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实施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68595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67 大小:580.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实施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实施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实施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实施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实施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实施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7页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实施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7页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实施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7页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实施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7页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实施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7页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实施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7页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实施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7页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实施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7页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实施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7页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实施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7页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实施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7页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实施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7页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实施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7页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实施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7页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实施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7页
亲,该文档总共6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实施报告.docx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实施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实施报告.docx(6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实施报告.docx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实施报告

神头发电XX公司(2×600MW机组)

新建工程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项目负责:

军武

编写人:

军武选利

审核:

樊国强

总工程师:

樊国强

院长:

樊春虎

 

省地质工程勘察院

二○○八年十一月

附图1:

神头发电XX公司新建工程建设用地评估区地质环境现状图(比例尺1:

5000)

2:

神头发电XX公司新建工程建设用地评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及综合分区评估图(比例尺1:

5000)

前言

0.1任务来源

神头发电XX公司是华北电网的骨干企业,担负着向省及京津唐电网的供电任务。

总装机容量为1200MW。

由电力平衡结果可知:

电网“十一五”期间一直存在缺电现象,2010年省电网缺装机约388MW;忻朔地区电网装机略有盈余,2010年装机盈余约2633MW。

本次神头发电XX公司“上大压小”(2×600MW超临界机组)工程的建设可以满足电网“十一五”期间负荷的用电需求。

同时,该项目的建设,可以促进贫困山区经济发展,既可收到经济效益,又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为保障神头发电XX公司(2×600MW超临界机组)新建工程的安全、正常建设和运营,避免电厂及临时干贮灰场遭受地质灾害破坏,神头发电XX公司委托省地质工程勘察院进行神头发电XX公司(2×600MW超临界机组)新建工工程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我院根据国家及省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要求,进行了本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0.2目的任务

0.2.1目的

本次工作的目的是通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查明神头发电XX公司(2×600MW机组)新建工程建设用地评估区地质环境现状,地质灾害类型及危害状况,预测建设工程可能引发或加剧的地质灾害以及建设工程本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对可能的地质灾害危险性提出必要的防治措施,以保障拟建工程能安全、正常建设和运营。

0.2.2具体任务

⒈查明电厂评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

⒉查明电厂评估区的地质灾害类型、成灾条件,评价其对工程建设的危害程度;

⒊预测电厂工程建设中可能引发、加剧地质灾害(灾害隐患)的类型、形成条件及危害程度;

⒋预测电厂建设工程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类型、形成条件及危害程度;

5.综合评估电厂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对场地适宜性进行评价,并提出地质灾害和灾害隐患的防治措施或另选场地建议。

0.3评估依据

神头发电XX公司(2×600MW机组)新建工程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主要依据国家及省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技术要求和有关部门编制的专题报告、下发的文件等进行。

主要包括:

1.国土资源部《建设用地审查报批管理办法》;

2.2004年3月1日起施行的国务院第394号令《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3.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4〕69号文《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及附件《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

4.省人大颁发的《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5.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晋政办发〔2002〕20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国土资源厅省建设厅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意见的通知”;

6.晋国土资发[2005]61号“关于进一步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

7.国电华北电力工程2008年3月提交的《神头发电XX公司“上大压小”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8.《神头发电XX公司(2×600MW机组)新建工程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合同书》

第一章评估工作概述

1.1建设工程概况与征地围

1.1.1建设工程名称

神头发电XX公司(2×600MW机组)新建工程

1.1.2建设工程位置、交通及围

神头发电XX公司(2×600MW机组)新建工程建设用地区包括厂区与临时干贮灰场区。

其厂区位于省朔州市平鲁区东部薛家港村南,厂址区西距井坪镇约18km,南距朔州市约22km。

厂址中心地理坐标为:

东径112°29′36″、北纬39°33′9″。

其临时干贮灰场位于与薛家港厂址南部抢风岭沟,临时干贮灰场拟征地区与薛家港厂址拟征地区最近距离仅180m。

朔州市位于省西北部,南邻,北接,西北与交界。

拟选厂址区与临时干贮灰场区位于朔州市平鲁区,东连山阴县、西接偏关县,南与朔城区毗邻,北与右玉县接壤。

区干线公路主要有近南北向分布的朔城区经平鲁区至风凰城镇(平鲁城镇)省道、朔城区经平鲁小平易、村、榆岒至山阴吴马营、玉井镇县道及近东西向向布的由蒙韭菜庄经平鲁风凰城镇(平鲁城镇)、周花板乡至右玉县城的县道。

此外,区尚有多条简易公路与乡镇、村庄相通。

拟建电厂厂址与临时干贮灰场位于朔城区经平鲁小平易、村、榆岒至山阴吴马营、玉井镇省道东侧3km处,有乡村道路可由拟选厂址与灰场与该省道相通,交通较为便利(见交通位置图1-1)。

神头发电XX公司(2×600MW机组)新建工程拟征地区分为厂址区与临时干贮灰场区。

其厂址区地处平鲁区东部黄土丘陵区山,拟征地区主要为黄土坡梁及少部分沟谷,征地区总体地势中央高四边低,地面标高介于1309~1399.5m之间;其临时干贮灰场位于与厂址南部与厂址一沟隔的黄土坡梁及沟谷中,征地区主要为一面坡梁及西部的一道沟,因黄土梁当地名为抢风岭,故报告中称为抢风岭灰场。

本工程计划总征地面积为1192.15亩。

其中,厂址征地面积593.09亩;灰场征地面积485.08亩。

此外,与电厂建设配套的供水管线征地面积21.31亩;输煤栈桥征地面积16.86亩;厂外道路征地面积75.81亩。

拟建电厂厂址及临时干贮灰场拟征地区拐点坐标见表1-1。

表1-1拟征地拐点坐标

厂址区

拐点

X坐标

Y坐标

拐点

X坐标

Y坐标

1

4380962.130

37627641.540

7

4380291.750

37628426.280

2

4380962.130

37627850.540

8

4380291.750

37628223.780

3

4380930.930

37627850.540

9

4380480.810

37628223.780

4

4380930.930

37628558.270

10

4380480.820

37628001.630

5

4380708.030

37628558.270

11

4380569.840

37628001.630

6

4380708.030

37628426.280

12

4380569.840

37627641.540

临时干贮灰场区

拐点

X坐标

Y坐标

拐点

X坐标

Y坐标

1

4380050.000

37627730.000

9

4379510.000

37627910.000

2

4380180.000

37627900.000

10

4379660.000

37628080.000

3

4380030.000

37628650.000

11

4379700.000

37628040.000

4

4379770.000

37628650.000

12

4379710.000

37627800.000

5

4379610.000

37628500.000

13

4379760.000

37627810.000

6

4379770.000

37628310.000

14

4379769.000

37627940.000

7

4379600.000

37628070.000

15

4379810.000

37628040.000

8

4379500.000

37628020.000

16

4379950.000

37627970.000

供水管线

1

4383172.970

37628796.161

3

4380930.930

37628036.815

2

4383171.030

37628801.839

4

4380930.930

37628030.475

输煤栈桥

1

4380242.432

37626598.116

3

4380656.009

37627641.540

2

4380666.805

37627641.540

4

4380233.168

37626601.884

进厂道路

1

4380569.840

37627854.053

3

4378336.249

37626683.671

2

4380569.840

37627876.727

4

4378345.671

37626666.029

1.1.3建设工程概况

神头发电XX公司新建工程设计装机容量为2台600MW空冷纯凝机组。

该电厂工程的建设可以满足电网“十一五”期间负荷的用电需求。

神头发电XX公司(2×600MW机组)新建工程年耗煤量约为330×104t/a,煤源为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平朔煤炭工业公司平朔煤炭工业公司东露天煤矿烟煤。

燃煤厂外运输采用带式输送机运输,运输距离约3000m。

运煤系统始于平朔东露天煤矿,止于锅炉房原煤仓。

其中包括厂外带式输送机系统、储煤场、厂带式输送机系统、筛分破碎设备、控制系统、辅助设施。

电厂厂址距煤矿约2.5km,煤矿位于电厂西南侧。

煤矿所供原煤厂外运输采用带式输送机运输。

带式输送机为B=1600mm,出力2000t/h,为单路布置。

神头发电XX公司(2×600MW机组)新建工程总平面布置结合厂址地形地貌,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力求工艺流畅,布置紧凑、节省占地。

厂区主要建(构)筑物分为主厂房、锅炉炉架、烟囱、空冷构架、供排水系统及其它附属建筑物(图1-2),其中两台锅炉共用一个烟囱。

本工程烟气考虑湿法脱硫,设GGH,烟囱高度为240m,出口径为9.5m。

电厂总平面按2×600MW规划布置,留有扩建场地。

机组按湿法脱硫规划场地。

本工程主厂房布置形式采用汽机除氧间、煤仓间、锅炉房顺序排列方案。

主厂房结构采用现浇钢筋砼框排架或钢结构厂房,屋面为钢网架或钢屋架。

锅炉采用露天布置,炉架为钢结构。

神头发电XX公司(2×600MW机组)新建工程主要建(构)筑物按电厂装机容量确定为一等工程,工程规模为大型。

主厂房按照汽机

房、除氧间、煤仓间、锅炉房依次布置。

主厂房总长171.80m,柱距10.00m,汽机房跨度27.00m,除氧间跨度10.50m,煤仓间跨度12.00m。

汽机运转层标高13.70m,天车轨顶标高26.40m,屋架下眩标高30.30m,两台机组之间设有1.8m宽的伸缩缝。

在两炉之间布置有集中控制楼,共5层,集中控制室位于13.70m层。

集中控制楼布置在两炉之间,长48.00m,宽20.00m,共五层。

汽机房共有17个柱距,柱距为10m,汽机房总长度为171.8m,跨度为27m。

由于考虑锅炉上煤栈桥,煤仓间比汽机房多一个10m柱距,其长度为181.8m。

A列至烟囱中心线距离为194.2m。

直接空冷方案,凝汽器平台布置在汽机房A列外。

空冷平台边缘距A列柱12m,每台机组的空冷凝汽器平台沿主厂房纵向长度90.75m,宽度77.7m。

主厂房、烟囱拟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煤仓间拟采用框架结构,吊车梁、煤仓间各层楼板、锅炉钢架等采用钢结构。

主厂房采用独立基础或梁式条形基础,主厂房基础埋深-8m,汽机基座采用筏板基础,烟囱采用钢筋混凝土环板式基础或板式基础。

其它建筑物根据荷重大小采用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或筏片基础。

主厂房、烟囱、空冷支架、集中控制楼、锅炉炉架等抗震设计按《建筑设计抗震规》GB50011—2001中乙类建筑执行,即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

一般次要建(构)筑物按丙、丁类抗震设防。

根据本次勘测所揭露的地层,第一层土为黄土,浸水具有湿陷性,工程性质差,地基强度低,且该层厚度较厚,约7-15m,不能满足电厂主要建筑物及附属、辅助建筑对天然地基的要求,工程地质勘察建议主要建筑物及重要的附属(辅助)建筑物建议采用桩基础,可采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干作业),以第三层老黄土及第四层基岩为桩端持力层;一般的附属(辅助)建筑物可采用强夯、灰土挤密、CFG桩地基处理方法。

对要求更低的建筑物可采用灰土垫层处理方法。

当采用钻孔灌注桩时,主厂房、锅炉房、集中控制楼、碎煤机室等建(构)筑物的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独立承台,局部采用联合承台。

灰库、吸收塔等建(构)筑物的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板式承台。

烟囱采用环板承台。

其它生产、辅助附属建(构)筑物基础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

综上所述,本工程主厂房框架推荐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次梁和汽机运转层平台梁柱采用钢结构。

锅炉构架采用全钢结构,随锅炉设备一起由设备厂设计制造。

锅炉房采用复合压型板紧身封闭。

锅炉电梯井采用钢结构。

集中控制楼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插入主厂房C、D列之间,顶层为大空间,屋面结构采用钢屋架。

本工程烟囱高度为240m,出口径为9.5m,推荐采用两炉合用一座240/9.5m钢筋混凝土单套筒砖筒烟囱。

钢筋混凝土套筒烟囱或双(多)管烟囱是将钢筋混凝土承重外筒与排烟筒功能分开的一种结构型式,在正常运行条件下,钢筋混凝土筒身承重结构不直接与烟气接触,从而解决了外筒筒壁承重结构的腐蚀隐患。

能有效保证50年设计基准期烟囱的使用要求,但造价相对较高,对于单套筒烟囱,钢制筒比砖筒综合造价高出1000万元左右。

本期工程2×600MW凝汽式燃煤空冷机组的除灰渣系统设计按一台机组为一个单元设计。

采用干除灰方式,除灰渣系统按二台炉为一个单元,采用灰、渣分除考虑。

采用静电除尘器,灰库两台机组共用。

年排灰渣总量120×104t,体积约120万m3。

除灰系统拟采用正压气力输送系统。

采用风冷(干)式排渣机,即炉底渣经渣井落在干式排渣装置的输送钢带上,在输送过程过自然冷风将高温含有大量热量的热渣冷却成可以直接储存和运输的冷渣,冷却用的空气是利用锅炉炉膛负压的作用,从干式排渣装置外部吸入干式排渣装置部的,被渣加热后的热空气直接进入炉膛,将热渣从锅炉带走的热量再带入炉膛,从而减少锅炉的热量损失,提高锅炉的效率。

炉渣在排渣机出口经碎渣机破碎后,然后通过斗式提升机将炉渣提升至贮渣仓贮存,贮存在渣仓中的干渣可经干灰卸料器装入干灰罐车送至综合利用用户,也可经湿式搅拌机加湿搅拌后装入自卸汽车送至综合利用用户

灰渣和石子煤厂外运输拟采用汽车运输方式送至综合利用用户。

当出现综合利用不均衡情况时,可将灰渣运送至贮灰场附近堆放,待综合利用恢复后,可以取出继续利用。

运灰渣采用自卸汽车,载重量17t。

本期工程两台炉暂按4辆考虑。

神头发电XX公司临时干贮灰场位于厂址南部与厂址一沟隔的黄土坡梁及沟谷中,征地区主要为一面坡梁及西部的一道沟,为山谷灰场。

该灰场按事故灰场(临时灰场)考虑,其永久灰场位于东露天矿排土场,已办征地手续,不在本次评估围。

灰场主要建筑设施包括初期坝、高位截洪沟、排水竖井、排水廊道等。

抢风岭灰场沟底平均宽约35m,纵深长约1.2km。

当灰面标高达1300m时,灰坝最大坝高为30m,坝长为55m,相应库容为192.7×104m3。

本期年排灰渣量总计120×104吨,可满足本期工程贮灰一年零六个月。

抢风岭贮灰场的坝体是由初期坝和调湿灰碾压灰坝组成。

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初期坝采用堆石坝。

坝高5m,坝顶宽3m,上下游边坡均为1:

1.75。

后期调湿灰碾压灰坝是在灰场运行过程中沿初期坝侧分层碾压而成的,灰坝的外边坡为永久坡面,其坡度为1:

2,为防止飞灰及雨水冲刷,外坡达设计标高后需及时覆土,覆土厚度0.5m,及时种植植物进行绿化。

灰场机械:

推土机:

3台;振动碾:

2台;洒水车:

2辆;装载机:

1台;绞盘散水车:

4台。

工具车:

1辆。

拖拉机:

3台。

本工程装机容量为2×600MW空冷发电机组,采用先进的节水措施及经济合理的水处理方式。

因电厂所在地区为缺水地区,水资源比较贫乏。

本着保护当地水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本工程将以城市中水作为补给水水源,应急备用水源采用距厂址1.5km处拟建的东石湖水库水,并已取得当地行政主管部门同意供水的书面意见。

经初步估算,本期工程(2×600MW)空冷机组热季耗水量为437.55m3/h,折合0.122m3/s,用水指标为0.101m3/s/GW;冷季耗水量为422.98m3/h,折合0.117m3/s,用水指标为0.098m3/s/GW。

电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雨水采用分流制,排水系统分为生活污水排水系统、工业废水排水系统、雨水排水系统。

生活污水排水系统由生活污水排水管网将全厂生活污水收集后,排入神头二电厂生活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污水用于浇洒道路和绿地等。

工业废水排水系统包括:

工业废水排水管网、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和工业废水回用管网等。

工业废水包括含油污水、酸碱废水、化学处理系统排水及循环水系统的排水等,将其全部收集后排入工业废水处理站进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供除灰系统、输煤冲洗、除渣系统、脱硫系统等使用。

根据厂区布置,全厂雨水采取重力流方式排放,本期工程雨水经汇集直接排入二期工程雨水排水系统,最终进入厂址东北的源子河。

厂址地形为中央高四周低,地面一般标高在1300~1390之间。

厂址不受洪水威胁,考虑厂区的土石方工程量及竖向的联系,初步确定厂区竖向布置考虑采用阶梯式布置形式。

各区域标高如下:

升压站区1373.00、主厂房及煤场区1378.00、附属设施区1376.00、冷却塔区域1368.00。

厂区土石方工程量为:

挖方250×104m3,填方260×104m3。

最大挖方边坡高度20m,最大填方边坡高度58m。

本项目发电工程静态投资为449069万元,单位造价3742元/千瓦;建设期贷款利息为33328万元,工程动态投资为482397万元,单位造价4020元/千瓦。

1.2以往工作程度

评估区所在的区域区域地质、水文地质、煤田地质研究程度较高,各有关部门根据不同的工作目的、任务,在区做了大量的区域地质、水文地质、煤田地质等方面的调查、勘察或研究工作,主要包括:

(1)1958年2月至7月,省冶金厅矿山建设公司地质队,在本区南部涧矿周围进行过详细普查勘探,面积9.5km2,做过1:

5000地质测量,并提出详细普查报告。

(2)1959~1962年,省煤炭工业管理局地质勘探局一一五队在本区西部的平蕃城区进行精查勘探时,在区施工了两个钻孔,即330号钻孔和327号钻孔。

(3)1966年12月,省煤炭工业管理局地质勘探局一一五队提交了《省大宁煤田平鲁—朔县矿区马关河东普查勘探区地质报告》,该普查区位于省北部平鲁县下面高公社,其南端一角属于朔县管辖,勘探区北、东、南三面均为煤层露头线,西以马关河为界,东西宽6.5km,南北长21km,面积为136km2,该报告经省革命委员会生产组煤电化办公室于1969年8月7日审批后以(69)晋革煤地字第十二号文批准,批准储量为457004.4万t,全为气煤。

(4)1973年,省地质局217地质队在区进行了供水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提交了相应的调查报告。

(5)1979年,省地质局区调队进行了平鲁地质矿产调查工作,提交了相应的文字报告。

(6)1984年,省煤炭工业管理局地质勘探局148队在安太堡地区进行了煤矿地质勘察工作,提交了相应的调查报告。

(7)1980年,煤炭部第一水文队在平朔露天矿围进行了供水调查工作,提交了相应的报告。

(8)1983年,地质学院在区进行了东石湖水库工程地质调查工作,其工作围涉及评估区的大部分地区,提交了相应的报告。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国家对地质灾害、地质环境方面重视程度的提高,区域有关环境地质、地质灾害的研究程度大幅提高。

这其中最主要的工作成果是平鲁区地质灾害调查及平鲁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

简介如下:

(1)平鲁区地质灾害调查:

2001年,由平鲁区国土资源局会同有关勘查部门进行了一次地质灾害调查,在区共调查到滑坡(包括崩塌)12处,地裂缝12条,地面塌陷11处(41个陷坑),泥石流沟9处,井巷突水两起,洪水淹没矿井事故2起。

此外,还收集到瓦斯爆炸1起,气体中毒、井下窒息事故3起,在提交的灾害分布图上标出有过煤层燃烧的点共14个。

(2)平鲁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

2003年,按照国土资源部与省国土资源厅的统一部署,中国冶金地质工程勘查总局第三地质勘察院与平鲁区国土资源局共同进行了平鲁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

本次调查以乡镇作为调查单元、行政村作为调查单位,以全面积搜索和访问的方式,包括以往调查到的灾点数量,共收集和调查崩滑灾害15起,斜坡9处,人工堆积斜坡6处,地面塌陷点70个(含4个潜在点),地裂缝22条,泥石流(实为洪水灾害)沟9处,瓦斯爆炸一起,洪水淹没井巷灾害3处,井下有害气体窒息事故3起,煤层燃烧点16个。

井巷突水事故2起,煤矿井下大面积塌方事故2起。

通过这项工作,基本查明平鲁区已发生的地质灾害和未发生的灾害隐患点、危险点的种类、规模、形成条件及发育特征、空间分布状况,划出了平鲁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和相对不易发区,建立了平鲁区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对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协助地方政府制定防灾减灾预案,并按中国环境监测院《空间数据库系统建设要求》建立了区地质灾害信息系统。

该项工作是目前为止平鲁区进行的最全面最系统的有关地质灾害调查方面的工作。

本次评估工作进行以前,国电华北电力工程进行了电厂可行性研究工作,于2008年3月提交了《神头发电XX公司“上大压小”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省煤炭地质研究所进行了拟征地区压覆矿产资源调查工作,于2008年8月提交了《神头发电XX公司“上大压小”2×600MW机组容量置换项目建设用地压覆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供办理征地手续用)》,市水利勘测、朔州市水利勘测设计对评估区北部的东石湖水库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工作,于2008年7月提交了《省朔州市东石湖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市水利勘测在评估区北部的东石湖水库库区及供水管线区进行了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于2008年7月提交了《省朔州市东石湖水库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这些报告成果是本次评估工作中有关电厂工程布置、设计、岩土工程勘察等的最主要的参考资料,为本次评估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3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

1.3.1技术路线

本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所采用的技术路线是:

充分搜集利用该工程建设区有关的水文、气象、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岩土工程勘察等资料,在分析研究已有相关资料和对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基础上,对评估区进行1/5000比例尺的地质环境调查,对拟征地区及影响围进行重点调查,查明地质灾害类型,选取地质灾害评价要素,对拟建工程建设用地围及附近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1.3.2工作方法

本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方法主要有:

⒈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充分收集、分析、整理评估区已有资料。

用以了解掌握区域及评估区的水文、气象、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

⒉地质环境调查

调查评估区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以及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破坏和影响程度,查明地质灾害类型、发育程度、规模,分析和确定评价要素,掌握地质灾害现状,判定潜在隐患;依据建设项目工程分析,调查项目工程建设过程中和建成投产运营后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及地质灾害形成条件。

⒊成果编制

室综合分析研究已有成果资料和本次地质环境调查成果,进行建设用地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并总结进行综合评估;提出防治措施,得出结论与建议。

评估工作程序见框图1-3。

1.3.3完成主要工作量及质量评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