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慕课给思政教育教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56563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论慕课给思政教育教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论慕课给思政教育教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论慕课给思政教育教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docx

《浅论慕课给思政教育教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慕课给思政教育教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docx(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论慕课给思政教育教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docx

龙源期刊网

浅论慕课给思政教育教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作者:

周霖露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2018年第06期

摘要:

尽管现在已进入“后MOOC”时代,慕课仍广受大家的喜爱和推崇。

基于慕课平台开设广泛的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课程是教育教学新的渠道和途径。

思政教学要理性对待慕课的来袭,对慕课的研究和反思不应该局限于技术层面,而应发现慕课的优势,有效地推动思政教育教学。

关键词:

慕课;思想政治教学;机遇;挑战

在教育信息化大环境中,为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和教师匮乏问题,在开放教育界掀起了一种新模式——慕课风潮。

慕课是开放教育的突破和创新,它顺应了全球教育的发展趋势。

慕课带来的教育改革和创新正在促使传统教育学习的转变。

以最有影响力的Coursera、edX和Udacity为代表的慕课,其独特性、自主性、即时性、开放性等特征引起了教育、科技等领域的高度关注,这意味着人类知识建构方式和文明传播将发生革命性的改变。

那么,在思政教育作为传播党的思想,培养学生正确三观的重要课程的背景下,面对众说纷纭的慕课,国内的思政教育该怎样去顺应变革,抑或是一场开发教育资源和网络在线学习的改革和创新,将为思政教育带来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慕课具有独特性、自主性、即时性、开放性和交互性等特征和优势,当今要做好学生思政工作,必须要熟悉和把握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

网络作为学生群体使用率最高的媒介,它的交互性、快捷性和海量性等特点都吸引着学生。

一、自主性

虽然教改一直倡导要使教学模式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但实际情况收效甚

微。

教师仍是课堂主导者,牢牢掌握着话语权,但有了慕课,这种模式就受到了挑战,也有了转变的希望。

学生的自主性得到提高,他们不再做思绪被牵着走的“木偶人”,他们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学校、课程和教师。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因人而异,慕课教学可以让学生反复研究,直至理解。

这种方式不仅方便了学生的记忆,而且能建立新的知识体系,使学习事半功倍。

我校学生选修课就应用了此教学方法,效果显著。

二、开放性

人类社会正处在转型时期,所有的学校都应开放办学,推行开放教育。

在传统的思政教育下,要想实现不同学校、不同教师、不同学科的知识开放、资源共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与过去相比,目前的学校越来越国际化、社会化、开放化。

但这种开放只是以有形或者无形的校

园为基础。

慕课的出现打破了这些围墙。

无论什么国籍、年龄、学历,任何学生都可以以兴趣为导向注册参与。

每门课的学生数量不受限制且遍布全球。

三、独特性

好的教育都是和独特性相结合的。

因材施教的理念应该是教育的理想化状态。

首先,在传统的教学中,一名教师最多只能教授150名左右的学生;其次,教师面对整个班的学生,只能用单一的计划和方式;最后,教师讲授的每个知识点、每个定义,学生万一没理解,教师也无法总停下,再讲一遍。

但慕课的出现使这些状况有了转变。

我们聘请名师对内容进行设计,再经研究拿出最好的资源,其视频都经过反复推敲和精心规划,分寸拿捏到最佳状态,这样的资源才是最独特的,教学效果也是最好的。

此外,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不用从头学到尾,可以略过已掌握的内容,在还没理解的地方让教师停下来,甚至让教师重新讲解,一切等掌握了之后再继续进行。

这种改变对教学效果和学生成绩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四、交互性

在现有的思政课堂中,师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都只算是小范围的,是短暂性的。

在这样的环境下,不可否认的是,我们未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交互。

但慕课颠覆了这种观念,实现了传统课堂无法达到的交互性。

慕课中教师可随时在讲授中提问题,学生可做出解答,其答案会由电脑自动批改,回答正确后视频才继续播放。

这一过程像游戏升级通关一样,使学生产生兴趣并获得成就感,让学生全程参与。

基于网络构建的教与学的主体,也能促进师师、师生、生生之间互相切磋,弥补传统思政课堂缺乏互动的不足,从而达到最佳效果。

综上所述,慕课之所以重要,并不因它形式新颖,而因科技发展在推动社会变革,推动思政教育变革,同时也因慕课本身具有的强大优势。

我们通过对慕课的分析,看到它在思政教育中拥有的厚实土壤和生长空间。

对于慕课,我们应以一种开放、积极、理性的态度来面对,在思政教育中运用其精华,以此推进思政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佐斌.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

(2).

[2]高歌,季爱民.慕课冷思考:

基于生成性理论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生态探究[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1).

作者简介:

周霖露(1991—),女,江苏扬州人,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