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临床传染病学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64116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77.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层临床传染病学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基层临床传染病学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基层临床传染病学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基层临床传染病学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基层临床传染病学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基层临床传染病学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基层临床传染病学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基层临床传染病学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基层临床传染病学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基层临床传染病学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基层临床传染病学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基层临床传染病学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基层临床传染病学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基层临床传染病学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基层临床传染病学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基层临床传染病学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基层临床传染病学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基层临床传染病学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基层临床传染病学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基层临床传染病学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层临床传染病学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

《基层临床传染病学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层临床传染病学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层临床传染病学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

18、流行性感冒:

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19、狂犬病:

狂犬病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

20、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症:

艾滋病Ⅲ期,主要表现为除腹股沟淋巴结以外,全身其他部位两处或两处以上淋巴结肿大

21、肺孢子菌肺炎(PCP):

是由肺孢子菌引起的间质性浆细胞性肺炎,为条件性肺部感染性疾病

22、卡波西肉瘤:

又名多发性特发性出血性肉瘤。

是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23、麻疹黏膜斑:

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24、帕氏线:

在猩红热发作期,在患者的皮肤皱褶,皮疹密集或由于摩擦出血呈紫色线状

25、猩红热:

是由一种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

26、口周苍白圈:

猩红热初起症状有发热、咽痛、呕吐和扁桃体肿胀等。

起病一至两天后,全身出现粟粒样均匀的点状充血性皮疹。

患者皮肤潮红,红晕以两颊明显,与口唇对照,唇的四周皮肤明显苍白,通常又叫做“口周苍白圈”

27、登革热:

是由伊蚊传播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28、手足口病:

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

29、流行性腮腺炎:

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成人中也有发病,由腮腺炎病病毒所引起

30、干性霍乱:

暴发型:

称干性霍乱起病急骤,不等典型的泻吐症状出现,即因循环衰竭而死亡

31、中毒型菌痢:

急性细菌性痢疾的暴发型,临床特征为急起高热、反复惊厥、嗜睡、昏迷,迅速发生循环衰竭或呼吸衰竭

32、布鲁菌病:

是布鲁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

33、伴随免疫:

人感染血吸虫后可获得部分免疫力,患者门静脉内仍有成虫寄生和产卵,但宿主对再感染有一定免疫力,而无损于体内的成虫,这种免疫称为伴随免疫。

34、异位损害:

血吸虫虫卵或(童虫)迷走和寄生在门脉系统以外的器官或组织引起的病变

35、尾蚴性皮炎:

是禽类或畜类血吸虫尾蚴侵入人体皮肤所引起的疾病

【填空题】

1、病原体的致病能力包括:

侵袭力、毒力、数量、变异性。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

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征及有感染后免疫。

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通常包括四个阶段即 

潜伏期;

前驱期;

症状明显期;

恢复期 

2、甲型和戊型肝炎病毒主要由胃肠道途径传播。

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病理生理变化包括:

弥漫性变形、坏死,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炎症细胞浸润,间质增生和肝细胞再生。

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方案是:

长效干扰素PEG-IFNα联合应用利巴韦林。

抗乙型肝炎病毒的药物有免疫调节剂和核苷类似物两类。

3、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肺炎,最罕见的远期并发症是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4、水痘临床特征为同时出现的以皮肤丘疹、疱疹、结痂三种皮损。

带状疱疹典型皮肤表现为易侵犯肋间神经、呈带状排列的疱疹和伴有显著的神经痛及局部淋巴结肿大。

治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的首选抗病毒药物是阿昔洛韦。

5、甲型流感病毒最容易发生变异的成分是神经氨酸酶和血凝素,发生抗原变异的二种形式为抗原性漂移和抗原性转变。

6、肾综合征出血热病程包括:

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

7、重型登革热脑膜脑炎型病例中,其死亡原因是中枢性呼吸衰竭。

8、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呼吸系统表现神经系统表现循环系统表现。

9、流行性乙型脑炎在治疗过程中主要把好高热关、惊厥关和呼吸衰竭关三关。

10、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性接触、血液和母婴。

HIV感染分为三期,原发感染期、HIV感染中期、艾滋病期。

11、地方性斑疹伤寒是以鼠蚤为传播媒介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传染源是家鼠。

流行性斑疹伤寒是以体虱为传播媒介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传染源是病人。

12、伤寒较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肠出血,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肠穿孔。

13、治疗霍乱的关键环节是补充体液和电解质。

14、细菌性痢疾主要病理损害以结肠粘膜上皮细胞为主,因此临床出现腹痛、腹泻、脓血便。

确诊菌痢最可靠的依据是大便培养出致病菌。

15、肺结核的化疗原则为早期联合规则适量全程五项原则。

16、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主要表现为急性起病,高热、头痛、呕吐、皮肤黏膜瘀点及脑膜刺激征阳性。

普通型的临床经过包括血管内皮损害中性粒细胞浸润、

暴发型败血症休克型皮肤内脏血管损害更为严重和广泛。

17、猩红热的发病机制包括:

化脓性病变 

、中毒性病变、变态反应性病变。

18、布鲁菌病临床上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

传播途径主要有接触、消化道、呼吸道。

19、在各种类型的炭疽病中,肺炭疽按甲类传染病管理。

20、梅毒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全身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性传播,可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

21、疟疾的主要传播媒介是按蚊。

确立疟疾诊断的简便易行的实验室检查是血涂片检疟原虫。

用于控制疟疾临床发作的药物是氯喹,防止复发和传播的药物是伯氨喹啉。

脑型疟疾主要临床表现剧烈头痛、烦躁不安、抽搐等。

22、溶组织内阿米巴在生活史的不同时期,其形态可呈为包囊和滋养体。

阿米巴病按其病变部位及临床表现可分为肠阿米巴病和肠外阿米巴病,肠外阿米巴病以阿米巴性肝脓肿最常见。

23、造成血吸虫病传播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是1.病人和病畜的粪便污染了水域;

2.钉螺的存在;

3.人接触了疫水。

(人和人之间不传染)。

晚期血吸虫病可分为巨脾型;

腹腔积液型;

结肠增殖型;

侏儒型4型。

【简答题】

一、各型肝炎的血清病原学诊断:

1.甲型肝炎:

①急性期血清抗-HAVIgM阳性。

②急性期及恢复期双份血清抗-HAV总抗体滴度呈4倍以上升高。

2.乙型肝炎:

(1)具有以下任何一项即可作出诊断。

①血清HBsAg阳性。

②血清HBv 

DNA阳性或HBVDNA聚合酶阳性。

③血清抗-HBc-IgM阳性。

④肝内HVcAg阳性及(或)HBsAg阳性,或HBVDNA阳性。

(2)急性乙型肝炎:

具有以下动态指标中之一项者即可诊断。

①HBsAg滴度由高到低,消失后抗-HBs阳转。

②急性期血清抗-HBc-IgM呈高滴度,而抗-HbcIgG

(一)或低滴度。

3.丙型肝炎

(2)特异性诊断:

血清抗-HCV或HCV 

RNA阳性者。

4.丁型肝炎:

与HBV同时或重叠感染。

(1)血清中抗-HD-IgM阳性,或抗-HD阳性,或HDAg阳性。

(2)血清中HDV 

RNA阳性。

5.戊型肝炎

特异性诊断:

急性期血清抗-HEV-IgM阳性,或急性期粪便免疫电镜找到HEV颗粒,或急性期抗-HEV阴性而恢复期阳转者。

二、重型肝炎的临床特征:

(1)急性肝衰竭:

特征是起病急,发病2周内出现以Ⅱ度以上肝性脑病为特征的肝衰竭症状。

发病多有诱因。

本型病死率高,病程不超过三周。

(2)亚急性肝衰竭:

起病较急,发病15天~26周内出现肝衰竭症状。

(3)慢加急性肝衰竭:

是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出现的急性肝功能失代偿。

(4)慢性肝衰竭:

是在肝硬化基础上,肝功能进行性减退导致的以腹水或门脉高压、凝血功能障碍和肝性脑病等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肝功能失代偿。

三、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主要表现:

发热期:

主要有全身中毒症状、毛细血管损害和肾损害,发热多称稽留热和弛张热。

“三痛”即头痛、腰痛、眼眶痛;

“三红”即面红、眼红、颈胸红;

“一肿”,即球结膜水肿。

低血压休克期:

血压刚开始下降时四肢尚温暖,后血容量继续下降则出现脸色苍白,四肢厥冷、脉搏细弱或不能触及,尿量减少,当大脑供血不足时,出现烦躁、谵妄、神志恍惚的表现。

少尿期:

主要表现为“一加重”即高血容量综合征,“二紊乱”即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三中毒”即尿毒症、酸中毒、水中毒。

多尿期:

根据尿量和氮质血症又分为移行期(尿量由400ml增至2000ml)、多尿早期(尿量每日超过2000ml)、多尿后期(尿量每日超过3000ml)

恢复期:

多尿期后,尿量恢复到每日2000ml以下。

四、肾综合征出血热各期的治疗原则:

、发热期:

控制感染、减轻外渗,改善中毒症状和预防DIC。

积极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和改善微循环功能。

稳定内环境,促进利尿,导泻和透析治疗。

移行期和多尿早期的治疗同少尿期。

多尿后期主要是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防治继发感染。

恢复期补充营养,逐步恢复工作。

五、犬咬伤后如何处理:

被狗咬伤后,应在两小时之内严格处理伤口。

如:

用针刺伤口周围皮肤,尽力挤压出血或用火罐拔毒。

接着用20%的肥皂水,或0.1%的新洁尔灭冲洗半小时,再用大量的清水冲洗。

然后用烧酒或5%的碘酒或75%的酒精反复烧灼伤口。

如果伤口靠近头部,则应用抗狂犬病免疫血清在伤口内或周围作浸润注射,尽早接种狂犬病疫苗。

如伤势严重应同时加注抗狂犬病免疫血清,按需要给予破伤风抗毒素或类毒素等。

六、短期内可发展为手足口危重病例的临床特征有哪些:

1末梢循环不良2呼吸,心率明显加快3精神差,呕吐,抽搐,肢体抖动或无力4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5高血糖6高血压或低血压

七、什么是艾滋病:

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被称为“20世纪的瘟疫”。

HIV病毒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

HIV病毒大量破坏T淋巴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

HIV病毒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8-9年,发展成艾滋病病人之前,病毒感染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多年。

八、伤寒极期临床表现:

1)高热  体温转为稽留高热,一般持续约半个月,但免疫功能低下者可长达1~2月。

  

(2)神经系统中毒症状  患者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耳鸣、听力减退。

重者可有谵妄、抓空、昏迷。

  (3)皮疹  约半数患者在病程第一周末于前胸、腹部出现淡红色丘疹(玫瑰疹),直径达2~4mm,压之退色,散在分布,量少,一般仅数个至十数个,多在2~4日内消退。

  (4)相对缓脉  20~73%的患者体温高而脉率相对缓慢,部分患者尚可出现重脉。

并发中毒性心肌炎时,相对缓脉不明显。

  (5)肝脾肿大    (6)消化系统症状  腹胀、腹部不适、右下腹压痛、便秘或腹泻等。

九、肥达反应的评价:

机体感染伤寒、副伤寒杆菌后会产生相应抗体,正常人因隐性感染或预防接种,血清中可含有一定量的抗体。

一般当H≥1:

160,O≥1:

80,副伤寒凝集价≥1:

80时,才有诊断意义。

病程中应每周复查一次,如病人H与O的凝集价均高于参考值或较原凝集价升高4倍以上,则患伤寒的可能性很大。

若H凝集价高而O低于正常值,则可能是以往预防接种疫苗的结果或非特异性回忆反应所致。

十、霍乱的典型临床表现:

(1)轻型,仅有短期腹泻,无典型米泔水样便,无明显脱水表现,血压脉搏正常,尿量略少。

  

(2)中型,有典型症状体及典型大便,脱水明显,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尿量甚少,一日500ml以下。

  (3)重型:

患者极度软弱或神志不清,严重脱水及休克,脉搏细速或者不能触及,血压下降或测不出,尿极少或无尿,可发生典型症状后数小时死亡。

  (4)暴发型:

称干性霍乱,起病急骤,不等典型的泻吐症状出现,即因循环衰竭以致死亡

十一、什么是结核病及临床分型: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原发型肺结核,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浸润型肺结核,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

十二、耐药结核病的分类:

1)单耐药结核病

(2)多耐药结核病

(3)耐多药结核病(MDR-TB)

(4)广泛耐药结核病(XDR-TB)。

十三、炭疽是什么:

炭疽是一种由炭疽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牛、羊、骆驼、骡等食草动物是其主要传染源。

但是,当人直接或间接地接触病畜和染菌的皮、毛、肉等,也会感染炭疽。

十四、流行性乙型脑炎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鉴别要点: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皮肤粘膜瘀点、瘀斑及脑膜刺激征。

重者可有败血症性休克和脑膜脑炎。

脑脊液可呈化脓性改变。

流行性乙型脑膜炎是乙型脑炎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多在夏秋季流行。

本病起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临床表现为高热、嗜睡、抽搐、昏迷等。

儿童发病率明显高于成年人

十五、梅毒的临床分型及表现:

1.斑疹型梅毒疹是最常见的皮肤梅毒疹,主要分布在躯干和四肢的近端内侧,皮疹大小不等,以1~2cm直径大小居多,常为椭圆形或圆形,境界清楚,分布对称,数目较多,孤立散在,无浸润或浸润较浅,初起为淡红色,很快转为蔷薇色,故又称梅毒性蔷薇疹,无自觉症状,持续2~3周左右,可自然消退,不留疤痕。

2.丘疹型梅毒疹其发生率仅次于斑疹型梅毒疹皮疹,可直接发生,亦可由斑疹发展而来,自豌豆大到指甲大小,浸润明显,呈铜红色,境界明了,表面平滑,或有鳞屑,外观上类似银屑病,好发于面部、掌跖部及外生殖器部,一般对称发生,病损数目多时可波及躯干(腹胸的侧方明显)与四肢屈侧。

本型持续时间较长,自然消失也缓慢,如有再发疹时常可呈蛇形、轮状、多环形

十六、急性阿米巴痢疾与急性细菌性痢疾的鉴别要点:

十七、疟疾的临床特点:

1潜伏期乏力、倦怠、哈欠;

头痛,四肢酸痛;

食欲不振,腹部不适或腹泻;

不规则低热。

一般持续2~3天,长者1周2发冷期先为四肢末端发凉,迅觉背部、全身发冷。

口唇,指甲发绀,颜面苍白,全身肌肉关节酸痛。

进而全身发抖,寒战,有的人盖几床被子不能停止,持续约10分钟,乃至1小时许,寒战自然停止,体温上升3发热期面色转红,发绀消失,体温迅速上升,通常畏寒越显著,则体温就愈高,可达40℃以上持续2~6小时,个别达10余小时4出汗期颜面手心微汗,随后遍及全身,大汗淋漓约2~3小时体温降低,常至35.5℃

【单选题】

1、下列哪一项不是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A)

A、消化道传播B、输血或血制品C、注射途径D、母婴传播

2、有关HBV血清标志,唯一具有保护作用的是(A)

A、HBsAgB、抗-HBcC、抗-HBsD、抗-HBe

3、下列乙肝病毒标记物中反映HBV有活动性复制和传染性的是(C)

A、表面抗原(HBsAg) 

 B、核心抗体(抗HBc) C、e抗原(HBeAg)D、e抗体(抗-HBe)

4、乙型肝炎的高危人群不包括下列哪项(A)

A、抗HBs阳性者B、反复输血及血制品者,血液透析患者

C、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D、多个性伙伴,静脉药瘾者,接触血液的医务工作者

5、预防乙肝最主要的措施是(A)

A、接种乙肝疫苗B、隔离治疗病人C、接种丙种球蛋白D、加强医院内消毒和献血员筛检

6、被乙型肝炎病人血液污染的针头刺破皮肤后,主要宜采用(A)

A、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B、注射丙种球蛋白C、应用干扰素D、碘酒消毒

7、对HBeAg阳性母亲生下的新生儿预防处理,最好的方法是(D)

A、丙种球蛋白B、乙肝疫苗C、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D、乙肝疫苗+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

8、在急性病毒性肝炎中最早出现的肝功能变化是(A)

A、谷丙转氨酶升高B、谷草转氨酶升高C、γ-GT升高D、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9、下列试验中反映细胞坏死严重程度最有价值的指标是(A)

A、凝血酶原活动度B、谷草转氨酶C、白蛋白D、球蛋白

10、区别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类型最可靠的依据(D)

A、病程的长短B、临床症状的轻重C、血液生化检查结果D、肝穿刺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

11、水痘的主要传播途径是(A)

A、直接接触与呼吸道传播B、粪-口传播C、性接触传播D、虫媒传播

12、水痘是由哪种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C)

A、单纯疱疹B、水痘-疱疹C、水痘-带状疱疹D、水痘-单纯疱疹

13、水痘的主要传播途径,错误的是(B)

A、水痘皮疹分批出现,呈向心性分布B、成人患者症状轻,儿童重

C、水痘多见于儿童,带状疱疹多见于成人D、水痘为自限性疾病,10天左右自愈

14、下述哪项不符合带状疱疹的临床特点(C)

A、发疹前数日局部皮肤常有瘙痒等感觉异常B、局部淋巴结可肿痛

C、带状疱疹皮损常超过躯干中线D、皮疹先为红斑,数日后发展为丘疹、水疱

15、麻疹的发病高峰季节是(B)

A、秋冬季B、冬春季C、春夏季D、夏冬季

16、对于稽留高热的患儿,下列哪项对于麻疹早期最有诊断价值(D)

A、明显的上呼吸道症状B、结膜充血、怕光、流泪、眼睑红肿

C、咳嗽和声音嘶哑D、口腔颊部黏膜可见针尖样大小的白色点状黏膜斑

17、患者高热,咳嗽、精神萎糜、眼分泌物多,咽痛。

于第4病日出现皮疹,初为稀疏淡红色斑丘疹,直径2~4mm,逐渐皮疹增多,融合呈卵园形或不规则形,疹间可见正常皮肤。

最可能的诊断是(A)

A、麻疹B、猩红热C、水痘D、风疹

18、预防麻疹,减低人群中麻疹发病率的重要措施是(D)

A、肌注成人血浆B、肌注胎盘血丙种球蛋白

C、肌注人血丙种球蛋白D、皮下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

19、关于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病学特征,下列哪项是错误的(B)

A、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病毒携带者为主要传染源B、甲型流感多为散发感染

C、呼吸道经空气飞沫传播D、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

20、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传染源不包括(D)

  A、黑线姬鼠B、褐家鼠C、狗或猫D、鸡

21、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传播可通过下列途径但除外(C)

A、呼吸道传播B、消化道传播C、输血传播D、母婴传播

22、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的季节性(C)

  A、主要在7、8、9三个月发病B、家鼠传播者主要在5~7月发病

  C、黑线姬鼠传播者以11月至次年1月为高峰D、林区姬鼠传播者主要在冬季

23、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基本病理变化是(A)

A、全身小血管损伤B、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

C、全身毛细血管病变D、全身感染而致的循环衰竭

24、典型肾综合征出血热主要临床表现为(A)

A、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衰B、发热、感染、充血出血和急性肾衰

C、发热、腹泻、充血出血和急性肾衰D、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慢性肾衰

25、对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确诊依据是(C)

A、临床上有“三痛”、“三红”B、血像中出现异型淋巴细胞和血小板下降

C、特异性IgM抗体阳性D、临床上有三大主征:

发热、充血、出血、肾损害

26、抗病毒治疗用利巴韦林,应在肾综合征出血热哪一期使用最有效(A)

A、发热早期B、休克期C、少尿期D、发热后期

27、登革热是由下列哪一蚊种传播的病毒性传染病(B)

A、中华按蚊B、伊蚊C、微小按蚊D、雷氏按蚊

28、现阶段预防登革热流行的重点措施是(A)

A、防止和消灭伊蚊B、捕杀野生动物C、防鼠灭鼠D、粪便无害化处理

29、流行性腮腺炎主要的传播途径是(A)

A、飞沫传播B、消化道传播C、间接接触传播D、血液传播

30、关于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病变特点,下列哪个是错误的(C)

A、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B、由于腮腺肿大,局部皮肤水肿,使皮肤发亮

C、进食酸性食物可使疼痛减轻D、通常一侧腮腺肿大3~4天后又累及对侧

31、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胰腺炎,做下列哪项检查有柱于胰腺炎的诊断(A)

A、血淀粉酶B、尿淀粉酶C、血脂肪酶D、转氨酶

32、男性成人患者,为预防睾丸炎的发生,早期可使用(A)

A、己烯雌酚B、丙酸睾丸酮C、利巴韦林D、地塞米松

33、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染源是(B)

A、乙脑患者B、乙脑病毒携带者C、猪D、蚊虫

34、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传播环节中最重要的中间宿主是(A)

A、蚊B、幼猪C、成年猫D、乙型脑炎带毒者

35、我国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季节是(B)

A、1~3月B、7~9月C、11~3月D、3~5月  

36、关于乙脑哪项是错误的(D)

A、昏迷与病情轻重有关B、体温愈高病情愈重

C、呼吸衰竭以中枢性为主D、抽搐与病情轻重无明显关系

37、下列哪项关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描述是错误的(C)

A、典型临床经过为初期、极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

B、根据病情轻重可以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和极重型

C、自愈性疾病,病人无后遗症

D、临床表现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和脑膜刺激征为特征

38、流行性乙型脑炎最主要的死亡原因(C)

A、外周性呼吸衰竭 B、低钠性脑病 C、中枢性呼吸衰竭 D、昏迷

39、下列关于狂犬病的描述,不正确的是(D)

A、由狂犬病毒所致B、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

C、急性人兽共患传染病D、一定有恐水症状

40、下面对狂犬病易感性的描述,错误的是(C)

A、创口深而大者发病率高

B、咬伤后迅速、彻底清洗伤口者发病机会减少

C、头、面、颈、手指处被咬伤后发病机会多

D、及时、全程、足量注射狂犬疫苗能完全阻止发病

41、狂犬病临床分期为(D)

A、兴奋期,麻痹期,恢复期B、前驱期,麻痹期,恢复期

C、前驱期,兴奋期,恢复期D、前驱期,兴奋期,麻痹期

42、人在被可疑动物致伤后,应立即开展的预防性治疗是(D)

A、立即进行伤口处理B、注射抗狂犬病血清C、接种狂犬疫苗D、三项措施缺一不可

43、艾滋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是(A)

A、口腔念珠菌病B、肺孢子菌肺炎C、外阴部疱疹病毒感染D、疱疹性直肠炎

44、艾滋病患者常见的肿瘤是(A)

A、卡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