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新课程标准(2011版)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64887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语新课程标准(2011版)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英语新课程标准(2011版)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英语新课程标准(2011版)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英语新课程标准(2011版)试题及答案.docx

《英语新课程标准(2011版)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语新课程标准(2011版)试题及答案.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英语新课程标准(2011版)试题及答案.docx

英语新课程标准(2011版)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1、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2、在九级目标体系中,小学六年级结束时应达到

(2)级,9年级结束时应达到(5)级,1级目标是(四)年级应达到的水平。

3、语言技能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技能以及这些技能的综合运用。

其中(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

4、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以及用于表达常见(功能)和(话题)。

6、终结性评价要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过程性评价着重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与进步)。

7、(教材)是课程的第一资源。

8、教材编写应体现:

(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和(灵活性)的原则。

二、简答。

1、简述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性质。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

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英语课程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 简述英语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

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能力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二:

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性

三:

整体设计目标,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持续性和渐进性

四:

强调语言实践,注重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运用性

五:

优化评价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六:

丰富课程资源,拓展英语学习渠道

3、 简述义务教育阶段的总目标。

通过英语课程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

4、英语课程的总的设计思路是什么?

英语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和先进的外语课程理念为指导,立足国情,综合考虑我国英语教育的发展现状,从义务教育阶段起,建立一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系统而持续渐进的英语课程体系。

5、简述英语学习策略及其分类。

学习策略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使用英语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以及指导这些行动和步骤的信念。

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

6、试述五维目标之间的关系。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

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有利于正确地理解语言和得体地使用语言;有效的学习策略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积极的情感态度有利于促进主动学习和持续发展。

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三:

论述。

     课程标准中的实施建议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好基础,促进学生整体人文素养的提高。

请简述英语教学的教学建议。

1. 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学习英语奠定基础

2. 注重语言实践,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3. 加强学习策略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 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

5. 合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6. 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7. 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拓展学生学习英语的渠道

8. 不断提高专业素养,适应课程发展的需要

     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尽可能做到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形式和内容的多样化,评价目标的多维化。

评价既要关注过程,又要关注结果,因此,对教师提出哪几点要求。

1、充分发挥评级的积极导向作用

2、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3、依据课程目标要求确定评价内容和标准

4、注重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和多样性

5、形成性评价要有利于监控和促进教与学的过程

6、终结性评价要注重考查学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7、注意处理教学与评价的关系

8、小学评价应以激励学生学习为主

9、合理设计和实施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