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66517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教学参考要求:

1.认识8个生字;

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沉寂、盘问、口哨、埋伏、凝神、烧毁、不慌不忙、杂草丛生、聚精会神、模模糊糊、以防万一、断断续续”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目标: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入境----启动情智

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段很好听的音乐,你们愿意听吗?

大家仔细听一听,谁在唱歌?

是的,在寂静的田野上,在茂密的树林里,这歌声是那样的清脆悦耳,是那样的宛转悠扬。

如小溪流水,似鼓乐丁冬,给人以美的享受。

但夜莺宛转的啼鸣,在苏联卫国战争中却有着深刻的含义。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夜莺的歌声”。

(板书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是怎么理解它的呢?

(一个化名夜莺的小男孩模仿夜莺的叫声。

二、初读感悟----生成情智

1.指读全文,思考:

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

(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一个叫夜莺的男孩把一群德寇引向游击队的埋伏圈,协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故事。

2.文章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的。

三、交流----展现情智

1.默读课文,思考:

“夜莺”是怎样巧妙地帮助游击队报送有关敌人情报的?

你从中体会出夜莺是个怎样的孩子?

抓住重点语句谈谈你的理解。

2.检查自学情况。

夜莺是个勇敢、机智、热爱祖国、仇恨敌人。

沉着冷静的孩子。

(1)夜莺会用白桦皮做成口哨,会学夜莺和杜鹃叫。

“他坐在离德国兵很近很近的地方”说明他是主动和敌人接近的。

当孩子把口哨递给德国兵时,“用快活的蓝眼睛望着他”说明孩子在敌人面前一点也不害怕。

(2)当德国军官问他“村子里就剩你一个了吗?

”“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

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

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

(孩子故意打岔,避免正面回答。

这是夜莺在人不易察觉的时候戏弄敌人。

反映了孩子的冷静、机智、沉着。

(3)“人哪!

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

”小孩不慌不忙地回答,“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

‘野兽来了,野兽来了’一就都跑了。

(这里的野兽其实指的是德国强盗。

说明孩子爱憎分明,前一句保护了群众,后一句痛骂了敌人。

由于他巧妙地回答了德国军官的盘问,德国军官觉得他只不过是个不懂事的孩子,相信了他的话,并且让他带路。

德国军官轻蔑地认为它是蠢东西,其实德国军官自己才是真正的蠢东西。

因为夜莺骂他们的话他都没有听出来。

(4)夜莺在带路时,有时学夜莺唱,有时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后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

(这句话讲他好像沉浸在大自然当中,天真自然,这样做实际是在迷惑敌人,使他们觉得他只不过是个顽皮、贪玩的孩子,以取得的敌人的信任。

他学夜莺和杜鹃叫,是在麻痹敌人,以便后来他用鸟叫同游击队联络不致引起敌人的怀疑。

(5)“你们这里有游击队吗?

”“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

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

这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

(敌人问树林里有没有游击队,孩子用话岔开,用蘑菇来回答,答非所问,装作什么也不知道,再一次体现了他的机智。

(6)夜莺用夜莺和杜鹃的叫声给游击队传递情报。

一声夜莺叫代表一个敌人,一声杜鹃叫代表一挺机枪。

(从这里可以想见用这种办法已经不是一次了。

他曾多次协助游击队消灭敌人。

(7)“孩子突然站住,转了个身,钻到树林里不见了。

(夜莺刚刚听到信号动作极快,钻进树林里。

也说明夜莺对这里的环境极为熟悉。

也正是由于夜莺准确的传递情报,才使游击队员充分地做好了战斗准备,最后彻底地消灭了敌人。

(8)大家想一想,孩子面对凶恶的敌人,为什么还能应变自如,毫无惧色?

(卫国战争中,全国人民都投入到保卫家园的斗争中,全国人民怀着对祖国的爱,对敌人的恨与敌人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小孩就是由于对祖国的热爱,对敌人的憎恨,才能临危不惧,坦然自若。

3.此时,你最想对小夜莺说些什么?

安排作业:

练写生字,读写、读记“词语盘点”中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交流----展现情智

①交流、讨论内容。

下列句子应组织全班学生讨论。

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

这歌声停了一会儿,接着又用一种新的劲头唱起来。

孩子从嘴里掏出一个小玩意儿,递给他,用快活的蓝眼睛望着他。

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

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

‘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

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

第二天,在被烧毁的村子的围墙旁边,在那小路分岔的地方,孩子又穿着那件绿上衣,坐在原来那河岸边削什么东西,并且不时回过头去,望望那通向村子的几条道路,好像在等谁似的。

②交流讨论方法。

逐句讨论交流。

讨论某一句时,先由一名学生谈自己的理解,重点是自己想象到的内容,其他同学听后补充。

最后指导朗读,通过读来反映自己的理解。

指导朗读时,除上述1、6句外,不要只孤立地读一个句子,可将前后对话连起来读,另外,还可以鼓励学生边做动作边朗读。

二、发展情智

①过渡:

刚才,我们一起讨论了几个句子,通过讨论,你有什么新的感受。

②是呀,越读我们越感到小夜莺真是机智、勇敢。

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感受分成小组,分角色读读全文。

③组织全班性的分角色朗读或表演对话片断。

三、学习首尾呼应的写法

指名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和开头的三个自然段,想想,这几个自然段之间是什么关系?

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和开头的两个自然段是互相照应的的关系。

你从哪看出来的?

都是说小孩在发出夜莺的歌声,以配合游击队歼灭敌人。

这样前后照应、首尾连贯,使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十分完整,同时也强调了夜莺又在执行新的任务。

我们今后在写作文的时候要认真运用这种首尾连贯、前后照应的写法。

四、布置作业

1.把《夜莺的歌声》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2.写一篇读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