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名词解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68780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7.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交通名词解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道路交通名词解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道路交通名词解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道路交通名词解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道路交通名词解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道路交通名词解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道路交通名词解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道路交通名词解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道路交通名词解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道路交通名词解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道路交通名词解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道路交通名词解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道路交通名词解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道路交通名词解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道路交通名词解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道路交通名词解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道路交通名词解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道路交通名词解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道路交通名词解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道路交通名词解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道路交通名词解释.docx

《道路交通名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交通名词解释.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道路交通名词解释.docx

道路交通名词解释

道路交通名词解释

1、交通参数:

描述交通流特性的参数

2、WADT:

周平均日交通量

3、地点车速:

或称瞬时车速及点车速。

指车辆通过道路*一点或*一横断面时的瞬间速度

4、OD调查:

OD调查即交通起止点调查又称OD交通量调查,OD交通量就是指起止点间交通出行量。

"O〞〞来源于英文ORIGIN,指出行的出发地点,"D〞来源于英文Destination,指出行的目的地。

5、道路网密度:

道路面积密度=城市道路用地总面积/城市用地总面积

6、居民拥有道路面积密度:

居民拥有道路面积密度λ=城市道路用地总面积/城市居民总人口〔公式见书〕

7、城市道路横断面:

城市道路横断面是指道路中心线法线方向的道路断面

8、路拱:

路面的横向断面做成中央高于两侧,具有一定坡度的拱起形状,叫路拱。

9、分车带:

分车带是指在多幅道路上,用于分隔车辆,沿道路纵向设置的带状非行车局部。

10、完全互通式立交:

一种完全互通式立交桥,由地面层和高架桥两局部组成,地面层包括两条跨越机动车道,双向匝道围绕在跨越点的四周,并与相邻机动车道相连通,在双向匝道及双向匝道外围机动车道的外侧依次设有地面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高架桥由高架非机动车道和其外侧的高架人行道组成,高架非机动车道通过高架引桥与地面非机动车到连接,高架桥四周架设的行人天桥用于连接地面人行道与高架人行道。

11、交通体系:

道路、在道路上通行的车辆和行人以及道路交通所处的环境的统称。

12、交通流:

*一时段内连续通过道路*一断面的车辆或行人所组成的车流人流的统称。

13、ADT:

任意期间的交通量累积和除以该期间的总天数。

14、顶峰小时交通量:

指的是一定时间内〔通常指一日或上午、下午〕出现的最大小时交通量。

15、行驶车速:

车辆通过*路段的行程与有效运行时间之间所得的速度。

16、交通密度:

一条道路上车辆密集程度。

17、车运周转量:

乘客在流动过程中的数量与距离的乘积。

18、道路面积密度:

道路面积密度=城市道路用地总面积/城市用地总面积

19、交织点:

分流点、合流点、冲突点的统称。

20、城市交通:

人与物的流动,采用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设施条件下完成一定的运输任务。

21、交通量:

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一断面的车辆数或行人数。

22、Kd:

交通量日变系数Kd=AADT/ADT

23、AADT:

一年内交通量之和除以全年天数

24、非直线系数:

道路起、终点间的实际长度与其空间直线距离的比值,通常在1.1—1.4之间。

25、城市道路网:

是所有城市道路组成的统称。

26、路侧带:

是指车行道最外侧缘石至道路建筑红线间的范围,一般道路两侧各有一侧带。

27、缘石:

缘石又称路石、道牙。

为路面边缘与其他构造分界处的标石。

停车视距:

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司机从发现前方障碍物,紧急制动到与障碍物保持一定平安距,整个过程所需要的最短行车距离。

29、交通迹线:

车辆行驶的轨迹线,也称交通动线。

30、城市道路:

是指由城市专业部门建立管理,为全社会提供交通效劳的各类、各级道路的统称,它是负担城市道路交通的主要设施。

31、交通流特征:

交通流在不同时空的变化规律及其关系

32、顶峰小时交通量比:

顶峰小时交通量与该天日交通量之比,是反映顶峰小时交通量集中的程度。

33、顶峰时段:

把连续5分钟或15分钟雷击交通量最大的时段,称为顶峰小时内的顶峰时段。

34、扩大顶峰小时交通量:

以顶峰时段的交通量扩大而算得小时交通量,称为扩大顶峰小时交通量。

35、顶峰小时系数:

顶峰小时交通量与扩大顶峰小时交通量之比,它反映顶峰小时内交通量分布的不均匀程度。

36、昼日流量比:

昼间12小时〔或16小时〕交通量与平均日交通量之比,用此可推算日交通量。

37、区间车速:

又称行程车速,是车辆通过*路段的行程与所用时间〔包括有效行驶时间、停车时间,延误时间,但不包括客货车辆装卸货时间和在起点终点掉头时间〕之比。

是评价道路通畅程度,估计行车延误的依据。

38、运行车速:

是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驾驶员,在实际的道路和交通环境条件下维持的最大车速,一般不包括设计车速,也可以称为实际车速。

39、临界车速:

道路通过交通量最大时的车速,一般供交通流理论分析时用。

40、设计车速:

作为道路几何线形设计所依据的车速。

在道路几何设计要素具有控制性的路段上设计车速是具有平均驾驶水平的驾驶员在天气良好、低交通密度时所能维持的最高平安速度。

41、车头间距:

同向连续行驶的两车车头之间间隔的距离即为车头间距。

记为hd,单位为米/辆

42、极限车头间距:

可保证车辆平安行驶的最短车头间距叫极限车头间距,是同向行驶车辆交通平安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交通流理论和通行能力计算的重要依据。

43、车头时距:

当车头间距的间隔用时间〔秒〕表示时则为车头时距,记为ht,单位为秒/辆,是交通流理论中十分重要的指标。

44、空间占有率:

即*一瞬时,单位长度路段上形式的车辆总长占该路段长度的百分比。

45、时间占有率:

即单位观测时间内,车辆通过*一断面的累计时间所占单位观测时间的百分比。

46、交通流理论:

交通流理论是一门用以解释交通现象和特性的理论,它用数字及物理的方法研究人和车辆在道路上的运动规律,从而是道路交通设施的规划、设计和管理有了理论上的依据。

47、通行能力:

是道路规划,设计及交通管理等方面的重要参数。

它是度量道路在单位时间内可能通过车辆〔或行人〕的能力,与交通量的含义不尽一样

48、交通条件:

指的是交通流特征,即车辆种类分布、车道分布、交通量的变化以及交通流的方向分布。

49、管制条件:

指的是交通控制设施的种类和设计以及交通管理规则。

交通信号的位置,种类和配时是影响通行能力的关键控制条件。

其它重要控制包括停车标志和让路标志,车&¥%……&¥〔车后面的字没拍到。

50、期望线:

为连接各小区形心间的直线,是反映人们期望的各形心的最短距离,与实际出行路线无关,它的宽度表示区间出行次数

51主流倾向线-是将假设干条流向相近的期望线合并汇总而成,目的是简化期望线图,突出交通的主要流向。

52分隔查核线-为校核OD调查成果精度,在调查区内按天然或人工障碍设定的调查线。

实测穿越该条的各条道路断面上的交通量。

也称交通阻碍线。

53交通量分配-交通量根据一定的原则将其分配到路网上的相关道路上去,这即是所谓的交通量分配。

54货运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计及重复运输系数后的被运货物量的数量,常以吨年计。

55客运周转量-乘客在流动过程中具有数量和距离,通常将它们的乘积叫做客运周转量。

〔M〕

56步行交通系统-主要包括人行道、人行天桥、人行地道、商业步行街等。

57道路红线-是指道路用地与城市其他用地的分界限,道路红线宽度即为道路的规划路幅宽。

它为道路及市管线设施用地与城市其他用地提供法定依据。

58方格网式路网-它适用于地势平坦地区的城市,方格网式路网划分的街坊整齐,有利于建筑布置,这种路网交通分散,灵活性大。

缺点是对角线方向的交通不便:

如果方格网式路网密度大,则穿插多,旧城区的方格式路网则由于道路狭窄,功能不分,不能适应现代化城市交通开展的需要。

如果方格式路网均匀,尚可组织单向交通以缓解道路交通紧*的状况。

59放射环式路网-优点:

有利于市中心与各分区、郊区、市区外围相邻各区之间的交通联系。

缺点:

在市中心区容易造成机动车交通集中,有些地区之间的联系需绕行,交通灵活不如方格网好。

60自由式路网-自由式路网一般是由于城市地形起伏,道路结合地形选线而形成、。

优点:

充分结合自然地形,对自然环境和景观的破坏较少,节约道路工程造价,

缺点:

绕行距离大,不规则街坊多,建筑用地分散。

61城市道路设计:

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道路横断面设计道路平面设计和道路纵断面设计。

62城市道路横断面:

是指道路中心线法线方向的道路断面。

63单幅路:

即两块板断面形式,适用于有辅路拱非机动车混合行驶,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量均不太大的城市道路。

单幅路机动车车行道条数不应采用奇数。

64双幅路:

即两块板断面型式,适用于有辅路拱非机动车行驶的大城市主干路或快速路。

双幅路的单向车行道的车道条数不应少于2条。

65三幅路:

即是三块板断面型式,其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行,防止了混行时的机、非机互干扰。

三幅路适用于道路较宽、交通量大、车速较高、非机动车多,混合行驶以不能满足交通需求的主要干线道路。

66设计车辆:

即是作为道路内何设计依据的车型。

设计车辆的尺寸直接关系到车行道宽度、弯道加宽、道路净空、行车视距等几何设计问题。

67车道:

道路上供一列车队平安行驶的地带,称为一条车道。

68车行道通行能力:

是指车行道*一断面上单位时间内通过最大车辆量。

通行能力常用的计算单位为:

辆/小时〔veh/h〕

69设计通行能力:

设计通行能力也称实用通行能力,即是道路交通的运行状态保持在*一设计的效劳水平时,一小时内通过*断面的交通量。

70可能通行能力:

指在实际道路、交通条件下,车行道单位时间内,可能通过的最大车辆量。

70、设计通行能力:

设计通行能力也称实用通行能力,即是道路交通的运行状态保持在*一设计的效劳水平时,一小时内通过道路*断面的交通量

71、吸引交通量:

道路改善后或新路修成后从其他道路吸引过来的交通量。

72、开展交通量:

由于道路两侧建筑物开展面增加的交通量。

开展交通量主要在新建城区内的道路上考虑,在城市建成区内修路则可不考虑此项数值。

73、机动车道路面宽度:

为机动车辆两侧缘石至缘石间距离,包括车行道总宽与两侧路缘带宽度。

74、路拱:

即是道路车行道断面由两侧向中央逐渐拱起的形状。

主要作用是保持路面的横向排水流畅。

75、设施带:

是指路侧带中为行人护栏、照明杆柱、标志牌、信号灯等提供的安设地带。

76、标准横断面图:

是指道路各路段的代表性横断面图。

在城市道路设计中,其内容包括道路总宽度〔即道路建筑红线宽度〕、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分隔带、缘石、绿化等组成局部的位置和尺寸、以及地下地上管线位置、间距等

77、施工横断面图:

是由标准断面图的顶面轮廓线与实地面线按纵断面设计的高程关系组合在一起得到的横断面图、

78、道路绿化:

包括路侧带、分车带、立体穿插、广场、停车场以及道路用地范围内的边角空地等处的绿化。

79、硬路肩:

是路肩中靠近人行道加铺路面构造层的局部与路缘带之和,其功能是偶然停车和少量行人交通。

80、平面线形:

是指道路中心线到平面上的投影线形,一般由直线和平面曲线〔简称平曲线〕组成。

81、立交主线:

包括跨线桥〔或隧道〕和引道,他是相交道路路段线形的一局部。

因此其平面线形标准和平面设计要求与路段一致。

82、直接式变速车道:

是根据以平缓的角度出入于道的原理进展设计的。

其线形较符合车辆行驶轨迹。

83、平行式变速车道:

是在主线右侧平行增设一条车道,其过渡段线形与行车轨迹不太符合。

这是平行式变速道的缺陷。

84、交通广场:

所谓交通广场是指交通频繁的多条道路穿插的大型穿插口,具有组织与分散交通流的功能,各种车辆、行人经广场上的交通岛、渠化线等组成有秩序的车流,其布置及技术要求与环形穿插口相似。

85、行车视距:

是指驾驶员视线高〔1.1-1.2M〕,能见到汽车前方车道上高度为10CM的物体顶点的距离内,沿行车道中心线量得的长度,计算单位米。

86、会车视距:

当车辆汽车在同一车道上相对行驶,发现时来不及或无法错车,只能双方采取制动措施,使车辆在未相撞之前平安停车的最短距离称为会车视距。

87、分流点:

同一行驶方向、同一车流中的车辆向不同方向分开的地点。

88、合流点:

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小的角度向同一方向、同一车流集合的地点。

89、明沟系统:

是采取街沟或晓得明沟聚集雨水,然后由相应大小的明沟集中排入天然水体的排水系统。

90、冲突点:

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大的角度相互穿插,然后向不同方向行驶。

91:

停顿法线原则:

是以停顿作为基准线,凡通过停顿线的车辆就被认为已通过穿插口。

按照特定模式分别计算每个进口道路、每条侯驶车道的通行能力,然后总和是的到该信号灯………

92、一般平面穿插口:

是指不拓宽,也不设环岛的这类平面穿插口。

93、竖向设计:

〔立面设计〕实质是对一个面的标高进展设计。

94、交通控制:

是为控制与诱导交通,促进交通平安、畅通的一种管理手段。

包括静态交通控制和动态交通控制

95、合流制排水系统:

指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混合在同一管渠内排除的系统。

96、分流制排水系统:

指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和雨水分别在两条或两条以上各自独立的管道内排除的系统

97、立体穿插口:

不再同一平面上相交的道路路口。

他将相互冲突的车流分别设置在不同高程的道路上,也就是道路呈立体穿插。

98、全向停车法:

在穿插口所有引道入口的右侧设立停车标志,驾驶员见到这种标志,必须先停车,然后找间隙通过穿插口。

99、交通信号单点控制:

是指采用交通信号独立地对一个穿插路口进展控制。

其特征为被控制的穿插口与前后左右的穿插路口不产生任何必然联系。

点控制气氛定周期和感应式两种。

100、交通法规:

是指交通管理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为调节对象的法律、法规的总称,是调整交通过程中人、车、路相互关系的法律标准和依据。

简答题:

1、简述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现状:

〔一〕、城市规划、用地布局的局限

〔二〕、交通根底设施相对薄弱:

1、机动车增长率13%—14%,城市道路增长率3%。

2、我国人均道路是兴旺国家的1/4。

〔三〕、城市交通组织构造不合理

〔四〕、城市道路系统不健全

〔五〕、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与控制水平不高

2、道路效劳水平的定义和分级情况:

效劳水平是描述交通流的运行条件及其对汽车驾驶者和乘客感觉的一种质量测定标准,是道路使用者从道路状况、交通条件、道路环境等方面可能得到的效劳程度或效劳质量,如可以提供行车速度、舒适、平安及经济等方面所能得到的实际效果与效劳程度。

美国"公路通行能力手册"〔1965年〕将道路的效劳水平分为A至F六个等级,对这六个等级的描述如下:

A级─自由车流,交通量低、车速高、行车密度小,驾驶者可按自己的意愿控制车速,不因其它车辆的存在而有干扰和延误。

B级—稳定车流,车速开场受到限制,但驾驶者仍能自由选择行驶的车道,车道稍有降低,但延误很小,该级可作为市击际公路的设计标准。

C级—仍为稳定车流,但车速和机动性已受到较大交通量的影响,多数驾驶者在选择车速、改变车道或超车等方面的自由度已受到限制,但尚能获得较满意的车速。

此级可作为市区道路的设计标准。

D级—接近不稳定车流,虽然已在很大程度上受运行条件变化的影响,但尚能维持驾驶人可承受的车速,而交通量的变动和车流的暂时受阻将引起运行车速显著降低,驾驶操作已很少有自由度,舒适性和方便性都已降低,但假设行驶时间不长则尚可忍受。

E级—不稳定车流,行车已时停时开,车速很低,交通量已接近或等于道路的通行能力。

F级—强制车流,车辆排队慢行,极易发生阻塞,到极限时,车速和交通量都降至零。

3、权威的美国"公路通行能力手册"〔1950年〕中,根据通行能力的性质和使用要求,将通行能力分为三种情况,其定义如下:

1.根本通行能力:

在理想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在单位时间内能通过一条车道或道路上*一点的最大小客车数。

2.可能通行能力:

在通常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在单位时间内能通过一条车道或道路上*一点的最大车辆数。

3.实用通行能力:

在通常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行车密度不很高,不致引起过度的延误和阻碍驾驶的通行能力。

4、城市道路网构造形式及其主要特点:

〔一〕方格网式路网

它适用于地势平坦地区的城市。

方格网式路网划分的街坊整齐,有利于建筑布置。

这种路网交通分散,灵活性大。

缺点是对角线方向的交通不便;如果方格网式路网密度大,则穿插口多;旧城区的方格网式路网由于道路狭窄,功能不分,不能适应现代化城市交通开展的需要。

如果方格式路网较均匀,尚可组织单向交通以缓解道路交通紧*的状况。

为解决方格网式路网对角线方向的交通不便,可在方格网上增加对角线道路。

〔二〕放射环式路网

优点:

有利于市中心与各分区、郊区、市区外围相邻各区之间的交通联系。

缺点:

在市中心区容易造成机动车交通集中,有些地区之间的联系需绕行,交通灵活性不如方格网好.

〔三〕自由式路网

自由式路网一般是由于城市地形起伏,道路结合地形选线而形成。

优点:

充分结合自然地形,对自然环境和景观的破坏较少,节约道路工程造价。

缺点:

绕行距离较大,不规则街坊多,建筑用地分散。

〔四〕混合式道路网:

结合实际地形情况,综合解决问题,是目前用的较多的形式

5、我国城市道路分类分级:

〔一〕道路分类:

即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和城市支路。

〔一〕道路分级:

Ⅰ、Ⅱ、Ⅲ级。

6、道路横断面主要形式,并做简图,并分析其使用条件效果:

城市道路横断面根据车行道布置型式分为四种根本类型,即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和四幅路,亦即一块板、两块板、三块板和四块板。

〔使用效果〕下面就横断面的四种根本型式作如下分析比拟:

〔1〕在交通平安上:

三块板和四块板较平安。

〔2〕在行车速度上:

一块板和二块板型式,其行车速度一般较高。

〔3〕在照明与绿化上:

三块板断面型式,能较好地处理照明与绿化问题。

〔4〕在城市噪音上:

三块板和四块板的机动车道在当中,沿街居民的干扰较小,一块板和两块板则干扰大一些。

〔5〕在造价上:

一块板占地最小,投资省。

三块板,特别是四块板用地最大,但有利于地下管线的分期敷设。

7、城市道路立体穿插口常见类型的分类情况是什么?

按跨越方式分:

上跨式和下穿式

按交通功能分:

别离式和互通式

按交通流线的穿插情况和道路互通的完善程度分:

完全互通式、不完全互通式、环式。

8、试分析环形穿插的适用性

适用条件:

主要适用于多路交汇或转弯交通量较大的路口;相临道路夹角大致相等的路口;远期规划立交的路口。

对于交通量较大的路口、自行车和行人多的路口、及处于斜坡地形上的路口不宜采用。

9、互通式立交的类型及特点:

根据穿插情况和道路互通的完善程度,分为局部互通式、完全互通式和环形立交。

1、菱形立体穿插

由四条匝道呈菱形连接相交道路的立交型式。

特点:

占地较少、构造简单、造价低,适用于主次道路相交的穿插口。

2、局部苜蓿叶型立体穿插

特点:

通行能力较菱形立交大,但占地多。

适用于主次道路相交的穿插口,或城市用地拆迁困难的路口。

3、苜蓿叶形立体穿插

直行车流分层行使,直接右转,环形左转。

特点:

交通组织好,行车平安,通行能力大;但占地较多。

4、喇叭型立体穿插

用喇叭形匝道连接相交道路的立体穿插。

特点:

构造简单,行车平安,但占地较大。

主要用于T形或Y形穿插口。

5、定向式与局部定向式立体穿插

指各个方向的车流均设有直接的连接匝道。

特点:

交通便捷、畅通、平安,通行能力大;但穿插构筑物多,工程量大,造价高。

适用于直行和转弯交通量均较大的高等级道路相交处。

6、环形立体穿插

交织型立体穿插,主要道路的直行交通可不受干扰地直接通过路口,而转弯车辆或次要道路上的直行交通则在环道上行驶。

特点:

占地较小,通行能力较小。

适用于主次道路相交,拆迁困难或用地受限制的路口。

环道形状可用圆形或椭圆形。

分二、三、四层立交。

10、简述城市道路交通开展方向:

〔一〕、用可持续开展的思想指导城市道路交通的开展;

〔二〕、适应与引导新形式下城市交通的开展;

〔三〕、建立和完善城市道路网构造;

〔四〕、实现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现代化;

〔五〕、加强道路根底设施建立;

〔六〕、积极开展交通理论研究,研制新型交通工具。

11、㈠车速的分类与定义

1.地点车速:

或称瞬时车速及点车速。

指车辆通过道路*一点或*一横断面时的瞬间速度

2.行驶车速:

车辆通过*路段的行程与有效运行时间〔不包括停车损失时间〕之比所得的速度。

用于评价该路段的线形和通行能力或经济效益分析之用。

3.区间车速:

又称行程车速,是车辆通过*路段的行程与所用总时间〔包括有效行驶时间、停车时间、延误时间,但不包括客、货车辆装卸货时间和在起点、终点的调头时间〕之比。

是评价道路通畅程度、估计行车延误的依据。

4.运行车速:

是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驾驶员,在实际的道路和交通环境条件下维持的最大车速,一般不包括设计车速,也可以称为实际车速。

5。

临界车速:

道路通过交通量最大时的车速,一般供交通流理论分析时用。

6.设计车速:

作为道路几何线形设计所依据的车速。

在道路几何设计要素具有控制性的路段上,设计车速是具有平均驾驶水平的驾驶员在天气良好、低交通密度时所能维持的最高平安速度

12、可能通行能力主要修正系数

可能通行能力中的主要修正系数有5种:

车道宽修正系数、侧向净宽修正系数、车道序修正系数、平面穿插口修正系数以及行人过街修正系数。

13、城市交通规划的意义:

1、是建立完善的交通系统的重要手段;2、是获得交通运输工作最正确效益的有效方法;3、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措施;4、交通规划是实现城市现代化交通的根底。

14、简述OD调查的内容:

OD调查包括对客流和货流的调查。

1、客流调查的主要内容有:

a.起讫地点;b.出行目的:

如工作、学习、购物、社交、文娱体育及杂务等;c.出行方式:

步行、乘行〔公交车、出租车及自行车等〕;d.出行时间;每天何时出行、时间长短;e.出行次数:

日〔年〕平均出行次数;f.出行距离:

乘行距离及步行距离。

2、.货流调查的主要内容:

a.货源点与吸引点的分布;b.货流分类数量与比重;c.货运方式分配

15、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原则

1.道路横断面设计应在城市规划的红线宽度范围内进展。

2.横断面设计应近远期结合,使近期工程为远期工程所利用,并预留管线位置。

3.对现有道路改建应采取工程措施与交通管理措施结合的方法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保证交通平安。

16、城市道路路侧带主要包括哪几局部:

路侧带既然包括人行道、设施带、绿化带三局部

17、〔见47〕

18、简述城市道路立体穿插的根本组成:

立交桥〔或立交隧道〕、主线、引道、匝道、变速车道、集散车道和匝道出入口等。

19、简述机动车辆停放方式,并作出示意图。

平行停放、垂直停放、斜向停放

20、我国城市交通和道路系统存在的问题

1、城规划中缺乏对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视;2、城市以同心圆的单中心模式开展;3、城市建立中无视道路系统建立;4、交通流的混杂和相互干扰;5、城市运输管理落后;6、对现状交通问题缺乏远见:

忙于治标和集中矛盾

21、简述里坊道路形式,并作图表示

鱼骨形道路构造,感到为交通形,支路为尽端式,生活形

22、城市交通系统交通分流思想:

〔1〕、交通性交通与生活交通分流〔2〕快速交通与一般交通分流〔3〕机动、非机动、步行分流

23、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对策

〔1〕、从我国城市人口多,客运大的特点出发;〔2〕、从根本布局上解决问题;〔3〕、搞好城市交通规划;〔4〕、注重完善道路系统;〔5〕、制定相应的交通政策;〔6〕、加强交通的科学化管理。

24、城市交通分类:

城市交通可分为货运交通与客运交通

一、货运交通:

重货运交通与轻货运交通;

二、客运交通:

1、按出行目的分:

上下班、公务、生活;2、按出行方式分:

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社会客运交通。

25、简述国标中对城市道路的分类:

1、快速路:

属全市交通主干道;2、主干路:

常速交通道路;3、次干道:

有交通性次干道和生活性次干道;4、支路:

以生活效劳性道路为主。

26、请用公式表达出5分钟顶峰小时系数

5分钟顶峰小时系数=顶峰小时交通量/12×5分钟最高交通量

27、请用公式表达出15分钟顶峰小时系数

28、交通量资料的应用:

交通量资料广泛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交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