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检测.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6898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98.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检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鲁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检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鲁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检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鲁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检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鲁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检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鲁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检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鲁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检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鲁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检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鲁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检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鲁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检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鲁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检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鲁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检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鲁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检测.docx

《鲁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检测.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鲁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检测.docx

鲁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检测

鲁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文学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花夕拾》中的散文,是鲁迅作品中最富有生活情趣的篇章,反映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虽为个人回忆,但有丰富深刻的社会内容。

B.《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也是一部语录体散文集,宋代被列为“四书”之一;散曲是元代盛行的新诗体,分为套数和小令两种基本形式。

如《天净沙·秋思》,“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C.《春》《济南的冬天》《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他们的作者朱自清、老舍、鲁迅也都是享有盛誉的现代文学大师。

D.古人称谓有尊称和谦称的区别,像《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尊君”与“家君”,前者尊称自己的父亲,后者谦称对方的父亲。

2.下列词语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气氛(fèn)     可汗(hàn)     浊流宛转(zhuó)

B.辔头(pèi)     挚痛(zhì)     高山之巅(diān)

C.怪诞(dàn)     哺育(pú)      气势磅礴(páng)

D.啾啾(qíu)     污秽(huì)     脸色惨白(căn)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央视《朗读者》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B.一个人能否约束自己的言行,很大程度上要靠自身的品德修养。

C.中国企业要走出国门,就必须了解当地市场,适应和熟知当地法律和与文化。

D.中学生要提升文学素养,养成爱读书,尤其是读经典名著,让书香浸润心灵。

二、基础知识综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高尔基说:

“谁爱孩子?

①孩子就爱谁。

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

②”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心与心的交流。

教师只有具备仁爱之心,以情动人、育人、化人,才能走进学生心里,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③教师只有具备仁爱之心,才能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倒到每个学生身上,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④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让每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

4.文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授

B.倾倒

C.树立

D.享受

5.文段中画线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锁不住的目送》,完成后面小题

锁不住的目送

①我锁着母亲,锁着她半年了。

连同她的白发和叨唠锁在了四楼。

她趴在阳台边,像一棵半枯的藤蔓,在阳光里呼吸,在风雨里憔悴。

她,在淡然地承接着岁月的眷顾。

②最让母亲不堪的是这座灰旧的小楼还不是我的家。

在这个陌生的地方,母亲常独自诉说。

那时的母亲是孤独而忧郁的,她的叨唠里,最大的心结是走不回月下的故乡了。

③这是我工作的学校,现在也是母亲没有预计的旅店了。

年初,我连哄带骗、好说歹说,让母亲离开了她空巢的老家。

短短几天,母亲便意兴萧索了。

我知道,离巢的老人比老人空巢更加无助、冷清和落寞了。

④锁着母亲,其实是我最大的心殇。

年前,要强的母亲、88岁的母亲,终于用一根拐杖走上了暮年。

她是摔伤的,卧病一年后又奇迹般地站起来了。

只是她迈上几步就两腿颤颤巍巍的,让一边看的人更加着急。

刚开始,母亲在我房间里走走,坐坐。

一次,母亲居然一个人走下了四楼。

我看见她的时候,她坐在一丛石楠树下,和一个老婆婆在大声地闲聊。

两位耳背的老人,大多听不清对方讲的什么,但这不影响她们交谈,她们聊得那么的开心。

⑤可是有一回,我下班回家,母亲不见了。

我找遍了整个校园,不见她的拐杖,也没听见那熟悉的叨唠声。

我走出校门,看见母亲了。

她坐在路边,正在揉着那条萎缩的腿脚。

我很生气,大声地凶她:

“谁叫你出来的?

再摔一次怎么办?

碰着车了怎么办?

走丢了怎么办?

⑥母亲怯怯地看着我,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唉,再不出来了。

我就想看看这条路能走到哪里。

”我没听她细说,一把驮起母亲。

直起身的一瞬,心里微微一疼。

母亲是那么轻,好像我背着的是一片叶子,又像是背着小时候的女儿。

⑦我背着她,轻轻地,走过一片艳阳,走过学生的目光。

⑧这以后,母亲不出去而我上班时,我便锁着母亲了。

⑨锁着母亲的日子,我回家更勤了。

我怕她摔倒了,怕她烫着了,更怕她年迈的孤独了。

有次,我出门,母亲明明是坐着的,可我走出楼道,偶一回头,母亲趴在阳台上了,她一动不动的看着我。

这种情形,小时候母亲送我上学、迎我回家是常见的,可这时候她的目光里多了一份依赖和不舍。

⑩母亲是听不见我的脚步声的,她一定在心里默数着我的步履,数着我走下四楼、三楼,再看我走出一楼的那一刻。

我想母亲是老了,她能看见我一定是她最大的心安了。

母亲眼睛不好,她的目光抵达不了远方,但她浑浊的目光总能锁住儿子的背影。

即使人来人往,亲情这个坐标,母亲说什么也不会丢失的。

⑾阳光满天时,母亲喜欢看云,喜欢看落在阳台上的麻雀,喜欢看楼下忙碌的人影;下雨天,阳台上的母亲叨唠更多了,我想母亲此时更落寞,一定在回想着她青春的往事。

⑿每次上班,当我落锁的那一刻,母亲便走向了阳台,她会准时地守候在阳台边。

她目送着我的离去,搜寻着我渐行渐远的轨迹。

⒀我狠心地,有时是快速地逃离楼外那块平地。

当我走入石楠树下时,我闭着眼,静静地站一会,我轻轻地说:

⒁“母亲,我会很快回来的。

6.请概括出“我”和母亲之间的几件事。

7.文章第一段有什么作用?

8.根据提示,结合故事情节赏析下面句子。

(1)她趴在阳台边,像一棵半枯的藤蔓,在阳光里呼吸,在风雨里憔悴。

(提示: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2)母亲怯怯地看着我,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唉,再不出来了。

我就想看看这条路能走到哪里。

”(提示:

从人物描写的角度)

阅读《河套忆》,完成下面小题。

河套忆

梁衡

①白居易忆江南,最忆的是红花、绿水、桂子、芙蓉。

我却常想起西北的河套,想那里的大漠、黄河、沙枣、蜜瓜。

②一九六八年底,我从首都的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内蒙古西部的一个小县里,迎接我的是狂风飞沙,几乎整天整日天地混沌朦胧,嘴里沙土不绝。

风头过来时,路上的人得转过身子,逆风倒行。

那风也有停歇的时候,一天,我们几个人便乘了这个难得的机会,走出招待所,穿过那些武斗留下的残墙断壁,到城外去散心。

只见冰冷的阳光下起伏的沙丘如瀚海茫茫,一直黄到天边。

没有树,没有草,没有绿,甚至没有声音。

在这里好像一切都骤然停止。

我们都不说话,默默地站着,耳边还响着上午分配办公室负责人的的训话:

“你们这些知识分子在这里自食其力,好好改造吧。

”知识就是力量。

我们这几个人本是有力量的,有天文知识、化学知识、历史知识,可是到哪里去自食其力呢?

眼前只有这一片沙漠,心头没有一点绿荫。

③春天到了,我被派和民工一起到黄河边去防汛。

开河前的天气是阴沉低闷的灰色的天空,像一口大锅扣在头上,不肯露出一丝蓝天。

长长的大堤裹满枯草蓬蒿,在风中冷得颤抖。

那茫茫大河本是西来,北上,东折,在这里绕了一个弯子又浩浩南去的。

如今,却静悄悄的,裹一身银甲,像一条沉睡的巨龙。

而河的那岸便是茫茫的伊克昭沙漠,连天接地,一片灰黄。

我一个人巡视着五六里长的一段堤,每天就在这苍天与莽野间机械地移动,像大风中滚动着的一粒石子,我的心也像石头一样的沉。

我只盼着快点开河,好离开这忧郁的天地。

④一天下午,当我又在河上来回走动时,眼睛突然一亮,半天上云开一线,太阳像一团白热化的水团,挤开云缝,火团旁那铅块似的厚云受不了这炽热,渐渐由厚变薄,被熔化,被蒸发。

云缝越来越宽,阳光急泻而下,在半空中洒开一个金色的大扇面。

这时远处好似传来隐隐的雷鸣,我的心激动了,侧过耳朵静静地听着,声音却好像是从脚下发出的。

啊,老河工说过,春气是先从地下泛动的。

忽然我又发现,不知何时,黄河那身银色的铠甲裂开了一线金丝,在渐渐地扩宽。

那是被禁锢了一冬的河水啊,正在阳光下欢快地闪出软软的金波。

不一会儿偌大的冰河就破碎了,浮动了。

黄河伸伸懒腰苏醒了,宽阔的水面漂着巨大的冰块,顺流直下,浩浩荡荡,像一支要出海的舰队。

那冰块相撞着发出巨大的响声,有时前面的冰块流得稍慢一些,后面的便斜翘着,一块赶一块地压了上来,瞬时就形成一道冰坝,平静的河面陡然水涨潮涌。

北国的春天啊,等不得那柳梢青绿,墙头杏红,竟来得这样勇猛。

⑤不知何时,堤外的河滩里跑来一群觅草的马,它们狂奔着,嘶鸣着,一会儿吻吻地下的春泥,一会儿又仰天甩着长鬃。

我被感染了,不禁动了那在心头关锁了许久的诗情,轻声咏道:

俯饮千里水,仰嘶万里云。

鬃红凤吹火,蹄轻翻细尘。

⑥我的心解冻了。

⑦春天过后,我们被分配到一个生产队去当农民。

每天担土拉车,自食其力。

生活是单调的但倒也新鲜。

书全部锁进了箱子。

我从头学着怎样锄草、间苗、打坷垃。

我已学会用一根叫“担杖”的棍子担土,学会不怕膻味吃羊肉汤泡糕,还知道酸菜烩猪肉时最好用铜锅,那菜就越煮越泛出新绿。

高兴时也去和放马的后生们一起骑上马在草地上狂奔,只是不敢备鞍,怕摔下来挂了镫。

一次,我从牧人处得到了一个黑亮的野黄羊角,竟用心地雕起烟嘴来。

渐渐,我们的饭量大了,胳膊腿粗了,只是不怎么用脑了,对箱子里的书也渐渐淡忘。

只有偶尔开会夜归,抬头望天,学天文的就指给大家,那是“牛郎”,那是“织女”。

抱把柴火蒸馒头时,学化学的就挽起袖子来兑碱,算是我们还有一点知识。

⑧夏初的夜,经过一天的劳累,我在泥壁草顶的小屋里酣卧。

一觉醒来,月照中天,寰宇一片空明,窗外的院子白得像落了一层薄霜。

不知为什么,我不觉动了对北京的思念。

这时的北海,当是碧水涟涟,繁花似锦了。

铁狮子胡同我们那个古老的校园那里曾是鲁迅先生不能忘却的刘和珍君牺牲的地方——这时,那一树树的木槿该又用她硕密的花朵去遮掩那明净的教室。

图书馆的楼下一定也泛起了一阵阵的清香,那满园的丁香该已经开放。

和着月色,我忆起宋人的诗句,“暗香浮动月黄昏”。

这样不知过了多时,便又在一种浮动的暗香中朦胧睡去。

⑨翌日,我起来扫院子,鼻间总有一种若有若无的清香。

我怀疑还是昨夜的梦,但这香又总不肯退去。

原来沙枣花已悄悄绽开。

我拉着扫把伫立着,房东大爷看见了说:

“后生,想家了吧,春过了,你们也该走了。

”我说:

“大爷,我们不走了,就在这里当一辈子农民。

”不料,他胡子一抖,脸上闪过一丝不快:

“那还行?

那还行?

⑩一年后,我们自然是分配了,工作了,各自去自食其力了。

去年夏天,我们这一伙河套人在北京的一个朋友家里小聚。

主人说要给大家吃一件稀罕物,说着便捧出一个金黄如碗大的东西。

众人一见,不觉齐声惊呼:

“河套蜜瓜!

”在北京见到这种东西,真如他乡遇故人,席间气氛顿时活跃。

瓜切开了,那瓤像玉,且清且白,味却极甜,似糖似蜜,立时香溢满室。

老朋友们尽情畅谈,经过那场沧桑之变,各人终于又走上了自己的路。

大家诉说着,互相安慰、祝贺、勉励。

当然,也少不了忆旧,重又陶醉河套平原那迷人的夏夜、火红的深秋,最后自然又谈到桌上的蜜瓜。

那样苦的地方,怎么能产出这样好的瓜呢?

我们这些在那块土地上生活过的人自然知道,正因为经了那风沙、干旱和早晚极悬殊的温差,这瓜里的蜜才酿炼得这样甜、这样浓。

事物本是相反才能相成的。

⑪河套,我永不会忘记那个我刚开始学步的地方。

(有改动)

9.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内蒙古西部小县的一段生活经历。

从②~⑨段可以看出,他内心经历了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无奈中逐渐适应、感受到美好、③_____________的变化过程。

10.联系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第⑩段画线的句子的作用。

11.学者林非先生认为梁衡的散文具有“捕捉住自然或人文景观令人神往的妙处””“表达出人的心灵,意志和力量”的特点。

请结合第④段中的相关语句,说这一特点是如何体现的。

四、句子默写

12.古诗文名句默写。

(1)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

(《<论语>十二章》)

(2)________,险躁则不能治性。

(诸葛亮《诫子书》)

(3)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

(刘禹锡《秋词(其一)》)

(4)________,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通过丰富想象,运用拟人手法表达诗人对朋友深切关心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6)曹操的《观沧海》中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展现作者博大胸怀,给全诗增添了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对比阅读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8—23题。

(甲)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pī)圯(yí)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

“孺子,下取履!

”良愕然,欲殴之。

为其老,强忍,下取履。

父曰:

“履我!

”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

父以足受,笑而去。

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

“孺子可教矣。

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

”良因怪之,跪曰:

“诺。

(乙)原谷有祖①,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②之。

谷年十有五,谏③父曰:

“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

是负义也。

”父不从,作舆④,捐祖于野。

谷随,收舆归。

父曰:

“汝何以收此凶⑤具?

”谷曰:

“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

”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注释]①原谷:

人名。

②捐:

抛弃。

③谏:

好言相劝。

④舆:

手推的小车⑤凶:

不吉利

13..用“∕”划出下面一句文言文的朗读节奏。

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有一老父衣褐()         ②顾谓良曰:

“孺子,下取履!

”() 

③是负义也()           ④乃载祖归养()

1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良愕然,欲殴之吾欲之南海

B.捐祖于野移其民于何东

C.父以足受不以物喜

D.直堕其履圯下其如土石何

16.(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良殊大惊,随目之                                          

②岂有老而捐之者乎?

17..甲文中老父的怪异行为主要表现在哪里?

乙文中原谷父亲后悔的原因是什么?

18..甲、乙两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六、诗歌鉴赏

古诗阅读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

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19.诗人雨后看松色寻水源,领略清新怡人的山中美景,处处体现“__”这个字。

20.诗人寻人未得,非但没有失望,反而说“溪花与禅意,相对已忘言”。

请联系陶渊明《饮酒(其五)》中“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谈谈你对本诗中“忘言”一词的理解。

七、语言表达

21.根据要求,完成相关任务。

爷爷奶奶得到两张参观科技馆的票子,因眼睛老花,看不清票子背面的参观须知,请你根据下列图中的相关信息,告诉爷爷奶奶参观前要注意的三点事项。

要求表达合理、简介、得体、字数在70字左右。

科技馆参观须知

1.开馆时间:

,周三至周日9:

00~17:

00(周一、周二闭馆,法定假日除外)

2.一人一票,凭票入场。

每张成人票限一名身高1.2米以下儿童免费随同,1.2米以上儿童请购买儿童票。

3.请自觉爱护展品,请勿乱涂乱画,请勿穿越护栏,请勿损坏展品,若有人为损坏须照价赔偿。

4.馆内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严禁携带宠物及危险品(易燃易爆化学品,管制刀具及其他可以有危害展品和人身安全的所有物品)进入场馆。

5.请勿在二维码及周围1厘米山内涂写、折叠、损坏,否则发生二维码不能被识别导致无法入场的情况,由购买者自行承担责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名著阅读

22.文学常识及名著阅读

《格列佛游记》用“       ”、“       ”(国名)抨击英国l8世纪的资本主义统治,颇具       的色彩;请概括写出其中一个讽刺性的故事情节                。

九、作文

23.写作

(1)亲人的重逢,朋友的惜别,获得成功的时刻,遭遇失败的瞬间,误会冰释后的拥抱,绝处逢生的欢笑……这一幕幕难以忘怀的画面,长久地定格在我们的记忆的屏幕上。

让我们用深情的笔触描绘这一幕幕画面吧。

以“那一幕,我难以忘怀”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记叙文。

不少于600字。

(2)请以“为        加油”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将文题补充完整。

②600字以上。

③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二、基础知识综合

1、

三、现代文阅读

1、

2、

四、句子默写

1、

五、对比阅读

1、

六、诗歌鉴赏

1、

七、语言表达

1、

八、名著阅读

1、

九、作文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