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届高考语文专项温习文言文整体阅读谏太宗十思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653897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届高考语文专项温习文言文整体阅读谏太宗十思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苏省届高考语文专项温习文言文整体阅读谏太宗十思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苏省届高考语文专项温习文言文整体阅读谏太宗十思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江苏省届高考语文专项温习文言文整体阅读谏太宗十思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江苏省届高考语文专项温习文言文整体阅读谏太宗十思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江苏省届高考语文专项温习文言文整体阅读谏太宗十思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江苏省届高考语文专项温习文言文整体阅读谏太宗十思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江苏省届高考语文专项温习文言文整体阅读谏太宗十思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江苏省届高考语文专项温习文言文整体阅读谏太宗十思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江苏省届高考语文专项温习文言文整体阅读谏太宗十思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江苏省届高考语文专项温习文言文整体阅读谏太宗十思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江苏省届高考语文专项温习文言文整体阅读谏太宗十思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届高考语文专项温习文言文整体阅读谏太宗十思疏.docx

《江苏省届高考语文专项温习文言文整体阅读谏太宗十思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届高考语文专项温习文言文整体阅读谏太宗十思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省届高考语文专项温习文言文整体阅读谏太宗十思疏.docx

江苏省届高考语文专项温习文言文整体阅读谏太宗十思疏

文言文整体阅读:

谏太宗十思疏课后练习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岂望流之远,根不固而何求木之长。

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

不念于安不忘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

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

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血为行路。

虽董之以酷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怨不在大,可畏唯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必固其根本    固:

使……稳固

B.纵情以傲物纵情:

尽情

C.永保无疆之休休:

D.所宜深慎深慎:

特别谨慎

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情不胜其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人君当神器之重安步以当车

C.必积其德义积土成山

D.貌恭而不心服甲兵不劳而天下服

3.下列句子与“以其无礼于晋”的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A.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B.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C.虽董之以酷刑,振之以威怒

D.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

4.下面对这两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提出了全文要阐明的人君必需“安不忘危,戒奢以俭”的主旨。

B.第一段用了两个比喻,先从正面喻证治国必积善,再从反面说明德不厚国不可长治久安。

C.第二段以历代帝王为例,说明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的道理。

D.第二段指出了历代帝王不能有始有终的根本原因是轻忽了人民的力量。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而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何须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伶俐之线人,亏无为之大道哉!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作:

兴作,建筑

B.则思谦冲而自牧牧:

放牧

C.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滥:

过度,无控制

D.简能而任之简:

选拔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则思三驱以为度 以为:

是一个词,“以为”的意思

B.则思正身以黜恶 正身:

是两个词,意思是“使自身端正”

C.何须劳神苦思  何须:

“没必要”的意思

D.虽董之以酷刑  董:

“在”的意思

3.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则思知足以自戒②虽董之以酷刑  ③简能而任之④可以尽豫游之乐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4.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知足”“知止”两条是戒骄躁,劝皇帝要固守本分,勤于政事,不要劳民伤财。

B.作为一名君主,奖赏和刑罚都不能从个人的喜好和怨怒动身。

C.“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即“用人”“纳谏”策略。

D.治理天下要任人唯贤,放手让百官自己去向理职责内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何须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伶俐之线人,亏无为之大道哉?

1.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简能而任之能:

有才能的人

B.则思谦冲以自牧牧:

放牧

C.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滥:

过度,无控制

D.役伶俐之线人役:

役使,劳损

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择善而从之②役伶俐之线人

B.①则思三驱以为度②则思虚心以纳下

C.①君人者②则智者尽其谋

D.①终苟免而不怀仁②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相同的两项是(  )

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B.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C.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D.总此十思,宏兹九德

4.对本段内容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十思”的第一思,谈的是君王的个人欲望。

B.“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不仅是个人修养问题,也是治理国家应采取的办法。

C.“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谈的是君主的行为准则。

D.做到了“十思”,国家就会垂拱而治。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望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安不忘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

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血为行路。

虽董之以酷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必固其根本

固: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牢固。

B.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纵情:

尽情。

C.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

休:

美好,福祉。

D.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深慎:

特别谨慎。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诚能见可欲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人君当神器之重

安步以当车

C.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D.貌恭而不心服

甲兵不劳而天下服

3.下列句子与“以其无礼于晋”的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A.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B.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C.虽董之以酷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D.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

5.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比及三年

B.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后五年,吾妻来归

C.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强者夭而病者全乎

D.摇其本以观其疏密抑本其成败之迹

6.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何须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1.对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敬:

尊重

B.总此十思,宏兹九德宏:

使……光大

C,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作:

建造,兴修

D.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信:

诚信

2,对下列各句中的“而”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则思慎始而敬终②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③简能而任之④垂拱而治

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3.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项是(  )

A,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B.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C.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D.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4.选出句式特点与其它各句不同的一句(  )

A.大王来何操?

B.为天下笑者,何也 

C.沛公安在 D.何陋之有 

5.魏征“谏太宗十思”的主要目的,若归纳为4个字,最适当的是(  )

A.简能任贤B.文武并用C.宏兹九德D.择善从之

7.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题。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而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何须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伶俐之线人,亏无为之大道哉!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作:

(2)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牧:

(3)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盘游:

(4)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黜: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简能而任之译文:

(2)仁者播其惠译文:

3.你以为文中的“十思”,哪一条最有现实意义?

并简述你的理由。

答: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徵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望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安不忘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

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血为行路。

虽董之以酷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奔车朽索,岂可忽乎?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何须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伶俐之线人,亏无为之大道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德不厚而望国之治治:

安宁

B.凡百元首,承天景命景:

崇拜

C.虽董之以酷刑董:

督察

D.简能而任之简:

选择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闻求木之长者则修文德以来之

B.虽在下愚,知其不可吾其还也

C.振之以威怒以其无礼于晋

D.鸣琴垂拱,不言而化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

⑵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⑶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4.请用四个四字短语归纳魏徵“十思”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

1.答案:

1.B2.D3.C4.C

解析:

1.纵情:

放纵情欲。

2.A项,第一个“欲”解释为“欲望”,第二个“欲”解释为“愿意的”。

B项,第一个“当”解释为“主持”,第二个“当”解释为“当做”。

C项,第一个“积”解释为“积蓄、积累”,第二个“积”解释为“堆积、积聚”。

D项,两个“服”都解释为“服从”。

3.例句是介宾结构后置句,即“以其于晋无礼”。

C项也是介宾结构后置句,即“以酷刑董之”“以威怒振之”。

A项“者也”,表判断,是判断句。

B项“岂……乎”,表反问,是反问句。

D项“何也”,表疑问,是疑问句。

4.C项,“说明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的道理”错误。

第二段以历代帝王为例,主如果为了说明历代君主能创业不能守业的原因,也就是“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血为行路”,要守天下就得“恭俭下人”。

2.答案:

1.B2.B3.D4.A

解析:

1.牧:

约束。

2.A.“以之为”的简称,为两个词。

C.“为何必然要……”。

D.“董”意为“督责”。

3.以:

①来;②用。

之:

③他;④的。

4.这两条是戒奢侈。

3.答案:

1.B2.C3.AB4.D

解析:

1.牧:

约束、修养。

2.C项,都是“者”字结构,……的人。

A项,①代词,他;②助词,的。

B项,①介词,把;②连词,来。

D项,①连词,表转折,却;②连词,表修饰。

3.A、B都是使动用法。

C项,形容词用作名词;D项,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4.D项,说法太绝对,除“十思”还有其他内容,如“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4.答案:

1.B2.D3.C

解析:

1.B项,“纵”是“放纵”的意思,“纵情”应解释为“放纵情欲”。

2.A项,第一个“欲”解释为“想要的东西”,第二个“欲”解释为“愿意的”。

B项,第一个“当”解释为“主持”,第二个“当”解释为“当做”。

C项,第一个“积”解释为“积蓄、积累”,第二个“积”解释为“堆积、积聚”。

D项,两个“服”都解释为“服从”。

3.例句是介词短语后置句,即“以其于晋无礼”,C项也是介词短语后置句,即“以酷刑董之”“以威怒震之”。

A项,“……也”,表判断,是判断句。

B项,“岂……乎”,表反问。

D项,“何也”,表疑问。

5.答案:

C

解析:

6.答案:

1-5ABABC

解析:

1.敬:

2,B(①并列②因果③承接④修饰)

3.A(乐:

意动用法,以……为乐,其余各句为使动用法)

4.B句是被动疑问句,其他三句是倒装疑问句,均为宾语提前。

5.从“总此十思,宏兹九德,”句子就可以够推知。

7.答案:

1.

(1)兴作,建筑。

(2)约束(3)狩猎取乐(4)排斥,罢免

2.

(1)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

(2)仁爱的人就可以散播他的恩惠。

3.有观点,有理由,语言通顺,即可。

8.答案:

1.B2.D

3.⑴(人君)处于天地间最高的地位,(应该)长久推崇皇权的高峻,永远维持没有止境的美善。

⑵怨恨不在于大小,恐怖的是民众的力量;水可以承载船,也可使船倾覆,应当(做事)十分谨慎。

⑶想到(自己的君位)高而且险,就要谦虚谨慎,自我约束(或“增强自我修养”)。

4.①戒奢俭仆②谦冲自牧③勤政纳谏④奖惩有度

解析:

1.景:

2.表转折。

A项,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

B项,代词;副词。

C项,介词;连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