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冀教版六年级上数学第1单元圆和扇形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677189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2.3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冀教版六年级上数学第1单元圆和扇形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最新冀教版六年级上数学第1单元圆和扇形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最新冀教版六年级上数学第1单元圆和扇形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最新冀教版六年级上数学第1单元圆和扇形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最新冀教版六年级上数学第1单元圆和扇形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最新冀教版六年级上数学第1单元圆和扇形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3页
最新冀教版六年级上数学第1单元圆和扇形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3页
最新冀教版六年级上数学第1单元圆和扇形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3页
最新冀教版六年级上数学第1单元圆和扇形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3页
最新冀教版六年级上数学第1单元圆和扇形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3页
最新冀教版六年级上数学第1单元圆和扇形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3页
最新冀教版六年级上数学第1单元圆和扇形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3页
最新冀教版六年级上数学第1单元圆和扇形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3页
最新冀教版六年级上数学第1单元圆和扇形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3页
最新冀教版六年级上数学第1单元圆和扇形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3页
最新冀教版六年级上数学第1单元圆和扇形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3页
最新冀教版六年级上数学第1单元圆和扇形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3页
最新冀教版六年级上数学第1单元圆和扇形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3页
最新冀教版六年级上数学第1单元圆和扇形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3页
最新冀教版六年级上数学第1单元圆和扇形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冀教版六年级上数学第1单元圆和扇形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最新冀教版六年级上数学第1单元圆和扇形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冀教版六年级上数学第1单元圆和扇形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冀教版六年级上数学第1单元圆和扇形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3.能利用圆规和直尺设计图案

难点

1.画圆的步骤;

扇形的特征

2.圆的特征的认识及空间观念的发展

3.设计过程中,对图案的基本构成进行有条理的分析,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教学建议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简单的平面直线图形以及初步认识圆的基础上编排的。

学生从直线图形到认识曲线图形,是图形认识的一次飞跃,本单元系统、深入地教学圆的有关知识,内容很多,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具有趣味性和现实性的素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感受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

圆是一种常见的图形,也是最简单的曲线图形,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经常见到圆形的物体,但很少关注圆形物体的特征。

基于学生这样的认知基础,教材首先创设了富有趣味性的动物汽车设计大赛的情境,呈现了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不同形状车轮的三种汽车,通过现实中车轮都是圆形的以及想象乘坐三种汽车的情况,让学生初步体会圆的特点。

再如,认识扇形时,让学生想象扇形像什么,把学生平时熟悉的“打开的扇子”形状与扇形联系在一起。

这些现实性的素材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

2.把动手操作贯彻在认识圆的全过程中。

以动手操作为基础,在操作活动中丰富学生对圆的认识,形成相关的技能,是本单元教材设计的一个基本思路。

在认识圆时,教材设计了描圆、剪圆、折圆、测圆等操作活动。

通过描圆、剪圆,初步感受圆这一曲线图形的特点,体验“面在体上”;

通过反复对折圆形纸片,使学生发现圆的对称性,进而认识圆的直径、半径、圆心;

通过测量圆内几条线段的长度以及测量没有标出圆心的圆的直径,认识到直径是圆内最长的线段。

在学习用圆规画圆时,先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自主画圆,再学习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并尝试画圆,形成画图的技能。

在学生初步认识圆的基础上,安排用圆“设计图案”的活动,让学生动手照样子画图案,自己设计并画图案。

3.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如,学习用圆规画圆以后,教材在“兔博士网站”中介绍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测量工具“规”和“矩”,并以大禹治水的年代和使用情况,让学生了解我国画图工具的发展历史、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智慧。

同时让学生欣赏从西汉画像砖上拓下来的。

“规矩图”,介绍“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现实意义,使学生受到中华民族艺术文化和社会道德规范的教育。

■课时安排

本单元用4课时完成教学,其中机动2课时。

课题

课时

认识圆

1

画圆

图案设计

认识扇形

整理和复习

2

总计

6

 

第1课时圆的认识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3页。

◆教学提示

《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选择有趣味性和现实性的素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感受数学与现实之间的密切联系。

要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做”的活动中认识圆,形成相关技能。

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科学地、创造性地设计教学程序,创设恃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索、交流中要学数学,会学数学,乐学数学,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

◆教学目标

1.认识圆各部分的名称,会用字母表示圆心、直径、半径。

理解并掌握圆的简单的特征。

2.知道圆的位置是由圆心决定,圆的大小由半径决定。

3.理解和掌握圆的各部分名称及圆的特征;

能用圆的特征解释为什么车轮都做成圆的。

4.通过生活中的圆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圆的完美。

◆重点、难点

在观察、操作中体会圆的特征。

圆的特征的认识及空间观念的发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圆规,多媒体课件一套。

学生准备:

剪刀,白纸一张,圆规,直尺,圆形物体一个(预设做圆的材料有:

图钉、绳子、铅笔、白纸、剪刀、圆形物体、尺)。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

同学们,今天动物王国里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汽车设计大赛,你们想看看小动物们设计的汽车是什么样子的吗?

(想)

课件出示教材上的三幅图。

同学们,你最喜欢哪个小动物设计的汽车?

为什么?

生思考交流后说理由。

师课件演示这三种汽车走起来的状况。

学生想象自己坐在车里的感觉,验证自己的猜想。

为什么车轮要设计成圆形,这里面有什么奥妙呢?

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圆的世界去探寻其中的奥妙。

板书课题:

圆的认识。

设计意图:

通过创设情境引入课题,一方面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为学习新知做铺垫。

(二)探究新知

除了车轮是圆形的,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还看见过哪些物体是圆形的?

学生举例。

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关于圆的图片,请大家看屏幕。

(课件演示)

同学们,我们不仅用圆来装扮我们的生活,还将圆的一些特征巧妙地用于生活。

不拘泥于教材内容,充分关注学生生活中的资源,用心捕捉生活中的原型,创设出特定的问题情境。

在发下去的这一张纸上,画着差不多大小的一个三角形扣一个圆形,如果要把这两个图形都剪下来,你估计剪哪一个图形的时间短一些,为什么?

学生能直观地判断剪三角形比剪圆形要快一些,因为圆是由一条弯曲的线围成的。

教师进一步要求,请每一位同学都把纸上的这个圆剪下来。

要求学生对圆与三角形这两个图形进行比较,再把纸上的圆剪下来,通过这样的操作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图形。

1.理解圆的对称性。

(1)折纸,体会圆的轴对称性。

(2)画出圆的对称轴。

(3)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4)欣赏美丽的轴对称图形。

根据活动经验,判断图形对称轴的条数。

交流汇报,从中进一步理解圆的轴对称性。

欣赏美丽的轴对称图形,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轴对称图形进行再观察,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在对比中发现这些轴对称图形的不同特点,从而突出圆具有很好的轴对称性。

不仅能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而且能在学生感受圆形美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折一折,认识圆心。

(1)师:

请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在纸上剪下一个圆。

把圆形图片对折后打开,换个方向后再对折打开,看有几条折痕,相交吗?

再折几次,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发现。

生:

所有的折痕都相交于一点,这一点在圆的中心。

(2)师:

这一点我们把它叫做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3)教师板书。

3.连一连,认识半径、直径。

(1)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圆的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

(2)让学生找出定义中的关键词。

(3)教师解释圆上、圆内、圆外。

(4)学生在自己的圆里画出一条半径,并用字母标出。

(5)师:

想一想:

同一个圆里能画出多少条半径?

这些半径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你是怎么知道的?

(6)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和实际测量认识到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

(7)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圆的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8)学生互相指一指直径,并在自己的圆里画出一条直径。

(9)想一想:

同一个圆里有多少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10)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和实际测量认识到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11)讨论:

直径与半径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4.比一比,掌握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1)师:

刚才我们认识了圆心、半径、直径以及半径、直径的特征,那么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2)学生思考,然后小组探讨交流。

(3)汇报,交流个性化的想法。

生1:

我们通过测量发现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

生2:

我们把直径对折过去发现刚好是两个半径的长度,所以认为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

(4)师:

在所有的圆里,直径都是半径的两倍吗?

生回答并举例。

教师归纳小结:

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

用字母表示是:

d=2r或,r=

这一环节主要以动手操作为主线,通过折一折、量一量、指一指、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自主参与、合作探究、分组交流,给子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和展开探究活动的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现新知,引导学生认识半径、直径的概念,以及在同一个圆里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感知的过程,是体验的过程,是感悟的过程,学生在感知、体验、感悟中发现新知,掌握新知。

5.尝试应用,解决问题

⑴广场中圆形花坛喷水装置的设计,如果你是设计人员,喷头应放在哪里?

喷水距离应满足什么条件?

(圆心的作用)

⑵车轮为什么要设计成圆形?

车轴为什么要装在圆心?

设计意图:

在学生多次感知圆的特征的基础上,让学生用语言表达什么叫做圆,一方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学习概括,把自己感知到的事物,用语言表达出来。

这个过程有一定的难度,挑战性很大。

6.联系生活,感受新知

⑴古人眼中的圆。

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就有了关于圆的精确记载。

墨子在他的著作中这样描述道:

“圆,一中同长也。

”学了今天的知识,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一中就是指一个圆心。

同长指半径都一样长。

生3:

同长也可能指直径都一样长。

其实我国古代这一发现要比西方整整早一千多年。

对此,你们有什么感受?

(通过交流感受中国文化源远流长)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古人对圆的认识的资料?

预设:

太极图、中国传统的圆形剪纸、古人计时用的日晷……

⑵现代社会的圆。

师:

现实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圆也无处不在。

人们对圆赋予了更深的文化内涵,如餐桌设计成圆形意味着亲人、朋友的相聚、团圆;

婚礼中,人们向新郎新娘表达美好祝愿时最喜欢用上的词汇常常有“婚姻圆满”……

总结:

从古至今,正因为有了圆而使生活变得多姿多彩,我们无法想象生活中如果没有了圆,将会是什么样子。

这些不正是圆的魅力所在吗?

从今天起,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吧!

立足于文化价值的挖掘,努力使圆所具有的文化特性浸润于学生的心田,让数学课堂丰富起来,让学生通过学习感受到数学的博大精深,领略人类的智慧与文明。

(三)巩固新知:

教材2页,议一议。

让学生通过“议一议”同桌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加深对:

(1)圆有无数条直径和半径;

(2)同一个圆中直径是半径的2倍,或者说半径是直径的

的认识;

同时使学生了解:

以前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都是由线段围成的图形,而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

(四)达标反馈

1.分别量出右面圆内几条线段的长度。

你发现了什么?

2.找出下面各圆的半径或直径并用字母表示。

3.按要求画出半径或直径,用字母表示并测量。

(1)画出一条半径。

(2)画出一条直径。

r=d=

4.你注意过吗?

下水道的井盖都是圆形的。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答案:

1.直径是两点都在圆上的最长的线段。

2~3略。

4.井盖设计成圆的,一是美观,二是无论怎样转动井盖,它和井口都是重合的。

(五)课堂小结

小组交流,想一想、写一写什么样的图形叫做圆,圆有什么特点,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什么叫做圆。

圆的特征十分明显。

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和无数条直径,并且这些半径都相等,直径也都相等;

在同一个圆里,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则是直径的

一个圆的大小是由半径的长短决定的,圆的位置由圆心所在的位置决定。

设计意图:

通过小组交流使学生学会总结知识,深化知识,把所学知识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

同时可以发现教学活动中的不足之处,为今后改进学习方法找到依据。

(六)布置作业

1.画出下面圆的半径和直径,并用字母表示。

2.填表。

半径

18cm

dm

直径

0.7dm

0.5cm

3.夏天的中午,一棵大树投在地面上的阴影近似为一个圆形,它的半径约是5米。

那么这个圆的直径大约是多少米?

4.火眼金睛辨对错。

(1)直径是半径的2倍。

()

(2)通过圆心的线段一定是直径。

(3)两个端点都在圆上的线段一定是直径。

(4)圆的所有对称轴都交于圆中心的一点。

5.快乐ABC。

(1)半径是一条()。

A.直线B.线段C.射线

(2)圆的直径是1.5米,半径是()厘米。

A.7.5B.750C.75

(3)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是()。

A.直径B.半径C.不确定

6.画出下面各圆的圆心和直径。

想一想,哪个圆的直径和正方形的边长相等?

1.

2.0.35分米0.25厘米36厘米

分米

3.10米

4.

(1)×

(2)×

(3)×

(4)√

5.

(1)B

(2)C(3)B

6.第一个圆的直径和正方形的边长相等。

◆板书设计

圆的初步认识

圆的认识

圆心---o决定圆的位置

在同一个圆中

半径--r决定圆的大小有无数条半径,长度都相等

直径--d有无数条直径,长度都相等

同一个圆里直径是半径的2倍。

d=2rr=

◆教学反思

“圆的认识”是在学生直观认识圆和已经较系统地认识了平面上直线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引导学生动手、动脑,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本课时教学设计主要突出以下几点:

1.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才能学得主动。

教学时不要把学生死死地捆在教材上,选择让他们乐于接受的,有价值的数学内容为题材,从生活实际引入,在上新课的过程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具体地感知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潜移默化地向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

2.重视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圆的特征,以及教学圆的画法时,有目的、有意识地安排了让学生画一画、指一指、比一比、量一量等动手实践活动,启发学生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参加讨论,用耳去辨析同学们的答案,收到了很好的教

学效果。

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

在探究圆的特征以及半径与直径的关系这一环节中,老师精心设计了让学生把圆折一折、描一描、量一量、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这一开放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具体、直观的操作中发现知识。

这样的设计,一方面充分体现了让学生自主的[去探索、去发现,自豪地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另一方面很自然地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资料包

(一)教学精彩片段

我们来看一下“动物汽车大赛”有哪位同学能把你观察到信息说一说。

我了解到小鸭子设计的汽车车轮是三角形的……

你喜欢谁的设计?

说说你的理由。

大部分同学都喜欢小猴子设计的,因为圆形车轮易滚动,并且运行过程平稳。

我们周围有很多物品的面是圆形的,如硬币的面、钟面、圆桌的面、茶叶筒的上下面等等,除了这些,你还能举出哪些物品的面是圆形的?

(请几名同学说说)

无论是在大自然中,还是我们的生活里,圆随处可见,有了圆,让我们的世界变得如此美妙和神奇。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圆的奥秘。

引出课题:

圆的认识

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直观感知圆,对圆形成表象,这样既符合学生的学习特征,又新颖有趣,吸引了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为后续的学习新知做铺垫,引出课题。

(二)数学资源

篝火晚会时人们为什么会自然地围成圆形?

答案:

当人们围成圆形时,火堆就是圆心,那么每个人与火堆的距离相等,这样每个人都可以看清楚。

三、资料链接

大约在6000年前,美索不达米亚人做出了世界上第一个轮子——圆的木轮。

大约在4000年前,人们将圆的木轮固定在木架上,这就成了最初的车子。

车轮设计成圆形,利用了同圆的半径相等,也就是“圆上的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的道理。

有趣的迷路问题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故事,一位旅行者,想要穿过茫茫的雪原,可他走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却又回到了原来的出发地,无名的恐惧立即笼罩他的心头,难道永远走不出雪原了吗?

像这样的事情,俄国伟大作家托尔斯泰、美国作家马克·

吐温和杰克·

伦敦都有过详尽的描述。

这种迷路现象,在密林里和草原上也时有发生。

正因为这样,世界上许多人都研究过这个问题,于是“迷路”问题成了世界名题。

挪威一位生物学家胡尔从生理学角度,对这个问题做了专门研究。

他指出:

人的身体左右器官发育是不完全对称的,大多数人右部器官发育要比左部器官好,特别是右腿要比左腿发育得好。

因此当他行走时,右腿每迈一步总比左腿稍远,于是他的行走路线是一条曲线,经过一定时间,便形成了一个圆,确切地说,是两个同心圆,即右腿走的是大圆,左腿走的是小圆。

其实,不仅人发生这种现象,几手世界上的一切动物都是如此,大至失掉了方向的野牛、野象,小至微生物阿米巴细菌,概莫例外。

即便把一条狗蒙上眼睛,赶它奔跑,它也会惊慌失措地兜起圈子。

四、说课设计

一、教学内容

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冀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的认识》的第一课时。

本课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它既是一节起始课,同时也是后继学习的内容------圆周长、面积、扇形。

学生对圆并不陌生,但只是直观的认识,本课将进一步认识圆的特征及其内在联系,让学生深切体会圆与我们生活紧密相连。

二、 

教学目标

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如下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组织学生通过画一画、折一折、观察体验圆的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在同一个圆内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认识直径和半径的关系,能找出圆的对称轴。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经历认识圆的过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对周围环境中与圆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让学生养成在交流、合作中获得新知的习惯。

教学重点:

探索出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及关系。

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圆的特征。

6、教学关键:

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圆规,多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学生分析: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空间观念比较薄弱,动手操作能力比较低;

本校处在城乡结合处,家庭辅导能力较低,学生接受能力较差;

学生的学习水平差距较大,小组合作意识不强,鉴于以前学习长、正方形等是直线平面图形,而圆是曲线平面图形,估计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探究方面会存在一些困难。

说教法学法: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教师要激活学生的先前经验,激发学习热情,让学生在经历、体验和运用中真正感悟知识。

本节课我以学生亲自动手制作车轮为主线,在动手中引导学生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圆的特征,以及教学圆的画法时,有目的、有意识地安排了让学生画一画、指一指、比一比、量一量等动手实践活动,启发学生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参加讨论,用耳去辨析同学们的答案。

教学中理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淡化教师的主观影响,让学生自己在实践中产生问题意识,自己探究、尝试,修正错误,总结规律,从而主动获取知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向学生展示生动、有趣的数学空间,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给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的机会,锻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快乐。

为此,在本节课中我以“言语训练、动手操作”为主要方法,整合生活中的情景积极为学生创设富有情趣的生活情境;

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主要运用操作、探究、讨论、发现等教学方法。

学生的学法与教法相对应,让学生主动探索、主动交流、主动提问。

通过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将演示、观察、操作、思维与语言表达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对圆有一个形象的感知。

同时作用于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创新意识。

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设计了4个教学环节:

(1)、情景导入:

开课伊始我创设“动物汽车设计大赛”“瞧这是大象、老鼠、猴子各自设计的汽车,你喜欢谁的设计?

”学生迫不及待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大部分同学都说喜欢车轮是圆的小猴设计的车,因为开起来又快又稳。

有的却说:

“喜欢老鼠设计的车,因为车轮是正方形的,看上去很酷,跑起来特颠簸很刺激。

”学生各选其好。

此时有学生会提出:

“圆形的车轮为什么跑起来又快又稳呢?

这样的问题充满人文色彩,激发了学生对圆的好奇心及探究欲望,为后继教学埋下了伏笔。

此时,我先让学生说一说周围哪些物品的面是圆形的,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

然后直接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寻“圆”的奥秘。

(二)、动手实践,发现新知

动手做一做,用一个瓶盖或圆柱体在纸上描出一个圆并剪下来;

将圆形纸片对折,打开;

换个方向再对折,打开;

反复几次。

然后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学生通过动手折叠、观察、比较等活动后产生思考,各抒己见。

同学们有的说:

“圆是轴对称图形,这些折痕都是圆的对称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