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师用书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66549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1.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师用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师用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师用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师用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师用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师用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师用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师用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师用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师用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师用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师用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师用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师用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师用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师用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师用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师用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师用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师用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师用书Word文件下载.docx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师用书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师用书Word文件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师用书Word文件下载.docx

l.认识31个生字,读准5个多音字,会写13个字,会写13个词语。

2.能一边阅读一边预测,知道预测有不同的角度,预测要有一定的依据,预测的内容跟实际内容可能一样,也可能不一样,初步感受预测的好处和乐趣。

3.能将自己的预测与实际内容进行比较,及时修正自己的想法。

4.阅读《胡萝l、先生的长胡子》《不会叫的狗》等不完整的故事,能预测故事的结局。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1-2

不会叫的狗

口语交际

名字里的故事

1

1.能了解自己或他人名字的含义或来历,把了解到的信息讲清楚。

2.听别人讲话的时候,能有礼貌地回应。

3.能向家人讲主术同学名字里的故事。

习作

续写故事

2

1.能根据插图和提示续写故事,把故事写完整。

2.能运用改正、增补、删除的修改符号,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内容。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

1.能结合阅读体验,交流、总结运用预测策略的好处,知道在课外阅读中要自觉运用预测策略。

2.能运用查字典的方法自主认识“典、基”等7个生字。

3.能结合语境读准“假、几”等多音字的读音。

4.能说出“百发百中”“四面八方”“七上八下”等成语构词的特点并说出其他类似的成语。

5.能了解引用人物所说的话可以有3种不同的形式,并仿照其中一种形式写句子。

6.朗读、背诵与团结合作有关的俗语。

识字加油站

词句段运用

日积月累

合计

9-12

12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教材解析…………………………………

这是一篇童话,讲述了老屋与小猫、老母鸡和小蜘蛛之间的故事。

课文用反复的手法推进隋节的发展,每一个片段都是老屋准备倒下,然后小猫、老母鸡和小蜘蛛请求老屋不要倒下,接着是它们陈述老屋不要倒下的理由,以及老屋无一例外地答应了它们的请求,最后是小猫、老母鸡和小蜘蛛都得到了老屋的帮助,满足了各自的心愿。

本文题目新奇,“总也倒不了”与“老屋”之间形成的语言张力,为学生提供了巨大的预测空间:

“老屋”为什么“总也倒不了”?

究竟会发生什么?

文中各部分情节的相似性为学生预测故事的发展提供了方法上的指引:

接下来的发展会不会和前面的一样?

还是有变化?

文中老屋和小动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等细节的描述也具有相似性,也为学生的预测提供了凭借。

比如,老屋反复说“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接下来的情节里会不会依旧重复这句话呢?

又如,一再有小动物请求老屋帮助,会不会还有其他小动物也有类似的请求呢?

故事的结尾出人意料,也为阅读和预测增添了乐趣。

课文有7处旁批,都是根据真实的阅读心理所做的预测,提示学生可以在什么地方、依据什么来预测。

对题目的旁批,提示可以在看到题目时,结合已有的阅读经验进行预测;

对插图的旁批,提示可以在看到插图时进行预测;

对故事内容的旁批,提示可以根据故事的发展和结局,结合生活经验和生活常识进行预测。

课后题都围绕预测这一教学重点展开。

第一题指向预测意识的唤醒,引导学生一边阅读,一边预测,并相互交流各自预测的内容。

第二题引导学生了解这些预测是怎样得出来的,与课文旁批的内容相呼应。

表格呈现了预测的依据,以及由一定的依据推导出相应预测结果的思维过程。

表格中所举例子是示范依据故事里的内容,结合生活经验、生活常识进行预测;

下方左边的泡泡提示可以根据文章的题目、插图和文章内容里的一些线索进行预测;

下方右边的泡泡提示预测的内容可能跟故事的实际内容一样,也可能不一样,不必过于计较预测结果正确与否。

课文配有两幅插图。

第一幅图中的老屋以老人形象出现,额头布满皱纹,面容慈祥,孤独破败,小猫正仰头与老屋说话。

学生在阅读中会自然地联系插图展开相应情节的想象,还可以在相似情景中将小猫置换成老母鸡、小蜘蛛,从而大胆预测后面的情节。

第二幅图是小蜘蛛在老屋屋檐下织网捉虫的情景,老屋庇护着小蜘蛛。

学生可借由插图的变化,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

……………………………………教学目标……………………………………

1.认识“暴、凑”等8个生字,会写“洞、准”等l3个字,会写“变成、门板”等13个词语。

2.能试着一边读一边预测,知道可以根据题目、插图和故事内容中里的一些线索,结合生活经验和常识进行预测,初步感受预测的好处和乐趣。

3.懂得预测的内容跟故事的实际内容可能一样,也可能不一样。

……………………………………教学建议……………………………………

本课教学时,要珍视学生初始的阅读体验,首先引导学生建立起主动预测的意识;

然后借助旁批,培养学生预测的能力;

还要结合课后题巩固学生对预测的认知,提高学生自觉运用预测策略的意识。

1.依托初始体验,培养预测的意识。

本课教学不要求预习,目的是唤醒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初始体验,这些体验是预测的基础和前提,要重视对它们的捕捉、辨析和利用。

教学之初,可以利用题目“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与第二自然段老屋所念“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之间的矛盾冲突,引导学生预测老屋究竟会不会倒下。

学生可以根据题目和内容之间的差异,也可以根据插图中窗户变成了黑窟窿以及门板上的破洞等信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常识预测故事情节。

在感受老屋的古老与破旧、体会老屋的孤独与寂寞的基础上,可再度预测老屋总也倒不了的原因是什么,从而引发学生对内容的疑问,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使学生意识到,在阅读中可以

根据题目、插图和故事内容里的一些线索,结合生活经验和常识对后面的内容进行大胆推测,这就是“预测”。

2.根据旁批,学习预测。

在学生了解了什么是预测的基础上,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旁批,引导学生学习一边阅读一边预测。

首先,要引导学生发现可在什么地方预测。

比如题目,可引导学生感知“总也倒不了”与“老屋”之间存在的语言张力,结合第一、二自然段对老屋形象和心理的描写,感受老屋之“老”,进而预测一心想着“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的老屋为什么“总也倒不了”。

而后,要引导学生关注依据什么来预测。

针对题目处的旁批,可以告诉学生这是其他马学做出的预测,让学生讨论这位同学是根据什么做出预测的。

一般而言,针对题目预测依据的是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比如,房屋陈旧了就会倒下,这是依据生活经验;

而老屋总也不倒,可能是被施了魔法,这就是依据阅读经验,是利用学生阅读过的与魔法相关的神话、童话中的类似情节。

同理,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插图、故事的情节发展、细节表述和结局等处的旁批,揭示各处旁批预测的依据。

比如,“我猜到了老屋会怎么回答”,就是通过与前文内容的联结而做出的预测。

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关注旁批的位置,让学生发现可以在什么地方预测;

通过引导学生关注依据什么来预测,让学生意识到预测要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做到有理有据。

要适时小结可以在什么地方预测、依据什么来预测,加深学生对预测的认识。

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不断地对预测的内容进行审视。

一是无论自己的预测与后面的内容是否一致,都要思考自己预测的依据是什么。

二是要审视自己的预测与课文的旁批是否一致,由此小结:

在预测依据成立的情况下,可以有不同的预测。

也就是说,预测的正确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预测要有一定依据。

3.利用课后题,巩固对预测的认知。

要充分利用课后题,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对预测的认知,提高学生运用预测的

能力。

教学第一题,可以让学生回顾各种预测引发的讨论和思考,感受一边读一边预测的乐趣。

比如,在老屋同意帮助小蜘蛛的地方,有的学生会预测:

小蜘蛛会像小猫、老母鸡一样,得到帮助之后致谢离开,而老屋又会想“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

这是依据前面的内容做出的合理预测。

也有学生会预测:

毕竟到了故事结束的时候了,结尾应该与原来的情节不一样。

这就是依据“出乎意料的结局”这一阅读经验做出的合理预测。

还有学生可能会预测:

不但和原来的情节不一样,而且老屋一定不会倒下,因为课题就是“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这就是依据阅读经验和课文题目而做出的合理预测。

教学第二题,可以先引导学生读懂表格中的内容,从这两个例子发现,预测的内容都是根据故事里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常识而得出的,不是随意猜测,都有一定的依据;

再引导学生体会旁批中的其他预测是怎么得出来的,进一步加深认识。

以第一个旁批为例:

预测的内容

预测的依据

故事里的内容

生活经验和生活常识

在此基础上,借助图表,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有哪些预测,是依据什么做出的预测。

考虑到学生填写比较困难,可以引导学生说,由教师概括填写;

也可以分组合作,先组内说再集体交流。

通过交流,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

文章的题目、插图,文章内容里的一些线索,都可以帮助我们预测。

同时,可以让学生回顾旁批中的预测和自己的预测有哪些跟故事的实际内容一样、哪些又是不一样的,从而明确“预测的内容可能跟故事的实际内容一样,也可能不一样”,只要有依据,预测正确与否都值得肯定。

4.回归整体,识字写字。

本课的识字写字教学有别于常规单元,为了尽可能不破坏学生阅读的连贾陛,生字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随文识记,要求书写的字可以在课文内容学习结束之后集中进行指导。

要重点指导容易写错的字。

比如,“暴”字,“日”“共”要写得扁平,且一撇一捺要舒展,“”要与“水”“木”区别;

“墙”字左右结构,“土”窄而瘦,第二横改作提,“壁”字上下结构,“土”宽而扁;

“饿”与“饱”都有“乍”,左窄右宽,字形饱满;

“漂”字中的“西”要写得扁平一些,且中间竖撇和竖折都变化为竖,“晒”字中的“西”笔画没有变化,不要多写一横。

………………………………………教学资源……………………………………..

原文“熊宝宝”片段

“等等,老屋!

”小小的声音在它门前响起,“再过一个冬天,行吗?

外面有凶恶的猎人,拿着猎枪,想拿我的皮围在他的脖子上,我找不到一个安心冬眠的地方。

老屋低头看看,屋顶的灰哗啦啦往下掉:

“哦,哦,是熊宝宝啊。

好吧,我就再站一个冬天。

嫩嫩的小草在老屋跟前发芽的时候,熊宝宝摇摇晃晃出来了:

“吼吼,谢谢!

老屋说:

“再见!

——好了,这下我该倒了!

(作者慈琪)

……………………………………教学设计举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暴、凑”等8个生字。

2.试着一边读一边预测,知道可以根据题目、插图和故事内容里的一些线索进行预测。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尝试预测

1.预测老屋是怎样的一座老屋。

(1)读题,辨析“倒”的读音。

预测一下: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会是怎样的一座老屋?

(2)读第一、二自然段,随机认读并理解“门板、准备”。

师提问:

你眼前看到了一座怎样的老屋?

和你预测的一样吗?

哪些差不多?

哪些不一样?

2.预测故事内容。

(1)整体预测。

师:

明明准备倒下的老屋怎么就“总也倒不了”呢?

请你预测一下,可能发生了什么,说说你预测的依据。

【着眼形象,利用“总也倒不了”和“老屋”之间的矛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初步尝试预测,利用预测内容与故事内容之间的异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有人修理老屋了。

它可能改变主意了。

学生预测,教师适时概括并填表(预设):

房子老旧就该修了。

改变想法很正常。

(2)出示旁批。

师:

这些旁批,是别的同学读到这个题目时的预测,你认为他们预测的依据是什么?

(预设)

老屋总也倒不了,是被施了魔法了吗?

读过的关于魔法的书里有类似的情节。

【着眼故事整体,初识旁批,尝试一边读一边预测,保护学生真实的阅读体验。

为接下来进一步了解预测做好准备。

(3)随文预测。

一边读,一边大胆预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并把预测的内容像文中的旁批一样记录在课文旁边。

二、交流预测的内容,感知预测

1.交流预测的内容。

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你在什么地方预测了?

预测了什么?

过几天小蜘蛛会离开你的。

老屋肯定不会倒了。

……

学生交流,教师适时概括填表(预设):

老屋像前面一样,也答应了小蜘蛛的请求。

老屋听小蜘蛛讲故事。

【通过交流,体会预测的多种可能性。

2.小结:

根据文章的题目、插图和文章内容里的一些线索,可以大胆预测。

出示课后题左边的泡泡。

第二课时

1.会写“洞、准”等13个字。

2.知道要结合生活经验和生活常识,预测故事内容,初步体会预测的好处和乐趣。

3.知道预测的内容跟故事的实际内容可能一样,也可能不一样:

一、回顾预测过程,明白预测要有一定的依据

1.出示表格,回顾预测的过程,讨论预测的依据。

跟前面小猫、老母鸡的情况一样

我读过的故事里也是这样的。

根据故事里的内容,结合生活经验和生活常识,可以大胆预测。

二、辨析预测的内容,懂得预测正确与否并不重要

1.辨析预测的内容。

再读课文旁批中的预测和自己的预测,说说哪些和课文内容一样,哪些和课文内容不一样。

2.师小结:

只要是有依据的,无论与课文内容一样还是不一样,都无关紧要。

随机出示课后题右边的泡泡i

三、拓展实践,强化运用预测策略

1.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旁批“老屋可能还会遇到其他需要帮助的小动物”。

出示“熊宝宝”形象。

让学生预测:

如果是熊宝宝,会寻求什么帮助呢?

老屋又会怎么办呢?

2.小组合作一,预测故事的大致发展。

老母鸡走了之后,熊宝宝又来请求老屋帮助。

【补充材料,让学生拓展运用预测策略。

3.小组合作二,预测故事细节。

小猫想安心睡觉;

老母鸡想安心孵蛋。

小猫请求老屋坚持一个晚上;

老母鸡请求老屋坚持二十一天。

2.

4.小组展示。

思考预测的内容与生活经验和生活常识之间的联系,评议预测的合理性。

5.出示原文“熊宝宝”片段。

师提问:

和你预测的内容一致吗?

你觉得哪一个更有趣?

四、回顾故事全文,总结预测的基本方法

1.回顾故事的内容。

2.总结预测的基本方法。

(1)方法:

依据阅读经验、生活经验、上下文内容。

(2)可以预测的地方:

题目、插图、内容。

五、书写指导

1.“暴”的书写指导。

(1)出示“暴”,师提问:

这个字有3个部分组成,你觉得哪个部分在书写的时候最难?

为什么?

(2)教师示范书写,学生练写。

2.“墙”和“壁”的书写指导。

(1)出示“墙壁”,学生观察两个字的共同点和区别。

(2)教师示范书写.学生练写。

3.“漂”和“晒”的书写指导。

(1)出示比较,学生讨论这两个字哪部分的书写要注意。

【学完课文,集中指导书写。

(俞翔浙江省桐乡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13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教材解析……………………………………

课文讲述了胡萝卜先生漏刮了一根胡子后的一段有趣的经历。

一根漏刮的胡子因为沾上了营养丰富的果酱,发生了神奇的变化:

胡萝卜先生一步一步走的时候,胡子也一点儿一点儿地变长。

小男孩看到了,“剪了一段用来放风筝”;

鸟太太“正在找绳子晾小鸟的尿布”,刚好看到了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

根据教学的需要,在把《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选作课文时,有意隐去了故事后面部分的情节,因此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不完整的文本。

学生不仅可以一边读一边预测,还可以就故事后续的发展展开丰富的想象,既可以预测鸟太太的做法,也可以预测胡萝卜先生还会遇到谁,他用长胡子还可以做什么等,增强了预测的开放性。

课后第一题用学习伙伴交流的形式,引导学生知道不仅仅要预测后面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更要注重“这样想”的原因,明确预测需要一定的依据,可以根据文章的题目、插图和内容,结合生活经验和常识等进行合理的预测,并在阅读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预测。

课后第二题引导学生根据题目,预测文章或书可能的内容,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预测能力,培养学生在课外阅读时主动预测的习惯,收获更多阅读的乐趣。

课文插图中,胡萝卜先生津津有味地吃着果酱面包,胡子随风飘在身后,而且一直飘到了画面以外,暗示胡子可以长得无限长。

鸟太太正在晾尿布,而且有整整一筐,可是她没有晾衣服的绳子。

正在这时,一根长长的胡子在她眼前飘过,-鸟A:

Jx惊讶的表情会引发学生的思考:

她心里在想什么?

她又会怎么做?

……………………………………教学目标………………………………………

1.认识“萝、卜”等5个生字。

2.能一边读一边预测故事的内容,感受边读边预测的好处和乐趣;

预测能有一定的依据,并能根据故事的实际内容及时修正自己的想法。

3.能尝试根据文章或书的题目预测故事的主要内容,对预测的故事产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教学建议…………………………………

本课教学可大体分为3个板块:

第一板块是读故事的已知部分,一边读一边预测后面可能发生了什么;

第二板块是由一个省略号想开去,预测故事几种不同的发展可能;

第三板块是读文章或书的题目,从题目预测故事的主要内容。

第一板块是基础,第二板块是提升,第三板块是拓展实践。

1.边读边预测,不断修正自己的想法。

本课教学,不仅要让学生预测“接下来故事会怎样”,说出“为什么这么预测”,还要引导其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想法。

可以让学生一边读故事,一边用笔在那些引发自己预测的地方先做个记号,并在后续阅读中将自己的预测与故事的实际内容进行比对,发现有所不同时能够主动修正自己的想法,然后继续一边读一边预测后面可能会发生什么。

比如,读到“这根胡子就在一点儿一点儿地变长”时,学生可能预测胡萝卜先生会想尽办法把胡子剪掉,而故事的实际内容是胡萝f-先生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胡子在长长。

又如,在读到“对一根胡子来说,果酱是多么好的营养品啊”时,学生可能预测这根胡子会长长,但没有预测到长长后发生的故事。

这时可组织学生讨论,当自己的想法与故事实际内容不相吻合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确:

边读边预测后边的内容,并不断验证前面的预测,当预测与实际内容不一致的时候,要及时修正自己的一些想法,然而接着往下读。

即使预测的思路一致,也要从故事内容发展的丰富性角度进一步修正自己的想法。

此外,教学中还要利用好课文的插图,将其作为文本延伸的一部分,引导学生借助插

图预测故事的发展。

2.发挥想象,预测故事的后续发展。

教材特意省略了故事的结尾,为学生预测故事的后续发展留出了空间。

课后第一题提出了相关学习要求。

鸟太太看到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后,故事接下来的发展有多种可能,举例如下:

第一种:

鸟太太得到了长胡子。

她像小男孩一样偷偷地剪了一段胡子,拿来晾晒尿布:

这样预测的依据是故事里讲到的“鸟太太正在找绳子”,说明她非常需要绳子,从课文插图也能感受到鸟太太见到长胡子时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