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部》彦周诗话.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682859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4.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集部》彦周诗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集部》彦周诗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集部》彦周诗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集部》彦周诗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集部》彦周诗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集部》彦周诗话.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集部》彦周诗话.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集部》彦周诗话.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集部》彦周诗话.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集部》彦周诗话.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集部》彦周诗话.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集部》彦周诗话.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集部》彦周诗话.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集部》彦周诗话.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集部》彦周诗话.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集部》彦周诗话.docx

《《集部》彦周诗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部》彦周诗话.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集部》彦周诗话.docx

《集部》彦周诗话

《集部》彦周诗话

本文是关于《集部》彦周诗话,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诗话者,辨句法,备古今,纪圣德,录异事,正讹误也。

若含讥讽,着过恶,诮纰缪,皆所不取。

仆少孤苦而嗜书,家有魏、晋文章及唐诗人集,仅三百家。

又数得奉教,闻前辈长者之余论。

今书籍散落,旧学废忘,其能记忆者,因笔识之,不忍弃也。

嗟乎,仆岂足言哉!

人之于诗,嗜好去取,未始同也,强人使同己则不可,以己所见以俟后之人,乌乎而不可哉!

  诗壮语易,苦语难,深思自知,不可以口舌辩。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此真可泣鬼神矣。

张子野长短句云:

“眼力不知人,远上溪桥去。

”东坡〈送子由诗〉云:

“登高回首坡陇隔,惟见乌帽出复没。

”皆远绍其意。

  李太白作〈草创大还诗〉云:

“髣佛明窗尘,死灰同至寂。

”初不晓此语,后得《李氏炼丹法》云:

“明窗尘,丹砂妙药也。

  老杜〈北征诗〉曰:

“微尔人尽非,于今国犹活。

”独以“活”、“国”许陈玄礼,何也?

盖祸乱既作,惟赏罚当则再振,否则不可支持矣。

玄礼首议太真、国忠辈,近乎一言兴邦,宜得此语。

倘无此举,唯有李、郭,不能展用。

  淮阴胜而不骄,乃能师李左车,最奇特事。

荆公诗云:

“将军北面师降虏,此事人间久寂寥。

”李广诛霸陵尉,薄于德矣,东坡诗云:

“今年定起故将军,未肯说诛霸陵尉。

”用事当如此向背。

  箜篌状如张箕,探手摘弦出声。

卢玉川诗云“卷却罗袖弹箜篌”,此语亦未可讥诮。

司马温公尝语程正叔云:

“辩证古人误处,当两存之,勿加诋訾也。

  韩退之诗云:

“银烛未销窗送曙,金钗半醉座添香。

”殊不类其为人。

乃知能赋梅花,不独宋广平。

退之见神仙亦不伏云:

“我能屈曲自世间,安能从汝巢神山?

”赋谢自然诗曰:

“童騃无所识。

”作〈谁氏子诗〉曰:

“不从而诛未晚耳。

”惟〈华山女诗〉颇假借,不知何以得此?

  凡作诗若正尔填实,谓之“点鬼簿”,亦谓之“堆垛死尸”。

能如〈猩猩毛笔诗〉曰,“平生几两屐?

身后五车书”。

又如“管城子无食肉相,孔方兄有绝交书。

”精妙明密,不可加矣,当以此语反三隅也。

  诗人写人物态度,至不可移易。

元微之〈李娃行〉云:

“髻鬟峨峨高一尺,门前立地看春风”,此定是娼妇;退之〈华山女诗〉云:

“洗妆拭面着冠帔,白咽红颊长眉青”,此定是女道士;东坡作〈芙蓉城诗〉亦用“长眉青”三字,云“中有一人长眉青,炯如微云淡疏星”,便有神仙风度。

  季父仲山,先大夫同祖弟也。

读书精苦,作诗有源流。

昔尝上书,晚以特奏名得一官。

政和间,御制宫词三百首,尝和进,今录一绝于此,染指可以知鼎味也。

其词曰:

“轻寒惨惨透衾罗,玉箭铜壶漏水多。

常是未明供御服,梦回频问夜如何。

”时道君皇帝在睿思殿,宣进甚急,意谓得美官。

翼日,台章论列,作诗害经旨,遂报罢,调南剑州顺昌县尉,后卒于扬州云。

  先伯父治平四年举进士第一,少从丁宝臣,以文字为欧阳文忠公、王岐公所称重。

其试〈公生明赋〉曰:

“依违牵制者既已去矣,则明白洞达者乃其自然。

”此不刊之语也。

尝作〈咏史诗〉曰:

“天下有诛赏,固非君所私。

太宗泣君集,意恐劳臣疑。

至公一以废,智术相维持。

哀哉功名士,汲汲尚趋时。

”推斯志也,虽蹈沧海饿西山可也。

在熙宁间,为荆公荐,竟不委曲得贵达,然亦为司马温公、吕献可、吕微仲、范尧夫诸公所知。

元丰七年,自都官外郎奔祖父丧,卒于黄州,东坡解衣赙之。

  有李氏女者,字少云,本士族。

尝适人,夫死无子,弃家着道士服,往来江淮间。

仆顷年见之金陵。

其诗有云:

“几多柳絮风翻雪,无数桃花水浸霞。

”殊无脂泽气。

又喜炼丹砂,仆亦得其方,大抵类魏伯阳法,而有铢两加精详者也。

尝语仆曰:

“我命薄,政恐不能成此药耳。

”后二年再见之,其瘦骨立,盖丹未成而少云已病。

仆问曰:

“子丹成欲仙乎?

惟甚瘦则鹤背能胜也。

”笑曰:

“忍相戏耶!

”病中作〈梅花诗〉云:

“素艳明寒雪,清香任晓风。

可怜浑似我,零落此山中!

”寻卒。

后检方书,见丹法及此诗,录之。

  晦堂心禅师初退黄龙院,作诗云:

“不住唐朝寺,闲为宋地僧。

生涯三事衲,故旧一枝藤。

乞食随缘过,逢山任意登。

相逢莫相笑,不是岭南能。

”此诗深静平实,道眼所了,非世间文士诗僧所能仿佛也。

  僧义了,字廓然,本士族钟离氏,事佛慈玑禅师为侍者。

仆顷年迨见佛慈老人,廓然与仆在嵩山游甚久,颇能诗。

仆爱其两句云:

“百年休问几时好,万事不劳明日看。

”不独喜其语,盖取其学道休歇洒落自在如此。

  东坡作〈妙善师写御容诗〉,美则美矣,然不若〈丹青引〉云“将军下笔开生面”,又云“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

后说画玉花骢马,而曰“至尊含笑催赐金,圉人太仆皆惆怅”。

此语微而显,《春秋》法也。

  李太白诗云:

“玉窗青青下落花。

”花已落,又曰下,增之不赘,语益奇。

  请紫姑神,大抵能作诗,然不甚过人。

旧传一士人家请之,既降,偶书院中子弟作雨诗,因率尔请赋,顷刻书满纸,其警句云:

“帘卷滕王阁,盆翻白帝城。

”可喜也。

  近时僧洪觉范颇能诗,其〈题李愬画像〉云:

“淮阴北面师广武,其气岂止吞项羽。

公得李佑不肯诛,便知元济在掌股。

”此诗当与黔安并驱也。

顷年仆在长沙,相从弥年。

其他诗亦甚佳,如云:

“含风广殿闻棋响,度日长廊转柳阴。

  颇似文章巨公所作,殊不类衲子。

又善作小词,情思婉约,似少游。

至如仲殊、参寥,虽名世,皆不能及。

  东坡〈赠陈季常诗〉,戒其杀生,末云:

“君勿弃此篇,严诗编杜集。

”谓严武也。

《工部集》中有武倡和数首。

又〈梅花〉诗云:

“凭仗幽人收艾□,国香和雨入莓苔。

”艾□,香名,正松上莓苔也,出《本草》及《沈氏香谱》。

又〈红梅诗〉云:

“玉人頩颊固多姿。

”頩,怒色,普更切,见〈神女赋〉,妇人怒则面赤。

  杜诗:

“饭抄云子白。

”云子,雨也,言如雨点尔,出荀子〈云赋〉。

又,葛洪《丹经》用“云子”,碎云母也。

今蜀中有碎砾,状如米粒圆白,云子石也。

又杜诗云:

“万里戎王子,何年别月支?

异花开绝域,幽蔓匝清池。

汉使惭空到,神农竟不知。

露翻兼雨打,开坼渐离披。

”不晓此诗指何物。

张骞惭空到,又《本草》不收,定非蒲萄也。

  齐、梁间乐府词云:

“护惜加穷裤,防闲讬守宫。

”“今日牛羊上邱陇,当时近前面发红。

”老杜作〈丽人行〉云:

“赐名大国虢与秦。

”其卒曰:

“慎勿近前丞相嗔!

”虢国、秦国何预国忠事,而近前即嗔耶?

东坡言老杜似司马迁,盖深知之。

  司空图,唐末竟能全节自守,其诗有“绿树连村暗,黄花入麦稀”,诚可贵重。

又曰:

“四座宾朋兵乱后,一川风月笛声中。

”句法虽可及,而意甚委曲。

  鲍明远〈松柏篇〉悲哀曲折,其末不以道自释,仆窃恨之。

  明远〈行路难〉,壮丽豪放,若决江、河,诗中不可比拟,大似贾谊〈过秦论〉。

  老杜作〈曹将军丹青引〉云:

“一洗万古凡马空。

”东坡〈观吴道子画壁诗〉云:

“笔所未到气已吞。

”吾不得见其画矣,此两句,二公之诗,各可以当之。

  李长吉诗云:

“杨花扑帐春云热。

”才力绝人远甚。

如“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虽为欧阳文忠所称,然不迨长吉之语。

  古人文章,不可轻易,反复熟读,加意思索,庶几其见之。

东坡〈送安惇落第诗〉云:

“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仆尝以此语铭座右而书诸绅也。

东坡在海外,方盛称柳柳州诗。

后尝有人得罪过海,见黎子云秀才,说海外绝无书,适渠家有柳文,东坡日夕玩味。

嗟乎,虽东坡观书,亦须着意研穷,方见用心处耶!

  柳柳州诗,东坡云在陶彭泽下,韦苏州上,若〈晨诣超师院读佛经诗〉,即此语是公论也。

  六朝诗人之诗,不可不熟读。

如“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锻炼至此,自唐以来,无人能及也。

退之云:

“齐、梁及陈、隋,众作等蝉噪。

”此语我不敢议,亦不敢从。

  陶彭泽诗,颜、谢、潘、陆皆不及者,以其平昔所行之事,赋之于诗,无一点愧词,所以能尔。

  东坡〈海南诗〉、荆公〈钟山诗〉,超然迈伦,能追逐李、杜、陶、谢。

  荆公爱看水中影,此亦性所好,如“秋水写明河,迢迢藕花底”。

又〈桃花诗〉云:

“晴沟涨春渌周遭,俯视红影移鱼舠。

”皆观其影也。

其后云:

“攀条弄芳畏晼晚,已见黍雪盘中毛。

”事见《家语》。

  李邯郸公作《诗格》,句自三字至九字、十一字,有五句成篇者,尽古今诗之格律,足以资详博,不可不知也。

  伯父娶邯郸孙女,尝闻邯郸公与小宋饮酒,举一物隶僻事,以多者为胜,饮不胜者,他人莫敢造席。

  梅圣俞诗,句句精炼,如“焚香露莲泣,闻磬清鸥迈”之类,宜乎为欧阳文忠公所称。

其他古体,若朱弦疏越,一倡三叹,读者当以意求之。

宠嬖曹氏,作〈一日曲〉,为曹氏也。

  孟浩然、王摩诘诗,自李、杜而下,当为第一。

老杜诗云:

“不见高人王右丞”,又云“吾怜孟浩然”,皆公论也。

  东坡祭柳子玉文:

“郊寒岛瘦,元轻白俗。

”此语具眼。

客见诘曰:

“子盛称白乐天、孟东野诗,又爱元微之诗,而取此语,何也?

”仆曰:

“论道当严,取人当恕,此八字,东坡论道之语也。

  欧阳文忠公〈重读岨崃集诗〉,英辩超然,能破万古毁誉;〈食糟民诗〉,忠厚爱人,可为世训。

  作诗压韵是一巧,〈中秋夜月诗〉,押尖字数首之后,一妇人诗云:

“蚌胎光透壳,犀角晕盈尖。

”又记人作〈七夕诗〉,押潘、尼字,众人竟和无成诗者。

仆时不曾赋,后因读《藏经》,呼喜鹊为刍尼,乃知读书不厌多。

  写生之句,取其形似,故词多迂弱。

赵昌画黄蜀葵,东坡作诗云:

“檀心紫成晕,翠叶森有芒。

”揣摸刻骨,造语壮丽,后世莫及。

  杜牧之〈题桃花夫人庙诗〉云:

“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度几春。

毕竟息亡缘底事?

可怜金谷坠楼人!

”仆谓此诗为二十八字史论。

  宣和之初,何栗文缜丞相为中书舍人,道君皇帝以御画双鹊赐之。

诸公赋诗,韩驹子苍待制时为校书郎,赋诗二章曰:

“君王妙画出神机,弱羽争巢并占时。

想见春风鳷鹊观,一双飞上万年枝。

”“舍人簪笔上蓬山,辇路春风从驾还。

天上飞来两乌鹊,为传喜色到人间。

  韦苏州诗云: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东坡用其韵曰:

“寄语庵中人,飞空本无迹。

”此非才不逮,盖绝唱不当和也。

如东坡〈罗汉赞〉云“空山无人,水流花开”八字,还许人再道否?

  张籍、王建,乐府宫词皆杰出,所不能追逐李、杜者,气不胜耳。

  孟东野诗苦思深远,可爱不可学。

仆尤嗜爱者,“长安无缓步”一诗。

  苏大监文饶作〈鸿沟诗〉云:

“置俎均牢彘,峨冠信沐猴。

方矜几上肉,以堕幄中筹。

海岳归三尺,衣冠閟一丘。

路人犹指似,山下是鸿沟。

  陈无己〈赋宗室画诗〉云:

“滕王蛱蝶江都马,一纸千金不当价。

”又作〈曾子固挽词〉云:

“丘园无起日,江、汉有东流。

”近世诗人莫及。

  外祖父邵安简公,布衣时上〈平元昊策〉,又尝劝仁庙早立太子。

晚年自枢府出知越州,又移知郓州。

其薨也,岐公作〈挽词〉云:

“被褐曾陈定羌策,汗青犹着立储书。

春风泽国吟笺落,夜雨溪堂燕豆疏。

”前辈诗不独语句精炼,且是着题。

  郑周卿,仆乡人也,公肃右丞之孙,能诗。

一日,郑之他郡,而爱妾死,作诗云:

“鹤归空有恨,云散本无心。

”于情念中犹稍自在也。

后娶熊氏,晋如之女。

丙午、丁未年,知郓州中都县,连年与盗贼鏖战,岿然独存,权朝美曾录其功上之,后不报。

今不知消息,可怜哉!

  曹景宗探韵得“竞病”字诗云:

“去时儿女啼,归来笳鼓竞。

借问路傍人,何如霍去病?

”沈约诗人嗟赏之。

  李卫公作〈步虚词〉云:

“先家一本无“家”字。

女侍董双成,桂殿夜寒吹玉笙。

曲终却从仙官去,万户千门空月明。

”“河汉女主能炼颜,一本作“河汉玉女能炼颜”。

云軿往往到人间。

九宵有路去无迹,袅袅天风吹佩环。

”呜呼,人杰也哉!

  季父仲山在扬州时,事东坡先生。

闻其教人作诗曰:

“熟读《毛诗.国风》与《离骚》,曲折尽在是矣。

”仆尝以谓此语太高,后年齿益长,乃知东坡先生之善诱也。

  韩退之诗云:

“酩酊马上知为谁?

”此七字用意哀怨,过于痛哭。

  阮步兵醉六十日而停婚,虽似智矣,然礼法之士,憎之如仇,几至于死,幸武帝保护之耳。

而老杜诗云:

“遂令阮籍辈,熟醉为身谋。

”此工部善看史书,当有解此意者。

  “《春秋》三传束高阁,独抱遗经究终始”,此诗退之称卢玉川也。

玉川子《春秋传》,仆家旧有之,今亡矣。

词简而远,得圣人之意为多,后世有深于经而见卢《传》者,当知退之之不妄许人也。

  梦中赋诗,往往有之。

宣和己亥,仆在洪州,宿城北郑和叔家。

夜梦行大路中,寒沙没足,其旁皆田苗丘陇。

一妇人皂衣素裳行田间,曰:

“此中无沙易行。

”仆从之不能登,妇人援仆手登焉。

月明如昼,弥望皆野田麦苗。

妇人求诗,引仆藉草坐。

有矮砖台一,上有纸笔,仆题诗四句云:

“闲花乱草春春有,秋鸿社燕年年归。

青天露下麦苗湿,古道月寒人迹稀。

”拍笔砖上有声,惊觉宛然记忆,是岁大病,后亦无他故。

  联句之盛,退之、东野、李正封也。

〈城南联句〉云:

“红皱晒檐瓦,黄团挂门衡。

”是说干枣与瓜蒌,读之犹想见西北村落间气象。

〈征蜀联句〉云:

“刑神诧牦旄,阴焰飐犀札。

”尽雕刻之功,而语仍壮。

李正封善押韵,如〈从军联句〉“押水沙囊涸”,皆不可及。

  画山水诗,少陵数首后,无人可继者。

惟荆公〈观燕公山水诗〉前六句差近之,东坡〈烟江叠嶂图〉一诗,亦差近之。

  退之〈桃源行〉云:

“种桃处处皆开花,川原远近蒸红霞。

”状花卉之盛,古今无人道此语。

  本朝王元之诗可重,大抵语迫切而意雍容,如“身后声名文集草,眼前衣食簿书堆”。

又云:

“泽畔骚人正憔悴,道旁山鬼谩揶揄。

”大类乐天也。

  玉川子〈送伯龄诗〉云:

“努力事干谒,我心终不平。

”玉川子在王涯书院中,会食,不能自别,枉陷于祸,哀哉!

  〈柏舟〉,仁人之诗也,“忧心悄悄,愠于群小。

”〈简兮〉,贤者之诗也,“硕人俣俣,公庭万舞。

赫如渥赭,公言锡爵。

”能容忍如此,宜乎贤矣。

 

  钟山有一诗云:

“当年睥睨此山阿,欲着红楼贮绮罗。

今日重来无一事,却骑羸马下坡陀。

”此王雱讦直,不为荆公所喜,然此诗实可传也。

  诗有力量,犹如弓之斗力:

其未挽时,不知其难也;及其挽之,力不及处,分寸不可强。

若〈出塞曲〉云: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鸣笳三四发,壮士惨不骄。

”又〈八哀诗〉云:

“汝阳让帝子,眉宇真天人。

虬髯似太宗,色映塞外春。

”此等力量,不容他人到。

  洪觉范在潭州水西小南台寺。

觉范作《冷斋夜话》,有曰:

“诗至李义山,为文章一厄。

”仆至此蹙额无语,渠再三穷诘,仆不得已曰: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觉范曰:

“我解子意矣。

”即时删去。

今印本犹存之,盖已前传出者。

  仆年十七岁时,先大夫为江东漕,李端叔、高秀实皆父执也,适在金陵。

二公游蒋山,仆虽年少,数从杖履之后。

在定林说元微之诗,引事皆有出处,屈曲隐奥,高秀实皆能言之,仆不觉自失。

因思古人读书多,出语皆有来处,前辈亦读书多,能知之也。

  高秀实又云:

“元氏艳诗,丽而有骨,韩偓《香奁集》丽而无骨。

”时李端叔意喜韩偓诗,诵其序云:

“咀五色之灵芝,香生九窍;咽三危之瑞露,美动七情。

”秀实云:

“动不得也,动不得也。

  李太白诗云:

“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东坡〈岭外诗〉云:

“老父争看乌角巾,应缘曾现宰官身。

溪边古路三叉口,独立斜阳数过人。

”贺知章呼李白为谪仙人,世传东坡是戒禅师后身,仆窃信之。

  白乐天诗云:

“春色辞门柳,秋声到井梧。

”此语未易及。

  “谁人把盏慰深忧?

开自无憀落更愁。

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辞相送到黄州。

”“南枝北枝春事休,榆钱可寄柳带柔。

定是沈郎作诗瘦,不应春能生许愁。

”此东坡、鲁直〈梅诗〉二章,作诗名貌不出者,当深考二诗。

  宣和癸卯年,仆游嵩山峻极中院,法堂后檐壁间有诗四句云:

“一团茅草乱蓬蓬,蓦地烧天蓦地空。

争似满炉煨榾柮,慢腾腾地热烘烘。

”字画极草草,其旁隶书四字云:

“勿毁此诗。

”寺僧指示仆曰:

“此四字司马相公亲书也。

”嗟乎!

此言岂有感于公耶?

又于柱间大字隶书曰:

“旦光、颐来。

”其上一字,公兄也;第三字,程正叔也。

又题壁云:

“登山有道,徐行则不困,措足于实地则不危。

”皆公隶书。

  林和靖〈梅诗〉云: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大为欧阳文忠公称赏。

大凡《和靖集》中,〈梅诗〉最好,梅花诗中此两句尤奇丽。

东坡和少游〈梅诗〉云:

“西湖处士骨应槁,只有此诗君压倒。

”仆意东坡亦有微意也。

然和靖诗属对清切,如〈赠锻药秀才〉诗云:

“鹍鹏懒击三千水,龙虎闲封六一泥。

  小杜作〈华清宫〉诗云:

“雨露偏金穴,乾坤入醉乡。

”如此天下焉得不乱?

  宋颜延之问己与灵运优劣于鲍照,照曰:

“谢五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君诗铺锦列绣,亦雕缋满眼。

”此明远对面褒贬,而人不觉,善论诗也,特出之。

  韩熙载仕江南,每得俸给,尽散后房歌姬。

熙载披衲持钵,就诸姬乞食,率以为常。

东坡以玉带赠宝觉,宝觉酬以旧衲,东坡作诗谢之曰:

“病骨难堪玉带围,钝根仍落箭锋机。

欲教乞食诸姬院,故与云山旧衲衣。

”《江南野史》亦载韩事,与此小异。

  钱希白内翰作〈拟唐诗〉百篇,备诸家之体。

自序曰:

“今之所拟,不独其词,至于题目,岂欲抛离本集,或有事迹,斯亦见之本传。

”故其〈拟张籍上裴晋公诗〉曰:

“午桥庄上千竿竹,绿野堂中白日春。

富贵极来惟叹老,功名高后转轻身。

严更未报皇城里,胜赏时游洛水滨。

昨日庭趋三节度,淮西曾是执戈人。

”拟古当如此相似,方可传。

  王晋卿得罪外谪,后房善歌者名啭春莺,乃东坡所见也,亦遂为密县马氏所得。

后晋卿还朝,寻访微知之,作诗云:

“佳人已属沙吒利,义士今无古押衙。

”仆在密县与马缙辅游甚久,知之最详。

缙辅在其兄处犹见之,国色也。

《西清诗话》中载此事,云过颍昌见之,传误也。

  李义山诗,字字锻炼,用事婉约,仍多近体,惟有〈韩碑诗〉一首是古体。

有曰:

“涂改《尧典》、《舜典》字,点窜〈清庙〉、〈生民〉诗。

”岂立段碑时躁词耶?

  岑参诗亦自成一家,盖尝从封常清军,其记西域异事甚多。

如〈优钵罗花歌〉、〈热海行〉,古今传记所不载者也。

  黄鲁直爱与郭功父戏谑嘲调,虽不当尽信,至如曰:

“公做诗费许多气力做甚?

”此语切当,有益于学诗者,不可不知也。

  “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

”此顾长康诗,误编入《陶彭泽集》中。

  元撰作《树萱录》,载有人入夫差墓中,见白居易、张籍、李贺、杜牧诸人赋诗,皆能记忆,句法亦各相似。

最后老杜亦来赋诗。

记其前四句云:

“紫领宽袍漉酒巾,江头萧散作闲人。

秋风有意吹芦叶,落日无情下水滨。

”嗟乎!

若数君子,皆不能脱然高蹈,犹为鬼耶?

殊不可晓也。

若以为元撰自造此词,则数公之诗,尚可庶几,而少陵四句,非元所能道也。

  唐时,有清远道士同沈恭子游虎丘,诗曰:

“余本长殷、周,遭罹历秦、汉。

”计之至唐,则二千余岁矣。

颜鲁公爱而刻之,且有诗曰:

“客有神仙者,于兹雅丽传。

”盖指为神仙也。

李卫公追〈和鲁公刻清远道士诗〉曰:

“逸人缀清藻,前哲留篇翰。

”则逸人指清远,而前哲谓鲁公也。

其后皮日休、陆龟蒙辈皆和之。

仙耶?

鬼耶?

则不必问。

然仆独深爱其诗中数句云:

“吟眺川之阴,步上山之岸。

山川共澄澈,光彩交凌乱。

白云蓊欲归,清雾忽消半。

”呜呼!

借使非神仙,亦一才鬼也。

  “天棘蔓青丝”,洪觉范硬差“天棘”作“颠柳”,高秀实云:

“天棘,天门冬也。

”当以秀实之言为正。

颠天声相近,又酷似青丝。

又江南徐铉家本云:

“天棘蔓青丝。

”若蔓生如青丝,尤见是天门冬。

〈秦州诗〉云:

“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

”无风云动,不夜而月,当细思之。

句法至此,古今一人而已。

  杜牧之作〈赤壁诗〉云:

“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意谓赤壁不能纵火,为曹公夺二乔置之铜雀台上也。

孙氏霸业,系此一战,社稷存亡、生灵涂炭都不问,只恐捉了二乔,可见措大不识好恶。

  韩退之〈听颖师弹琴诗〉云: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此泛声也,谓轻非丝重非木也;“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泛声中寄指声也;“跻攀分寸不可上”,吟绎声也;“失势一落千丈强”,顺下声也。

仆不晓琴,闻之善琴者云,此数声最难工。

自文忠公与东坡论此诗,作听琵琶诗之后,后生随例云云。

柳下惠则可,我则不可,故特论之,少为退之雪冤。

  黄嗣徽少年时,读书有俊声,不幸为后母诉于官,隶军籍。

王岐公丞相宣籍得之,闻其识字,使抄书。

一日,观宋复古郎中所画山水,使子弟赋诗,嗣徽亦请赋,公颔之。

顷刻成一绝句曰:

“匣有瑶琴箧有书,栖迟犹未卜吾卢。

主人况是丹青手,乞取生涯似画图。

”岐公大嗟赏之,及问知曲折,以故人子奏于朝,乞以门客恩泽承务郎,特补之。

命下之日,暴卒,穷命如此哉!

  王君玉内翰初登第,调扬州江都县令,题九曲池诗云:

“越调隋家曲,当年亦九成。

哀音已亡国,废沼尚留名。

仪凤终沉影,鸣蛙祇沸声。

凄凉不可问,落日背芜城。

”晏元献阅诗赏叹,荐为馆职。

又尝乞梦于后土祠,夜得报云:

“君年二十七,官至四品。

”时年正二十七,大恶之,过岁乃稍自安。

后以礼部侍郎枢密直学士致仕,未改官制时正四品,年七十二云。

  “五年不出青门道,邂逅寻春此一回。

忽忆秦川贵公子,桃花落尽合归来。

”此高秀实〈城东寄王越州诗〉。

  罗隐诗云:

“只知事逐眼前过,不觉老从头上来。

”此语殊有味。

  “若有人兮坐山楹,云衮兮霞缨。

秉芳兮欲寄,路慢兮难征。

独惆怅而狐疑,蹇独立兮忠贞。

”此寒山语,虽使屈、宋复生,不能过也。

  蜀、峡路间有溪曰韩溪,萧酂侯追淮阴处也。

刘泾巨济题诗一绝云:

“豪杰相从意气中,怜才倾倒独萧公。

后来可是无奇客?

东阁投名尚不通。

  李义山〈锦瑟诗〉曰: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讬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何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古今乐志》云:

“锦瑟之为器也,其柱如其弦数,其声有适怨清和。

”又云:

“感怨清和,昔令狐楚侍人能弹此四曲,诗中四句,状此四曲也。

”章子厚曾疑此诗,而赵推官深为说如此。

  老杜诗不可议论,亦不必称赞。

苟有所得,亦不可不记也。

如唐太宗,相者见之云:

“龙凤之姿,天日之表。

”而杜诗云“真气惊户牖”,可谓简而尽。

又〈经昭陵诗〉曰:

“文物多师古,朝廷半老儒。

直辞宁戮辱,贤路不崎岖。

”太宗智勇英特,武定天下,而能如此,最盛德也。

  《古乐府》云:

“槁帖今何在”,言夫也;“山上复有山”,言出也;“和当大刀头?

破镜飞上天”,言月半当还也。

王明之在姑苏,尝有所爱。

比至京师,为岐公丞相强留之。

逾时作诗云:

“黄金零落大刀头,玉箸归期画到秋。

红锦寄鱼风逆浪,碧萧吹凤月当楼。

伯劳知我经春别,香蜡窥人一夜愁。

好去渡江千里梦,满天梅雨是苏州。

”此诗之巧可传也。

  段成式〈与温廷筠云蓝纸诗序〉曰:

“余在九江,出意造云蓝纸,辄分送五十枚。

”其诗曰:

“三十六鳞充使时,数番犹得表相思。

”盖龙八十一鳞,鲤三十六鳞也。

至宋景文诗云:

“君轩结恋萧萧马,尺素愁凭六六鱼”,又使六六三十六也。

  南齐羊侃性豪侈,舞人张静婉,腰围一尺六寸,能掌上舞。

唐人作〈杨柳枝词〉云:

“认得羊家静婉腰。

”后人除却家字,只使羊静婉,误矣。

  元稹微之〈乐府古题序〉云:

“诗之为体,二十四名:

赋、颂、铭、赞、文、诔、箴、诗、行、咏、吟、题、怨、叹、篇、章、操、引、谣、讴、歌、曲、辞、调,皆诗人六义之余。

  王筠为沈约作〈草木十咏〉,直写文词,不加篇题。

约曰:

“此诗指物呈形,无假题注。

”东波作〈竹留鼠诗〉,模写肥腯丑浊之态,读之亦足想见风彩。

  〈渔阳参挝〉,起于祢衡,“参”字,音七览反。

徐锴引古歌词以证此字云:

“边城晏开〈渔阳掺〉,黄尘萧萧白日暗。

  李义山赋云:

“岂如河畔牛星?

隔年祇闻一度。

不及苑中人柳,终朝剩得三眠。

”注:

“汉苑中有人形柳,一日三起三倒。

  杨炎歌云:

“雪面淡蛾天上女,凤箫鸾翅欲飞去。

玉钗翘碧步无尘,楚腰如柳不胜春。

”为元载侍姬瑶英作也。

  五马事,无知者。

陈正敏云:

“孑孑干旟,在浚之都。

素丝组之,良马五之。

”以谓州长建旟,作太守事。

又《汉官仪》注驷马加左骖右騑,二千石有左骖,以为五马。

然前辈杨、刘、李、宋最号知僻事,岂不读《汉官仪》注而疑之耶?

故俱存之,不敢以为是,以俟后之知者。

  李太白云:

“子夜吴歌动君心”,李义山诗“莺能子夜歌”,云晋有子夜者善歌,非时数也。

  先伯父熙宁九年四月二十七日,夜梦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