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幼儿园教学工作周计划.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64199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定幼儿园教学工作周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制定幼儿园教学工作周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制定幼儿园教学工作周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制定幼儿园教学工作周计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制定幼儿园教学工作周计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制定幼儿园教学工作周计划.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制定幼儿园教学工作周计划.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制定幼儿园教学工作周计划.doc

《制定幼儿园教学工作周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定幼儿园教学工作周计划.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制定幼儿园教学工作周计划.doc

西山幼儿园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预备周工作计划

福清市西山幼儿园

2014年1月10日篇三:

幼儿园各周工作详细计划篇四:

幼儿园周工作安排(2014-2015第二学期)

幼儿园周工作安排

第一周:

1、制定各项工作计划

2、幼儿园环境创设及安全检查

3、庆祝“三八”节,开展“我爱妈妈”、“我爱老师”主题活动.第二周:

1、开展“春天来了”主题活动

2、业务培训:

组织教师学习《纲要》

3、幼儿安全检查

第三周:

1、纠正幼儿间操

2、科学、语言学科报课

3、练习升旗仪式

4、开展家园联系工作

第四周:

1、幼儿教师每人一节课评比(科学、语言选课)

2、开展“安全教育月”活动

3、幼儿安全工作

4、教师读书活动

第五周:

1、室内环境布置评比

2、幼儿运动会项目训练

3、迎接区幼儿学科优质课比赛

第六周:

1、幼儿园常规检查

2、业务学习

3、幼儿运动会项目训练

第七周

1、幼儿运动会项目训练

2、教师业务学习

第八周:

1、幼儿运动会

2、幼儿安全教育

3、开展家园联系活动

第九周:

1.幼儿区域活动课评比

2.幼儿体操评比

3、教师常规性工作

第十周:

1.开展幼儿体检活动

2、教师基本功大赛

3、幼儿安全教育

4、幼儿迎“六一”主题亲子活动准备工作第十一周:

1、班级区域角评比

2、幼儿迎“六一”主题亲子活动准备工作

3、教师业务学习

第十二周:

1、幼儿迎“六一”主题亲子活动准备工作

2、教师基本功大赛

3、家园联系活动

第十三周:

1、迎“六一”大型亲子互动演出

2、大班开展“快上小学了”主题活动第十四周:

1、幼儿安全教育

2、教师业务学习

3、教师读书活动

第十五周:

1、幼儿园校舍等安全工作检查

2、教师常规性工作检查

第十六周:

1、幼教工作综合评比

2、做好本学期总结工作

3、幼儿园各项材料的归档工作

第十七周-----第十八周:

1、教师读书笔记的评比

2、班级工作评比

3、做好假期工作安排篇五:

如何制定幼儿园的各种教学计划

如何制定幼儿园的各种教学计划

——暑期培训讲稿(2010年7月)

概述

关于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教师开展班级日常工作的依据和具体行动的规划,能有效促使教师将培养目标清晰、有目的的落实到幼儿身上;减少教师开展工作中的不确定性,找到一种方向感。

从时间段上看主要包括:

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和日计划四种,这四种计划是递进且相关联的整体。

主要从各种计划的特点、各种计划包含的要素及制定时应把握的要点问题两方面依次进行说明。

一、学期计划:

特点:

也称班级保教工作计划。

是指导一个学期班级各项工作全面、有效开展的规划,除包括班级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外,还包括家长工作、环境创设等方面的内容。

包含要素:

现状分析、学期目标、具体措施、主要活动等。

遵循原则:

1.遵循“分析掌握在前,目标在后”的原则(分析:

分析之前幼儿发展状况,班级整体工作情况;掌握:

掌握熟悉本年龄段幼儿发展目标要求)

2.遵循“立足园所、班级实际”的适宜性原则

3.遵循“年级组成员、班级成员全员参与、充分沟通”的原则。

包含要素及各部分制定要点:

(一)现状分析

把握要点:

1.分析什么:

主要分析幼儿上学期发展状况和教育目标完成情况。

4.怎么分析:

(1)先进行整体分析,再按领域和项目依次进行分析;

(2)保证分析的真实准确,既要兼顾整体又要兼顾个体。

5.新班级主要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和“教师以往的经验”进行分析。

范例:

1.整体分析:

本班共32名幼儿,其中15名女孩、17名男孩,经过一学年的学习生活,班级整体呈现宽

松融洽的精神氛围,幼儿在各种活动中比较积极主动,由于班级特色活动的开展,本班孩子在三方面表现

突出:

1.图书阅读(对图书的兴趣、阅读的方法的等)方面表现突出,2/3的孩子能独立阅读简单的图书;

2.孩子们喜欢绘画活动,绘画技能提升很快,有了初步创造性表达的意识。

3.各种运动技能发展较好。

存在不足:

1.科学探究活动开展少,幼儿主动发起问题机会少,缺少观察、探究的意识。

2.部分幼儿交往主动性不强,幼儿间交往的策略还欠缺。

家长工作方面:

本班家长参与园所活动的积极性呈上升趋势,能积极主动配合班内各项活动,在家庭育儿经验方面还有待提升;教师与不同家长沟通的适宜方法还需进一步探索。

3.领域分析:

孩子们对周围的事物有了初步的兴趣,但还不善于主动发起提问;喜欢饲养小动物,对本班饲养的小鸡热情很高,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观察、表达自己的发现,记录能力还欠缺。

喜欢玩沙、玩水,但深入探究的意识不强。

29名幼儿能手口一致的点数5以内的数量,分类、比较大小、多少方面掌握较好;时间感念还需进一步巩固。

数学方面作品完成中,幼儿理解画面的能力还需增强;部分幼儿按照物体大小、长短等方面特征进行排序的能力还需提高。

(二)学期教育目标:

把握要点:

1.怎么制定:

(参照《和谐发展课程》《快乐家园指导用书》)、幼儿的年龄及发展特点、班级幼儿实际水平确定班级本学期各项重点目标。

4.怎么书写:

按领域及项目依次进行制定。

范例:

(中班第一学期科学领域为例)

★科学探究

1.乐于提出问题,能围绕简单和感兴趣的问题及身边的科学现象主动进行探究;体验猜想、验证、记录表达的过程。

(光、电、运动、摩擦)

2.认识秋冬季的明显特征;感受秋天丰收的乐趣,了解冬季人和动植物的过冬方式。

3.学习用简单的符号记录天气变化,尝试用语言和操作材料表达自己对天气的感受和认识;感知风霜雪雾等天气的明显特征。

4.知道声音有噪音和乐音之分,了解噪音的危害。

5.学习运用简单的材料、工具进行制作活动。

★数学

1.通过实物比较认识高矮、粗细,会正确运用这两个词比较物体高矮、粗细的差异。

2.学习按大小、长短、粗细、高矮等特征给四个以内的物体排序。

3.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五个以内物体的数量,感知多少和一样多。

4.关注生活中的数字,认识数字1、2、3、4、5、6,体验数字可以表示相应数量的任何东西。

5.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感知半圆形、长方形,能利用长方形、三角形创造性的联想填画。

6.辨认出一个形状改变了方位后还是同一个形状。

7.初步理解昨天、今天、明天的含义,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学习正确运用这些时间词汇。

8.学习第1、第2、第3等概念,学习5以内的正逆排序。

(三)具体措施:

把握要点:

1.通过哪些手段、途径、形式实现所列举的教育目标。

9.把握“措施”与“目标”间的不完全对应性和关联性,即一个目标可能需要多种措施去实现,一种措施可能实现多个目标。

范例:

1.在班级《家长园地》和“班级安康主页上”开辟“小问号”栏目,调动幼儿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兴趣。

10.每天固定时间(晨间活动、早饭后、离园前)进行问题播报和问题回应。

11.创设科学区,将教育目标中的科学内容与幼儿发现的科学现象有机融合,提供各种适宜材料,引导幼儿探究。

12.深入开展正规的科学探究活动,在引领幼儿感知科学现象的同时,注重探究兴趣、观察分析的方法、记录表达等方法的习得(有目的、有计划)。

13.开展“我眼中的秋天”“美丽的冬天”主题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秋冬季季节特征,并运用绘画、心情卡、歌曲、诗歌等多种形式记录表达自己的感受。

14.创设“天气预报专栏”,在每天晨间活动时间增设“天气播报”环节,引导幼儿关注,并进行记录、播报、统计。

8.开设“科学制作区”,发动幼儿、家长一起搜集材料及各种“小制作”的方法,互为教师,相互学习。

一个目标对应多个措施——范例

一个措施实现多个目标——范例

(四)主要内容

把握要点:

1.即与目标和措施相对应的各种具体活动,如《快乐家园》内容,歌曲、绘画、区域等各种类型活动。

15.结合教师对目标的理解、以往的工作经验、现有的参考教材初步选择确定。

16.随时进行调整和添加。

日常参考活动类:

(目标2:

认识秋天明显特征)

健康领域:

体育游戏:

“摘果子”、“运瓜”

“穿脱衣服我知道”

艺术领域:

树叶粘贴,泥工、绘画“秋天的水果”、律动:

“摘果子”歌曲:

秋(系)、秋天多么美(音)、《小树叶》;棉签绘画:

“美丽的菊花”“一串红”。

科学领域:

1、搜集种子、果实、落叶等秋天果实,进行分类;冬天的变化及各种动植物的过冬方式。

2、做落叶标本。

3、颜色碰碰碰(建构)4.科学小实验:

影子的秘密、摩擦起电、谁跑得快等。

语言领域:

欣赏散文:

《落叶》诗歌:

“菊花”“小树叶”绕口令:

七个阿姨来摘果;晨间讲述:

结合季节特征。

学期计划除包含以各领域为主的教学部分外,还包括:

家长工作、班级特色活动等内容。

本学期家长工作目标:

1.拓展家长工作的形式,最大限度发挥“安康网络”的沟通实效。

2.有针对性的帮助不同家长解决家庭教育问题,提升不同层次家长的家庭育儿能力。

3.开发家长的教育资源,尝试家长进课堂活动。

本学期家长工作措施:

1.以《家长园地》、家长会等形式让家长了解主题内容及配合要点。

2.了解“小问号”栏目创设的目的及配合的方法。

环境创设:

1.围绕主题活动创设“秋、冬”季主题墙饰。

2.创设“天气预报专栏”常规墙饰。

3.《家长园地》中开设“小问号”专栏。

4.开设科学区,依次投放光、电、摩擦、运动的科学材料。

二、月计划

特点:

是学期计划的下位分解计划,主要是总结上月执行情况的基础上提出实现学期目标计划的实际步骤。

包括上月情况分析、本月各领域重点目标、主要活动措施及活动内容等要素。

(一)上月情况分析

1.分析什么:

体现针对性——主要针对上月目标达成情况及幼儿发展情况进行分析。

2.怎么分析:

要从五个领域进行分析。

保证客观、真实性,既要分析优势、又要指出不足。

范例:

(以中班九月份为例)

健康:

幼儿已完全适应集体生活,各项常规习惯基本稳定;多数幼儿掌握了徒手操的动作,但还不够规范。

语言:

晨间讲述活动基本步入正轨,2/3的幼儿能主动在集体面前读“心情卡”,但声音不够洪亮,部分幼儿对“心情卡”内容不太熟悉,需进一步与家长沟通。

科学:

能在成人引导下关注季节变化,对秋季特征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摩擦起电”科学探究活动开展中,幼儿初步体验了猜想、探究、验证记录表达的科学探究过程;“小问号”栏目刚刚发起,幼儿参与的主动意识还有待提升。

幼儿基本能完成课本中数物对应的点数。

社会:

“我升中班了”主题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孩子们长大的意识,在“我的新朋友”栏目的牵引下孩子们有了初步评价同伴的意识,交往能力有了提升。

了解了“十月一日”的含义。

艺术:

初步学习了双线条人物画,2/3幼儿能独立表现,12名幼儿有动态的感觉;美工区材料的投放及指导,幼儿棉签画的技能有了提升。

听前奏、间奏的能力有了提高。

(二)本月重点教育目标

把握要点:

1.把握关联性:

依据学期目标中每领域(项)的关键价值、幼儿上月发展状况、本月的特质基础上对学期目标筛选、分解确定月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