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管理研究》考试复习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67375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管理研究》考试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宏观经济管理研究》考试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宏观经济管理研究》考试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宏观经济管理研究》考试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宏观经济管理研究》考试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宏观经济管理研究》考试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宏观经济管理研究》考试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宏观经济管理研究》考试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宏观经济管理研究》考试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宏观经济管理研究》考试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宏观经济管理研究》考试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宏观经济管理研究》考试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宏观经济管理研究》考试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管理研究》考试复习文档格式.docx

《宏观经济管理研究》考试复习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管理研究》考试复习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宏观经济管理研究》考试复习文档格式.docx

⑥采取措施化解不良金融资产。

长沙学区此题为:

5、金融如何影响经济发展?

①金融机构对经济的影响;

②金融产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③融资方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6、产业结构演进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①三次产业的演进。

劳动力随着经济发展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进而向第三产业转移,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也由一二三转向二三一进而转向三二一结构。

②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的演进。

产业结构重工业化、缠结结构高加工度化和产业结构高技术化。

6、产业转移有哪些基本规律?

①发达国家或地区从“边际产业”入手,向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实施产业转移,被转移产业的层次由低到高递次展开。

②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生产区位中心,随着产业(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而形成不同的转移模式。

③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伴随着生产要素密集性的改变,将逐步实现由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变。

7、什么是经济周期,如何理解绝对周期和增长型周期?

经济周期是指因周期性经济危机爆发而使社会再生产呈现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的周期性的运动过程。

绝对周期指经济总量增长或减少这种交替出现的周期性现象;

增长周期则指经济总量处于增长过程而增长速率有快有慢这种交替出现的周期性现象。

8、影响短期总供求平衡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①信贷收支平衡;

②财政收支平衡;

③国际收支平衡。

9、产业结构政策及其内容有哪些?

①定义:

通过确定产业比例、相互关系和产业发展序列,为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而实施的政策。

②内容:

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基础产业扶持政策、高新技术产业优先发展政策、传统产业更新改造政策、主导产业选择政策。

9、产业结构政策及其功能?

定义:

同上。

功能:

①顺应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推动产业结构的演进;

②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10、产业组织政策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①规范市场竞争行为的政策;

②反垄断政策;

③企业兼并政策;

④中小企业政策。

10、什么是产业组织政策?

指由政府制定的指导和干预产业市场结构与市场行为,协调竞争和经济规模矛盾,以实现产业组织的合理化的各种政策的总称。

内容:

协调市场竞争和垄断关系,促进规模经济,增强产业竞争力。

11、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手段有哪些?

使用这些手段坚持什么原则?

①经济手段;

②法律手段;

③行政手段。

应坚持经济手段等间接手段为主。

12、财政政策的目标有哪些?

①经济适度增长;

②价格相对稳定;

③资源合理配置;

④收入公平分配。

12、紧缩性财政政策?

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社会的总需求。

(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使财政支出小于财政收入)。

13、什么是扩张性财政政策,宏观经济运行处于何种状态时使用此政策?

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

实施这一政策主要是减税和增加财政支出。

当国民经济存在总需求不足时,通过此政策使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差额缩小以至达到平衡。

14、财政政策的主要工具有哪些?

①财政收入;

②财政支出;

③公债;

④财政预算。

15、收入分配管理如何缩小个人收入差距?

①建立合理的工资分配制度;

②制定和强化收入调节政策;

③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④加强个人收入分配管理的法制化。

16、关税措施有哪些?

①进口税;

②出口税;

③过境税;

④差价税;

⑤进口附加税。

17、国际收支管理的政策有哪些?

①外汇缓冲政策;

②财政货币政策;

③汇率管理;

④直接管制;

⑤国际金融合作。

18、影响就业水平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①自然因素;

②生产力因素;

③结构因素;

④制度因素;

⑤经济体制因素。

19、试述日本宏观经济管理模式?

①突出政府的主导作用;

②实行以产业政策为中心的中长期计划管理;

③以金融政策为中心进行短期调控。

20、简述德国宏观经济管理模式?

①强调自由竞争,同时强调干预与秩序;

②以社会公正为目标对市场分配结果进行调节;

③注重运用货币政策,充分发挥中央银行的调控作用。

21、进出口贸易对宏观经济有何影响?

①进出口贸易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平衡发展和社会生产顺利进行具有显著影响;

②进出口贸易能起到节约社会劳动,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

③进出口贸易是积累发展资金,吸引先进技术的有效途径。

二、辨析题

1、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宏观管理可有可无。

错。

政府的宏观管理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必构件,是市场缺陷的必要补充,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2、提高宏观调控水平,可使四大基本目标都实现最优。

四大目标不可能同时实现最优,目标之间具有矛盾性。

3、宏观管理决策受到信息的约束。

对。

这种约束主要来自信息缺口和信息失真。

4、宏观管理必须以市场调节为基础。

市场调节是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反映,政府宏观调控只是顺应规律,克服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5、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使用至少要保证二者不冲突,即保证使用效果不相互抵消。

如果相互冲突,其调控效果就会相互抵消,达不到宏观调控的目的。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能出现经济周期。

经济体制不同并不改变经济运行的周期性。

7、经济周期性波动就是经济总量的增加或减少这种交替出现的现象。

除了题干中的绝对周期外,还有增长型周期。

8、政府可运用自身投资、消费等经济行为来强化宏观调控的效果。

政府既是调控主体又是重要市场主体,它可运用自身的市场经济行为来引导其他主体的行为,强化宏调效果。

9、适当的安全的通货膨胀有利于提升就业水平。

对。

适当的安全的通货膨胀下,创造的就业机会多。

10、对于经济过热引发通货膨胀政府可采用双紧缩调控政策。

采用双紧缩调控政策才能给过热经济降温,才能抑制通货膨胀。

11、物价下降、通货紧缩这种宏观经济状态好过物价飞涨、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一样,都是社会总供求失衡的外在表现,都不利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12、通货紧缩的态势下,要采用紧缩的财政政策。

通货紧缩态势下,要采用扩张型的财政政策。

13、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具有目标的一致性。

经济增长才能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就业充分了本身就是经济增长的一部分。

14、现阶段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已超过基尼系数警戒线。

2012年我国尼基指数为0.47,超出国际公认0.4的警戒线。

14、现阶段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已导致两极分化

错。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并未导致两极分化。

15、外汇是宝贵资源,储备越多越好。

外汇储备要保持合理水平,满足进出口平衡所需即可。

16、充分就业时存在的失业率就是自然失业率。

充分就业既意味着一个国家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利用,也意味着一个国家所有经济资源的充分利用。

17、充分就业不是保证每个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就业。

充分就业就是使失业率保持在合理的安全指标以内。

18、宏观经济管理没有世界通行有效的统一模式。

宏观经济管理模式要反映各国具体国情、体制及文化的不同。

19、出口创汇越多越好。

进出口贸易及外汇应保持平衡。

20、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按照十八大报告,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21、再分配就是在直接并入生产过程的主体之间的分配。

再分配就是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的二次分配。

三、论述题

1、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的必然性。

1、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的必然性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运行形式,即以市场为基础,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经济运行形式。

市场经济特征:

①资源配置市场化;

②经济主体独立化;

③市场体系完善化;

④交易过程规范化;

⑤宏观调控间接化;

⑥保障制度社会化;

⑦市场管理法制化;

⑧经济交流开放化。

宏观调控的目的:

政府为了实现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之间的平衡,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而运用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对社会经济运行所进行的调节与控制。

市场调控有局限性:

①竞争导致垄断;

②不能平衡外部效应;

④交易信息不对称;

⑤不能保证社会财富公平分配;

⑥实现供求平衡代价太大。

政府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本身运行所必备的构件,其主要目标有:

①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促进经济增长;

②稳定通货;

③充分就业;

④国际收支平衡。

结合实际,我们认为:

①对宏观经济走势要预判准确,确保调控方向正确;

②调控力度适宜,确保调控目标到位;

③调控政策及使用工具要协调,以经济手段为主;

④要适时评估调控效果,及时修正。

(此四点举例阐述)

2、针对我国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联系实际谈谈我国应如何以适度投资规模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在扩大,基尼系数高达0.47,谈谈如何有效调节我国收入分配差距。

3、问: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存在哪些问题,谈谈如何有效调节我国收入分配差距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在扩大:

①国家统计局公布过去十年中国基尼系数,2012年中国为0.474。

这一数字超出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进入收入差距偏大的少数几个国家之列;

②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及行业差距都呈扩大趋势而且还没有出现不再扩大的迹象。

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程度及性质:

①我国收入差距扩大还是在可控范围内,并未出现两极分化;

②收入差距扩大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高速发展中必然会出现的一种正常现象,根据库兹涅茨的倒U理论,当国民收入上升到一个临界值,收入差距就会快速缩小;

③我国收入差距扩大是在全体国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基础上出现的收入增长相对快与慢的差距,而不是绝对收入增长与减少的差距。

结合实际,调节我国收入分配差距:

①建立合理的工资分配制度,这是个人收入分配管理的重要措施;

②制定和强化收入调节政策,包括税收政策、政府转移支出政策、通货膨胀补偿政策;

③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扩大社会覆盖面,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保险费用统筹渠道、改革保障的管理方式;

④加强个人收入分配管理的法制化,深化改革,加强业务监督,堵塞体制漏洞和权钱交易,扩大全力的透明度,实行办事公开制度,打击经济寻租行为。

附加:

联系实际论述如何有效地调节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差距。

①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采用的是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以及允许一部分人先富带动共同富裕的原则。

多年实行的结果一方面调动了国民创造财富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拉大了个人收入的差距,我国基尼系数达到0.47就反应了这种差距。

具体反应在城乡差距、行业差距及地区差距上都呈拉大之势。

②造成收入分配差距差拉大的主要原因:

一是现行分配体制下,合理合法收入也会拉大收入差距。

无论是按劳分配还是按生产要素分配,各主体的市场参与能力不同,所得的收入当然有差距;

二是分配体制外的恢色收入和非法收入的客观存在会拉大收入差距;

三是政府的收入调节法律法规体系不键全及调控措施不到位也会拉大收入差距。

③调节措施:

4、现阶段我国就业一方面出现招工难,另一方面又出现大学生就业难,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化解这种就业的结构性矛盾。

当前就业形势:

①现阶段我国步入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强劲的经济复苏与高涨时期,整体上就业矛盾得到有效缓解;

②招工难最早从沿海出现逐步向内陆推进,主要是缺蓝领熟练工和技工;

③大学生就业难是现在就业市场的一个事实,而且与招工难同时并存,形成现阶段所特有结构性矛盾;

④长期看,充分就业始终是我国政府要面对的民生难题。

出现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的原因:

①内陆在金融危机过后快速发展,创造很多就业岗位,内陆农民工不出省就可找到工作,加剧了沿海地区招工难;

②我国人口就业出现刘易斯拐点,从农村流入城市就业的人口增速快速下降,加剧了招工难;

③适龄劳动力进入大学及各类成人学校学习,后向延缓了就业时间,减少蓝领熟练工及技工的供给;

④大学持续扩招,增加了大学生供给,但培养的质量没有同步提升,专业老套适应不了就业市场的用工需求;

⑤大学生就业观念转变非一时实现,加剧了其找工作难。

化解措施:

①沿海发达地区进行产业换档升级,逐步向内陆转移或淘汰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用资本和技术替代劳动力,发展资本、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

②调动各方积极性,根据市场需要加大对职业、技工培训的投入,培训大批熟练产业蓝领和技工;

③对大学扩招进行反思,由重数量规摸扩招办学转向重质量及满足市场需求的办学,压缩部分没有市场需求的老专业,扩大市场供不应求的新兴专业的招生;

④以大学生为主的就业群体要适应市场需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满足市场需要就是专业学习及就业的价值所在的新观点;

⑤政府及中介组织要加大对就业市场趋势预测及信息发布。

联系实际讲一两个观点。

5、联系2012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的实际,论现阶段我国政府在宏观调控过程中货币政策及其工具的选择。

5、问:

联系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实际,论现阶段我国政府宏观调控的总基调及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采取各种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求以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方针和策略的总称。

货币政策经常使用的工具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或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窗口指导或道义劝告。

2013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2013年GDP同比涨幅连续3年放缓,且创下14年来的新低。

宏观经济总体上在高位运行,经济增长偏快,有向过热转变的可能;

基础货币投放过多,流动性过剩,物价水平总体保持平稳,结构性通胀并未被有效遏制。

物价上涨己越过安全警戒线,有向全面通胀转变的可能;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而且较多地流向房地产领域,房价居高不下;

外汇储备增长快,人民币面临巨大升值压力。

在宏观调控中,现阶段我国要采取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适度地抽紧银根,收回部分过剩的流动性,防止经济转向全面过热及全面通货膨胀。

在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时,要多工具综合协调配合使用:

首先,利用利率工具,碎步幅多频率地提高金融机构存货款利率水平;

其次,提高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

再次,适度逐步地放宽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及提高人民币汇率水平,使人民币适时适当升值。

此外,还要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收回部分流动性。

6、作为中部省份的湖南,现阶段仍处于工业化过程中,联系实际谈谈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及如何更好地发挥投资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6、联系湖南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实际,谈谈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及如何更好地发挥投资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湖南现阶段仍处于工业化中期:

2013年湖南人均GDP为36763元,全省三次产业结构为12.7∶47.0∶40.3。

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0.8%,第一、二、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5%、51.9%和44.6%。

其中,工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6.4%;

城市化率46.65%。

这四个指标说明,湖南正处于工业化中期。

工业化中期的突出特点及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

①突出特点是重化工业占主导,而重化工业是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高度依赖资本的密集投入。

②动力结构是以投资为主动力,消费次之,出口再次之。

主要靠资本投入与形成拉动经济增长。

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联系县市区实际适当展开)①投资成为湖南经济增长主动力;

②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持续上升;

③投资创造的就业岗位最多,改善了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

扩大投资的途径:

①进一步提升招商引资的规模和水平;

②启动域内民间投资;

③降低投资准入门槛,放宽投资限制;

④提高行政服务水平和效率。

7、联系2012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态势,谈谈如何处理宏观经济管理基本目标之间的关系。

7、联系2013年我国宏观经运行态势,谈谈2014年如何处理宏观经济管理基本目标之间的关系。

2012年下半年宏观经运行态势:

宏观经济总体上在高位运行,经济增长偏快,但近一阶段,经济增长小幅下降;

基础货币投放过多,流动性过剩,物价涨幅见顶回落;

宏观经济管理基本目标及之间关系:

一是具有一致性:

①宏观经济管理基本目标有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

②基本目标之间关系。

目标之间具有统一性:

经济增长是其他目标实现的物质基础,物价稳定是其他目标实现的重要前提,充分就业能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国际收支平衡有利于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

二是具有矛盾性,即这些目标在一定的情况下会相互冲突和相互排斥,同一种调控手段的使用可能会导致相互矛盾的结果,如紧缩银根一方面有利于稳定物价,另一方面又有可能伤害就业。

如何处理:

主要是抓主要矛盾。

经过科学分析,找到现阶段宏观经济运行出现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然后有针对性地推出调控措施,集中调控资源解决主要问题兼顾其他目标。

联系实际,2012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问题物价上涨过快,尤其是房地产上涨过快,所以我们集中政策及调控资源,实施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及存款准备金率,收回过剩流动性,稳定物价。

为兼顾其他目标,在提高存贷款利率及存款准备金率时,采用碎步幅多频率,留有余地的策略,而不是一步到位。

8、目前我国外汇储备余额超过3万亿美元,针对这一实际谈谈如何有效地管理使用好外汇资源。

8、2013年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3.82万亿美元,针对这一实际谈谈如何有效地管理使用好外汇资源。

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资料,根据中国人民银行15日公布的数据,2013年末,中国的外汇储备再创历史新高,达到3.82万亿美元。

这一数据相比2012年末增长了5097亿美元,年增幅也创出历史新高。

2012年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3.31万亿美元,其中进口约为1.5万亿,出口约1.8万亿,顺差1800多亿。

相对于1.5万亿的进口,我国正常合理的外储约为3—4千亿的水平,显然3.82万亿外储严重失衡而且不合理。

外储严重失衡的弊端:

①增加国内通胀压力;

②以国内廉价生产要素和生态损耗补贴了国外的消费者,国内老白姓并未得到实惠;

③因外币贬值造成我国外储实际价值缩水;

④过多的外储说明我国不善于使用外汇资源来为发展经济、造富人民服务。

外储不平衡的原因:

①追求出口及贸易顺差的传统观念没有转变;

②鼓励出口抑制进口的关税、汇率政策及结汇体制造成的;

③在大规模使用外汇资源来为经济发展及造富百姓服务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有效管理使用好外汇资源措施:

①转变观念,追求进出口贸易及其外汇收支平衡,不以追求贸易顺差为目的;

②通胀时,加大进口,控制出口,利用外汇资源平抑国内物价;

③适当升值人民币,提升本币汇率水平,降低输入型通胀水平;

减少障碍,降低门槛,鼓励企业及居民持有外汇及使用外汇,藏汇于民。

9、中央银行如何运用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调控货币流通量?

一般性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经常采用的三大政策工具:

①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即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将其存款的一部分缴存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的制度;

②再贴现政策,即中央银行买入商业银行没有到期的商业票据,到期再向出票人收回票据的款项;

③公开市场操作业务,即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和票据(一般为政府债券),直接决定基础货币的变动,从而达到收缩和扩张信用,调节货币供应量的目的。

在萧条时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为了刺激总需求,就要运用扩张性货币政策。

其中包括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劵,降低贴现率并放松贴现条件,降低准备率等。

这些政策可以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息率,刺激总需求。

在繁荣时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为了抑制总需求就要用紧缩性货币政策。

其中包括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劵,提高贴现率并严格贴现条件,提高准备率等。

这些政策可以减少货币的供给量,提高利息率,抑制总需求。

目前我国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则应:

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存款准备金制度规定的、需要交存存款准备金的一般性存款范围,提高再贴现率,在公开市场上的进行现金卖断和正回购交易。

(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