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语文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64842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语文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最新语文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最新语文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最新语文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最新语文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最新语文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最新语文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最新语文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最新语文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最新语文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最新语文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最新语文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最新语文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语文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docx

《最新语文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语文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语文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docx

最新语文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

高一(下)期中语文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扇拾遗

陈晶

宋代扇子多多,但能保存下来的实物,毕竟不可多得。

笔者有缘识得墓葬出土的宋扇实物,考析中取读文献、诗词及从绘画图像中取证,解读出一些有关宋扇的资讯来。

去年春上,我去福建邵武考察一座南宋墓葬出土的漆器,发现同出土的器物中,有两柄宋代竹丝扇。

这样的竹丝扇,据我所知,出土者已有六柄,其中四柄出土时虽并不完整,但是框架未散,唯邵武南宋墓内见到的两柄中,有一柄破残而散架,感到非常可惜,却又给我意外的机会,使我不仅弄明白了这种扇子的制作工艺非常精到,又“对号入座”,从文献上找到了这种扇子的专卖铺。

两宋竹丝扇的形状都是长圆形,中间以木杆为扇轴,从散架的竹扇上看到木轴的两边钻有数以百计的微孔,孔内插入一毫米左右细直而柔韧性很强的竹篾丝为扇骨,排列展开成长圆形,面上糊以丝绢或纸,作有山水、花卉画,绷在用细木条或细竹片圈成的扇框上。

从这样的制作解密中,我恍然想到《梦粱录》所记“炭桥河下青篦扇子铺”应是竹丝扇的专卖店。

你想,这种用竹丝编排的制作工艺不是与梳理头发的篦子十分相似?

再说当时杭州城诸色杂货中,木梳、篦子、刷牙子都有单独名称,而扇子铺名前亦都冠以专门名称,如“陈家画团扇铺”、“周家折叠扇铺”,冠以“青篦”两字,则非常恰当地指明用材,形象有别于一般团扇、折叠扇,而称之为“青篦扇子”。

这类扇子制作年代,大概始于五代时的南方地区,画迹中见于相传五代(宋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韩本人手中所持的扇子扇面上,写实地绘出细密扇骨,和南宋墓出土竹丝扇实物相似。

宋代的扇子,用得最多的是团扇,此外折扇在南宋明显已大量生产,可能供女性使用为主。

沈从文先生《扇子应用进展》一文中举出图像:

一为北宋《秋庭戏婴图》上所见,案上搁有一柄“折叠扇”;另一图像为北宋苏州著名写真画师何充所作一幅手执“折叠扇”道姑装妇女像。

1979年我曾给沈从文先生报告:

江苏武进出土的一批南宋漆器中有一件戗金漆奁盖面上刻一幅仕女消暑图,图中两个仕女手中分别持一把折腰形纨扇与一把展开的折扇,两种类型的扇子出现在同一画面中。

后为沈先生作《扇子史话》一文的插图,弥足珍贵。

1.下面对文中“有关宋扇的资讯”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代的扇子很多,但保存下来的实物却很少,在一些墓葬出土文物中能见到少许不完整甚至残破散架的实物。

B.邵武南宋墓出土的两柄宋扇,都是长圆形竹丝扇,制作工艺非常精到,以木杆为扇轴,轴的两边钻有许多微孔。

C.邵武南宋墓出土的两柄宋扇的专卖店是“炭桥河下青篦扇子铺”,从《韩熙载夜宴图》可知两扇为五代时制作。

D.宋代用得最多的扇子是团扇,邵武南宋墓出土的两柄青篦扇子也是团扇的一种,而折扇在南宋时也大量生产。

2.下面不属于说明南宋折扇“可能供女性使用为主”的一项是

A.沈从文先生《扇子应用进展》一文中,举出的北宋《秋庭戏婴图》图像中的案上就搁有一柄“折叠扇”。

B.沈从文先生所举的另一图像,是北宋苏州著名写真画师何充所作的一幅手执“折叠扇”的道姑装妇女像。

C.江苏武进出土的南宋漆器中有一件戗金漆奁盖面上刻一幅仕女消暑图,图中一个仕女手持展开的折扇。

D.沈从文先生在《扇子史话》一书中将出现在出土文物南宋一件漆器上的仕女持折扇的消暑图作为插图。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要考析宋扇,主要靠文献、诗词以及绘画图像,因为宋代的扇子虽然很多,但能够保存到今天的实物却是不可多得。

B.邵武南宋墓出土的残破散架的宋扇,给了作者意外的发现,既明白了扇子的制作工艺,又实地找到了该扇子的专卖铺。

C.扇骨是插入木轴两边微孔内一毫米左右的细直而柔韧性很强的竹篾丝,以便在面上糊以画有山水、花卉的丝绢或纸。

D.宋代竹丝扇用竹丝编排的制作工艺与梳头的篦子相似,“青篦”两字恰当地指明用材,五代顾闳中的画中能见其形状。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每题2分,共6分)

4.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2分)

A.铸以为金人十二B.树之以桑

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句读之不知

B.弃甲曳兵而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青,取之于蓝余威震于殊俗

D.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6.下列加点字的词类活用不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序八州而朝同列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B.天下云集响应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C.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小学而大遗

D.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三.古代诗文阅读(38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杨公则,字君翼,天水西县人也。

氐贼李乌奴作乱,攻白马,公则固守经时,矢尽粮竭,陷于寇,抗声骂贼。

乌奴壮之,更厚待焉,要与同事。

公则伪许而图之,谋泄,单马逃归。

梁州刺史王玄邈以事表闻,齐高帝下诏褒美。

迁扶风太守,母忧去官。

顷之,荆州刺史巴东王子响构乱,公则率师进讨。

事平,迁武宁太守。

在郡七年,资无担石,百姓便之。

高祖勒众军次于沔口,公则率湘府之众会于夏口。

郢城平,高祖命众军即日俱下,公则受命先驱,径掩柴桑。

江州既定,连旌东下,直造京邑。

公则号令严明,秋毫不犯,所在莫不赖焉。

大军至新林,公则自越城移屯领军府垒北楼,与南掖门相对,尝登楼望战。

城中遥见麾盖,纵神锋弩射之,矢贯胡床,左右皆失色。

公则曰:

“几中吾脚。

”谈笑如初。

东昏夜选勇士攻公则栅,军中惊扰,公则坚卧不起,徐命击之,东昏军乃退。

湘州寇乱累年,民多流散,公则轻刑薄敛,顷之,户口充复。

为政虽无威严,然保己廉慎,为吏民所悦。

湘俗单家以赂求州职,公则至,悉断之,所辟引皆州郡著姓,高祖班下诸州以为法。

时朝廷始议北伐,以公则威名素著,至京师,诏假节先屯洛口。

公则受命遘疾,谓亲人曰:

“昔廉颇、马援以年老见遗,犹自力请用。

今国家不以吾朽懦,任以前驱,方于古人,见知重矣。

虽临途疾苦,岂可僶俛辞事。

马革还葬,此吾志也。

”遂强起登舟。

至洛口,寿春士女归降者数千户。

魏、豫州刺史薛恭度遣长史石荣前锋接战,即斩石荣,逐北至寿春,去城数十里乃反。

疾卒于师,时年六十一。

高祖深痛惜之,即日举哀,赠车骑将军,给鼓吹一部。

谥曰烈。

公则为人敦厚慈爱,居家笃睦,视兄子过于其子,家财悉委焉。

性好学,虽居军旅,手不辍卷,士大夫以此称之。

  (选自《南史》有删节)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母忧去官忧:

忧虑,担心

B.高祖勒众军次于沔口勒:

统率

C.居家笃睦笃:

忠诚,厚道

D.士大夫以此称之称:

赞扬

8.下列句子中,表现杨公则“忠烈”的一组是(3分)

①陷于寇,抗声骂贼②资无担石,百姓便之③公则号令严明,秋毫不犯

④马革还葬,此吾志也⑤遂强起登舟⑥虽居军旅,手不辍卷

A.①②③B.①④⑤C.②④⑥D.④⑤⑥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乌奴叛乱时,杨公则弹尽粮绝被抓,但仍不屈服,假装答应与其共事,最终骑马逃回。

B.杨公则所率部队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得到了百姓的拥护和帮助。

在新林面对敌人的突袭,能够沉着应战,从而取得了胜利。

C.杨公则对百姓轻刑薄赋,人口发展很快。

在选用人才上,他不允许用钱买官,而是征用州郡的大姓做官,得到了高祖的肯定。

D.在北伐时,杨公则接受命令带病出征,立志要马革裹尸还。

在战争中打败了敌人,最后在军中病逝,齐高祖当天就为他的去世而哀悼。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乌奴壮之,更厚待焉,要与同事。

公则伪许而图之,谋泄,单马逃归。

(5分)

译文:

(2)昔廉颇、马援以年老见遗,犹自力请用。

今国家不以吾朽懦,任以前驱,方于古人,见知重矣。

(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1——12题。

送柴侍卿王昌龄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1.王诗中诗人不为离别而悲伤的原因有哪些?

(5分)

12.两首诗同样表现了别友之情,所表达的情感及表达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试做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3.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谨庠序之教,----------------------------,--------------------------。

(3)故木受绳则直,----------------------------,---------------------------,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

四.阅读题(2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7题。

林清玄:

心美一切皆美

记者:

您30岁之前得遍了台湾所有的文学大奖,直到不再参赛,此外,您还是台湾最高产的作家,除了众人以为的文思泉涌,还有别的诀窍吗?

林清玄:

我很喜欢一句古诗:

书到今生读已迟。

就是说,这辈子你要读书已经来不及,都是上辈子的积累。

我想这种积累重要的是怎么坚持,每天写一点,一个月以后回头看,会觉得性情上有变化,这种慢慢积累的过程是快乐的。

记者:

从乡下奋斗到台北,您的经历也是比较坎坷的。

小时候,您随父兄在田间地头流汗受苦,这段经历对您今后的成长有何影响?

林清玄:

有很大的帮助,使我什么情况都能适应。

从出生到现在,我没有一个晚上睡不着觉,没有一餐饭吃不香,随时都能笑得出来。

因为小时候在大山中长大,生活很苦,心思也单纯,天黑上床马上睡觉,你不会有欲望,有欲望也没用,根本不可能实现,所以慢慢久了,你对欲望就不会太敏感。

记者:

在您的环境里面,显然没有成为作家的条件,但您成功了。

林清玄:

的确,我家代代都是耕农,可是我对文字有非常深刻和敏锐的感受。

记得有位文人叫张潮,他讲,“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你把地上的东西看清楚了,那就是一篇文章。

我小时候的成长不可能像一般人所说的,学富五车,而是一门深入。

我记得小时候读每本书,拿过来都珍贵得不得了,抱着,枕着,经常拿到什么就很用心地看。

小学三年级以后,每天我要抱着一本书,才睡得着;每天一定要读到一篇好文章,才肯睡觉。

记者:

在经历5000年未有之变局之后,拜金拜物对传统价值观的疏离逐渐明显,在这样光怪陆离的时代,怎样才能活出真正的优雅?

林清玄:

其实这是一个向欲望倾斜的时代,全世界都是这个样子,有时候你看报纸会看到一个爱玛仕的包卖到100万人民币,荒唐!

但大家已经习惯了,不以为怪,它是名牌,就值这个钱,那是因为你已经迷失了对事物的真实判断。

人的肩膀挑着一架天平,一边是欲望,一边是心灵的满足,你的心灵应该有足够的砝码来保持平衡。

人在中间,一边是一个人加一个山谷的“谷”,一边是一个人加一个山谷的“山”,俗和仙如果能够平衡,你就能做一个平正的人。

当然,要想不被欲望捆绑,就应该有自己心灵的寄托,要花一些时间来充实我们的心灵世界,比如文学。

记者:

对于生在这个时代有着多种价值可供选择的青年来说,文学在他们生活中应该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林清玄:

第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其实在青年的成长中,文学也是他们最好的化妆。

因为如果有内涵,你会觉得什么事情都美。

我有两句话,“心美一切皆美,情深万象皆深”,你的心灵美丽了,你看到的世间一切都美;如果你的情感深厚,你会觉得世间万物都很深刻。

所以,如果要使你的生命、外表、气质变得更好,你的心就要美,你的情就要深,文学正好是容易进入的途径。

14.下列对访谈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林清玄引用“书到今生读已迟”的古诗意在说明天赋的重要性,此生再如何努力读书都不会有大的效果。

B.林清玄引用张潮的话,说“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很形象地说出了他的成长环境与他的创作的关系,也说出了生活与创作的关系。

C.林清玄举爱玛仕的包卖到100万人民币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全世界都向欲望倾斜,人们失去了对事物真实价值的判断能力。

D.林清玄认为,要达到仙与俗的平衡,需要心灵的寄托,因此文学是必不可少的。

E.林清玄所说的“心美一切皆美”的含意是一个人心美了,他就可以用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去看待一切,因此,一切都会美起来。

15.这篇访谈共涉及了哪几个主要话题?

请分条概述。

(6分)

16.林清玄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请简要概括。

(6分)

17.怎样理解“第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

请结合你的读书经历谈谈文学对你的影响。

(8分)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当时,站出来反对王安石新法的,几乎全都是朝中重臣,而司马光首当其冲,他几度上表,历数新法的种种弊端,言辞甚是激烈。

B.登上黄山光明顶放眼眺望,起伏的群山座座相连,鳞次栉比,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天际。

C.由于台湾“熊猫馆“1月25日才开馆,动物园开通了网络直播,上网观看熊猫最高流量曾达60万人次,各种有熊猫图案的商品也粉墨登场,纷纷亮相街头。

D.每年一度的杭州西湖博览会烟花晚会让西湖的夜空流光溢彩,如果苏东坡也能看上一眼,说不定又能为我们留下许多美妙的诗句。

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保持轻快、有力的步伐,是衡量身体是否健康的一个好方法。

B.神经衰弱的主要原因是由长期精神紧张,脑力活动过度等原因造成的。

C.临近年底,“甲流”来势依然未减,市民防控“甲流”的意识日渐提高,各种各样的防病商品受到青睐。

D.11月26日、27日,日本主流媒体《朝日新闻》用四个整版罕见地来刊登名为《日中战争》的专题报导,对侵华战争进行全面冷静的反思。

20.近日,《成都商报》刊登了一则报道:

四川地震灾区首个地震遗址纪念公园——广元市青川县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将于11月12日开园。

青川县委宣传部领导表示,遗址公园拉开了该省地震遗址旅游产业建设的序幕。

公园今后将考虑收费。

这则消息见报后,引起了人们的热议:

“地震遗址公园”该不该收费呢?

读了这则消息,你觉得“地震遗址公园”收费到底应不应该?

请谈谈你支持或反对收费的理由。

要求:

观点鲜明,理由充分,阐述完整,不超过50字。

(4分)

答:

21.“小葱拌豆腐”本是老百姓喜爱的一道家常菜,后来衍生出一句家喻户晓的歇后语。

不久前,某行政部门征公益广告创意,以一盘“小葱拌豆腐”为主本图案的广告创意,因有积极的比喻意义被采纳了。

请你为该“主体图案”配一句恰当、简明的广告语,不少于10个字。

(2分)

六.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古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则故事:

安泰是众所公认的英雄,所向无敌,地神盖娅是他的母亲。

安泰在格斗时,只要身不离地。

便可源源不断地从大地母亲的身上汲取力量,因而能够击败任何强大的对手。

不幸的是,安泰克敌制胜的奥妙被一个叫做赫拉克勒斯的对手发现了,于是安泰被弄到空中扼死了。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立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一(下)期中考试答案

1.C(原文是说从顾闳中的画中可以看出这种扇子的形状,而不是知道制作年代。

且宋代专卖店也不可能专卖五代时制作的扇子。

2.D(沈从文先生将“仕女消暑图“作为《扇子史话》插图,意在表明此图的珍贵,而不是说明南宋折扇的使用对象。

3.B(“又实地找到了该扇子的专卖铺”推断不正确。

原文表述是“从文献上找到了这种扇子的专卖铺”,并非实地,也不可能是实地。

4.B5.D6.C

7.A忧:

(父母的)丧事

8.B(②突出他的廉洁③纪律严明⑥热爱读书)

9.B(“得到了百姓的拥护和帮助”无中生有。

10.(10分)

⑴(5分)李乌奴认为他的行为壮烈,更加好好地对待他,邀请他与自己共事。

杨公则假装答应他而图谋(袭击)他,计谋泄露,一人骑马逃回。

(壮:

意动。

要:

邀请。

伪:

假装。

图:

图谋,谋取。

各1分,大意1分。

⑵过去廉颇、马援因为年老被遗,但他们还勉力请求任用。

现在国家不因为我衰朽懦弱,任命我为前锋,与古人相比,可见朝廷对我还是看重的啊。

(“以年老见遗”中的“以”,因为;“见”,被。

朽懦:

衰朽懦弱。

前驱:

先锋。

各1分,大意1分。

11、行程顺畅,快捷,平稳;彼此相去不远,共一道青山;有同一明月相照,慰解互相思念,无心理距离。

(5分。

3个要点各1分,分析2分)12、情感:

王诗表达了乐观,洒脱,豪爽的思想感情;李诗表达了难分难舍,牵挂,惆怅之情。

(3分)表达方式:

王诗既有直抒胸臆,又有借景抒情。

李诗没有直接抒怀,全诗用的是借景抒情的手法。

(3分)

13、略

14.(5分)BC(答出一项给3分)

(A项,作者意在说明学无止境,读多少书都是不够的。

所以应该勤于读书,形成逐渐厚重的积累。

D项,作者意思是说文学只是一种比较好的途径,并非必不可少。

E项中“积极乐观”理解狭隘且无根据,作者的意思是说人的内在修养可以使人对世界的感受认识丰富起来,发现更多的趣味。

15.(6分)

访谈共涉及到三方面的话题:

林清玄在文学上取得成就的重要原因;在拜金拜物的光怪陆离的现实中怎样活得优雅;在价值多元的时代中青年应如何对待文学。

(每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16.(6分)

从小就对文字有非常深刻和敏锐的感受;(1分)热爱读书,手不释卷,一门深入,坚持积累;(2分)小时候苦难经历的磨炼,使他能够适应各种环境;(1分)生活的大书使他获得了丰厚的人生阅历,成为他创作的源泉;(1分)不被欲望捆绑,心灵充实。

(1分)

17.(8分)

“第一流的文章”说的就是文学,“生命的化妆”是说文学可以使人的灵魂变得美丽和丰富。

这句话说出了文学对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作用,比如陶冶人的心灵,提高人的修养,丰富人的感情,改善人的气质,加深人对世界的理解和认识,等等。

(4分)考生在答个人的读书经历时把握住两点即可得分,一是读的必须是文学作品,二是谈对精神成长方面的作用。

(4分)

18、D19、C(A不合逻辑;B杂糅;D语序不当,“罕见地”放在“用四个整版”前。

20、评分标准:

同意的理由:

作为日常建设、维护的经费,可以把公园建设得更好;可以将收入捐助受灾群众或作为地方重建资金等。

不同意的理由:

收费会阻止一部分人进入,不应该利用灾难牟利等。

(观点鲜明、阐释合乎情理2分,语言流畅完整2分。

21、希望你们对我们的评价,就像这道菜:

一青二白

22、立意提示:

一、安泰的角度:

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要依靠别人或集体的力量才能有所作为;反过来思考,过分依赖别人也会导致失败;二、从母亲的角度。

适当的给予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

三、从赫拉克勒斯的角度:

知己知被,方能百战不殆;抓住要害,才可事半功倍。

附译文:

杨公则,字君翼,是天水县人。

当时氐人李乌奴叛乱,攻打白马,公则顽强地守卫经时,弹尽粮绝,被敌人俘虏,大声骂敌人。

李乌奴认为他的行为壮烈,更加好好地对待他,邀请他与自己共事。

杨公则假装答应他而图谋(袭击)他,计谋泄露,一人骑马逃回。

梁州刺史王玄邈把这件事上表给皇上,让皇上知道这件事,齐高帝下诏褒扬了他。

调任为扶风太守,母亲去世而辞去官职。

不久,荆州刺史巴东王子响作乱,杨公则率领军队前去讨伐。

事件平定后,调为武宁太守。

在武宁郡担任太守七年,财产很少,百姓安定。

齐高祖率领军队驻扎在沔口,杨公则率湘州的军队在夏口与齐高祖的军队会师。

郢城平定后,高祖命令所有军队当天全部继续东下,杨公则受命为先头部队,直接攻向柴桑。

江州平定以后,合军东下,直抵建邺。

杨公则号令严明,秋毫不犯,所过之处无不仰赖他而平安无事。

大军到新林,杨公则把领军府从越城转移北楼到驻防,和南掖门相对,杨公则曾经登上北楼观战。

城内远远望见将帅用的旌旗伞盖,让神弩手射箭,箭穿入杨公则坐的胡床,左右的人都大惊失色。

杨公则说:

“几乎射中我的脚。

”谈笑如初。

东昏侯选勇士在夜晚攻打杨公则的栅营,栅营中的军队惊恐扰乱,杨公则安睡着不起,只是慢慢地命人回击敌人,东昏侯的军队就退回了。

湘州多年遭受匪乱,人民大多流离失散,杨公则减轻刑罚,减少赋税,不久,户口就增加了。

杨公则做官虽然缺少威严,但是自己保持廉洁谨慎,官吏和百姓都很高兴。

湘州的习俗单姓人家用赂贿求得州中的职务,杨公则到后,全部断绝这种做法,所征用的都是州郡的大姓,高祖颁诏,要求各州都要效法。

当时朝廷开始讨论北伐的事,因为杨公则一向享有很高的威名,到京师后,下诏赐假节给他,命令他先在洛口屯兵。

杨公则接受命令正要出发,得病,对亲人说:

“过去廉颇、马援因为年老被遗,但他们还勉力请求任用。

现在国家不因为我衰朽懦弱,任命我为前锋,与古人相比,可见朝廷对我还是看重的啊。

虽然临出发得了病,怎么可以一下就推诿任务啊?

马革裹尸,还葬家乡,这是我的志向啊。

”就勉强起来登上船。

到了洛口,寿春投降的男女有几千户。

魏、豫州刺史薛恭度派遣长史石荣为前锋来迎战,杨公则就斩杀了石荣,追杀败兵一直到寿春,离城几十里才返回。

在军中病逝,享年六十一岁。

高祖非常悲痛为他惋惜,当天就举哀(丧礼用语,指高声号哭),赠车骑将军,给鼓吹一部。

谥号是烈。

杨公则为人宽厚慈爱,在家日常生活淳厚和睦,对待自己的侄子比自己的孩子还好,家财都委托给他。

生性好学,即使在军中,他仍然手不释卷,士大夫因此称赞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