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煌教授讲座笔记1138470098.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65957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64.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煌教授讲座笔记113847009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黄煌教授讲座笔记113847009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黄煌教授讲座笔记113847009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黄煌教授讲座笔记113847009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黄煌教授讲座笔记113847009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黄煌教授讲座笔记1138470098.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5页
黄煌教授讲座笔记1138470098.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5页
黄煌教授讲座笔记1138470098.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5页
黄煌教授讲座笔记1138470098.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5页
黄煌教授讲座笔记1138470098.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5页
黄煌教授讲座笔记1138470098.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5页
黄煌教授讲座笔记1138470098.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5页
黄煌教授讲座笔记1138470098.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5页
黄煌教授讲座笔记1138470098.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5页
黄煌教授讲座笔记1138470098.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5页
黄煌教授讲座笔记1138470098.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5页
黄煌教授讲座笔记1138470098.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5页
黄煌教授讲座笔记1138470098.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5页
黄煌教授讲座笔记1138470098.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5页
黄煌教授讲座笔记1138470098.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黄煌教授讲座笔记1138470098.docx

《黄煌教授讲座笔记113847009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煌教授讲座笔记1138470098.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黄煌教授讲座笔记1138470098.docx

黄煌教授讲座笔记1138470098

中医十大类方方证歌诀之二-----麻黄类方

(1)麻黄证:

头痛寒热骨身痛,无汗咳喘鼻塞,浮肿,溲约。

(2)麻黄体质:

肌肉发达或偏松,体形略胖肤黄黑,血压不高唇暗红,体壮无汗肤燥粗,舌淡苔白口不干,寒喘鼻塞流清涕,感觉迟钝头沉重,汗出不畅易汗闭。

肌肉酸重身无力,不可一味认作虚,心下重压感腹胀,或有浮肿之倾向.

(3)麻黄汤方证:

恶寒发热头身痛,无汗而喘宜选用,皮肤燥,不出汗,脉浮紧,舌暗淡.

(4)麻黄附子细辛汤方证:

无汗恶寒较明显,神萎倦怠感,热不热,不一定,面晦乏泽手足冷,脉沉迟细弱,舌淡苔白润.阳虚怕冷老嗜睡,变态鼻炎和阳痿,脉沉苔白面色晦,麻附辛汤不后悔.

(5)小青龙汤方证:

咳喘鼻塞打喷嚏,痰涕量多如水稀,背部冷感身恶寒,平素无汗咳喘汗,.热或不热苔白滑,呕渴利噎少腹满.

(6)麻杏石甘汤方证:

发热汗出时多少,口渴体温降或高,,咳喘气急而胸闷,苔薄腻干脉数滑.

(7)越婢加术汤方证:

发热恶风汗出渴,肌肉酸重浮肿多,关节肿痛溲不利,越婢加术方证合.

(8)阳和汤方证:

局部无热色苍紫,漫肿无头如絮石,麻木酸楚不觉痛,畏寒喜暖神萎靡.小便清长口不渴,皮肤苍白枯憔悴,腰脊空痛气短喘,阳痿贫血冷枯瘦,舌淡嫩脉沉迟细..

中医十大类方方证歌诀之五---------黄芪类方

(1)黄芪证及黄芪体质:

体重溲约肢麻痹,自汗盗汗恶风袭,溃疡久不敛脓水稀。

面色黄白红隐隐,黄暗乏泽肉松弛,目少精彩面无华,腹软舌淡胖苔润。

遇风冷感易过敏,鼻塞易感咳嗽喘,大便稀或干后溏,食欲不振腹易胀,易浮肿,多足肿,手足麻木用之灵.

(2)玉屏风散方证:

易感喷嚏头身痛,畏风自汗浮肿,便溏溲短玉屏风.

(3)防己黄芪汤方证:

浮肿下肢甚,汗多尿少恶风,肌肉痛膝肿,关节痛.

(4)黄芪桂枝五物汤方证:

四肢无力动不灵,肌萎麻木酸痛楚,自汗浮肿淡恶风.

(5)黄芪建中汤方证:

慢性腹痛喜温按,形寒恶风自盗汗,身重面萎或浮肿,脉象虚大舌暗淡.

(6)补中益气汤方证:

宿肥今瘦面萎黄,舌淡质嫩体瘦长,身倦发热恶寒风,各种下垂泻秘肛,头痛昏晕胁微满,自汗浮肿溲约良.

(7)补阳还五汤方证:

身痛不遂肢麻木,自汗恶风下肢肿,舌质淡胖暗紫色,脉象沉缓细涩寻

中医十大类方方证歌声诀之八---------干姜类方

(1)干姜证:

痰唾尿便无臭稀,畏寒喜热精神萎,口不干渴舌质淡,舌腻白滑或灰黑。

(2)理中汤方证:

胸满腹胀呕吐利,食欲不振心下痞,口不干渴多涎唾,畏寒喜温精神萎,舌淡苔白厚或腻,更见大便是溏稀。

(3)桂枝人参汤方证:

理中汤证又恶风,发热自汗关节疼,脉象浮大心下痞,舌淡偏暗或嫩红。

(4)大建中汤方证:

干姜舌为必见证,腹胀剧痛阵发性,手足逆冷汗清唾,呕吐腹鸣见肠型。

(5)甘姜苓术汤方证:

体形肥胖久居冷,干姜舌为必见证,全身倦怠好浮肿,腰下冷感酸重疼。

中医十大类方方证歌诀之七--------黄连类方

(1)黄连证:

黄连证多躁烦,神不清身热感,或心悸或失眠;胃脘痛,心下痞,兼呕恶或下痢,舌质红或暗红,舌面干质坚老,苔黄腻或为薄.

(2)阳热体质:

体强健壮面潮红,或见红黑油光容,眼睛充血目多眵,口唇舌质红暗红,舌苔薄黄或黄腻,舌质坚苍腹肌紧,焦虑好动易烦躁,喜凉恶

热喜冷饮,肤肿疮疖腹痞闷,口干口苦失眠梦.

(3)黄连解毒汤方证:

焦虑抑郁烦不安,面红出血唇红暗,黄连舌是必见证,心下按之痞痛感.

(4)黄连汤方证:

烦悸身热汗恶风,胃脘痞呕泻腹痛,舌苔厚腻质暗红.

(5)小陷胸汤方证:

上腹胸胁痛拒按,舌红苔黄腻必见,或为便秘或恶心,咳嗽气急痰黄粘,右寸脉滑好经验,感谢经方大家园!

(6)泻心汤方证:

出血倾向吐衄血,脉实有力数而滑,便秘脘痞黄连舌,面部潮红烦躁加.

(7)黄连阿胶汤方证:

心中烦,不得眠,面苍神萎口咽干,手足热,口舌烂,心下痞,腹痛连,小便短,耳鸣头昏现,舌红苔腻黄剥裂,脉细数,出血倾

向血证兼.

(8)香连丸方证:

里急后重腹痛胀,痢下粘臭脓血疾,舌质暗红苔黄腻,方用香连丸最宜.

(9)左金丸方证:

舌红苔黄呕酸苦,嘈杂脘腹胁胀疼.

中医十大类方方证歌诀之四--------大黄类方

(1)大黄证:

腹满腹痛拒按,便秘腹抵抗感,身热有汗易兴奋,烦躁精神不安。

舌质红而坚老,舌苔焦黄干燥。

(2)大黄体质:

肌肉坚紧体壮实,脸红油光面腻滞,唇厚暗红苔厚干,血脂痰唾液粘稠.血压偏高头昏晕,喜凉畏热胸中闷,食欲旺盛口干苦,腹有压痛抵抗感.

(3)大承气方证:

坚满拒按腹胀疼,烦躁谵语神失清,便秘粘液脓血便,唇舌焦干潮热汗,脉实有力君须记.

(4)桃核承气汤方证:

少腹急痛按之甚,出血紫黑易凝块,如狂不安大黄证,舌燥舌唇面暗红。

(5)大黄庶虫丸方证:

少腹胀满硬块疼,面色晦暗形消瘦,脉象细涩舌暗紫,肌肤干燥如甲鳞.

(6)茵陈蒿汤方证:

黄疸色鲜尿黄短,胸闷烦躁身热汗.

(7)防风通圣散方证:

发热无汗头昏痛,疮疡肿毒目赤肿,痒疹舌厚干而腻,腹胀便秘胸腹闷.

(8)大黄附子汤方证:

腹痛剧烈大便秘,面晦无华神萎磨,汗出恶寒手足冷,舌干质老苔白腻,胁下偏疼脉弦紧,大黄附子温下宜.

中医十大类方方证歌诀之六---------石膏类方

(1)石膏证:

烦渴喜饮恶热汗,舌面干燥无津见,脉象洪大浮滑兼.

(2)白虎汤方证:

高热烦躁神不清,强烈渴感石膏证.

(3)白虎加人参汤方证:

白虎汤证兼神萎,状态较差脉无力,屡经发汗口渴甚,适用热盛气津亏,或无大热与大汗,慢性病渴饮为主推.

(4)白虎加桂枝汤方证:

无寒但热或热渴,恶风烦疼在骨节,舌质暗红汗不彻.

(5竹叶石膏汤方证:

热汗渴嗽呕,神萎憔悴瘦,舌红少苔舌面干,脉虚数.

(6)消风散方证:

疹块瘙痒渗液久,烦躁热盛口渴有,浮肿倾向溲不利,方用消风效优佳.

蛎中医十大类方方证歌诀之三------柴胡类方

(1)柴胡证:

柴胡证是关健,胸胁苦满往热寒.

(2)柴胡体质:

体形偏瘦面暗黄,青黄青白乏泽光,皮肤干燥肉坚紧,舌老暗紫苔正常,舌不淡胖脉弦细,情绪好时饮食香.胸胁气塞满闷感,或有触痛颈肩酸,:

月经不调少腹痛,经前乳胀痛经联,经血有块经色暗,四肢常冷烦拘挛.

(3)小柴胡汤方证:

上腹痞痛胸胁满,发热持续往热寒,纳差口苦心烦呕,苔黄白腻脉多弦.

(4)柴胡桂枝汤方证:

柴胡体质见自汗,鼻塞腹痛关节酸,肌肉挛.桂枝体质胸胁满,纳差喜呕伴心烦,苔薄白或薄黄腻,舌质暗红或暗淡.

(5)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

往寒热胸胁满,或恶风自盗汗,食欲差口渴现,溲不利便溏软,心烦胸腹动悸,多梦耳鸣失眠,苔白厚舌面干,或咳嗽胸骨痛,柴胡桂姜服之痊.

(6)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证:

精神症状明显,幻觉易惊失眠,舌红苔黄厚腻,脐腹动悸感,能够治谵语,亦可愈癫痫.

(7)四逆散方证:

柴胡证敏感疼,易紧张手常冷,腹胀腹疼痛,胸胁征阳性,舌质坚老暗,舌有紫点而脉弦.

(8)血府逐瘀汤方证:

痛疼部位多固定,出血紫黑易凝,烦躁发狂神不安,舌质紫暗面晦暗.柴胡体质伴瘀血,此方投之诸疴痊.

(9)逍遥散方证:

逍遥散,胸胁满痛腹胀兼,经前乳房胀,痛经头痛连,经期不调往热寒,舌淡红,苔薄白,食欲差,浮肿见.

(10)大柴胡汤方证:

大柴胡汤有四看,体壮肩宽颈短,一般多见中老年,上腹胀痛按尤甚,轻则不适抵抗感,重则压痛肌紧张,,呕吐恶心嗳气伴,舌质坚老苔黄厚,抑郁紧张不得眠,便秘尿黄或下利,舌燥脉滑见黄疸.

中医十大类方方证歌诀之一桂枝类方

(1)桂枝体质:

形瘦肤白纹理细,肌肉较硬肌表湿,腹部扁平腹肌紧,唇淡红暗目有神,舌体柔色暗淡,舌面润苔薄白,各种汗证接踵来。

敏感寒冷及疼痛,易感伤风心悸动,易肌挛,易便秘,睡眠浅,或多梦,桂枝类方投多中。

(2)桂枝证:

发热感,身热感,甚或自汗易出汗,恶风关节痛,敏感冷和寒,腹部上冲搏动悸,易惊烘热失眠。

(3)桂枝汤方证:

发热自汗恶风,肌挛拘急悸上冲,脉浮虚缓大无力,苔薄白,舌质暗淡红。

(4)桂枝加附子汤方证:

皮肤湿冷汗,脉弱浮大见,关节痛四肢挛。

体痛手足冷,寒疝腹中痛,舌淡脉沉迟。

(5)小建中汤方证:

虚弱型,慢腹痛,烦热起,心悸动,腹肌紧张腹扁平,苔少,舌质嫩。

(6)桂枝加大黄汤方证:

桂枝证,兼便秘,持续腹痛拒按,看其舌苔厚干。

(7)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证:

胸腹动悸易惊,自汗盗汗失眠梦,脉浮大而无力,苔少舌质嫩红。

(8)当归四逆汤方证:

手足厥寒麻木冷,青紫疼痛脉细形,头腹腰腿脚痛,舌淡苔白可用。

(9)温经汤方证:

月经不调血暗块,手足心热又恶风,自汗午后发热感,或有恶心头痛,腹壁无力急胀痛,唇燥舌质暗淡型。

(10)炙甘草汤方证:

三五不调脉无力,倦怠消瘦面憔悴,舌苔薄,或无苔,头昏失眠多梦随,虚烦便秘动悸。

(11)苓桂术甘汤方证:

心下动悸或眩晕,气上冲胸振水音,腹部软弱胸胁满,小便不利或浮肿。

(12)内有瘀血特征:

痛处固定不移,出血易凝紫黑,舌紫面晦暗属瘀。

(13)桂枝茯苓丸方证:

下腹包块按压痛,头痛昏晕烦悸痛,舌暗或有紫点,面红或紫红。

(14)枳实薤白桂枝汤方证:

胸背闷痛心下痞,便秘便干燥难解,舌面干腻舌苔厚,舌质暗而有瘀点。

(15)桂枝芍药知母汤方证:

剧烈关节肿痛,有汗发热恶风,面色暗黄或浮肿,脚浮肿。

中医十大类方方证歌诀之九------附子类方

(1)附子临床应用范围:

病中多汗四肢冷,恶寒脉沉心音微,脉象沉弱腹满痛,吐利伴见手足冷,舌苔白滑血压降,关节剧痛兼肿胀。

年老体弱慢性疾,腰膝酸软更无力,足背浮肿兼畏寒,四肢逆冷肌肉挛,心肾功能不全疴,夜尿频多脉沉弱。

(2)阴寒体质:

形体偏胖肌肉松,精神萎靡有倦容,肤燥乏泽面黄晦,或见浮肿目无神,唇舌干枯暗胖淡,肢冷畏寒倦喜暖,好静恶动便稀溏,口不干渴溲清长。

(3)附子证:

倦卧欲寐精神萎,膝下清冷畏寒厥,脉象极细若有无,或按至骨脉沉伏,脉细如丝细弱脉,或忽浮大脉力无.

(4)四逆汤方证:

细软沉伏脉微弱,或浮大中空无力得,畏寒肢厥下身冷嘲热讽,精神萎靡欲寐卧,舌体胖嫩舌质暗,苔腻白滑或杰干.

(5)四逆加人参汤方证:

神萎肢厥而恶寒,食欲不振便溏兼,心下痞硬或腹胀,脉微弱沉迟舌苔干.

(6)真武汤方证:

真武汤证神亦萎,下身清冷倦欲寐,更见畏寒四肢冷,脉微弱沉伏细弱推.

(7)阳虚水饮证:

阳虚水饮立不稳,心悸气短肉瞤晕,体困嗜睡四肢重,腰痛关节动不灵,溲少便溏腹痛胀,或见呕恶面肢肿,或见喘咳清稀痰,面黄舌胖苔滑润.

(8)附子泻心汤方证:

里急后重便不通,脘痞上腹部胀疼,甚或昏厥心烦乱,舌苔黄腻额冷汗,或有肢冷血压降,脉沉微弱兼恶寒.

中医十大类方方证歌诀之十--------半夏类方

(1)半夏证:

面黄或灰暗,呕吐恶心感,舌苔滑或腻,精神过敏兼。

(2)小半夏汤方证:

恶心呕吐口不渴,口多清涎嗽痰多,心下振水胸膈满,苔白滑腻较厚疴。

(3)温胆汤方证:

呕恶口苦口粘,易惊多梦失眠,心慌舌苔滑腻,可见精神不安。

(4)大半夏汤方证:

朝食暮吐胃反证,呕吐涎沫惟枯容,心下痞硬大便干,苔薄厚腻舌淡红。

(5)半夏厚朴汤方证:

精神刺激咽异感,胸闷气塞咳嗽喘,胸闷痰多或腹胀,恶心呕吐食欲减。

看其舌苔白厚腻,询其口内腻而粘。

(6)半夏白术天麻汤方证:

眩晕头痛重压感,浮肿易汗肉松软,大便偏溏腹鸣胀,舌大淡红苔腻兼。

(7)半夏泻心汤方证:

恶心呕吐腹泻鸣,上腹满闷胀疼轻,舌苔薄腻或黄腻,烦躁内热失眠梦。

黄煌教授讲座笔记----糖尿病方

我国发病率:

与GDP增长速度同步。

糖尿病与紧张、压力有关

胰腺产生不了足够的胰岛素或人体无法有效地利用产生的胰岛素。

1型糖尿病:

胰岛素依赖型,儿童多见。

离开胰岛素迅速死亡。

发病急,表现为明显的多尿,口渴,饥饿,视力减退

2型糖尿病:

成年人多见。

90%的糖尿病为2型。

特点:

发病非常缓慢,不依赖胰岛素,多数人在40岁以后发病,肥胖者多见。

妊娠期糖尿病:

可导致巨大胎儿。

各种并发症:

常见的有:

脑梗,脑出血,白内障,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心梗,心绞痛,高血压病,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足,感染,下肢坏死、麻木。

糖尿病性神经病:

导致下肢麻木疼痛,糖尿病足:

皮肤发黑,溃疡,或下肢溃烂。

糖尿病肾病(DN):

全身水肿,蛋白尿,10%-2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肾衰。

5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

有的糖尿病患者还有抑郁症和焦虑症。

经方优势:

1.治疗或预防并发症

2.改善体质

3.提高生活质量----睡眠改善等。

适用中医者:

1.使用胰岛素或降糖药后血糖控制不理想;

2.已出现并发症者;

      3.有其它非糖尿病相关症状,但无有效治疗措施。

如便秘、腰痛、腿痛,但血糖正常。

一、  葛根芩连汤

伤寒论里用来治疗下利、腹泻。

利遂不止,脉促,喘而汗出。

葛根20-60克 黄芩6-20克 黄连5-10克 生甘草3-10克

葛根:

治疗口渴,项背强痛,含葛根黄酮,有降糖作用

黄连:

也有降糖作用,量可适量加大

可用于二型糖尿病。

三种情况下用:

1.伴有舌红,腹泻,心率偏快。

黄连可用来治疗消渴,古代有很多的经验。

本草纲目:

用酒制黄连治疗消渴。

治疗热利。

其作用类似二甲双胍。

2.伴有项背强痛,或头痛,或腰腿痛,全身乏力。

如高血压,或颈椎病导致。

葛根善于治疗“项背强几几”症候群,主诉可能有:

腰酸,腿拖不动,疲劳,头痛。

3.嗜酒者,可导致血糖居高不下。

有口渴,喝酒后口干得不得了:

葛根最好。

有解酒毒作用。

适用于糖尿病患者出现严重口渴。

形体特征:

壮实,中年,喜喝酒吃肉,肌肉发达,满脸油腻,容易出现大便不成形或腹泻,吃得多,饮食上不大忌口,全身无力,困重,特别是头项腰背强痛不舒。

尤其是应酬多工作压力大的。

体检常发现血糖高或血压高。

葛根:

食品,量要大,30克以上,甚至60-100克。

也可采用先煎葛根,再把连、芩放入。

对于消除头痛、腰背拘急,颈项强痛有效果,同时有降压作用。

加法:

加制大黄:

适用于有高血压,有出血倾向。

合为三黄泻心汤,有降压,止血作用。

也可清火,对牙周脓肿、牙痛有效。

加怀牛膝:

可用来治疗糖尿病导致的性功能障碍。

原因:

下半身供血障碍,导致阳萎。

还可治疗腰痛,腿痛(下肢供血不好)。

对扩张下肢血管非常有好处(引血下行)。

糖尿病足,伴腰椎间盘突出或椎管狭窄者可用。

量要大,至少15克,甚至30克。

二、  白虎加人参汤

《伤寒论》:

“渴欲饮水,口干舌燥等,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生石膏15-60克 知母10-30克 生甘草6-12克 粳米30-50克(山药20-40克)人参(生晒参6-12克,党参或北沙参10-20克)

知母也有降血糖作用,清热除烦止汗止渴,多食易致腹泻,适于便干结者。

适用于各型糖尿病(1型、2型、妊娠糖尿病),要见到烦渴多饮,口渴程度非常严重。

一定要看舌苔,舌干燥,大便干结,如羊矢状。

多汗或易汗,动则出汗。

形体消瘦。

临床使用机会不是很多。

对于人要求比较严格。

人参、知母:

有降血糖作用。

体质特征:

明显消瘦,白瘦,皮肤白净,但少光泽。

消瘦后消耗比较多。

大便干结如栗。

口渴感明显,口唇,舌可能淡(不一定很红),但舌面要干燥。

易出汗,汗多。

皮肤黑暗、黄、浮肿、或满面红光者,无效(谨慎使用)。

人参切片口服或含服:

吸收率80%。

白参、红参、别直参:

效果相同。

精神萎靡,出汗多,气喘,脉虚者:

用吉林参最好(别直参、白参)

口干舌燥:

用西洋参

食欲不振:

用党参,降血糖作用不明显

干咳或便秘:

用北沙参或玄参。

北沙参治疗干咳,养肺阴;玄参治疗咽喉疼痛和大便秘结。

配合其它药物:

麦冬,生地,芍药,石斛,丹参,怀牛膝

麦冬:

治疗赢瘦(消瘦得厉害,肌肉萎缩)

生地:

有降糖作用,可治疗便秘。

消瘦,口干,大便干结者适用

芍药(白/赤芍):

治大便干结和糖尿病足(小腿抽筋,麻木、疼痛)

石斛:

凉药,治口渴,对糖尿病引起的周围血管损害,糖尿病足,下肢疼痛血栓,腰腿无力有效

丹参:

活血化瘀,保护心脑血管

牛膝:

引血下行,治疗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

三、  黄芪桂枝五物汤

治疗胖人,尊荣人(地位比较显赫,平时好逸恶劳)

生黄芪3两 桂枝3两 白芍3两 生姜6两 大枣

适用于糖尿病导致的血管和神经损害。

主诉:

肢体麻木,感觉减退,蚁行感,火烧感,怕冷,不能吹风。

下肢皮肤发暗,发黑,或变苍白,出现溃疡(足诊)。

注意穿宽松的鞋子,不要穿皮鞋,不能磨破。

治疗糖尿病性心脏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性高血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糖尿病视网膜病,都可以使用。

松软无力,肌肉萎缩。

它是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神经、肌肉的营养剂。

芪桂五物汤体质:

肌肉松软,水多,易浮肿,易自汗。

食欲很好,吃了后不胀。

但无力,头晕,气短,心慌,爬楼梯都气喘吁吁。

严重时胸闷胸痛,头晕眼花,提示心脑供血不足。

脸色:

黄暗,也有暗红。

舌质淡红,或淡胖,不是通红。

甚至紫,有紫斑(有瘀血,心脑供血有问题)。

一般都是食欲旺盛,腹部松软。

如进食后腹痛腹胀者,慎用黄芪。

瘦瘦的,有胆囊炎,胆石症,返流性胃炎,返流性食道炎患者,不能用黄芪。

加减:

加葛根川芎:

机率很高,血压高,头晕头痛,有脑梗塞的,对心脑血管供血有促进作用。

腰痛下肢痛:

加怀牛膝,治下肢浮肿,或腰痛

生姜:

用量大,祛寒药,促进周围血液循环,能发汗。

祛风寒,通血痹。

服药后要注意保暖。

四、  桂枝茯苓丸

千古名方:

活血化瘀,而瘀血的病理因素在慢性病中很多。

适用于糖尿病导致的血管损伤伴有瘀血证。

瘀血证:

较壮实,皮肤干燥,如蛇皮,肌肤甲错;舌质暗红,紫红,也有暗淡。

问诊:

腰腿痛,大便干结。

摸下腹部:

往往有疼痛(盆腔供血不好)。

或有脑梗塞:

瘀血的一种表现。

视网膜血管病变,糖尿病足,引起溃疡疼痛,或糖尿病肾病:

也有瘀血。

治疗糖尿病肾病:

1.加大黄,牛膝:

治BUN,CREAT居高不下,而且大便干结者:

帮助肾功能得到改善,使BUN,CREAT降低

2.出现下肢浮肿,面色黄、多汗,即出现黄芪桂枝五物汤证的患者:

加黄芪,葛根。

黄芪用治肾病也非常有效,补气活血

3.痛,两腿疼痛(糖尿病足的一种表现):

重用芍药。

芍药甘草汤治脚挛急,用赤芍30-60克

五、  芍药甘草汤

脚挛急,用芍药甘草汤,其脚即伸。

芍药、甘草:

原方各四两。

现代:

芍:

甘=6:

1

白芍/赤芍20-60克 生甘草3-10克。

糖尿病足的常用方

又名去杖汤:

治疗下肢麻木、疼痛、步履困难。

四味健步汤:

芍药石斛牛膝丹参,治疗糖尿病足,加甘草也可:

治下肢疼痛,麻木,发冷,溃疡可用。

石斛:

《千金方》,《外台秘要》用得很多:

治疗腰腿痛,脚弱不能步履,糖尿病患者

芍药甘草汤还能治疗便秘:

尤其是大便干结如粒状。

芍药50克以上有通便作用,有解除肠痉挛的作用。

赤芍:

活血化瘀,舌暗紫,或血液粘稠度大。

脑梗、心梗、下肢血栓,或闭塞性动脉炎,血液粘稠,血管不通

白芍:

养血柔肝,用于肌肉痉挛性疾病,如腓肠肌,胃肠平滑肌痉挛

六、  金匮肾气丸

生地15-30克山药15-30克萸肉10-20克泽泻10-20克丹皮10-20克茯苓10-20克肉桂5-10克/桂枝6-12克 制附子5-10克

即桂附八味丸

“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

”可能是糖尿病肾病

腰痛,小腹拘急疼痛,小便多:

糖尿病肾病的表现小便多,口渴者,适用

真正治病的是八味丸不是六味丸

适用人群:

中老人群,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

神情倦怠,易累易疲劳,皮肤肌肉松软,腰膝酸软(很多由糖尿病引起),下半身常感到冷和浮肿,也有烦热感。

重要的腹证:

小腹(肚脐下,关元,气海)感觉松软无力,或拘急不适。

表现为男人阳萎遗精,想小便而不出,而且憋不住。

按压腹部松软无力。

肚子上面大,肚脐下面松。

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等会出现。

类方:

加牛膝,车前子:

济生肾气丸,治糖尿病肾病很好。

日本用于治疗糖尿病性神经损害。

或合四味健步汤。

高血压病引起肾功能损害亦可用,或其它的慢性肾功能不全,肝硬化腹水也可用。

余听鸿:

《诊余集》治疗腹水

病例:

1.糖尿病,高血压,脑垂体瘤,呼吸暂停综合征,系膜增生性肾炎。

腹大,软,浮肿,头晕,皮麻无力腰酸口干,能食,舌体胖大。

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四味健步汤加葛根(芪60,牛膝30)。

效果:

两月后,血压稳定,疲劳感消失,下肢有力

2.糖尿病多年,喝酒多,壮实,背部肌肉发达。

出黄汗,腰腿麻木,大便稀,舌红。

葛根芩连汤加桂枝,芍药,牛膝。

坚持服用一年多,血糖稳定。

3.68岁老太,糖尿病7-8年,血糖不稳定,服用格列齐特。

腰痛,下肢无力,凹陷性浮肿。

四味健步汤加枸杞。

两月后:

诉口感好,泡沫样小便消失。

4.70岁。

糖尿病,血糖餐前9.2,餐后17.3。

头痛,大便干结,小腿抽筋,眼睛模糊。

舌头疼痛,裂纹。

白虎加人参汤,芍药甘草汤,四味健步汤。

服后口渴感减轻,一直在服。

体重回升,眼睛也好。

黄煌教授讲座笔记----高脂血症方

高脂血症是时髦病,非常多。

困难时期,营养不良,低血糖的人同样会有高脂血症

现在较多的:

高脂血,高血糖,高血压,高血尿酸;TG:

1.7,有的高到7.几,10.几,导致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胰腺炎,心跳骤停等。

爬爬楼梯就气喘。

  日本人很少有胖的。

饮食很少油

  中国人:

大量的动物脂肪,大量的植物脂肪。

城市中青年:

发病率高,男性显著高于女性

  总胆固醇:

应该在5.2以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DL):

理想值3.12以下;TG:

理想值1.7以下;饮食:

少食油、盐、糖、高蛋白;有些西药降脂药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

  向中医求助的有两大类病人:

1.服用降脂药效果不明显,或者导致肝脏功能损害

  2.高脂血症较久,导致动脉硬化,冠心病,胰腺炎等

  疗效评判:

  1.自我感觉是否好。

如原来觉得身体觉得重,疲劳,服后觉得轻松

  2.某些症状是否会消失

  3.体重:

高脂血症患者大部分胖,看体重能否减轻

  4.指标能否下降

第一张方:

大柴胡汤

  大黄:

药理实验认为有降脂作用。

焦东海:

降脂门诊

  大黄打成粉放入胶囊(约0.3—0.4克),一天4粒或2粒。

大便控制在每天3次以内

  综合效应:

降压,减肥,促进胃肠蠕动,利胆,治疗胰腺炎等,多靶点

  最适用于:

高脂血症见有便秘、或腹胀、或腹痛

  很多患者出现腹胀腹痛是因为有胆囊炎,胆石症或胰腺炎

  吃了以后浑身轻松,降脂的效果服用一至两个月可以见效

  体型:

较壮实,上腹按之疼痛或胀,或有抵抗感

  伴高血压:

加黄连2-3克,面红,烦躁,头痛

  如伴胆石症:

加青皮,陈皮

  伴胰腺炎:

大黄用量要增大,要保证大便的畅通

  经常喝大黄水的牧驼人比不喝的人寿命长,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少。

大黄的保健作用值得研究。

现代人:

是有余而不是不足

  合桂枝茯苓丸:

面红,大便干结,有腰腹痛,或下肢皮肤干燥,或血液粘稠度高,可用赤芍,清热通腑,活血化瘀,适用面非常宽

  伴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或曾经脑梗的病人合适

第二张方:

五苓散

  张仲景用来治“水逆”。

头痛、欲饮水,饮后又吐出

  现代:

治疗高脂血症,脂肪肝等

  患者一般有口渴,腹泻,每天大便次数多,不成形

  体质要求:

  面部不油腻,能食,容易累,易疲劳,肚子大,比较软,经常腹泻,大便不成形

  大柴胡汤证以便秘为主,肚子摸上去绷硬,甚至有压痛。

  而五苓散:

大部伴有脂肪肝,痛风,高血糖

  舌象:

胖大,舌质淡,暗或紫,舌苔厚腻,喜欢吃肉,喜欢喝酒

  区别:

肚子痛不痛,大便的性状

  中医病机理论解释:

  大柴胡汤:

腑实多积攻下 不能食(一食就胀,痛)

  五苓散:

 多湿脾虚化湿健脾能食 有可能出现浮肿,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