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国际竞争力理论与评价体系综述.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68816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国际竞争力理论与评价体系综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当代国际竞争力理论与评价体系综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当代国际竞争力理论与评价体系综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当代国际竞争力理论与评价体系综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当代国际竞争力理论与评价体系综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当代国际竞争力理论与评价体系综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当代国际竞争力理论与评价体系综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当代国际竞争力理论与评价体系综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当代国际竞争力理论与评价体系综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当代国际竞争力理论与评价体系综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当代国际竞争力理论与评价体系综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当代国际竞争力理论与评价体系综述.docx

《当代国际竞争力理论与评价体系综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国际竞争力理论与评价体系综述.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当代国际竞争力理论与评价体系综述.docx

当代国际竞争力理论与评价体系综述

当代国际竞争力理论与评价体系综述

【内容提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国际竞争力理论的研究迅速兴起。

目前,国际竞争力理论中最具代表性的有竞争优势理论、核心竞争力理论、IMD国际竞争力理论等,颇具影响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有IMD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WEF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和UNIDO工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等。

本文将对上述问题作出评述。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的加速,当代国际竞争力理论与评价体系逐步形成与发展。

尽管国际竞争力的理论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但当代国际竞争力理论与评价体系是在新的国际经济背景下对各种经济学与管理学理论创造性地综合应用的产物。

一、关于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和内涵

在全球化时代,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热点问题之一。

由于国际竞争力主体的多元性、结构的复杂性和空间的广泛性,关于国际竞争力的概念仍存在不少争议,对其内涵也有不同的理解和诠释。

早在1985年,世界经济论坛(WorldEconomicForum,WEF)就首次提出了国际竞争力的概念,认为国际竞争力是“一国企业能够提供比国内外竞争对手更优质量和更低成本的产品与服务的能力”。

1991年,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nternationalInstituteforManagementDevelopment,IMD)和世界经济论坛将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定义为“在世界范围内一国企业设计、生产和销售产品与服务的能力,其价格和非价格特性比国内外竞争对手更具有市场吸引力”。

?

1994年,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和世界经济论坛修改了国际竞争力的定义和评价准则,认为“国际竞争力是指一国或公司在世界市场上均衡地生产出比其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

?

1996年,世界经济论坛将国际竞争力定义为“一国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实现持续高速增长的能力”。

?

2003年,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认为,国际竞争力是“一国创造与保持一个能够使企业持续产出更多价值、人民拥有更多财富的环境的能力”。

?

这个研究机构的国际竞争力研究注重的是国家提供环境与财富创造过程之间的关系,认为经济运行、政府效率、企业效率和基础设施4大要素的交互作用决定了一国创造财富的总体环境。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把国际竞争力定义为“一国能够在自由公正的市场条件下生产产品和服务,而这些产品和服务既能达到国际市场的检验标准,又能使该国人民的实际收入保持不变并有所提高的能力”。

?

美国竞争力政策委员会对国际竞争力的定义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相似,认为“国际竞争力是指一国既能提供满足国际市场检验标准的产品和服务,又能长期持续地提高国民生活水平的能力”。

?

从国际竞争力概念的演进看,早期的国际竞争力概念实际上是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之后,国际竞争力概念从微观层次向中观层次乃至宏观层次发展,国际竞争力逐渐成为一个多层次和综合性的概念,按照参与竞争的主体的不同,分为国家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和产品竞争力。

由于竞争力的主体不同,其相应的理论定义、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以及测度指标均不相同。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将国际竞争力划分为宏观竞争力、微观竞争力和结构竞争力。

宏观竞争力是指国家法规、教育、技术层次的竞争力,微观竞争力是指与企业取得市场和增加利润相关的竞争力,结构竞争力是指与技术基础设施、投资结构、生产类型、外部性等相关的竞争力。

?

二、当代西方国际竞争力理论的发展

当代国际竞争力理论是在战后国际经济的历史背景下对各种经济学与管理学理论创造性地综合应用的产物。

国际竞争力理论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理论,其代表是亚当?

斯密的“绝对成本说”和大卫?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

之后,西方经济学各流派对国际竞争力来源进行了不同的解释。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真正在一个明确的竞争力概念下,以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来揭示国际竞争力演变规律的理论才逐渐出现。

目前,当代国际竞争力理论中最具代表性的有竞争优势理论、核心竞争力理论、IMD国际竞争力理论等。

1.竞争优势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迈克尔?

波特(MichaelPorter)教授是研究当代国际竞争力理论的代表人物,他在1980,1990年相继出版了《竞争战略:

分析产业和竞争者的技术》、《竞争优势:

创造和维持优良绩效》、《全球产业中的竞争》和《国家竞争优势》4部著作。

从管理学的角度,他分别提出了用以解释国家竞争力的“国家竞争优势模型”、用以解释产业竞争力的“5种竞争作用力模型”、用以解释企业竞争力的“价值链”分析方法等理论观点,形成了一个涵盖国家、产业、企业三种竞争力主体的国际竞争力理论体系。

1

(1)“国家竞争优势模型”

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旨在阐述为什么某些国家会成为某些产业中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的母国基地。

他在1990年出版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模型”(也称“国家钻石模型”),认为一国的国内经济环境对企业发挥其竞争优势具有很大影响,其中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因素是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产业、支持产业以及企业战略组织和竞争。

生产要素可分为基本要素和高级要素两类,其中高级要素的优劣是一国国际竞争力强弱的主要决定因素;国内需求可分为细分的需求、挑剔的需求、前瞻性需求三类;相关产业是指因共用某些技术、共享同样的营销渠道或服务而联系在一起的产业或具有互补性的产业;支持产业则通过低成本的原料和中间产品的提供、信息的传递、提供合作机会等为主导产业创造优越的外部环境;企业战略组织和竞争,包括企业创立、组织和管理的环境以及国内竞争的环境。

在一国众多行业中,最有可能在国际竞争中取胜的是国内在上述因素方面均具有特定优势的行业。

?

除了这几种主要影响因素外,机遇和政府也对国家竞争优势产生了重要影响。

(2)产业竞争“5种作用力模型”

波特认为,影响产业竞争的因素有产业外部因素和产业内部因素两大类。

产业外部因素对于产业内部所有企业的影响通常是相同的,因而产业外部因素只是在相对意义上起作用,关键在于产业内部的企业对外部影响的应变能力。

一个产业内部的竞争状态取决于5种竞争作用力(competitive

force),即进入威胁、替代威胁、买方砍价能力、供方砍价能力以及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

这些作用力汇集而成的合力,决定了特定产业的竞争强度和获利能力。

?

他认为,一个产业的进入威胁,主要体现在进入壁垒和准备进入者可能遭到的已进入者的报复方面。

替代产品设置了产业中企业可谋取利润的定价的上限,从而限制了一个产业的潜在收益。

买方的竞争手段是压低价格、要求较高的产品质量或索取更多的服务项目,这些都会降低产业的潜在利润。

供方可以通过提价、降低所供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等手段来向产业中的企业施加压力,这些压力可以迫使一个产业因无法使价格随着成本进行增长而失去利润。

此外,一个产业内竞争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行为也会影响产业的竞争程度。

(3)企业“价值链”

波特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在设计、生产、营销、交货等过程及辅助过程中所进行的许多相互分离的活动。

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可分解为一系列互不相同但又互相关联的经济活动,其总和构成企业的“价值链”(valuechain)。

企业的价值链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下部是企业的基本活动,即一般意义上的“生产经营环节”,包括生产经营、市场销售、后勤服务等项活动;上部为企业的辅助活动,包括企业的组织建设、人事管理、技术开发和采购管理等,这些活动为基本活动提供必要条件,使基本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

他认为,在一个企业的价值链中,并不是每一个环节都能创造价值,那些真正创造价值的经营活动,就是企业价值链的“战略环节”。

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势,尤其是能够长期保持的优势,主要体现为企业在价值链战略环节上的优势。

因此,战略环节要紧紧控制在企业内部,其他非战略环节则完全可以分散出去,利用市场降低成本、增加灵活性。

对于企业价值链上的战略环节,企业还必须作出战略决策以决定哪些应当安排在国内,哪些安排在国外,哪些该集中,哪些该分散。

如果企业把价值活动的每个环节都设在该环节的最佳地点,则可以降低整个价值链的成本,提高整个价值链的国际竞争力。

(4)国家竞争优势的发展阶段

波特认为,一国经济地位上升的过程就是其竞争优势加强的过程。

国家竞争优势的发展可分为4个阶段,即要素驱动(factor-driven)阶段、投资驱动(investment-driven)阶段、创新驱动(innovation-driven)阶段和财富驱动(wealth-driven)阶段。

(11)在要素驱动阶段,产业竞争主要依赖于国内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拥有状况,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一般是那些资源密集型产业;在投资驱动阶段,竞争优势的获得主要来源于资本要素,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一般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在创新驱动阶段,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企业的创新,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一般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在财富驱动阶段,产业竞争依赖于已获得的财富,投资者、经理人员和个人的动机转向无助于投资、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方面,产业竞争力逐渐衰退。

2.核心竞争力理论

企业竞争力理论是国际竞争力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企业内部寻找国际竞争力的来源。

纵览国外

2

企业竞争力理论的发展,其主要理论包括以伯格?

沃纳菲尔特(BirgerWernerfelt)和彭罗斯(EdithPenrose)为代表的企业资源基础论、(12)以布林?

罗斯比(BrianLoasby)和克里斯蒂安?

克努森(ChristianKnudsen)为代表的企业能力论、(13)以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哈默(GaryHamel)为代表的核心竞争力论等不同流派。

其中,颇具影响的是核心竞争力理论。

1990年,作为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开拓者,普拉哈拉德和哈默提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他们指出,核心竞争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是企业长期形成的,蕴含于企业内部的,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竞争优势并使企业长期在竞争环境中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

他们认为,建立“核心竞争力”是公司长期竞争优势的来源,“从短期来看,公司竞争力取决于当前产品的价格和性能比。

但从长期来看,竞争力取决于能比竞争对手以更低的成本和更快的速度建立可以应用于无法预知的未来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的能力”。

(14)

艾迈?

斯奈德(AmySnyder)和埃贝林(WilliamH.Ebeling)指出,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就是那些有形的价值增值活动。

他们认为,“优势技术”、“良好的商誉”、“顾客忠诚”等并不是核心竞争力,它们只是发挥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的结果,核心竞争力应该被看作是一种能为公司创造长期竞争优势的能力,正是这种能力才创造出优于竞争者的“优势技术”、“良好的商誉”、“顾客忠诚”等。

他们提出,培养核心竞争力要坚持4条重要准则:

(1)避免罗列一系列核心竞争力,成功的公司只定位于一项或两项关键活动;

(2)高层管理人员必须就核心竞争力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并在全公司范围内推广;(3)利用组织力量对核心竞争力加强管理,以保持这一竞争优势;(4)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市场环境下,公司应学会运用合作的方式在企业外共享核心竞争力。

(15)

核心竞争力理论的主要观点是:

(1)企业是一个能力集合体,企业的能力可分为技术开发能力、市场开拓能力、管理创新能力、生产组织能力、社会协调能力等,而核心竞争力在企业各种能力中处于中心和支配地位;

(2)核心能力是企业拥有的最主要的资源,企业之间核心能力的差别是企业效率差异和继而造成的收益差异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核心技术、核心产品的开发和控制,企业可以始终保持领先优势和垄断优势;(3)企业拥有的核心能力是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源泉,核心竞争力具有战略价值,它是独特的,是不可引进或模仿的,它暗含于企业文化、员工的观念和行为方式之中。

3.IMD国际竞争力理论

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认为,国际竞争力是指一国提供能够创造增加值和积累国民财富的环境的能力。

这一竞争力环境,既是一国传统、历史和价值体系变迁的结果,也是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产物。

在塑造国际竞争力环境中,存在着4种力量,即吸引力(attractiveness)与扩张力(aggressiveness)、本土化(proximity)与全球性(globality)、资产(assets)与过程(processes)、个人冒险精神(risktaking)与社会凝聚力(socialcohesiveness)。

(16)

一国只有主动把握与平衡这4种力量,才能推动国际竞争力的发展。

第一是吸引力与扩张力的关系。

经济全球化要求各国实行经济开放的模式,而这一开放过程是双向的,它既可以吸引国外的商品和资本,也可以对外输出商品和资本。

目前,世界多数国家均存在着引进吸收能力与输出扩张能力的不平衡,它们对国民经济产生不同的影响。

如果二者相互补充,其影响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国的国际竞争力状况。

第二是本土化经济与全球性经济的关系。

本土化经济是限于国内市场的传统生产方式,而全球性经济是跨越国界的现代生产方式。

这两种不同的生产方式在不同国家经济中的比重因经济规模和发展水平而异,开放的小国较多地依赖于全球性经济,而大国则较多地依赖于国内市场。

在过去20多年,本土化经济受到来自全球性经济的强烈冲击。

因此,以本土化经济为主导的国家如何参与和适应全球性经济,是该国家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第三是资产与过程的关系。

IMD的国际竞争力计算公式是:

竞争资产×竞争过程=国际竞争力。

所谓竞争资产是指自然资源、土地、人口等继承而来的资产,竞争过程则是一国把资产转化为增加值的能力。

一般说来,过去的竞争过程所创造的产出会转化为现时的竞争资产。

发达国家经过活跃的竞争过程,积累起雄厚的竞争资产;而发展中国家由于没有经历这种活跃的转化过程,其竞争资产十分薄弱。

因此,资产竞争力较弱的国家必须依靠发展过程竞争力来实现竞争资产的扩张。

第四是个人冒险精神与社会凝聚力的关系。

所谓的“盎格鲁-撒克逊模式”(theAnglo-SaxonModel)强

3

调冒险精神、废除管制、私有化和个人责任,追求社会福利体系最小化;与此相对立的“欧洲大陆模式”(theEuropeanModel)强调社会凝聚力、一致性和平等主义,追求广泛的社会福利体系。

对这两种社会发展模式人们虽难以评价其优劣,但近年来“盎格鲁-撒克逊模式”盛行起来,成为不少国家追求的目标模式。

在塑造国际竞争力环境的过程中,政府既要鼓励冒险精神和个人奋斗,同时也不能不顾及社会的协调与稳定。

通过20多年来对国际竞争力理论与政策的研究,IMD提出了一国提升国际竞争力的10大要素。

这10大要素分别是:

(1)创建一个稳定、可预测的法制环境;

(2)构造一个灵活和弹性的经济结构;(3)对基本基础设施和技术基础设施优先投资;(4)促进私人储蓄和国内投资;(5)在吸引国外直接投资的同时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扩张力;(6)政府和行政管理需在服务质量、工作效率和透明度方面努力创新;(7)保持工资水平、生产率和税收之间的合理关系;(8)减小收入分配不公,扩大中间阶层,确保社会结构的稳定优化;(9)增加教育投资,尤其是注重中等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劳动力的终身培训;(10)保持经济运行在全球化和本土化之间的整体协调,促进国民财富创造能力的持续提高,维护公民意愿及其所追求的价值体系。

(17)

三、当代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体系

当代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体系创立于20世纪80年代,它以国际竞争力理论为依据,运用系统和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从经济运行的事后结果和发展潜力方面,对一国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的综合竞争能力进行全面和系统的评价。

目前颇具影响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有IMD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WEF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工业竞争力评价体系。

1.IMD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

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是运用和借鉴经济、管理和社会发展的最新理论,设立国际竞争力成长的基本目标,对世界各国或地区国际竞争力的发展过程与趋势进行测度,从而分析一国或地区的国际竞争力的优劣,提出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发展战略与政策。

自1989年起,IMD每年出版《世界竞争力年鉴》,它是目前国际上有关国际竞争力的最具权威的年度报告之一。

自1989年起,IMD与WEF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由10个要素构成,如经济推动力、工业效率、市场导向、金融推动力、人力资源、政府影响、自然资源利用、国际化等等。

这10个要素均分别包含若干子要素。

1992,2001年期间,它们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调整为8个要素。

这8个要素是:

国内经济实力、国际化、政府管理、金融体系、基础设施、企业管理、科学技术、国民素质,8个要素也均包含若干子要素。

从2001年开始,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提出了新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由4个新的要素取代原有的8个要素。

这4个要素是:

经济运行竞争力、政府效率竞争力、企业效率竞争力和基础设施竞争力。

经济运行包括国内经济实力、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就业和价格;政府效率包括公共财政、财政政策、组织机构、企业法规和社会结构;企业效率包括生产效率、劳动市场、金融、企业管理和价值系统;基础设施包括基本基础设施、技术基础设施、科学基础设施、健康与环境基础设施、教育子要素。

这些要素共包含300多个指标,根据统计方法和来源的不同,这些指标分为硬指标和软指标两大类,硬指标来源于国际、国家或地区的机构和非官方机构的统计数据,软指标来源于高级管理人员的问卷调查结果。

其中硬指标约占总指标的2/3,软指标约占总指标的1/3。

例如,2005年IMD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由314个指标组成,其中与经济运行竞争力相关的指标有77个,与政府效率竞争力相关的指标有73个,与企业效率竞争力相关的指标有69个,与基础设施竞争力相关的指标有95个。

IMD对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是建立在大量的统计数据和调查数据的基础之上,形成了比较全面和成熟的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和方法,是当今世界上最著名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之一。

目前,IMD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已涵盖了60个国家或地区。

它通过对世界各国竞争力的排名揭示了国家之间的竞争力差距,指出了各国国际竞争力的强弱,便于进行各国之间国际竞争力的比较。

同时,它通过对各国国际竞争力最差指标的单独排序和模拟排名,向决策者提出了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2.WEF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

1980年,世界经济论坛开始关注国际竞争力问题。

到1986年,WEF对国际竞争力的研究进一步发展,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框架初步形成,并在当年发表了国际竞争力研究报告。

从1989年起,WEF开始与IMD合作出版《世界竞争力年鉴》。

自1996年开始,WEF独自出版《全球竞争力报告》。

WEF国际

4

竞争力评价体系以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技术内生化经济增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等为基础,科学界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系统解释国际竞争力的来源,从而构建国际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

近10年来,随着国际竞争力内涵的变化,WEF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充实。

1996年,WEF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由三个国际竞争力指数组成,即国际竞争力综合指数、经济增长指数和市场增长指数。

1998年,WEF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增加了微观经济竞争力指数,它们由影响企业生产率的投入要素、需求因素、相关产业、竞争环境方面的问卷调查指标组成。

2000年,WEF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调整为由增长竞争力指数、当前竞争力指数、经济创造力指数和环境管理制度指数构成的体系。

从2003年开始,WEF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由增长竞争力指数和企业竞争力指数两大指数系统组成。

前者主要衡量一国经济增长的潜在前景,后者主要衡量一国当前的生产潜力。

(18)

从1998年开始,WEF采用微观经济分析方法来衡量和比较一国复杂的环境变量,这些变量决定了一国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核心的生产力能否持续高速发展。

WEF与IMD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在理论原则、指标体系、评价方法、指标结构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

在理论原则上,WEF将国际竞争力定义为一国保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的能力,它侧重于经济持续增长的能力;IMD则定义为一国创造使企业有竞争力的环境的能力,它强调创造和积累国民财富的能力。

在指标体系上,WEF由4大指标体系调整为两大指标体系;IMD则由8大国际竞争力要素调整为4大国际竞争力要素。

在评价方法上,WEF注重从国际竞争力的来源评价一国的竞争力,更多体现的是动态分析;IMD则着重于从一国竞争力的结果来评价各国的竞争力,更多的是静态分析。

在指标构成上,WEF大量使用定性指标,软指标占全部指标的绝对多数;而IMD使用的硬指标则占2/3,硬指标远多于软指标。

3.UNIDO工业竞争力评价体系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的各国工业竞争力指数(CompetitiveIndustrialPerformanceIndex,简称CIP),反映的是一国生产工业制成品的竞争能力。

2002年,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发表了《2002/2003年工业发展报告:

通过创新和学习参与竞争》,第一次公布了世界各国工业竞争力指数排行榜。

2004年,这个机构又分别发表了第二部工业发展报告,并公布了世界各国工业竞争力指数的最新排行榜。

UNIDO工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由体现一国工业制成品生产和出口能力的指标所构成,综合反映一国生产工业制成品的竞争能力。

在《2002/2003年工业发展报告》中,CIP由人均制造业增加值、人均制成品出口额、制造业增加值中高技术产品的比重、制成品出口中高技术产品的比重4个指标构成,涵盖87个国家和地区。

2004年,CIP由人均制造业增加值、人均制成品出口额、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制成品占总出口的比重、制造业增加值中高技术产品的比重、制成品出口中高技术产品的比重等6个指标构成,增加了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制成品占总出口的比重两大指标,涵盖的国家和地区增至155个。

在工业竞争力评价体系中,每个指标的取值范围都标准化为从0(最差)到1(最好),6项基本指标值也没有特别的权重,综合指数就是它们的算术平均数。

与IMD和WEF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相比,UNIDO工业竞争力评价体系专注于产业竞争力的层次。

由于UNIDO工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建立的时间较短,指标系统尚未成熟,缺陷也十分明显。

例如,按照制造业增加值进行技术水平分类仍不完善,主要原因是缺少进行细致的技术水平分类所必需的连续的国别数据序列,而且不能区分在单一的技术能力基础上的以及在高低技术水平混杂基础上的工业或出口结构,这一问题在处理出口数据时更加突。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