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导学案doc.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651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50.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情表导学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陈情表导学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陈情表导学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陈情表导学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陈情表导学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陈情表导学案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陈情表导学案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陈情表导学案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陈情表导学案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陈情表导学案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陈情表导学案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陈情表导学案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陈情表导学案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陈情表导学案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陈情表导学案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陈情表导学案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陈情表导学案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陈情表导学案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陈情表导学案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陈情表导学案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陈情表导学案doc.docx

《陈情表导学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情表导学案doc.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陈情表导学案doc.docx

陈情表导学案doc

《陈情表》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能理解“夙、凶、薄、息、寻、除、听、卒”等文言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学习积累文言词义。

2、能结合作者的身世及时代背景,能把握文章托言“乌鸟私情”、暂辞官爵的基本内容,学习理解课文的主题和表现出来的深厚感情。

3、学习体会作者复杂深挚的感情及巧妙的语言表达方式,能体味作品措辞委婉动听的特点。

【学习重点】

1、重点字词积累。

2、领会作者的真挚感情。

【学习难点】

1、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

2、深入体会文章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

【学习课时】4课时

第一课时

【预习导学】

一、知识链接

1、走进作者

李密(224~287),名虔,字令伯,时武阳人。

父早亡,母改嫁,由祖母刘氏亲自抚养。

为人正直,颇有才干,曾仕蜀汉侍郎。

蜀之后,晋武帝曾几次征诏,均辞命不从。

祖母死后,出任太子洗马,官至汉中太守。

后被谗免官,死于家中。

2、了解背景

司马氏集团灭蜀后,为了笼络西蜀人心,大力征召西蜀明贤到朝中做官,李密也是其中之一。

晋武帝征诏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不愿应诏,就写了这篇申诉自己不能应诏的苦衷的表文。

李密是一个亡国贱俘,四次征诏,四次拒绝,这就很容易使武帝产生疑虑,以为李密是怀念旧朝、不满新朝,才会采取这样坚决的态度。

在封建社会里,违抗君命是大逆不道的行为,更何况一个“至微至陋”的蜀汉降臣。

司马氏集团为了巩固统治,提出以“孝”治理天下,李密至孝,与祖母相依为命,写此奏章,陈述自己吧能奉诏的原因,提出终养祖母的要求。

而相传晋武帝看了表后很受感动,特赏赐李密奴婢两人,并命郡县按时给其祖母供养。

3、解题

①陈:

②情:

③表:

注:

“表”的开头,要求先写明上奏人的姓名,同当时的书信一样,开头格式相同。

它与一般上书奏折的不同在于常含有表示陈情、诉说心曲的意思。

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二、基础知识

1、给加点字注音

闵凶()祚薄() 茕茕() 孑立() 期功()

洗马()  陨首() 拔擢() 优渥()险衅()

猥以微贱()床蓐()希冀()逋慢()

2、请学生朗读,整体感知。

⑴概括各段内容:

 

⑵概括文章主旨:

 

【合作探究·研读第1段】

1、朗读第1段。

2、疏通文意,学习字词句知识。

⑴通假字

①祖母刘愍臣孤弱()

②零丁孤苦

③常在床蓐          ()

⑵词类活用

①夙遭闵凶()

②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③内无应门五尺之童()

④而刘夙婴疾病()

⑶古今异义

古义:

①不行

今义:

古义:

②至于

今义:

古义:

③成立

今义:

古义:

④儿息

今义:

古义:

⑤强近

今义:

⑷请找出文段中特殊文言句式。

3、概括主要内容:

4、作者是怎样陈述这一事实的呢?

 

【课堂测评】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臣以险衅()

2、夙遭闵凶()

3、行年四岁()

4、而刘夙婴疾病()

5、内无应门五尺之童()

【课后作业】

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险衅(xìn) 夙愿(sù) 闵凶(mǐn)

B.祚薄(zuò) 期功(jī) 强近(qiǎnɡ)

C.茕茕孑立(jié) 床蓐(rù) 洗马(xī)

D.逋慢(bū)  拔濯(zhuó) 优渥(wò)

2.对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少:

小时候

B.既无叔伯,终鲜兄弟     鲜:

少,不多

C.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逮:

到了

D.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薄:

迫近

3.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祖母刘愍臣孤弱

B.常在床蓐

C.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D.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4、朗读背诵。

第二课时

【预习导学】

1、朗读第2段。

2、概括第2段的主要内容:

3、作者是怎样陈述这一处境呢?

【合作探究】

1、朗读课文。

2、疏通文意,学习字词句知识。

⑴通假字

臣具以表闻()

⑵词类活用

①猥以微贱()

②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③则刘病日笃()

④臣具以表闻()

⑶古今异义

古义:

①沐浴

今义:

古义:

②上报

今义:

古义:

③告诉

今义:

古义:

④奔驰

今义:

古义:

⑤郎中

今义:

古义:

⑥进退

今义:

古义:

⑦狼狈

今义:

⑷文言句式

①实为狼狈()

②逮奉圣朝,沐浴清化()③急于星火()

【课堂测评】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臣以供养无主()2、猥以微贱()

3、臣具以表闻()4、急于星火()

【课后作业】

1.下列句中加的点词,与现代汉语词义一致的一项是( )

A.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B.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C.臣之辛苦

D.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2.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种,是臣子给皇帝的书信,如《陈情表》、《出师表》。

B.“孝廉”“秀才”都是科举制选拔人才的科目名,县级考试入选者为“秀才”。

C.古代丧礼中亲属们根据与死者亲疏关系要穿一定的丧服,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等名目,通称“五服”。

D.古代官职升降有一定的说法,“拜”多用于升任高官,“除”有免去旧职,任新职之意。

3、翻译下列句子。

(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2)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4、朗读背诵。

 

第三课时

【预习导学】

1、朗读第3段。

2、概括第3段的主要内容:

3、首句指出以孝治天下是治国纲领,在文中有何作用?

 

4、作者为什么会出仕蜀国呢?

 

5、作者这样陈述的目的是什么?

6、作者再次以祖母病笃强调自己的特别处境,目的是什么?

【合作探究】

1、朗读第3段。

2、疏通文意,学习字词句知识。

⑴词类活用

①凡在故老()

②且臣少仕伪朝()

③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④历职郎署()

⑵古今异义

古义:

①盘桓

今义:

古义:

②区区

今义:

⑶文言句式

①且臣少仕伪朝()②本图宦达()③今臣亡国贱()

【课堂测评】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2、犹蒙矜育()

3、本图宦达()4、无以至今日()

5、无以终余年()6、更相为命()

【课后作业】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凡在故老         故老:

老朋友

B.犹蒙矜育         矜育:

抚育

C.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区区:

微薄

D.有所希冀         希冀:

非分企图

2、下列句子与“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B.忌不自信

C.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D.臣以供养无主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于是入朝见威王

B.外无期功强近之亲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C.凡在故老,犹蒙矜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D.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徐而察之

4、下列句中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而刘夙婴疾病

A.臣具以表闻B.则刘病日笃

C.历职郎署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第四课时

【预习导学】

1、朗读第4段。

2、概括主要内容:

3、作者是怎样陈述“愿乞终养”的目的?

 

【合作探究】

一、研读第4段

1、朗读第4段。

2、疏通文意,学习字词句知识。

⑴通假字

四十有四()

⑵词类活用

谨拜表以闻()

⑶古今异义

古义:

①辛苦

今义:

古义:

②犬马

今义:

③侥幸(古今同义):

⑷文言句式

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

二、融情于事,语言形象生动,自然精粹

1、强烈的感情色彩,能以情动人。

作者无论是陈述自己的孤苦无依之情,还是陈述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的深厚亲情,都是通过叙事来表达,而自己对朝廷恩遇的感激和对武帝的忠敬之心,也是以充满情感的笔调来写的。

常言道,君命不可违,更何况李密是蜀汉降臣,拒绝帝王的征诏,本身是非常危险的,因而为了避免杀身之祸,就必须用言辞打动君王。

文中反复出现祖孙相依为命的内容,祖母对他的照顾,祖母病笃,祖母时日无多,让人看到作者对祖母深切而真挚的情感。

尽管作者没有着意抒发感情,但在简洁的笔墨之中寄寓了深深的情感。

2、虽用了不少四字句、对偶句,有骈文的整俪之工,但语言绝不雕琢,而且十分真切自然。

3、布局巧妙

本意是辞官,奉养祖母,但文章直到第三段才道出真意,试想如果一开始便点明主题,势必引起武帝不满。

作者思及此,从回顾自己悲惨的童年开始,婉转叙述,极尽铺陈,为后文主题思想的提出作了情感铺垫,也成了辞不赴命的强而有力的依据。

【课堂测评】

1、翻译下列句子。

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⑵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注释,全错的一项是()

①夙(平素,过去)遭闵凶②慈(慈爱)父见背③躬(亲自)亲抚养

④终(少)鲜兄弟⑤逮(及,到了)奉圣朝⑥行(行走)年四岁

A.①②⑤B.①②⑥C.②④③D.②⑤⑥

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况臣孤苦,特为尤甚(更严重)B.过蒙拔擢,宠命优渥(提拔,提升)

C.皇天后土,实所共鉴(共同审察)D.庶刘侥幸,保卒余年(差不多)

【课后作业】

1下列各句加点词语,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至于成立B.则告诉不许C.庶刘侥幸D.臣之辛苦

2、下列各句中的“以”与“但以刘日薄西山”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臣以供养无主B.皆以美于徐公C.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D.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3、下列各组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特为尤甚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B.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良曰:

“长于臣。

C.臣之进退,实为狼狈内无应门五尺之童

D.则刘病日笃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4、一词多义

①行年四岁()

⑴行

②九岁不行()

①犹蒙矜育()

⑵矜②不矜名节()

③愿陛下矜悯愚诚()

①至微至陋()

⑶至

②无以至今日()

①臣以险衅()

②臣以供养无主()

③谨拜表以闻()

⑷以④猥以微贱()

⑤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⑥臣具以表闻()

①慈父见背()

⑸见

②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①躬亲抚养()

⑹亲

②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①日薄西山()

⑺日

②报养刘之日短()

①当侍东宫()

⑻当

②死当结草()

①日薄西山()

⑼薄

②门衰祚薄()

①拜臣郎中()

⑽拜

②谨拜表以闻()

①急于星火()

⑾于

②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①夙遭闵凶()

⑿夙

②夙夜忧叹()

①辞不赴命()

⒀命②人命危浅()

③更相为命()

①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⒁是

②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①晚有儿息()

⒂息

②气息奄奄()

①逮奉圣朝()

⒃朝②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③且臣少仕伪朝()

④朝不虑夕()

 

【译文】

臣李密上言:

我因为命运坎坷,幼年便遭不幸。

刚生下来六个月,慈父就去世了,到了四岁,舅父强迫母亲改变了守节的心愿。

祖母刘氏怜恤我孤单病弱,亲自抚养我。

我小时候经常生病,九岁还不能行走,孤苦零丁,直到成人。

既没有叔伯,又没有兄弟。

门庭衰败,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

外面没有较近的亲属,家里没有照看门户的童仆。

孤孤单单地独自生活,只有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

而祖母刘氏早被疾病缠身,时常卧床不起,我侍奉汤药,不曾间断和离开过。

到了晋朝建立,我又承受着清明政治的教化。

从前太守逵察举我为孝廉,后来刺史荣又举荐我为秀才。

我因供养祖母之事无人来做,都表示辞谢,没有应命前往。

陛下特地下达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国家的恩典,授职为太子洗马。

凭我这样微贱的人,担当侍奉太子的官职,我即使肝脑涂地,也无法报答皇上的恩遇。

当时我把自己的想法上表奏闻,表示辞谢,不能就职。

现在诏书又下,言辞急切而严峻,指责我有意回避和怠慢。

郡县官府,层层逼迫,催我动身;州司官登门催促,像流星的火光一样急速。

我想奉命急速就道,但刘氏的病一天一天加重;想暂时迁就自己的私情,向长官申诉,又得不到允许:

我的处境实在是进退两难,十分狼狈。

我想圣朝以孝道治理天下,凡属老年人,尚且都受到怜悯和抚养,何况我孤单贫苦,更是不同寻常。

况且我年轻时在伪朝任职,一直做到郎官,本来就希图宦途显达,并不夸耀名节。

现在我是卑贱的俘虏,极其渺小和浅陋,却受到过分的提拔,恩宠优厚,我怎敢徘徊观望,而有非分的要求呢。

只因为刘氏已经到了风烛残年,奄奄一息,生命垂危,(已经到了)朝不保夕的地步。

我没有祖母,不能活到今天;祖母没有我,不能度剩下的岁月。

祖孙二人,相依为命,因此,我的一点心意是不愿放弃对祖母的侍奉而远远地离开她的。

我今年四十四岁了,祖母刘氏九十六岁,这样看来,我尽忠于陛下的日子还长,而报答刘氏的日子却不多了。

我怀着乌鸦反哺的心情,乞求陛下允许我为祖母养老送终。

我的苦衷,不单是蜀中人氏以及二州长官看到并且了解,天地神明实在也都看得清清楚楚。

希望陛下怜悯我的诚心,准许我实现这个微小的心愿,或许刘氏可以侥幸地平安寿终。

我活着应当为陛下献出生命,死后也当像结草老人那样在暗中报答陛下之恩。

我怀着如同犬马在主人面前那种恐惧的心情,恭敬地上表奏报陛下。

 

 

 

《陈情表》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能理解“夙、凶、薄、息、寻、除、听、卒”等文言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学习积累文言词义。

2、能结合作者的身世及时代背景,能把握文章托言“乌鸟私情”、暂辞官爵的基本内容,学习理解课文的主题和表现出来的深厚感情。

3、学习体会作者复杂深挚的感情及巧妙的语言表达方式,能体味作品措辞委婉动听的特点。

【学习重点】

1、重点字词积累。

2、领会作者的真挚感情。

【学习难点】

1、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

2、深入体会文章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

【学习课时】4课时

第一课时

【预习导学】

一、知识链接

1、走进作者

李密(224~287),名虔,字令伯,西晋时武阳人。

父早亡,母改嫁,由祖母刘氏亲自抚养。

为人正直,颇有才干,曾仕蜀汉侍郎。

蜀之后,晋武帝曾几次征诏,均辞命不从。

祖母死后,出任太子洗马,官至汉中太守。

后被谗免官,死于家中。

2、了解背景

司马氏集团灭蜀后,为了笼络西蜀人心,大力征召西蜀明贤到朝中做官,李密也是其中之一。

晋武帝征诏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不愿应诏,就写了这篇申诉自己不能应诏的苦衷的表文。

李密是一个亡国贱俘,四次征诏,四次拒绝,这就很容易使武帝产生疑虑,以为李密是怀念旧朝、不满新朝,才会采取这样坚决的态度。

在封建社会里,违抗君命是大逆不道的行为,更何况一个“至微至陋”的蜀汉降臣。

司马氏集团为了巩固统治,提出以“孝”治理天下,李密至孝,与祖母相依为命,写此奏章,陈述自己吧能奉诏的原因,提出终养祖母的要求。

而相传晋武帝看了表后很受感动,特赏赐李密奴婢两人,并命郡县按时给其祖母供养。

3、解题

①陈——陈述;

②情——真实情况,实际事宜;

③表——古代奏章的一种,多用于臣向君陈请谢贺。

注:

它的开头,要求先写明上奏人的姓名,同当时的书信一样,开头格式相同。

它与一般上书奏折的不同在于常含有表示陈情、诉说心曲的意思。

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二、基础知识

1、给加点字注音

闵凶(mǐn)祚薄(zuò) 茕茕(qiónɡ) 孑立(jié) 期功(jī)

洗马(xiǎn) 陨首(yǔn) 拔擢(zhuó) 优渥(wò)险衅(xìn)

猥以微贱(wěi) 床蓐(rù)希冀(jì)逋慢(bū)

2、请学生朗读,整体感知。

⑴概括各段内容:

全文始终围绕“愿乞终养,辞不赴命”八个字展开。

共分四段。

第一段:

叙述自己的不幸遭遇和家庭的困境。

第二段:

叙述朝廷多次征诏的经过及自己进退两难的处境。

第三段:

进一步阐明祖孙相依为命的关系,委婉表达自己并非欲全名节才辞不赴命。

第四段:

恳请武帝批准终养祖母的要求。

⑵概括文章主旨:

李密借《陈情表》主要申诉自己不能应诏的苦衷,文章从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写起,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言辞极其恳切,情深感人,言之成理,才致使君王收回成命。

【合作探究·研读第1段】

1、朗读第1段。

2、疏通文意,学习字词句知识。

⑴通假字

①祖母刘愍臣孤弱(“愍”通“悯”,怜惜。

②零丁孤苦(“零丁”通“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③常在床蓐          (蓐:

通“褥”,草褥子)

⑵词类活用

①夙遭闵凶(闵凶:

形容词作名词,忧患悲伤的事)

②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外:

名词作状语,外面)

③内无应门五尺之童(内:

名词作状语,家里)

④而刘夙婴疾病(婴:

名词作动词,被……缠绕)

⑶古今异义

古义:

不会行走

①不行

今义:

不可以,不中用,不好

古义:

一直到

②至于

今义:

副词,表示事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或达到这种地步(多用于否定)

古义:

成人自立或成年

③成立

今义:

(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或(理论、意见)有根据

古义:

子女,这里指儿子

④儿息

今义:

今无此义

古义:

比较亲近

⑤强近

今义:

强弱、远近

⑷请找出文段中特殊文言句式。

省略句:

则告诉(陛下)不许

3、概括主要内容:

陈述家庭的不幸和祖孙相依为命的情形。

(本段内容是陈情不仕的惟一事实依据,作者写得凄切尽情,以使武帝对自己由恼怒峻责化为同情怜悯。

4、作者是怎样陈述这一事实的呢?

①先以“臣以险衅,夙遭闵凶”八字,概括自己的坎坷命运。

②然后讲述幼年时期失父失母,孤苦多病,全赖祖母抚养,说明“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③再述家门人丁不旺,祖母疾病缠身,说明“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课堂测评】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臣以险衅(介词,因为)

2、夙遭闵凶(早年)

3、行年四岁(经历)

4、而刘夙婴疾病(动词,被……缠绕)

5、内无应门五尺之童(照料)

【课后作业】

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C)

A.险衅(xìn) 夙愿(sù) 闵凶(mǐn)

B.祚薄(zuò) 期功(jī) 强近(qiǎnɡ)

C.茕茕孑立(jié) 床蓐(rù) 洗马(xī)

D.逋慢(bū)  拔濯(zhuó) 优渥(wò)

2.对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少:

小时候

B.既无叔伯,终鲜兄弟     鲜:

少,不多

C.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逮:

到了

D.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薄:

迫近

3.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D)

A.祖母刘愍臣孤弱

B.常在床蓐

C.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D.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4、朗读背诵。

 

第二课时

【预习导学】

1、朗读第2段。

2、概括第2段的主要内容:

3、作者是怎样陈述这一处境呢?

【合作探究】

1、朗读课文。

2、疏通文意,学习字词句知识。

⑴通假字

臣具以表闻(“具”通“俱”,全部,全)

⑵词类活用

①猥以微贱(形容词作名词,卑微低贱的人。

②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名词作状语,向上。

③则刘病日笃(日:

名词作状语,一天天;笃:

形容词作动词,加重。

④臣具以表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知道)

⑶古今异义

古义:

比喻受到……熏陶

①沐浴

今义:

①比喻受润泽②比喻沉浸在某种环境中

古义:

报答

②上报

今义:

向上级报告或刊登在报纸上

古义:

申诉、诉说

③告诉

今义:

说给别人听,让人知道

古义:

赶快向前,奔走效力

④奔驰

今义:

很快地跑,奔跑驰骋

古义:

尚书部的属官

⑤郎中

今义:

中医医生

古义:

两难处境

⑥进退

今义:

前进后退

古义:

形容进退两难的情况

⑦狼狈

今义:

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样子

 

⑷文言句式

1实为狼狈(判断句)

2逮(臣)奉圣朝,沐浴清化(省略句)

3③急于星火(状语后置句)

【课堂测评】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臣以供养无主(介词,“因为”)2、猥以微贱(介词,“凭借”)

3、臣具以表闻(介词,表手段,“用”)4、急于星火(介词,表比较,“比”)

【课后作业】

1.下列句中加的点词,与现代汉语词义一致的一项是( D)

A.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B.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C.臣之辛苦

D.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2.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B )

A.“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种,是臣子给皇帝的书信,如《陈情表》、《出师表》。

B.“孝廉”“秀才”都是科举制选拔人才的科目名,县级考试入选者为“秀才”。

C.古代丧礼中亲属们根据与死者亲疏关系要穿一定的丧服,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等名目,通称“五服”。

D.古代官职升降有一定的说法,“拜”多用于升任高官,“除”有免去旧职,任新职之意。

3、翻译下列句子。

(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2)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4、朗读背诵。

 

第三课时

【预习导学】

1、朗读第3段。

2、概括第3段的主要内容:

提出了以孝治天下的治国纲领,陈述自己的从政经历和人生态度,并再次强调自己的特别处境,进一步打消了晋武帝的疑虑,求得体恤。

3、首句指出以孝治天下是治国纲领,在文中有何作用?

言外之意是孝养祖母虽为徇私情,却也不仅合情亦合法,并为下文终养给出了理论依据。

4、作者为什么会出仕蜀国呢?

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5、作者这样陈述的目的是什么?

打消晋武帝的疑虑。

6、作者再次以祖母病笃强调自己的特别处境,目的是什么?

说明自己确实不能远离出仕,进一步打消晋武帝的疑虑,求得体恤。

【合作探究】

1、朗读第3段。

2、疏通文意,学习字词句知识。

⑴词类活用

①凡在故老(形容词作名词,年纪大的人,年老而有功德的旧臣。

②且臣少仕伪朝(名词作动词,做官。

③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形容词作动词,离开、远离。

④历职郎署(名词作动词,任职。

⑵古今异义

古义:

犹豫不决的样子。

①盘桓

今义:

在一个地方来回走,逗留。

古义:

谦辞,私爱,诚挚恳切或固执任用

②区区

今义:

多指小

⑶文言句式

①且臣少事(于)伪朝(省略句)②本图宦达(判断句)③今臣亡国贱(判断句)

【课堂测评】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介词,“用,凭借”。

)2、犹蒙矜育(同情,哀怜。

3、本图宦达(本来是)4、无以至今日(与“无”连用,不能。

5、无以终余年(介词,“用,拿”。

)6、更相为命(名词,生活,生存。

【课后作业】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D )

A.凡在故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