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性较大工程的安全技术方案的编制与危险物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683396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性较大工程的安全技术方案的编制与危险物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危险性较大工程的安全技术方案的编制与危险物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危险性较大工程的安全技术方案的编制与危险物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危险性较大工程的安全技术方案的编制与危险物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危险性较大工程的安全技术方案的编制与危险物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危险性较大工程的安全技术方案的编制与危险物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危险性较大工程的安全技术方案的编制与危险物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危险性较大工程的安全技术方案的编制与危险物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危险性较大工程的安全技术方案的编制与危险物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危险性较大工程的安全技术方案的编制与危险物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性较大工程的安全技术方案的编制与危险物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危险性较大工程的安全技术方案的编制与危险物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6砼搅拌站(机)必须由专职司机操作,搅拌机料斗升起时,严禁人员在料斗下工作、行走。

不准用工具伸到转动中的搅拌筒内扒桨和出料,不准满负荷起动搅拌机。

停工后,应用水倒入搅拌筒内扒桨和出料,检修机械或工作人员进入搅拌筒内时,必须切断电源,锁好开箱。

1.7任何电器,在没有验明无明电时以前,不能盲目触电。

拉接临时电力线时,应从机具接向电源,断电时应先解除并及时拆除。

1.8重要设备装设的电机,采用交流接触器及磁力起动器。

7.5千瓦以上电机应采用减压起动方法,并加过载保护装置。

合闸后如电动机不能正常运转,应立即拉闸,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再行起动。

2.施工用电安全措施

2.1现场临时变配电所

高压露天变压器间面积不小于3×

3m,围墙不低于3.5m,地坪满铺砼,四周做80cm砼散水坡;

变压器四周及配电板背面须有80cm的安全操作通道,配电板下沿离地面为1m;

配电挂箱的下沿离地面不小于1.2m。

2.2现场电箱

电箱应有双户开启门,并有门锁、插销,漆上指令性要求和统一编号;

电源线进箱口有滴水弯,进线必须先进入熔断器后再进开关,箱内要配齐接地零线,金属电箱外壳应设接地板保护;

电箱内分路凡采用开关、漏电开关,其上方都要有单独熔断保护;

凡手提分路流动电箱,外壳要有可靠的保护接地。

2.3用电线路

现场电气线路,必须按规定架空敷设坚韧橡皮线或塑料护套软线;

手持移动电具的橡皮电缆,引线长度不超过5m,不得有松动;

现场使用的移动电具和照明灯具,一律用软质橡皮线;

现场电线架设,凡使用橡皮或塑料绝缘线,必须瓷明线搭设、开关设置管理。

2.4接地装置

接地可用角钢、钢管,不小于2根,入土深度不小于2m,2根接地体间距不小于2.5m,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

接地线可用绝缘铜线或铅芯线,严禁在地下使用铝导线作为接地线,接地线处采用焊接、压按等可靠连接;

橡皮电缆芯线中“黑色”或“绿/黄双色”线作为接地线。

2.5高压线防护

在架空输电线路附近施工,须搭设毛竹防护架;

在高压线附近搭设的井架;

脚手架外侧在高压线水平上方全部设安全网。

2.6室外电机要有防尘防雨罩,基础高于地面,电源线要架空,不准在地面拖拉。

2.7手持或移动电动工具电源线须有漏电保护装置。

2.8电焊机

电焊机必须一机一闸,并装有随机开关;

一、二次电源接头处有防护装置。

3.脚手架工程安全技术措施

3.1脚手架在使用前应进行认真的检查验收。

4.2对脚手架进行检查,是否有倾斜、下沉、崩扣松扣等现象。

3.3各种脚手板必须铺平、严禁有探头板。

3.4脚手架上不得悬挂任何垂直运输设备。

3.5现场照明设备及动力线路不得直接接触脚手架。

3.6各脚手架均应在醒目处设置最大允许承载量挂牌,严禁超载使用。

3.7脚手架应自上而下逐步拆除,严禁推倒或拉倒。

3.8拆下的脚手架材料严禁随意抛掷,拆除脚手架时,严禁非作业人员进入作业区。

4.模板工程安全技术措施

4.1模板安装必须牢固、稳定、满足刚度要求。

4.2同一模板工程的支撑体系,不得用钢、木材等材料混合使用。

4.3模板未固定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作业。

4.4不得利用支撑、拉杆等攀登上下。

4.5安装或拆除模板,高度大于2米时,应符合“高空作业”的规定。

4.6使用吊车安装大片模板或整体模板,必须在模板就位并联结稳定后摘钩。

吊装模板前,首先检查吊车和吊索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起吊后吊车不得站人或通行。

模板下放,距地面1m时,施工人员方可靠近操作。

吊装模板时应设专人进行指挥,一块或几块模板要设置临时支撑,且上下必须顶牢。

整体模板合拢后,应及时联结固定。

4.7拆除模板及联结件、支撑件应逐层转下或吊下,不得向下直接抛掷。

拆除模板不得双层作业。

3m以上模板拆除时,应用吊车拉紧,缓慢送下。

拆除模板时,应按顺序分段拆除,不得留有松动或悬挂的模板,严禁硬砸或用机械大面积拉倒。

5.高空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5.1高空作业应编制安全技术措施。

5.2高空作业时应佩带安全帽、安全带、支挂安全网等用具。

5.3高空作业应精力集中,不得嬉闹。

5.4酒后禁止高空作业。

5.5严禁人员跟随起重物上下。

5.6高空作业所用料具应放置稳妥,禁止抛掷。

5.7高空作业应有统一规定的信号、旗语、手势、哨等与地面联系。

5.8高空作业时应与输电线路保持安全距离,遇有恶劣天气应停止作业。

5.9上、下交叉作业必须采取隔离措施。

5.10夜间不宜进行高空作业,必要时订有夜间施工安全措施。

6.挖孔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6.1挖孔

6.1.1桥梁、抗滑桩桩基开挖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6.1.2土层开挖应随时护壁、支撑,渣土指定地点堆放,并应保持碴堆的稳定。

6.1.3岩石层小型松动爆破作业用电钻钻眼时,不得用手导引回转的钎子,用电钻处理被夹住的钎子。

6.1.4不得在残眼中钻眼。

6.1.5装药与钻孔、挖孔人员必须分区。

严禁在已装药管的情况下用钻杆清孔,严禁在已装药管的区域内补打眼孔。

6.2装碴与运输

6.2.1装碴前及装碴过程中,应检查孔内岩石层的稳定情况,发现松动岩石或塌方征兆时,先处理后装碴。

6.2.2卷扬机在操作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6.2.3装碴时若发现碴堆中有残留的炸药雷管,立即处理。

6.3护壁

6.3.1根据土层情况选择适当的护壁方法,并按规定尽早防护以利安全。

6.3.2施工期间,对护壁的稳定状态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

在不良地质地段派专人检查,对已成型的护壁结构定期检查,发现护壁变异或损坏时立即修整加固。

6.3.3构件支撑不得置于虚碴和活动石块上。

在软弱土层地段,其底面应加垫板或垫梁。

6.3.4暂停施工时,将支撑护壁直抵开挖面。

危险物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为了对医院危险物品突发事故和事件做出及时的响应和处理,有效地控制事态的发展,尽可能地减少伴随的灾害损失和伤害,将发生事故造成的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危险物品包括各类具有易燃、易爆、氧化、剧毒、放射性的物质。

化验室、手术室、放射科等是我院工作使用和保管仪器设备、危险品的要害部位,在使用和保管过程中,稍有不慎,即能引起人身伤亡事故和对社会造成危害。

为此,除了对化验室等进行必要的技术预防,还必须保障操作中医护人员的安全,促进化验室等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防范安全事故发生,对因该部位而引发的刑事案件和灾害性事故的发生,具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应变措施,做好事故发生后补救和善后工作,确保化验室等在发生事故后,能科学有效地实施处置,切实有效降低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危害。

二、制定依据

本预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制定。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学校教学研究中使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

四、职责分工

坚持“预防为主”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实行逐级管理,分工到人。

医务科、后勤科为事故应急处置的第一负责人,化验室等科室全体人员都是事故处置的责任人。

五、应急措施

(一)现场触电应急处理预案:

若出现触电事故,应先切断电源或拔下电源插头,若来不及切断电源,可用绝缘物挑开电线,在未切断电源之前,切不可用手去拉触电者,也不可用金属或潮湿的东西挑电线。

分析漏电的程度,如果较为严重,在切断电源后,马上通知医院电工处置,并指挥在场人员离开现场。

遇到人员触电,应及时实施救护,若触电者出现休克现象,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请医生治疗,同时报告医院办公室及医务科、后勤科等部门。

(二)现场火灾应急处理预案:

1、发现火灾事故时,发现人员要及时、迅速向后勤科负责人及公安消防部门(119)电话报警,并立即切断或通知相关部门切断电源。

报警时,讲明发生火灾或爆炸的地点、燃烧物质的种类和数量,火势情况,报警人姓名、电话等详细情况。

2、实验室负责人接报后,应立即通知医疗、安全保卫及安全消防员等人员一起赶赴火场展开工作。

3、救护应按照“先人员,后物资,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进行,抢救被困人员及贵重物资,要有计划、有组织地疏散人员,并且要戴齐防护用具,注意自身安全,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4、根据火灾类型,采用不同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按照不同物质发生的火灾,火灾大体分为四种类型:

A类火灾为固体可燃材料的火灾,包括木材、布料、纸张、橡胶以及塑料等。

B类火灾为易燃可燃液体、易燃气体和油脂类等化学药品火灾。

C类火灾为带电电气设备火灾。

D类火灾为部分可燃金属,如镁、钠、钾及其合金等火灾。

扑救A类火灾:

一般可采用水冷却法,但对珍贵图书、档案应使用二氧化碳、卤代烷、干粉灭火剂灭火。

扑救B类火灾:

首先应切断可燃液体的来源,同时将燃烧区容器内可燃液体排至安全地区,并用水冷却燃烧区可燃液体的容器壁,减慢蒸发速度;

及时使用大剂量泡沫灭火剂、干粉灭火剂将液体火灾扑灭。

对于可燃气体应关闭可燃气阀门,防止可燃气发生爆炸,然后选用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扑救C类火灾:

应切断电源后再灭火,因现场情况及其他原因,不能断电,需要带电灭火时,应使用沙子或干粉灭火器,不能使用泡沫灭火器或水;

扑救D类火灾:

钠和钾的火灾切忌用水扑救,水与钠、钾起反应放出大量热和氢,会促进火灾猛烈发展。

应用特殊的灭火剂,如干砂或干粉灭火器等。

(三)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1、实验过程中若不慎将酸、碱或其它腐蚀性药品溅在身上(若眼睛受到伤害时,切勿用手揉搓),立即用大量的水进行冲洗,冲洗后用苏打(针对酸性物质)或硼酸(针对碱性物质)进行中和。

并及时向指导老师和学校领导报告,然后视情况的轻重将其送入医院就医。

2、当大量氯气或氨气泄漏,给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严重威胁人身安全应迅速戴上防毒面具撤离现场。

受氯气轻微中毒后者口服复方樟脑酊解毒,并在胸部用冷湿敷法救护,中毒较重者应吸氧;

严重者如已昏迷者,应立即做人工呼吸,并紧急通知急诊科。

(四)剧毒药品中毒应急处置预案

1、如发生气体中毒,应马上打开窗户通风,并疏散在场人员离开实验室到安全的地方,以最快的速度报告医务科、后勤科等部门,并组织医疗救治。

2、如发生入口中毒,应根据毒物种类采取适当处理方法,酸碱类腐蚀物品先大量饮水,再服用牛奶或蛋清,其他毒物先行催吐后再灌入牛奶,并转急诊科救治。

六、无论在何时何地,当发生化学危险品事故时,均应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迅速、准确地报警并及时采取自救、互救措施。

正确有效的疏散无关人员,避免对人员造成更大伤害。

发生严重事故,立即报警110、119。

七、发生事故后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现场,配合公安部门进行勘察,事故查清后,要写出定性结案处理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部位和人员伤亡情况,造成的经济损失、调查经过、对调查的证据材料的分析、对事故性质的认定和结论,以及对事故制造者或责任者的处理意见。

根据事故的情况,上报有关部门处理。

八、本预案由医务科组织落实,全体化验室等科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本预案的规定实施。

凡在事故救援中,有失职、渎职行为的,将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将移交有关法律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