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冀中地道战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67082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6.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4冀中地道战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4冀中地道战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4冀中地道战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4冀中地道战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4冀中地道战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4冀中地道战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4冀中地道战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4冀中地道战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4冀中地道战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4冀中地道战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4冀中地道战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4冀中地道战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4冀中地道战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4冀中地道战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4冀中地道战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4冀中地道战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4冀中地道战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4冀中地道战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4冀中地道战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

《4冀中地道战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冀中地道战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4冀中地道战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

  抓重点:

斗争方式——地道战。

  2.自由读,体会内容。

三、学习第二段(逐自然段学习)

  1.自由读全段,然后用一句话概括全段意思:

  地道战,简直是个奇迹。

  2.指名读第3自然段,思考:

地道在打击敌人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地道——是人民武装坚强的堡垒。

  3.自学4~7自然段。

  自学题,在书中找一找哪些地方体现了“地道战,简直是个奇迹”?

  ①自由读文。

  ②勾划。

  ③讨论。

  ④汇报。

  教师摘录要点作.总结。

  地道:

式样100多种,洞内设施较完备。

出口隐蔽,虚实结合。

洞内“关口”多,防毒,防水,设“有线电”等等。

  4.朗读,把地道的奇迹及对人民无穷智慧的感受读出来。

四、学习第三段

  1.齐读,说说写了什么?

  2.追问:

你怎样理解“地道战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

  3.说一说。

  4.读全文,再次体会课文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冀中地道战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

//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烧不坏的手帕》教学设计之一

陈建英

  

  教材分析

  这是一次记叙观察实验的习作,要求把实验的经过和自己的感受具体写下来,是继第三单元习作训练《把作文改写具体》和第四单元习作训练《纸团疑云》的确定中心、合理想象训练之后安排的。

这次习作,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写作知识提高.写作能力。

  1.学会观察。

要仔细观察实验,听清实验前教师的介绍,看清实验的全过程和实验时同学们的神情、动作,还要体会自己看实验时的心情变化。

  2。

列好作文提纲。

可以把实验的过程分成四步:

提问题——做实验——出奇迹——明原因,按顺序写。

  3.作文时要注意用词造句。

不仅要把自己在实验时诧异、紧张、惊奇、兴奋等神情写具体,还要写好实验前后老师、同学的动作、语言和神情。

  4.要把一堂实验课写清楚,写具体并不容易。

习作时先要交代做实验要用哪些东西,老师是怎样提示的;

接着写老师是怎么做的;

再写做完实验后老师又是怎样提出一个又一个疑点,大家又是怎样争着回答的;

最后写这堂实验课使自己懂得了什么道理。

  训练目标

  1.初步学会仔细观察事物的变化。

  2.能按照实验的过程有顺序地记叙实验的经过,并能写清楚人的动作、语言和心情变化。

  3.激发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重点:

把实验的经过和自己酌感受具体地写下来。

  难点:

仔细观察事物的变化,写出“我”观察实验的诧异、紧张、惊奇、兴奋的心情,写出老师和同学的语言、动作、神态。

  教学时间 2课时

  课前淮备

  做实验用的物品:

一块手帕、酒精、盘子、火柴、一只大碗。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教师做演示实验,学生观察,激发兴趣。

  2.讨论.写作思路。

  3.列作文提纲。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1.教师取出一块事先准备好的布手帕,问学生:

“这是什么?

  2.导语:

老师今天已经把这块手拍在保险公司保了险,就是手帕上倒上酒精用火烧也烧不坏,因为“保过险”了。

你相信吗?

烧不坏的手帕(教师揭示课题)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们一起来做个小实验。

(大家拭目以待)

  二、教师演示实验,学生仔细观察。

  1.教师提出观察实验的要求。

  出示下列三个问题:

  ①教师做实验时动作怎样?

(先……再……后……)

  ②教师实验时说了哪些话?

提了哪些疑问?

  ②整个实验时,同学们的言行、神态及你自己的心倩变化“是怎样的?

  2.教师做实验,学生观察。

  先出示实验步骤:

  ①手帕放在盘子里,倒酒精,浸湿手帕;

  ②点燃盘于里的带酒精的手拍;

  ⑧酒精未燃尽之前,用大碗扣住盘子灭火;

  ④检查手拍有没有烧坏。

  再按照实验步骤,教师演示实验:

教师把一块手帕让学生看过(检查是不是布手帕)以后,放进一只盘子里,打开酒精瓶的盖子,把酒精(70%的浓度)倒入盘子,以没湿手拍为宜。

然后,请学生注意教师要点火了。

教师擦着了火柴,做敢点又不敢点的样子,停十秒钟,络于把盘于里的酒精点燃了,盘子里就升起熊熊的火焰,此时学生的心情紧张。

几分钟后在酒精未烧完以前,取一只大碗,碗口向下迅速扣在盘子里,扑灭火焰。

此时,教师问学生:

“现在手帕烧坏了没有?

”学生作出种种猜测性的回答。

教师揭开扣着的碗,取出布手帕让大家看,布手帕竟然安然无恙,学生都感到十分惊奇和兴奋。

  3.学生思考并分组讨论实验前提出的问题。

(学生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4.反馈、评价。

  ①小组代表针对三个问题发表自己意见。

引导针对一个问题作适当的描写。

  ②师生共同评议。

  5.说明手帕为什么没有被烧坏的原因。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然常识课已经学过的知识,解释手帕浸透了酒精,燃烧时手帕没有被烧坏的现象。

教师根据学生解释,补充说明,使原因更明确。

原因:

酒精燃烧时上面火焰的温度高,下面的温度低。

再说教师用的是70%的浓度的酒精。

酒精易挥发,助燃烧,而留下30%的水分浸在布手帕里,只要这30%的水不烧于,手帕是不会烧坏的。

  教师再说明白:

这块手帕在保险公司保了险是一句趣话,其实酒精里那30%的水分“保了险”。

于是,学生恍然大悟:

原来这是个手帕烧不坏的有趣实验,是科学知识发挥了神奇作用。

  三、列作文提纲:

  1.学习课文习作提示的第二部分,明确提纲的内容和顺序;

  (按提问题——做实验——出奇迹——明原因四步来写)

  2.学生列作文提纲。

  3.指名交流,全班评议。

  4.学生修改提纲,完善提纲。

为下节课习作做准备。

               第二课时

  1.学生作文,教师巡回指导。

  2.部分学生读自己的作文,然后进行评议,评议后修改作文。

  1.教师出示上节课学生列得比较好的提纲,让学生讨论:

这个提纲好在什么地方,.写作时重点写什么?

  

(1)出示提纲:

(投影片出示)

  烧不坏的手帕

  第一段:

提问题。

教师在实验前提了什么问题?

  第二段:

做实验。

  ①教师实验准备。

  ②教师演示实验(教师的动作、实验的变化)

  ②学生观察实验(学生的言行、神态及心情变化)

  第三段:

出现奇迹。

实验结果出现什么奇迹,师生的反应怎样?

  第四段:

明原因。

师生共同说明原因。

  

(2)学生讨论。

  (3)反馈学生讨论情况,师生共评,学生进一步修改提纲。

  2.学习“习作提示”的第三部分,明确.写作要求。

(不光

  写实验时的惊奇、诧异、紧张、兴奋的心情,还要写实验前后老师、同学的动作、语言神情)

  3.放手试写全文,教师对习作基础差的同学进行指导。

  4.组织交流。

  

(1)指名读完成的初稿,师生共同讲评。

  

(2)引导学生分别就实验的经过和自己的感受写具体,就是否写出师生的言行、神态及心情变化等方面发表自己的建议。

  (3)学生各自修改——同桌互提修改意见——自己再次修改。

  5.学生誊抄习作。

《烧不坏的手帕》教学设计之一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

《将相和》教学设计之五

王丽萍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生字:

璧、允、廉、颇、侮辱、拒。

   2.新词:

理屈、示弱、抵御、推辞、侮辱、拒绝、无价之宝、绝口不提、完璧归赵、同心协力、负荆请罪。

   3.重点句、段:

    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

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

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二)能力训练点

   1.给课文分段,并给每段加上一个合适的小标题。

   2.通过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间的联系。

   4.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三)德育渗透点

     学习蔺相如对敌不畏强暴、机智勇敢,对友胸怀宽广、忍辱退让的高尚品质;

学习廉颇知错就改、勇于改过的精神;

学习他们两个的爱国精神。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本文的重点是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主要通过默读分析、讨论、交流解决。

  

(二)本文的难点是弄清故事之间的联系。

主要是在反复朗读课文、分清每个故事的前因后果的基础上,分析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突破难点。

  (三)本文的疑点是将相之间是怎样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

解决这个疑点的办法是先解决本文的重、难点,再达到水到渠成解决疑点的目的。

  三、课时安排 三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根据课后思考题默读课文,独立思考、分组讨论、集中交流。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3.复述课文。

   4.课堂口头、笔头练习。

  五、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理解加点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3.再读课文,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4.分析第一个故事。

  

(二)整体感知

     本文主要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叙,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发生、发展和结果。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课前同学们齐唱《黄河颂》。

听到同学们雄壮有力、气壮山河的歌声,我情不自禁地想起历史上无数可歌可泣的爱国故事。

今天,我们要学的新课《将相和》,就是一个流传千百年的动人故事。

板书课题。

   2.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1)“将相和”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当时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国家并存。

秦国最强大,要统一中国,不断向其它六国进攻。

赵国紧邻秦国,是一个比较弱的国家,常受到秦国的侵略。

文中讲的故事就发生在秦昭襄王和赵惠文王时期。

    

(2)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看到课题,我想知道“将”、“相”分别指谁?

“将”、“相”之间是怎样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

   3.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生字:

(要求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会组词。

出示幻灯,组词:

    

(2)解词:

      无价之宝:

形容物品特别珍贵,用多少钱也买不到。

      诚意:

真心。

      绝口:

因回避而不说。

      失信:

答应别人的事没做到,失去信用。

      抵御:

抵挡,抵抗。

      推辞:

谦让不干。

      理屈:

理由不足或不合道理。

屈,理亏。

      理直气壮:

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

      完璧归赵:

璧,古代玉器的一种,平圆形,中间有孔。

本课的和氏璧,指的是用楚人卞和氏发现的一块玉制成的璧。

“完璧归赵”指把和氏璧完好地送回赵国。

这个成语现在常用来比喻物归原主。

      同心协力:

协,合。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负荆请罪:

负,背着。

荆,荆条。

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3)质疑问难,教师巡视、点拨。

   4.初读课文,学生自悟。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不足。

    

(2)速读课文,讨论交流。

      ①在书上画出“将”、“相”分别指谁?

“和”是什么意思?

(“将”指大将军廉颇,“相”指上卿蔺相如,“和”是和好、团结的意思。

      ②本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本文主要讲了廉颇和蔺相如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故事。

   5.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1)本文讲了几个小故事?

找出每个故事的起止,并用一个合适的小标题概括每个小故事的内容。

    

(2)讨论交流:

       本文讲了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1—10)完璧归赵。

       第二个故事(11—15)渑池之会。

       第三个故事(16-18)负荆请罪。

   6.学习第一个小故事。

    

(1)指名朗读第一个小故事,理清层次,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学生各抒己见,归纳整理:

      (起因:

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

       经过:

蔺相如机智勇敢斗秦王。

       结果:

蔺相如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2)画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根据人物的言行,分析蔺相如的性格特点。

       讨论、交流、整理:

      ①语言:

“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

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

如果……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机智)

       行动:

当满朝文武为难时,蔺相如挺身而出。

(表现出蔺相如的勇敢。

      ②语言:

“这块璧有点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当蔺相如觉察到秦王没有诚意换璧时,就上前一步,故意指点璧上有毛病,把和氏璧要回手中。

(机智)

      ③语言:

“我看你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

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撞碎在这柱子上!

”(不畏强暴、机智勇敢。

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

(不畏强暴、机智勇敢。

   7.看图讲述,训练表达。

    打出幻灯片,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1,发挥想象,说说蔺相如智斗秦王、完璧归赵的故事。

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复述故事能力。

进一步了解蔺相如是个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人。

   8.小结:

    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前往秦国,利用秦王说的以城换璧的话,随机应变,揭穿了秦王的骗局,巧妙地要回和氏璧,机智勇敢地和秦王斗争,做到了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9.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个故事。

  (四).总结、扩展

   1..总结学习第一个故事的方法:

    

(1)读课文,理清层次,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掌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2)画出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扩展:

蔺相如不畏强暴、机智勇敢、做到了完璧归赵,为赵国立下大功,被赵王封为上大夫,他在渑池会上又是怎样为赵国再立大功、被封为上卿的呢?

课下请同学们预习“渑池之会”。

  (五)课堂练习

     简要复述“完璧归赵”的故事。

   1.学习第二、三个故事,找出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三个故事间的联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根据人物言行,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复习检查。

    

(1)“将”、“相”分别指谁?

本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是由哪几个小故事组成的?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根据第一个故事,说说蔺相如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2.教师点拨,突破重、难点。

     过渡:

蔺相如完璧归赵后,被赵王封为上大夫,那么,在渑池之会上,蔺相如又是怎样再立大功,被封为上卿的呢?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二、三个小故事。

    

(1)学习第二个小故事。

      按照学习第一个故事的方法学习第二个故事。

     自学提纲:

     ①读第二个小故事,理清层次,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讨论、交流、整理:

       起因:

秦王想侮辱赵王,要赵王鼓瑟,并且叫人记录下来。

蔺相如针锋相对地逼秦王击缶,维护了赵国尊严。

秦王没占到便宜,只好放赵王回国,相如再立大功,被封为上卿。

     ②画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a.画出人物言行。

       (语言:

“请您为赵王击缶。

”;

“您跟我现在只有五步远。

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行动:

他走到秦王面前,逼秦王为赵王击缶,叫人记录下来。

      b.思考:

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

表现了他什么性格特点?

秦王击缶后,为什么“不敢拿赵王怎么样”?

       (讨论、交流、点拨:

        因为秦王让赵王为他击缶,并

动态备课栏3.书本里的蚂蚁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九个生字,会认“蕊”。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3)了解小蚂蚁进入书本后发生的有趣的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全班交流的方式来学习小蚂蚁进入书本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

3、感情态度的价值观感受中国文字的魅力,并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字的喜爱。

教学重点:

了解小蚂蚁进入书本后发生了哪些新奇有趣的事。

教学难点:

通过文章的学习,体会中国文字的无穷魅力。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

老师多媒体生字词.课件,可以多意理解的句子。

课时安排:

三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

师:

你们都见过蚂蚁吧,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这一课叫《书本里的蚂蚁》,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A生:

这个蚂蚁为什么到书本里面去了?

[板书:

为什么到书本里?

]B生:

这个蚂蚁是谁?

问得真好,还有其他想问的吗?

C生:

这个蚂蚁到书本里面了以后怎样了?

你要问小蚂蚁进入书本后发生了哪些新奇有趣的事吗?

哪些新奇有趣的事?

]师:

你们想得真多,很肯动脑筋,要想知道答案就要先读课文,过生字关。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请同学们翻开书P8,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字音,读通句子。

[师巡视] 

2、检查生字词。

你们书读得仔细吗?

[出示多媒体生字词.课件]谁想来读?

[注意“零”、“随”,“夹”]师:

全班齐读这几个生字,一个字读三遍。

同学们认识了这几个字,能给他们组词吗?

看来同学们回家都好好预习了,请同学们仔细看看这几个生字,你觉得哪个字容易写错。

生:

孤、趴、噢师:

那么我们写这几个字的时候要格外小心。

不知道有没有聪明的同学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呢,你能说几个就说几个。

熟字添偏旁……

三、再读课文: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一起来数数好吗?

现在请13名同学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谁想读?

[教师学生共同正音]

(2)师:

大家还记得刚上课时提的几个问题吗?

现在快速浏览课文,思考第一个问题“这个蚂蚁为什么到书本里面去了?

” 

生:

被小姑娘夹到书本里了。

[板书:

小姑娘] 

师:

说得是对的,谁能说得在详细点呢?

小蚂蚁在花里睡觉,小姑娘看见了这朵花就摘下来夹到书里,这样小蚂蚁也被夹到书里面了。

你们是从课文的哪几句话知道的,能把这几句读一读吗?

“一只黑黑的小蚂蚁……被夹成了一只扁扁的蚂蚁”。

我们弄懂了第一个问题,看来同学们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

现在男生读第一自然段,女生读第二自然段。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知道了小蚂蚁是怎么被夹进书的,那么后来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我们下节课再来解答第二个问题。

第二课时 

一、导入师:

上节课我们提了两个问题,谁还记得?

“这个蚂蚁为什么到书本里面去了”和“小蚂蚁进入书本后发生了哪些新奇有趣的事?

”。

[板书两个问题]师:

还记得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吗?

那么我们带着第二个问题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第3--12自然段。

小蚂蚁进入书本后到底发生了哪些新奇有趣的事呢,我都等不急去看一看了,同学们准备好了吗?

自由朗读课文,把你觉得的新奇有趣的事所在的相关句子划下来,并在用笔在旁边写一写你感想。

[师巡视]师:

都划完了吗?

四人小组交流一下,你最感兴趣的一件事情。

你认为哪件事情很有趣?

A生:

我觉得书本里的字还会讲话很有趣。

字会说话] 

从课文哪里到哪里是小蚂蚁和字的对话?

第3--6自然段。

大家都没有遇到过会说话的字,想和他说说话吗?

想。

从第3--6自然段,[分角色朗读课文]谁想读小蚂蚁说的话?

……小姑娘呢?

……还需要一个旁白。

觉得他们读得怎么样?

字是用细碎的声音说话,后面是不好意思地回答。

那你能把字说的话读一读吗?

读得不错,谁能像他这样读?

我想再请3名同学来分角色读。

[请两组]师:

那么听了小蚂蚁和字的对话,有什么想说的或者想问的吗?

a生:

我觉得小蚂蚁是一只快乐的小蚂蚁,因为他很乐意做一个字。

b生:

我不知道为什么字会认为小蚂蚁也是一个字?

师;

谁能帮他解答?

蚂蚁压扁了以后外型相似,而且蚂蚁很小,字也很小。

看来你很会读书。

这是他认为的一件新奇有趣的事,你还觉得其他的事情有趣吗?

B生:

我觉得小蚂蚁变成了字以后还跳跳舞,串串门,每天跑到不同的页数,很有趣。

会走路的字] 

如果你是那些字,看到了小蚂蚁这个会走路的字,你会怎样?

a生:

我会很羡慕。

的确,谁都会羡慕。

b生:

我会学着小蚂蚁也在书本里到处走一走。

看来你和书本里的字想得一样,你找到课文里相应的句子了吗,能把相应的句子读一读吗?

我们真是太傻了……那有多快乐呀!

为什么字要说这样的一句话呢?

 

因为这些字从没想过动动手脚,走一走跳一跳。

既然这样,字对自己说的那一句话应该怎么读,谁想来试试?

这一句读得不错了,这一段呢?

男生读前三句,女生读后三句。

我觉得小姑娘能和小蚂蚁对话很有趣。

谁想读一读小姑娘和小蚂蚁的对话,是哪几个自然段?

第11、12自然段。

现在由我读第8自然段,1、2、3、4组分别读第9、10、11、12自然段。

旧书里的字都开始串门了,今天我和你做邻居,明天我和他跳跳舞。

那么旧书会变得怎样?

旧书不再是一本安安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