌词,例如:

小足球真可爱,轻轻一踢就飞起来。

2.跟随音乐填词唱。

3.唱自编的歌词。

4.相互评价。

五、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听《乒乓变奏曲》《溜冰圆舞曲》

成长的足迹

(一)

(二)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乒乓变奏曲》《溜冰圆舞曲》,体验二拍子和三拍子的不同,并能用合乐、协调的身体加以表现。

感受、体验《乒乓变奏曲》主题的变化,能用变化的动作随乐律动。

2.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感受运动与游戏的快乐,增进对校园生活的喜爱和同学间的感情。

重点:

养成聆听的习惯

难点:

感受《乒乓变奏曲》主题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师生问好

三、欣赏《乒乓变奏曲》

1.提问导入。

2.播放乐曲,知道演奏的乐器是木琴。

3.再次欣赏,提问:

乐曲分为几个部分?

后面和前面比有什么不同?

4.播放乐曲,学生随乐拍手。

5.完整的聆听。

四、成长的足迹

1.模仿老师的节奏(四分八分音符组成的节奏)拍一拍。

2.旋律模唱《儿童在游戏》。

3.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球类。

4.用一~~~~就~~~~说说它的特点。

5.教师示范编创演唱。

6.学生模仿编一编

7.开展编创展示。

8.集体评议。

五、欣赏《溜冰圆舞曲》

1.播放溜冰的视频。

2.模仿溜冰的动作。

3.播放乐曲,学生随音乐做一做。

4.点出乐曲名称。

5.学生随音乐再次表演。

六、课堂小结。

第四单元郊游

教学内容:

苏教版第三册第四单元

教学目标:

1.对与自然相关的音乐作品表现出较浓的兴趣。

乐于参与音乐实践活动,能感受到本单元音乐作品或欢快活跃或优美抒情的情绪特点,在与同伴的合作表演中表现出较好的协调性和协作精神。

2.通过两首同题材歌曲《云》《白云》的欣赏、演唱、伴奏,进一步巩固三拍子的节奏感,体验并尝试表现出节拍的韵律。

3.能熟练、有表情的演唱歌曲《火车开啦》和《白云》。

能流利的利用唱名模唱、背唱《白云》的曲谱。

4.通过欣赏和参与集体舞《西伦达》,感受、体验弱起,动作和牌,身体协调性有所提高。

舞蹈过程中的规则意识增强,能和同伴较好的合作表演。

5.认识mi、sol唱名,知道简、线谱记法和位置。

能通过严责铝板琴,运用柯尔文手势跟琴模唱唱名等方法初步建立两音的音高感觉。

6.在我的编创“秋虫音乐会”中能表现出对自然界声音的关注与喜爱,声音模仿清晰,有节奏感,并能根据手势进行强弱等变化。

尝试进行多声部表现,在合作中学习倾听和控制自己声部的音量。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2.准确的模唱歌曲的旋律。

教学难点:

集体舞。

教师:

钢琴、教学光盘

学生:

保持整洁的桌面、音乐书

课时安排:

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唱《火车开啦》

律动开火车

教学目标:

能熟练、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火车开啦》,感受到音乐作品换开的情绪特点,在与同伴的合作表演中表现出较好的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有表情的演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师生问好

三、学习歌曲

1.播放火车启动时的视频,用咔嚓、呜——进行节奏游戏导入歌名。

2.听歌曲范唱。

3.学生找一找哪几句节奏相同?

4.按节奏读歌词

5.教师弹琴学生哼唱旋律

6.找出哪一句和其他的乐句节奏旋律不一样,重点练习。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听《西伦达》

动集体舞《西伦达》

教学目标:

欣赏歌曲《西伦达》,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设计简单的动作,参与集体舞的学习活动。

重点:

集体舞

难点:

集体舞;歌曲节奏及大跳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师生问好

三、欣赏《西达伦》

1.听录音范唱,全班同学拍手打节奏

2.听录音范唱,用打击乐器伴奏

3.跟琴声轻声哼唱歌词

4.跟老师唱歌词

5.齐唱

6.用不同的形式演唱

四、集体舞《西达伦》

1.说一说歌曲的速度与情绪

2.简介:

该集体舞要求脚步踩在拍点上。

动作主要包括敬礼、鞠躬、邀请、拉手等等。

通过该舞蹈可以强化学生对歌曲表达情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动作协调感和相互写作的能力,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3.老师用两种不同的速度弹奏歌曲,体验速度变化在表达情绪中所起作用。

4.让学生试着随变化的速度跳一跳,并做出舞步的选择。

(跳步和走步)

5.舞步讲解

五、课堂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我的创编:

秋虫音乐会

教学目标:

1.在音乐活动中,能对大自然产生浓厚兴趣,感受自然与生活的美好。

2.通过欣赏,体验多种情绪,感受不同国家的音乐风格。

重点:

活动

难点:

用嗓音和打击乐器表现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师生问好

三、导入新课

四、欣赏歌曲《秋虫音乐会》

1.整体欣赏,讲讲音乐会中都有哪些昆虫参加

2.跟音乐动一动

五、我的创造:

秋虫音乐会

1.听音乐:

莫扎特的《G大调弦乐小夜曲》,要求:

听到乐曲中不同的主题重复时做不

同的动作;听到强弱变化时用不同的动作表示

2.想象自己是个“小小指挥家”,边听音乐边做指挥动作(在音乐的力度、速度发生变化时,指挥动作也要做相应改变)

3.说一说夏末初秋能听到哪些昆虫的叫声,并模仿

六、复习歌曲

1.听《火车开啦》录音范唱,跟节奏饶教室一圈

2.听《白云》录音范唱,启发学生讲述外出旅游、踏青的见闻

3.分组表演唱

4.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七、课堂小结

第五单元劳动乐

教学内容:

苏教版第三册第五单元

教学目标:

1.能用欢快、活泼的声音熟练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其多列》和《小鞋匠》,能用自然地声音、愉快的情绪正确演唱。

在音乐中体验不同的劳动角色,感受劳动的快乐。

学会用简单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2.认识小节、小节线与终止线。

能看懂音乐图谱,并能按图谱的提示在打击乐器伴奏、情境活动中合作表现劳动时的快乐心情。

3.欣赏管弦乐《三只小猪》和《邮递马车》,在听赏活动与合作学习中,用音乐的方式体验不同劳动生活的节奏、情绪、结构、形象与表现特点。

4.能自主完成“成长的足迹”中的活动内容,能跟着老师哼唱旋律、分辨小节、听辨音乐、合作完成音乐表演等。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学习歌曲。

能用自然地声音学唱歌曲。

教学难点:

音乐图谱的运用。

教师:

钢琴、教学光盘

学生:

保持整洁的桌面、音乐书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唱《其多利》

认识小节、小节线、终止线

教学目标:

1.能用欢快、活泼的声音熟练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其多利》,学会用简单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2.认识小节、小节线、终止线,能看懂音乐图谱。

重点:

学习歌曲

难点:

音乐图谱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师生问好

三、学习新歌

1.听歌曲范唱。

2.按节奏读歌词

3.在歌曲伴奏下,用歌曲开始处的其多利做有劳动特征的动作,如锄地、扫地、插窗等。

4.在歌曲伴奏下,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5.教师弹琴学生哼唱旋律

6.找出哪一句和其他的乐句节奏旋律不一样,重点练习。

7.模唱歌词。

8.齐唱

9.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四、认识小节、小节线、终止线

1.指出什么是小节

2.小节用小节线隔开,从而认识小节线

3.终止线表示音乐结束

4.小节线与终止线的区别

五、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听《三只小猪》

教学目标:

欣赏管弦乐《三只小猪》在听赏活动与合作学习中用音乐的方式体验不同劳动生活的节奏、情绪、结构、形象与表现特点。

重点:

养成良好的欣赏习惯

难点:

听辨主旋律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师生问好

三、欣赏管弦乐《三只小猪》

1.聆听音乐故事《三只小猪》,了解故事人物和故事情节。

2.听管弦乐《三只小猪》初步感知乐曲。

3.又一次播放《三只小猪》随着音乐的进展出示:

乐曲在短小的引子后拉开序幕

第一主题欢快、跳跃(小提琴)

主旋律(长笛)

重复出现主旋律(不同乐器)

4.完整的欣赏《三只小猪》

四、表现三只小猪

1.教师提示一音乐剧的形式表现

2.学生设计三只小猪的念白

3.分配角色

4.播放乐曲,进行音乐剧表演

5.进行评价

五、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唱《小鞋匠》

情景表演:

小鞋匠

教学目标:

能用自然的声音、愉快的情绪演唱《小鞋匠》,在音乐中体验不同的劳动角色,感受劳动时的快乐心情。

重点:

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难点:

情景表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师生问好

三、教学新歌

1.教师谈话导入

2.欣赏范唱《小鞋匠》

3.教师范唱

4.听录音范唱,了解歌曲中的情节,并讲一讲

5.轻声哼唱,找出难唱的地方

6.模唱歌词(节奏复杂处重点练习)

7.齐唱

四、情景表演

1.完整的地聆听歌曲《小鞋匠》

2.提问:

如果让你根据歌曲的情绪和内容来表演,你会编一些什么样的动作?

3.学生讨论,可以自己创编也可以根据书中的插图编。

4.学生自由组合,分角色表演。

5.请各组学生轮流上台表演。

6.及时的评价。

五、课堂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听《邮递马车》

律动《邮递马车》

教学重点:

1.听辨乐器的音色,熟悉乐曲中的音乐主题,感受音乐中不同音色乐器所描绘的各种水中动植物轻盈、透亮、随波荡漾的形态。

2.感受歌曲甜美抒情的情绪。

3.用音乐的方式表现自己的理解。

教学难点:

体会主题旋律的特点,并运用各种形式进行表现

教师:

钢琴、教学光盘

学生:

保持整洁的桌面、音乐书

课时安排:

4课时

第六单元愉快的梦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听《水族馆》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赏《水族馆》,感受乐曲所描写的水底世界的奇妙幻境,激发学生勇于发现、探索海洋奥秘的情感,同时树立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

2.通过听、讲、看、画、奏、创等方法,启发学生积极的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想象乐曲所描绘的五彩斑斓的水底世界。

3.引导学生听辨乐器的音色,感受乐曲中不同音色的乐器所描绘的不同意境,并用动作来表现海底动植物的形象。

教学重难点:

1.听辨乐器的音色,熟悉乐曲中的音乐主题,感受音乐中不同音色乐器所描绘的各种水中动植物轻盈、透亮、随波荡漾的形态。

2.体会主题旋律的特点,并运用各种形式进行表现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律动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听赏:

《水族馆》

(一)导入

1.谈话法导入(让学生描述海洋世界看到的各种水底景象。

2.聆听乐曲中的音乐主题片断

让学生猜猜乐曲中的演奏乐器,并说说其音色特点,感受不同乐器的音色所描绘的不同意境,并即兴用肢体动作表现。

(二)感知学习

1.初听乐曲

让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用线条或色块来表示,并展开丰富的想象,听后进行交流讨论。

2.复听乐曲

(1)让学生边看海底世界的图画或影视,边随着音乐律动,模拟各种水中的动植物,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各种水中动植物轻盈、透亮、随波荡漾的形态。

(2)让学生选一种印象最深的动物或植物画一画,然后把它组成一幅海底世界长卷。

(三)创编

1.学生根据乐曲的旋律,分组自选合适的乐器伴奏或模仿演奏

2.创设情景,配上道具、搭建造型分角色表演

3.有兴趣的学生可以为乐曲编上简单的故事

(四)拓展

1.让学生查找、收集有关法国作曲家圣桑的生平、作品,用各种形式来简单介绍。

2.简单了解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

3.聆听其它描写海洋世界的音乐作品如:

《水草舞》

三、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唱《草原上》

教学目标:

通过对歌曲《草原上》的学习和表演,能让学生感受草原大自然的美引申出对草原的赞美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感受歌曲甜美抒情的情绪:

教学难点:

把握歌曲演唱的连贯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蒙古大草原图片创设教学情景

今天老师呢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去看看那的景色那的人们的生活(出示草原图片伴奏音乐草原上)

1)学生先聆听第一次,然后要求学生听完歌曲后讲述画面,

2)播放画面蒙古大草原,比较学生所讲出的画面情景创设情景。

(可以多听一次)

2.同学们刚刚播放的视频里,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啊?

对大草原、牛羊蒙古包…………大家觉的那里的景色美吗?

/很美。

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和草原有关的歌曲,请同学们打开书的第六页今天学习《草原上》

三、新歌教学

1.聆听歌曲(感受情绪)

刚刚我们已经听了一次歌曲的旋律,现在再来听一次听完后请你说出你的感受(播放歌唱版本《草原上》)

请说说你的感受,你听完了感觉怎么样?

很美,很好听我仿佛看到了…………

2.读歌词(了解歌曲中是怎样描写草原风景的)

1)老师有感情的带读歌词,(效果是在读歌词过程中去感染学生)

2)学生模仿跟着老师再读一遍歌词、有感情的读

3)再一次聆听歌曲(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情绪)

在过门笛子吹响的时刻像学生们述说:

一个美丽的草原,蓝天是那么的高,太阳照耀着一望无际的草原,很美很美……草原上有羊儿马儿在奔跑,…………请听(说的过程中注意要绘声绘色的,有感情的说故事以便符合曲子过门音乐的音乐气氛)

4)学唱歌曲

大家可以看到歌曲很短,我们刚刚已经听了几次都已经很熟悉了现在我们来学唱歌曲

5)带着学生跟着老师的钢琴演唱,注意唱的时候不要大声,大家要唱出对草原的赞美之情

6)针对演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提示和改正。

7)分组演唱第一段第一句女演唱第二句由男声演唱

第二段全班齐唱

结束句把第二段第二句重复一次渐慢结束全曲

8)加进打击乐伴奏:

碰铃2对沙锤1对

老师先示范怎样正确的伴奏乐器使用方法,请同学上来伴奏歌曲

全班加伴奏表演一次

9)尝试环节加进简单的舞蹈为歌曲伴舞

10)教学成果展示:

全班一起表演学习的歌曲《草原上》

四、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听《都睡了》

音乐游戏《都睡了》

教学目标:

能安静的聆听音乐《都睡了》,让学生去感受乐曲的情绪,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