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中小学教师作业及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65402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6.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继续教育中小学教师作业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继续教育中小学教师作业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继续教育中小学教师作业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继续教育中小学教师作业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继续教育中小学教师作业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继续教育中小学教师作业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继续教育中小学教师作业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继续教育中小学教师作业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继续教育中小学教师作业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继续教育中小学教师作业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继续教育中小学教师作业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继续教育中小学教师作业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继续教育中小学教师作业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继续教育中小学教师作业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继续教育中小学教师作业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继续教育中小学教师作业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继续教育中小学教师作业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继续教育中小学教师作业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继续教育中小学教师作业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继续教育中小学教师作业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继续教育中小学教师作业及答案.docx

《继续教育中小学教师作业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继续教育中小学教师作业及答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继续教育中小学教师作业及答案.docx

继续教育中小学教师作业及答案

2014年中小学教师思考题

第一次作业:

(本次作业要求初级职称学员答1、2、3、4题,中高级职称学员答3、4、5、6题)

1.我国基础教育教学评价的新态势如何?

2。

简述叙事研究报告的类型、要素、标准。

3.简述学习倦怠的产生原因。

4.教学研究的意义何在?

请联系实际加以分析。

5。

请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阐述一下新型课程文化都有哪些特质。

6.试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相关教师职业的相关规定。

第一次作业:

1。

我国基础教育教学评价的新态势如何?

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教学评价的未来发展态势是理解,其任务是以理解为基础,对已有的教学评价进行全面改造和重组,即要重视评价标准的生成性、强调教学过程的评价、注重多样化的结果信息和在理解中开展教学评价。

1、重视评价标准的生成性。

一方面要在评价标准形成时,需要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商讨而成;另一方面,评价标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如在教学评价开始前,可以有个大致的标准,但不是具体的标准.2、强调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强调评价者对师生行为的理解,师生在教学中出现某一特定的行为,不是简单地把它与既定的标准相对照,看其有无差异或差异程度如何,更重要的是要发现外在行为背后的原因,要注重分析典型或异常行为背后的原因。

3、注重多样化的结果信息.以理解为研究视角的教学评价,在开展结果评价时,强调评价方式方法的多元,注重开放式地收集评价信息,全面了解教学效果.4、在理解中开展教学评价.理解至少包括三层含义:

一是对评价对象文本的理解.二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相互理解。

三是多元评价主体以评价对象为中介的理解,在理解中形成共识。

2。

简述叙事研究报告的类型、要素、标准。

叙事研究报告包括三类:

教学叙事、生活叙事、研究叙事。

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包括三个要素:

第一,典型事件:

包括人物、事件、情境对话和氛围的现场情境。

第二,问题叙事,有关与问题的产生、解决方法与结果。

第三,反思,对教育事件的理性思考,以阐述某种教育理论、观点、方法或策略。

叙事研究报告的标准有:

第一,所叙事件具有研究意义和可借鉴性。

第二,反映了教师的心路历程,并提供其他教师反思自己;第三,叙述对叙述事件的认识、看法、判断、理解.

写好叙事研究报告的诀窍在于重在思考、注意观察、能够提出问题、注意学习、研究过程、交流与讨论。

3.简述学习倦怠的产生原因.

1.学业压力。

学习压力大是中学生产生学习倦怠感的最大因素。

学生多数时间在学校度过,时刻感受到学业的压力。

学业负荷越大,学生所体验到的学习倦怠就会越多。

2.人际支持的缺失.包括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家庭内部等人际关系不良。

不良的师生关系会引发学生的情绪和行为问题。

家长对子女不理解、不尊重、冷漠、过分地严格限制,不正常的家庭环境等,使子女对家庭产生失望、厌倦、对立和无助感,从而导致厌倦学习.在班级中受到孤立或排挤,缺乏归属感,也往往是学生产生学习倦怠的重要原因.3.环境支持的缺失。

校园生活环境单调,缺乏适当的文体活动和课外生活。

网上世界的精彩丰富和网络文化的简单快捷,对学生具有极大吸引力。

现行的劳动用工制度不配套,大学生不包分配,就业难问题严重,这些对正在求学的中学生影响颇大,他们的头脑中极容易产生新“读书无用论”思想,进而导致学习倦怠.4.教育教学方法不当。

在教学方面,教师教育、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和单一,是中学生形成学习倦怠心理的重要原因。

5.人格因素缺损。

影响中学生学习倦怠心理形成的人格因素主要有:

内外控信念、情绪稳定、焦虑和意志力等。

4.教学研究的意义何在?

请联系实际加以分析。

1、改进教学实践。

教学一直是教育改革的风向标和试金石。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不仅要注重教学的结果,而且要注重教学过程;不仅要强调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而且要强调教学方法的伦理性;不仅要关注学科,而且要关注人;不仅要衡量学生的终结性结果,而且要衡量终结性结果的合理性.教学研究是有目的、有计划、主动探索教学实践过程的规律、原则、方法以及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的科研活动。

通过教学研究,可以架起教育教学理论与教育教学行为之间相互转化的桥梁。

2、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面对真实的教学,要想避免单调和重复,要想过一种有意义的教学生活,除了智慧还是智慧,教学研究是教师获得教学智慧、形成教学理论、提升教学境界、实现教学意义的重要保证.通过教学研究可以突进先进教学理念的传播,促进提炼先进的教学经验,促进教师改进教学,促使教师的角色由传授型向研究型转变,使教师在教学研究的过程中认识自身价值、体现自身价值、体验教学工作的收获和乐趣。

应该说,教学研究理应成为现代教师的一项基本能力,教学研究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的因素。

5.请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阐述一下新型课程文化都有哪些特质.

1.合作文化。

新课程强调一种共建、合作、共享的课程文化。

专家、教师、学生及其家长、社会人士都是合作共同体的一分子,应尽可能保证他们之间有合作的机会。

而这些合作的中心在于课堂,教育实践中的合作文化需要精雕细刻才能得到扎实的成果。

2.对话文化。

从课程制定的层面来看,新课改中的对话文化就是强调课程的民主性。

从教学层面来看,对话文化体现在“教”与“学”的交互作用的活动中,指师生之间通过有效语言和其他方式,运用合理协调方式形成共识。

3。

探究文化。

(1)新教改中课程结构的探究。

建立由分科课程、综合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构成的新课程结构。

(2)课程实施过程中情境的探究。

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的三个基本要素。

(3)课程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也称为研究性学习。

新课改鼓励学生的探究意识和热情,强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要求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探究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与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

6.试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相关教师职业的相关规定。

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1995年3月18日通过,自1995年9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下简称《教育法》)是我国的教育基本法。

在《教育法》第四章“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明确规定了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明确了教师的教书育人天职,即“教师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同时明确“国家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教师的工资报酬、福利待遇,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

”对于教师的专业技术职业认定,《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职务、聘任制度,通过考核、奖励、培养和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同时,也关注到学校的其他教育工作者,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管理人员,实行教育职员制度。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教学辅助人员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

 

2013年中小学教师思考题

第一次作业:

(本次作业要求初级职称学员答1、2、3、4题,中高级职称学员答3、4、5、6题)

1.简述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的关键环节。

2.请结合实际谈谈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评价存在哪些问题?

3。

试述系列位置效应的内涵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

4.请结合工作实际举例说明班级文化具有哪些功能。

5。

分析教师行动研究的基本过程

6。

谈谈你对课程本质的理解.

 

第一次作业:

(本次作业要求初级职称学员答1、2、3、4题,中高级职称学员答3、4、5、6题)

1。

简述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的关键环节.

  一是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通过建立学校联盟等措施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整体提升区域内各学校办学水平。

委托有关机构开发丰富优质数字化课程教学资源,供全国学校免费下载使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二是均衡配置办学资源.加大对农村地区、贫困地区以及薄弱环节、重点领域的教育经费投入力度。

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努力解决县镇“大校额”、“大班额”问题。

  三是合理配置教师资源。

改善教师资源的初次配置,向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倾斜.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教师编制标准。

合理配置各学科教师,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师德修养和业务能力.

  四是保障特殊群体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按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均人数拨付教育经费,对符合基本条件的随迁子女实行“全覆盖”。

把关爱留守学生纳入社会管理创新范畴,完善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

重视发展特殊教育,让残疾儿童残而不废,受得特别呵护。

  五是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建立符合教育规律的学生学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评价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帮助家长形成正确教育观念.

  六是加强和改进学校管理。

完善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及时掌握学生流动情况,切实防控义务教育学生辍学.规范招生办法,提高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各初中的比例,切实缓解部分大城市仍然存在的“择校热”问题。

2.请结合实际谈谈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评价存在哪些问题?

 

(一)对课程评价的理解比较宽泛.

  从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评价研究与实践状况来看,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占了绝大部分,对课程评价本身的研究和关注程度在下降。

对课程评价的理解比较宽泛,导致人们对课程评价研究的不足。

(二)大多为单项的课程研究活动,缺乏系统的课程评价组织。

  从整体上看,当前我国开展的课程评价研究活动主要是专项课程评价活动,各种评价活动之间没有相互协调与配合.

(三)国家层面的课程评价为主,地方和学校层面的课程评价缺失。

  从课程评价的层次上看,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层面的课程评价活动非常有限。

从实际的课程评价活动来看,课程评价在课程开发中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

(四)评价主体单一,过于强调行政意义上的评价。

  从当前我国开展的课程评价活动来看,目前的课程评价方式更多的是一种单向式的评价方式,缺乏双向或多向的沟通与对话。

3。

试述系列位置效应的内涵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

 系列位置效应的内涵:

1962年,加拿大学者默多克给被试呈现一系列无关联的词,请被试按照一定顺序学习这些词,然后,让他们进行自由回忆,想到哪个词就说出哪个单词。

研究结果发现,最先学习的单词和最后学习的单词,其回忆成绩最好,而中间部分的单词回忆成绩最差。

基于此,心理学家描绘出了关于记忆的“系列位置曲线”,并将这种现象称为“系列位置效应”。

 系列位置效应的应用:

第一,教师在课堂的开始和结尾要讲重要的内容,处理重要的事情。

课堂中会发生很多意料之中、意料之外的事,但是要谨记,只有最重要的事情才能占据最重要的时间。

第二,学生要重视一节课的开头和结尾.上课前准备好相关学习用具,不要让上课的前10分钟在找练习本的过程中度过,也不要让快下课的后10分钟在想象课后如何玩耍中度过。

第三,背诵文章、单词时变换开始位置.学生在背诵单词或材料时,要适当的从中间开始背,克服由系列位置效应引起的中间部分记忆率低的问题。

第四,每次学习的时间不宜过长。

学习时间过长,中间部分就相应增多,学习效率就会下降。

第五,合理安排学习材料的顺序。

同一学习材料学习时间不要过长,前后两段时间中,要学习不同的材料,这样可以避免材料之间的相互干扰。

4.请结合工作实际举例说明班级文化具有哪些功能。

(一)教育功能:

班级文化是以班风、学风、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和舆论等方式表现出来的观念文化和与之相应的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对每个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二)导向功能:

班级文化以其特有的核心价值观引导着学生将个人的学习生活与班级目标相结合,学生受班级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也就能深刻地认识到自身行为对于整个班级组织的意义。

(三)规范功能:

班级文化正式通过从众行为的作用来影响整个群体,这种不成文的规章管理功能也可以称之为舆论或者群体气氛的压力.

(四)激励功能:

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往往能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环境,使班级成员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并且也能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五)凝聚功能:

良好的班级文化必然可以使每个学生的个体目标和群体目标形成一致的合力,进而产生强大的凝聚力。

(六)协调功能:

班级文化使全体成员有了明确的努力目标和奋斗方向,在朝目标前进的过程中,班级文化促使成员之间不断对照、模仿和调整自己,从而向更高的要求迈进。

(七)美育功能:

班级文化中存在大量美的因素,这些美的因素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使班级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从而逐渐形成美的思想、美的言行、美的情操,也必然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

5。

分析教师行动研究的基本过程

  1.从实践中来:

研究问题的确定。

教育行动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教师首先要对问题进行确认,进而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

提出问题是研究的第一步,没有问题就不会有研究的冲动,没有研究的冲动就不会有研究的行动,没有研究的行动就不会有问题的真正解决。

  2.实践尝试行动。

这是教育行动研究最为关键、最核心的环节.在行动中,既尝试可能方案与策略对于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也尝试问题的解决改善教育教学的可能性。

  3.反馈与评价行动结果。

按照研究计划有策略地采取了行动后,收集行动过程的相关的资料,以备后续的反思、改进之用,是教育研究过程的第三个步骤.

  4.归纳总结。

行动研究的总结应该是感性与理性的融合、抽象。

虽有理论上的概括,但更重要的有鲜活的、真实的、富有感情、感悟和灵性火花的描述。

这是教师自己的成果,充满了教师自己的“行动”、“研究”的味道。

6.谈谈你对课程本质的理解。

(一)课程的本真面目-—不息的旅程。

  课程是一个旅程,是整体的生活经验,是每个人的生活的实现,社会、政治的境遇和主体形成,使人成为能决定自己生活的自觉的主体.

(二)课程的存在方式——故事的叙说。

  欧用生倡导课程研究的叙事探究方法,将课程视为多种不同的“文本",通过“复杂的多元文本对话”达到课程理解的目的,并通过说故事的方式,积极关注多元课程中不同意识型态领域的声音.

(三)课程的活力之源——生活的统整。

  藉由课程设计的统整,达成知识的统整、经验的统整和社会的统整,这才是统整课程的本质理解。

(四)课程的精神归属——美学的理解。

  为了理解教育的经验,教育者必须去除现代性的盲点,以不同的万花筒的透镜重新看课程,加强现象学的、自传的、隐喻的教育动态的理解。

(五)课程的魅力所在—-混沌的唱和。

  后现代课程强调以不可预测的、较有创发性的观点来诠释文本,显现文本的不合理、暧昧和不均衡,以产生没有预期的结论.这是一种开放系统的课程理论,与主流的封闭系统的课程理论迥然不同。

(六)课程的永生之路——反省和批判.

  反省和批判是学术领域活力的源泉,因此要加强相互对话和合作,放弃“特殊主义”和“地方主义”,从各种“中心”的立场走向独立的“中途”,脱离母学问的资料发展课程文献,使课程概念和方法论更成熟,以迈向独立和自主。

2012中小学教师思考题

第一次作业:

(本次作业要求初级职称学员答1、2、3、4题,中高级职称学员答3、4、5、6题)

1.请结合工作实际,分析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提出的四个基本理念。

答:

《标准》提出“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四个基本理念,是中学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实践和专业发展中应当秉持的价值导向. 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中学教师应当用这四个基本理念规范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日常的教学行为。

“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的理念既体现了对中国教师群体长期坚持的基本追求,也体现了现代教育发展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是传统与变革的有机结合。

“终身学习”的理念更多地包含了信息社会背景下对教师专业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

2.个体的效能信念主要受到四个方面的影响.

第一,掌握的经验,这是形成高的效能信念的最有效方面。

通过掌握的经验来发展效能信念,不是运用已经形成的习惯完成任务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而是要运用认知的,行为的、以及自我调控的工具来管理不断变化的生活环境。

如果人们只体验到简单的成功,就会急功近利,并很容易因失败而气馁。

真正的能经受住失败考验的效能信念必须有经过持久的努力从而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体验。

第二,通过观察榜样而获得的替代性体验也能影响个体的自我效能。

看见与自己相似的人通过不懈的努力而取得成功,会令人们相信自己也具有参与活动的能力。

同样,观察到别人通过高努力而失败也会降低自己的效能信念,降低动机水平。

榜样对个人效能信念的影响主要受个人与榜样之间相似程度的影响.相似性越大,榜样成功与失败的事例越具说服力;如果榜样与个人很不同的话,个人的效能信念就不会受榜样的强烈影响。

第三,社会说服也是增强个人取得成功信念的重要因素.用语言说服人们相信自己具有完成给定任务的能力,会使人在遇到困难时付出更大的努力。

第四,效能信念还部分依赖于进行能力判断时的生理和情绪状态。

人们根据自己的紧张反应和紧张程度作为表现的信号。

正面的情绪能增强自我效能知觉;失望的情绪状态会降低自我效能。

所以可以通过增强身体状态,减少紧张和负面的情绪倾向,以及纠正对身体状态的错误解释来改变效能信念。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3.新课程下学生学业评价新趋向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

新课程下的学生学业评价思想,把学生作为课程或学业的价值主体,从以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为依据走向以学生学业评价为依据,主张学生学业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促进学生主动完成认知结构的重组,发挥情意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使学生的认知内驱力增大,引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具体而言,新课程下学生学业评价新趋向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从重“结果”的评价转变为强调“学业过程”的评价

(二)从重“甄别”的评价转变为强调“学生发展”的评价

(三)从重“知识"的评价转变为强调“活动表现”的评价

4.案例题

2005年8月,一个15岁女孩因饥饿过度导致身体各脏器衰竭,而过早的结束了生命.她是湖南人,从去年超级女声开播时,她就每场必看.今年6月她还对自己的父母说,明年她也要参加超级女声。

在此之后,她开始关注自己的形象,对于自己的身材体型她有些不满意,于是她由开始的控制食量,发展为神经性厌食症。

最后她为了躲避家人送她去医院而离家出走,最后病死在世纪坛医院。

请结合以上材料分析,学生文化为什么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引导,教师对待学生文化应该有怎样的态度和做法。

答:

①学生文化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引导的原因:

首先,由于学生是在生理、心理及社会意识等各方面都未成熟的个体,他们的言行及支配其言行的信仰、价值观、态度等并非完全以体现社会意志为准则,而是首先以满足个体需求为目标。

而且学生文化是一种过渡性的发展中文化,学生思维尚缺乏严密的逻辑性,其信仰尚带有较大的盲从性,其态度也常伴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这种未成熟、低层次的文化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

其次,学生自身的文化中除了那些具有天然的合理性需要我们加以维护和保护甚至发展外,还存在着其他不合理的内容和因素。

②教师对待学生文化的态度和做法:

教师应积极运用自身的文化经验,帮助学生提高选择信息、调控行为的能力,引导他们创造积极的主体文化,让学生文化成为培养合作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源泉。

教师要珍视学生文化中的资源,善于把环境中的消极信息转化为积极的信息,施加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如果能创造性地将书本知识、社会制度文化和学生文化融合在一起,借助生动活泼的文化形式,诱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既有利于学生发展,也有助于教学和教育效果。

5.请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谈谈对基于过程哲学思想的知识观的理解。

答:

①基于过程思想,学校里的知识绝非固定的文本。

我们习惯于将知识化约为公式、课本、习题册,这是错误的,甚至是有害的。

知识的本质在于知识的不断发展和生成,不断地创新和超越。

知识是经验、情境的承载.②基于过程思想,知识的给予应该是在问题与情境中的,事物的本真应该放在系统中加以考察与理解。

针对具体的问题或情境,组织、应用相关的知识来进行处理,这些问题或情境是经过选择和设计的、在真实世界中具有重要意义的。

③基于过程思想,知识的“给予”应该是“共享”的。

所谓“共享”即共同分享,与他人一起使用或分享,共同拥有使用权、知情权及产权。

6。

请结合教师专业标准为自己设计专业发展规划。

答:

面对严峻的发展形势,我必须选择专业成长,因为这是时代的要求,教育的需要,同时也为了实现人生价值,寻找职业幸福感。

认认真真地学习,扎扎实实地实践,堂堂正正地做人,不断发展自我,提升自我。

现将个人的专业成长规划如下:

1、加强自身的不断学习,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支持与帮助.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化的必由之路。

读书学习是知识分子的显著特征,在学习中创新是教师的职业需要。

2、加强教育理论学习。

我把充电作为自己工作的基础。

因为我知道,社会在前进,观念在改变,教学理念也在改变,自己一旦不努力学习,将很快被淘汰.

3、教育教学工作。

丰富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使自己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与娴熟的教学技能。

4、常规教学工作。

教学中,我摆正自己的心态,保证做到精心备课、上课等.

5、教研教学工作.培养善于总结、反思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提高教研、教科研能力,做学者型教师。

以上是我的个人发展设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按照以上的设想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提高、不断地总结,经常对照自己的五年发展规划,时刻提醒自己,使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提高!

第二次作业:

(本次作业只要求初级职称学员答,中高级职称学员不答)

1。

请结合实际或你自身的经历和这次所学谈谈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或历程。

教师职业的发展过程是一个逐步强化专业的过程。

这一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教师职业的非专门化阶段、教师职业专门化的初级阶段和教师职业专门化的深入发展阶段。

自此,教师专业发展成为教师职业生涯常在常新的主题。

2。

请结合自身的教育工作谈一谈如何建设学生文化。

(一)以学生为本

学生文化的主体是学生个体和群体,学生文化建设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1。

强化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

2.发扬学生的文化主体性。

3。

培养学生的文化判断力.

(二)以学校文化建设为载体

学生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复杂的学校亚文化系统,它以学生群体为载体,包含着一定的意义系统、表达方式和生活风尚,代表了青少年儿童世界的经验,反映了年轻一代特有的社会文化倾向,与占主导地位的学校文化相对应,在学校系统中处于从属地位。

(三)以教师和家长为依托

(四)以自身实际为出发点

3。

学生学业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由于评价视角的狭窄和行动取向的偏颇等原因,我国基础教育学生学业评价不论是在理念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存在许多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评价目的偏移

(二)评价主体错位

(三)评价内容窄化

(四)评价方法单一

2011年中小学教师第一次作业

(初级职称学员答1、2、3、4题;高级职称学员答3、4、5、6题。

1。

请结合实际谈谈当前基础教育教师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A、传统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过于关注学习结果,而忽视了学习过程。

学生只要死记硬背、题海训练就能得高分,掩盖了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存在的问题。

评B、价的主体上忽略了课程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师生处于被评判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能完全表现出来.

C、评价的目标上过分注重结果,知识和技能。

而忽略过程和方法、情感和价值另外两个目标的实现.导致应试技巧训练或题海战术,加重师生负担。

解决目标是改革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

 

2.基础教育“课程统整”的核心思想是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