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氯管理规定.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564094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液氯管理规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液氯管理规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液氯管理规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液氯管理规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液氯管理规定.doc

《液氯管理规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氯管理规定.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液氯管理规定.doc

----------------------------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

液氯管理规定

1液氯使用安全技术要求

1.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液氯使用过程中,对使用条件、操作方法、工艺设备以及作业人员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磷制品车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所含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即构成本标准的条文,与本标准同效。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错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3一般要求

3.1磷制品车间使用和储存液氯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3.2磷制品车间使用液氯的设备(容器、反应罐、塔器等)设计制造,均符合压力容器的有关规定。

液氯、氯气管道的使用、检验和维修改造,均符合压力管道的有关规定。

3.3车间根据AQ/T9002中的有关规定,制定编写了氯气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4液氯使用的要求

4.1液氯贮罐的使用安全

4.1.1液氯贮罐设巡回检查,定时进行巡检。

4.1.2贮罐库区范围内配备相应的抢修器材,有效防护用具及消防器材。

4.1.3贮罐的贮存量不应超过贮罐容量的80%。

4.1.4贮罐输入和输出管道的两个截止阀门,定期检查,确保正常。

4.1.5贮罐的压力表、安全阀及报警装置要处于完好状态。

5设施设备的要求

5.1车间设备、阀门和管道处的连接垫片均选用高强度耐氯垫片。

5.2用氯设备均使用与氯气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润滑剂。

5.3液氯设备、阀门和管道连接、均经过打压试漏,并保证干燥情况下投入使用

5.4严格执行设备、设施安全操作规程,按规定进行维修、保养,保证安全运行。

定期对阀门进行维护,使其处于无锈开关灵活,保证用氯系统处于正常状态。

5.5不应使用烃类和酒精清洗氯气系统设备、阀门、管道等。

5.6设备、阀门和管道检修时,应切断氯气来源和传动设备、控制仪器或仪表的电源,然后泄压,放净物料。

取样分析气体合格或检查确无压力后,方可进行检修操作,操作时应有专人监护。

需要动火时,应事前对系统进行必要的置换处置,取样分析合格,办理动火批准手续后,方可进行。

5.7液氯蒸发器

采用套管式蒸发器,热水温度控制,液氯管道设排放阀。

5.8氯气缓冲罐

5.8.1缓冲器设有压力表、排污阀、安全阀,安装符合工艺要求。

5.9调节阀

5.9.1采用自动调节阀的工艺管道,设有手动紧急切断阀,保障安全。

5.10压力表

压力表均选用膜片压力表,其量程应当为正常使用压力的一倍以上,并应有标定的最大使用压力安全线及有效期检验标志、铅封。

压力表的校验期不应超过六个月。

5.11流量表

流量表的耐压等级、材质、耐腐蚀性等指标均符合氯气使用要求。

5.12温度计

温度计的使用及安装位置均符合工艺控制要求。

6液氯使用的操作人员

6.1专业资格要求

液氯接收作业人员(2人)均经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取得合格证后上岗操作。

7应急配备应急抢修器材和防护器材

表1常备抢修器材

器材名称

规格

常备数量

专用扳手

24—27

1把

活动扳手

12〞

1把

手锤

0.5磅

1把

竹签、木塞、铅塞、橡皮塞

Φ3mm-Φ10mm大小不等

各5个

铁丝

8号

20M

氨水

10%

0.2L

表2常用防护用品表

名称

种类

常用数

备用数

过滤式防毒面具

防毒面具

防毒口罩

与作业人数相同

2套

呼吸器

自给式空气呼吸机

2台

1台

防护服

防护手套

防护靴

橡胶或乙烯类聚合物材料

与作业人数相同

1套

8部位管理制度:

8.1三氯化磷工序液氯岗位是车间的重点部位之一,一旦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车间针对此情况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来加强维护,避免泄漏,避免事故发生。

8.2把此部位作为重点部位来管理,加强巡回检查,每小时检查一次,及时发现问题。

8.3车间每周对此部位进行泄漏监测,加强设备维护防止泄漏。

8.4针对此部位可能发生的泄漏事故制定了应急预案。

9安全检查制度:

9.1安全检查是查找消除事故隐患,治理、整顿、建立良好安全环境和生产秩序,搞好安全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

9.2检查必须有明确的目的要求,有具体计划,建立由车间主管主任和工艺员、安全员参加的安全检查,组织切实做好这项工作。

9.3安全检查必须贯彻领导与群众相结合,自查与互检相结合,检查与整改相结合的原则。

9.4安全检查内容是查领导,查思想,查制度,查纪律,查违章,查隐患。

9.5车间安全检查每周组织一次,班组进行自检,检查必须使用检查表,做到有内容,有要求,逐项进行检查,并填写清楚,存入安全档案。

9.6安全检查采取日常、定期、专业、不定期四种形式。

日常安全检查:

9.7生产岗位的班长和工人,必须严格履行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巡回检查制度;

9.8车间职能人员督促,抽查各班班前检查和班中检查情况;

9.9车间领导和各职能人员应在各自职务范围内深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督促予以解决。

定期安全检查:

9.10季节性安全检查,春季安全检查的防雷,防静电,防解冻跑漏,为重点;夏季安全检查以防暑降温,防汛为重点;秋季安全检查以防火,防冻保温为重点;冬季以防火,防爆,防冻,防凝,防滑防中毒,防坠落为重点;

9.11节日前检查,节日前车间组织一次安全生产为主,保卫、消防、生产准备等检查,消除不安全因素,以确保节日的安全生产。

专业性安全检查:

9.12车间每年申请压力容器,电气设备,防火,防爆,防毒设施等进行专业性安全检查。

9.13各类形式的安全检查,都应汇总检查结果,填写车间检查记录,对查出的问题进行隐患详细分析,上报生产科。

9.14对检查出的事故隐患,车间有能力整改的应立即整改,列入车间安全工作的议事日程,对暂时不能整改的隐患,除采取临时措施外,应申报上级有关部门列入技措、安措大修计划,限期整改。

----------------------------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