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科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67355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4.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电科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心电科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心电科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心电科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心电科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心电科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心电科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心电科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心电科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心电科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心电科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心电科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心电科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心电科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心电科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心电科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心电科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心电科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心电科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心电科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电科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心电科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电科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心电科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C.先从左上向左前下,以后又转向右后下,最终回到"

D.先从右向左,以后又转向后下,最终回到"

E.先从后向前,以后又转向左后下,最终回到"

窦房结位于心脏的右上方,使右心房壁自上而下激动,同时通过房间束自右心房向左心房传导,即右心房除极在前,左心房除极在后。

心房除极向量环的运行轨迹是先从右上向左前下,后又转向左后下,最终回到"

点。

6、心电图是空间心电向量环多次投影而产生的,投影的次数为()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E.0次

7、关于Cabrera导联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肢体导联是按心脏左上基底部到右下方的解剖关系排序

B.6个肢体导联的排序为aVL、Ⅰ、-aVR、Ⅱ、aVF、Ⅲ

C.-aVR导联面向右心室前壁心肌

D.便于分析心肌缺血/梗死或心律失常的起源及定位

E.每两个导联之间相隔30°

Cabrera导联是按心脏左上基底部到右下方的解剖关系,将6个肢体导联排序为aVL、Ⅰ、-aVR、Ⅱ、aVF、Ⅲ,其中每两个导联之间相隔30°

(-aVR导联指向+30°

,与aVR导联的方向相反)。

Cabrera导联在瑞典等北欧国家已应用了20余年。

2000年ESC/ACC的指南及2009年AHA、ACCF和HRS公布的《心电图标准化与解析建议》都推荐使用该导联并建议心电图机应配备转换这一导联系统的功能。

由于Cabrera导联的排序与心脏解剖密切结合,便于分析心肌缺血/梗死或心律失常的起源及定位。

Cabrera导联中的-aVR导联面向左心室前壁心肌,是Ⅰ导联和Ⅱ导联的过渡导联,三者结合能更好地反映左心室前壁心肌缺血的情况。

8、临床上V3R~V6R导联常用于诊断()

A.心脏移位

B.右位心

C.右心室心肌梗死

D.右心室肥大

E.以上都是

V3R~V6R为右胸导联,可以反映右心室肥大、右心室梗死、右位心及心脏移位等情况。

9、胸导联V5的电极应安放在()

A.左腋前线第5肋间水平

B.胸骨右缘第4肋间水平

C.胸骨左缘第4肋间水平

D.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相交点

E.左腋前线V4水平处

10、测得额面QRS心电轴为-153°

,则为()

A.电轴无偏移

B.电轴轻度左偏

C.电轴显著左偏

D.电轴右偏

E.不确定电轴

额面QRS心电轴在-90°

~-180°

范围称为不确定电轴,又称为无人区电轴。

11、关于标准导联的描述,正确的是()

A.Ⅰ导联是右下肢电极接正极,左上肢电极接负极

B.Ⅱ导联是左下肢电极接负极,右上肢电极接正极

C.Ⅲ导联是左下肢电极接负极,左上肢电极接正极

D.Ⅰ导联反映的是心电向量从右向左方向的运动情况

E.Ⅲ导联反映的是心电向量从右上向左下方向的运动情况

D

12、关于肢体导联的导联轴方向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Ⅰ导联轴的正侧为0°

B.aVR导联轴的负侧为+30°

C.Ⅲ导联轴的负侧为-60°

D.Ⅱ导联轴的正侧为+60°

E.aVL导联轴的负侧为+120°

aVL导联轴的负侧应为+150°

13、关于额面QRS心电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可根据Ⅰ、Ⅲ导联QRS波群的主波方向估测心电轴的变化

B.若Ⅰ、Ⅲ导联的QRS波群主波均向上,则为正常心电轴

C.若Ⅰ导联QRS波群出现较深的负向波,提示心电轴左偏

D.若Ⅲ导联QRS波群出现较深的负向波,提示心电轴左偏

E.可根据Ⅰ、aVF导联QRS波群的主波方向估测心电轴的变化

若Ⅰ导联QRS波群出现较深的负向波,提示心电轴右偏。

14、怀孕晚期膈肌上抬时,可引起()

A.aVL导联的QRS波群呈QS型

B.aVL导联的QRS波群呈rS型

C.aVF导联的QRS波群呈rS型

D.aVF导联的QRS波群呈Rs型

E.aVF导联的QRS波群呈RS型

怀孕晚期膈肌上抬可导致心脏呈横位,aVL导联的QRS波群可呈R或Rs型,而aVF导联的QRS波群可为rS型。

15、以下不属于心脏传导系统的是()

A.窦房结和结间束

B.房室结和希氏束

C.左、右束支及其分支

D.心房肌和心室肌

E.普肯耶纤维

心脏传导系统一般不包括心房肌和心室肌,心房肌和心室肌为工作心肌。

16、关于房室结的血流供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大多由右冠状动脉供血

B.约5%~10%的人由左回旋支供血

C.主要由左前降支的对角支供血

D.房室结的供血较丰富

E.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可出现一过性房室传导阻滞

左前降支的对角支主要支配左心室前壁上部的血流供应。

17、兴奋在心脏中传导速度最快的部位是()

A.心房肌

B.房室结

C.心室肌

D.普肯耶纤维

E.结间束

兴奋在心脏各部位的传导速度是不同的,普肯耶纤维的传导速度最快,可达4000mms。

18、关于希氏束的描述,正确的是()

A.希氏束传导纤维排列呈束状

B.希氏束与房室结有明确界限,但其内部结构相同

C.其上端分出左、右束支

D.交界性心律的起搏点多产生于希氏束

E.含有P细胞和移行细胞(T细胞),其传导纤维交织成网状

房室结由P细胞、T细胞两种细胞交织成迷路样结构,传导速度较慢。

而希氏束纵向排列呈束状,传导速度快。

19、关于心脏位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心脏位置随人的体型会有改变

B.心脏位置随人的呼吸会有改变

C.吸气末,心脏可呈横位

D.肥胖的人,心脏可呈横位

E.瘦高的人,心脏可呈悬垂位

吸气末,心脏可呈悬垂位。

20、关于心脏膈面(下面)解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主要由左心房和小部分右心房构成

B.几乎呈水平位

C.与膈肌毗邻

D.2/3由左心室构成

E.1/3由右心室构成

左心房和小部分右心房主要构成心底部,而心脏膈面2/3由左心室构成,1/3由右心室构成。

21、固有心房和腔静脉窦之间在心脏表面的分界是()

A.界嵴

B.梳状肌

C.乳头肌

D.界沟

E.室上嵴

固有心房和腔静脉窦之间在心脏表面以靠近心右缘表面的界沟分界,在心腔面与界沟相对应的心内纵行肌性隆起称为界嵴。

更多内容请访问《做题室》微信公众号

22、上腔静脉和右心耳的交界处为界沟,窦房结在界沟()

A.下1/3心外膜下

B.中1/3心外膜下

C.上1/3心外膜下

D.上1/2心外膜下

E.下1/2心外膜下

在上腔静脉和右心耳的交界处,即界沟上1/3的心外膜下有窦房结。

23、卵圆窝位于房间隔()

A.左侧面的中上部

B.右侧面的中上部

C.左侧面的中下部

D.右侧面的中下部

E.左侧面的前上部

房间隔右侧面的中下部有一卵圆形凹陷,称为卵圆窝,是卵圆孔闭合后的痕迹。

24、隔缘肉柱的作用是()

A.参与防止室壁过度扩张

B.保证血液单向流动

C.阻止血液反流入右心室

D.防止瓣膜翻向心房

E.以上都不是

右心室前乳头肌根部有一条连至室间隔下部的肌束,称为隔缘肉柱,参与防止室壁过度扩张。

25、Vieussens环是指()

A.前降支发出的左圆锥支和回旋支发出的左缘支

B.回旋支发出的左缘支和右冠状动脉发出的右旋支

C.前降支发出的左圆锥支和右冠状动脉发出的右圆锥支互相吻合形成的动脉环

D.回旋支发出的左室后支和右冠状动脉发出的右圆锥支

E.前降支发出的右圆锥支和右冠状动脉发出的后降支

前降支发出的左圆锥支和右冠状动脉发出的右圆锥支相互吻合形成动脉环,称为Vieussens环,是常见的侧支循环。

26、当心脏功能减低,血液流动缓慢时,心脏内最易形成血栓的位置是()

A.左心房

B.左心耳

C.左心室

D.右心房

E.右心耳

由于左心耳梳状肌发达,导致其内面粗糙不光滑,因此当血流速度缓慢时,血液中的有形成分易附着在左心耳的内面,形成血栓。

27、有关肺动脉瓣口的描述,正确的是()

A.肺动脉瓣由2个瓣叶组成

B.肺动脉瓣由3个瓣叶和3组小乳头肌组成

C.肺动脉瓣口由肺动脉瓣环和3个半月形肺动脉瓣组成

D.肺动脉瓣口直接与右室流入道相连续

E.肺动脉瓣口向下通过宽大的右室流入道与右室相连

肺动脉与右室流出道相连,肺动脉瓣口由肺动脉瓣环和3个半月形肺动脉瓣组成,瓣叶分为左瓣、右瓣和前瓣。

28、有关室上嵴的描述,正确的是()

A.室上嵴位于三尖瓣下方

B.室上嵴位于左心室侧室间隔之上

C.室上嵴为左心室流入道与流出道的界限

D.室上嵴为右房室口与肺动脉口之间、右心室壁上一个较宽的弓状隆起

E.室上嵴发出腱索与三尖瓣前叶相连

在肺动脉口与右房室口之间,由肌肉构成的隆起称室上嵴,以此为界将右心室腔分为流入道和流出道两部分。

29、有关右心室和肺动脉之间的关系,错误的是()

A.右心室借右室流出道与肺动脉相连

B.肺动脉瓣由3个半月形的瓣叶组成

C.肺动脉3个瓣叶分为大、中、小三叶

D.肺动脉3个瓣叶袋口朝上,每个瓣叶游离缘中央有一半月小结

E.右室流出道为一光滑的肌性管状结构

肺动脉瓣有三个半月形瓣膜,瓣叶分为左瓣、右瓣和前瓣。

30、关于心脏表面分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冠状沟呈额状位,近似环形,将心房和心室分开

B.前室间沟在心室的膈面,是左、右心室在心脏表面的分界

C.冠状沟和前、后室间沟被冠状血管和脂肪组织等填充

D.后房间沟是左、右心房在心脏表面的分界

E.后房间沟、后室间沟与冠状沟的相交处称房室交叉

前室间沟和后室间沟分别在心室的胸肋面(前面)和膈面,从冠状沟走向心尖,是左、右心室在心脏表面的分界。

31、右心室流出道的下界是()

B.室上嵴

C.三尖瓣的隔侧瓣

D.前乳头肌

E.隔缘肉柱

32、左心室假腱索可引起()

A.室性期前收缩和左前分支阻滞

B.心脏杂音和左后分支阻滞

C.室性期前收缩和心脏杂音

D.左束支阻滞和心脏杂音

E.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33、局灶性心房颤动的好发部位是()

A.肺动脉

C.上腔静脉

D.左上肺静脉

E.冠状静脉窦

肺静脉特别是左上肺静脉是局灶性心房颤动的好发部位。

34、Koch三角是指()

A.上腔静脉口、下腔静脉口和冠状静脉窦口组成的区域

B.右心室流入道、右心室流出道及室上嵴组成的区域

C.冠状窦口前内缘、三尖瓣隔瓣附着缘和Todaro腱之间的三角区

D.位于右房室口与肺动脉瓣口之间的区域

E.起自界嵴,向前与右心耳交界的区域

冠状窦口前内缘、三尖瓣隔瓣附着缘和Todaro腱之间的三角区称为Koch三角。

35、右侧迷走神经主要支配()

A.全部心房肌

B.窦房结及部分心房肌

C.房室结及部分心房肌

D.心室肌

两侧迷走神经的支配部位不同,右侧迷走神经主要支配窦房结及部分心房肌。

36、右束支和左前分支的供血主要来自()

A.左前降支

B.左回旋支的钝缘支

C.左回旋支的左室后支

D.右冠状动脉的窦房结支

E.右冠状动脉的后降支

右束支和左前分支主要由左前降支的穿隔支供血。

37、总的冠状动脉血流量大约占心排出量的()

A.0.5%

B.1%~2%

C.4%~5%

D.9%~10%

E.20%

尽管心脏重量只占人体体重的0.5%,但总的冠状动脉血流量占心排出量的4%~5%。

38、关于心脏迷走神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心室内是否有迷走神经支配仍然存在争议

B.右侧迷走神经主要支配窦房结及部分心房肌

C.左侧迷走神经主要支配房室结及部分心房肌

D.迷走神经兴奋使心肌的收缩力增强

E.迷走神经兴奋引起冠状动脉收缩

迷走神经兴奋可使心率减慢、传导速度减慢、兴奋性降低、不应期延长、冠状动脉收缩和心肌的收缩力减弱。

39、心室处于充盈状态的心动周期是()

A.快速充盈期、缓慢充盈期、等容收缩期

B.快速射血期、快速充盈期、心房收缩期

C.快速射血期、快速充盈期、缓慢充盈期

D.缓慢射血期、缓慢充盈期、快速射血期

E.缓慢射血期、缓慢充盈期、等容舒张期

心动周期分为心房收缩期,心室收缩期(等容收缩期,快速射血期,缓慢射血期),心室舒张期(等容舒张期,快速充盈期,缓慢充盈期),其中等容收缩期、快速充盈期、缓慢充盈期时心室处于充盈状态。

40、计算收缩期左室射血分数的公式为()

A.EF=CO/ESV×

100%

B.EF=CO/EDVX100%

C.EF=SV/EDVX100%

D.EF=SV/ESVX100%

E.EF=CI/EDVX100%

左室射血分数(EF)即在每一个心动周期中,左心室射入主动脉内的血液(每搏排出量,strokevolume,SV)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nd-diastolicvolume,EDV)之比。

41、快速充盈期在血流动力学上的意义是()

A.血液快速从左心室射到主动脉

B.血液从主动脉反流到左心室

C.血液在此期快速、大量从左心房充盈到左心室

D.血液从右心房缓慢充盈到右心室

E.血液从左心房缓慢充盈到左心室

42、引起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0相除极的主要内向离子流是()

A.Na+

B.K+

C.Cl-

D.Ca2+

E.Ikl

目前认为引起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0相除极的内向电流主要是由Ca2+负载,又称为第二内向电流。

引起快反应细胞0相除极的Na+内流称为第一内向电流。

43、动脉血压升高作用于压力感受器,产生的效应是()

A.心率减慢

B.心排出量减少

C.外周血管阻力降低

D.动脉血压下降

E.以上均是

动脉血压升高,通过压力反射机制使心脏迷走神经张力增强,其效应为心率减慢,心排出量减少,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动脉血压下降。

44、以下关于相对不应期的表述,正确的是()

A.心肌细胞对阈刺激不发生任何兴奋反应的时期,称为相对不应期

B.应用比阈刺激值低的刺激能引起兴奋反应的时期,称为相对不应期

C.应用比阈刺激值高出2~4倍强度的刺激,可以引起扩布性激动反应的时期,称为相对不应期

D.应用比阈刺激值高出2~4倍强度的刺激,不能引起兴奋反应的时期,称为相对不应期

E.应用大于阈刺激值100倍强度的刺激也不引起兴奋反应的时期,称为相对不应期

应用大于阈刺激值100倍强度的刺激也不引起兴奋的间期,称为绝对不应期。

应用比阚刺激值高出2~4倍强度的刺激,不能引起兴奋反应的时期,称为有效不应期。

应用比阈刺激值高出2~4倍强度的刺激,可以引起扩布性激动反应的时期,称为相对不应期。

45、关于心肌易损期的描述,正确的是()

A.心室有易损期,在T波的升支;

心房有易损期,在R波的升支

B.心室有易损期,在T波的降支;

心房无易损期

C.心室有易损期,在T波的顶峰前或后30~40ms内;

心房有易损期,在R波的降支和S波内

D.心室无易损期,心房有易损期,在R波的降支

E.心室有易损期,在T波的升支;

心室的易损期大致位于T波顶峰前或后30~40ms内;

心房也有易损期,在体表心电图上相当于R波降支和S波内。

46、关于心肌细胞静息电位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静息时,K+可外渗而Na+不能自由渗入

B.膜外排列一定数量阳离子,而膜内排列相同数量的阴离子

C.普通心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大约在-90mV

D.心肌细胞极化状态时是内负外正

E.静息状态时细胞内液的K+浓度远低于细胞外液,而Na+浓度相反

静息状态时,细胞内液的K+浓度远远高于细胞外液,而细胞内液的Na+浓度却很低。

在静息状态下,膜对K+的通透性较高,K+可外渗而Na+不能自由渗入,膜外排列一定数量的阳离子,而膜内则排列相同数量的阴离子,即呈内负外正的极化状态。

47、患者女性,33岁,慢性肾衰竭,心电图示ST段显著延长,提示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异常的时相为()

A.0相

B.1相

C.2相

D.3相

E.4相

心电图上ST段显著延长,提示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异常的时相为2相。

48、属于R波递增不良的是()

A.胸导联R波振幅逐渐降低

B.过渡区位于V2~V4导联

C.过渡区位于V5或V6导联

D.胸导联R波振幅逐渐升高

E.V5导联R波振幅超过V6导联R波

选项A为R波逆向递增,选项B、D、E为正常R波递增。

49、正常人一般U波的振幅是同导联T波振幅的()

A.5%~10%

B.5%~20%

C.10%~20%

D.5%~25%

E.10%~25%

一般U波振幅为同导联T波振幅的5%~25%,最大的U波常出现在V3导联和V4导联,振幅有时可达0.2~0.3mV。

50、正常人肢体导联P波电轴的范围为()

A.-30°

~+90°

B.0°

~+75°

C.+45°

D.大多数在0°

~+45°

E.-30°

~0°

窦性P波的电轴在额面上指向左下,在肢体导联上P波电轴在0°

之间,大多数在+45°

~+60°

P波电轴>

+75°

是提示右心房肥大的指标之一。

51、Sokolow指数是指()

A.RavL+SV3

B.RⅠ+SⅢ

C.SV1+RV5

D.(RⅠ-SⅠ)+(SⅢ-RⅢ)

E.SV2+RV5V6

52、V5、V6导联R峰时间>

0.06s,可见于()

A.右心室肥大

B.右束支阻滞

C.左束支阻滞

D.左前分支阻滞

E.左后分支阻滞

R峰时间(过去称类本位曲折时间或室壁激动时间)指QRS起点至R波顶端垂直线的间距。

测量方法是:

如有R′波,则应测量至R′峰;

如R峰呈切迹,应测量至切迹第二峰。

正常成人R峰时间在V1、V2导联一般不超过0.04s,在V5、V6导联一般不超过0.05s。

R峰时间可用于诊断束支阻滞。

若V5、V6导联R峰时间>

0.06s,可见于完全性左束支阻滞。

53、关于正常人T波形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aVR导联T波倒置

B.V4~V6联T波直立

C.约50%的正常女性V1导联T波可倒置

D.正常T波上行支与下行支不对称

E.V3导联T波倒置常见

正常人V1导联T波可倒置,尤其见于女性。

正常人V3导联T波倒置则极少见。

54、测量QT间期一般应选择的导联是()

A.V1导联

B.V2导联

C.V3导联

D.Ⅱ导联

E.V6导联

V2导联除T波终点清楚外,QRS波群的起点与V1接近,一般较V6导联提前约20ms。

因此,在V2导联测量最能反映实际的QT间期。

55、关于SⅠSⅡSⅢ图形的描述,错误的是()

A.可见于正常人

B.可见于右心室肥大

C.可见于肺气肿

D.Ⅰ、Ⅱ、Ⅲ导联均有终末S波,且SⅡ>

SⅢ

E.终末S波是因为左心室流出道肥厚所致

Ⅰ、Ⅱ、Ⅲ导联终末S波反映右心室流出道和室间隔后底部的QRS波群终末向量,指向右上。

除见于正常人外,还可见于右心室肥大、肺气肿等患者。

56、符合肢体导联低电压的是()

A.每个肢体导联QRS波群正、负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