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集体备课.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66481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集体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五年级语文集体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五年级语文集体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五年级语文集体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五年级语文集体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五年级语文集体备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五年级语文集体备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五年级语文集体备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五年级语文集体备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五年级语文集体备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五年级语文集体备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五年级语文集体备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五年级语文集体备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五年级语文集体备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五年级语文集体备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集体备课.docx

《五年级语文集体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集体备课.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年级语文集体备课.docx

五年级语文集体备课

五年级语文集体备课

吕丈坡赵会颖

第八组

单元内容:

本组教材以“异国风情”为专题,安排了《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威尼斯的小艇》、《与象共舞》、《彩色的非洲》四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八。

教材分析:

走向世界,开放的中国既大力弘扬丰厚博大的民族文化,也十分尊重世界多样文化,并注意从全人类优秀文化中吸取营养。

这种思想也反映在课程改革之中。

本组教材以“异国风情”为专题,目的是为了学生打开一扇异国文化的窗口,向学生展示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画卷。

本组教材将“异国风情”作为一个专题,目的是一要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增长见识;二要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风情特点的,学习运用坐着的写作方法;三要注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四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各自的条件,通过多种途径尽可能多的搜集资料,以丰富对异域风情的感受。

学习这组关于异国风情的课文,不仅要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还要围绕“异国风情”这个专题进行综合性学习,加强教材的整合和课内外的融合,努力把读与悟、读与写、读书与活动结合起来。

通过本组学习,力争让学生对异域风情充满兴趣,既大力弘扬丰厚博大的民族文化,也十分尊重世界多样文化,并注意从全人类优秀文化中吸取营养。

配合本组专题,在课后面安排了“综合性学习”“阅读链接”,在“语文园地”里安排了“口语交际?

习作”“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等多项训练内。

既要引导学生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与同学交流各自近期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又要在阅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尊重世界多样文化的教育,使学生受到审美情趣的陶冶;还适当考虑本组课文作为本册最后一单元,对本学期注重培养的阅读能力──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和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等,要加以复习与巩固。

整组课文在理解上的难度不大,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极好凭借,可充分利用学生过去学习写景状物类课文的阅读经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目标:

会认28个生字,会写17个生字,学习新词,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了解事物的几个方面,展示事物多姿多彩的写作方法,抓主重点词句深入体会。

学会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表达方法。

感受异域风情,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教学重难点:

一是要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不同民族风情,增长见识.

二是揣摩作者是怎样写景物.风情特点的,学习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建议:

在教学本单元时,教师要在阅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尊重世界多样文化的教育,使学生受到审美情趣的陶冶。

还要适当的考虑本组课文作为作为本册最后一个单元,对本学期注意培养的阅读能力-----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和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等,要加以复习与巩固。

整组课文在理解上的难度不大,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极好凭借,可充分利用学生过去学习写景状物类课文的阅读经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教材分析:

作者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描述了德国家家户户窗口都开满鲜花的情景,点明了德国是一个爱花的国度,并抒发了作者对德国与众不同的风俗习惯的赞美之情——“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颇耐人寻味”。

课前,可以鼓励学生查阅有关德国风情民俗以及作者季羡林的资料,对德国有个初步的认识,对作者有所了解。

教学时,可在学生自学生字词,充分自读达到正确流利朗读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教学程序突破重难点。

可从课题入手,直奔点明中心思想且含义深刻的句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先引导学生读通全文,结合上下文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在感悟理解过程中感受奇丽景象,积累优美语句。

在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类似的实例,加深对这句话以及课题的理解最后小结归纳学习方法,完成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

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感受异域风情,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

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

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并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建议:

教学本课时,可在学生自学生字词、充分自读达到正确、流利朗读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教学程序突破重难点。

要注意本文的朗读、默读、浏览相结合。

通过默读、浏览,可以抓住课文主要内容,有利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有感情的朗读要以正流利朗读为前提。

以感悟理解为基础,语调平缓之中有起伏,语气平淡之中有激昂。

教学过程:

预习探究:

谈话淡入新课: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一篇访谈录《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其中那棵“大树”大家还记得是谁吗?

今天我们要同季爷爷一起去德国,去看看德国的花。

板书: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流利。

结合老师提出的预习情况,理解课文中的疑难词语。

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等词语。

合作交流:

提出问题:

在初读课文题目的时候,同学们有什么疑问吗?

(谁把自己的花给别人看?

为什么要给别人看呢?

默读课文,自己在文中找答案。

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体会。

再读课文,小组交流阅读后的感想与收获,找出难理解的词语讨论讨论。

品读体验:

导语:

爱花的民族很多,为什么德国在其中占重要的地位呢?

德国人种花有何独到之处?

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用“——”画出相关的答案。

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让学生自己找答案,老师适时的展示重点句子:

家家户户都在养花。

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

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看到花的脊梁。

让学生读,想想德国人种花有何特别之处?

(从“家家户户”一词可见德国人人爱花;而他们将花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将最美的花给别人看,这种做法实在是令人感到惊叹。

爱花如此真切的德国人却将最美的鲜花给别人欣赏,这在我们看来是多么不可思议,而在德国人看来是如此的平常。

你从文中哪个词语看出来的?

(莞尔一笑)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

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出示重点句子: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1)自由朗读,谈谈读后的感受。

(花多,花美,爱花之真切)

(2)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理解“耐人寻味”的意思。

(人们走在这样的街道上,看到自己种的鲜花被别人欣赏。

不由得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想法。

像这种引起人们思考、值得人们回味的情形,我们可以称它为“耐人寻味”。

4、学习第4自然段:

(1)德国人爱花,还有哪些地方与众不同?

让学生完成小练笔,用自己的语言,也可以适当的用课文的语言。

(2)“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四、巩固延伸:

你发现自己身边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吗?

举例谈感受。

板书设计:

自己的花{屋里养花给别人看我为人人}奇丽的景色

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

26、威尼斯的小艇

教材分析:

《威尼斯小艇》通过介绍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术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风光;课文从“我”的所见所感入手,首先交待了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接着介绍了小艇独特的构造特点,然后讲了船夫的高超驾驶技术,最后详细介绍了小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抓住事物特点并把人得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进行描写。

是本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学习这篇课文的主要目的是一是使学生领略水域的风情,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二是使学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4至第6自然段,积累自己喜欢的语句。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艇的特点,感受威尼斯的风光美、小艇的形态美。

领会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写作方法。

3、了解威尼斯的独特的地理风貌、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域的关系。

感受大自然的美,提高审美情趣。

三、重难点:

1、学习从几个方面介绍事物的写法。

2、领会作者抓住特点,把人得活动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写作方法。

四、教学建议:

教学本课时,首先应理解第1自然段中的“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这句话的含义,让学生明白此处的“大街”指的是河道,“汽车”指的是小艇,对小艇有一个总体的印象。

在了解了小艇的样子时,应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善于抓住事物特点的写法,可抓住几个关键词和3个比喻句理解,从中让学生明白小艇和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最后让学生回全文,读读,想想,看从中学到了什么表达方法,通过交流初步领悟到:

作者紧扣小艇,介绍了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人们的生活都与小艇息息相关。

这样,抓住特点把人们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景、物、人相互联系,使文章充满了生气。

让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勤于观察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1、导入新课: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标志,老师出示一些资料,让学生猜猜它们分别是哪个国家定的?

2、出示生字卡片,读生字、新词。

威尼斯耸立小艇桥梁纵横交叉寂静雇定祷告保姆操纵自如。

3、自由放声读课文。

看谁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4、思考:

课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二、合作交流:

1、再读课文,简单交流读后的感受。

2、自己读第1、2自然段,把和小艇有关的句子画出来,并用笔画出小艇的简图。

3、老师出示对比句,让学生先自己读一读,再和同桌讨论讨论,然后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三、品读体验:

1、学习第3自然段:

发挥想象,如果你也乘上了这样的小艇,饱览着威尼斯水城两岸秀美的风光,会产生哪些新奇的想法?

2、让学生带着这样好的感受,朗读本段,读出坐在小艇里的情趣。

3、自由读第4自然段,想想这段话是围绕着哪一句话来写的,画出中心句。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船夫的驾驶技术好在哪里?

4、让学生边读课文边演示边体会。

把桌面当做河面,把书本摆放在“河面”上当做来往的船只,用自己的文具盒作小艇,自己当船夫,根据课文的描述,“驾驶”小艇穿梭在河面上。

5、作者为什么能把船夫的驾驶技术写的这样精彩呢?

(作者一定留心观察了,所以才写的这样好。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总结,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6、学习第5、6自然段:

船夫技术这样好,生活在威尼斯的人们与小艇的关系一定非同一般。

默读第5自然段。

四、巩固延伸:

1、再读课文,说说文中哪些内容是作者看到的实实在在的事物?

哪些是作者的联想?

2、小结威尼斯小艇的作用。

3、学完《威尼斯的小艇》这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用自己的话说说威尼斯的夜景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板书设计:

小艇:

样子小巧驾驶技术:

速度极快

行动灵活左拐右拐

船舱舒适平稳穿过

27、与象共舞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饶有趣味的讲述了泰国人与大象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展示了泰国独特的地域文化。

课文共5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单独成段,围绕着泰国人与大象关系亲密,第一自然段概述在泰国大象对人群熟视无睹,与人关系亲密和谐。

第2自然段讲大象是泰国的国宝。

第3自然段通过描述大象样子与表情来表现泰国人与大象之间的距离。

第4自然段讲述了一些实例来说明象是一种聪明而有灵气的动物。

最后一个自然段讲最使作者难忘的是看大象跳舞。

作者用“与象共舞”为题,体现了泰国人与大象关系十分密切,大象给泰国人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乐趣。

二、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的意思。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泰国人与大象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2、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了解泰国人与大象的亲密关系。

3、了解泰国的独特风情欲文化,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三、重难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泰国人与大象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2、了解泰国人与大象的亲密关系。

四、教学建议: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首先给学生充分的自读时间,要求学生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利用工具书并结合上下文自学生字新词,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并在字里行间或书旁适当的批注,对不懂之处提出问题。

在解决重点问题之后,解决学生感兴趣而不易解决的问题。

然后让学生有感情的读一读,感受人与大象和谐相处的美妙境界。

可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本文与《威尼斯小艇》在写法上的异同,再通过小组讨论与全班交流逐步达成共识。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1、导入新课,谈论泰国的象。

2、揭示课题:

泰国素有“万象之国”的美称,今天我们随作者一起来到泰国,“与象共舞”。

板书课文题目,边写边提醒学生注意“象”与“舞”的写法。

3、自由读课文,读准每个字的字音,看看你读懂了什么,通过读书有产生了什么疑问。

二、合作交流:

1、出示词语,让学生认读。

熟视无睹以一当十以一敌百彬彬有礼松弛按摩尴尬绅士气氛芭堤雅

2、交流:

通过读课文,你们读懂了什么叫“与象共舞“吗?

谁”与象共舞?

3、你还有什么疑问?

归纳:

象和人的关系为什么会这样和谐友好?

板书:

和谐融洽

三、品读体验:

1、集体研读第1自然段。

仅仅因为象是泰国的国宝,就能让人与象的关系这样融洽吗?

自由读第1自然段,从哪些词语中你能体会出人与象的关系和谐友好呢?

体会“熟视无睹”“悠闲沉着”“不慌不忙”的含义。

竞赛读,读出大象的悠闲沉着。

2、研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为什么泰国人对大象存有亲切的感情。

3、研读第3自然段,看看从哪些词语中可以体会出人与象之间和谐友好的关系。

体会“拍”和“喷”的恰当使用。

竞赛读,读出与大象走的很近,读出紧张的心情和松弛下来的感觉。

4、小结:

读书不但要从字面上理解,还要联系上下文深入体会字里行间包含着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作者表面上写大象的可爱温顺,实际上是在赞美人与大象之间的和谐融洽。

5、合作研读,根据第4、5自然段的学习要求,学生合作学习。

(1)小组成员齐读第4自然段。

思考:

为人按摩的大象是什么样子的?

用——画出描写大象为人按摩时的句子,读一读。

(2)小组交流:

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人与大象的关系是和谐友好的?

(3)合作学习第5自然段的要求,思考:

大象跳舞时时什么样子的?

用——画出描写大象跳舞时的句子,读一读。

(4)小组交流:

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人与大象的关系是和谐友好的?

6、交流后互评。

四、巩固延伸:

1、看到这样一个热情奔放的舞蹈场面,你还认为人与大象的关系如此和谐友好仅仅因为象是国宝,仅仅因为象的可爱、温顺聪明的灵气,会跳舞吗?

这种和谐融洽的氛围是谁创造的?

2、从课文中,你学到了那些写作方法?

板书设计:

与象共舞:

和谐融洽

相互信任

欢欣笑颜

28、彩色的非洲

一、教材分析:

本文作者以饱满的热情,描述了非洲的骄阳蓝天、花草树木、动物世界、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艺术风采,从多个方面展示了自然风光和异域文化,突出表现了作者的真切感受——“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让人读后大开眼界。

十分向往。

本篇课文在篇章布局、语言表达上的特色十分鲜明。

结构上采用了闲概述再分述最后又概括总结全文的方法。

开头“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和结尾“啊,非洲,好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既首尾照应,呼应课题,有直接抒发了作者对非洲风情文化的赞美之情。

本片课文选编的目的是增进学生对非洲的了解,感受非洲独特的风情与文化,欣赏优美的语言,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非洲独特的自然景观与风土人情,体会作者对非洲的赞美之情。

2、了解课文从事物的几个方面展示非洲多姿多彩风貌的写法,抓住重点词句深入体会。

3、了解非洲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丰富对非洲风情的感受。

三、重难点:

1、了解“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表现在那些方面。

领悟课文的写作方法。

2、丰富对非洲风情的感受,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

四、教学建议:

本课由于本课篇幅较长,生字较多,课前要布置学生充分朗读,自学生字词,课前还可布置学生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文资料。

教学本文时应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

全班研讨交流的重点是:

“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表现在那些方面?

从课文中学到了那些表达方法?

由于本文篇幅较长,所以要把朗读、默读、速度结合起来,把个人自读与小组合作研读结合起来,在读的目的、层次、形式上下功夫,以求的实实在在的教学效果。

在了解了课文大意后,抓住课文的要点的基础上,要让学生谈谈从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

中国和非洲有着悠久的友好的历史。

教师可让学生结合课文和搜集的资料,谈谈对非洲的印象和了解,也可布置学生办一办有关非洲风情与文化的好报、剪贴报在班上交流展示,进一步加深对非洲的了解,增长见闻,开阔视野,并在学生心中播下中非友谊的种子。

教学过程:

预习探究:

导语:

同学们,17世纪英国著名作家汤玛斯布朗曾经写道:

“人类总是向外追寻那原本就隐藏在我们心灵深处的奥秘。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蕴藏着非洲的原始与神秘。

”今天,就让我们了解这篇神秘的土地。

资料交流:

通过查阅资料,你对非洲有哪些了解?

合作交流:

浏览课文,找出文中三个感叹句直接说明非洲是彩色的。

学社有感情的读这三个句子。

“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

“蓝天、骄阳、绿树、红土、鲜花。

以及皮肤油黑发亮的非洲人,构成了七彩的非洲”!

“啊,非洲,好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再次浏览课文,思考:

“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

都表现在那些方面?

把课文中哪些承上启下的关键句子勾画出来。

交流:

植物、动物、生活、艺术。

品读体验:

初悟非洲风情。

学生齐读课文第3自然段,老师引导:

如果你刚踏上非洲这片神秘的土地。

沐浴在这明媚的阳光下,看到的是蓝的如此单纯的浩瀚天穹,感受到得是这炽热的原始,你想对非洲说什么?

指名读本段,其他同学体会之后给出评价,在评论的基础上朗读,感受它的美。

深悟非洲风情。

学生汇报交流刚才的学习情况。

思考:

你从哪里看出这片蓝天之下的植物世界时彩色的?

交流自己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好在何处,并有感情的朗读。

老师小结。

思考:

在非洲彩色的动物世界这一部分,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为什么?

交流资料:

说说你所知道的非洲彩色的动物世界。

小结:

非洲的动物多种多样,作者无法面面俱到的描述,所以抓住了自己印象最深的蝴蝶来写,详略得当,写出了非洲动物世界的色彩斑斓。

了解非洲彩色的日常生活:

读有关句子,找出些的最美的句子体会。

交流你还知道非洲哪些彩色的日常生活?

彩色的艺术。

学生交流自己感兴趣的句子,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

从彩色的绘画,彩色的工艺品,彩色的音乐,舞蹈,来体现非洲的艺术也是彩色的。

这就是激情似火的舞蹈的魅力,它让人激情洋溢,热情似火。

让学生再读这句话,共同传递这份豪爽,这份激情!

巩固延伸:

导语:

这激情洋溢的舞蹈,来自舞者的心灵。

它诉说着非洲的原始与神秘,诉说着非洲的热烈与奔放。

难怪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学生朗读这两个感叹句:

“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非洲,好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学生再次有感情的朗读这两个句子。

找出答案:

回到课前学生的质疑,如为什么说非洲是彩色的?

为什么课文要“以彩色的非洲”为题?

让学生自己总结出答案。

板书设计:

彩色的非洲:

彩色的植物世界

彩色的动物世界

彩色的日常生活

彩色的艺术

语文园地八

口语交际:

教学要求:

1、激发学生关注热点问题和身边的新闻,关注生活,关注社会,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事情说清楚,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

2、能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自然的与人交流。

教学过程:

一、打开思路,引出话题:

作为小学生,我们不能“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是要“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现在大家就畅所欲言,来聊聊自己所关注的热点话题或新闻。

二、畅所欲言聊话题:

1、读题目,明确要求。

2、学生说说自己在搜集资料时,关注到了那些方面的话题。

3、选择学生比较关注的几个话题,作为重点讨论对象。

4、小组内畅所欲言聊话题,有感兴趣的话题可以共同讨论、补充。

三、召开热点话题座谈会。

1、情热点活题发言人到主席台就座。

2、推荐一位主持人与老师共同主持活动。

3、主持人宣布相关要求。

4、各位代表分别发言。

5、评选“最佳发言人”和“最佳热点话题”并说出评选理由。

四、老师总结。

习作:

教学要求:

激发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欲望,让学生自由运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法写出自己喜欢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感情:

今天,让我们畅所欲言,把自己想说的话尽情的倾吐出来吧。

(二)打开思路,畅所欲言:

1、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2、告诉大家你最想说的是什么,引导学生畅所欲言用几句简练的话说出自己最想说的一件事。

3、在这件事中,你最想告诉别人的是什么?

写在稿纸上。

4、今天我们要写一篇自由命题、自定内容的作文。

(三)回顾写作方法:

1、老师引导学生回忆有关课文的写作方法。

2、学生互相交流学到的表达方法。

3、谈谈你准备使用什么样的表达方法来写自己的文章。

(四)指导学生自由习作。

三、回顾、拓展八

教学要求:

1、积累语言,增强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再内容选择、顺序安排、语言的使用上,能与他人有不同,有新意。

2、让学生积累更多的名人名言,并领会其深刻的含义。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交流学生从电影、电视、书籍、报刊等渠道了解到得异域风情,交流本组课文表达上的特点,交流本学期自己在语文学习上的收获、体会及今后的方向与打算。

2、自由组合,分小组进行讨论,并交流心得。

3、交流评价。

4、交流完后,办一份“异域风情”手抄报。

二、日积月累:

1、名人名言导入。

2、自由读名人名言。

3、介绍自己所了解的名人。

交流自己对名言的理解。

4、你还读过哪些名人名言,介绍给大家听。

课下多积累名人名言。

三、趣味语文:

1、阅读材料,想象这些材料讲了什么?

2、说说自己的理解。

3、朗读比赛。

4、交流各自了解或搜集的趣味语文材料。

5、老师可适当的补充一些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